山西省臨汾市下裴中學2022年高一語文模擬試題含解析_第1頁
山西省臨汾市下裴中學2022年高一語文模擬試題含解析_第2頁
山西省臨汾市下裴中學2022年高一語文模擬試題含解析_第3頁
山西省臨汾市下裴中學2022年高一語文模擬試題含解析_第4頁
山西省臨汾市下裴中學2022年高一語文模擬試題含解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山西省臨汾市下裴中學2022年高一語文模擬試題含解析一、現代文閱讀(35分,共3題)1.閱讀下面文字,完成17-20題。(18分)泥沙俱下的生活畢淑敏

有年輕人問,對生活,你有沒有產生過厭倦的情緒?說心里話,我是一個從本質上對生命持悲觀態(tài)度的人,但對生活,基本上沒產生過厭倦情緒。這好像是矛盾的兩極,骨子里其實相通。也許因為青年時代,在對世界的感知還混混沌沌的時候,我就毫無準備地抵達了海拔5000米的藏北高原。猝不及防中,靈魂經歷了大的恐懼,大的悲哀。平定之后,也就有了對一般厭倦的定力。面對窮兇極惡的高寒缺氧,無窮無盡的冰川雪嶺,你無法抗拒人是多么渺弱,生命是多么孤單這副鐵枷。你有1000種可能性會死,比如雪崩,比如墜崖,比如高原肺水腫,比如急性心力衰竭,比如戰(zhàn)死疆場,比如車禍槍傷……但你卻在苦難的夾縫當中,仍然完整地活著。而且,只要你不打算立即結束自己,就得繼續(xù)活下去。愁云慘淡畏畏縮縮地是活,昂揚快樂興致勃勃地也是活。我盤算了一下,權衡利弊,覺得還是取后種活法比較適宜。不單是自我感覺稍愉快,而且讓他人(起碼是父母)也較為安寧。就像得過了劇烈的水痘,對類似的疾病就有了抗體,從那以后,一般的頹喪就無法擊倒我了。我明白日常生活的核心,其實是如何善待每人僅此一次的生命。如果你珍惜生命,就不必因為小的苦惱而厭倦生活。因為泥沙俱下并不完美的生活,正是組成寶貴生命的原材料。他又問,你對自己的才能有沒有過懷疑或是絕望?我是一個“泛才能論”者——即認為每個人都必有自己獨特的才能,贊成李白所說的“天生我材必有用”。只是這才能到底是什么,沒人事先向我們交底,大家都蒙在鼓里。本人不一定清楚,家人朋友也未必明晰,全靠仔細尋找加上運氣。有的人可能一下子就找到了;有的人費時一世一生;還有的人,干脆終身在暗中摸索,不得所終。飛速發(fā)展的現代科技,為我們提供了越來越多施展才能的領域。例如愛好音樂,愛好寫作……都是比較傳統的項目,熱愛電腦,熱愛基因工程……則是最近若干年才開發(fā)出來的新領域。有時想,擅長操縱計算機的才能,以前必定也悄悄存在著,但世上沒這物件時,具有此類本領潛質的人,只好委屈地干著別的行當。他若是去學畫畫,技巧不一定高,就痛苦萬分,覺得自己不成才。比爾·蓋茨先生若是生長在唐朝,整個就算瞎了一代英雄。所以,尋找才能是一項相當艱巨重大的工程,切莫等閑。人們通常把愛好當作才能,一般說來兩相符合的概率很高,但并不像克隆羊那樣惟妙惟肖。愛好這個東西,有的時候很能迷惑人。一門心思憑它引路,也會害人不淺。有時你愛的恰好是你所不具備特長的東西,就像病人熱愛健康,矮個兒渴望長高一樣。因為不具備,所以就更愛得癡迷,九死不悔。我判斷人對自己的才能,產生深度的懷疑以至絕望,多半產生于這種“愛好不當”的旋渦之中。因此在大的懷疑和絕望之前,不妨先靜下心來,冷靜客觀地分析一下,考察一下自己的才能,真正投影于何方。評估關頭,最好先安穩(wěn)地睡一覺,半夜時分醒來,萬籟俱寂時,摒棄世俗和金錢的陰影,純粹從人的天性出發(fā),充滿快樂地想一想。為什么一定要強調充滿快樂地去想呢?我以為,真正令才能充分發(fā)育的土壤,應該同時是我們分泌快樂的源泉。他的最后一個問題是,你是怎樣度過人生的低潮期的?安靜地等待。好好睡覺,像一只冬眠的熊。鍛煉身體,堅信無論是承受更深的低潮或是迎接高潮,好的體魄都用得著。和知心的朋友談天,基本上不發(fā)牢騷,主要是回憶快樂的時光。多讀書,看一些傳記。一來增長知識,順帶還可瞧瞧別人倒霉的時候是怎么挺過去的。趁機做家務,把平時忙碌顧不上的活兒都在此時干完。17、結合上下文理解文中畫線句子的含義,作者為什么說“好像是矛盾的兩極,骨子里其實相通”?(6分)18、在作者看來,應該怎樣認識和對待自己的才能?(6分)19、作者度過人生低潮期的做法是睡覺、聊天、讀書、做家務等,你認同這種做法嗎?請談談你的看法。(6分)20、語言綜合運用(15分)《老人與?!吩谒茉熘魅斯5貋喐缛宋镄蜗笊虾苡刑厣?。請選取他與鯊魚的搏斗(可發(fā)揮自己的想象)場景,來對其人物進行描寫,不少于200字。要求:1.可發(fā)揮自己的想象,不拘泥原文,又不可脫離原文搏斗時使用的工具。2.以動作、心理和肖像描寫并結合議論刻畫人物的硬漢形象。3.應用疑問句、排比句來表達感情。4.結構相對完整、連貫、得體。參考答案:17、面對大自然的許多惡劣環(huán)境及許多意外事件,生命是那么渺弱、孤單,隨時有可能終止,所以作者對生命持悲觀態(tài)度。(3分)但正因為生命的脆弱、短暫,所以我們更應該珍惜每一刻,好好地活下去,所以作者對生活沒有產生過厭倦情緒,這兩者好像矛盾,實則相通。(3分)18、①每個人都必有自己獨特的才能,但不是每個人都能知道自己的才能,也不是每個人都有機會成就自己的才能。②愛好不一定等同才能,“愛好不當“反而會讓人懷疑自己的真實才能。③應從人的天性出發(fā),充滿快樂地思索自己的才能真正投影于何方。(每點2分,答對兩點即可。)19.觀點一:認同。①睡覺、鍛煉身體可以使自己養(yǎng)精蓄銳,渡過難關。②聊天可以與朋友交流溝通,減少自己的郁悶,分享別人的快樂。③做家務等可以使自己暫時忘卻不順,逐步走出低迷。(每點2分)觀點二:不認同。①面對人生的低潮,應該勇于面對,而不應躲避了事。②人生不得意時,應該及時總結教訓,尋找解決問題的辦法,睡覺、做家務恐怕于事無補。③人生處于低潮時,應最大限度地發(fā)揮自己的潛能,從而走出低潮;躲在家里,看別人的傳記,也許不能幫助自己很快走出低谷。(每點2分)20.沒有運用動作、心理和肖像描寫刻畫人物的硬漢形象,5分左右;比喻、排比、議論,缺一項各扣2分。

略2.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4)題(25分)慧眼識英才

1956年8月,“全國數學論文報告會”在北京舉行。經華羅庚推薦,陳景潤參加了會議,并在會上宣讀他的論文。

這個報告會是中國數學界元老俊杰云集的群英會,能在其中占一席之地,并非易事。陳景潤被分配在數論代數分組,該組的論文宣讀大會在古香古色的北京大學的一個教室中舉行。站在講臺上,陳景潤發(fā)現,與會的30多位數學家的目光,全系在他的身上。他,竟然變成了一只受驚的小鹿,不知如何是好。論文宣讀一開始,所有準備好的言辭,全部逃遁得無影無蹤,頭腦一片空白,勉強說了幾句,結結巴巴,不知怎么表達才好,猛然記起,應當在黑板上寫個題目。轉身寫完題目,說了一二句,又急匆匆地轉身在黑板上演算起來……

這就是華羅庚極力贊揚的陳景潤么?臺下的聽眾開始搖頭,接著,嘀咕開了。當年,陳景潤在中學教書,第一堂課也是這樣的。思維縝密的數學家,言辭表達委實太讓人感到遺憾,茶壺里的餃子倒不出來,真是急煞人了。滿頭大汗,背上更是冷汗如洗,臺上的陳景潤開始癡癡地站在那里,不知該說什么。

他的老師,廈門大學的李文清自告奮勇地走上講臺,對陳景潤的論文作了補充介紹,但人們仍感到不甚滿足。這時,一個魁梧的身影在眾人的目光中健步移上臺去,喔,是華羅庚,這位中國數學界堪稱泰斗的大人物,頗有風度地向大家笑了笑,接著,闡述了陳景潤這篇論文的意義和不凡之處,充分評價了陳景潤所取得的成果。

對于陳景潤的這篇論文,1956年8月24日的《人民日報》在報道這次大會時,特別指出:“從大學畢業(yè)才三年的陳景潤,在兩年的業(yè)余時間里,閱讀了華羅庚的大部分著作,他提出的一篇關于‘他利問題’的論文,對華羅庚的研究成果有了一些推進?!边@個評價客觀且不乏冷靜,陳景潤的成果終于得到了公認。

貌不驚人的陳景潤在宣讀論文時出了“洋相”,但他那銳利的進取精神,卻使華羅庚深深地感動了。華羅庚是江蘇金壇人,家境貧寒,又身患殘疾,沒有上過大學,精湛的數學造詣和深厚的數學功底全靠自己自學的。當初,只在金壇初中任會計兼庶務,幸有唐培經、熊慶來、楊武之、鄭洞蓀、葉企蓀等人對他的獎掖和幫助,把他調到清華大學工作,并給予無私的幫助和逐步的提攜,才使他成為中國數學界的一代宗師。以己推人,華羅庚把期望寄托在僅此見過一面的陳景潤身上。他曾經對弟子們說過:“當然我們不鼓勵那種不埋頭苦干專作嘶鳴的科學工作者,但我們應當注意到科學研究在深入而又深入的時候,而出現的‘怪僻’、‘偏激’、‘健忘’、‘似癡若愚’,不對具體的人進行具體的分析是不合乎辯證法的。鳴之而通其意,正是我們熱心于科學事業(yè)的職責,也正是伯樂之所以為伯樂。”

華羅庚極力推薦陳景潤到中科院數學研究所工作,數學所主動和廈大協商,得到了廈大黨委、王亞南校長和數學系的全力支持。1957年9月,陳景潤正式調到北京,進入全國最高研究機構,揭開了他生命史上坎坷而最輝煌的一頁。進京以后,陳景潤仍然保持那種孤雁獨翔式的科研方式,他習慣于一個人獨處,習慣于單槍匹馬去叩響科學的殿堂。華羅庚充分理解陳景潤這種難以移易的獨特個性,他身為研究所所長,給了陳景潤充分的自由天地。對于這一切,陳景潤感激不盡。

滴水之恩,必涌泉相報。陳景潤在自己身患重病住院的日子里,依然牢記著華羅庚當年對他的厚愛之心。華羅庚于1985年6月12日在日本講學時,心臟病突發(fā)而不幸去世,陳景潤聞訊悲痛萬分。后來,為了永遠紀念這位數學大師,人們在中關村數學研究所門前的院子里豎起了一尊華羅庚銅像。在銅像揭幕儀式上,已是病重住院的陳景潤,眼睛睜不開,坐著輪椅,堅持到這里向尊敬的恩師表示感激之情。他終于來了,他把綿綿的思念和無限的崇敬,永遠留在了這里。(摘編自沈世豪《陳景潤》)(1)下列對傳記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當的兩項是(

)(5分)

A.在華羅庚的推薦下,陳景潤參加了“全國數學論文報告會”,并在會上宣讀了他的論文,這才使陳景潤的研究成果得到了認可。

B.陳景潤雖然思維縝密,勇于探索,但卻是茶壺里的餃子倒不出,語言表達能力太差,這使他的研究成果經常難以得到大家的認可。

C.雖然陳景潤有不盡如人意的地方,但華羅庚胸懷寬廣,看重的是陳景潤的數學才華和進取精神,極力推薦把陳景潤調到數學研究所。

D.陳景潤在科研方式上習慣于獨往獨來,孤雁獨翔,單槍匹馬,華羅庚很贊賞他的這種科研方式,給了他充分的自由天地和大力的支持。

E.陳景潤知恩圖報,即使自己重病住院,坐著輪椅,也堅持參加華羅庚銅像揭幕儀式,以表達他對華羅庚知遇之恩的無限感激之情。(2)文中介紹華羅庚的出身、簡歷及唐培經、熊慶來等人對他的提攜和幫助,這樣寫有什么作用?請簡要分析。(6分)

(3)陳景潤身上具有哪些特點呢?請結合全文加以分析。(6分)

(4)華羅庚發(fā)現了陳景潤的數學天才,并且推薦他到中科院數學研究所工作,大力支持陳景潤的研究,使陳景潤后來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巨大成就。請你就對“發(fā)現”、“推薦”、“支持”三方面的理解,任選一個方面,結合全文,談談你的看法。(8分)參考答案:(1)答C給3分,答E給2分,答B(yǎng)給1分,答A、D不給分。(2)①使讀者對華羅庚的身世和經歷有了基本了解;②說明了他極力推舉陳景潤的思想基礎和歷史根源;③贊揚了兩代數學大師幫助和提攜新人的無私精神。

(3)①熱愛數學,銳利進取,思維縝密;②知恩善報,對恩師非常尊敬和感激;③習慣于單槍匹馬地進行自我研究,語言表達能力較差。(4)觀點一:善于發(fā)現、慧眼識才,是人才成功的前提。

①華羅庚能夠慧眼識英才,發(fā)現陳景潤的非凡之處;②華羅庚的及早發(fā)現,為陳景潤的鉆研提供了動力;③遇上華羅庚,是陳景潤成功的重要因素。

觀點二:即使不完美也敢于推薦,是人才成功的起點。

①在陳景潤出了“洋相”時,充分評價他取得的成果;②能夠看清陳景潤的主流精神,不為小的缺點所遮蔽;③極力推薦,主動協調關系,使陳景潤物盡其用,人盡其才。

觀點三:大力無私地幫助,是人才成功的根本。

①尊重陳景潤的獨特個性和研究方式;②盡力為陳景潤的科研提供自由和方便;③華羅庚的無私幫助和大力支持,是陳景潤取得成功的根本保證。

(不要求面面俱到,只要就以上任意一種觀點或其他觀點進行探究,即可根據觀點是否明確、論述是否合理、理由是否充分酌情給分,觀點明確,給2分;論述合理、理由充分,給6分。)3.閱讀《紀念劉和珍君》中的選段,完成22~24題。①在四十余被害的青年之中,劉和珍君是我的學生。學生云者,我向來這樣想,這樣說,現在卻覺得有些躊躇了,我應該對她奉獻我的悲哀與尊敬。她不是“茍活到現在的我”的學生,是為了中國而死的中國的青年。②她的姓名第一次為我所見,是在去年夏初楊蔭榆女士做女子師范大學校長,開除校中六個學生自治會職員的時候。其中的一個就是她;但是我不認識。直到后來,也許已經是劉百昭率領男女武將,強拖出校之后了,才有人指著一個學生告訴我,說:這就是劉和珍。其時我才能將姓名和實體聯合起來,心中卻暗自詫異。我平素想,能夠不為勢利所屈,反抗一廣有羽翼的校長的學生,無論如何,總該是有些桀驁鋒利的,但她卻常常微笑著,態(tài)度很溫和。待到偏安于宗帽胡同,賃屋授課之后,她才始來聽我的講義,于是見面的回數就較多了,也還是始終微笑著,態(tài)度很溫和。待到學?;謴团f觀,往日的教職員以為責任已盡,準備陸續(xù)引退的時候,我才見她慮及母校前途,黯然至于泣下。此后似乎就不相見??傊?,在我的記憶上,那一次就是永別了。

③我在十八日早晨,才知道上午有群眾向執(zhí)政府請愿的事;下午便得到噩耗,說衛(wèi)隊居然開槍,死傷至數百人,而劉和珍君即在遇害者之列。但我對于這些傳說,竟至于頗為懷疑。我向來是不憚以最壞的惡意,來推測中國人的,然而我還不料,也不信竟會下劣兇殘到這地步。況且始終微笑著的和藹的劉和珍君,更何至于無端在府門前喋血呢?④然而即日證明是事實了,作證的便是她自己的尸骸。還有一具,是楊德群君的。而且又證明著這不但是殺害,簡直是虐殺,因為身體上還有棍棒的傷痕。⑤但段政府就有令,說她們是“暴徒”?、薜又陀辛餮裕f她們是受人利用的。⑦慘象,已使我目不忍視了;流言,尤使我耳不忍聞。我還有什么話可說呢?我懂得衰亡民族之所以默無聲息的緣由了。沉默呵,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發(fā),就在沉默中滅亡。

22.在選文①第段中,作者說“劉和珍君是我的學生”,緊接著又說“她不是‘茍活到現在的我’的學生”,如何理解?(3分)

23. 作者反復強調劉和珍“微笑著”“態(tài)度很溫和”,用意何在?(3分)

24. 請說說你對選文第⑦段中畫線語句的理解。(4分)

參考答案:22.劉和珍事實上是“我”的學生,但她現在“為了中國而死”,而“我”卻“茍活到現在”,所以后面又否認她是“我”的學生。(1分)這既是作者的一種自我解剖,(1分)又表達出作者對劉和珍深深的敬意。(1分)23.突出劉和珍的和藹、善良,(1分)反襯反動派的兇殘,(1分)和反動文人的卑劣。(1分)24.既有對反動派的警告,(2分)又有對“后死者”的呼喚和激勵。(2分)二、古代詩文閱讀(35分,共3題)4.閱讀下面文段,完成文后各題。于是余有嘆焉。古人之觀于天地、山川、草木、蟲魚、鳥獸,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無不在也。夫夷以近,則游者眾;險以遠,則至者少。而世之奇?zhèn)?、瑰怪、非常之觀,常在于險遠,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有志矣,不隨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有志與力,而又不隨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無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然力足以至焉,于人為可譏,而在己為有悔;盡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無悔矣,其孰能譏之乎?此余之所得也。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書之不存,后世之謬其傳而莫能名者,何可勝道也哉!此所以學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14.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夫夷以近,則游者眾夷:平坦B.而世之奇?zhèn)?、瑰怪、非常之觀

觀:觀看C.而人之所罕至焉

罕:少D.后世之謬其傳而莫能名者

名:動詞,指識其本名15.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分類,正確的一項是()(3分)①以其求思之深而無不在也②夫夷以近③不隨以止也④至于幽暗昏惑而無物以相之⑤然力足以至焉⑥又以悲夫古書之不存A.①⑥/②/③/④⑤B.①②③/④/⑤/⑥C.①④/③⑤/②/⑥D.②③④/①⑤/⑥16.對第一段有關內容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這一段揭示了志、力、物三者的辯證關系,體現了作者既重視主觀努力,又重視客觀條件的辯證唯物主義思想。B.“其孰能譏之乎?”是一個反問句,與前面內容聯系來看,還是說明“盡吾志”的重要性。C.用對比和層層深入的方法說理,所闡述的道理具有普遍意義。D.作者用了象征的手法,深刻地揭示了對人生和事業(yè)的追求需要有堅定的意志的道理。17.將下列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0分,每小題5分)(1)至于幽暗昏惑而無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2)此所以學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參考答案:14.B15.A16.D17.(1)到了幽深昏暗、叫人迷亂(的地方),卻沒有外物來幫助他,也不能到達目的地。(2)這就是求學的人不可以不深入思考、謹慎地采取資料的緣故了。15.【試題分析】:本題重點考察文言虛詞。此類文言虛詞題,一般要結合具體語境,去判定某一虛詞的具體用法和意義。①⑥介詞,可譯為“因為”。②連詞,表并列,可譯為“而”“又”等,或者不譯。③連詞,表承接,可譯為“而”或不譯。④⑤連詞,表目的,可譯為“來,用來”或不譯?!究键c定位】理解常見文言虛詞在文中的意義和用法。能力層級為理解B?!疽族e警示】針對文言虛詞的考查重點,18個常見虛詞的意義和用法;在語境中,結合語法和邏輯的分析,疏通文意;難點在于理解詞語的用法(即詞性)。方法應用上首先,分清虛實。如“因、何、若、之”等既可以是實詞,又可以是虛詞。其次,辨明詞性。一個虛詞大多有多種用法,如:“焉”可以是代詞、副詞、助詞。再次,對比古今。有的沿用下來,有的用法變化,有的作用完全消失。最后,注意特殊虛詞。兼詞、虛詞連用,如“何以”“孰與”等。16.【試題分析】本題考查學生對文本內容的理解。D項“象征的手法”說法不當。【考點定位】歸納內容要點,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層級為分析綜合C?!久麕燑c睛】這道題目是概括歸納文章內容。解答此類題的方法是:①抓住題干,讀全讀準。在閱讀題目時,須讀全、讀準題干,切忌走馬觀花。所謂讀全,就是對題干中的所有要求要一個不漏、原原本本地分析;所謂讀準,就是要準確地把握題干所提的要求,看清是選對的還是選錯的,是概括內容還是分析觀點。只有對題干作全面、準確的分析理解,才能準確地答題。②放回原文,查對正誤。特別是在時間、地點、官職,人物的行為、實效方面,應仔細查對原文的詞句,全面理解,綜合分析,兩者間的差別正是把握全文的關鍵所在。對似是而非處,要有借題解文的意識。5.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問題。后赤壁賦蘇軾是歲十月之望,步自雪堂,將歸于臨皋。二客從予,過黃泥之坂。霜露既降,木葉盡脫,人影在地,仰見明月,顧而樂之,行歌相答。已而嘆曰:“有客無酒,有酒無肴;月白風清,如此良夜何?”客曰:“今者薄暮,舉網得魚,巨口細鱗,狀似松江之鱸。顧安所得酒乎?”歸而謀諸婦。婦曰:“我有斗酒,藏之久矣,以待子不時之需?!庇谑菙y酒與魚,復游于赤壁之下。江流有聲,斷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曾日月之幾何,而江山不可復識矣。予乃攝衣而上,履巉巖①,披蒙茸②,踞虎豹,登虬龍,攀棲鶻之危巢,俯馮夷③之幽宮。蓋二客不能從焉。劃然長嘯,草木震動,山鳴谷應,風起水涌。予亦悄然而悲,肅然而恐,凜乎其不可留也。反而登舟,放乎中流,聽其所止而休焉。時夜將半,四顧寂寥。適有孤鶴,橫江東來。翅如車輪,玄裳縞衣④,戛然長鳴,掠予舟而西也。須臾客去,予亦就睡。夢一道士,羽衣蹁躚,過臨皋之下,揖予而言曰:“赤壁之游樂乎?”問其姓名,俯而不答?!皢韬羿嫖?!我知之矣。疇昔⑤之夜,飛鳴而過我者,非子也耶?”道士顧笑,予亦驚寤。開戶視之,不見其處?!咀ⅰ竣賻f(chán)巖:高峻險要的巖石。②披蒙茸:披,分開。蒙,覆蓋。茸,這里指雜草。③馮夷:傳說中的水神。④玄裳縞衣:玄,黑中帶紅??c,白色。裳,下衣。衣,上衣。⑤疇(chóu)昔:過去,以前。4.(本題3分)對下列句子中加線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A.二客從予,過黃泥之坂

從:跟隨 B.顧安所得酒乎

安:哪里C.掠予舟而西也

西:西方 D.道士顧笑

顧:回頭5.(本題3分)下列加線的虛詞,意義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項是A.①將歸于臨皋②漁樵于江渚之上B.①今者薄暮,舉網得魚②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C.①而江山不可復識矣②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D.①以待子不時之需②舉匏尊以相屬6.(本題3分)下列對本文的理解和賞析,不恰當的一項是A.文中“曾日月之幾何,而江山不可復識矣”,既是寫實,又多少帶有作者對人世滄桑的感慨。B.文中的“孤鶴”和“道士”是以不同形象出現的同一對象。C.本文中道士化鶴的描寫,反映出作者在出世入世問題上的矛盾心情;《前赤壁賦》中“蘇子”的議論表達了他樂觀曠達的思想。D.本文和《前赤壁賦》都表現出一種消沉和虛無思想,這正是作者的思想局限造成的。7.(本題10分)將文言文閱讀材料中畫線的語句翻譯成現代漢語。(1)曾日月之幾何,而江山不可復識矣。(2)疇昔之夜,飛鳴而過我者,非子也耶?參考答案:4.C5.B6.D7.(1)才過了多久呀,以前的風景竟再也認不出來了。(2)昨天晚上,一邊叫一邊飛過我船上的,不是你嗎?4.“西”,名詞用作動詞,向西飛去。5.A.“于”,都是介詞,表處所。B.“者”,①用在表時間的詞之后,起補充音節(jié)的作用;②代詞,表“的地方”。C.“而”都是連詞,表轉:折關系。D.“以”都是連詞,表目的關系。6.“消沉和虛無思想”不準確。7.無【備注】【參考譯文】這一年的十月十五日晚上,我從雪堂步行出發(fā),準備回到臨皋去。有兩位客人跟著我一道去,走過黃泥坂。這時,霜露巳經降下,樹葉完全脫落了,看見人影映在地上,抬頭一望,看到皎潔的月亮。我們互相望望,很歡喜這景色,便一邊走一邊唱,互相應和。接著,我不禁嘆口氣,說:“有客沒有酒,有酒沒有菜,月這么亮,風這么清,怎樣度過這美好的夜晚呢?”一位客人說:“剛才黃昏時,我撒網捉到了一條魚,很大的嘴巴,小小的魚鱗,樣子很像松江的鱸魚。但是,到哪里去弄到酒呢?”我回家去和妻子商量。妻子說:“我有一斗好酒,保存了好久了,拿它來準備你突然的需要?!本瓦@樣,我們攜帶著酒和魚,再次到赤壁的下面游覽。長江的流水發(fā)出聲響,陡峭的江岸高峻直聳;山巒很高,月亮顯得小了,水位降低,礁石露了出來。才相隔多少日子,上次游覽所見的江景山色再也認不出來了!我就撩起衣襟上岸,踏著險峻的山巖,撥開紛亂的野草,蹲在虎豹形狀的怪石上,又不時拉住形如虬龍的樹枝,攀上猛禽做窩的懸崖,下望水神馮夷的深宮。兩位客人都不能跟著我到這個極高處。我忽地一聲長嘯,草木被震動,高山與我共鳴,深谷響起了回聲,大風刮起,波浪滋涌。我也默默地感到憂傷悲哀,感到恐懼,覺得這里使人害怕,不可久留?;氐酱?,把船劃到江心,任憑它漂流到哪里就在哪里停泊。這時快到半夜了,向周圍望去,冷冷清清。恰巧有一只白鶴,橫穿大江上空從東飛來。兩只翅膀像兩個車輪,尾部的黑羽如同黑裙子,身上的白羽如同潔白的衣衫,它拉長聲音叫著,擦過我們的船向西飛去。過了一會兒,客人離開了,我也回家睡覺。夢見一位道士,穿著羽毛編織成的衣裳,輕快地走來,走過臨皋亭的下面,向我拱手作揖說:“赤壁游覽得快樂嗎?”我問他的姓名,他低頭不回答?!班?!哎呀!我知道你的底細了。昨天夜晚,邊飛邊叫經過我船上的,不就是你嗎?”道士回頭笑了起來,我也忽然驚醒。開門一看,卻看不到他在什么地方。6.文言文閱言(12分)于是余有嘆焉。古人之觀于天地、山川、草木、蟲魚、鳥獸,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無不在也。夫夷以近,則游者眾;險以遠,則至者少。而世之奇?zhèn)?、瑰怪,非常之觀,常在于險遠,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有志矣,不隨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有志與力,而又不隨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無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然力足以至焉,于人為可譏,而在己為有悔;盡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無悔矣,其孰能譏之乎?此余之所得也!

2.下列居中加點詞的用法意義相同的一項是(

)(3分)A·于是余有嘆焉。/焉用亡鄭以陪。

B.然力足以至焉,于人為可譏。/為擊破沛公軍。

C·沛公起如廁。/縱一葦之所如。

D·乃令張良留謝。/多謝后世人,戒之慎勿忘。3、對本段有關內容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這一段提示了志、力、物三者的辯證關系,體現了作者既重視主觀努力,又重視客觀條件的相互辯證唯物主義思想。

B、“其孰能譏之乎”是一個反問句,與前面內容聯系看,還是說明“盡吾志”的重要性。

C、用對比和層層深入的方法說理,所闡述的道理具有普遍意義。

D、作者用了象征的手法,深刻地揭示了對人生和事業(yè)的追求,也是需要有堅定的志向。

4、將下列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6分)

⑴至于幽暗昏惑而無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3分)

⑵此所以學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3分)

參考答案:2.C,動詞,去、到(焉A句末語氣詞

B疑問詞,怎么;為A判斷,“是”

B介詞,給,替;謝

A動詞,道歉

B動詞,告訴)

3.B(屬于“無中生有”)4.(1)到了幽深昏暗、叫人迷亂的地方,卻沒有外物來幫助他,也不能達到目的地。(2)這就是求學的人不能不深思熟慮和謹慎擇取的原因。三、語言文字運用(20分,共4題)7.指出下面文字中的四處語病,先寫出有語病句子的序號,然后加以修改。(4分)①10月16日,上海世博會單日入園觀博客流達到103.27萬人次,創(chuàng)造了160年世博史上最高單日客流。②對于單日出現的百萬客流,世博會組織方已提前建立了相應預案,做好了相應的安排。③有關方面綜合世博會客流規(guī)律以及團隊預約等因素,預計10月23日園區(qū)客流將再次超過70萬左右人次。④世博會組織者提醒廣大游客錯峰參觀,年老體弱者量力而行。⑤組織者希望游客能安排合理參觀時間,盡量避開周末大客流。序號

修改

序號

修改

序號

修改

序號

修改

參考答案:①成分殘缺,“創(chuàng)造了160年……客流”應改為“創(chuàng)造了160年世博史上最高單日客流的記錄”。②搭配不當,“建立”應改為“設計”或“制訂”。③重復贅余,去掉“左右”。⑤語序不當,“游客……時間”應改為“游客能合理安排參觀時間”。8.請根據豐子愷先生《某種教育》這幅畫,簡要說明畫面內容和寓意。(4分)

參考答案:內容:圖中的師傅正在樂此不疲地用模具制作一個個完全相同的小泥人,千偶一面,毫無生氣。(2分)寓意:揭示某種教育用同一個模子去教育學生,沒有因材施教。束縛個性的教育制度和教育方法只能培養(yǎng)出一群沒有趣味、沒有活力、沒有特色、機械呆板的“泥人”式的學生。9.《紅樓夢》、《水滸傳》、《三國演義》、《西游記》四大名著熏陶了中華民族,使華夏文化積淀了深厚的底蘊。請你選擇其中一部,結合作品內容或你的感悟,補全下聯。(2分)上聯:讀《水滸》,明俠肝義膽;下聯:

。參考答案:參考示例:閱《紅樓》,見怨女癡男。閱《三國》,見虎斗龍爭。閱《西游》,見千神百魔。10.請你在高中語文粵教版必修1中選一首古典詩歌,參加深圳市舉行的“我最喜愛的一首詩”活動。要求:突出該詩亮點,語言簡明連貫、有吸引力,不超過50字。(5分)推薦的詩名:《

》(1分)

作者:

(1分)推薦辭:

(3分)參考答案:⑴準確寫出詩歌名稱、作者各占1分;多、漏、錯字均不得分。⑵推薦辭:空洞無物、沒有針對性的,得0分;能寫出該詩歌的最基本內容或特點的,得1分;能讓讀者根據推薦辭就能判斷出是該首詩歌的,得2分;能抓住該詩歌亮點,語言簡明連貫、有吸引力的,得3分。六、寫作(60分,共1題)11.請以“座位”為題寫一篇記敘文。要求不少于800字。參考答案:座位蜿蜒回折的公路像一條被曬昏了頭的蛇,懶洋洋地從山腳往上一圈一圈繞著,車子像一只笨重的甲蟲,在蛇背上吃力地挪動著,大大的影子仿佛拖了一個沉甸甸的“!”。太陽揪住樹梢,從這棵樹頂跳到另一棵樹頂,最后一動不動地趴在車窗上,像一只攤在油鍋里圓圓的蛋黃,映得廂內一層昏黃。暖色調的視覺感受揉著收音機散出的“薩克斯”,溫暖得滿車的人昏昏欲睡……小秋秋一直都很興奮:她不停地來回在走道上又跑又跳,歡快地哼唱著,圓圓的小臉蛋綻放了一臉燦爛的笑容,快樂得就像在天空飛翔的小鳥。今天媽媽給她買了一只塑料小板凳,和小草一樣的綠顏色,可好看啦!上面還有烏龜和小兔子賽跑的圖案,這可是小秋秋最喜歡的了!現在,小秋秋覺得這已經是世界上最快樂的事情啦!現在,她還舍不得坐哩,回到家要讓小伙伴們好好看看,到時候,他們肯定爭著搶著要坐呢……車子終于轉過了一個彎,太陽不知什么時候跑到后面的玻璃上去了,呲牙咧嘴地笑著。座上的人依舊睡得仿佛天塌下來也管不著,身子依舊在晃蕩中搖來擺去。“吱———”剎車突然發(fā)出刺耳的聲音,穿透每一道耳膜。有人極不情愿地動了動。門開了,“轟”———擠進半個大腦袋,卡住了!使勁,再使勁!“嘭———”大腦袋撞到了地面上,發(fā)出沉重的痛吼。有人睜了下眼睛:原來是只裝雞的竹籠子,兩只神氣活現的大公雞正晃著腥紅的冠子。小秋秋驚奇地瞪大了眼睛:哇!原來世界上還有這么大的鳥?。恳粋€小老頭緊跟了上來,土衣土褲,高低不一的兩條褲管糊滿了泥巴,歲月在他臉上雕刻出縱橫交錯的溝壑。老頭怯怯地朝里望了望,沒位兒了!“誰給這位大爺讓個座?”售票的姑娘問。夢太美了!誰也不愿醒來。再問一遍,沉默。忽然,那只白尾巴的大公雞伸長了脖子:“喔———喔喔———”真是優(yōu)美!這實在是世上最了不起的喚醒“夢中人”的聲音,幾乎所有人同時睜開了眼。他們毫不客氣地打量著這個枯巴巴的鄉(xiāng)下老漢,厭惡,慍怒———尤其是在他們微微顫動的鼻翼不小心嗅到空氣里摻雜的異味之后———他們猛然又驚又怒地發(fā)現:天!自己居然和兩只“畜生”呆在一個空間里??!這怎么可能??他們惱怒地擰著眉,手慌忙在空氣里忽扇著。這太意外了!哦,天!那兩只臟乎乎的東西,我們可是愛整潔的人……廂內有些騷動了。愛干凈的乘客們可受了委屈了,紛紛指目老漢,鄙夷、憤然,所有的力量都聚集在眼光里,仿佛要將這個可憐的老頭和他的“同伙”提離地面,立馬從窗戶里扔出去一樣。老頭不自在了,畏縮地轉過身子?;\子里的雞開始打架。它們扎煞著全身的羽毛,狠命地啄著對方,籠子不大,它們都想呆得舒服一點,就得將對方扔出去。啄啊,抓啊,用盡所有力氣,用盡各種招式。撕扯下的殘毛碎羽紛紛飛降,滿車的人惟恐不及地躲避著———這實在是讓人難以忍受的事!此起彼伏的雞鳴和女士們的尖叫把“薩克斯”撞得彎曲了……老頭嚇壞了,他可是犯了罪了,他不知道這群受過高等教育的文明人是否會用眼光把自己殺死!太陽不知何時又躥到了前面的擋風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