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大一輪復習 第二單元 第6課時 洋流及其地理意義課后訓練試題_第1頁
高考地理大一輪復習 第二單元 第6課時 洋流及其地理意義課后訓練試題_第2頁
高考地理大一輪復習 第二單元 第6課時 洋流及其地理意義課后訓練試題_第3頁
高考地理大一輪復習 第二單元 第6課時 洋流及其地理意義課后訓練試題_第4頁
高考地理大一輪復習 第二單元 第6課時 洋流及其地理意義課后訓練試題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6課時洋流及其地理意義(時間:45分鐘滿分:100分)測控導航考點題號世界海洋表層洋流的分布1、3、4、6、8、9、10、13洋流對地理環(huán)境的影響2、5、7、11、12、13一、選擇題(每小題4分,共44分,每題只有一個正確選項)(2014奉賢二模)如圖為理想大陸周圍洋流分布的模式圖。讀圖,回答1~2題:1.能正確反映“中低緯度海區(qū)逆時針方向流動”規(guī)律的洋流是()A.③④ B.④⑤ C.⑤⑥ D.③⑤2.有關洋流對地理環(huán)境的影響,正確的是()A.同緯度海區(qū),冬季①沿岸氣溫低于②B.①③交匯處易形成大漁場C.⑤洋流勢力減弱時該海區(qū)漁業(yè)增產D.④⑥洋流可促進熱帶雨林氣候形成解析:1.C2.D第1題,中低緯度海區(qū)逆時針流動的洋流應位于南半球,故C項正確。第2題,①為暖流,②為寒流,故冬季氣溫①高于②;①③兩個洋流未交匯,不能形成漁場;⑤洋流勢力減弱,說明該地上升流也會減弱,故該海區(qū)漁業(yè)減產;④⑥對信風帶大陸東岸熱帶雨林氣候的形成有促進作用。(原創(chuàng)題)讀“某海域洋流(圖中①②③④)和海水等溫線(圖中曲線)示意圖”,回答3~5題:3.圖中①③兩個洋流的性質是()A.①是暖流③是寒流 B.均是暖流C.①是寒流③是暖流 D.均是寒流4.有關②洋流的敘述,正確的是()A.是北赤道暖流B.是南赤道暖流C.主要驅動力是盛行西風D.具有增溫增濕的作用5.A、B兩地的氣候分別是()A.熱帶雨林氣候熱帶草原氣候B.熱帶季風氣候熱帶沙漠氣候C.熱帶草原氣候熱帶雨林氣候D.熱帶雨林氣候熱帶沙漠氣候解析:3.A4.C5.D第3題,受洋流的影響等溫線的凸出方向與洋流流向一致,故①洋流向南流,③洋流向北流;結合圖中緯度可知該海域為南半球中低緯度海域大洋環(huán)流;故①為暖流,③為寒流。第4題,②洋流為西風漂流,為寒流。第5題,A地位于信風帶大陸東岸,受地形抬升,暖流增溫增濕作用,形成熱帶雨林氣候;B地受副熱帶高氣壓帶影響,信風帶從內陸吹來,又有寒流降溫減濕作用,形成熱帶沙漠氣候。(2015山西六校聯(lián)考)讀“太平洋沿某一緯線表層水溫變化簡圖”,回答6~7題:6.據圖推斷該緯線可能為()A.60°N B.30°NC.30°S D.60°S7.結合圖文材料及有關知識,判斷下列關于圖示的說法,正確的是()A.a海域有暖流流經,對沿岸氣候有增溫增濕作用B.b海域深受暖流影響,其海平面等溫線向低緯凸出C.c海域冬夏季節(jié)水溫差異大,與河川徑流有關D.a、b兩個海域水溫年較差小,均與洋流有關解析:6.B7.D第6題,讀圖可知該區(qū)域8月水溫高于2月水溫,應在北半球;2月水溫在10℃以上,說明緯度較低,故為30°(2014九江模擬)右圖中①~④箭頭表示洋流的流向。讀圖,回答8~9題:8.②③洋流形成的主要驅動力分別是()A.西南季風東南信風B.西南季風東南季風C.盛行西風東北信風D.西北季風東南信風9.根據圖中信息判斷,下列描述正確的是()A.圖中洋流均為暖流B.此時馬六甲海峽海水向西北流動C.①②洋流是北半球中低緯大洋環(huán)流系統(tǒng)的組成部分D.③④洋流是南半球中低緯大洋環(huán)流系統(tǒng)的組成部分解析:8.A9.D本題組考查世界洋流的形成與分布。第8題,讀圖可知①②洋流位于北印度洋,根據其流向可知其形成與西南季風有關;③洋流為南赤道暖流,與東南信風有關。第9題,圖中①為寒流;馬六甲海峽海水向東南流去;①②洋流屬北印度洋季風洋流的組成部分;③④洋流屬南半球中低緯海區(qū)洋流的組成部分。(2014湖南四校聯(lián)考)傘式洋流發(fā)電是通過“傘”帶動工作索周而復始地運動,進而帶動發(fā)電機運轉發(fā)電。據此并讀圖回答10~11題:10.洋流G的性質和地理位置可能是()①暖流②寒流③大洋東岸④大洋西岸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11.對相鄰陸地環(huán)境而言,洋流G的影響是()A.加劇了干燥狀況 B.增加了濕、熱程度C.減輕了寒冷狀況 D.降低了干、熱程度解析:10.C11.A據示意圖,順洋流時工作索往南運動,逆洋流時工作索往北運動,即洋流流向大體為自北向南流,在美國本土南部附近海域應為寒流,即加利福尼亞寒流。對相鄰陸地環(huán)境而言,寒流會起到降溫減濕的作用,加劇干燥狀況。二、非選擇題(共56分)12.讀圖,回答問題:(24分)(1)圖中A、B、C、D四處,水溫年較差最小的是,試說明理由。(6分)

(2)簡要分析D海域洋流的季節(jié)變化特點。(10分)(3)我國降水最多的地點是位于臺灣島東北部的火燒寮,試分析原因。(8分)解析:第(1)題,水溫年較差一般低緯小,高緯大;海洋(沿海)小,陸地(內陸)大,故D處最小。第(2)題,D海域洋流受季風影響顯著,洋流的流向、性質有明顯的季節(jié)變化。第(3)題,從盛行風、地形、洋流等方面分析成因。答案:(1)D處D處緯度最低,受大陸影響最小。(6分)(2)夏季時,受偏南風的影響,洋流向北流動,為暖流;冬季時,受偏北風的影響,洋流向南流動,為寒流。(10分)(3)位于冬夏季風的迎風坡,多地形雨;夏秋季節(jié)多臺風雨;暖流增溫增濕。(8分)13.(原創(chuàng)題)圖中甲海區(qū)曾是世界著名漁場,歷史上產量非常豐富,甚至“供養(yǎng)了歐洲”。然而,從上世紀90年代開始,魚群減少,延續(xù)了500年的捕魚業(yè)逐漸衰落。據此回答下列問題:(32分)(1)該漁場是,試分析該漁場形成的有利條件。(10分)

(2)簡要說明甲海域捕魚時可能面臨的不利自然條件。(6分)(3)試分析該漁場捕魚業(yè)衰落的原因。(8分)(4)針對捕魚業(yè)衰落的現狀,提出合理的對策。(8分)解析:第(1)題,根據經緯度和海陸位置即可知該漁場是紐芬蘭漁場;漁場的形成與大陸架海域廣闊、入海河流的影響、寒暖流交匯等有關。第(2)題,捕魚面臨的不利自然條件從天氣(氣象)、海洋(洋流)兩方面分析即可。第(3)題,捕魚業(yè)的衰落與全球氣候變化及人類不合理的活動有關;應重點分析人類不合理的活動。第(4)題,針對人為原因,有針對性地提出相關措施。答案:(1)紐芬蘭漁場大陸架海域廣闊,陽光集中;入海河流攜帶豐富的營養(yǎng)物質;位于寒暖流交匯的海域,有利于浮游生物的生長繁殖,魚類餌料豐富。(10分)(2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