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3年關于小蝌蚪找媽媽教案(通用篇)小蝌蚪找媽媽教案篇1
教學目標:
1、通過視察畫面,使學生從小蝌蚪找媽媽的過程中,了解青蛙在生長過程中的幾次形體改變,培育學生視察實力和全面的相識事物的實力。
2、體會動物的語言、心理,指導學生有語氣地朗讀課文。
3、在理解課文的基礎上,使學生知道青蛙是捕獲害蟲的能手,是人類的摯友,教化學生要愛護青蛙。
4、接著培育學生收集、積累信息的實力。
教學重點:
1、理解課文內容,了解青蛙在生長過程中的幾次形體改變。
2、借助插圖,去視察,培育學生視察實力和全面的相識事物的實力。
教學難點:
1、了解小蝌蚪變成青蛙的過程。
2、理解文中的詞語。
教具打算:
電腦、圖片、動畫片。
教學過程:
一、觀看動畫片《小蝌蚪找媽媽》:
提示:留意視察小蝌蚪的身體改變。
二、進入新課:
1、整體感知:
指名分段讀,想一想:小蝌蚪找媽媽找了幾次?他在路上遇見了誰?在文中畫出來。老師進行板書
(三次、鯉魚、烏龜、青蛙。)
2、電腦出示問題,在下階段的學習中帶著問題去學習:(結合上節(jié)課學生提出的問題老師進行篩選后的。)
3、細讀課文:
1)默讀課文,想想哪些內容同插圖有聯系?
2)分別請學生讀二、三、四自然段,再請學生依據自然段的內容找到相關的圖片把圖貼在黑板上。
3)同桌之間試著結合課文內容講一講圖畫的內容:
(其次自然段起先介紹小蝌蚪的改變,幾天以后,小蝌蚪長出了兩條后腿,他向鯉魚媽媽打聽自己媽媽去了哪里,從鯉魚媽媽那里他得知:媽媽是“四條腿、寬嘴巴?!钡谌匀欢螌戇^了幾天,小蝌蚪長出了兩條后腿,他望見烏龜后,錯認烏龜為自己的媽媽,從烏龜媽媽那里得知:自己的媽媽頭頂上有兩只大眼睛,披著綠衣服,唱起歌來頂呱呱。第四自然段寫過了幾天,小蝌蚪尾巴變短了,變成了小青蛙。在荷葉上找到了自己的媽媽。)
老師:整個找媽媽的過程,課文是抓住了動物的語言和動作來描寫的。自己仔細地讀讀,找出描寫動物的語言和動作的詞語,并用不同的符號畫出來,體會為什么這樣寫。結合學生說的老師板書有關動詞:“迎”“追”“游”
(小蝌蚪“迎上去”說明小蝌蚪與鯉魚游的方向是相對的,他在有禮貌地打聽。鯉魚媽媽的一番話,告知小蝌蚪他們的媽媽是:四條腿、寬嘴巴。小蝌蚪望見烏龜后,就“追上去”說明小蝌蚪和烏龜前進的方向相同,烏龜在前,小蝌蚪在后,表現出小蝌蚪急于找到自己媽媽的心情。烏龜的話使小蝌蚪進一步了解了媽媽的外形特點:“頭頂上有兩只大眼睛,披著綠衣服,唱起歌來頂呱呱?!毙◎蝌酵娗嗤軏寢尯螅汀坝芜^去”說明他望見媽媽后,非常興奮。)
4)依據畫面內容,練習有語氣地朗讀:
自由讀
指名讀一讀,說說你為什么這樣讀;還可以說說讀書時有什么困難?
老師進行指導:小蝌蚪想找媽媽,他們詢問鯉魚媽媽時,要有禮貌,讀出渴望找到媽媽的心情;鯉魚媽媽的回答語速放慢,特別可親可敬,讀出關切孩子的語氣。
小蝌蚪叫烏龜媽媽時,要讀出既興奮又焦急的語氣。烏龜在與小蝌蚪說話時,要讀出寬容、耐性、穩(wěn)重、熱忱的語氣,讀書時速度放慢。
小蝌蚪望見自己的媽媽后,要讀出興奮的語氣,青蛙媽媽的話要讀得:親切、自然。
小組練習分角色有語氣、還可以加上適當的表演。
每個小組選派代表,進行展示。
評一評讀書狀況,為什么?
4老師提出問題:小蝌蚪找到了自己的媽媽,他是怎樣變成一只小青蛙的呢?
學生自己說說:可以結合課文內容說,可以用筆畫誕生長過程,也可以用自己的話說明。
在小組內與同學說說,溝通溝通。
每組選派一名代表進行展示。
老師出示電腦畫面:
小蝌蚪先長出兩條(),過了幾天,長出兩條(),再過幾天,()變短了,慢慢地,()已經不見了。小蝌蚪長成了()。
讓學生讀一讀,自己試著進行填寫。
請學生把答案板書到黑板上:長出后腿→長出前腿→尾巴短了→尾巴不見了。
師生共同讀一讀。
依據電腦畫面畫出小蝌蚪生長過程,與電腦博士比一比。
三、聯系生活實際談體會:
今日我們一起學習了小蝌蚪找媽媽的故事,小青蛙可以幫助人類做些什么呢?我們應當怎樣做?談談自己的看法。(可以借助課外資料談。)
老師小結:青蛙是捕獲害蟲的能手,是人類的摯友,我們要愛護青蛙。
四、積累所得信息:
讓學生想想通過學習準備積累哪些信息。
在全班范圍內說說,相互溝通。
小蝌蚪找媽媽教案篇2
(一)猜謎語,激趣導入
大腦袋,圓肚子,細尾巴,黑身子。變變變……長出四條腿,丟了細尾巴。吃飽了,呱呱呱,抓害蟲,頂呱呱。
(二)學習生字詞
1.借助圖畫讀課文,自學不相識的字。
2.學生在文中圈誕生字及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小組互助學習,溝通自己相識了什么字,讀懂了什么。
4.指導初讀課文,檢查生字學習狀況。
5.指導寫字。
(三)朗讀感悟
1.練習正確流暢地朗讀。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1)看圖視察,說出蝌蚪的改變。
(2)從課文中找到有關的段落,仔細朗讀。
(3)重點指導蝌蚪與鯉魚媽媽、與烏龜的對話。
小蝌蚪:第一次很有禮貌;其次次很熱忱,但有點焦急。
鯉魚:親切。烏龜:親善。
3.指導朗讀第四、五段。
(1)蝌蚪的尾巴發(fā)生了什么改變?
(2)青蛙媽媽的話應當怎么讀?(親切、慈祥)
4.分角色朗讀。
內容概括:這篇介紹了關于34小蝌蚪找媽媽教學設計二,小蝌蚪找媽媽,希望對你有幫助!
小蝌蚪找媽媽教案篇3
低年級語文教學要緊緊抓住兒童的心理特征,融學問性、趣味性、活動性為一體。寓學問的傳授于同學自身的體驗學習中,在此之上,培育同學思維,訓練其語感,提高學習語言運用語言的實力。故事教學的基本戰(zhàn)略必需堅持“趣中學,學中用,用中悟”。力圖落實和體現上述教學理念。為了從學問、實力、情感三角度落實好本文的教學,我在設計中還充足考慮到教材的特點,兒童自身的特點,抓住“六”個字──“變”、“趣”、“演”、“引”、“板”、“讀”,進行全文的設計。
以“趣”為經,以“學”為緯。
《小蝌蚪找媽媽》是一篇看圖學文,文章語言美麗、畫面形象、情節(jié)生動,很適合低年級同學的口味。全文貫穿兩條線:一是“找”,小蝌蚪在鯉魚媽媽和烏龜的幫助下找到了自身的媽媽,二是“變”,小蝌蚪在找媽媽的過程中身體發(fā)生了三次明顯的改變。依據教學要求,這篇課文的教學要落實以下教學目標:
學問目標:⑴重點理解“迎上去、追上去、游過去”三個動詞在不同句子中的意思,并學會運用。
⑵通過圖文結合了解青蛙生長過程中的形體改變。
實力目標:⑴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⑵借助學文,培育同學視察、思維和表達實力。
德育目標:讓同學知道青蛙是捕獲害蟲的能手,教化同學從小維護有益動物。
一、變──變序教學,突出對比
《小蝌蚪找媽媽》這篇課文在結構上有顯明的特點:構段方式基本相同。都是依照“小蝌蚪看到了誰,說了什么”的層次來布置段落內容。因為這點,以往大多老師均從指導同學學法入手,依照故事發(fā)展布置教學。為了突出全文的重點,我采納了變序的教學方法來處置,目的是直奔主題,理清線索,駕馭重點,讓同學對全文學問有更清的理解。變序法流程體現在:
1、小蝌蚪的外形特點怎樣?
(學習第一自然段)
2、青蛙媽媽的外形特點怎樣?
(學習第四然段)
3、小蝌蚪身體發(fā)生了幾次改變?
(找出小蝌蚪身體改變的句子)
4、小蝌蚪是在誰的幫助下找到了媽媽?
(指導對話朗讀)
變序處置,我認為有三點好處:
1、對比顯明:讓同學通過對比的方法感知二者外形的不同特征,找出不同點,從而自覺生疑:小蝌蚪是怎樣變成青蛙的?
2、重點突出:鯉魚媽媽和烏龜幫助小蝌蚪這一內容僅僅是故事情節(jié)發(fā)展的須要,但在全文中不是重點內容,放置在最終教學,使全文重點得到突出。
3、線索顯明:一篇文章如同一棵枝繁葉茂的大樹,老師處置教材的工作就是去枝刪葉的過程,突出主干,以便讓同學更清晰地看到全文的線索。
二、趣──以趣促智,調動情感
低年級兒童活潑好動,對于學問的學習與駕馭,缺乏主動意識,只有充足調動他們學習的主動性,變學問的傳授為消遣體驗,寓教于樂,才能有效地提高課堂教學的效果。
《小蝌蚪找媽媽》自身就是一篇學問性、趣味性很強的課文,如何突出趣味性又不失學問性,科學有效地處置好兩者的關系,我做了以下的設計:
1、兒歌朗讀扮演。
小蝌蚪長成青蛙時,身體發(fā)生了三次明顯改變,為了讓同學了解并駕馭這一學問,在課文的學習中,我布置了兒歌朗讀扮演。(自編內容)
生:我是一只小蝌蚪,我要去找媽媽啦!
師:不好!
生:(接)怪事發(fā)生了。
師:(驚異地)怎么了?
生:啥時長出后腿啦,接著長出前腿啦!
身子每天在改變,我已長成青蛙啦?。ㄟ蛇蛇桑?/p>
2、謎語引入課題。
利用兒童喜愛猜謎語的特點,我引用了兩則謎語:小黑魚,滑溜溜,圓圓腦袋長尾巴,池塘里面游呀游。(小蝌蚪)綠衣小英雄,田里捉害蟲,冬天它休息,夏天它捉蟲。(青蛙)
通過謎語的引用,既增加了趣味性,又起到了導入課題的作用:同學們,你們覺得他們是一家人嗎?為什么長相相差這么大?難怪小蝌蚪連自身的媽媽都不相識了,今日,我們就一起隨著小蝌蚪一同去找媽媽。板書課題:《小蝌蚪找媽媽》。
3、自述介紹。
在第四自然段的學習中,為了讓同學對青蛙的特征有更為顯明的印象,我設計了角色扮演自述的環(huán)節(jié):同學們,假如你現在就是青蛙媽媽,你有什么想對大家說嗎?目的是引導同學練習用“鼓著”“披著”“露著”三個詞語說話,活用詞語。同時活躍課堂氣氛。由于問題的設計讓同學的角色發(fā)生了改變,他們的主體性,參加性肯定會大大增加。同學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回答:
生:我是一只大青蛙,我頭上鼓著一對大眼睛,披著碧綠的衣裳,露著潔白的肚皮,四條腿,寬嘴巴。(論述自身的特征)
生:我是一只大青蛙,我的身手可大啦!我一天可以吃七十多只害蟲,一年可以殲滅一萬五千多只害蟲。我是人類的好摯友。小摯友可要愛護關切我。(論述自身的身手)
生:我是一只大青蛙,我的家族可大啦。有成員三千多種。我是綠衣青蛙,生活在水中,我的兄弟有許多,他們有的是穿紅衣服,有的穿黑衣服,有的生活在陸地上,有的生活在樹上……
三、演──以演悟理,形象生動
“游過去”“追上去”“迎上去”三個詞語的理解與運用是這篇課文的教學重難點。為了突破這一重點,我摒棄了老師僅僅從字義上區(qū)分理解的方法,利用小摯友們擅長視察,擅長仿照的天性,設計了以下環(huán)節(jié)的教學:
1、找一找:找出課文中三個動詞所在的相關句子讀一讀。
2、看一看:通過播放軟件,讓同學從視察中初步體會三個動詞表示的不同方向。
3、貼一貼:老師制作幾個箭頭,讓同學依據看到的畫面,通過箭頭的不同擺貼來釋義。
如:“迎上去”表示為:
“追上去”表示為:
“游過去”表示為:
4、演一演:理解詞語的目的是應用詞語,為了讓同學深刻體會“迎上去”一詞的意義,我創(chuàng)設了這樣一個生活情境:當老師來到王明家,王明會怎樣?(師生扮演)演完之后,請同學們依據所看到的情景說一句話,要求用上“迎上去”一詞。
如:江老師來到王明家,王明主動迎上去,說:“江老師,您好,歡迎您!”
通過演一演,說一說,同學們體會到“迎”指的是兩者方向相對,而且?guī)в兄鲃訜岢赖囊馑?。課文中小蝌蚪迎上去的目的是找聽媽媽的下落,所以讀起來也要特殊有禮貌。
四、引──奇妙過渡,渾然一體
在整堂課的教學中,為了讓同學順當地從一個學問點的學習轉向另一學問點,我奇妙地設計了如下過渡語:
同學們,這篇課文不但語言美麗,畫面更加生動,下面請大家觀賞第一幅圖──池塘里的小蝌蚪。(播放軟件)
小蝌蚪雖然生活得很愉快,但是沒有媽媽,他們總覺得生活中缺少什么。這不,他們正商議著一起去找媽媽呢,他們找呀找,最終找到了自身的媽媽,原來就是一??蓯鄣拇笄嗤?。(貼出青蛙圖)
課文中青蛙媽媽說:小摯友,你們已經長成青蛙了??焯蟻戆伞M瑢W們,你們知道小蝌蚪是什么時候長成青蛙的嗎?課文中哪些地方寫到了他們的身體發(fā)生了改變?
小蝌蚪,你們找到媽媽,多虧了誰的幫助???(引出二、三自然段內容)
青蛙是人類的摯友,是莊稼的維護神,農夫伯伯親切地稱之為“護谷神”。為了讓這位摯友生活得更舒適、平安些,我們作為他的摯友,應當專心去愛護關切他。同學們,你們能為他做點什么嗎?(環(huán)保教化)
五、板──畫龍點睛,提綱挈領
這篇課文的板書,我試圖把“文字”與“圖片”結合起來,突出趣味性,體現板書的“美”。
小蝌蚪找媽媽
六、讀──讀中悟情,積淀語感
語文是重要的交際工具,學習語文,就是為了駕馭這個重要的交際工具,既積累語言,積淀語感。于永正說過:駕馭自行車、汽車等代步的工具的最好的方法就是首先擁有。車子可以買,語文呢?語文得靠讀、背。
這是一篇童話故事,也是一篇很好的朗讀訓練范文。文中有三段對話,教學時指導同學體會對話的語氣,從中學習交際,這也是本文的一個重要教學任務。
指導小蝌蚪與鯉魚媽媽的對話朗讀,應強調讀出禮貌的語氣;指導小蝌蚪與烏龜的對話時,應讀出急迫的語氣;指導小蝌蚪與媽媽的對話時,應讀出興奮,愉悅的語氣,體會母子相逢激烈的局面。
小蝌蚪找媽媽教案篇4
一、活動目標:
1、引導寶寶學畫小蝌蚪的基本技能。
2、讓寶寶在回憶小蝌蚪找媽媽的故事情節(jié)的基礎上,感受小蝌蚪找媽媽時的心情,我們應當幫助它們。
二、活動打算:
1、寶寶相識過很多小動物,包括小蝌蚪找媽媽故事里的全部動物。
2、寶寶已聽過小蝌蚪找媽媽的故事,理解故事情節(jié)。
3、小蝌蚪找媽媽添畫的紙、油畫棒等。小蝌蚪找媽媽的故事磁帶。
三、活動過程:
1、寶寶,青蛙媽媽的寶寶是誰?(小青蛙、小蝌蚪等)。
2、小蝌蚪長的怎樣,大大的腦袋,黑黑的身體,細小的尾巴扭一扭。老師又指著小蝌蚪說,小蝌蚪正在找媽媽。(老師邊念兒歌邊示范畫小蝌蚪)
小蝌蚪找媽媽,媽媽與我不一樣,
媽媽媽媽你在哪?寶寶一起幫助它。
啊,青芫褪悄懵杪琛?
3、寶寶操作畫,老師放錄音故事《小蝌蚪找媽媽》。老師激勵
4、畫得又像又好的寶寶。
5、評價作品與兒歌一起講解并描述,嘉獎畫面好的寶寶。
小蝌蚪找媽媽教案篇5
1、會認“灰、迎”等8個生字,會寫“河、姐”等6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了解青蛙一生的改變,培育學生對自然科學的愛好。
小蝌蚪找媽媽教學設計
1、或多媒體課件,有關青蛙的學問。
2、小蝌蚪、青蛙、鯉魚、烏龜等頭飾。
第一課時
一、談話激趣引入
我們每個人都有媽媽,可小蝌蚪的媽媽是誰呀?揭示新課,板課題:小蝌蚪找媽媽生齊讀課題。
二、整體感知課文
播放多媒體課件,老師范讀課文。
三、學生自讀課文
1、標出不相識的字。
2、讀準字音。
四、檢查學習生字的狀況
1、課件展示生字。指名讀,正音。
2、教讀,齊讀,開火車讀生字。
3、指名介紹記字的方法。
4、組詞練習。小蝌蚪找媽媽教學設計
五、檢查學生初讀課文的狀況
分段讀課文,自己喜愛讀哪段就讀哪段。
結合圖學習:
1、指讀第1自然段,你知道了什么?(小蝌蚪的樣子),理解“甩著”。
學生齊讀這一段,體會蝌蚪的愉快的心情。(可以加上動作)
2、讀第2自然段,看圖比較。
思索:小蝌蚪找到了誰?結果怎樣?
⑴引導學生細致視察第一、二幅圖,比較后,說說幾天后小蝌蚪發(fā)生了哪些改變。并在課文中畫出相關語句。
板書:長出兩條后腿。
課件展示理解“迎上去”,用做動作的方式幫助理解。
分角色讀。
⑵從鯉魚阿姨的回答中,小蝌蚪知道了什么?
(自己的媽媽是四條腿,寬嘴巴)
板書:四條腿寬嘴巴。
3、用學習第2自然段的方法自學第3自然段。
⑴學生匯報學習狀況,多媒體或做動作幫助理解“追上去”。
⑵溝通:為什么小蝌蚪會錯把烏龜當媽媽呢?
⑶分角色讀。
六、小結
其次課時
一、自讀課文
二、圖文結合,理解內容
1、自讀第4、5自然段。
探討溝通:小蝌蚪找到媽媽了嗎?它們的'媽媽是誰?是什么樣的?
2、小蝌蚪又有什么改變?
3、課件出示青蛙媽媽的話,結合課后“讀讀說說”的練習,用“已經”說話。
4、齊讀課文最終一段。畫出小蝌蚪最終改變的詞句。
老師板書:尾巴消逝捉害蟲。
5、小結:小蝌蚪找媽媽的過程也是青蛙生長改變的過程。
三、分角色朗讀全文
四、復習生字,指導書寫
出示字卡,檢查識字狀況。
1、出示“我會寫”的字,學生讀一讀。
2、視察田字格里的字,想想該怎么寫?
3、學生描紅,臨寫,師巡察輔導。
4、展示學生的書寫,評議書寫狀況。
五、演一演
學生戴上頭飾,表演課本劇《小蝌蚪找媽媽》。評出表演得好的小組予以嘉獎。
六、拓展學習(作業(yè))
1、課后進一步了解有關青蛙的學問,在日常生活中做愛護青蛙的小衛(wèi)士。
2、通過查找資料或網絡資源,了解一種動物從小到大的改變過程,以后在班上溝通。
小蝌蚪找媽媽教案篇6
活動設計背景
小摯友都喜愛小動物,更喜愛在戶外和大自然的親近。讓幼兒到戶外視察,體驗活動帶給孩子們的自由和歡樂,同時通過泥塑活動訓練幼兒的小手的限制實力。
活動目標
1、體驗活動帶來的自由、歡樂的情趣。
2、相識并了解蝌蚪的外形特征及生活情趣。
3、用搓、團、壓等基本方法自由進行蝌蚪的泥塑創(chuàng)作。
4、培育幼兒動手操作的實力,并能依據所視察到得現象大膽地在同伴之間溝通。
5、引導幼兒能用協助材料豐富作品,培育他們大膽創(chuàng)新實力。
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讓幼兒相識蝌蚪,了解蝌蚪的外形特征。
教學難點:在用搓、團、壓等基本方法進行泥塑創(chuàng)作活動中訓練幼兒手的限制實力。
活動打算
放大鏡、勺子、裝蝌蚪的瓶子和杯子若干,橡皮泥若干。
活動過程
一、導入,引起幼兒活動愛好
師:孩子們,現在是什么季節(jié)?今日老師要帶你們到大自然中去視察一種只有春天里才有的小動物,猜猜它是誰?
二、基本部分
a)老師帶幼兒到戶外有蝌蚪的地方視察蝌蚪
老師提出視察要求:(1)、留意平安;(2)細致視察蝌蚪的顏色、形態(tài)、游泳的方式、生活的環(huán)境;(3)、可以借助帶來的工具(放大鏡)近距離的視察。
b)幼兒分組自由視察探討,老師巡回指導。
c)老師提問:小蝌蚪是什么顏色的?頭是什么形態(tài)?你還在哪些地方見到過小蝌蚪?
d)老師和幼兒一起小結視察結果:小蝌蚪在水中愉快的游來游去,渾身黑黝黝的,頭橢圓圓的、尾巴扁扁的,住在澄澈的水里。
三、泥塑小蝌蚪
啟發(fā)幼兒給小蝌蚪塑像
師:蝌蚪寶寶想請小摯友們給他們塑像,你們情愿幫幫它們嗎?
提問:我們以前學過哪些泥塑的方法?請你們用以前學過的搓、團、壓等方法來給小蝌蚪塑像,看誰塑得多、塑得好。
幼兒分組進行泥塑小蝌蚪的活動。老師巡回進行個別指導。
四、結束部分
點評:讓幼兒相互觀看泥塑作品。表揚主動活動的孩子,體驗活動帶來的成就感。
大家同心協力盛水舀蝌蚪,把蝌蚪帶回幼兒園自然角飼養(yǎng)接著視察。
五、活動延長:
1、學習故事《小蝌蚪找媽媽》。
2、繪畫《小蝌蚪》
教學反思
在本次活動中,孩子們的愛好都很高,都主動的參加到活動中,體驗活動帶來的樂趣。不足的是,在活動中有些孩子沒留意,舀水時把衣服弄臟了;有部分幼兒對搓、團、壓等基本方法駕馭不好。
小蝌蚪找媽媽教案篇7
活動目標:
1、用動作表現歌曲中3/4、2/4拍的節(jié)奏。
2、依據歌詞內容做相應的動作。
3、主動投入活動體驗嬉戲帶來的歡樂。
4、在活動中,讓幼兒體驗與同伴共嬉戲的歡樂,樂意與同伴一起嬉戲。
5、通過活動幼兒學會嬉戲,感受嬉戲的樂趣。
活動打算:
魚網一個。
活動過程:
一、在《郊游》樂曲伴奏下進教室。
二、復習歌曲《在農場里》。
三、感受歌曲《小蝌蚪》的樂曲旋律,理解歌詞內容,并做動作。
1、傾聽老師范唱。青蛙媽媽的孩子小蝌蚪在唱歌,大家留意聽,它唱了些什么?2、依據歌詞內容,師生共同創(chuàng)編動作。
3、在老師帶領下,邊念兒歌邊做動作,表現歌曲中3/4、2/4拍的節(jié)奏改變。
4、在歌曲旋律伴奏下,嘗試配歌詞,學唱歌曲。
5、在歌曲錄音的幫助下,邊唱歌曲邊做動作。
四、邊唱歌,邊玩嬉戲。
1、老師講解嬉戲玩法及規(guī)則。
小蝌蚪邊唱歌邊在水里游,玩得很快樂,淘氣的孩子拿來魚網捉小蝌蚪,敏捷的小蝌蚪快快地游回去了。魚網出現時,小蝌蚪才能游回家去!完整嬉戲,幼兒邊唱歌邊按歌詞內容和歌曲節(jié)拍做動作,歌曲結束,魚網出現,小蝌蚪逃回家去。
2、在自然角中投放小蝌蚪并向幼兒介紹小蝌蚪變青蛙的過程。豐富幼兒的生活閱歷。
在《郊游》樂曲伴奏下進教室。復習歌曲《在農場里》然后學唱歌曲。
最終邊唱歌邊玩嬉戲。
活動反思:
我們班的幼兒大都生活在小區(qū)之中,對于小蝌蚪這個動物形態(tài)并不熟識,因此,在學習時孩子可能不會太理解,這樣就會影響嬉戲的效果。考慮到這種狀況,因此,在活動前,我?guī)砹撕芏嘈◎蝌?,并放到自然角中,孩子們見了,一到自由活動,他們就擁向自然角,新奇地視察著小蝌蚪,在視察中,他們了解了小蝌蚪的外型特征及它們游泳的姿態(tài),在談論中,他們了解了小蝌蚪的生長過程,對小蝌蚪有了豐富的生活閱歷。在孩子對小蝌蚪有了豐富的生活閱歷以后,我們就起先組織孩子進行活動,在活動中,孩子們紛紛熱情地談論著對小蝌蚪的相識,這時老師用歌詞進行簡潔總結,使孩子們在不知不覺中駕馭了歌詞內容,接著在觀賞音樂旋律中我們引導孩子自己嘗試著進行演唱,孩子們在不知不覺中就哼出了歌曲,體現了孩子在活動中的主體地位。接著,我們在組織孩子進行嬉戲活動,在進行嬉戲時是孩子們最投入,也是最興奮的時候,由于他們對蝌蚪的游泳姿態(tài)并不生疏,他們紛紛地仿照小蝌蚪的游泳姿態(tài)表演著,特別快樂、開心。
小蝌蚪找媽媽教案篇8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用多種形式來表現小蝌蚪的生長過程,感受春天的到來。
2、能大膽、主動地參加活動,初步獲得合作的體驗。
3、激發(fā)幼兒探究大自然的愛好以及酷愛大自然的情感。
活動打算:
1、帶幼兒去捉來小蝌蚪放到自然角,激勵幼兒視察小蝌蚪的生長過程。
2、故事磁帶,動物的頭飾,各種白紙、皺紙、蠟光紙供幼兒選擇。
3、油畫棒、顏料、蠟筆、毛筆等供幼兒選擇。
活動過程:
一、說說蝌蚪
1、導入:溫煦的春天來了,池塘里的水溶化了,池塘里的水也越來越溫煦了,小蝌蚪也出來活動了,今日它打算要去找它的媽媽,你們猜一猜,小蝌蚪的媽媽是誰?
2、讓幼兒大膽地揣測。
3、小蝌蚪的心里比小摯友還要焦急,它迫不及待地想要找媽媽。結果怎么樣呢?我們一起來聽故事《小蝌蚪找媽媽》(播放“小蝌蚪找媽媽”的故事磁帶)
4、小組探討并溝通:春天里小蝌蚪是什么樣的?小蝌蚪先找到了誰?大魚怎么說的?它們又找到了誰?大烏龜怎么說的?它們然后又找到了誰?大白鵝怎么說的?它們最終找到了青蛙媽媽嗎?青蛙媽媽是什么樣的?
5、請幼兒自由選擇頭飾,大膽地在集風光 前分角色表演。
二、唱唱小蝌蚪
1、請幼兒依據小蝌蚪的生長過程,自己創(chuàng)編歌詞。以《春天》的旋律作為曲子,請幼兒分組創(chuàng)作。(放“春天”的音樂)
1)幼兒可以先探討,再把歌詞編進去,由每位組長負責。
2)激勵幼兒創(chuàng)建出與別人不同的歌詞。
3)老師巡察,可適當作一些指導,也可參加到一個組中,成為幼兒的一員來完成音樂作品。
2、每組幼兒一起唱自己創(chuàng)編的詞,老師加以評價,指出其可取之處與不足之處。
3、把自己創(chuàng)作的歌曲教給同伴,讓幼兒感受到勝利的喜悅。
幼兒自編歌詞1:春天的陽光多暖和,小小的蝌蚪出來了,大腦袋,長尾巴,啦啦啦啦啦啦啦,一擠眼就變成了始終小青蛙。
幼兒自編歌詞2:小蝌蚪呀漸漸長大了,先長出兩條后退,再長出兩條前腿,就變成了一只小青蛙,呱呱呱呱呱呱呱,忙跟著媽媽捉害蟲。
三、畫畫小蝌蚪
1、導入:春天來了,小蝌蚪也在池塘里歡樂地游著,今日,老師為你們供應了很多材料(介紹材料。我們一起動手把小蝌蚪或是它的媽媽——青蛙搬到我們的畫紙上,并提示幼兒先畫春天的背景圖。
2、組織探討:怎樣才能完成得又快又好。
3、激勵幼兒自由組合,大膽想象,兩個人共同完成一幅作品,引導幼兒運用多種方法完成作品。
4、把幼兒完成的圖畫依次貼好,分別請幼兒用連貫、完整的語言來介紹一下他們所完成的作品。
活動說明:
這是一次依據季節(jié)的改變而進行的中班主題活動。每一個活動子課題都是由語言、藝術、科學、實踐等幾方面交叉、綜合地來完成教學目標的。主題網絡圖中的每一個小圓都表示我們已涉及或正待涉及的內容。在主題實施的整個過程中,我們主動地讓幼兒去找尋春天。讓他們和爸爸媽媽用照相機拍下春天的景象或是春天里的小摯友。主題網絡中的小圓都是依據幼兒的意愿而支配的教學內容。假如孩子在主題的開展過程中有更新、更感愛好的內容,老師就不斷地來豐富活動內容。上面設計的《小蝌蚪》這一子課題是通過說說小蝌蚪、唱唱小蝌蚪、畫畫小蝌蚪等來開展了一系列活動,當《小蝌蚪》這一主題的相識活動結束后,活動的延長部分才剛起先——飼養(yǎng)小蝌蚪,在每天的視察中去發(fā)覺、去探究,獲得更多的閱歷。
小蝌蚪找媽媽教案篇9
一、教學目標
1.相識15個生字,駕馭“養(yǎng),成,呢,怎,壓,淡,甩”7個字。
2.正確,流暢地朗讀課文,背誦第七自然段。
3.體會孩子們對蝌蚪的寵愛,指導青蛙是益蟲。教化學生要愛護益蟲。
重點難點:
駕馭生字的音,形,義。朗讀,背誦課文。
了解孩子對小蝌蚪的寵愛表現在什么地方?
教學打算:
生字卡片,青蛙,小蝌蚪圖片
教學過程:
一、初讀課文,自學生字。
1.學生借助拼音默讀課文,在不相識的字下面畫上記號,并自覺拼讀。
2.輕聲讀課文,讀準字音。
3.讀給老師聽聽.
4.學生聽錄音朗讀課文,幫助正音。
二.生自學生字
1.學生獨立識字,想清晰用什么方法記住字形。
2.前后同學相互溝通識字樂趣。
3.師歸納學生感覺困難的字書寫在黑板上,大家探討識記。
三.寫寫
1.生獨立在田字格本上寫生字,師巡回指導。
2.師巡回批改接連完成的學生的作業(yè)。
小蝌蚪找媽媽教案篇10
活動目標
1、學習合理布局畫面,獨立制作圖書。
2、使幼兒體驗共享閱讀的歡樂
3、培育幼兒良好的操作習慣,保持桌面干凈。
4、學習客觀的評價自己或別人的作品,從而獲得開心的心情體驗。
活動打算
1、活動前幼兒觀看過圖書了解圖書的基本結構
2、幼兒自己畫好的《小蝌蚪找媽媽》故事背景、各種動物媽媽的半成品圖書,人手一本,與故事內容相應的文字幼兒人手一套,老師示范本一本
3、水彩筆、剪刀、膠棒人手一份活動過程
一、出示范本提問式導入主題師:這是小摯友們平常畫的畫,這里面都畫了哪些動物?哪個故事里的有這些動物?老師把它訂成一本想做成圖書,可是這些畫上還缺少什么?我們該怎么做才能做成一本完整的圖書呢?
二、老師示范講解圖書的制作的要點及詳細要求
1、把與故事內容相關的文字沿虛線剪下粘貼在每頁的合適位置,
2、在每一頁圖書的畫面適當的位置添畫上小蝌蚪,使小蝌蚪與各種動物媽媽能相呼應。
三、幼兒制作,老師巡回指導老師巡回指導,依據不同實力幼兒的作畫狀況剛好賜予指引和激勵。
四、共享作品激勵幼兒與同伴相互觀賞圖書、與爸爸媽媽一起閱讀圖書。
五、活動延長接著飼養(yǎng)小蝌蚪并記錄小蝌蚪的成長過程。
活動反思:
這個《小蝌蚪找媽媽》的故事情節(jié)深深吸引了幼兒。在故事中,通過小蝌蚪找媽媽的曲折經驗,使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山西省建筑安全員A證考試題庫
- 2025云南省建筑安全員-A證考試題庫附答案
- 蘇州城市學院《林木分子生物學》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海南師范大學《演藝娛樂經營管理》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華南理工大學《創(chuàng)業(yè)教育》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新余學院《實踐中的馬克思主義新聞觀》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青島幼兒師范高等??茖W校《三維造型設計》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甘孜職業(yè)學院《汽車運用工程1》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鄭州理工職業(yè)學院《裝飾工程預決算A》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2025年安徽省建筑安全員-B證(項目經理)考試題庫
- 【美術】第一單元第1課《情感的抒發(fā)與理念的表達》課件 2023-2024學年人教版初中美術八年級下冊
- 體育與健康(水平二)《花樣跳繩一級動作(18課時)》大單元教學計劃
- 2024年濟南工程職業(yè)技術學院高職單招(英語/數學/語文)筆試歷年參考題庫含答案解析
- 癔癥護理查房
- 中國民航大學開題報告模板
- 人民幣銀行結算賬戶管理系統(tǒng)培訓課件
- 鋼結構施工安全培訓
- 紅木家具通用技術條件解析
- 超市商品結構圖
- 沃爾沃S60L 2014款說明書
- 汽車零部件噴漆項目分析報告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