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統(tǒng)編版小學五年級語文上冊慕課課件-【25 古人談讀書 第二課時】_第1頁
2023統(tǒng)編版小學五年級語文上冊慕課課件-【25 古人談讀書 第二課時】_第2頁
2023統(tǒng)編版小學五年級語文上冊慕課課件-【25 古人談讀書 第二課時】_第3頁
2023統(tǒng)編版小學五年級語文上冊慕課課件-【25 古人談讀書 第二課時】_第4頁
2023統(tǒng)編版小學五年級語文上冊慕課課件-【25 古人談讀書 第二課時】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5古人談讀書第2課時復習導入

上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古代教育家孔子關于學習態(tài)度和學習方法的三句話,這節(jié)課我們將繼續(xù)用上節(jié)課教給大家的學習文言文的方法來繼續(xù)學習孔子的教導和古人朱熹有關讀書、學習的言論。

你還記得理解文言文的方法嗎?

借助注釋、看插圖、查閱工具書、聯(lián)系上下文……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敏而好學,不恥下問。默而識之,學而不厭,誨人不倦。

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學如不及,猶恐失之。吾嘗終日不食,終夜不寢,以思,無益,不如學也。

——《論語》

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我并不是生下來就有知識的人,而是喜好古代文化,勤奮敏捷去求取知識的人。學習方法:多聽多記、勤奮好學4

學如不及,猶恐失之。學習(就像追趕什么似的)生怕趕不上,學到了還唯恐會丟失了。學習態(tài)度:勤奮、進取5

吾嘗終日不食,終夜不寢,以思,無益,不如學也。我曾經整天不吃,整晚不睡,去想問題,(但是并)沒有益處,(這樣)還不如去學習。學習方法:實踐6

結合注釋,說說課文第一部分的大意。

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這才是智慧。要聰敏勤學,不以向地位、學問不如自己的人請教為恥。默默地記住讀書的內容,勤奮學習從不滿足,教誨他人不知疲倦。

我不是生來就懂得知識的人,而是愛好古代文化,勤勉地去追求知識的人。做學問好像追趕什么似的,生怕趕不上,趕上了還生怕丟掉了。我曾經整天不吃,整夜不睡,去思考問題,但是并沒有益處,還不如去學習??鬃又R淵博,他為什么說“我非生而知之者”?孔子說自己是一個普通人,不是天生就懂得知識的人,而是通過勤奮學習才擁有了淵博的知識。他這樣說,一方面含有自謙的成分,另一方面是想告訴學生,自己的一身學識都是勤奮學習的結果,鼓勵學生努力學習,成為各方面有用的人才。思考:這則文言文分別是從哪些方面介紹古人讀書的?學習方法學習態(tài)度《論語》中的這幾句話,哪句話給你的啟發(fā)最大?“敏而好學,不恥下問”

余嘗謂讀書/有/三到,謂/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則/眼/不看仔細,心眼/既不專一,卻/只/漫浪/誦讀,決不能記,記/亦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豈不到乎?

——[宋]朱熹二

你還記得理解文言文的方法嗎?

借助注釋、看插圖、查閱工具書、聯(lián)系上下文……二余嘗謂讀書有三到,謂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則眼不看仔細,心眼既不專一,卻只漫浪誦讀,決不能記,記亦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豈不到乎?——[宋]朱熹說。隨意。謂漫浪急要緊,重要。理解第一句話1

余嘗謂讀書有三到,謂心到、眼到、口到。

我曾經說過讀書有三到,叫作心到、眼到、口到。這“三到”的關系是怎樣的?理解第二句話2

心不在此,則眼不看仔細,心眼既不專一,卻只漫浪誦讀,決不能記,記亦不能久也。

心思不在讀書上,那么眼睛就不會看仔細,心和眼既然不專心一意,卻只是隨隨便便地讀,就一定記不住,即使記住了也不能長久。

這“三到”中哪一“到”最重要?文中的哪句話表明了這一“到”的重要性?三到之中,心到最急。說一說為什么“心到最急”呢?因為“心既到矣,眼口豈不到乎?”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凹薄钡囊馑际鞘裁矗颗c我們現在的“急”的意思一樣嗎?急:要緊、重要。今義:著急。理解第三句話3心既到矣,眼口豈不到乎?

思想既然已經集中了,眼和口的應用難道會不到位嗎?文章大意:我曾經說過:讀書有三到,叫作心到,眼到,口到。心思不在讀書上,那么眼睛就不會看仔細,既然思想不集中,就只能隨隨便便地誦讀,絕對記不住,即使記住了也不能長久。三到之中,心到最重要。思想既然已經集中了,眼睛、嘴巴的應用怎么會不到位呢?朱熹為什么說“心到”是“三到”之中最重要的?因為在讀書時,只有用心思考了,眼睛才會看得仔細,嘴巴才會讀得正確,腦子才會記憶深刻。

這便是用心讀書和不用心讀書的結果,如果想要得到高效的學習,就需要我們用心讀,用心學。這樣,不管做什么事,我們才有可能成功。

這三個“到”,概括準確,要言不煩,發(fā)人深省,因而成為后世讀書人的準則。心悟指思考,只有“悟”——反復品味,才能理解書中精義;眼要仔細看,才能全面準確地記住知識;嘴要讀出聲來,以便調動聽覺、視覺的綜合作用,增強記憶,幫助理解。這篇課文由兩則小短文組成。

第一則出自《論語》,告訴我們要謙虛好學、勤學好問;

第二則是告訴我們讀書要有“三到”——心到、眼到、口到,其中,“心到”尤為重要;

總結全文態(tài)度方法

我們應該謹記他們的教誨,勤學好問,用心讀書,做有用之人。跟隨音樂,誦讀全文古人談讀書好學——好問誠實——智慧不厭——不倦二:心到——眼到——口到讀書方法多虛心聽教誨一好古——勤勉勤奮——進取學習——思考一、給下列生字組詞。謂(

)誦()豈()恥()誨()稱謂誦讀豈敢不恥下問誨人不倦隨堂練習二、給下列加點的字詞選擇正確的解釋。(填序號)(1)敏而好學,不恥下問。()A.恥辱。B.以……為恥。(2)學而不厭,誨人不倦。()A.討厭。B.滿足。B隨堂練習B三、填一填。學而不厭,_________。讀書有三到,______、______、______。三到之中,__________。心既到矣,_______________?誨人不倦謂心到眼到口到心到最急眼口豈不到乎隨堂練習四、拓展閱讀。隨堂練習魯迅的讀書“五到”

魯迅先生能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