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Word文檔下載后可自行編輯1/14.2《憐憫是人的天性》練習()20232024學年統(tǒng)編高中語文選擇性必修中冊4.2《憐憫是人的天性》練習
一、選擇題
1.下列詞語中加點的字的讀音全都正確的一項是()
A.曲解(qū)阿世(ē)順風轉(zhuǎn)舵(tuó)
B.尊崇(chóng)摒棄(bìn)精辟(pì)
C.打擾(rǎo)即使(jí)混為一談(hùn)
D.彌補(ní)囚禁(jìn)嗜血(shì)
2.下列詞語中有錯別字的一項是()
A.辯證法辯解分辨濫用職權(quán)
B.摒棄撕開賦予明目張膽
C.稟性依附汲汲名實一致
D.邪惡撕拼叢生一往無前
3.將下列句子組成語意連貫的一段話,正確的一項是()
①就是研讀世界文學
②為獲得真正的教養(yǎng)可以走不同的道路
③以及他們在作品中留給我們的思想、經(jīng)驗、象征、幻象和理想的巨大財富
④這條路永無止境,任何人也不可能在什么時候?qū)⑺叩筋^
⑥就是逐漸地熟悉掌握各國的作家和思想家的作品
⑥最重要的途徑之一
A.②①⑥④⑤③B.④①③⑥⑤②C.④⑤②①③⑥D(zhuǎn).②⑥①⑤③④
4.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橫線處的語句,銜接最恰當?shù)囊豁検牵ǎ?/p>
這種格言式或語錄體的隨筆小品并非傳統(tǒng)意義上的文章,它多數(shù)不設標題,沒有敘事和起承轉(zhuǎn)合,篇幅短小精致,風格清雅俊秀,少到十余字,多也僅數(shù)十字,結(jié)合了詩歌的意境和散文的氣勢,駢散相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體現(xiàn)的是即時閃現(xiàn)的心靈火花和深思熟慮的片段感悟以及對人生省察的忠實記錄。
①生活化和藝術(shù)性兼具②言簡意賅但意蘊綿長③清新流暢如行云流水
④韻律既和諧又變化靈活⑤平淡淺顯而優(yōu)美雅致⑥常用對偶句、排比句和比喻、對比
A.④③①⑤②⑥B.⑥④②⑤①③C.③①⑥④②⑤D.⑥②①⑤④③
5.下列各句中,沒有語病的一句是()
A.可以想見,孩子們與書法的親近不僅僅是學習一撇一捺,更是學習如何做人,甚至是學習先賢的曼妙哲學、綺麗文字。
B.對于駕校教練借口以學員即將三年期滿為名義收取的所謂交警部門的“指標費”、“公關(guān)費”的行為,廣大學員切勿上當受騙。
C.通過政府網(wǎng)站、微博、微信等渠道,加強政策引導,做好疏、堵結(jié)合,才會將負面影響變成澄清事實、推動工作的正面力量。
D.小事問責制度對遏制“不作為、慢作為、亂作為”現(xiàn)象,消除“門難進、臉難看、事難辦”的衙門作風無疑起到了巨大作用。
6.下列各句中,加點的成語使用全都不恰當?shù)囊豁検牵ǎ?/p>
①中國女子柔道選手在人聲鼎沸的賽場上能做到充耳不聞、心靜如水,而一旦發(fā)力,就令對手不寒而栗。
②如果有人需要你的幫助,你是無動于衷,還是伸出援手?對于有良知的人來說,應該是毫不猶豫地選擇后者。
③總有一些人自以為道德高尚、怙惡不悛,不按法律辦事,依照自己的道德規(guī)范維護所謂的“正義”,最終害人又害己。
④他體會過患病無錢醫(yī)治的滋味,感受過被免掉三四千塊錢醫(yī)藥費的幸福瞬間,所以他對窘境中的病人能感同身受。
⑤閱讀寫景抒情的散文,要展開想象的翅膀,力求設身處地,感受心靈的顫動,體會作品所描述的美景。
⑥面對公交車上正在搶劫的歹徒,春節(jié)回家探親的軍人小禮明目張膽,挺身而出,制伏了兇悍的歹徒。
A.①②④B.③⑤⑥C.①②⑤D.③④⑥
7.依次填入下面畫線處的語句,銜接最恰當?shù)囊唤M是
王羲之不會想到,他的《蘭亭序》,居然發(fā)起了一場浩浩蕩蕩的臨摹和刻拓運動,貫穿了其后1600多年的漫長歲月。幾乎書法史上所有重要的書法家都臨摹過《蘭亭序》。,,,,,。
①永和九年暮春之初的那個晴日,就這樣在歷史的長河中被放大了
②一代又一代的藝術(shù)家把個人的生命投入進去,轉(zhuǎn)眼就沒了蹤影
③面對著這些接力似的摹本,我們已無法辨識究竟哪一張更接近它原初的形跡
④它容納了一千多年的風雨歲月,變得浩蕩無邊
⑤但那條河仍在,帶著酒香,流淌到我的面前
⑥但這已經(jīng)不重要了
A.①⑥③②④⑤B.③⑤②⑥①④
C.①②⑥③⑤④D.③⑥①④②⑤
8.下列各句中,所引詩句不符合語境的一項是
A.“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他憑著高尚的師德和深厚的學識,春雨潤物般地教育感染著他的學生,讓無數(shù)學子受益,他也因此被人們廣為稱道。
B.“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間正道是滄桑”,變革是發(fā)展的永恒推動力,無論是個人還是民族、國家,都要努力沖破思想的藩籬,勇于創(chuàng)新。
C.“靡不有初,鮮克有終”,對黨員干部來說,走好為官從政的第一步很重要,但守住初心,自始至終堅守住黨員干部清正廉潔的底線,則更為重要。
D.“風物長宜放眼量”,自然美景可以陶冶性情、愉悅身心,閑暇之余,我們要多出去走一走,看一看,親近自然風光,了解民風民俗。
二、小閱讀-課外
9.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問題。
人的天性雖然是隱而不露的,卻很難被壓抑,更不可能被根絕。即使勉強施以壓抑,也只會使它在壓力消除后更加猛烈。甚至道德和教育的力量也很難完全將它約束,只有長期養(yǎng)成的習慣才能多少改變一些人的天生氣質(zhì)和性格。
如果你想改變你的某種天性,那么你開始時制定的目標既不要太大也不要太小。目標太大會由于受到挫折而灰心;目標太小則會由于收效緩慢而泄氣。在努力中不妨做些能鼓勵自己情緒的事情,猶如初學游泳者借助漂筏一樣。在取得成效以后,就要從嚴克制自己,就好比練功的人縛著重物走路一樣。其實苦練比實用還難,但其效果卻更好。如果某種天性太頑強,太難克服,那么可以考慮以下辦法:
一、要長時間嚴格地約束自己。
二、一點一滴地逐漸做起。
當然,如果一個人有毅力和決心,能斷然強制自己徹底根除不良習性,那是最令人欽佩的——靈魂最自由的人,就是那種一舉掙斷鎖鏈的人。
此外古人還認為,矯枉不妨過正,用相反的習慣來改造天性,收效也很不錯。只是要注意,那另一極端最好不要是又一種不良習慣才好。
在建立某種好習慣的過程中,不宜過于緊張,以便有機會可以時時回顧一下努力中的成績和失誤。人不能過分相信可以完全克服一種天性。因為天性是狡猾的,它可以在你警惕時潛伏下來,當你放松時又偷偷溜回來。就像伊索寓言中那只貓一樣,雖然變成一個女人,安安靜靜地坐在餐桌前,但當看到老鼠出現(xiàn)的時候,她就會情不自禁地撲上去。對于一個人來說,應該有意識地避免這種現(xiàn)原形的機會,或者干脆高度警惕地多用這種機會考驗自己。
人在獨處時要謹慎。只有在面對自我的時候,人的真性才最容易顯露出來。因為那時他不必掩飾。在激動的情況下,也易于顯露天性,因為激動使人忘記了自制。另外在脫離了所習慣的環(huán)境而處于一種不適應的新境遇時,人的真性也可能顯露出來。
(摘編自培根《論天性》)
亞里士多德說:“習慣實際上已成為天性的一部分?!闭埥Y(jié)合文本,談談你對亞里士多德觀點的看法。
10.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問題。
對話人:蘇格拉底(以下簡稱“蘇”),普若第庫斯(以下簡稱“普”)
蘇此外還有一種痛感和快感的混合。
普是哪種呢?
蘇這一種就是心靈所常感受到的。
普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蘇像憤怒、恐懼、憂郁、哀傷、戀愛、妒忌、心懷惡意之類情感,你是否把它們看作心靈所特有的痛感呢?
普對,我是這樣看。
蘇我們不是也覺得這些情感充滿著極大的快感么?是否需要提醒你這樣描寫憤怒的詩句“憤怒惹得聰慧者也會狂暴,它比滴下的蜂蜜還更香甜”,以及我們在哀悼和悲傷里所感到的那種夾雜痛感的快感呢?
普不用你提醒,事實確實如此。
蘇你想到人們在看悲劇時也是又痛哭又欣喜么?
普當然。
蘇你是否注意到我們在看喜劇時心情也是痛感夾雜著快感呢?
普我還不大懂得。
蘇我們剛才提到的心懷惡意,你是否認為它是一種心靈所特有的痛感呢?
普對。
蘇但是心懷惡意的人顯然在旁人的災禍中感到快感。
普的確如此。
……
蘇那么,我們就可以達到這樣的推理線索:我們恥笑朋友們的滑稽可笑的品質(zhì)時,既然夾雜著惡意,快感之中就夾雜著痛感;因為我們一直都認為心懷惡意是心靈所特有的一種痛感,而笑是一種快感,可是這兩種感覺在這種情況下同時存在。
普不錯。
蘇所以我們的論證所達到的結(jié)論就是這樣:在哀悼里,在悲劇和喜劇里,不僅是在劇場里而且在人生中一切悲劇和喜劇里,還有在無數(shù)其他場合里,痛感都是和快感混合在一起的。
普不同意這個結(jié)論是不可能的,蘇格拉底,盡管一個人很想持相反的意見。
(朱光潛譯)
讀了以上文字,你想到了我國古代教育家孔子的哪種教育原則?請結(jié)合文本簡要說明。
11.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問題。
什么是修辭?修辭就是在運用語言的時候,根據(jù)一定的目的精心地選擇語言材料這樣一個工作過程。無論說話,還是寫文章,就是把語言材料組織起來,表述自己的思想感情,或者告訴別人一件事,說明一個問題,或者表示一個意見。語言材料很多,在表述的時候,有很大的選擇余地。比如說,有個小孩很靈敏,很好玩,我很喜歡他。要把我對他的印象說出來,用什么詞兒呢?用“靈”“機靈”“伶俐”“很鬼”“很有心眼兒”?或者用一般常說的“聰明”?這就有個選擇,從中選一個最足以表示我對他的印象的說法。說一句話,可以有不同的說法,比如,可以說“這個小孩真聰明”,也可以說“這個小孩真不笨”,這又有所選擇。“他心靈手巧,樣樣都行”,這句話很整齊;“他干什么都很出色,真行”,這句話不像上一句四個字四個字的,不整齊,但是也可以,也不錯。我們可以很平實地說出對一個孩子的印象,“他舉止動作活潑靈敏”,也可以打個比方,“這小孩真麻利,活像個小猴子”。這是隨便舉幾個例子,從用詞到說一句話、一段話,這里邊可以選擇的方面很多很多。認真細致地選擇,并且能很迅速地選出最需要、最適當?shù)恼f法,就是修辭的能力。上面舉的是日常生活中無關(guān)重要的話。說重要的話,講重要的道理,發(fā)表重要的意見,也需要選擇,越是內(nèi)容重要,越需要選擇。從這個意義上說,修辭很重要,應該具有這種能力。修辭不是把話這么裝飾那么裝飾,更不是自己制造什么花樣翻新的說法,只不過是從現(xiàn)有的語言材料中精心選擇而已。創(chuàng)造性地運用是可以的。所謂創(chuàng)造性,是指在選擇運用之中有獨到之處。
(摘編自張志公《修辭是一個選擇過程》)
選文是如何向讀者介紹“修辭”的?在主題上,它與課文《修辭立其誠》有何不同?
三、小閱讀-課內(nèi)
12.《修辭立其誠》的中心論點是什么?請寫出其含義。
13.《憐憫是人的天性》中盧梭認為,“文明與自然、理性與自然本能相比,是一種蛻變,甚至是墮落”。你是否贊同這種觀點?請結(jié)合本文內(nèi)容,談談你的看法。
14.“名實一致”“言行一致”“表里一致”這三個概念的含義分別是什么?這三者之間的關(guān)系是怎樣的?
四、論述類文本閱讀
閱讀下文,完成下面小題。
憐憫是人的天性(節(jié)選)
(法國)盧梭
①我們不可像霍布斯那樣,因為人沒有任何善的觀念,便認為人天生是惡人:因為人不知道什么是美德,便認為人是邪惡的;人從來不對他的同類效勞,因為他認為他對他們沒有任何義務;人自認為他有取得自己所需之物的權(quán)利,因此便以為他自己是整個宇宙的唯一的主人。既然這位是根據(jù)他自己提出的原則進行推理的,他的論點就應該這樣來表述:我們在自然狀態(tài)中對保護我們自己的生存的關(guān)心,絲毫不妨礙他人對保護他自己的生存的關(guān)心的,因此這個狀態(tài)是有利于和平的,是適合于人類的。然而他在書中所說的話卻恰恰相反,因為他把為了滿足許許多多欲望而產(chǎn)生的需要,與野蠻人為了保護自己的生存而產(chǎn)生的需要混為一談了:其實,這些欲望乃是社會造成的,而且,正因為人的欲望叢生才使法律成為必需的東西。既然布斯認為惡人是一個強壯的孩子,那我們就要問:野蠻人是否也是一個強壯的孩子?如果我們承認他是一個強壯的孩子,那該得出什么樣的結(jié)論呢?如果這個人強壯的時候也像他柔弱的時候那樣依賴他人,那么,什么過分的事他干不出來呢?他的母親如果不及時喂他奶,他就會打她;如果他覺得他的弟弟招他討厭,他就會掐死他;如果別人碰撞了他或打擾了他,他就會咬別人的腿。說自然狀態(tài)中的人是強壯的,與說自然狀態(tài)中的人需要依賴于人,這兩種說法是矛盾的。人只有在處于依賴狀態(tài)的時候才是柔弱的;如果他無拘無束,不依賴他人的話,他早就是很強壯的了?;舨妓箾]有看出:我們的法學家所說的阻礙野蠻人使用理智的原因,正好就是霍布斯本人所說的阻礙野蠻人濫用他們的官能的原因。因此,我們認為野蠻人之所以不是惡人,其原因恰恰在于他不知道什么是善,因為防止他們作惡的,既不是智慧的發(fā)達,也不是法律的約束,而是欲念的平靜和對惡事的無知。
②此外霍布斯還忽略了這樣一個事實:人天生就有一種不愿意看見自己同類受苦的厭惡心理,使他不至于過于為了謀求自己的幸福而損害他人,因而可以在某種情況下克制他的強烈的自尊心,或者在自尊心產(chǎn)生之前克制他的自愛心。認為這是人類唯一具有的天然的美德。我認為憐憫心是我們這樣柔弱和最容易遭受苦難折磨的人最應具備的稟性,是最普遍的和最有用的美德;人類在開始運用頭腦思考以前就有憐憫心了;它是那樣地合乎自然,甚至動物有時候也有明顯的憐憫之心的表現(xiàn)。且不說母獸對幼獸的溫情和在危險時刻不惜犧性命保護它們,我們經(jīng)??吹剑瓦B馬也是不愿意踩著一個活著的生物的身體跑過去的。一個動物在它的同類的尸體旁邊走過時,總是感到不安的。走進屠宰場的動物發(fā)出的哀鳴,表明它們對所看到的恐怖情景是感同身受的。我們看到《蜜蜂的寓言》不得不承認人是一個有感情和同情心的生物。書中描述了一個動人的事例:一個被囚禁的人看見一頭猛獸從一個母親的懷抱里搶走了她的孩子,用尖銳的牙齒咬孩子的肢體,用爪子掏取他還在跳動的內(nèi)臟。他看到的這件事情雖與他個人無關(guān),但他心中的感受是何等悲傷?。耗慷眠@種情景,而自己卻不能對暈過去的母親和垂死的孩子一伸援手,他難道不難過嗎?
乙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
《孟子》
孟子曰:“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運之掌上。所以謂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見孺子將入于井,皆有怵惕惻隱之心;非所以內(nèi)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譽于鄉(xiāng)黨朋友也,非惡其聲而然也。由是觀之,無惻隱之心,非人也;無羞惡之心,非人也:無辭讓之心,非人也;無是非之心,非人也。惻隱之心,仁之端也;羞惡之心,義之端也:辭讓之心,禮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猶其有四體也。有是四端而自謂不能者,自賊者也;謂其君不能者,賊其君者也。凡有四端于我者,知皆擴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然,泉之始達。茍能充之,足以保四海;茍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p>
15.依據(jù)甲文,以下不是霍布斯觀點的一項是()
A.因為沒有任何善的觀念,所以人天生是惡人。
B.因為人不知道什么是美德,所以人是邪惡的。
C.因為認為對同類無義務,所以人不對同類效勞。
D.因為人是宇宙的主人,所以自然權(quán)利互不妨礙。
16.甲文第①段劃線部分兩個“既然”領起兩個方法相同的反駁,下列各項中與這兩個反駁方法相同的一項是()
A.生物不變論是一種錯誤的觀點,因為,生物不變論是一種違反客觀事實的觀點,違反客觀事實的觀點當然是錯誤的。
B.生物不變論不符合事實,動物是發(fā)展變化的,植物是發(fā)展變化的,微生物是發(fā)展變化的,所以,生物不變論是錯誤的。
C.生物不變論是錯誤的,如果生物是不發(fā)展變化的,那么,古代生物和今天生物應相同,而事實上古今生物差異很大。
D.生物不變論是錯誤的,因為,恩格斯《勞動在從猿到人的轉(zhuǎn)變中的作用》這篇文章的題目就已表明人從猿進化而來。
17.甲文第②段畫線部分和乙文畫線句在邏輯論證上有重要作用,且作用相同,請加以分析。
五、文學類閱讀-單文本
閱讀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題。
蘇格拉底之死
柏拉圖
說完這番話,他站起身到另一間屋子去沐浴??死懈S著他,但卻要求我們大家等在這里。我們邊等邊討論剛才的談話,接著又為降臨到我們身上的這個巨大的不幸而悲哀,因為我們都將他視為慈父,失去他會使我們像孤兒一般無依無靠。當他沐浴完畢后,他的孩子——兩個小兒子和一個較大的兒子就被送到他的身邊,他的妻子也來了,克利托陪著他們。蘇格拉底向他的妻兒說了一些臨別的話。接著,他讓女人先離去,他本人又回到了我們中間。這時太陽快要下山了,因為他在隔壁的房間呆了很長時間。他坐了下來,但沒再多說什么。這時,11人陪審團的隨從走了進來,他站在蘇格拉底面前說:“蘇格拉底,我絕不愿意因為你曾咒罵過我而找你的碴兒,因為我發(fā)現(xiàn)你在這里所有的日子都顯示出你是最高尚、最仁慈的?,F(xiàn)在,你已經(jīng)知道我?guī)淼氖鞘裁聪⒘?,我們即將永別,我希望能像你一樣輕松地面對這一噩訊?!钡麩o法抑制自己的眼淚,只得轉(zhuǎn)身走了出去。蘇格拉底抬頭看了看他說:“我也向你道別了,朋友,我將按你所說的去辦?!苯又謱ξ覀冋f:“這是個多么好的人??!自從我被關(guān)進這里之后,他就時常來看望我并與我交談,他是那些人中間最善良的一個。你們看,他是多么真誠地為我而哭泣!但是克利托,請你過來,讓我們來執(zhí)行他帶來的命令吧,如果毒藥已經(jīng)準備好了,就讓他們把它拿來吧;如果還沒準備,就讓他們快些?!笨死姓f:“但是我想,蘇格拉底,現(xiàn)在太陽還未下山呀!我知道有些人是很遲才喝毒藥的,他們一直要拖到最后時刻。同時,他們總是先大吃大喝一頓,甚至還要享受一下他們最喜愛的活動。請你別太匆忙,現(xiàn)在還有時間啊?!?/p>
蘇格拉底說:“克利托,你提到的那些人在按他們自己意愿這樣行事時,他們是正確的。因為他們相信那樣做是有益處的。而我不像他們那樣做也是對的,因為我覺得推遲些喝毒藥并沒有什么益處。如果我死抓住生命不放,企圖茍延殘喘,那我就會瞧不起自己。我生命的最后時刻已經(jīng)來臨,我不愿意躲避。來吧,按我說的去做。”
克利托不再說什么,他對站在不遠處的一個男孩點了點頭。這個男孩跑了出去,過了很長時間他帶著一個端著毒藥的男人走了回來。蘇格拉底對來人說:“好吧,朋友,關(guān)于這類事情你一定知道得很多,我該怎么做呢?”那人說:“沒別的,你只須將毒藥喝下去并來回走動就行了,當你感到雙腿沉重時就可以躺下了。”
這時,他將杯子遞給蘇格拉底。蘇格拉底瞧了一眼手中的毒藥,依然顯得十分平靜,他臉色沒變,手也沒有顫抖。他又抬頭睜大眼睛看著那人,就像他平時習慣的那樣,他說“我是否要灑一些毒藥在地上敬敬某位神靈?”“蘇格拉底,我準備的毒藥剛夠一個人喝的?!薄拔颐靼琢?,”蘇格拉底說,“但我覺得我還是應該向那些神靈們祈禱,因為離開塵世對我而言實在是一件非常幸運的事情?!闭f著他就將杯子舉到唇邊,帶著寧靜而欣慰的神色將杯中的毒藥一飲而盡。在此之前,我們中的大部分人還能忍住自己的眼淚,但當親眼看著他把毒藥喝下去時,我們的淚水就像決了堤的水一樣涌了出來。我用袍子蒙住頭,獨自哭著;我不是為他而哭泣。我是為自己竟會失去這樣一個好朋友的巨大不幸而哭泣,克利托在我之前就已站起身走開了,因為他難以忍受這巨大的悲痛。但阿帕羅道魯斯卻失聲號啕起來,這使我們都悲痛欲絕。只有蘇格拉底本人是個例外。他說:“這是干什么呀,你們這些古怪的人!我正是不愿看到這種情景才把女人先送走的。我聽說一個人最好是在沉默中死去,所以我懇求你們安靜并勇敢些?!边@時,我們才對自己的行為感到羞愧,大家盡可能地控制住啜泣。他來回走著,過了一會兒他說感到雙腿非常沉重,于是臉朝天躺了下來,因為這是剛才那個送毒藥的人對他的忠告。一個監(jiān)督死刑執(zhí)行情況的獄吏把自己的雙手按在蘇格拉底的身上,過了一會兒他摸了摸蘇格拉底的腳和大腿,然后使勁掐了掐他的腳。問道:“你能感覺到疼嗎?”蘇格拉底回答說:“不?!彼制K格拉底的大腿和身體的其他部分,一邊掐一邊告訴我們,一股寒氣正在慢慢地上升,蘇格拉底的軀體正從下往上開始僵硬。接著他觸摸了一下蘇格拉底的身體說:“當寒氣到達心臟時,他將死去?!闭f著,他將蓋在蘇格拉底臉上的布揭開。蘇格拉底說——這是他最后的話了:“克利托,我還欠伊斯科萊普斯一只雞,你一定替我還給他?!笨死姓f:“我一定照辦,但請你想想還有其他話要對我們說嗎?”對這個問題蘇格拉底沒有給予任何回答。過了一會兒,他動彈了一下,當臉上的布再次揭開時,他的雙眼似乎已經(jīng)定住了??死锌吹竭@一情景,便幫他合上了雙眼和嘴唇。
一切都結(jié)束了,埃切克萊特,我們的朋友,這便是我要說的一切,這個我們熟悉的、最好的、最聰明的、最正直的人離我們而去了。
18.同樣是“哭”,蘇格拉底對學生和朋友的“哭”提出批評,對監(jiān)守的哭卻進行表揚,為什么?
19.本文有不少的細節(jié)描寫,十分精彩,找出幾例,分析它們的作用。
20.蘇格拉底拒絕逃亡,從容赴死,有怎樣的意義?談談你的認識。
六、非連續(xù)性文本閱讀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題。
材料一:
中國美學的問題之一在于,依托現(xiàn)代性知識型的生成而產(chǎn)生的具象而精致的身體審美感性如何與逐漸被挖空和風干的中國古典心性傳統(tǒng)重新接通。當來自現(xiàn)代性傳統(tǒng)的交響樂、芭蕾舞、話劇、油畫等不斷擠壓古典式琵琶、戲曲、水墨畫等的生存空間,并迫使其面向現(xiàn)代性而尋求轉(zhuǎn)化時,由此產(chǎn)生的新的身體審美感性又該如何去與業(yè)已變得水土不服、氣息奄奄的中國古典式心性傳統(tǒng)相匹配呢?顯然,中國古典式心性傳統(tǒng)本身的現(xiàn)代性轉(zhuǎn)化也同樣變得重要而又急迫了。中國人的現(xiàn)代性身體感性文化必須和只能與中國人的現(xiàn)代性心性文化相匹配。蔡元培在“五四”時期倡導“美育代宗教”時的致命疏忽在于,多滿足于身體感性的現(xiàn)代性轉(zhuǎn)化而少關(guān)注心性傳統(tǒng)的現(xiàn)代性轉(zhuǎn)化,而后者更具重要性。
今天,在追究這類問題時,不妨重溫六朝宗炳《畫山水序》的觀點:“夫以應目會心為理者,類之成巧,則目亦同應,心亦俱會。應會感神,神超理得。”“萬趣融其神思。……暢神而已?!弊诒诖顺珜У摹皯俊薄皶摹焙汀皶成瘛比h(huán)節(jié)的整合相應之說,在清代葉燮的主張“呈于象、感于目、會于心”中獲得回應。在宗炳與葉燮兩人之間略作比較,“應目”與“感于目”“會心”與“會于心”之間單從字面上看是無甚差別的,只是宗炳的“暢神”顯示了對一種積極的深層心靈至樂的發(fā)現(xiàn)和肯定。
這使我想到,美學在當代要繼續(xù)處理現(xiàn)代中國懸而未決的問題:中國人的身體感覺與心靈鑒賞如何完美融合?在這個意義上,美學在當代可以成為一門身感心賞之學,實現(xiàn)身體感覺與心靈鑒賞的融合。馮友蘭指出:“哲學底活動,是對于事物之心觀?!囆g(shù)底活動,是對于事物之心賞或賞玩。心觀只是觀,所以純是理智底;心賞或賞玩則帶有情感?!边@里被疊用的“心賞”與“賞玩”,實際上正是指心靈的情感游戲,與康德有關(guān)想象力的自由游戲之說相通。藝術(shù)作為心賞,在這里應是指一種在身體感覺中滿足心靈提升需要的自由游戲。這里的身體感覺是說,當前全媒體時代或互聯(lián)網(wǎng)時代為滿足人們的身體感覺提供了越來越充分的技術(shù)條件,致使人們無節(jié)制地冒險持續(xù)開發(fā)并放縱自己的身體感覺的滿足。而這里的心靈鑒賞則是說,正由于此,人們誠然必須依靠身體感覺去證明自己,但更需從身體感覺層面升華到心靈鑒賞層面,直到回歸于心靈的寧靜。由此可以獲得美學存在的當代理由:通過美學去探究身體感覺與心靈鑒賞的協(xié)調(diào)問題,也即透過身體感覺而實現(xiàn)心靈歸于寧靜的途徑。
這種身體感覺與心靈鑒賞的協(xié)調(diào),在當前具有必要性。張世英發(fā)現(xiàn),現(xiàn)代西方藝術(shù)有兩個特點:一個是重感官美,聲色之美;另一個是“為藝術(shù)而藝術(shù)”,重視聲色之美,可是單純感官娛樂沒有深層內(nèi)涵。這為西方后現(xiàn)代藝術(shù)所批判,強調(diào)藝術(shù)要深入生活里面。但后現(xiàn)代藝術(shù)完全丟掉感性美,從一個極端走向另一個極端。針對這種偏頗,他提出一種主張:藝術(shù)生活化、生活藝術(shù)化。“藝術(shù)生活化就是藝術(shù)、文藝要深入到生活里面去,要和現(xiàn)實相結(jié)合。生活藝術(shù)化就是要提高我們的精神境界到藝術(shù)水平,生活要超越現(xiàn)實?!彼鲝堉v聲色之美,但聲色之美也要看它背后有沒有精神支撐,有沒有背后的意義,有沒有它深層含義,“藝術(shù)生活化既不能離開感性美,又要講精神境界的支持,這才是我們應該提倡的藝術(shù)生活化,生活藝術(shù)化?!边@就是說,一方面藝術(shù)要從現(xiàn)實生活的沃土吸納生氣,另一方面生活要按藝術(shù)的精神境界去提升。這等于就美學中身體感覺與心靈鑒賞之間的協(xié)調(diào)提供了一個可能的解決方案。在當前全媒體時代或互聯(lián)網(wǎng)時代條件下,中國美學更需要探索出從身感而上升到心賞之境的途徑。
(摘編自王一川《通向身感心賞之學》)
材料二:
中國當代美學建構(gòu)的理論來源或根據(jù)大致有四個:第一,馬克思主義哲學,如實踐美學、客觀美學等;第二,現(xiàn)代西方哲學思潮,如直覺美學、生命美學、超越美學、體驗美學等;第三,現(xiàn)代西方心理學、藝術(shù)中心論,如心理美學、藝術(shù)美學、否定美學等;第四,中國傳統(tǒng)哲學,如意象美學、倫理美學、和諧美學、和合美學等。
中國當代美學只能或應當是新實踐美學,即從馬克思主義的實踐觀出發(fā),以完整的人為目的,充分吸納現(xiàn)當代中外美學的優(yōu)秀成果和中國古代以“天人合一”為核心的美學觀念建構(gòu)的新實踐美學體系。新實踐美學也可稱為人生美學。這一美學既克服實踐美學的唯理性傾向,又克服了后實踐美學的非理性的傾向。這一美學將使完整的人和人的本質(zhì)的全面復歸。在這一美學體系中,審美作為人的存在方式,又表現(xiàn)為層次的差別?;A層次呈現(xiàn)為感性的形而下的意象狀態(tài),最高層次則顯現(xiàn)為理性的形而上或超越性的境界狀態(tài)。這里的“境界”既有馬克思的“共產(chǎn)主義”之意,又有中國傳統(tǒng)哲學的“天人合一”之意,更有當代西方哲學中的“本真”之意。
(摘編自鄒其昌《對當代美學問題的思考》)
21.下列對材料相關(guān)內(nèi)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確的一項是()
A.身體審美感性伴隨現(xiàn)代性知識型的生產(chǎn)而產(chǎn)生,它必須與中國古典心性傳統(tǒng)相接通,才能既有身體感覺的滿足,又有心靈的提升。
B.身感心賞之學在當代仍然有存在的理由,因為當前中國人的身體感覺與心靈鑒賞相脫節(jié),人們只追求感官享受而忽視心靈提升。
C.文章提倡藝術(shù)生活化,就是說藝術(shù)必須深入生活,要從現(xiàn)實生活的沃土里吸納生氣,同時要按照藝術(shù)應有的精神境界去提升生活。
D.鄒其昌認為,當代中國美學建構(gòu)的理論來源過多,龐雜的理論支撐容易造成人格分裂,難以造就完整的人,應當引起高度重視。
22.根據(jù)材料內(nèi)容,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
A.身體感性和心性傳統(tǒng)都需要向現(xiàn)代性轉(zhuǎn)化,蔡元培倡導“美育代宗教”注重身體感性的現(xiàn)代性轉(zhuǎn)化而較少關(guān)注心性傳統(tǒng)的現(xiàn)代性轉(zhuǎn)化。
B.宗炳所說的“暢神”是欣賞活動中深層的心靈至樂,它是一種高層次的愉悅,單純追求聲色之樂的身體感覺無法達到這樣的審美境界。
C.王一川強調(diào)當代美學要探究身體感覺與心靈鑒賞的協(xié)調(diào)問題,目的是鼓勵人們要做到身心一致,奮發(fā)有為,積極向上,防止人格分裂。
D.審美活動中,如果僅僅追求聲色之美,那是形而下的意象追求,只有通過聲色之美而感悟到背后的精神力量,才是形而上的境界追求。
23.根據(jù)材料內(nèi)容,下列各項中真正屬于心靈鑒賞的一項是()
A.鑒寶現(xiàn)場,專家當即為群眾的每一件文物報價。
B.看油畫《父親》,仿佛聞到人物身上的煙葉味。
C.看電影《三打白骨精》,為演員的演技叫絕。
D.看科幻電影,對人說:“全是編的,莫當真。”
24.請結(jié)合材料內(nèi)容,給“身感心賞之學”下一個簡要定義。
25.請簡要梳理材料一的行文脈絡。
七、語言表述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
不同的書,會散發(fā)不同的馨香。溫婉雅致的散文集,是淡雅的康乃馨,散發(fā)著淡淡的清香,可以讓我們的心沉靜下來;氣吞山河的歷史書,是一樹的泡桐花,散發(fā)著濃郁的芳香,會讓我們的心靈充滿了生命的熱情;引人入勝的小說故事,是奔放的芍藥,要與牡丹爭高下,可以讓我們的世界充滿神秘的幻想……這些或淡雅或濃郁的書香,陪伴著我們每一段閑暇的時光,那些入心的文字輾轉(zhuǎn)在五臟六腑之中,成為我們心靈的一部分。
不可否認,也有一些書,錯字連篇,粗制濫造,就像石楠花一樣讓人聞到一股討厭的臭味。那樣的書,不僅侵害了創(chuàng)的權(quán)益,①。千萬不要讓這種書進入我們的視野,杜絕那一絲絲臭味腐蝕我們的心靈,從而影響我們美好的心情。
書香默默入心來,②。有人說:“你的氣質(zhì)里藏著你讀過的書?!蔽蚁胝f,你的氣質(zhì)里藏著那一縷續(xù)書香。每一縷書香,都會遍歷你全身的經(jīng)脈,讓你的氣質(zhì)散發(fā)著或淡雅或濃郁的書香。愛讀書的人,舉手投足之中透出一種優(yōu)雅感,身上散發(fā)著清淡的書卷味,靈魂里沐浴著濃郁的書墨香。有一種氣質(zhì),會從書韻中獲得升華,成為身體的一部分。
26.文中使用了哪些修辭手法()。
A.比擬、比喻、夸張B.比擬、比喻、排比
C.對偶、借代、排比D.對偶、借代、夸張
27.文中畫波浪線的句子可改寫成:“也有一些錯字連篇、粗制濫造的書讓人聞到一股討厭的臭味,就像石楠花一樣?!睆恼Z意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但原文表述效果更好,為什么?
28.請在文中畫橫線處補寫恰當?shù)恼Z句,使整段文字語意完整連貫,內(nèi)容貼切,邏輯嚴密,每處不超過10個字。
29.請用一句概括下面這段文字的核心觀點,不超過25個字。
對經(jīng)典閱讀心向往之,但卻有心無力,這才應該是經(jīng)典閱讀危機最為清晰的表述。經(jīng)典閱讀在大學生群體中的尷尬境地,有時代大背景及與現(xiàn)實交織的諸多原因,比如經(jīng)典教育缺失、社會生活變遷、娛樂文化擠壓等。而且這一問題的嚴峻卻無形、繁復又自成生態(tài)的特點,決定了化解這一危機是一個長期的、系統(tǒng)性的工程。觀念水平的提升并非一日之功,內(nèi)在動力的生發(fā)也是厚積之果,綿綿用力、久久為功可能方是正解。
核心觀點是:。
30.在下面一段文字橫線處補寫恰當?shù)恼Z句,使整段文字語意完整連貫,內(nèi)容貼切,邏輯嚴密,每處不超過15個字。
一切藝術(shù)都要有一個創(chuàng)造主體和一個創(chuàng)造對象,因此,它就既要有人的條件,①。人的條件包括藝術(shù)家的人生經(jīng)驗和文化教養(yǎng)等;物的條件包括時代精神、民族特色等,這些都是需要不斷加工改造的對象。此外,②,例如繪畫的線條和顏色、音樂中的聲音和樂器、文學的語言之類。所以藝術(shù)既離不開人,也離不開物,它和美感一樣;③。
31.下面是小明假期給班主任李老師發(fā)的一則信息,其中有五處用詞不當,請找出來并加以修改。
李老師:
您約我光臨您寒舍討論我們學習小組假期互助學習的情況,我因有急事,現(xiàn)決定改期,具體改在何時,另行磋商。(學生:小明)
32.下列文段中有三處推理不符合邏輯,請仿照①的句式,說明另外兩處。
有心理專家分析,人們在微信朋友圈里展示的“自己”,其實是心中希望實現(xiàn)的理想狀態(tài),而實際生活中的“自己”,則有可能是“平凡、簡單、樸素、實在”的路人。因此,朋友圈里越“曬”什么,就一定表明自己內(nèi)心越“缺乏”什么,習慣“炫富、秀幸?!钡娜?,他的現(xiàn)實生活和“朋友圈生活”一定存在巨大反差;相反,那些從不發(fā)朋友圈的人,一定擁有著精神富足、生活幸福、低調(diào)而充實的人生。
①朋友圈里越“曬”什么,不一定就表明自己內(nèi)心越“缺乏”什么。
②
③
八、名著閱讀
33.學校舉行“我最喜歡的一部經(jīng)典名著”推薦活動,請從下列備選作品中任選一部進行推薦,并寫出推薦理由。要求:語言表述簡明、連貫,突出所選作品特點,運用比喻的修辭手法,50字左右。
備選作品:
狄更斯《大衛(wèi)·科波菲爾》巴金《家》雨果《巴黎圣母院》
巴爾扎克《高老頭》朱光潛《談美》塞萬提斯《堂吉訶德》
我選:
推薦理由:
參考解析:
1.C
2.D
3.D
4.B
5.D
6.B
7.D
8.D
9.①亞里士多德的這句話肯定了習慣與天性的關(guān)系。人的天性很難被壓抑,更不可能被根絕,長期養(yǎng)成的習慣能多少改變一些人的天生氣質(zhì)和性格,還能融合到天性中成為其組成部分。②天性是狡猾的,它會在人警惕時潛伏,在人放松時又出現(xiàn)。在培養(yǎng)某種好習慣的過程中,不宜過于緊張,應有意識地避免天性現(xiàn)出原形,并將好習慣自然地融入天性中,促成新的“天性”的形成。
10.孔子的“啟發(fā)式”教育原則。選文中,蘇格拉底巧妙地啟發(fā)與引導對方,讓對方對悲劇與喜劇的認知由無知到有所知,從知之不多到知之比較多,最終使對方豁然開朗,欣然折服。
11.(1)先對“修辭”作了簡要闡釋,接著舉例說明“選擇”的重要性,然后對比說明對“修辭”的不同認識,打消一些人對“修辭”的畏懼感,指出要創(chuàng)造性地運用“修辭”。
(2)選文主要是說對“修辭”概念的理解,而課文主要是說修辭運用的原則。
12.中心論點為修辭立其誠。即發(fā)言著論寫文章堅持真實性。“立其誠”包含三層含義:一是名實一致,二是言行一致,三是表里一致。
13.觀點一:不贊同。人類社會是從低級向高級不斷發(fā)展的,而隨著人類社會的發(fā)展,人類從自然到文明、自然本能到理性的進步是一種必然。雖然在這個過程中,會帶來自私、冷漠等負面影響,但這些負面影響并非完全是這種進步造成的,人類可以通過法律等方面的束縛來消除這些影響。
觀點二:贊同。人天生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二零二四年度校企聯(lián)合實驗室共建與運營合同3篇
- 二零二五年度出納人員遠程辦公聘用合同范本4篇
- 2025年度農(nóng)產(chǎn)品供應鏈金融服務合同范本3篇
- 二零二五年度沿海貨運船舶船員勞動合同2篇
- 2025年度跨境電商業(yè)務民間借款合同范本3篇
- 2025版智慧城市民工技能提升培訓合同4篇
- 2025年度企業(yè)員工職業(yè)生涯規(guī)劃與輔導合同4篇
- 2025年度出租車租賃市場拓展合作合同3篇
- 二零二五年度重型鋼結(jié)構(gòu)制作與安裝合同4篇
- 2025年度個人貸款合同(信用評分制)
- 回收二手機免責協(xié)議書模板
- (正式版)JC∕T 60023-2024 石膏條板應用技術(shù)規(guī)程
- 人教版高中生物學新舊教材知識差異盤點
- (權(quán)變)領導行為理論
- 2024屆上海市浦東新區(qū)高三二模英語卷
- 2024年智慧工地相關(guān)知識考試試題及答案
- YY/T 0681.2-2010無菌醫(yī)療器械包裝試驗方法第2部分:軟性屏障材料的密封強度
- GB/T 8005.2-2011鋁及鋁合金術(shù)語第2部分:化學分析
- 不動產(chǎn)登記實務培訓教程課件
- 不銹鋼制作合同范本(3篇)
- 2023年系統(tǒng)性硬化病診斷及診療指南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