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烏龍茶加工工藝與品質形成烏龍茶的產地烏龍茶是我國重要的茶類,近幾年來,烏龍茶越來越受到茶葉
愛
好
者的歡迎,
消
費區(qū)域從南
到
北逐漸擴大
。
烏龍茶主產福建
、
廣東、臺灣三省,其它邊緣省份也有少量生產。福建產區(qū)福建烏龍茶由于氣候與加工工藝的原因,分閩北和閩南兩大產區(qū)。閩北主要是崇安、建甌、建陽等縣。其中以崇安(今武夷山)的武
夷巖茶為極品。閩南主要產于安溪、永春、南安、同安等縣。以安溪鐵觀音久負盛
名。閩南、閩北由于其加工工藝不同,在風格上具有較大的差異。廣東產區(qū)主
產
于
汕
頭
地
區(qū)
的
潮
安
、
饒
平
,
產
品
以
潮
安
的
鳳
凰單樅、饒平水仙為佳。烏龍茶產地:福建、廣東、臺灣臺灣產區(qū)主要產地為臺北
、桃園、新竹、苗粟、南投、宜蘭等縣市。
為
臺
灣
最
早
生
產
的
茶
類
。
臺
灣
烏
龍
茶
的
茶
苗
、
栽
培
技
術
和
采
制
方
法
都
是
在
清
嘉
慶
年
間
(
公
元
1796
年
)
從
福
建
傳
入
的
。
據
《
臺
灣
通
史
》
載
:“有柯朝者,歸自福建,始以武夷之茶,植于鯽
魚
坑
,
發(fā)
育
甚
佳
;
即
以
茶
子
二
斗
播
之
,
收
成
亦
豐
,
遂
互
相
傳
植
。
根
據
《
淡
水
廳
志
》
,
“
清
道
光
年
間
,
各
商
運
茶
往
福
州
售
賣
。
”
同
治
四
年
(1865
年
)
臺
灣
烏
龍
茶
開
始
出
口
,
到
1917
年
,
出
口
量
創(chuàng)
歷史最高水平。產品有烏龍、包種之分。烏龍茶的制作工藝烏龍茶加工的鮮葉原料一般較粗老,但其制品卻不乏有品質
非
常優(yōu)異,這與其加工工藝精巧是不無關系的。烏龍茶是一種半發(fā)酵
茶,所以兼得綠茶和紅茶加工工藝之巧處。其基本工藝流程為:曬
青
、
晾
青
、
搖
青
、
等
青
、
殺
青
、
揉
捻
(
包
揉
)
、
干
燥
(
毛
火
、
足
火)。前半段接近紅茶制法,而從殺青開始的后半段則接近綠茶制
法。駐芽、開面采、曬青、做青(搖青、等青)、包揉烏龍(青)茶品質特征的形成,與它選擇特殊的茶樹品種(如水仙、
鐵
觀
音
、
肉
桂
、
黃
棪
、
烏
龍
、
青
心
烏
龍
、
鳳
凰
單
叢
等
)
特
殊
的
采
摘
標
準
和
特
殊
的
初
制
工
藝
分
不
開
。
鮮
葉
采
摘
掌
握
茶
樹
新
梢
生
長
至
一
芽
四
五
葉
頂
芽形成駐芽時,采其二三葉,俗稱“開面采”。在做青過程中,葉邊緣細胞被擦破,因此茶多酚等基質因細胞膜破損
而
與
多
酚
氧
化
酶
接
觸
產
生
酶
促
氧
化
的
現
象
將
不
可
避
免
,
類
似
紅
茶
的
“
發(fā)
酵
”
,
無
非
氧
化
的
程
度
、
氧
化
的
基
質
、
化
學
反
應
的
條
件
如
溫
濕
度
和
通
過
供
氧
狀
況
等
方
面
的
差
別
,
做
青
工
藝
所
形
成
的
品
質
風
味
與
紅
茶
有
著
明
顯
的
不
同
,
更
何
況
,
烏
龍
茶
的
品
質
特
點
是
三
紅
七
綠
,
葉
子
中
間
并
未
因
酶
促
氧
化而產生紅變,所有這些都使得烏龍茶的品質風味非常獨特。閩北青茶初制-采摘烏龍茶的采摘要求開面采。不同品種采摘標準不同,產量和質量均有保證。鮮葉采摘時間在露水干后開始,采到下午5時。5時以后不采茶,尤其
是采摘高檔青茶,以下午2~4時為最好。閩北青茶初制-曬青烏
龍
茶
的
萎
凋
以
曬
青
即
日
光
萎
凋
為
主
,
將
進
廠
的
鮮
葉
,
均
勻
地
開
青
于直徑一米,孔眼一平方厘米的水篩上,水篩每平方米攤葉
1市斤左右,
以
葉
片
不
相
疊
為
宜
。
開
青
畢
,
將
水
篩
置
于
曬
青
架
上
進
行
日
光
萎
凋
。
每
十
幾
分
鐘
輕
翻
一
次
。
翻
拌
后
二
篩
并
一
篩
,
翻
拌
進
動
作
要
輕
,
做
到
看
青
曬
青
。
鮮
葉
嫩
的
,
葉
片
薄
的
,
含
水
量
小
的
,
曬
青
宜
輕
;
含
水
量
較
高
的
常
采
取
兩
曬、兩晾的方法,避免局部曬傷,形成死青。曬
青
時
的
氣
溫
一
般
要
求
在
25~30℃
比
較
有
利
烏
龍
茶
香
氣
的
形
成
,
失
重
率在10%
~
15%之間。閩北青茶初制-做青做
青
室
一
般
設
在
較
密
閉
而
涼
爽
的
地
方
。
室
溫
不
超
過
25~27℃
,
相
對
溫
度保持80~85%左右。傳
統(tǒng)
的手工搖青方法用水篩
。
搖
青時往往加
以
做手
。在生產實
踐中
掌
握
:
搖
做
結
合
、
多
搖
少
做
,
先
搖
后
做
;
做
手
先
輕
后
重
;
轉
速
和
轉
數
先
慢后快先少后多;等青時間先短后長;攤葉先薄后厚。閩北青茶初制-炒青殺
青
以
機
械
殺
青
為
主
。
機
型
一
般
為
鍋
式
殺
青
機
,
鍋
溫
在
300~350℃
,
掌
握多悶
少揚,高溫、快速、短時、小
鍋的原則,炒2~5分鐘,至含水率
適度起鍋乘熱揉捻。閩
北
青
茶
小
型
揉
捻
機
,
投
葉
量
10—12
斤
,
轉
速
60—65
轉
/
分
,
掌
握
熱
揉
,
重
壓
、
短
時
,
快
揉
的
原
則
。
揉
捻
時
間
:
嫩
葉
4—8
分
鐘
,
老
葉
20
分
鐘
左右。閩北青茶初制-干燥巖茶的傳統(tǒng)干燥法分為毛火(初焙)、足火(復焙)、吃火。目前,
茶場機械化生產,只進行毛火、足火。吃火放到精制進行。干燥方法有烘干機干燥與烘籠干燥兩種
。干燥溫度應掌握先高和原則。
采用烘籠焙茶,先初焙、后攤涼、簸揀、再復焙。閩南青茶初制-曬青鮮
葉
進
廠
后
,
不
是
立
即
進
行
曬
青
,
而
是
先
進
行
攤
青
。
攤
青
的
目
的
主
要是散發(fā)葉溫和葉面水分,保持葉子新鮮。至
下午4點左右開始曬青。閩
南青茶的曬青程度比閩北要輕些,這是形成品質差異的重要原因。少量薄攤,中間翻拌2—3次,厚薄均勻。閩南青茶初制-做青閩南青茶做青時間較長,而發(fā)酵程度比閩北青茶輕,做青間要求室溫
20℃左右,相對濕度
70—75%為宜。竹制圓筒搖青機投葉量
80斤(機容量
的
二分之
一
)。轉數25—30
轉
/
分,春茶含
水量多,葉質肥厚則必須多
搖;
秋
茶
葉
質
較
薄
,
則
可
少
搖
。
搖
青
次
數
一
般
4—5
次
,
每
次
隔
時
(
攤
青
時
間
)
由
短
到
長
,
攤
青
厚
度
薄
到
厚
,
注
意
保
持
一
定
的
葉
溫
,
防
止
因
過
熱
或
過
冷
而產生死青。閩南青茶初制-做青做青適度的葉象為:葉面凸出,葉色黃綠,葉表呈現出紅色斑點,青
氣
退
,
茶
香
起
,
細
胞
破
壞
率
在
18~20%
左
右
。
將
青
葉
倒
在
大
青
籩
中
堆
積
發(fā)
酵
。
氣
溫
高
,
堆
成
中
空
四
周
厚
的
凹
字
形
,
不
能
壓
緊
。
葉
面
上
要
加
覆
蓋
以
保
持
24~30℃
左
右之葉
溫
,促進發(fā)酵的進行
。待堆悶2小時后,進
行殺青
。閩南青茶初制-殺青殺
青
工
序
與
閩
北
青
茶
相
似
,
殺
青
葉
失
重
率
30%
左
右
。
揉
捻
一
般
采
用
小
型
揉
捻
機
,
先
輕
壓
后
重
壓
,
揉
2~3
分
鐘
,
去
壓
再
揉
3~4
分
鐘
。
中
間
解
塊
一
次,以防止悶黃??側鄷r6~8分鐘。揉后便可出桶解塊上烘。閩南青茶初制-初焙、包揉初
焙
:
初
焙
以
100-120℃
為
宜
。
攤
葉
厚
度
約
為
2~3
厘
米
,
時
間
11~12
分
鐘。烘至茶條不粘手。約六成干時即可包揉。包揉:整形機可用來輔助覆包揉。這種整形機械與珠茶炒干機一樣。
溫
度
不
能
過
高
,
掌
握
80~100℃
之
間
。
投
葉
量
每
鍋
20~25
斤
,
時
間
0.5~1
小
時。炒至7~8成干左右,即可起鍋攤晾,然后復烘(足干)。如茶青粗細不一,要進行篩分,篩頭再做包揉。閩南青茶初制-足烘足烘:
采用低溫慢烘。烘干機復烘,溫度80~90℃,時間20分鐘左右。
焙
籠復烘,溫度60~70℃
,每籠投葉量
5
市
斤左右,中間攤晾
一次,烘
1~2
小時。烏龍茶的品質特征
烏
龍
茶
的
品質特征是由其特殊的茶樹品種和生長環(huán)境
,
加
上
獨
特的采制工藝形成的。不同產地的烏龍茶品質差異很大
??偟膩碚f:
烏龍茶具天然花果香
,味濃醇鮮爽,回味甘潤,耐沖泡,葉底肥厚
柔軟,“三節(jié)色”即青蒂,綠腹,紅鑲邊?;蚍Q“三紅七綠”。武夷巖茶的產地和品質特征武
夷
山
地
處
福
建
省
北
部
武
夷
山
市
境
內
,
“
碧
水
丹
山
”
,
風
景
秀麗,素有“奇秀甲于東南”之稱,為福建省第一名山,有三十六
峰,九十九奇巖,峰巖交錯,怪石嶙峋,翠崗起伏,溪流縱橫。九
曲溪,蜿蜒十五華里,貫穿山中,有三彎九曲的勝景。武夷山茶農
利用巖凹、石隙、石縫栽種茶樹,武夷山巖巖有茶,非巖不茶,巖
茶由此得名?,F產于武夷山區(qū)的烏龍茶,統(tǒng)稱為武夷巖茶。為福建
烏龍茶中的極品。其
總
的
品
質
風
格
為
:
外
形
條
索
肥
壯
緊
實
勻
整
,
葉
端
扭
曲
,
葉
背
起
蛙
皮
狀
砂
粒
,
俗
稱
“
蛤
蟆
背
”
,
色
澤
青
褐
油
潤
呈
“
寶
光
”
;
內
質
香
氣
馥
郁
雋
永
,
勝
似
蘭
花
而
深
沉
持
久
,
具
特
殊
的
“
巖
韻
”
,
滋
味
濃
厚
回
甘
,
潤
滑
爽
口
,
湯
色
橙
紅
,
葉
底
“
綠
葉
紅
鑲
邊
”
,
呈
三
分
紅
七
分綠。巖韻也稱豆?jié){韻:武夷巖茶所具有的特殊香味,這種香味
如
何
形
容
呢
?
有
人
說
:
巖
茶
的
香
氣
馥
郁
具
幽
蘭
之
勝
,
銳
則
濃
長
,
清
則
幽
遠
。
滋
味
濃
而
醇
厚
,
鮮
滑
回
甘
。
這
些
為
巖
茶
所
獨
具的香氣品質。以“巖韻”概括之。武夷巖茶的種類武
夷
巖
茶
按
生
長
環(huán)
境
分
正
巖
茶
:
武
夷
山
慧
苑
坑
、
牛
欄
坑
、
大坑口、流香澗、梧源澗等地(號稱三坑二澗)各大巖所產;半
(?。r茶:正巖茶區(qū)以外所產;洲茶:沿溪洲地產的為洲茶。
品質以正巖茶最高,半巖茶次之,洲茶最差。在正巖
中選擇部分優(yōu)良茶樹單獨制成的巖茶稱
武
夷
單
樅
。武
夷單樅中的極品稱“武夷名樅”如大紅袍、鐵羅漢、白雞冠、水
金龜、肉桂等,前四種稱武夷“四大名樅”,其中大紅袍居四大
名樅之首,有“茶中之王”之稱。名揚海內外。大紅袍為
武
夷
巖
茶
的
一
種
,
武
夷
四
大
名
樅
之
一
。
產
于
武
夷
山
天
心
巖
九
龍
窠
的高崖峭壁上
。四大名樅是名樅
中的精品
,
而
“大紅袍”又
位居四
大名樅之首。大
紅
袍
采
制
至
今
約
有
300
多
年
的
歷
史
,
因
產
量
極
少
僅
數
株
茶
樹
,
非
一般人所能品飲,故形
成了很多傳說
。“大紅袍為山中
第一妙品,
樹
僅兩本,年約數十
兩
,
至為寶貴難得”。
因
此
,大紅袍的采制單
獨
進行,
單獨采摘,單
獨加工。據行
家評定,大紅袍的
品質很有特色
,
經久耐泡,沖泡第九次后仍不脫原茶真味——桂花香。武
夷
巖
茶
通
常
以
茶
樹
品
種
名
稱
命
名
,
用
水
仙
品
種
制
成
稱
“
武
夷
水
仙”,以菜茶或其它品種采制而成稱“武夷奇種”。武夷肉桂。
肉
桂
除
了
具
有
武
夷
巖
茶
的
滋
味
特
色
外
,
更
以
其
高
銳
持
久
的
高
品
種
香備受人們的喜愛
,是一
個
不可多得的奇異高
香品種
。
據專家
評
定
,
肉
桂
的
桂
皮
香
明
顯
,
佳
者
帶
乳
味
,
香
氣
久
泡
尤
存
,
入
口
濃
厚
甘
醇
,
咽后齒頰留香,湯色橙紅清澈,葉底黃亮,綠葉紅邊。武夷水仙為
武
夷
巖
茶
的
一
種
。
由
水
仙
茶
樹
品
種
加
工
而
成
。
水
仙
茶
樹
品
種
屬
半喬木
型。其品質
特
征為:條索
肥壯緊
結
,葉端折皺扭曲如
蜻
蜓
頭
,
色
澤
油
潤
,
并
具
“
三
節(jié)
色
”
(
頭
部
呈
淺
黃
色
,
中
部
呈
烏
色
,
尾
部
呈
淺
紅
色
。
)“
蛤
蟆
背
”
的
特
征
;
內
質
香
氣
濃
郁
清
長
,
巖
韻
顯,味醇厚
,
具有爽口回
甘
的特色
,湯色濃艷
,呈橙
紅
色
,
葉底肥嫩明凈,綠葉紅邊。閩北烏龍茶閩北地區(qū)除武夷山之外所產的烏龍茶,其中以水仙和烏龍品質
較好。水仙優(yōu)于烏龍。其中水仙以建甌所產優(yōu)于崇安、水吉等地所
產。建甌的南雅水仙品質品質優(yōu)異接近半巖水仙。閩北水仙是閩北烏龍茶中主要產品。占閩北烏龍茶總量的70%。閩南烏龍茶閩南烏龍茶中最為著名的為安溪鐵觀音,鐵觀音有“美如觀音重
似鐵”之稱。閩南烏龍茶按茶樹品種分有鐵觀音、黃金桂、毛蟹、丹桂、水仙、
佛
手
、
肉
桂
等
。
色
種
是
除
以
單
樅
命
名
外
的
其
它
品
種
如
本
山
、
毛
蟹
、
奇
蘭
等
拼
配
而
成
。
水
仙
茶
在
安
溪
、
永
春
、
南
安
都
有
生
產
,
但
除
永
春
生
產
量
較
大
,
單
獨
加
工
成
閩
南
水
仙
外
,
其
它
地
區(qū)
因
產
量
少
,
歸
入
色
種類。漳平用烏龍茶(水仙品種)壓制成餅狀,稱為漳平水仙餅。閩南烏龍茶因加工時比閩北烏龍茶發(fā)酵輕,揉捻重,故它的外形
比較緊結、重實,色澤較淺或偏綠。閩南烏龍茶總的特征是:外形緊結、沉重、卷曲呈拳曲形,呈青
蒂
、
綠
腹
、
蜻
蜓
頭
,
色
澤
油
潤
稍
帶
砂
綠
。
香
氣
濃
郁
清
長
,
湯
色
橙
黃
清亮,滋味濃厚回甘,葉底柔軟紅點顯。安溪鐵觀音產
于
福
建
省
安
溪
縣
,
由
鐵
觀
音
品
種
茶
樹
的
芽
葉
加
工
而
成
。
鐵
觀
音
茶
樹
品種的由來
,由二種說法:
一
說
清
朝乾隆年間
,安溪縣
西
坪
松
林
頭
茶
農
魏
飲
信
佛
,
每
天
清
晨
必
奉
一
杯
清
茶
于
觀
音
像
前
,
十
分
虔
誠
。
一
夜
夢
見
在
石
崖
中
有
一
株
茶
樹
,
枝
壯
葉
茂
,
噴
發(fā)
出
一
股
誘
人
的
蘭花香氣。第二天,上山砍柴,偶見巖
石
隙
間
有一株茶
樹
,
與
夢
中
所
見
半
點
不
差
,
視
為
珍
奇
,
遂
挖
回
精
心
加
以
培
育
并
制
成
成
茶
。
其
茶
沉
重
似
鐵
,
香
味
極
佳
。
疑
為
觀
音
所
賜
,
即
名
為
鐵
觀
音
。
后
人
因
鐵
觀
音
外
形
優(yōu)
美
,
又
冠
以
“
美
如
觀
音
重
似
鐵
”
之
說
。
另
一
說
法
是
安
溪
西
坪
南
巖
山
一
個
名
叫
王
士
諒
的
人
制
成
的
茶
葉
,
進
貢乾隆皇帝,皇帝喜其香味,賜名“南巖鐵觀音”。安
溪
鐵
觀
音
自
發(fā)
現
到
現
在
已
有
300年的歷史了。
然
安
溪
鐵
觀
音
的
揚
名
于
上
世
紀
初
才
開
始
,
是
繼
武
夷
巖
茶
之
后
的
一
枝
后
起
之
秀
。
安溪鐵觀音采制精細,鮮葉經涼青、曬青、涼青、做青(搖青與靜
置)、炒青、揉捻、初焙、復揉、復焙、復包揉、文火慢烘,揀剔
等工序加工而成。安溪鐵觀音品質特征是:外形卷曲(毛茶帶有較多的梗)、緊結、
重
實
,
多
呈
“
蝌
蚪
狀
”
(
也
稱
青
蒂
綠
腹
蜻
蜓
頭
狀
)
;
葉
色
砂
綠
翠
潤
(
俗
稱
“
香
蕉
色
”
)
;
內
質
香
氣
清
高
馥
郁
,
具
天
然
蘭
花
香
,
湯
色
清
澈金黃,滋味醇厚甜鮮,入口微苦,立即轉甘,“音韻”(鐵觀音
香味中所能體會到的特殊的香氣與滋味
)明顯。葉底肥厚軟亮,紅
邊顯。音韻:鐵觀音所獨特的風格。在香氣、滋味中體現香中有味,
味中有香,飲之齒頰留香,喉潤生津。閩南烏龍產于永春、南安、同安、惠安、德化、晉安等地
。由烏龍品
種茶樹的芽葉加工而成。烏龍品種茶樹葉形橢圓、芽葉較細小。
因此,其成品茶的品質風格為:條索緊結卷曲較細,色澤烏潤;
香氣高而雋永,湯色黃明,滋味濃醇,葉底軟亮勻整。目前,安
溪縣不出產烏龍這一品種花色,少量的烏龍多拼入色種出售。閩
南烏龍根據品質特征分1—3級。永春佛手永
春
佛
手
條
索
緊
結
、
肥
壯
、
卷
曲
呈
蠔
干
狀
,
色
澤
砂
綠
烏
潤
;
內
質香氣高銳具獨特的果香
,滋味醇厚回甘,湯色橙黃清澈,葉底黃
綠軟亮。尤以香氣高銳,滋味濃厚。黃金桂又名“黃棪”“黃旦”或“黃金貴”。由黃棪品種茶樹的嫩梢制
成
。
黃
金
桂
原
產
安
溪
羅
巖
鄉(xiāng)
,
其
來
源
有
兩
種
傳
說
:
一
種
認
為
19
世
紀
中
葉
,
安
溪
羅
巖
鄉(xiāng)
茶
農
魏
珍
,
路
過
北
溪
天
邊
嶺
,
見
一
茶
樹
帶
黃
色
,
把
它
移
植
到
盆
中
,
并
壓
條
繁
殖
,
此
茶
香
氣
撲
鼻
。
另
一
說
法
是
在
1860
年
左
右
,
安
溪
縣
虎
邱
鄉(xiāng)
美
莊
村
一
青
年
結
婚
,
其
妻
子
王
氏
的
“
帶
青
”
之
物
即
為
兩
株
小
茶
苗
,
這
茶
色
如
黃
金
,
香
氣
芬
芳
無
比
。
將
此
茶
命
名
“黃棪”以表紀念。白芽奇蘭產
于
漳
州
市
第
一
峰
的
大
芹
山
一
帶
,
由
白
芽
奇
蘭
品
種
茶
樹
的
嫩
梢采制而成,是平和縣的傳統(tǒng)名茶。因
其
長
出
的
各
季
芽
梢
均
呈
白
色
,
制
成
茶
品
質
有
奇
特
的
“
蘭
花
”
香味,故名“白芽奇蘭”。白
芽
奇
蘭
屬
制
烏
龍
茶
的
高
香
品
種
,
采
制
十
分
考
究
,
工
藝
精
細
,
與鐵觀音采制技術基本相似。其
品
種
特
征
為
:
外
形
緊
結
勻
整
,
色
澤
砂
綠
帶
翠
油
潤
;
內
質
香
氣
清
高濃長
,蘭花清香
顯
露;滋味醇
厚
、鮮爽回甘
;湯色
清
澈金
黃,葉底肥軟明
亮
。干嗅茶香明顯,沖泡之后以獨特的幽雅濃長
的
蘭
花香而著稱
,
入口醇厚回
甘
,咽后齒頰留香
,
給人以
融
蘭香
與水為一體之感。漳平水仙漳平水仙茶餅產自福建漳平市,外形屬緊壓茶類,傳統(tǒng)茶餅外形呈小
方塊,邊長約為
50×50mm,厚約10mm左右。干色烏褐油潤
,干香純正
。香氣高爽,有蘭花香型、桂花香型,滋味
醇
正
甘
爽
味中透香,湯色橙黃,清澈明亮,葉底肥厚黃亮,紅邊鮮明。
現行的水仙茶餅標準規(guī)格邊長約為
38mm。廣東烏龍茶廣東烏龍茶的花色品種有鳳凰水仙、單樅、水仙、浪菜、烏龍、
色
種
等
。
廣
東
烏
龍
茶
的
采
制
方
法
由
福
建
省
傳
入
,
制
法
較
接
近
武
夷
巖
茶,外形也與武夷巖茶較為相似。加工方法為:曬青、涼青、浪青(做青)、炒青、揉捻、烘焙。主
要
花
色
品
種
有
鳳
凰
單
樅
、
鳳
凰
水
仙
、
浪
菜
、
西
巖
鐵
觀
音
、
烏
龍
和
色
種等。品質以鳳凰單樅最優(yōu)。鳳凰單樅從鳳凰水仙的茶樹品種植株中選育出來的優(yōu)良單株單獨栽培、單
獨采制而成。鳳凰單樅只在春秋茶采制。鳳凰單樅的鮮葉一般在下午2—4時采
摘
,
利
用
夜
間
手
工
制
成
。
制
法
分
曬
青
、
涼
青
、
做
青
、
炒
青
、
揉
捻
、
復炒、復揉、烘焙等工序加工而成。鳳凰單樅其品質特征為:外形條索肥壯、緊結、重實,勻整挺直,色帶褐
似
蟮
皮
色
,
油
潤
有
光
;
內
質
香
氣
清
高
悠
深
,
具
天
然
的
花
香
,
湯
色
橙
黃
清
澈
明
亮
,
沿
碗
壁
呈
金
黃
色
彩
邊
,
滋
味
濃
爽
,
潤
喉
回
甘
,
葉
底
邊
緣朱紅,葉腹黃亮。鳳凰單樅因香氣滋味的差異,可分為黃枝香、芝蘭香、肉桂香、
通天香等品名,品質各具特色。臺灣烏龍臺
灣
適
制
烏
龍
茶
的
茶
樹
品
種
有
:
青
心
烏
龍
、
青
心
大
冇
、
硬
梗
紅
心
、
白
毛
猴
、
鐵
觀
音
、
大
葉
烏
龍
、
三
義
枝
藍
、
紅
心
烏
龍
、
紅
心
大冇、黃心烏龍等優(yōu)良品質。鮮
葉
采
摘
比
福
建
、
廣
東
的
烏
龍
茶
細
嫩
,
帶
有
芽
毫
。
鮮
葉
采
摘
標
準
根
據
不
同
的
花
色
品
種
有
一
芽
一
葉
,
也
有
開
面
采
二
、
三
葉
。
鮮
葉
采
回
之
后
經
日
光
萎
凋
(
或
加
溫
萎
凋
)
、
做
青
(
靜
置
與
攪
拌
)
、
炒
青
、
悶熱靜置(回軟)、揉捻、解塊、初干、焙干等工序加工而成。臺
灣
烏
龍
商
品
茶
有
臺灣烏龍茶
、
高山烏龍茶
、
金萱、凍頂
烏
龍茶等等。根據發(fā)酵程度及品質特征為:⑴包種茶:輕發(fā)酵的綠
色烏龍茶。品質特征為:湯色金黃,香氣幽雅,滋味甘醇,喉韻
明顯。商品茶有文山包種、凍頂烏龍、明德烏龍、長青茶、福壽
茶等。⑵高山烏龍茶:半發(fā)酵的褐色烏龍茶。品質特征為:茶湯
征琥珀色,滋味滋味濃厚。⑶白毫烏龍茶:重發(fā)酵烏龍茶。品質
特征為:湯色黃紅,有天然熟果香和蜂蜜香。產品主供內銷,部
分銷往美國、日本等國。文山包種包種茶所用的鮮葉多選自青心烏龍品種。采摘的標準為開面采二、三
葉,不同品種,不同時間采的鮮葉應分開制作。工藝流程為日光萎凋或加
溫萎凋、做青、炒青、揉捻、烘焙。其品質特征為:條索緊結呈條形狀,
整齊,墨綠有油光;內質香氣純正細長持久,有自然花香,滋味甘醇,滑
活
、
鮮
爽
回
韻
強
,
湯
色
蜜
綠
──
蜜
黃
色
,
清
澈
明
亮
。
發(fā)
酵
程
度
最
輕
,
在
15—25%之間。凍頂烏龍茶為臺灣烏龍茶的一種,屬半球形包種茶。產于臺灣省的南投縣、云
林
縣
、
嘉
義
縣
等
地
。
相
傳
清
咸
豐
年
間
(1955
年
)
臺
灣
南
投
縣
有
一
青
年
從
福
建
武
夷
山
引
入
適
制
烏
龍
茶
的
苗
植
于
凍
頂
山
,
并
加
以
精
心
培
育
,
單
獨
采
制
成
茶
品
,
因
起
源
于
凍
頂
山
,
故
名
凍
頂
烏
龍
。
凍
頂
烏
龍
鮮
葉
采
自
烏
龍
茶
樹
品
種
,
采
摘
標
準
為
一
芽
二
葉
,
采
制
方
法
基
本
同
包
種
茶
,
但
在
揉
捻解塊后增加復炒復揉,然后初焙復焙,品質特優(yōu)。凍頂烏龍茶其品質特征為:條索自然彎曲成半球形,整齊緊結,白霜顯露,色
澤
翠
綠
鮮
艷
有
油
光
;
內
質
干
茶
具
強
烈
芳
香
,
沖
泡
后
清
香
明
顯
,
帶
自
然
花
香
─
─
果
香
;
湯
色
蜜
黃
─
─
金
黃
,
清
澈
而
鮮
亮
;
滋
味
醇
厚
甘
潤
,
富
活性,回韻強;葉底嫩柔有芽,發(fā)酵程度重于文山包種。臺灣鐵觀音產
于
臺
灣
省
臺
北
市
木
柵
區(qū)
。
相
傳
清
光
緒
年
間
(
公
元
1875—1908
年
)
有
張
氏
兄
弟
從
安
溪
引
入
純
種
鐵
觀
音
,
在
木
柵
漳
湖
共
種
植
成
功
,
采
制
烏
龍
茶
,
此
為
臺
灣
鐵
觀
音
之
起
源
。
臺
灣
鐵
觀
音
由
鐵
觀
音
品
種
茶
樹
的
嫩
梢
采
制
而
成
,
采
摘
的
標
準
為
開
面
采
二
、
三
葉
臺
灣
鐵
觀
音
的
品
質
特
征
為
:
外
形
緊
結
卷
曲
成
顆
粒
狀
,
白
霜
顯
露
,
色
澤
褐
色
油
潤
;
內
質
香
氣
濃
且
持
久
,
滋
味
濃
厚
,
收斂性強,湯色呈琥珀色,明亮艷麗。白毫烏龍又
名“香檳烏龍”“東方美人”“澎風茶”。為臺灣烏龍茶中發(fā)酵
程度最重的一種。產于臺灣省苗粟縣的老田寨、新竹縣、北埔、峨嵋、
臺北的文山等地。其中以新竹縣、峨嵋、北埔所產品質最佳。鮮葉一定
要選用受小綠葉蟬為害茶樹的一芽一葉嫩梢,制成后才具有特殊的香味。
品種以青心大冇最為適宜。采制方法精細,鮮葉采回之后經日光萎凋或
加溫萎凋、做青、炒青、回軟、揉捻、初烘、烘干等工序加工而成。制
作過程中注重保毫。白毫烏龍其外形芽毫肥壯,白毫顯露,色澤鮮艷帶紅、黃、白、綠、褐五色;
內質香氣具熟果香和蜂蜜香,湯色深,呈琥珀色,杯邊現暈,滋味圓滑
醇和,回甘深遠,葉底淡褐有紅邊,葉基部呈淡綠色,葉片完整,芽葉
成朵。白毫烏龍?zhí)m杜特公司將它從臺灣運到澳門。次年轉運美國波士頓。
英國查理二世皇后品飲后,贊不絕口,譽為“東方美人”。此茶在沖飲
時加上一滴白蘭地酒,則風味更佳,故又名“香檳烏龍”。而“膨風茶”
意為客家語吹捧到底的意思。烏龍茶的審評方法(操作程序):方
法
一
:
采
用
我
國
目
前
執(zhí)
行
的
出
口
綠
茶
感
官
審
評
方
法
,
即
采
用
標
準
的
精
制
綠
茶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體育場館大型活動安保管理考核試卷
- 咖啡館服務人員素質提升考核試卷
- 供貨服務合同
- 外賣配送時效性提升與路徑優(yōu)化考核試卷
- LED照明技術研發(fā)轉讓合同
- 思科課程設計校園網搭建
- 寵物正向強化訓練法考核試卷
- 建筑用輕質太陽能電池板支架材料考核試卷
- 三年級數學計算題專項練習及答案集錦
- 學前班認識本子課程設計
- 數據分析服務合同三篇
- 血透室安全隱患
- 《中國園林發(fā)展》課件
- 菏澤學院教育科學研究方法(專升本)復習題
- 小學科技節(jié)活動總結15篇
- 船運居間協(xié)議合同范例
- 質控競聘課件
- 2024-2025學年統(tǒng)編版道德與法治三年級上冊 期末測試卷(含答案)
- 教育學原理項賢明第九章教師與學生
- 嚴禁在學校組織宗教活動
- 2023-2024學年廣東省湛江市赤坎區(qū)某中學七年級上學期期末數學試卷及參考答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