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辯證法概論(新)課件_第1頁
自然辯證法概論(新)課件_第2頁
自然辯證法概論(新)課件_第3頁
自然辯證法概論(新)課件_第4頁
自然辯證法概論(新)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07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自然辯證法概論自然辯證法概論(新)課程要求:本門課程是全國碩士研究生選修的一門公共理論課授課學時:18學時考核方式:(平時成績20分+期末成績80分,開卷考)參考教材:

1、《自然辯證法概論》,郭貴春主編,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年。

2、《自然辯證法概論》,教育部組編,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

自然辯證法概論(新)專題一:緒論一、自然辯證法的由來

自然辯證法一詞,最初是恩格斯為其自然科學哲學著作部分手稿寫的一個歸類標題。1873年5月底,恩格斯在致馬克思的信中提出一整套“關于自然科學的辯證思想”,形成了《自然辯證法》的第一個提綱。

1925年,俄共中央馬克思與恩格斯研究院出版《馬克思與恩格斯文庫》時又把它作為恩格斯的自然科學哲學著作的書名:《自然辯證法》。自然辯證法概論(新)

(一)歷史背景:1、科學技術的發(fā)展19世紀,自然科學領域出現(xiàn)了細胞學說、能量守恒與轉化定律和進化論等重大理論成果。舊的機械自然觀與新的科學成就產(chǎn)生矛盾。2、理論上的準備德國古典哲學唯心主義辯證法的發(fā)展為自然辯證法誕生提供了理論基礎。自然辯證法概論(新)(二)《自然辯證法》寫作過程1873年,恩格斯準備撰寫《自然辯證法》。杜林事件發(fā)生,轉而寫《反杜林論》1876年,在出版了《反杜林論》之后,恩格斯就全力寫作這部已經(jīng)構思好的著作1883年3月,馬克思去世,恩格斯中斷《自然辯證法》的寫作,傾其全力整理和出版《資本論》第二、三卷的手稿以及馬克思的其它著作。1895年,恩格斯去世,他已構思好且已開始寫作的關于“自然科學的辯證思想”的著作,未能完成。自然辯證法概論(新)

(三)《自然辯證法》出版過程

1)馬克思的女兒愛琳娜和德國社會民主黨人伯恩斯坦保存(1)《勞動在從猿到人轉變中過程中的作用》;(2)《神靈世界中的自然科學》。2)俄國十月革命勝利后,俄共派馬克思列寧主義學院院長梁贊諾夫前往柏林德國,整理馬克思和恩格斯遺稿,發(fā)現(xiàn)了恩格斯的這部手稿。3)1925年,蘇聯(lián)將恩格斯的手稿翻譯成了俄文,以“自然辯證法”為書名,首次公開出版。此后,又以日、中、英、德等文出版發(fā)行。自然辯證法概論(新)

(四)《自然辯證法》主要內容

1、手稿分裝四束:(1)辯證法和自然科學;(2)自然研究和辯證法;(3)自然之辯證法;(4)數(shù)學和自然科學。自然辯證法概論(新)2、按照內容可劃分為:(1)自然科學的歷史發(fā)展。從科學發(fā)展的歷史,揭示科學進步中的辯證性質。(2)自然科學和哲學,講科學與哲學的關系。(3)自然界的辯證法,就是將辯證法的規(guī)律和范疇用于自然界。(4)認識自然的辯證法。講認識論與辯證邏輯,自然科學方法論。(5)物質的運動形式。(6)數(shù)學和各門自然科學中的辯證法。自然辯證法概論(新)(五)相關評價引發(fā)的爭論1924年春天,伯恩斯坦把這部書稿送交愛因斯坦審讀,要愛因斯坦判斷,是否可以出版。愛因斯坦于1924年6月給伯恩斯坦回信,發(fā)表了自己的意見:愛德華.伯恩斯坦先生把恩格斯的一部分關于自然科學內容的手稿交給我,托付我發(fā)表意見,看這部手稿是否應該付印。我的意見如下:要是這部手稿不是出自一位引人注意的歷史人物,那末我就不會建議把它付印,因為不論從當代物理學的觀點來看,還是從物理學史方面來說,這部手稿內容都沒有特殊的趣味??墒?,我可以這樣設想:如果考慮到這部著作對于闡明恩格斯的思想的意義是一個有趣的文獻,那是可以出版的。自然辯證法概論(新)20世紀的另一科學大師普里高津,卻對《自然辯證法》給予肯定,他在《從混沌到有序》一書中這樣寫到:“自然史的思想作為唯物主義的一個完整部分,是馬克思所斷言,并由恩格斯所詳細論述過的。當代物理學的發(fā)展,不可逆性所引起的建設性作用的發(fā)現(xiàn),在自然科學中提出了一個早已由唯物主義者提出的問題。對他們來說,認識自然就意味著把自然理解為能產(chǎn)生人類和人類社會的自然界。而且,在恩格斯寫作《自然辯證法》一書的那個時代,物理科學看來已經(jīng)摒棄了機械論的世界觀,而更接近自然界的歷史發(fā)展的思想?!弊匀晦q證法概論(新)自然辯證法是馬克思主義的重要組成部分自然辯證法概論(新)二、自然辯證法的概念自然辯證法是馬克思主義關于自然和科學技術發(fā)展的一般規(guī)律、人類認識和改造自然的一般方法以及科學技術與人類社會相互作用的理論體系;是對以科學技術為中介和手段的人與自然、社會的相互關系的概括、總結。自然辯證法概論(新)三、自然辯證法研究對象1、自然界存在和演化的規(guī)律(自然觀)2、作為中介的科學技術的性質和發(fā)展規(guī)律(科學技術觀)

3、人通過科學技術活動認識自然和改造自然的普遍規(guī)律(科學技術方法論)4、科學技術和人類社會之間相互關系的規(guī)律(科技社會觀)自然辯證法概論(新)四、自然辯證法的學科性質(一)不屬于各門具體學科,帶有整體性和一般性。

不專門研究某種特定物質運動規(guī)律,如物理、化學、生命運動規(guī)律。所研究的對象是帶有整體性和一般性的特征。例如,研究自然界發(fā)展的一般規(guī)律,科學技術發(fā)展的一般規(guī)律和人類認識與改造自然界的一般方法。顯然,它與各門具體學科之間的關系,是一般與特殊的關系。自然辯證法概論(新)(二)哲學的一個分支學科

自然辯證法研究的是一般規(guī)律和一般方法,它應屬于哲學層次,具有哲學性質。但是,它所研究的一般規(guī)律和一般方法又并非具有哲學的最高度的普遍性。馬克思主義哲學研究的是自然界、人類社會和人類思維的最普遍的規(guī)律,而自然辯證法研究的是馬克思主義哲學中的一個領域,即自然科學領域。自然辯證法與馬克思主義哲學的關系是:前者是辯證唯物主義普遍原理在自然領域中的具體體現(xiàn)和在科技領域中的具體應用。

哲學門類下的二級學科:馬克思主義哲學;中國哲學;西方哲學;美學;邏輯學;宗教學;科學技術哲學(自然辯證法)自然辯證法概論(新)(三)科學技術、自然辯證法與馬克思主義哲學的關系抽象性和普適性自然辯證法橋梁和紐帶具體科學技術基礎性和具體性馬克思主義哲學自然辯證法概論(新)自然辯證法的特點:綜合性、交叉性、哲理性。與自然辯證法鄰近的學科:自然哲學、科學哲學、技術哲學、科學技術史、科學學、科學社會學。思考:自然辯證法學科與科學技術哲學專業(yè)的關系。自然辯證法概論(新)五、自然辯證法的研究內容(一)馬克思主義自然觀:自然辯證法重要的理論基礎。(二)馬克思主義科學技術觀:馬克思主義科學技術論重要組成部分。(三)馬克思主義科學技術方法論:馬克思主義科學技術論重要組成部分。(四)馬克思主義科學技術社會論:馬克思主義科學技術論重要組成部分。(五)中國馬克思主義科學技術觀是:

馬克思主義科學技術論重要組成部分。自然辯證法概論(新)六、自然辯證法的歷史發(fā)展(一)自然辯證法的創(chuàng)立(19世紀)自然辯證法萌芽于19世紀40年代創(chuàng)立辯證唯物主義的過程中,而系統(tǒng)的確立是在19世紀70—80年代歷史觀方面的完成之后,以恩格斯的《自然辯證法》為標志。自然辯證法概論(新)創(chuàng)立的背景:—自然辯證法是由馬克思和恩格斯共同創(chuàng)立—恩格斯寫作《自然辯證法》的歷程:三次中斷1873年—1876年:《反杜林論》1878年—1883年:馬克思逝世、《資本論》二、三卷的出版1883年—1895年:恩格斯逝世自然辯證法概論(新)馬克思、恩格斯的卓越貢獻自然觀科學技術方法論科學技術觀自然辯證法概論(新)為確立辯證的和唯物的自然觀,馬克思、恩格斯進行了三個方面的理論工作:⑴批判分析了德國古典哲學,特別是從黑格爾哲學中拯救了自覺的辯證法。⑵批判分析了形而上學的思維方式,創(chuàng)立了辯證唯物主義的自然觀和方法論。(馬克思闡發(fā)了一些新思想。)⑶研究了勞動和人的生存、發(fā)展,以及勞動在人類社會發(fā)展中的作用。自然辯證法概論(新)在此基礎之上,恩格斯在《反杜林論》、《自然辯證法》、《社會主義從空想到科學的發(fā)展》、《路德維?!べM爾巴哈與德國古典哲學的終結》等著作中,詳細地闡發(fā)了自然辯證法思想。①以運動形式相互轉化為中心的無限流動和循環(huán)的自然觀。②以實驗和假說相結合為中心的辯證綜合的科學方法論。③科技與生產(chǎn)、社會協(xié)調發(fā)展的科技觀。

自然辯證法概論(新)19世紀末、20世紀初自然科學特別是物理學的三大發(fā)現(xiàn)(電子、X射線、放射性的發(fā)現(xiàn))對唯物主義的基本原則提出了挑戰(zhàn):“物質消失了”,“唯能論”。(二)自然辯證法的發(fā)展(20世紀初)德國物理化學家奧斯特瓦爾德:能是世界上的真正實體,一切外界現(xiàn)象都可以說是能量之間的過程。自然辯證法概論(新)

“物質是標志客觀實在的哲學范疇,這種客觀實在是人通過感覺感知的,它不依賴于我們的感覺而存在,為我們的感覺所復寫、攝影、反映。”

——列寧

自然辯證法概論(新)19世紀末以來,科學、技術與社會的關系日趨緊密:⑴科學、技術與生產(chǎn)緊密結合,開始了一體化進程。突出表現(xiàn):科學技術化,技術科學化。⑵科學技術成為第一生產(chǎn)力。⑶技術創(chuàng)新及開發(fā)研究成為推動科學技術發(fā)展的關鍵因素。引入新的產(chǎn)品或產(chǎn)品的新質量,采用新的生產(chǎn)方法,開辟新市場,獲得原材料或半成品的新的來源,實行的新的企業(yè)組織。自然辯證法概論(新)這些趨勢促使對科學、技術及其與社會的作用關系進行更深入的研究,出現(xiàn)了相關的新的學科:科學社會學:漢森(前蘇聯(lián)),默頓(美)科學學:貝爾納(英)技術文化學:奧格本(美)自然辯證法概論(新)3.技術觀和技術方法論:更加注重技術的價值和技術創(chuàng)新研究2.科學觀和科學方法論:越來越注重科學理論的創(chuàng)造問題的研究(三)20世紀中葉以來自然辯證法的新發(fā)展1.自然觀:形成了系統(tǒng)自然觀、人工自然觀和生態(tài)自然觀自然辯證法概論(新)七、自然辯證法在中國

1、解放前自然辯證法在中國的傳播1)1932年,杜畏之把《自然辯證法》譯成中文,神州國光社出版發(fā)行。2)1936年,由艾思奇、廖庶謙等人發(fā)起,在上海成立了自然科學研究會。這是我國第一個自然辯證法研究團體。4)1939年,延安自然科學研究院成立,研究院召開的科學討論會上討論的問題之一,就是運用唯物辯證法于自然科學。自然辯證法概論(新)

2、自然辯證法進入主流意識形態(tài)

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對舊知識分子進行再教育,即用馬克思主義世界觀,置換他們腦子里原有的資產(chǎn)階級世界觀?!秳趧釉趶脑车饺宿D變過程中的作用》被用作學習材料,在建國初印行了大量《自然辯證法》和《從猿到人》等單行本。自然辯證法概論(新)3、自然辯證法進入全新時期

文革結束后,自然辯證法進入全新時期?!耙粋€縣一個啤酒廠,一個學校一本自然辯證法。”在當時制定的全國科學技術發(fā)展的長遠規(guī)劃中,“自然辯證法和科學技術史研究”被列為全國規(guī)劃的重點項目之一。1978年,北京召開了全國自然辯證法研究夏季講習會,有來自全國的1500余人參加。1981年10月,中國自然辯證法研究會成立大會暨首屆學術年會在北京召開。于光遠當選理事長,周培源、盧嘉錫、李昌、錢三強、錢學森、鐘林為副理事長,鐘林、龔育之、查汝強為秘書長。自然辯證法概論(新)4、自然辯證法課程成為思想理論必修課在大學里正式開設自然辯證法課程,始于1955年,當時北京大學哲學系開設《自然和自然發(fā)展史》。1981年,國家教育部發(fā)文規(guī)定自然辯證法類課程是我國高校理工農醫(yī)研究生的公共必修課。國務院學位委員會于1992年把“自然辯證法”改名為:科學技術哲學(自然辯證法),學科編號為:010108。自然辯證法概論(新)5、自然辯證法成為碩士研究生公共選修的理論課2010年8月9日,教育部出臺了《研究生思想政治課新課程試點工作方案》(以下簡稱《課改方案》),該方案以部分高校為試點,對高校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論課程設置進行了調整?!墩n改方案》將原為碩士生開設的理工類必修課“自然辯證法概論”,調整為不分學科、專業(yè)均可學習的選修課,同時將該課程的2學分、54學時調整為1學分、18學時。自然辯證法概論(新)八、學習自然辯證法的意義從國家、社會層面:自然辯證法是我國馬克思主義思想運動和推進科學技術現(xiàn)代化、增強自主創(chuàng)新能力、建設創(chuàng)新型國家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的一部分。自然辯證法概論(新)為什么要學習自然辯證法?培養(yǎng)理論思維、反思與批判精神的需要。理論思維僅僅是一種天賦的能力。這種能力必須加以發(fā)展和鍛煉,而為了進行這種鍛煉,除了學習以往的哲學,直到現(xiàn)在還沒有別的手段。

——《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3卷,P.465自然辯證法概論(新)

愛因斯坦:“如果把哲學理解為在最普遍的和最廣泛的形式中對知識的追求,那么,哲學顯然就可以被認為是全部科學之母。可是,科學的各個領域對那些研究哲學的學者們也發(fā)生了強烈的影響,此外,還強烈地影響著每一代的哲學思想”。自然辯證法概論(新)科學技術自身發(fā)展的需要

我們的時代正處在一個偉大的轉變時期?!胺浅V档米⒁獾氖强茖W自身在轉變之中”。

19世紀生物學首先發(fā)展為演化的科學,20世紀以來,物理學和化學也發(fā)展成為演化的科學。科學自身的發(fā)展正在改變著我們對自然界的基本看法。自然辯證法概論(新)社會發(fā)展的需要

科學技術與社會的經(jīng)濟、政治、文化、教育、軍事等多種因素發(fā)生和發(fā)展著極為密切的聯(lián)系。

自然辯證法概論(新)

協(xié)調人與自然關系的需要

面對一系列全球性問題,人類不得不認真地進行反思,不得不從自然觀、方法論和科學觀的高度來認識和審視這些問題,深刻把握和遵循科學技術發(fā)展的規(guī)律,合理實現(xiàn)科學、技術、經(jīng)濟、社會的協(xié)調發(fā)展,正確處理人與自然的關系。自然辯證法概論(新)“現(xiàn)代花果城”如何蛻變成“污染第一城”?案例1山西臨汾自然辯證法概論(新)臨汾盛產(chǎn)煤、鐵,煤炭總儲量達960億噸,鐵礦總儲量4.2億噸。從1980年代開始,臨汾市在當時“有水快流”政策的指導下,采取“國家集體個人一起上”。小煤礦、小焦廠、小鐵礦紛紛建,最小的煉鐵高爐只有4立方米。

“當時是土法煉焦,廢棄物沒有經(jīng)過任何處理就直接排放。”煤經(jīng)過加工成焦炭,價格可升至四五倍,而每煉1噸土焦,其排放的污染物也有300至500公斤之多。自然辯證法概論(新)“老鼠打洞挖煤,村村點火煉鐵,戶戶冒煙煉焦”,這是當?shù)孛航硅F產(chǎn)業(yè)發(fā)展初期的景象?!奥烀簾?、遍地揚塵”也成為了當時環(huán)境的真實寫照。自然辯證法概論(新)1999年至2004年的五年間,臨汾市生產(chǎn)總值由171億元提高到375.8億元;財政總收入由13.4億元提高到58.86億元。其經(jīng)濟總量當時位居山西第二。其中,煤、焦、鐵三大行業(yè)也成為臨汾的經(jīng)濟支柱,其產(chǎn)值占臨汾工業(yè)總產(chǎn)值的70%。自然辯證法概論(新)2006年2月,中國科學院公布《中國可持續(xù)發(fā)展戰(zhàn)略報告》稱,2005年,山西省單位工業(yè)產(chǎn)值廢氣排放量是全國平均水平的2.42倍,居全國31個省市區(qū)第二;煙塵排放量是全國平均水平的3.89倍,居全國第一;固體廢物排放量是全國平均水平的12.14倍,居全國第一。城市大氣環(huán)境質量位居全國倒數(shù)第一。自然辯證法概論(新)

2006年10月18日,美國紐約國際環(huán)境研究機構布萊克史密斯研究所公布了一項研究報告——2006年世界10大污染地區(qū),山西臨汾作為中國惟一的高污染城市代表進入榜單。自然辯證法概論(新)可喜的是,經(jīng)過綜合治理。2009年,臨汾在中國113個國家環(huán)保重點城市排名位居第29位,較2005年進步84位,二級以上天數(shù)由2005年的187天增加到2009年的334天,已經(jīng)摘掉了全國污染的“黑帽”。自然辯證法概論(新)科學研究報告表明:“居住在嚴重污染的地方,無異于被宣判了死判……污染對人體的損害,如果不以立即中毒的形式表現(xiàn)出來,那么就可能以癌癥、肺部感染和癡愚癥等形式表現(xiàn)出來?!?/p>

“這些地方的污染給當?shù)厝嗽斐闪司薮蟮耐纯嗪蛡?,尤其對兒童”。自然辯證法概論(新)

增強科技倫理意識的需要

對科研工作者來說,學習和研究自然辯證法,有助于提高自己的科技倫理意識,在關心科學技術運用和工程實施的同時還關注其社會后果,能恪守自己的職業(yè)規(guī)范和倫理。自然辯證法概論(新)案例2黃禹錫,韓國著名生物科學家,曾任首爾大學獸醫(yī)學院首席教授,他在干細胞的研究,一度令他成為韓國民族英雄、被視為韓民族摘下諾貝爾獎的希望。2005年12月,他被揭發(fā)偽造多項研究成果。黃禹錫發(fā)表在《科學》上的干細胞研究成果均屬子虛烏有。首爾大學宣布解除黃禹錫的教授職務,韓國政府也取消授予他的“最高科學家”稱號。2009年10月26日,韓國法院裁定,黃禹錫侵吞政府研究經(jīng)費、非法買賣卵子罪成,被判2年徒刑,緩刑3年。

我是靠個人奮斗取得成功,這是所有普通韓國人的夢想。自然辯證法概論(新)案例3:方舟子與肖傳國的十年恩怨2010年9月21日,北京警方宣布“打假斗士”方舟子遇襲案告破,警方介紹,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yī)學院泌尿外科主任肖傳國認為方舟子學術“打假”,致使他未入選中國科學院院士,為報復,其花費10萬元雇兇傷人。自然辯證法概論(新)

福建省漳州市云霄縣人。1985年高考中以福建省文科狀元的身份考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1990年赴美留學,1995年獲美國密歇根州立大學生物化學博士學位。先后在美國羅切斯特大學生物系、索爾克生物研究院做博士后研究,研究方向為分子遺傳學。

方舟子自然辯證法概論(新)973首席科學家。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yī)學院泌尿外科研究所所長,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yī)學院附屬協(xié)和醫(yī)院泌尿外科主任,《臨床泌尿外科雜志》主編。美國紐約大學醫(yī)學院泌尿外科副教授,美國泌尿外科學會和國際脊髓損傷學會會員,美國外科麻醉創(chuàng)傷組顧問。香港大學醫(yī)學院榮譽教授。肖傳國自然辯證法概論(新)方舟子公開對肖傳國提出學術質疑主要集中在三點:1.肖在紐約大學擔任全職教師,參選中科院院士的條件必須是在中國全職工作,如此“腳踏兩條船”是否符合要求?2.在年齡、獲獎經(jīng)歷、論文數(shù)量等方面肖傳國都涉嫌簡歷造假;3.所謂“肖氏反射弧”、“肖氏術”根本沒有得到國際醫(yī)學界認可。自然辯證法概論(新)肖傳國對方舟子的指責有五:

1.方舟子打假動機不純;2.方舟子不應該把這些事情捅到國際上,有損中國人的國際形象;3.天下沒有“一等一的全才”,不要讓自卑心理影響學術打假的科學性和理性;

4.打假要重證據(jù),要就事論事;5.重大問題要三思而行,不要信口開河胡說八道自然辯證法概論(新)

案例42009年6月8日,武漢市工商部門端掉了一家從事學術論文代寫代發(fā)業(yè)務的公司,這個論文“夢工廠”招募專業(yè)“槍手”群,與國內200多家學術期刊有直接聯(lián)系,提供代寫代發(fā)“一條龍”服務。在這家公司,有80多名碩士學歷以上的專業(yè)寫手、夜以繼日地工廠化假造;據(jù)說工商人員前去查抄,業(yè)務員忙于接單竟然無暇顧及,確乎令人驚嘆。自然辯證法概論(新)學習自然辯證法的意義1、培養(yǎng)思維、反思與批判精神的需要。2、科學技術自身發(fā)展的需要3、社會發(fā)展的需要4、協(xié)調人與自然關系的需要5、增強科技倫理意識的需要自然辯證法概論(新)案例5:哈雷彗星——中國人的遺憾據(jù)載:公元前613年——公元1910年兩千多年間,哈雷彗星出現(xiàn)過31次,我國古代天文學家每次都作了觀察記載,中國人是最早看到哈雷慧星的,中國的史書上有世界上最完整的哈雷慧星的觀察材料,阿拉伯人直到公元66年才開始這顆星星作觀察記錄;歐洲人則到公元989年才第一次有記載。然而,哈雷慧星是英國天文學家哈雷首先發(fā)現(xiàn)的,這是被世人所公認的。自然辯證法概論(新)哈雷是1682年親眼觀察到彗星的繞日運動,他根據(jù)牛頓力學計算、論證出它和1531年、1607年人們觀察到兩顆彗星極其相似,他經(jīng)過分析比較,斷言這三顆星星應是同一星體,其運行周期為76年,預言它將于1758年底或1759年初再度回來,后來,果然在1759年3月地球上的人們再次看到這個客人。自然辯證法概論(新)恩格斯說:

“一個民族想要站在科學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沒有理論思維?!弊匀晦q證法概論(新)怎樣學習自然辯證法理論與實際相結合與學習自然辯證法原著相結合與發(fā)掘、吸收中國傳統(tǒng)文化之精髓相結合從相關學科吸收有價值的研究成果自然辯證法概論(新)思考題

回憶你所接觸過的哲學著作,指出對你影響甚大的一些哲學思想。自然辯證法概論(新)專題二:馬克思主義自然觀

自然觀:是人們對自然界的根本看法或總的觀點,它既是世界觀的重要組成部分,又是人們認識和改造自然的方法論。

每個時代的自然觀總與該時代的科學技術發(fā)展狀況密切相聯(lián),是對該時代科學技術成果的概括和總結。自然辯證法概論(新)歷史上曾經(jīng)出現(xiàn)的自然觀:

1、史前神話自然觀;

2、希臘自然觀

3、中世紀神學自然觀

4、文藝復興運動時期的自然觀

馬克思主義自然觀的三個歷史形態(tài):

1、樸素唯物主義自然觀;

2、機械唯物主義自然觀;

3、辯證唯物主義自然觀自然辯證法概論(新)早期的神創(chuàng)論自然觀舉例中國的盤古、女媧神話傳說古印度神話古巴比倫神話古埃及神話古希臘神話自然辯證法概論(新)神學自然觀自人類形成了宗教信仰后,就產(chǎn)生了與宗教信仰相關的自然觀。此類自然觀即神學自然觀。典型的神學自然觀,例如基督教的神學自然觀和佛教自然觀。自然辯證法概論(新)神學自然觀與早期神創(chuàng)自然觀的主要異同都是人類社會不同發(fā)展階段的產(chǎn)物,都是因為人類在對自然的認識方面所具有的某種蒙昧性所致。都使用了超自然的原因來解釋自然。但兩者的出發(fā)點有所區(qū)別,早期的神創(chuàng)自然觀更多是人類出于生存的需要,例如尋求心靈上的某種確定性而采取的一種策略;而神學自然觀則增加了一些統(tǒng)治需要的成分,例如基督教的加冕儀式、選民棄民、迫害異端、十字軍東征等行為。早期基本是感性的,而神學自然觀則有較強的系統(tǒng)性,甚至理性色彩,例如基督教經(jīng)院哲學的嚴密體系。自然辯證法概論(新)哲學自然觀用非神化的或自然本身的原因,而不是超自然的原因,并在一定意義上用理性來解釋自然,就成為哲學自然觀。初始的哲學觀對自然的解釋帶有很強的猜測、思辨和附會的特色。世界各民族都有哲學自然觀階段,其中比較典型的有:古希臘自然觀古代中國的自然觀自然辯證法概論(新)第一節(jié)馬克思主義自然觀的形成一、樸素唯物主義自然觀樸素唯物主義自然觀是建立在古代科學技術基礎上的樸素唯物主義和自發(fā)辯證法的自然觀,它是馬克思主義自然觀形成的最初思想淵源。自然辯證法概論(新)

我們把16世紀以前的科學技術統(tǒng)稱為古代科學技術,與之相適應的是古代樸素辯證自然觀。

自然辯證法概論(新)

(一)樸素唯物主義自然觀的淵源和基礎

1.淵源:宗教神話自然觀原始社會的人類實踐水平和認識能力低下,活動范圍狹窄,他們對自然界既產(chǎn)生了客觀現(xiàn)實的、樸素的觀念,又形成了某些神秘的觀念。(1)自然物都是有生命;(2)自然界是神從原始混沌中創(chuàng)造出來的;(3)某些動物是人類的祖先。自然辯證法概論(新)2.基礎:奴隸社會的腦力勞動和體力勞動相分工,產(chǎn)生了階級的分化;哲學和自然科學相融合,形成了整體知識形態(tài)的自然哲學。自然哲學的作用:(1)沖破了宗教神話自然觀的桎梏;(2)為樸素唯物主義自然觀奠定了知識基礎;(3)為樸素唯物主義自然觀奠定了認識論和方法論的基礎。自然辯證法概論(新)古希臘前期的主要成就是創(chuàng)立了科學與哲學融為一體的自然哲學。亞里士多德:自然哲學誕生的三個條件:

驚異,閑暇,自由自然辯證法概論(新)(二)樸素唯物主義自然觀的

觀點和特征1.樸素唯物主義自然觀的主要觀點是:自然界是具有無限多樣性的統(tǒng)一體,它體現(xiàn)在具體的物質形態(tài)中;自然界“處于永恒的產(chǎn)生和消滅中,處于不斷的流動中,處于無休止的運動和變化中”;人和其他動物都來源于自然界。自然辯證法概論(新)

古代中國樸素唯物主義自然觀的基本觀點

(1)自然界的本原是某一種物質或某幾種物質或某種抽象的東西。(2)自然界的生成和發(fā)展來自于其內部物質的矛盾運動。(3)人來源于自然界,并與自然界形成了“天人合一”的關系。自然辯證法概論(新)自然辯證法概論(新)76中國古代對自然的認識中國沒有古希臘那樣的自然哲學體系,但對于世界的本原、宇宙的結構、物質的運動等也有自己的認識。中國古代殷商時期就產(chǎn)生了“陰陽說”和“五行說”,到戰(zhàn)國時期已經(jīng)具備完整的形態(tài)?!瓣庩栒f”認為,萬事萬物都有陰陽之別,陰陽交感產(chǎn)生萬物,陰陽是一切事物運動變化的原因。“五行說”認為,萬物由金、木、水、火、土五種元素組成,且“五行相生”、

“五行相克”,即五行之間存在著相互依賴、相互轉化的關系。此外,中國古代還有“元氣說”的辯證思想,認為宇宙萬物都是由“元氣”構成的,

“元氣”希微無形,但充滿宇宙太空。陰陽太極圖自然辯證法概論(新)中國原始思維自然觀的理論形態(tài),主要是中國古代早期的陰陽說、五行說和八卦說。八卦學說由陰陽學說和五行說演化而來陰陽學說:

《易傳·系辭》:“一陰一陽之謂道”“陰陽不測之謂神”《易經(jīng)》:“易有太極,是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自然辯證法概論(新)五行說:

“夫和實生物,同則不繼。以他平他謂之和,故能豐長而物歸之。若以同裨同,盡乃棄矣。故先王以土與金木水火雜,以成百物。”

——《國語·鄭語》“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水曰潤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從革,土爰稼穡。潤下作咸,炎上作苦,曲直作酸,從革作辛,稼穡作甘?!?/p>

——《尚書·洪范》

自然辯證法概論(新)

八卦學說:

八卦,亦名經(jīng)卦,其基本符號是“—”和“--”,叫做“爻”,“—”是陽爻,“--”是陰爻。每3個爻組成1個符號,叫做“卦”,陰陽2爻錯綜配合組成8個符號即8卦,分別代表天、地、雷、風、水、火、山、澤。八卦由陰陽學說和五行說演化而來

自然辯證法概論(新)古代希臘樸素唯物主義自然觀的基本觀點。(1)自然是事物運動和變化的本原;(2)自然界的本原存在于“某種具有固定的形態(tài)中”或“某種特殊的東西中”。(3)宇宙是有形的、無限的和運動的;(4)人來源于動物,生物是進化的。自然辯證法概論(新)泰勒斯(前624—前547):萬物起源于水,并復歸于水。意義:他用自然事物來解釋自然界,驅逐了超自然的鬼神觀念,標志著人類自然觀的一次巨大進步;開創(chuàng)了唯物主義精神之追求的先河;奠定了人類理論科學發(fā)展的基礎。畢達格拉斯(前580-前500):萬物皆數(shù),數(shù)是萬物的本原。宇宙中“數(shù)的和諧”思想,開創(chuàng)了西方自然科學定量研究的傳統(tǒng),是最初的唯心主義學派的代表。德謨克利特(前460-前370):提出原子論,原子是最小不可分割的,堅硬的,不可入的,永不停息的物質微粒,原子的性質相同,大小形狀多種多樣。自然辯證法概論(新)“水”是萬物的始基

泰勒斯:自然辯證法概論(新)阿那克西曼德:萬物的始基是

“無限者”自然辯證法概論(新)阿那克西米尼:萬物的始基是“氣”

——

氣通過濃縮與稀釋形成各種實體。

自然辯證法概論(新)赫拉克利特:世界是永恒燃燒著的“火”“火”——火不是神和神創(chuàng)造的,它過去、現(xiàn)在、未來永遠是一個永恒的“活火”。自然辯證法概論(新)人不能第二次踏入同一條河流中。列寧稱:“赫拉克利特是辯證法的奠基人之一?!弊匀晦q證法概論(新)

阿那克薩哥拉:“種子說”——萬物由“種子”混合而成,物質的消滅只是“種子”的分離,“種子”的運動構成宇宙與無數(shù)具體事物。恩培多克勒:“四元素說”—萬物皆由水、火、土、氣“四元素”組成。自然辯證法概論(新)

留基伯、德謨克利特:“原子說”——萬物的本原就是原子和虛空。留基伯德謨克利特自然辯證法概論(新)“原子說”基本思想原子是一種不可以再分割的物質微粒,它在虛空中運動形成了萬事萬物,虛空是原子運動的場所,在無限虛空中彼此吸引和排斥、分離和結合;原子無生無滅,數(shù)目無窮、性質同一,僅有形狀大小的區(qū)別;原子在虛空中無始無終的運動,其動力不是外力,而是原子本身的屬性。由于形狀大小不同的原子在組成時的數(shù)目和排列不同,就構成自然界的多種對象和萬物的運動。自然辯證法概論(新)“原子說”意義:思辨的產(chǎn)物;天才的構想自然辯證法概論(新)中西方樸素唯物主義自然觀的特點(1)在認識自然界的本原方面,都持有一元論或多元論的觀點;(2)在認識人類與自然界的關系方面,都主張人類來源于自然界;(3)在認識宇宙方面,中國側重研究宇宙的時間和空間等問題,希臘側重研究宇宙的演化等問題;(4)中國的“元氣說”和希臘的“原子論”是樸素唯物主義自然觀的杰出代表。自然辯證法概論(新)2、樸素唯物主義自然觀的特征a)整體性和直觀性:從某種有形的、直觀的東西去尋求自然現(xiàn)象多樣性的統(tǒng)一。b)思辯性和猜測性:把自然界看成一幅由種種聯(lián)系和過程相互交織起來的畫面。猜測性:用猜測和想象去說明自然現(xiàn)象。C)自發(fā)性和不徹底性:樸素唯物主義與辯證法缺乏有機結合;樸素唯物主義自然觀蘊含著唯心主義因素。自然辯證法概論(新)(三)樸素唯物主義自然觀的作用1.它是馬克思主義自然觀形成的思想淵源。2.它從某一方面為近代自然科學的發(fā)展奠定了理論基礎。

古希臘人阿利斯塔克的“日心說”、德謨克利特的“原子論”和恩培多克勒的進化論等分別被近代的哥白尼、道爾頓和達爾文等人的科學發(fā)現(xiàn)所證實,成為近代自然科學發(fā)展的歷史淵源和理論基礎。自然辯證法概論(新)馬克思博士論文《德謨克利特的自然哲學和伊壁鳩魯?shù)淖匀徽軐W的差別》一個重視實踐,一個重視理論一個承認必然性,一個承認偶然性自然辯證法概論(新)恩格斯指出:“在希臘哲學的多種多樣的形式中,差不多可以找到以后各種觀點的胚胎、萌芽。因此,如果理論自然科學想要追溯自己今天的一般原理發(fā)生和發(fā)展的歷史,它也不得不回到希臘人那里去?!弊匀晦q證法概論(新)(四)樸素唯物主義自然觀的缺陷1.蘊含著唯心主義因素:受到原始宗教和神話的影響,希臘人的自然觀雖然在總體上是樸素唯物主義自然觀,但其中已經(jīng)存在著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的對立。2.不能科學地說明自然界:受到當時自然哲學的限制,希臘人只是從總體上解釋了自然界而不能在細節(jié)方面科學地、具體地說明自然界,缺乏一定的科學論證和嚴密的邏輯體系。自然辯證法概論(新)3、不能滿足民眾的需要。古希臘早期哲學家雖然提出了許多寶貴的自然觀思想,但他們探討的知識純粹的天然自然界的本原等問題,并為此進行激烈而無結果的紛爭,難以滿足民眾的需要;由于時代的局限,他們的觀點還摻雜著迷信和巫術等因素,不能滿足民眾的道德需要,也阻礙了自然觀的進一步發(fā)展。自然辯證法概論(新)二、機械唯物主義自然觀機械唯物主義自然觀是16-17世紀的自然哲學家們吸收當時的自然科學成果尤其是牛頓經(jīng)典力學理論,概括和總結自然界及其與人類的關系所形成的總的觀點。它是馬克思主義自然觀形成的重要思想淵源。

自然辯證法概論(新)問題:樸素唯物主義到機械唯物主義自然觀,其間,還存在悠長的時空范圍——中期的希臘哲學和晚期的希臘哲學;中世紀的基督教哲學、經(jīng)院哲學。如何對待這一時期的一些自然觀思想?如果忽視這一時期,就會在講述上人為地挖掘出巨大的溝壑,忽視了思想的流變性和過程的延展性。

自然辯證法概論(新)早期的自然哲學被中期和晚期的希臘的非自然哲學所取代的原因:

第一,早期希臘自然哲學家關于自然界本原的近乎于窮極一切的探索,封閉了自身發(fā)展的通道;這自然被對其進行“懷疑”和“批判”的智者學派所替代。第二,早期希臘自然哲學家離開人類社會的現(xiàn)實生活,依靠其直觀、猜測尤其是思辨,單純探索純粹的自然界,單純?yōu)榱俗非笳胬砗椭腔郏@自然很難使人們接受并傳播,這也自然被后來的“倫理化哲學”所取代,“倫理化哲學”從探索“自然界”轉變?yōu)樘剿鳌叭祟惿鐣?,并試圖與宗教、道德和政治相結合。第三,赫拉克利特依靠直觀、猜測和思辨創(chuàng)立的客觀的、生成的辯證法,也因為上述沒有和人類社會的現(xiàn)實生活相結合,而被后來的以蘇格拉底為代表的主觀辯證法所取代。自然辯證法概論(新)101什么叫思辯?——以芝諾悖論為例思辯就是運用邏輯推導進行理論上的思考?!斑\動是不可能的”

芝諾的證明:移動位置的物體在到達目的地之前,必須先到達路程的一半的地方,但要走完這一半的路程,又必須先經(jīng)過這一半的一半,如此遞推下去,物體最終只能停在原地不動,所以運動是不可能的。

芝諾生活在公元前5世紀的古希臘,是一位才思敏捷的哲學家。他曾經(jīng)四處游說,宣傳“運動不可能”的主張。他的這個結論是難以接受的,但人們又無法反駁他的論證過程。自然辯證法概論(新)中期和晚期希臘哲學又被基督教哲學所取代的原因:第一,中期和晚期的希臘哲學仍然繼承了早期自然哲學家的思辨、直觀和猜測的傳統(tǒng),其結局是只能實現(xiàn)自我滿足,但不能克服內部的爭論和沖突,這種爭論和沖突不是為了促進發(fā)展,反而導致相互否定,這種源自理性的思辨的結果導致“理性自殺”和“自我毀滅”。第二,中期和晚期的希臘哲學雖然注重與人類社會相結合,企圖實施哲學倫理化,建立倫理化哲學,但是這種哲學要么被歪曲為縱欲主義和功利主義,要么被墮落化和庸俗化,要么摻雜著迷信、巫術等因素,仍然不能滿足民眾的道德需要,也喪失了其指導道德實踐的功能,也失去自身存在的價值。結果,被另外一種基督教所取代:缺少無休止的純粹的思辨和論辯;宣揚樸素的信仰,實施新的倫理化。自然辯證法概論(新)中世紀的基督教哲學和經(jīng)院哲學的特點中世紀的基督教哲學和經(jīng)院哲學宣揚的大都是宗教神學的自然觀:自然界的本原是上帝,地球是靜止的,是宇宙中心,時間和空間是上帝創(chuàng)造的,人的理性來自于神,信仰是知識的基礎。即便如此,古希臘樸素唯物主義和自發(fā)辯證法的自然觀思想還是得到了繼承:奧古斯丁批判中期希臘哲學家的懷疑論思想;貝倫伽爾主張用辯證法研究神學,由此后來產(chǎn)生了“辯證神學”;圍繞“共相”是否存在的問題,展開了“唯名論”(否定)和“唯實論”(肯定)的爭論;吉洛姆繼承了伊壁鳩魯?shù)脑诱?;L培根倡導的經(jīng)驗和實驗科學;奧康倡導的新的“唯名論”,從內部批判了經(jīng)院哲學?!@些都促進了從樸素唯物主義自然觀向機械唯物主義自然觀的過度。自然辯證法概論(新)(一)機械唯物主義自然觀的

思想淵源1.“數(shù)本原說”和“原子論”。2.“地動說”和“位移運動說”。自然辯證法概論(新)自然科學有了相對獨立系統(tǒng)的發(fā)展。資本主義生產(chǎn)方式的出現(xiàn)和地理大發(fā)現(xiàn)是近代自然科學產(chǎn)生的社會歷史動因,文藝復興和宗教改革是近代自然科學興起的文化前提和思想基礎。自然辯證法概論(新)近代自然科學的誕生:哥白尼革命哥白尼(1473-1543):波蘭人,從學習托勒密的地球中心說開始其天文學研究,臨終時出版了《天體運行論》,將顛倒的日地關系重新顛倒過來,不僅超出了天文學學科范疇,而且有沖破宗教神學和科學革命的意義。該書于1835年才被取消禁令。自然辯證法概論(新)基本觀點:太陽是宇宙的中心,地球只是一顆普通的行星,它除自轉外,和其它行星一樣圍繞太陽轉。恩格斯:“日心說”是向宗教的“挑戰(zhàn)書”,是自然科學的“獨立宣言”。自然辯證法概論(新)(二)機械唯物主義自然觀的科學基礎

機械唯物主義自然觀的科學基礎是牛頓的經(jīng)典力學:

(1)物體若不受外力作用將處于靜止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tài);(2)物體的所有運動都是機械運動;(3)物體運動只有速度和位置的變化而無質量變化;(4)物體運動的過程和結果受到數(shù)學方程式的邏輯規(guī)定;(5)時間和空間是絕對存在的;(6)世界由不可再分割的粒子構成。自然辯證法概論(新)⑴慣性是物質的本質屬性,物質自身沒有改變狀態(tài)的能力。“只有當外力作用于運動物體之上時,真正的運動才能發(fā)生或有所改變?!睓C械論者據(jù)此提出了外因論。

⑵“哲學的全部任務看來就在于從各種運動現(xiàn)象來研究各種自然之力,而后用這些力去論證其他的現(xiàn)象?!睓C械論者試圖把一切運動都還原為機械運動。機械論自然觀的自然科學基礎:自然辯證法概論(新)⑶物體的運動只能改變物體的速度與位置,不能改變質量。機械論者據(jù)此把一切變化歸結為位置變化,否認質變。⑷存在“絕對空間”和“絕對時間”。空間和時間成了脫離物質的獨立實體。機械論自然觀的自然科學基礎:自然辯證法概論(新)⑸可以用嚴格的數(shù)學方程式表示機械因果性公式,據(jù)此可以精確預言運動結果。“能用同樣的推理方法從力學原理中推導出自然界的其他許多現(xiàn)象。”⑹物質微?!翱梢詿o限地分割,而且是可以無限地把它分離開來的。”機械論者據(jù)此力圖機械地分解自然界,把自然界還原為物質實體的集合,把物質實體還原為基元粒子的集合。機械論自然觀的自然科學基礎:自然辯證法概論(新)(三)機械唯物主義自然觀的觀點和特征1.機械唯物主義自然觀的主要觀點是:(1)自然界絕對不變:在本質上永久存在、固定不變;時間和空間是絕對不變的;自然物也是不變的。(2)因果規(guī)律決定著物質運動。(3)以形而上學的思維方式認識自然界。自然辯證法概論(新)第一個近代唯物主義者(18世紀意義上的)。他將力學范疇引入哲學,建立了第一個較完整的機械唯物主義哲學體系。認為機械位移是物體的唯一運動形式,世界一切事物都受機械運動原理的支配;人和自然沒有本質區(qū)別,甚至人類的推理活動也不過是機械的計算?;舨妓挂磺型评矶及谛撵`這兩種活動—加與減里面。

自然辯證法概論(新)人鐘心臟發(fā)條神經(jīng)關節(jié)齒輪游絲霍布斯機械性人是機器自然辯證法概論(新)洛克認為自然事物的一切特殊性都由物質微粒的量的機械組合而決定,用這些機械的量的特征就可以說明自然界的一切現(xiàn)象。洛克自然辯證法概論(新)人是一架會自己發(fā)動自己的機器;一架永動機的活生生的模型。體溫推動它,食物支稱它?!捞乩诖箫L揚起的塵埃漩渦中,沒有任何一個塵土分子的分布是偶然的。

——霍爾巴赫自然辯證法概論(新)2.機械唯物主義自然觀的特征

(1)機械性。承認自然界事物的機械運動及其因果關系,主張還原論和機械決定論。(2)形而上學性。承認世界的物質性和永恒不變性,用孤立、靜止、片面的觀點解釋自然界,看不到事物之間的普遍聯(lián)系與變化發(fā)展。(3)不徹底性。雖然承認自然界的物質性,但仍主張“自然界的絕對不變性”、神的“第一推動力”和“合目的”的上帝創(chuàng)造論,使自然科學又回到神學的懷抱中。自然辯證法概論(新)(四)機械唯物主義自然觀的作用1.它為辯證唯物主義自然觀的形成奠定了唯物主義思想基礎。

(客觀性、物質性和發(fā)展的規(guī)律性)。2、它為辯證唯物主義自然觀的形成提供了方法論前提。

(1)培植了求實和崇尚理性的科學精神;(2)促進對自然界的認識從注重神學教義到注重經(jīng)驗事實、從注重思辨和想象到注重觀察、實驗和數(shù)學推理、從注重把宗教作為判定認識標準到注重把實踐作為判定認識標準的轉變;(3)強調通過觀察、實驗和分析等科學方法分門別類地研究自然界。自然辯證法概論(新)(五)機械唯物主義自然觀的缺陷(1)以機械決定論認識自然界:機械唯物主義自然觀主張自然界是一架機器,把自然界中的各種運動都歸結為機械運動,抹殺了物質運動形式及其性質的多樣性,割裂了自然界和人類社會的固有聯(lián)系;(2)以因果決定論看待自然界。(3)以孤立、片面、靜止的思維方式考察自然界,否定了辯證法的認識論;自然辯證法概論(新)3、為辯證唯物主義自然觀的形成起到過渡作用。具體研究自然界方面高于古希臘,但在總體觀點又低于古希臘。不徹底性與經(jīng)驗實在性并存。思辨?zhèn)鹘y(tǒng)和實踐精神兼具。自然辯證法概論(新)評價

機械唯物主義自然觀是這個時代自然科學家和唯物主義哲學家共同的思想結晶。

作為一個完整的思想體系,

一方面,它克服了古代自然觀所存在的缺陷,具有較堅實的自然科學基礎,在對自然界細節(jié)的認識上高于古代;但另一方面,它對自然界整體的看法是機械唯物主義的觀念,是低于古代的。自然辯證法概論(新)(六)機械唯物主義自然觀的演變1、機械唯物主義自然觀的發(fā)展和影響。(18世紀法國唯物主義哲學家的貢獻)2、機械唯物主義自然觀受到挑戰(zhàn)和沖擊。(1)受到哲學的挑戰(zhàn)。(斯賓諾莎、萊布尼茨)(2)受到科學的挑戰(zhàn)。(天文學、地質學、生物學、化學、解剖學、氣象學、地理學等等)自然辯證法概論(新)三、辯證唯物主義自然觀(一)辯證唯物主義自然觀的思想淵源P341.古希臘哲學2.德國古典哲學自然辯證法概論(新)德國唯心主義辯證法18世紀末19世紀初,自然科學從“收集材料”階段向“整理材料”階段過渡,社會歷史發(fā)展的辯證性質也比較明顯的顯現(xiàn)出來。在這種新的歷史條件下,就出現(xiàn)了辯證法的第二個歷史形態(tài)──德國古典哲學的唯心辯證法。這種辯證法在唯心主義的形式下,比較系統(tǒng)、比較自然的闡述了世界的聯(lián)系、發(fā)展和矛盾,使辯證法形成了一個比較完整的思想體系??档率堑聡罢軐W革命”的第一個代表,是德國古典唯心主義和辯證法哲學的奠基人??档轮?,經(jīng)過費希特、謝林,到黑格爾德國唯心主義辯證法發(fā)展到了頂點。自然辯證法概論(新)主要成就:德國唯心主義辯證法思想雖然抽象地發(fā)展了人的能動性,但它主張自然界是一個整體,并且是不斷運動、變化和發(fā)展著的,它的發(fā)展是一個由低級向高級轉變的歷史過程,并遵循對立統(tǒng)一、質量互變和否定之否定的辯證法則;時間、空間、運動和物質是統(tǒng)一的,矛盾是物質運動的根本動力;生命來自于自然界,能動的自我意識是人的本質,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自然辯證法概論(新)

(二)辯證唯物主義自然觀的科學基礎

辯證唯物主義自然觀的科學基礎是星云假說、地質“漸變論”、尿素的人工合成理論、元素周期律、電磁理論、細胞學說、能量轉化和守恒原理和達爾文生物進化論等自然科學理論。它們深刻地揭示了自然的普遍聯(lián)系和辯證性質,以近乎系統(tǒng)的形式描繪出一幅自然界聯(lián)系的清晰圖畫,使辯證唯物主義自然觀取代機械唯物主義自然觀成為歷史的必然。自然辯證法概論(新)18世紀末-19世紀中葉理論科學的主要成就天文學領域星云假說:康德-拉普拉斯假說——太陽系是由彌漫塵粒通過吸引和排斥逐步形成的。蘊含自然界演化的觀點。

1755年康德《自然通史與天體論》1796年拉普拉斯《宇宙體系論》地質學領域地質演化說:災變論——居維葉(法國)

漸變論——賴爾(1797-1875)(英國)《地質學原理》整個地球是自然力作用和演變的結果。對達爾文生物進化論有很大影響。自然辯證法概論(新)康拉星云假說康德《自然通史和天體論》(1755):太陽系起源的“星云假說”。運用辯證的觀點,概括、綜合了當時天文學、力學的成就,特別是根據(jù)當時觀測到云霧狀天體存在的資料,提出了太陽系起源的“星云說”??档拢↖.Kant,1724-1804)自然辯證法概論(新)41年后,1796年,法國的拉普拉斯在《宇宙系統(tǒng)論中用牛頓力學詳細論證了太陽系的演化過程,提出了一個類似的,更趨完整的星云假說。這時,康德的著作才引起科學界的注意,并于1799年再版,產(chǎn)生了深遠的影響,后人將這個假說稱為康德——拉普拉斯星云假說。恩格斯對星云假說給予了高度評價。自然辯證法概論(新)地質“漸變論”工業(yè)革命以來,由于地質勘探、礦山采掘,開鑿運河,向人們展示出逐一重疊的地層中,各種古生物化石從低級到高級漸次發(fā)展的系列。這些都迫使科學家承認,在漫長的地質歷史年代里,地球及其表層上的生物確實發(fā)生過許多次變化。但是對于這種變化原因的解釋,科學界的意見紛紜,形成了不同的學說和學派。自然辯證法概論(新)以法國博物學家居維葉為代表的一派,根據(jù)生物化石和地層的不連續(xù)性,提出了災變假說。支持者把災變論推向極端,居維葉災變論的代表作是《地球表面的革命》。恩格斯說它“在詞句上是革命的,而在實質上是反動的。它以一系列重復的創(chuàng)造行動代替了單一的上帝的創(chuàng)造行動,使神跡成為自然界的根本的杠桿?!弊匀晦q證法概論(新)

與居維葉的觀點不同,英國地質學家賴爾主張地殼演化的漸變論(亦稱均變論)。賴爾認為地球生物生存環(huán)境的變化不是劇變,而是自然力作用和演變的結果,是緩慢發(fā)生的。賴爾把唯物主義和辯證法思想帶進了地質學,恩格斯評價:是“賴爾把理性帶進了地質學”。自然辯證法概論(新)人工合成尿素1828年,法國化學家維勒首先從無機物人工合成了有機物——尿素。這是對生命力學說的有力沖擊。維勒明確指出,尿素的人工合成,“這是特別值得注意的事實,因為它提供了一個從無機物人工制成有機物并確定是動物體上的實物的例證”。自然辯證法概論(新)能量守恒與轉化定律1644年,笛卡爾在《哲學原理》中提出了宇宙的總能量是恒定的思想。盡管當時這僅限于哲學論述,沒有自然科學的證明,但這畢竟是第一個明確的運動不滅原理。19世紀,不同國家的學者邁爾、焦耳、格羅夫、柯爾丁、赫爾姆霍茲等,通過不同途徑,發(fā)現(xiàn)、證明了能量守恒定律,使運動不滅原理獲得自然科學的表述。自然辯證法概論(新)哲學含義:生動地證明了自然界物質運動多樣性的統(tǒng)一,物質運動既不能無中生有,也不能消滅,只能在一定條件下相互轉化。形而上學自然觀受到極大的沖擊。恩格斯稱它為“偉大的運動基本定律”。自然辯證法概論(新)化學元素周期律俄國化學家門捷列夫緊緊抓住原子量是這個元素的基本特征,努力探索原子量與元素性質之間的相互關系,于1869年提出了周期律,即“按照原子量的大小排列起來的元素,在性質上呈現(xiàn)出明顯的周期性”。自然辯證法概論(新)1871年門捷列夫又對周期表作了重要修改,他糾正了一些元素的原子量,并在周期表中留出空格,預言了6個未知元素的性質。自然辯證法概論(新)周期律的建立,把原來認為是彼此孤立、各不相關的各種元素看成是有內在聯(lián)系的統(tǒng)一體,它表明元素性質發(fā)展變化的過程是量變到質變的過程。恩格斯高度評價周期律的發(fā)現(xiàn),指出“門捷列夫不自覺地應用黑格爾的量轉化為質的規(guī)律,完成了科學上的一個勛業(yè),這個勛業(yè)可以和勒維烈計算尚未知道的行星海王星的軌道的勛業(yè)居于同等地位”。自然辯證法概論(新)細胞學說1838年,施萊登發(fā)表了《論植物發(fā)生》,提出細胞是一切植物結構的基本單位。1839年,施旺發(fā)表了《動植物結構和生長相似性的顯微研究》,把施萊登的學說擴大到動物界,形成了適用于整個生物界的細胞學說。自然辯證法概論(新)物種進化論在生物學領域,1859年達爾文出版《物種起源》,物種進化論已日臻成熟。物種進化論:生物不斷進化,經(jīng)歷了從低級到高級、從簡單到復雜的過程。自然界進化是自然選擇的結果。競爭是選擇實現(xiàn)的保證。達爾文進化論的流行,使進化的觀點開始深入人心,以致出現(xiàn)了社會達爾文主義。華萊士,科學優(yōu)先權自然辯證法概論(新)電磁理論1799年,伏打電池的發(fā)明首先使人們獲得持續(xù)電流,揭開了電力應用的序幕。1820年,丹麥的奧斯特發(fā)現(xiàn)了電流的磁效應,這是近代電磁學的突破口。法拉第以自己的研究成果,奠定了電磁理論的基礎。用實驗證明了電和磁的相互轉化。他沖破牛頓力學關于“超距作用”的觀念,提出了“力線”的概念,并由“磁力線”概念出發(fā),提出了“場”的概念。

自然辯證法概論(新)近代科學的第二次大綜合麥克斯韋是法拉弟思想的繼承者和發(fā)展者,他認為法拉第的工作缺乏嚴格的數(shù)學形式,立志要用數(shù)學語言加以總結和提高。1862年,麥克斯韋引進兩組偏微分方程,預言了電磁波的存在并推算出了電磁波的傳播速度為C(光速)。麥克斯韋預言光波就是電磁波。1863年,《電磁學通論》。麥克斯韋的理論揭示了電、磁和光的統(tǒng)一性,實現(xiàn)了人類對自然界認識的又一次綜合,它是物理學發(fā)展的又一里程碑,標志著經(jīng)典物理學的成熟。自然辯證法概論(新)辯證唯物主義自然觀的確立恩格斯(1820-1895)總結概括了這些自然科學的成就,在《自然辯證法》、《反杜林論》、《社會主義從空想到科學的發(fā)展》、《費爾巴哈和德國古典哲學的終結》四大著作中,系統(tǒng)地闡述了辯證唯物主義自然觀,使辯證唯物主義自然觀得以確立。辯證唯物主義自然觀的創(chuàng)立,實現(xiàn)了人類自然觀發(fā)展史上的一次革命。自然辯證法概論(新)新的自然觀的基本點是完備了:一切僵硬的東西溶化了,一切固定的東西消散了,一切被當作永久存在特殊東西變成了轉瞬即逝的東西,整個自然界被證明是在永恒的流動和循環(huán)中運動著。

——恩格斯自然辯證法概論(新)(三)辯證唯物主義自然觀的觀點和

特征1.辯證唯物主義自然觀的主要觀點是:(1)自然界是先在的和歷史的自然界。(2)自然界是相互聯(lián)系和變化發(fā)展的自然界。(3)用辯證思維方式認識自然界。自然辯證法概論(新)

2.辯證唯物主義自然觀的特征主要體現(xiàn)在:

(1)實踐性(2)歷史性(3)辯證性(4)批判性自然辯證法概論(新)(四)辯證唯物主義自然觀的作用1.它繼承了古代樸素的唯物主義和辯證法的思想實質,克服了機械唯物主義自然觀、法國經(jīng)驗唯物主義自然觀和德國思辨唯心主義自然觀的固有缺陷,實現(xiàn)了自然觀發(fā)展史上的革命性變革,完成了自然觀發(fā)展的否定之否定的歷程。2.它主張實踐是人有意識、有目的地以客觀的態(tài)度對自然界的否定性活動,它內含否定性、客觀性和革命性的規(guī)定,是具有革命性、科學性特點的自然觀,為促進科學技術的發(fā)展提供了理論基礎和方法指導。3.它突破了人類社會和自然界的界限,為自然科學、社會科學和人文科學的融合奠定了理論基礎。自然辯證法概論(新)(五)辯證唯物主義自然觀的演變1、被現(xiàn)代物理學證實和發(fā)展。2、被復雜性科學豐富和發(fā)展。自然辯證法概論(新)

兩朵烏云:

以太漂移:1876年-1879年間,美國物理學家邁克爾遜和莫雷進行了搜索以太風的實驗。他們設想,如果地球有相對于以太的運動而以太又是光的傳播介質,那么光順著以太的方向運動到一定距離再沿逆著以太方向運動到原點的時間,必然會大于光垂直于以太運動方向往返同樣距離的時間,就好像游泳時順流逆流各游相等距離的時間必然大于等距離往返對岸的時間。多次實驗并沒有找到以太風或地球相對于以太的相對運動。自然辯證法概論(新)黑體輻射:黑體受高溫而向外輻射。斯特凡:黑體輻射的總能量與他的絕對溫度的4次方成正比。維恩:維恩公式在短波部分與實驗結果符合。瑞利和金斯:瑞利-金斯公式在長波部分與實驗吻合,在短波部分,得出荒謬的結論,即當輻射的波長無限小時可以獲得無限大的能量,后來被稱為“紫外災難”。普朗克:1900年通過內插法將維恩公式和瑞利-金斯公式結合,提出能量子概念。

“經(jīng)典理論給了我這么多有用的東西,因此必須以最大謹慎對待它、維護它。”普朗克[德]1858-1947自然辯證法概論(新)洛倫茲:“在今天,人們提出了與昨天所說的截然相反的主張。這樣一來,已經(jīng)沒有真理的標準了,也不知道科學是什么了。我真后悔我未能在這些矛盾出現(xiàn)前五年死去。自然辯證法概論(新)三大發(fā)現(xiàn):電子的發(fā)現(xiàn):英國湯姆生1897年X射線:德國人倫琴研究陰極射線,意外發(fā)現(xiàn)放在距離放電管2米遠的鉑氰化鋇的屏上發(fā)出了熒光。放射性現(xiàn)象:法國人貝克勒爾研究X射線產(chǎn)生的原因時,1896年,發(fā)現(xiàn)鈾鹽會自動發(fā)出具有穿透力很強的射線。兩大成就:相對論:1905年狹義,1916年廣義量子力學:德布羅意(法國)薛定諤(奧地利)——波動力學;波恩(德)——矩陣力學,海森堡(德),狄拉克(英),泡利(奧地利)玻爾(丹):互補原理狄拉克自然辯證法概論(新)現(xiàn)代自然科學全面發(fā)展粒子世界中的發(fā)現(xiàn):原子核,正電子,μ子,π子,中微子等??淇擞慕?。地球物理和天體物理的進展:大陸漂移說,地幔對流說,海底擴張說,板塊說;大爆炸宇宙說。分子生物學建立:1953年沃森和克利克發(fā)現(xiàn)DNA分子雙螺旋結構。系統(tǒng)科學、非線、非線性科學和復雜性科學的興起(“新三論”和“老三論”)新技術革命的興起自然辯證法概論(新)夸克幽禁在物質結構理論領域,20世紀50年代以來提出的種種粒子假說中,以夸克模型提出的哲學問題最為突出。由美國人蓋爾曼于1964年提出的夸克模型設定一切強子都是由更基本的夸克組成。本來這一假說就突破了曾經(jīng)較長時間人們認為強子是物質的最基本單位,因而稱為“基本粒子”的靜止觀點,但是,由于高能物理曾在較長時間里還沒有像在原子中分出自由電子、中子、質子那樣,把夸克從強子中分出來,也沒有實驗證明“自由夸克”的存在,多數(shù)物理學家據(jù)此斷言“夸克”是被“幽禁”起來了。更有人由此認為,所謂“夸克”只是抽象的數(shù)學點,而不是具有一定結構的實體,“基本粒子”不能再分。于是在哲學上就提出了物質究竟是否無限可分這樣一個尖銳的哲學問題。如果承認物質不能無限可分,就等于否認物質運動變化發(fā)展的永恒性,導致物質靜止的形而上學觀點。

自然辯證法概論(新)對“夸克幽禁”,20世紀60年代以來由于加速器能量的探測器性能的突飛猛進,科學家們在實驗室中逐步發(fā)現(xiàn)了強子確有其內部結構。無論用電子還是中微子轟擊核子。實驗結果都顯示出核子內有點狀粒子結構的跡象。既然實驗表明強子內部有其特異的性質和結構,那么一旦清楚地認識了它,掌握了其內部特殊的運動規(guī)律,就必然能夠找到特殊方法把比強子更為基本的東西釋放出來。事實上,隨著有關強子結構的復合模型的顯著改進,六種夸克的預言,到1995年基本都被證實了,高能物理界甚至還提出了有沒有比夸克和膠子場更基本的東西的問題。人們越來越堅信“基本物質并不基本”,不僅強子可分,輕子和層子也是可分的。自然辯證法概論(新)第二節(jié)馬克思主義自然觀的發(fā)展馬克思主義自然觀發(fā)展的基礎是20世紀以來的科學技術和社會進步,其主要體現(xiàn)在系統(tǒng)自然觀、人工自然觀和生態(tài)自然觀等方面,它們是馬克思主義自然觀發(fā)展的當代形態(tài),是中國馬克思主義自然觀的重要內容,是科學發(fā)展觀和生態(tài)文明觀的理論基礎。自然辯證法概論(新)一、系統(tǒng)自然觀系統(tǒng)自然觀是關于自然界的存在及其演化的觀點,是以系統(tǒng)科學等為基礎,對自然界系統(tǒng)的存在方式和演化規(guī)律的概括和總結。自然辯證法概論(新)系統(tǒng)及其要素、特征物質聯(lián)系的系統(tǒng)方式自然界的物質性主要回答存在著的“是什么”的問題;“如何存在”由系統(tǒng)方式和運動形式來回答。物質普遍聯(lián)系的基本形式——系統(tǒng)何謂系統(tǒng)?~貝塔朗菲:處于一定的相互關系中并與環(huán)境發(fā)生關系的各組成部分(要素)的總體。~錢學森:由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賴的若干組成部分結合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機整體,且此系統(tǒng)本身又是它所從屬更大系統(tǒng)的組成部分。~恩格斯:我們面對著的整個世界形成一個體系,即各種物體相互聯(lián)系的總體。自然辯證法概論(新)系統(tǒng):由相互聯(lián)系、相互作用的元素(要素)按照一定的結構組成的有特定功能的有機整體。要點:1)任何系統(tǒng)必須有兩個以上的要素構成。2)系統(tǒng)諸要素之間、要素與系統(tǒng)整體之間的相互聯(lián)系、作用,形成了特定的結構。

3)要素彼此之間聯(lián)系性成為一個統(tǒng)一的有機整體。

4)系統(tǒng)作為一個整體對環(huán)境表現(xiàn)出特定的功能。自然辯證法概論(新)`結構:要素在系統(tǒng)內部恒定的分布和排列?!臻g結構:材料的晶體結構、DNA雙螺旋結構、建筑物的力學結構等——時間結構:地球自轉公轉、潮汐、電諧振、生物鐘、心臟的脈動等——時空結構:樹木的年輪等功能:系統(tǒng)與外界(環(huán)境)作用產(chǎn)生影響和效力的能力?!o態(tài)功能:——動態(tài)功能功能以結構為基礎,功能是結構的表現(xiàn);功能對結構有反作用,功能的發(fā)揮會損耗結構。系統(tǒng)功能性的表現(xiàn):同構同功——天然尿素和人工尿素異構同功——計時(日晷、機械表、石英表)異構異功——企業(yè)系統(tǒng)(計劃、組織、指揮、控制)同構異功——材料學上對某一金屬的處理。自然辯證法概論(新)系統(tǒng)的基本特點1整體性——加和性(量的加和,無新質)——非加和性(新質)

黑格爾:“一只手,如果從身體上割下來,按照名稱雖仍然可叫做手,但按照實質來說,已不是手了?!?層次性指系統(tǒng)與環(huán)境中其他系統(tǒng)相互作用,構成較高一級系統(tǒng),而本身則成為較高一級系統(tǒng)的要素或子系統(tǒng)?!凑召|量和尺度的相對大?。好煊^、微觀(小于10-15千克、10-6厘米)宏觀、宇觀、脹觀(比宇觀大1019個數(shù)量級,典型尺度為1016億光年)——按系統(tǒng)的組織性和復雜性大?。汉唵蜗到y(tǒng)(要素少、作用簡單)簡單巨系統(tǒng)(要素多、作用簡單、在同一等級)復雜巨系統(tǒng):(要素多、同一等級的要素已經(jīng)分成若干等級的子系統(tǒng)。例如細胞-器官-系統(tǒng)-動物體)特殊復雜巨系統(tǒng):社會系統(tǒng)自然辯證法概論(新)系統(tǒng)層次之間的關系——高層次系統(tǒng)包含低層次系統(tǒng),兩者是整體與部分之間的關系。——層次和系統(tǒng)復雜性有對應關系。層次越高,復雜性越大(牛頓力學體系一個層次質點,熱力學系統(tǒng)兩個層次宏觀微觀,生物體包含多個層次)——層次的分化和子系統(tǒng)的中心化。(太陽)——系統(tǒng)結合力與層次高低成反比。3有序性指系統(tǒng)各部分在空間、時間上分布規(guī)則性、組織性和確定性。4動態(tài)性自然辯證法概論(新)系統(tǒng)的種類孤立系統(tǒng):系統(tǒng)與環(huán)境之間無物質、能量、信息交換。封閉系統(tǒng):系統(tǒng)只與環(huán)境交換能量而不交換物質。開放系統(tǒng):系統(tǒng)與環(huán)境交換物質、能量、信息。自然辯證法概論(新)(一)系統(tǒng)自然觀的思想淵源1.古希臘的赫拉克利特、德謨克利特等,近代的萊布尼茨、狄德羅、康德、黑格爾等都主張自然界是一個系統(tǒng);馬克思和恩格斯主張系統(tǒng)是自然物質的存在方式,自然界是永恒循環(huán)和發(fā)展著的。2.古代中國自然哲學家們認為,世界是由陰陽和五種元素構成的一個統(tǒng)一的、運動著的整體。這種注重研究整體、協(xié)調和協(xié)同的思想受到西方著名科學家普里戈金的高度評價。他主張把強調實驗、分析和定量描述的西方科學傳統(tǒng)和強調“自發(fā)的有組織的世界”的中國傳統(tǒng)哲學相結合,“導致新的自然哲學和自然觀”。自然辯證法概論(新)(二)系統(tǒng)自然觀的基礎1、系統(tǒng)論、控制論和信息論。2、耗散論、協(xié)同論、突變論和超循環(huán)論。3、分形論、混沌論、復雜性適應論。自然辯證法概論(新)(三)系統(tǒng)自然觀的觀點和特征1.系統(tǒng)自然觀的主要觀點是:自然界是簡單性和復雜性、構成性與生成性、確定性和隨機性辯證統(tǒng)一的物質系統(tǒng),它以進化和退化相互交替的形式演化著;系統(tǒng)是由若干要素通過非線性相互作用構成的整體,它既與其所在的環(huán)境發(fā)生聯(lián)系,又與其他系統(tǒng)發(fā)生關聯(lián),系統(tǒng)具有開放性、動態(tài)性、整體性和層次性等特點;系統(tǒng)的演化是不可逆的,分叉和突現(xiàn)是其演化的基本方式,開放、遠離平衡態(tài)、非線性作用和漲落等構成其演化的自組織機制,進化是系統(tǒng)以對稱性破缺為路徑和基礎的有序化過程;時間具有不可逆性,時間和物質系統(tǒng)相互關聯(lián);自然界經(jīng)歷著“混沌—有序”不斷交替的過程,是無限循環(huán)和發(fā)展的。自然辯證法概論(新)2.系統(tǒng)自然觀的特征主要體現(xiàn)在:系統(tǒng)性復雜性演化性廣義性自然辯證法概論(新)自然界的演化自然界演化的科學圖景(《宇宙與人》)宇宙的起源恒星的起源生命的起源人類的起源智力的起源自然辯證法概論(新)宇宙的起源《淮南子·原道訓》注:“四方上下曰宇,古往今來曰宙,以喻天地?!奔从钪媸翘斓厝f物的總稱。宇宙是廣漠空間和其中存在的各種天體以及彌漫物質的總稱。宇宙是物質世界,它處于不斷的運動和發(fā)展中。自然辯證法概論(新)千百年來,科學家們一直在探尋宇宙是什么時候、如何形成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