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2-2023學年北京市通州區(qū)高二(上)期末語文試卷
注意事項:
1.答卷前,考生務必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填寫在答題卡上。
2.回答選擇題時,選出每小題答案后,用鉛筆把答題卡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
涂黑;如需改動,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他答案標號。回答非選擇題時,將
答案寫在答題卡上,寫在試卷上無效。
3.考試結束后,本試卷和答題卡一并交回。
閱讀下面材料,完成問題。
材料一
“雙遺產”也稱“復合遺產”,是一個較為特殊的遺產概念和類型。我們可
以將其理解為:一個遺產地范圍內,既有杰出的文化意義,也有不可替代的自然
價值,單獨選其“文化”或“自然”,皆不足以完整體現(xiàn)其突出普遍價值。于是,
這類遺產以“雙遺產”的面貌列入《世界遺產名錄》。泰山以符合7項突出普遍
價值標準成為中國第一個“雙遺產”。
伴隨著世界遺產的全球性影響力不斷增強,多種多樣的新遺產類型競相發(fā)展
起來。2000年,“青城山一都江堰”成為世界文化遺產。2006年,都江堰風景名
勝區(qū)被納入世界自然遺產“四川大熊貓棲息地”。值得注意的是,都江堰水利工
程于2018年被列入一個新出現(xiàn)的行業(yè)遺產類型即“世界灌溉工程遺產”名錄。
這時,原有的“雙遺產”局面發(fā)生了變化。
2022年9月,興化垛田也成為了“雙遺產”,其被列入的“世界農業(yè)文化遺
產”和“世界灌溉工程遺產”皆屬于世界文化遺產的分支。這些新興遺產類型進
一步延續(xù)了世界遺產價值觀,建立了與世界遺產平行的評估和發(fā)展體系,更關注
于某個行業(yè)或某個學科領域,內涵更集中,體量更“輕”,能夠更契合遺產地社
會發(fā)展的現(xiàn)實需求,被形象地稱為“輕遺產”。
可以預見的是,我們未來會見到更多類型的“輕遺產”。“輕遺產+世界遺產”
“輕遺產+輕遺產”等構成的“雙遺產”復合現(xiàn)象會越來越常見。
10月26日,又一類新的遺產項目在西班牙誕生了。國際地質科學聯(lián)合會公
布了全球第一批地質遺產地名錄,中國7處地質遺跡入選,其中“云南石林喀斯
特”“云南澄江寒武紀化石產地和化石庫”都與世界自然遺產地有疊加關系,“內
蒙古巴丹吉林沙漠必魯特高大沙山和湖泊”遺產地也正在申請世界自然遺產。
保持遺產的真實、完整,是確保遺產價值得以延續(xù)、始終“不走樣”的關鍵。
在許多“輕遺產”所在的行業(yè)領域,遺產文化氛圍、管理經驗都或多或少存在著
需要補齊的“短板”。保護工作在世界遺產的后期管理中占了很大的比例,但對
“輕遺產”則需更進一步,人們要具備平衡智慧和創(chuàng)新精神,能在將遺產內容貢
獻于社會進步、為遺產地創(chuàng)造新的發(fā)展路徑的同時,仍守住遺產價值的底線。
“輕遺產”不斷涌現(xiàn),“雙遺產”不斷增加,進一步開闊了公眾的文化視野,
提升了遺產資源的利用水平。中國是許多遺產新類型的倡導者和實踐者,積極與
國際社會共同交流遺產保護的經驗,推動世界遺產事業(yè)的發(fā)展邁向新階段。
(取材于鄒朵的相關文章)
材料二
近日,位于江蘇省泰州市的“興化垛田灌排工程體系”入選2022年度世界
灌溉工程遺產名錄。早在2014年,“興化垛田傳統(tǒng)農業(yè)系統(tǒng)”已經被聯(lián)合國糧農
組織確定為全球重要農業(yè)文化遺產。
“雙遺產”成為當地發(fā)展的金字招牌。
從遺產價值角度來看,農業(yè)遺產下的垛田作為古代土地利用的活化石,是研
究當地生態(tài)環(huán)境變遷和土地利用方式轉變的珍貴標本。而作為灌溉工程,興化垛
田則是國內外唯一、里下河腹地獨有、分布在興化湖蕩區(qū)的高地旱田灌排工程體
系,起到了支撐農業(yè)發(fā)展和調蓄水資源的雙重作用。農業(yè)遺產將當地農林漁的立
體復合經營模式、農作物種植多采用輪作倒茬、間作套種相結合的種植制度和特
色農產品等作為農耕技術體系與生計要素,描繪出棲息地上的先民如何發(fā)揮智慧
將沼澤地變成了“菜籃子”和“果盤子”。灌溉工程遺產則以坪口、堤壩、包括
古河道和湖蕩的古河湖水系以及古橋、古碼頭遺址等水利設施,展現(xiàn)了延續(xù)至今
的科技成就。
但是,誕生于農耕文明基礎上的興化垛田傳統(tǒng)農業(yè)系統(tǒng)和灌排工程,與當代
生產生活方式也產生了一定的沖突。在世界各地遺產地共同面臨的問題,在興化
也同樣存在。
自上世紀80年代始,隨著防洪設施不斷完善,垛田傳統(tǒng)防洪功能便逐步弱
化,開始出現(xiàn)大面積推垛成田、放岸填溝現(xiàn)象;許多垛田被占用建房、辦廠,改
蔬菜種植為糧食生產,開溝挖塘搞“精養(yǎng)”。與此同時,當地年輕一代如何傳承
垛田農事傳統(tǒng),也成為新的難題。從事垛田農耕技術的農戶年齡偏高,蜀泥、扒
窄等繁重農活缺少青壯年勞力,這使得河道缺乏經常性疏浚,導致垛間河溝淤塞、
水草叢生,影響了垛田的生態(tài)。
如何解決這些問題?遺產地普遍珍視“名片效應”,“興化垛田”品牌促進了
經濟增長,促使當地政府拿出“真金白銀”進行遺產保護、清淤河道并進行農業(yè)
產品體系的持續(xù)優(yōu)化與培育。這一系列成效又使得農戶從“垛田”中受益,有了
新的積極性去維護、傳承垛田的遺產價值。
同時,興化市人民政府還組建興化垛田傳統(tǒng)農業(yè)系統(tǒng)院士專家工作站暨保護
與發(fā)展研究中心,為垛田的保護與發(fā)展提供人才支撐和智力保障。
2021年為精準定位垛田保護范圍,興化市劃定國家級和省級保護邊界,并
實地標定界樁和公告牌,推動垛田保護范圍精細化管理,確保垛田保護范圍內執(zhí)
法監(jiān)督有據可依。
(取材于尹曉宇的相關文章)
1.根據材料一,下列關于“輕遺產”的表述,正確的一項是
A.只是世界文化遺產的一個分支。
B.僅僅關注某個行業(yè)或者學科。
C.不如世界自然遺產的價值大。
D.和遺產地的發(fā)展需求更契合。
2.根據材料一,下列理解正確的一項是
A.泰山既有杰出的文化意義,也有不可替代的自然價值。
B.新遺產類型競相發(fā)展,使世界遺產的全球影響力不斷增強。
C.都江堰水利工程成為第一個“世界灌溉工程遺產”類型。
D.地質遺產這一新的遺產項目與世界自然遺產地都有疊加關系。
3.根據材料二,下列對興化垛田的理解與推斷,不正確的一項是
A.曾經作為灌溉工程支撐了當地的農業(yè)發(fā)展。
B.展示了先民將沼澤地變成豐產農田的智慧。
C.它具有農業(yè)遺產價值和灌溉工程遺產價值。
D.因農戶年老體弱,河道得不到疏浚而淤堵。
4.根據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理解與推斷,不正確的一項是
A.興化垛田屬于“輕遺產+輕遺產”模式。
B.復合遺產的類型組合將來會愈發(fā)多樣化。
C.中國遺產的保護工作處于世界領先水平。
D.對興化垛田遺產的保護工作需進一步提升。
5.請綜合材料一和材料二,概括做好雙遺產保護的策略。
閱讀下面文言文,完成問題。
二年十月,宋金剛之陷法州也,兵鋒甚銳。高祖以王行本尚據蒲州,呂崇茂
反于夏縣,晉、法二州相繼陷沒,關中震駭,乃手敕日:“賊勢如此,難與爭鋒,
宜棄河東之地,謹守關西而已。”太宗上表曰:“太原王業(yè)所基,國之根本;河東
殷實,京邑所資。若舉而棄之,臣竊憤恨。愿假精兵三萬,,克復汾、晉?!备?/p>
祖于是悉發(fā)關中兵以益之,又幸長春宮親送太宗。
十一月,太宗引兵自龍門乘冰堅渡河,屯柏壁,與宋金剛相持。時河東州縣,
俘掠之馀,未有倉縻,,聚入城堡,征斂無所得,軍中乏食。太宗發(fā)教諭民,
民聞太宗為帥而來,莫不歸附,自近及遠,至者日多,然后漸收其糧食,軍食以
充。乃休兵秣馬,唯令偏裨乘間抄掠,大軍堅壁不戰(zhàn),由是賊勢日衰。
太宗嘗自帥輕騎覘敵,騎皆四散,太宗獨與一甲士登丘而寢。俄而賊兵四合,,
會有蛇逐鼠,觸甲士之面,甲士驚寤,遂白太宗,俱上馬,馳百馀步,為賊所及,
太宗以大羽箭射殖其驍將,賊騎乃退。
尋而永安王孝基敗于夏縣,于筠、獨孤懷恩、唐儉并為賊將尋相、尉遲敬德
所執(zhí),將還法州。太宗遣殷開山、秦叔寶邀之于美良川,大破之,相等僅以身免,
悉虜其眾,復歸柏壁。于是諸將咸請戰(zhàn),太宗曰:“金剛懸軍千里,深入吾地,
精兵驍將,皆在于此。武周據太原,專倚金剛以為捍。士卒雖眾,內實空虛,意
在速戰(zhàn)。我堅營蓄銳以挫其鋒,糧盡計窮,自當遁走?!?/p>
三年二月,,太宗追之至介州。金剛列陣,南北七里,以拒官軍。太宗遣
總管李世勖、程咬金、秦叔寶當其北,翟長孫、秦武通當其南。諸軍戰(zhàn)小卻,為
賊所乘。太宗率精騎擊之,沖其陣后,賊眾大敗,追奔數十里。敬德、相率眾八
千來降,還令敬德督之,與軍營相參。屈突通懼其為變,驟以為請。太宗曰:“昔
蕭王推赤心置人腹中,并能畢命,今委任敬德,又何疑也?!?/p>
劉武周聞金剛敗,大懼,棄并州走突厥。金剛收其馀眾,欲復戰(zhàn),眾莫肯從,
亦與百馀騎走突厥。于是并、汾悉復舊地。
(取材于《舊唐書》《資治通鑒》)
6.下列對句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愿假精兵三萬假:借用
B.太宗嘗自帥輕騎覘敵覘:偵察
C.邀之于美良川邀:邀請
D.諸軍戰(zhàn)小卻卻:后退
7.下列各組語句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組是
A.乃手敕日懷王乃悉發(fā)國中兵
B.與宋金剛相持相與為一
C.民聞太宗為帥而來為天下笑者
D.為賊所及不知所歸
8.下列對文中語句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A.必能平殄武周
必定能夠平定消滅劉武周
B.人情框擾
人情懼怕侵擾
C.初不之覺
起初二人沒有察覺這種情況
D.金剛竟以眾餒而遁
金剛竟然認為兵士饑餓逃走了
9.根據文意,下列理解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第一段寫出了太宗在國家危難之時勇于挺身而出。
B.太宗發(fā)教諭民主要是為了告知百姓唐軍已經到來。
C.在美良川大勝之后唐軍依然采取堅壁不出的策略。
D.屈突通雖多次提請但沒改變敬德統(tǒng)率舊部的現(xiàn)實。
10.結尾段中說“于是并、汾悉復舊地”,從全文內容來看,太宗為什么能
取得這樣的戰(zhàn)果?請分條簡述。
11.《論語》善用對比來強調君子與小人的區(qū)別,下列理解分析不正確的一
項是()
A.君子喻于義,小人喻于利。(《論語里仁》)懂公心者為君子,求私利者
為小人,這是判斷君子和小人的標準之一。
B.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論語子路》)君子與人和諧而不人云
亦云,小人勾結附和而不肯表示自己的不同意見。
C.君子固窮,小人窮斯濫矣。(《論語衛(wèi)靈公》)有德行的人本來就容易陷
于困窘之境,小人身處逆境會難以堅守而胡作非為。
D.君子上達,小人下達。(《論語憲問》)孔子倡導人們要積極向上,達于
仁義,而不要流于卑下,只考慮個人的利益。
閱讀下面詩歌,完成問題。
佳人
杜甫[1]
絕代有佳人,幽居在空谷。
自云良家子,零落依草木。
關中昔喪亂,兄弟遭殺戮。
官高何足論,不得收骨肉。
世情惡衰歇,萬事隨轉燭。
夫婿輕薄兒,新人美如玉。
合昏【2】尚知時,鴛鴦不獨宿。
但見新人笑,那聞舊人哭。
在山泉水清,出山泉水濁。
侍婢賣珠回,牽蘿補茅屋。
摘花不插發(fā),采柏動【3】盈掬。
天寒翠袖薄,日暮倚修竹。
注釋:【1】這首詩作于安史之亂發(fā)生后的第五年秋季。杜甫由左拾遺降為華
州司功參軍,他毅然棄官,拖家?guī)Э?,客居秦州,在那里負薪采橡栗,自給度日。
[2]合昏:指合歡花,朝開夜合,知時守信?!?】動:往往。
12.下列對詞句的分析,正確的一項是
A.前四句細致描寫草木凋落的凄涼之境,襯托出佳人家庭的不幸遭遇。
B.“世情”二句,寫佳人所處世道動蕩險惡,表現(xiàn)出世事的變化無常。
C.“合昏”一句,借寫合歡朝開夜合,抒發(fā)了佳人對時光流逝的慨嘆。
D.全詩敘議結合,將佳人命運融入社會背景,寄寓了詩人的身世之感。
13.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與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這是以棄婦為題材的古體詩,開篇以幽居的環(huán)境襯出佳人的孤寂。
B.詩歌采用第三人稱和第一人稱的轉換,由含蓄蘊藉而為率直酣暢。
C.詩人以“佳人”自比,隱含著“同是天涯淪落人”的深沉慨嘆。
D.本詩和《氓》都寫了亂世佳人被丈夫遺棄,艱難度日的不幸遭遇。
14.本詩以其格調之高而成為詠佳人的名篇,請結合詩歌的最后四句分析佳
人形象。
15.在橫線處填寫作品原句。
(1)在《屈原列傳》中,司馬遷對《離騷》言近而旨遠的行文特點做了高度
評價:",
(2)作為借古鑒今之作,《過秦論》鋪排陳述,指出秦王朝迅速滅亡的原因
為“”;《五代史伶官傳序》據史實,論成敗,設疑問,引古語,印證了
“,"的自然之理;杜牧在《阿房宮賦》中語重心長地告誡后
人:“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蘇洵在《六國論》中
針對北宋以物賂敵,換取一時茍安的軟弱表現(xiàn),告誡統(tǒng)治者:“茍以天下之大,
16.根據要求,回答問題。
《紅樓夢》第二十三回寫道:正當三月中浣,早飯后,寶玉攜了一套《會真
記》,走到沁芳閘橋邊桃花底下一塊石上坐著,展開《會真記》,從頭細玩。。
那花瓣浮在水面,飄飄蕩蕩,竟流出沁芳閘去了。
(1)“沁芳閘”中的“沁芳”二字,是誰命名的?
(2)畫線部分體現(xiàn)了賈寶玉“癡”的形象特點。請簡述原著中另外兩個相關
情節(jié),并簡要談談你對寶玉“癡”的理解。
閱讀下面作品,完成問題。
一半勾留是此湖
有作家曾說,所謂故鄉(xiāng),實乃人生中印有生命屐跡之念想。這話極有道理。
故鄉(xiāng)人人都有,
卻未必只能是一處,譬如白居易,杭州無疑是他歌哭于斯的第二故鄉(xiāng)。
詩人在杭州疏六井、治西湖,為第二故鄉(xiāng)留存了一湖清水、一道芳堤、兩百
多首詩詞佳作,還有偉大詩人與美麗西湖相知相戀的千古佳話。杭州的山山水水,
寄寓了詩人一腔的報國之志、滿懷的煙水深情,而西湖的一草一木,幻作了詩人
多情心田中的萬斛甘霖,流遍了他的整個身心?!拔茨軖伒煤贾萑ィ话牍戳羰?/p>
此湖”“與君細話杭州事,為我留心莫等閑”……詩人對于杭州的眷戀和懷想,
深入到了渾身的每個毛孔。
且不說那鄧尉的梅放、臺城的煙柳,單是這杭州西側的一泓碧波,還有蘇堤
之上的春曉美景,就夠我們像千余年前的白樂天一樣,欣欣然作艷羨之態(tài)和題詠
之狀了。
我游歷過許多山水風光和名勝古跡,也曾到過不少名都大邑和古村老宅,我
始終覺得,要論起城與湖的密切關系來,實在是找不出能超過西湖的?,F(xiàn)今游湖
快捷方便。你可以在沿湖任何一個攤點租用一輛自行車,環(huán)湖一圈作散漫之游。
你可以從柳浪聞鶯出發(fā),經湖濱路一線到斷橋殘雪,過西泠橋側蘇小小墓后,再
心懷崇敬拜拜岳武穆王,然后上曲院風荷品品龍井、嘗嘗時鮮藕粉;接著,再沐
著習習湖風一路騎行,穿過野趣沛然的楊公堤,緊跟著沿湖南行,到放生池里喂
罷鯉魚后,再繼續(xù)一路放歌來到雷峰塔下。其時,,如血殘照中,你看到了西
天的落日正在緩緩下沉,殘陽余暉染亮了向晚的天空,夕照下,斑駁的古塔在秋
陽中瑟瑟著身子,仿佛一位老和尚在夕陽中向西湖作著無助的張望。正疑惑間,
忽聽噌眩一聲,老和尚對面南屏凈慈寺的鐘聲就不可思議地響了起來。
不敢想象,失卻了西湖的滋潤,古都杭州將是怎樣的不堪與悲哀。我們知道,
西湖是大海與錢塘江千古絕戀的自然之子。億萬年來,西湖頭枕錢塘的秋濤,極
目天際的歸舟,在城市的懷抱里休養(yǎng)生息,慢慢長成杭州人自家門前滴翠的山水
盆景。對杭州而言,西湖就是自家桌上相看不厭的案頭清供,是自己家門口一道
四時八節(jié)變幻無窮的靚麗風景,什么時候想她了,無須輾轉反側,只須在朝暮途
經之時用眼睛余光那么輕輕一瞟一一你會覺得自己立即和眼前的西湖一樣,變得
青枝綠葉、煙霞盎然起來。
我到過好些城市,總喜歡到城市的“五臟六腑”去隨意地游走,了解一下城
市的歷史沿革和現(xiàn)實百態(tài),還有它獨特的神話傳說和英雄故事,那里往往蘊藏著
城市的呼吸和心跳。自然,我還喜歡在城市的大街小巷綁躅徜徉,品嘗她的傳統(tǒng)
吃食。我總覺得,城市不論大小,也無關莊諧,它和人一樣,有著各自不同的氣
質稟賦及性格脾氣。那么,風華絕代的杭州,?
站在北山路上向南眺望,不論你在哪個角度,旖旎的西湖總向你呈現(xiàn)出宋人
山水畫的筆墨意趣。青山是凝固的碧波,綠水乃消融的翠嶺,湖上觸目皆是飽滿
而又明艷的綠韻,綠意為媒,山和水便纏綿著鋪陳到天地盡頭,剩余在一派明山
麗水之間的,便只是浩浩蕩蕩的姓紫嫣紅了。應該說,相比于北國的雄渾闊大,
水邊生水邊長的杭州,其精神特性和人文氣質,無疑就現(xiàn)出了一脈明媚的陰柔之
美。杭州,真的就像水邊一位溫婉嫵媚的嫻淑少婦,她華美的舉手投足,她聯(lián)翩
的氣韻和綽約的風姿,甚至,她的雅致宜人的一顰一笑,無不令我們這些愛美之
徒一唱三嘆,流連忘返。
杭州名副其實。蘇堤春曉是她的明艷盎然,三潭印月是她的望穿秋水。白
娘子戴著杏花,義無反顧地前來斷橋,與自己心儀的書生演繹了一出如泣如訴的
斷橋相會,這愛情故事的發(fā)生之地,便是西湖。亦真亦幻的愛情演繹,如怨如慕
的動人訴說,無不為杭州這座西子般的城市作了形象生動的注腳。妾乘油壁車,
郎跨青騙馬,何處結同心,西陵松柏下。六朝名妓蘇小小也在西泠橋畔發(fā)出了幽
幽的浩嘆。
有位建德的大學同窗,畢業(yè)后進了杭州師大。他日日在西湖邊吐故納新,飄
飄然而有煙水氣。聚會時間其所以然,他笑答曰,人乃環(huán)境產物,休說我等塵世
俗物,即使奇異如曼殊、秋瑾者,其被環(huán)境改造之效,寧不信乎?
這種說法我信。西子姑娘既能將壯懷激烈的岳武穆攬入懷抱,自然也會對浪
漫落拓
的情僧蘇曼殊更具吸納力和消融力。曼殊亦詩亦僧、亦情亦顛,他是生活在
民國的魏晉名士,博聞強識、才情干云,琴棋書畫無所不精,詩詞歌賦無一不能。
曼殊早年出家,一生情縈西湖、終生盤桓湖畔,并最終將西湖選為自己的圓寂之
所。他葬在西湖孤山,與他的同姓鄉(xiāng)親蘇小小比鄰
而居,一起消受西湖不盡的山光水色。
在曼殊墓西不遠的空地上,埋著另一位歷史名人一一鑒湖女俠秋瑾,這是女
俠自己生前的意愿。秋瑾是革命家,剛烈尚武,其革命意志及行動,令一般男兒
無法望其項背。孤山林下三千樹.,耐得寒霜是此枝。湖山有幸,從此,英雄即長
眠于孤山的陣陣梅香之中,在夕陽簫鼓之下,面對著西湖的萬頃粼波,為她的祖
國作著壯闊的謀劃。
一湖碧水的萬千魔力,確乎是無法抵抗的。
(取材于陶青的同名散文)
17.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A.生命屐跡之念想屐跡:腳印,痕跡
B.不同的氣質稟賦稟賦:素質,天賦
C.風華絕代的杭州風華:風韻,才華
D.浪漫落拓的情僧落拓:潦倒,落魄
18.下列對文章的理解與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文章第四段作者借游湖線路介紹了西湖美麗的風景,移步換景,詳略得當。
B.作者說杭州“是水做的”,與賈寶玉說的女兒“是水做的”,理由完全相同。
C.“落霞與孤鷲齊飛,古塔共夕陽一色”,作者化用了前人的表達,優(yōu)美典
雅。
D.文章結尾兩句用形象的語言贊美西湖,既總結了全文,又照應了標題和開
頭。
19.文章開篇部分為什么從白居易寫起?請結合文章內容,簡要分析這樣寫
的作用。
20.杭州“到底是一座什么氣質的城市呢”?請根據文意分條概述。
語言基礎運用。
①良好的生態(tài)環(huán)境是社會持續(xù)發(fā)展的基礎,需要全體人民的自覺行動。②經
濟社會的發(fā)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環(huán)境問題成為日益重要的民生問題。
③,解決起來絕非一朝一夕之功,我們必須保持加強生態(tài)文明建設的戰(zhàn)略定力。
④爬過這個坡,邁過這道坎,要動員全民參與生態(tài)文明建設,形成人人、事事、
時時崇尚生態(tài)文明的社會氛圍。⑤一個人的力量或許有限,但只要乘以14億人
口這個基數,就能迸發(fā)出建設美麗中國的磅礴偉力。
21.下列說法正確的一項是
A.①句的加點詞語刪去不影響句意。
B.③句畫線句定語的順序可以調換。
C.④句運用了比喻的手法形象說理。
D.⑤句放在①②句之間表意更為連貫。
22.不改變句意,請修改第②句,使語言表達準確流暢。將修改后的答案寫
在答題卡上。
23.本學期我們學習了中華傳統(tǒng)文化經典研習任務群,屈原、蘇武、司馬遷
等等人物紛至沓來。同學們走近他們,有了自己的認識和評價。班級擬組織一次
“演說歷史人物”的主題活動。
本次主題活動擬邀請校團委老師做評委,請你給團委的張老師寫一封邀請函。
要求:寫明邀請目的,語言得體,符合邀請函格式。不超過150字。
24.本學期我們學習了中華傳統(tǒng)文化經典研習任務群,屈原、蘇武、司馬遷
等等人物紛至沓來。同學們走近他們,有了自己的認識和評價。班級擬組織一次
“演說歷史人物”的主題活動。請以活動主持人的身份,為本次活動寫一段開場
白。要求:凸顯活動主題,感情真摯,語言生動,有感染力。不超過150字。
25.本學期我們學習了中華傳統(tǒng)文化經典研習任務群,屈原、蘇武、司馬遷
等等人物紛至沓來。同學們走近他們,有了自己的認識和評價。班級擬組織一次
“演說歷史人物”的主題活動。請任選其中一位歷史人物,以“的選擇”為題,
結合人物經歷,寫一則人物短評。要求:將題目補充完整,語言簡明,條理清晰。
不超過150字。
26.奧斯特洛夫斯基說:人的生命似洪水在奔流,不遇著島嶼、暗礁,難以
激起美麗的浪花……
這句話引發(fā)了你怎樣的聯(lián)想和思考?請自擬題目,聯(lián)系現(xiàn)實生活,自選角度,
寫一篇議論文。不少于700字。
要求:論點明確,論據充實,論證合理;語言流暢,書寫清晰。
27.請以“越過寒冬”為題目,寫一篇記敘文。不少于700字。
要求:思想健康;內容合理、充實,有細節(jié)描寫;語言流暢,書寫清晰。
答案和解析
「5.【答案】D、A、D、C、
【解析】(1)D.根據原文“2022年9月,興化垛田也成為了‘雙遺產',其
被列入的‘世界農業(yè)文化遺產’和‘世界灌溉工程遺產’皆屬于世界文化遺產的
分支。這些新興遺產類型進一步延續(xù)了世界遺產價值觀,建立了與世界遺產平行
的評估和發(fā)展體系,更關注于某個行業(yè)或某個學科領域,內涵更集中,體量更'輕',
能夠更契合遺產地社會發(fā)展的現(xiàn)實需求,被形象地稱為‘輕遺產'",可知,ABC
表述錯誤。
故選D。
(2)B.“新遺產類型競相發(fā)展,使世界遺產的全球影響力不斷增強”錯誤,
根據原文“伴隨著世界遺產的全球性影響力不斷增強,多種多樣的新遺產類型競
相發(fā)展起來”,可知,選項因果顛倒。
C.“都江堰水利工程成為第一個‘世界灌溉工程遺產'類型”錯誤,根據原
文“都江堰水利工程于2018年被列入一個新出現(xiàn)的行業(yè)遺產類型即'世界灌溉
工程遺產'名錄",原文沒有說這是第一個。
D.“地質遺產這一新的遺產項目與世界自然遺產地都有疊加關系”錯誤,根
據原文“其中'云南石林喀斯特’'云南澄江寒武紀化石產地和化石庫'都與世
界自然遺產地有疊加關系”,可知,并非所有的地質遺產這一新的遺產項目都與
世界自然遺產地都有疊加關系。
故選Ao
(3)D.“因農戶年老體弱,河道得不到疏浚而淤堵”根據原文“從事垛田
農耕技術的農戶年齡偏高,蜀泥、扒祭等繁重農活缺少青壯年勞力,這使得河道
缺乏經常性疏浚,導致垛間河溝淤塞、水草叢生,影響了垛田的生態(tài)”,可知,
原文說的是河道缺乏經常性疏浚。
故選D。
(4)C.“中國遺產的保護工作處于世界領先水平”錯,根據原文“中國是
許多遺產新類型的倡導者和實踐者,積極與國際社會共同交流遺產保護的經驗,
推動世界遺產事業(yè)的發(fā)展邁向新階段”,可知,原文并未說中國遺產的保護工作
處于世界領先水平。
故選Co
(5)根據原文“在許多‘輕遺產’所在的行業(yè)領域,遺產文化氛圍、管理
經驗都或多或少存在著需要補齊的‘短板保護工作在世界遺產的后期管理中
占了很大的比例”,可知,我們需要營造好的遺產文化氛圍,積累更多的管理經
驗。
根據原文“人們要具備平衡智慧和創(chuàng)新精神,能在將遺產內容貢獻于社會進
步、為遺產地創(chuàng)造新的發(fā)展路徑的同時,仍守住遺產價值的底線",可知,我們
需要守住遺產價值的底線。
根據原文“中國是許多遺產新類型的倡導者和實踐者,積極與國際社會共同
交流遺產保護的經驗,推動世界遺產事業(yè)的發(fā)展邁向新階段”,可知,我們需要
多與其他國家進行交流,積累更多的經驗。
根據原文“2021年為精準定位垛田保護范圍,興化市劃定國家級和省級保
護邊界,并實地標定界樁和公告牌,推動垛田保護范圍精細化管理,確保垛田保
護范圍內執(zhí)法監(jiān)督有據可依“,可知,我們需要精準定位,推動精細化管理,制
定好相關政策。
答案:
(1)D
(2)A
(3)D
(4)C
(5)①需要營造好的遺產文化氛圍,積累更多的管理經驗。
②需要守住遺產價值的底線。
③需要多與其他國家進行交流,積累更多的經驗。
④需要精準定位,推動精細化管理,制定好相關政策。
(1)本題考查學生對材料相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準確解讀文本,
篩選整合信息,理解和分析材料相關內容,做好選項和文章內容的比對,確認正
確選項。
(2)本題考查學生篩選信息和辨析信息的能力。答題時要仔細對讀選項和
原文,重點注意選項的表述和文中內容的整合或轉述的差別。
(3)本題考查學生對材料相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的能力。準確解讀文本,
篩選整合信息,理解和分析材料相關內容,做好選項和文章內容的比對,確認正
確選項。
(4)本題考查根據材料信息進行理解推斷的能力。準確解讀文本,篩選整
合信息,理解和分析材料內容,做好選項和文章內容的比對,確認正確選項。
(5)本題考查對原文內容進行篩選、歸納、概括和分析的能力。解答此類
題型,考生通讀所有材料,然后根據題目要求對材料進行篩選整合。
“規(guī)范作答”不能忘記的三個原則:
(1)答案在文中(直接來源于文中或從文中提煉)。
(2)選擇并重組文中關鍵詞句(注意原文表述角度與設問角度是否一致)。
(3)分點分條作答。
6~10.【答案】C、A、D、B、
【解析】(1)“邀之于美良川”中“邀”解釋為“攔截”,不是“邀請句意
是:在美良川攔截他們。
故選:Co
(2)A.乃,連詞,于是。乃,連詞,于是。
B.與,介詞,和。相與,固定結構,相互。
C.為,動詞,作為。為,介詞,表被動。
D.為……所,固定結構,表被動。所+動詞,所字結構,表處所。
故選:Ao
(3)D.解釋錯誤詞語:竟,不是“竟然”,應該是“最終,終于”?!耙浴辈?/p>
是“認為”,應該是“應為”。
正確翻譯是:宋金剛終于因為軍眾饑餓而逃遁。
故選:Do
(4)B.“太宗發(fā)教諭民主要是為了告知百姓唐軍已經到來”解釋不準確,
由原文“時河東州縣,俘掠之馀,未有倉縻,人情愜擾,聚入城堡,征斂無所得,
軍中乏食。太宗發(fā)教諭民,民聞太宗為帥而來,莫不歸附,自近及遠,至者日多,
然后漸收其糧食,軍食以充”可知,太宗發(fā)教諭民主要是為了安撫百姓,征集軍
食。
故選:Bo
(5)從全文內容來看,太宗能”于是并、汾悉復舊地”原因四:一、賊人
勢力強大時,太宗沒有拋棄河東,親率大軍征伐,不離不棄。二、駐軍柏壁,和
宋金剛軍隊相持時,軍中無糧,也沒有搶掠驚擾百姓,休兵秣馬,堅守不戰(zhàn)。三、
大敗王孝基、美良川截擊戰(zhàn)大勝后,沒有與敵軍主力硬碰硬,而是堅營蓄銳,待
敵遁走??陀^上保護了百姓,贏取了民心。四、“劉武周聞金剛敗,大懼,棄并
州走突厥。金剛收其馀眾,欲復戰(zhàn),眾莫肯從,亦與百馀騎走突厥”劉武周棄并
州,宋金剛率殘兵仍要開戰(zhàn),使得眾叛親離。概括起來:一、強敵攻來時,太宗
對河東不離不棄,率兵出戰(zhàn);二、軍糧不足時,太宗駐軍不擾百姓,休兵堅守;
三、戰(zhàn)局得勢時,堅營蓄銳,待敵遁走。四、敵將或逃或戰(zhàn),不顧百姓,眾叛親
離。
參考譯文:
(武德)二年(619)十月,宋金剛攻陷法州,軍隊氣勢強盛。高祖因為王
行本還占據蒲州,呂崇茂在夏縣反叛,晉、法二州接著陷落,關中震動驚駭,于
是下手令道:“賊人氣勢像這樣厲害,難以與他們爭勝負,應該放棄河東之地,
只需好好守住關西就行了?!碧谏媳淼溃骸疤峭鯓I(yè)的基礎,國家的根本,河
東富裕是京城的憑借。假若全部拋棄,臣私下感到憋悶遺憾。希望借助臣精兵三
萬,必定能消滅平定劉武周,收復汾、晉?!备咦嬗谑侨空{遣關中兵加給太宗,
又親自駕臨長春宮送太宗。
武德二年十一月,太宗率軍隊奔赴龍門關,踏冰而渡過黃河,進駐柏壁,與
賊將宋金剛對峙。當時黃河以東的州縣遭搶劫后,沒有糧倉,人情懼怕侵擾,聚
居在城堡中,征集不到東西,軍隊缺糧。李世民發(fā)布王教曉諭百姓,百姓聽說李
世民率軍前來,無不前來歸順,由近及遠,前來的人日益增加,然后唐軍逐漸征
收糧食,軍糧因此充足。于是休兵喂馬,只命非主力部隊的將佐找空子抄掠,大
軍則堅守營壘不出戰(zhàn),宋金剛的勢力因此日益衰落。
太宗曾經親自帶輕騎兵去偵察敵情,隨從的騎兵四下分散,世民只和一名穿
鎧甲的士卒登上山丘睡覺。不久,敵人從四下包圍了二人,開始二人毫不知覺,
恰巧蛇追老鼠,碰到了甲士的臉,甲士驚醒后告訴了李世民,二人一起上馬,才
走了百余步,就被敵人追上,李世民用大羽箭射死了敵人的驍將,敵騎兵于是退
去。
不久永安王孝基在夏縣被打敗,于筠、獨孤懷恩、唐儉都被賊將尋相、尉遲
敬德所俘,將要回到涂州去。太宗派殷開山、秦叔寶在美良川攔截,大破賊軍,
尋相等人僅僅本人逃脫,太宗全部俘虜他的部眾,再回柏壁。于是眾將都請戰(zhàn),
太宗道:“金剛是奔走千里的孤軍,深入我地,精兵強將,都在這里。劉武周占
據太原,專門依靠宋金剛來抵抗。士卒雖多,內面實際很空虛,意在速戰(zhàn)。我鞏
固營壘,養(yǎng)精蓄銳以挫折他的鋒芒,賊糧盡計窮,自當逃跑?!?/p>
三年(620)二月,宋金剛終于因為軍眾饑餓而逃遁,太宗率軍直追到介州。
宋金剛排列軍陣,南北七里長,以抗拒官軍。太宗派總管李世勖、程咬金、秦叔
寶抵擋宋金剛的北面軍隊,翟長孫、秦武通抗擊宋金剛南面的軍隊。諸軍戰(zhàn)斗稍
稍退卻,被賊兵所戰(zhàn)勝。太宗率精銳騎兵攻擊他,沖擊他行陣的后部,賊眾大敗,
追打數十里。敬德、尋相率領殘部八千人來歸降,仍舊命敬德統(tǒng)率,與太宗軍營
混在一起,屈突通害怕尉遲敬德發(fā)生叛變,迅速以此向太宗請求不要讓尉遲敬德
率兵。太宗道“:過去蕭王對人推心置腹,都能盡力效命,現(xiàn)在委任敬德,又何
必疑懼。”
劉武周聽聞宋金剛兵敗,十分恐懼,扔下并州奔到突厥。宋金剛收編了他的
殘余軍隊,準備再戰(zhàn),大家都不想跟隨,又有百余騎兵奔往突厥。于是并、汾二
州又全部恢復了舊地。
(1)本題考查理解常見文言實詞在文中的含義的能力。解答此類題目時,
應明確要求,結合具體的語境,運用語法知識理解這些詞語的意思,作出正確的
選擇。
(2)本題考查學生理解文言虛詞的能力。解答此類題目,要求在理解整句
話及其語境的基礎上,針對題干要求做具體分析。
(3)本題考查學生對文言文相關語句翻譯的辨析能力。答題時要讀懂題干
涉及的句子,仔細比對,正確選擇。
(4)本題考查學生對文本相關內容的理解能力。答題時要通讀文本,結合
具體內容比對各個選項,作出正確的判斷和選擇。
(5)本題考查學生對文言文相關信息的篩選與整合能力。答題時要通讀文
本,根據題干要求篩選相關信息,并用簡潔的語言整合作答。
實詞的意義推斷可采用聯(lián)想(聯(lián)想課文原句)推斷、語言結構推斷、辨析詞
性推斷、語文分析推斷、語境分析推斷、鄰字幫助推斷等方法。
11.【答案】C
【解析】C.理解有誤,“君子固窮”不是說“有德行的人本來就容易陷于困
窘之境”,而是“品德高尚的人即便窮困,也能固守(心中的操守)整句可理
解為:品德高尚的人即便窮困,也能固守(心中的操守),品德卑劣的人(一旦)
窮困,就會胡作非為呀!
故選:Co
本題考查對《論語》中名句的理解能力。要結合語境,在理解的基礎上判斷
正誤。
對文言文句子的理解一定要抓住關鍵實詞、虛詞并結合語境進行理解,還要
注意語氣、句式的理解也要正確。
12~14.【答案】D、B、
【解析】(1)A.“前四句細致描寫草木凋落的凄涼之境”錯,詩歌前四句的
意思是有位舉世無雙的美人,隱居在空曠的山谷中。她說自己是高門府第的女子,
飄零淪落到與草木相依。可知,詩人沒有細致描寫草木的凋落。
B.“寫佳人所處世道動蕩險惡”錯,“世情”兩句刻畫世態(tài)炎涼,人情冷暖。
C.“抒發(fā)了佳人對時光流逝的慨嘆”錯,“合昏”一句人以形象的比喻,寫
負心人的無義絕情,被拋棄的人傷心痛苦。
D.正確。
故選D。
(2)B.“詩歌采用第三人稱和第一人稱的轉換”錯,本詩的前八句寫佳人
家庭的不幸遭遇,中間八句寫佳人傾訴被丈夫拋棄的大不幸。中間沒有轉換人稱。
故選B。
(3)“摘花不插發(fā),采柏動盈掬。天寒翠袖薄,日暮倚修竹”,末尾幾句以
寫景作結,刻畫出佳人的孤高和絕世而立,畫外有意,象外有情。在體態(tài)美中,
透露著意態(tài)美。這種美,不只是一種女性美,也是古代士大夫追求的一種理想美。
詩句暗示讀者,這位時乖命蹇的女子,就像那經寒不凋的翠柏、挺拔勁節(jié)的綠竹,
有著高潔的情操。詩的最后兩句,為后人激賞,妙在對美人容貌不著一字形容,
僅憑“翠袖”、“修竹”這一對色澤清新而寓有興寄的意象,與天寒日暮的山中環(huán)
境相融合,便傳神地刻畫出佳人不勝清寒、孤寂無依的幽姿高致。
答案:
(1)D
(2)B
(3)①孤高。由“摘花不插發(fā),采柏動盈掬”可知,佳人摘花不戴見其樸
素無華,采柏盈掬見其情操貞潔。
②不勝清寒、絕世而立。由“天寒翠袖薄,日暮倚修竹”可知,佳人在秋風
中,在黃昏里,衣裳單薄,孤伶伶地站在那里,背靠著一叢竹,眼里流露著哀愁。
譯文:
有位舉世無雙的美人,隱居在空曠的山谷中。
她說自己是高門府第的女子,飄零淪落到與草木相依。
過去關中一帶遭遇戰(zhàn)亂,家里的兄弟全被亂軍殺戮。
官居高位又有什么用?自己兄弟的尸骨都無法收埋。
世俗人情都厭惡衰敗的人家,萬事就像隨風而轉的燭火。
丈夫是個輕薄子弟,拋棄了我又娶了個美麗如玉的新人。
合歡花尚且知道朝開夜合,鴛鴦鳥成雙成對從不獨宿。
丈夫只看見新人歡笑,哪里聽得到舊人哭泣?
泉水在山里是清澈的,出了山就渾濁了。
讓侍女典賣珠寶維持生計,牽把青蘿修補茅屋。
摘下來的花不愿插在頭上,喜歡采折滿把的柏枝。
天氣寒冷,衣衫顯得分外單薄,黃昏時分,獨自倚在修長的竹子上。
賞析:
杜甫的《佳人》既反映客觀存在的社會問題,又體現(xiàn)了詩人的主觀寄托。
詩中人物悲慘的命運與高尚的情操形成了強烈的對照,既讓人同情,又令人敬佩。
詩人用“賦”的手法描寫佳人悲苦的生活,同時用“比興”的手法贊美了她高潔
的品格。全詩含蓄蘊藉,耐人尋味,感人肺腑,能強烈地引起讀者的共鳴,是杜
甫詩中的佳作。
全詩分三段,每段八句。第一段寫佳人家庭的不幸遭遇。第二段,佳人
傾訴被丈夫拋棄的大不幸。第三段,贊美佳人雖遭不幸,尚能潔身自持的高尚情
操。
“絕代有佳人,幽居在空谷。自云良家子,零落依草木?!遍_頭兩句點題,
上句寫其貌之美,下句寫其品之高。又以幽居的環(huán)境,襯出佳人的孤寂,點出佳
人命運之悲,處境之苦,隱含著詩人“同是天涯淪落人”的慨嘆。以上四句是是
第三人稱的描狀,筆調含蓄蘊藉。
“關中昔喪亂,兄弟遭殺戮。官高何足論,不得收骨肉?!睆拇颂幰韵罗D為
第一人稱的傾訴,語氣率直酣暢。當年安史之亂,長安淪陷,兄弟們慘遭殺戮。
官位高也沒有什么用,他們死后連尸骨都得不到收殮。天寶十五載(756年)六
月,安史叛軍攻陷長安?!肮俑摺焙魬衔牡摹傲技易印?,強調絕代佳人出自貴人
之家。
“世情惡衰歇,萬事隨轉燭。夫婿輕薄兒,新人美如玉?!边@四句托物興感,
刻畫世態(tài)炎涼,人情冷暖。宋代的劉辰翁評論說:“閑言余語,無不可感?!薄稗D
燭”,以風中的燭光,飄搖不定,比喻世事轉變、光景流逝的迅速。
“合昏尚知時,鴛鴦不獨宿。但見新人笑,那聞舊人哭?!痹娙艘孕蜗蟮谋?/p>
喻,寫負心人的無義絕情,被拋棄的人傷心痛苦。在佳人傾訴個人不幸、慨嘆世
情冷漠的言辭中,充溢著悲憤不平的情緒。一“新”一“舊”、一“笑”一“哭”,
強烈對照,被遺棄女子聲淚俱下的痛苦之狀,如在目前。夜合花朝開夜合,所以
說“知時”。鴛鴦則多雌雄成對,生活在水邊。
“在山泉水清,出山泉水濁。侍婢賣珠回,牽蘿補茅屋?!边@幾句似悲似訴,
佳人自言自誓,有矜持慷慨、修潔端麗之意。同時,可見佳人居家環(huán)境的簡陋清
幽,生活的清貧困窘。浦起龍評論說:“這二句,可謂貞士之心,化人之舌,建
安而下無此語也?!彼鲎浴对娊浶⊙潘脑隆罚骸跋啾巳?,載清載濁?!钡谶@
首詩中,有多種解釋,都有一定的道理?;蛞孕氯伺f人為清濁,或以前華后憔為
清濁,或以在家棄外為清濁,或以守貞為清、改節(jié)為濁。還有人認為:佳人以泉
水自喻,以山喻夫婿之家,意思是婦人為夫所愛,世人便認為她是清的;為夫所
棄,世人便認為她是濁的。另一種解釋是佳人怨其夫之辭。人處空谷幽寂之地,
就像泉水在山,沒有什么能影響其清澈。佳人的丈夫出山,隨物流蕩,于是就成
了山下的濁泉。而她則寧肯受饑寒,也不愿再嫁,成為那濁泉。這就像晉代孫綽
《三日蘭亭詩序》所說的那樣:“古人以水喻性,有旨哉斯談!非以停之則清,
混之則濁邪?情因所習而遷移,物觸所遇而興感。”
“摘花不插發(fā),采柏動盈掬。天寒翠袖薄,日暮倚修竹。”末尾幾句以寫景
作結,刻畫出佳人的孤高和絕世而立,畫外有意,象外有情。在體態(tài)美中,透露
著意態(tài)美。這種美,不只是一種女性美,也是古代士大夫追求的一種理想美。詩
句暗示讀者,這位時乖命蹇的女子,就像那經寒不凋的翠柏、挺拔勁節(jié)的綠竹,
有著高潔的情操。詩的最后兩句,為后人激賞,妙在對美人容貌不著一字形容,
僅憑“翠袖”、“修竹”這一對色澤清新而寓有興寄的意象,與天寒日暮的山中環(huán)
境相融合,便傳神地刻畫出佳人不勝清寒、孤寂無依的幽姿高致。
這首五言古體詩,從開篇一路下來,都是“說”,到了結尾兩句,才以
一幅畫面忽然結束。作者的高明之處,就在這里。他沒有拿一個結局去遷就讀者
的胃口,而是用一個懸念故意吊著讀者的胃口。讀過這首詩的人,一閉上眼睛,
就會在腦海里浮現(xiàn)出這樣的畫面:一位絕世美貌卻格外不幸的佳人,在秋風中,
在黃昏里,衣裳單薄,孤伶伶地站在那里,背靠著一叢竹,眼里流露著哀愁。
在古代,以棄婦為題材的詩文不乏佳作。如《詩經》里的《衛(wèi)風氓》,
漢樂府里的《上山采藤蕪》等,而司馬相如的《長門賦》寫被廢棄的陳皇后,其
中“夫何一佳人兮,步逍遙以自娛”兩句,正是杜甫《佳人》詩題的來源。杜甫
很少寫專詠美人的詩歌,《佳人》卻以其格調之高而成為詠美人的名篇。山中清
泉見其品質之清,侍婢賣珠見其生計之貧,牽蘿補屋見其隱居之志,摘花不戴見
其樸素無華,采柏盈掬見其情操貞潔,日暮倚竹見其清高寂寞。詩人以純客觀敘
述方法,兼采夾敘夾議和形象比喻等手法,描述了一個在戰(zhàn)亂時期被遺棄的上層
社會婦女所遭遇的不幸,并在逆境中揭示她的高尚情操,從而使這個人物形象更
加豐滿。
(1)本題考查學生對詩句的分析能力。解答此題既要對詩歌進行整體的把
握,又要對詩歌的局部進行恰當的分析。
(2)本題考查學生對詩歌的理解和賞析能力。解答此題既要對詩歌進行整
體的把握,又要對詩歌的局部進行恰當的分析。在理解每一個選項時,要仔細分
析選項中賞析的每一個重點,對詩歌的內容、情感、主題、意象、意境等進行分
析概括。
(3)本題考查學生分析詩歌中人物形象的能力。解答時要結合詩歌內容,
從詩句中找出關鍵性信息進行分析,聯(lián)系前后句子進行分析。
理解詩歌的方法:
(一)關注標題,明確內容和情感
標題是解讀詩歌內容和形式的關鍵。因為詩歌的標題一般交代時間、地點、
人物、情感傾向等,可以揭示思想內容,可以讓人明了是哪一類詩歌,進而明了
全詩的結構及表現(xiàn)手法等,便于快速理解詩歌。
(二)關注作者,知人論世多關聯(lián)
讀詩講究“知人論世”,所以,一定要重視詩歌的作者。要盡量了解作者的
身世、所處的時代特點,及創(chuàng)作傾向、主要內容、作品風格特點等。
(三)關注注釋隱含意
高考所選詩歌大多附有注釋。注釋或解釋疑難詞語、地名,幫助考生讀懂詩
句;或介紹寫作背景,暗示詩歌的思想主題;或介紹相關詩句,幫助考生理解詩
歌用典或意境;或介紹作者,暗示詩歌的思想情感或寫作風格。
(四)關注意象寄托意
意象是詩人思想感情的寄托,古人寫詩喜歡用一些意象傳達大致相同的思想
感情。
(五)關注關鍵詞句情感意
關鍵詞主要是名詞、動詞、形容詞,它們通常體現(xiàn)詩人思想情感或暗示主旨。
15.【答案】【小題1]其稱文小而其指極大,舉類邇而見義遠
【小題2]仁義不施而攻守之勢異也,憂勞可以興國,逸豫可以亡身,后人哀
之而不鑒之,亦使后人而復哀后人也,下而從六國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國下矣
【解析】故答案為:
(1)其稱文小而其指極大舉類邇而見義遠(重點字:指、邇)
(2)仁義不施而攻守之勢異也憂勞可以興國逸豫可以亡身后人哀之而不
鑒之亦使后人而復哀后人也下而從六國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國下矣(重點字:
逸、豫、哀、鑒)
本題考查學生對名句名篇的識記能力。名句名篇的考查常常分為兩類:識記
式默寫、情景式默寫(理解性默寫),其中識記式默寫考查字形默寫,情景式默
寫(理解性默寫)主要考查在語境中的具體運用,具有一定難度,理解能力和記
憶力都同時考查到了。
《阿房宮賦》名句輯錄:
(1)五步一樓,十步一閣;廊腰韁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勢,鉤心斗角。
(2)鼎鐺玉石,金塊珠礫,棄擲通迤,秦人視之,亦不甚惜。
(3)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獨夫之心,日益驕固。戍卒叫,函谷舉,
楚人一炬,可憐焦土。
(4)滅六國者六國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5)使六國各愛其人,則足以拒秦;使秦復愛六國之人,則遞三世可至萬
世而為君,誰得而族滅也。
(6)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鑒之,亦使后人而復哀后
人也。
16.【答案】【小題1】(1)《紅樓夢》十七回“大觀園試才題對額榮國府歸省
慶元宵”中寫到:說著,進入石洞來。只見佳木蘢蔥,奇花閃灼,一帶清流,從
花木深處曲折瀉于石隙之下……寶玉道:"有用'瀉玉'二字,則莫若'沁芳’
二字,豈不新雅?”所以,“沁芳”二字,是賈寶玉命名的。
(2)第一問:名著中表現(xiàn)寶玉“癡”的情節(jié)有多處,解答時,結合題目要
求從中選擇兩處即可。如《紅樓夢》第三回中,賈寶玉第一次見到林黛玉就有一
種似曾相識的感覺,冥冥中說自己曾見過這個林妹妹。然后走近林黛玉挨著她坐
下來聊天,具體聊些上學讀書識字的事情。之后問到林黛玉出生的時候是否有玉。
當時林黛玉出到賈府,人生地不熟,和賈寶玉也不曾相熟,為了以后相處的容易,
便暗自揣測是因為賈寶玉有玉,所以問她有沒有。之后回答賈寶玉:“我沒有那
個,想來不是一件俗物,哪能每個人都有?”賈寶玉聽后頓時癲狂起來,摘下了
玉,狠命的摔了出去??谥信R道:“什么了不起的物件,也不擇人而棲,還說
什么通靈不通靈的。”嚇得眾人急忙去搶拾。
《紅樓夢》第五十七回“慧紫鵑情辭試莽玉”:紫鵑為了試探賈寶玉對林黛
玉的感情,騙他說林黛玉再過個一年半載就要回蘇州老家去了,結果賈寶玉當了
真,開始犯迷癥,胡言亂語。后來紫鵑對他把話說明白了才又正常過來。
第二問:談對賈寶玉“癡”的認識時,要抓住自己選取的相關情節(jié),分析人
物的性格特點即可。
答案:
(1)賈寶玉
(2)第一問:第三回,黛玉一到賈府,寶玉就摔了玉。五十七回,紫鵑撒
謊黛玉要回蘇州,他便發(fā)了瘋,鬧盡了笑話。
第二問:“玉”是天命的象征,寶玉的摔玉正表現(xiàn)出他對天命的反抗,對世
俗的鄙棄,對禮教的蔑視,更是寶玉叛逆性格的體現(xiàn);紫鵑試玉,試出了寶黛愛
情的深度。作者在這里花了大量的筆墨,描摹了寶玉的種種呆傻情態(tài):“發(fā)呆”
“出神”“下淚”,,千思萬想,,,繼而,,一頭熱汗,滿臉紫脹”,后來更是瘋瘋傻傻
得可笑。而這些正是他內心烈火般的摯愛之情,在生理外表上的扭曲反應。寶玉
在愛情中的“癡狂”也足以表現(xiàn)寶玉對禮教的蔑視。
【小題2】
【解析】(1)本題考查學生對名著內容的把握能力。解答時,要了解名著內
容。
(2)本題考查學生對名著相關情節(jié)及人物形象的理解分析能力。解答時,
要結合題目要求篩選相關的情節(jié),再談對人物形象的理解。
名著名篇復習,我們應注意以下幾點:
1.注意對名著內容情節(jié)敘述的時間要素,高考試題中有時故意將情節(jié)發(fā)生的
時間倒置,或者隨意更改,以此來考查對該情節(jié)的記憶程度。
2.命題者在設置錯誤選項時,往往故意變更情節(jié)發(fā)生的地點,將此地發(fā)生的
事情說成是彼地發(fā)生的事情。解答這類題時,應注意選項中表示地點的詞語,識
別其中地點變更的陷阱。
3.把甲的事件、語言、肖像、動作說成是乙的,或將甲的性格、功過、典型
意義說成乙的,這是錯誤選項中常出現(xiàn)的張冠李戴式的陷阱??忌仨毝嗉幼⒁?
識別其中的陷阱。
4.文學名著中人物關系錯綜復雜,考生應在平時多加注意。
5.注意準確交代主要人物與核心事件,理清人物間的關系,突出重要細節(jié)。
6.熟記名著常識的相關內容,熟記小說人物形象、故事情節(jié)等。
7.對人物思想性格的認識、理解以及典型情節(jié)的識記和復述能力,考生應注
意扣緊題干的要求,抓住人物主要思想性格,從典型事例、主要故事情節(jié)中來概
括。
17~20.【答案】D、B、、
【解析】(1)D.“落拓”指豪放不羈。
故選D。
(2)B.“理由完全相同”說法錯誤,理由不完全相同。作者說杭州“是水
做的”,是因為杭州多水,而賈寶玉說女兒“是水做的”指的是女性柔美。
故選Bo
(3)結合“故鄉(xiāng)人人都有,卻未必只能是一處,譬如白居易,杭州無疑是
他歌哭于斯的第二故鄉(xiāng)”“一半勾留是此湖”可知從白居易寫起呼應了標題,也
寫出了白居易對于杭州的眷戀和懷念。結合“詩人在杭州疏六井、治西湖,為第
二故鄉(xiāng)留存了一湖清水、一道芳堤、兩百多首詩詞佳作,還有偉大詩人與美麗西
湖相知相戀的千古佳話”可知西湖不僅美在自然風光,也美在人文歷史。''詩人
對于杭州的眷戀和懷想,深入到了渾身的每個毛孔”引出了下文我對杭州的喜愛。
(4)結合“站在北山路上向南眺望,不論你在哪個角度,旖旎的西湖總向
你呈現(xiàn)出宋人山水畫的筆墨意趣。青山是凝固的碧波,綠水乃消融的翠嶺,湖上
觸目皆是飽滿而又明艷的綠韻,綠意為媒,山和水便纏綿著鋪陳到天地盡頭,剩
余在一派明山麗水之間的,便只是浩浩蕩蕩的姓紫嫣紅了。應該說,相比于北國
的雄渾闊大,水邊生水邊長的杭州,其精神特性和人文氣質,無疑就現(xiàn)出了一脈
明媚的陰柔之美”可知杭州如一幅山水畫。其精神特性和人文氣質,呈現(xiàn)了明媚
的陰柔之美。結合“蘇堤春曉是她的明艷盎然,三潭印月是她的望穿秋水。白娘
子戴著杏花,義無反顧地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GB/T 13963-2025復印(包括多功能)設備術語
- geren借款合同范本
- 企業(yè)品牌策劃設計合同范本
- 產品維修授權合同范本
- 償還貨款合同范本
- 割松油合同范例
- 勞務分包合同范本2003
- 公司購銷合同范本正規(guī)
- 男友出租合同范本
- 撰稿勞務合同范本
- 新教科版小學1-6年級科學需做實驗目錄
- 《智慧旅游認知與實踐》課件-第九章 智慧旅行社
- 馬工程《刑法學(下冊)》教學課件 第16章 刑法各論概述
- 英國簽證戶口本翻譯模板(共4頁)
- 現(xiàn)金調撥業(yè)務
- 空白個人簡歷表格1
- 廣東省中小學生休學、復學申請表
- GPIB控制VP-8194D收音信號發(fā)生器指令
- 建立良好師生關系
- 鋼管、扣件、絲杠租賃明細表
- 施工現(xiàn)場臨電臨水施工方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