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鑒賞之人物形象_第1頁
詩詞鑒賞之人物形象_第2頁
詩詞鑒賞之人物形象_第3頁
詩詞鑒賞之人物形象_第4頁
詩詞鑒賞之人物形象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89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rèn)領(lǐng)

文檔簡介

古代詩歌鑒賞--形象部分詩歌明確詩人、詩歌、生活、寓意的關(guān)系生活詩人意義讀者提供資源含情創(chuàng)作巧妙鑒賞凝結(jié)寓意考試說明①鑒賞古代詩歌的形象、語言、表達技巧;②評價古代詩歌的思想內(nèi)容。什么是詩歌的形象?形象(意象)人(詩中塑造的人物形象或抒情主人公)物(詠物詩或雜詩中的物象)景(寫景詩或雜詩中的景象)把握形象的特征,分析寓于形象中的思想感情,理解形象的典型意義。詩歌作品的形象指的是詩歌作品創(chuàng)造出來的生動具體的、寄寓作者的生活理想和思想感情的藝術(shù)形象。(1)人物形象。詩中的詩人形象“我”,一般指的就是抒情主人公,即詩人自己。有別于小說中的“我”(非作者本人)。(2)景物形象。詩中的景物形象是情中景。抒情詩,往往是借助客觀物象(山川草木等)表現(xiàn)出來的主觀感情形象,也就是含有“意”的形象,即“意象”。詩人一般借意象來表現(xiàn)自我,詩人作為主體,往往與意象這個客體合而為一。有時詩中有幾個意象,各個意象之間都有一定的聯(lián)系。(3)事物形象。詩人借助具有某種特定內(nèi)涵的事物來表明自己的心跡或某種情感。如詠物詩。人物形象(1)詩人自我形象:一般抒情主人公就是詩人自己,且往往與寫景結(jié)合在一起。(2)詩中塑造的人物形象普天樂秋懷張可久

為誰忙,莫非命。西風(fēng)驛馬,落月書燈。青天蜀道難,紅葉吳江冷。兩字功名頻看鏡,不饒人白發(fā)星星。釣魚子陵,思莼季鷹,笑我飄零?!拔摇笔且粋€仕途坎坷,急于進取而無所成就,窮困潦倒的失意者形象。詩人的形象是怎樣的?意象用典芙蓉樓送辛漸王昌齡寒雨連江夜入?yún)牵矫魉涂统焦?。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詩人的形象怎樣?是如何通過詩句展現(xiàn)的?蒼茫的煙雨和孤峙的楚山,烘托出詩人送別時凄寒孤寂之情,更展現(xiàn)出詩人的開朗胸懷和堅強性格,詩人這里以晶瑩透明的冰心自喻,表明了詩人為官清白,心地純潔。從軍行李白百站沙場碎鐵衣,城南已合數(shù)重圍。突營射殺呼延將,獨領(lǐng)殘兵千騎歸。有裝扮(碎鐵衣)的描寫,有行動描寫,于敘事之中塑造了一個勇武過人、凜然可敬的英雄形象。詩歌通過哪些描寫塑造了什么形象?采蓮曲

王昌齡荷葉羅裙一色裁,芙蓉向臉兩邊開。亂入池中看不見,聞歌始覺有人來。

采蓮曲

白居易葉縈波①荷飐風(fēng)②,荷花深處小船通。逢郎欲語低頭笑,碧玉搔頭③落水中。注:①縈波:在水波上旋轉(zhuǎn)浮動。②飐風(fēng):在水中搖擺。③搔頭:古代婦女綰發(fā)的簪子。⑴簡析兩首詩中采蓮少女形象的異同點。兩詩中的采蓮少女都熱愛勞動,辛勤勞作。王詩中少女美麗、歡樂,充滿青春活力;白詩中少女羞澀、純真,情感真摯。

(1)明確詩中的形象是什么?(2)形象的基本特征有哪些;(3)形象的意義是什么(思想內(nèi)容和觀點態(tài)度)。如何鑒賞詩中抒情主人公的形象簡析下面這首宋詞的人物形象。訴衷情陸游

當(dāng)年萬里覓封侯,匹馬戍梁州。關(guān)河夢斷何處,塵暗舊貂。胡未滅,鬢先秋,淚空流。此生誰料,心在天山,身老滄洲。注:滄洲,水邊,古時隱者所居之地。陸游晚年居于紹興鏡湖邊的三山。這首詞前兩句回憶當(dāng)年在抗金前線的戰(zhàn)斗生活:“關(guān)河夢斷何處”是說一覺醒來,關(guān)河要塞不知在何處,意謂脫離了前線;“塵暗舊貂?”是說塵土積滿從軍時穿的貂皮大衣。下片表達敵人尚未消滅,自己衰鬢先斑的慨嘆,“天山”代指抗金前線。“心在天山,身老滄洲”表達了壯志未酬、報國無門的幽憤。詩歌描寫了一個被閑置不用的抗金英雄形象。詩中人物曾經(jīng)金戈鐵馬,馳騁疆場,現(xiàn)在雖被棄置不用,但仍胸懷報國之志,心系抗金前線。詩歌通過這一形象的塑造,表達了自己壯志未酬、報國無門的感慨。什么形象形象的特征如何分析詩中塑造的人物形象1、借助意象、重要詞語或典故,運用想象,感知形象。

2、抓住動作,運用聯(lián)想,體悟感情,定格形象

3、結(jié)合背景,展開聯(lián)想和想象,把握形象

方法一:借助意象、重要詞語或典故,運用想象,感知形象。

請看試題一、閱讀下面一首唐詩,然后做題(04年廣東)

江漢

杜甫

江漢思?xì)w客,乾坤一腐儒。片云天共遠(yuǎn),永夜月同孤。落日心猶壯,秋風(fēng)病欲蘇。古來存老馬,不必取長途。試分析詩歌中的人物形象?

本詩塑造了一個漂泊異鄉(xiāng)、孤苦無依、年老多病然不忘報國思用的儒士形象。詩人不但用“片云”“孤月”寫自己孤獨漂泊之苦,還用“落日”喻自己烈士暮年,壯心不已。尾聯(lián)用“老馬識途”的典故表明還可為國家效力,也含有對朝廷的怨憤。作者借這一形象抒發(fā)了懷才見棄的不平之氣和雖已晚年仍報國思用的慷慨情思。方法二:抓住動作,運用聯(lián)想,體悟感情,定格形象邯鄲冬至夜思家

白居易邯鄲驛里逢冬至,抱膝燈前影伴身。想得家中夜深坐,還應(yīng)說著遠(yuǎn)行人。

[注)冬至:二十四節(jié)氣之一,唐朝時是一個重要節(jié)日。(1)人物形象的特征

(2)、簡析“抱膝燈前影伴身’’一句,并說出作者當(dāng)時懷有一種什么樣的心情。

(3)、作者是怎樣寫“想家’’的?刻畫了佳節(jié)之夜客居旅館,徹夜難眠,思念親人的孤獨的游子形象。

2、“抱膝”二字生動形象地勾畫出作者默默呆坐的神態(tài),用“燈前’’自然引“影”,而“伴”字又將影和身聯(lián)系起來,只有影陪伴著身,顯得形影相吊。這充分反映出作者思家時的孤寂心情。3、作者用虛實結(jié)合手法來寫想家。先寫冬至夜自己旅居在外的孤寂情景,再想象家人圍坐燈前,談?wù)撝约哼@個夜行之人,這樣構(gòu)成兩地相思,使想家情緒更濃。方法三:結(jié)合背景,展開聯(lián)想和想象,把握形象

登幽州臺歌陳子昂前不見古人,后不見來者。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試分析人物形象塑造了一位胸懷大志卻因報國無門而異常孤獨苦悶的詩人形象。前兩句俯仰古今,不遇明君,第三句寫出空間的遼闊,第四句在廣闊的時空背景下突出孤獨的詩人形象。表現(xiàn)了懷才不遇的曠古之愁。常見人物形象類舉(第一屏)1.不慕權(quán)貴、豪放灑脫、傲岸不羈的形象。如李白。“安能摧眉折腰事權(quán)貴,使我不得開心顏”表現(xiàn)了他淡于富貴、傲視權(quán)貴的思想,也反映了他傲岸不羈、豪放自負(fù)的性格。2.心憂天下、憂國憂民的形象。如杜甫?!鞍驳脧V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嗚呼,何時眼前突兀見此屋,吾廬獨破受凍死亦足?!痹娙瞬⒉粌H僅停留在個人的哀怨中,而能推己及人,表現(xiàn)了他憂國憂民的性格。3.寄情山水、歸隱田園的隱者形象。如陶淵明?!安删諙|籬下,悠然見南山”展現(xiàn)的是悠游自在的隱居生活,表現(xiàn)出詩人對官場的厭惡,對田園的喜愛;如王維的《山居秋暝》通過對晚秋時節(jié)空山新雨景象的描寫,表達了對山水風(fēng)光的喜愛。4.懷才不遇、壯志難酬的形象。如陳子昂的《登幽州臺歌》寫前不見圣賢之君,后不見賢明之主,想起天地茫茫悠悠無限,不覺悲傷的流下眼淚。塑造了一個空懷報國為民之心卻不得施展的懷才不遇的知識分子形象。5.矢志報國、慷慨憤世的形象。陸游和辛棄疾的許多詩歌都反映出他們忠心報國,而不被重用的情感,形象鮮明。如《示兒》、《十一月四日風(fēng)雨大作》、《破陣子》。6.友人送別、思念故鄉(xiāng)的形象。如李白的《贈汪倫》、王維的《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7.獻身邊塞、反對征伐的形象。如王翰的《涼州詞》,王昌齡的《出塞》表現(xiàn)了他們忠心報國,獻身邊塞之情。而杜甫的《兵車行》則體察人民痛苦,反對戰(zhàn)爭。8.愛恨情長的形象。如柳永的《雨霖鈴》寫與所愛女子離別時的無限憂傷和別后相思的綿綿情意,塑造了一個愛恨情長的藝術(shù)形象。1、知人論世,結(jié)合背景了解人物當(dāng)時的情境。2、分析人物的行為、語言、心理,把握人物特征。3、抓住表露人物情感或思想的詞句。4、借助意象和典故,展開聯(lián)想和想象,感知形象。小結(jié):人物形象鑒賞的方法

人物形象題的答題模式1、什么形象(概括形象)2、形象的特征(結(jié)合詩句分析)3、形象的意義(形象所反映出的作者的思想情感)

鑒賞詩歌的景物形象

景物形象

詩歌形象

人物形象景象物象敘事詩中的人物形象抒情詩中的抒情主人公寫景詩或雜詩中的景色詠物詩或雜詩中的物象二、鑒賞詩歌的景物描寫在中國古典詩歌中,講究的是“一切景語皆情語也”的天人感應(yīng)模式,所以我們在鑒賞景或物的形象的同時,往往要聯(lián)系鑒賞詩人的形象。這兩者是一致的。一般有:景物描寫(季節(jié)、時令、地域等)、場面描寫(農(nóng)事、戰(zhàn)爭、狩獵、離別等)、色彩描寫。鑒賞此類形象,基本思路是:以所寫景物的自然屬性為依據(jù),挖掘其社會屬性(作者借以抒發(fā)的感情、表達的寓意等)。1、概括景象(意境)特點;2、描摹詩歌圖景;3、剖析作者思想。命題模式:(1)某幾句詩描寫了什么樣的景物?抒發(fā)了詩人怎樣的情懷?(2)這首詩描繪了一幅怎樣的畫面?表達了詩人什么樣的思想感情?(3)這首詩營造了一種怎樣的意境?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4)從“情”和“景”的角度對某首詩或詞作一賞析。高考怎么考?

景物形象鑒賞題如何規(guī)范作答1、描摹詩歌圖景;2、概括景象(意境)特點;3、剖析作者思想。鑒賞景物形象的注意事項1、把握和分析景物描寫的表現(xiàn)手法(烘托和渲染、白描和工筆、對比和襯托、比興手法、象征手法等)。2、理解和辨析描寫景物的修辭手法(比喻、擬人、對比、夸張、借代、用典、對偶等)。3、注意作者觀察和描寫的角度(正面和側(cè)面、實寫和虛寫、動景與靜景、遠(yuǎn)景與近景、形色聲味等)。古詩常見意象閱讀元代王冕的一首詩,回答問題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塵。忽然一夜清風(fēng)起,散作乾坤萬里春。

在這首詩中,作者塑造的主要形象是什么?突出了它的哪些特征?

作者塑造的主要形象是梅花;突出了它耐寒(冰雪林中著此身)、清高(不同桃李混芳塵)、報春(散作乾坤萬里春)的特征。

一朵忽先變,百花皆后香。

——宋人陳亮《梅花》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

——王安石《梅花》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

——陸游《詠梅》不要人夸顏色好,只留清氣滿乾坤。

——元王冕《墨梅》不怕打擊挫折、敢為天下先、不愿同流合污的高潔品格“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保ㄌ啤ね醪g《芙蓉樓送辛漸》應(yīng)念嶺海經(jīng)年,孤光自照,肝肺皆冰雪以冰雪的晶瑩比喻心志的忠貞、品格的高尚。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xiāng)。

——李白《靜夜思》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xiāng)明。

——杜甫《月夜憶舍弟》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

——張九齡《望月懷遠(yuǎn)》欲問吳江別來意,青山明月夢中看

——王昌齡《李昌曹宅夜飲》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

——王建《十五夜望寄杜郎中》月亮是思鄉(xiāng)的代名詞朝飲木蘭之墜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

——屈原《離騷》秋叢繞舍似陶家,遍繞籬邊日漸斜。不是花中偏愛菊,此花開盡更無花。

——元稹《菊花》花開不并百花叢,獨立疏籬趣未窮。寧可枝頭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風(fēng)中。

——宋鄭思肖《畫菊》堅貞、高潔品格的象征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fēng)殘月——柳永《雨霖鈴》“柳”“留”二字諧音,經(jīng)常暗喻離別一上高樓萬里愁,蒹葭楊柳似汀洲。

——許渾《咸陽城西樓晚眺》“柳”多種于檐前屋后,常作故鄉(xiāng)的象征試問閑愁都幾許,一川煙草,滿城風(fēng)絮。梅子黃時雨?!R鑄《青玉案》“柳”絮飄忽不定,常作遣愁的憑借柳李商隱曾逐東風(fēng)拂舞筵,樂游春苑斷腸天。如何肯到清秋日,已帶斜陽又帶蟬。詩中表現(xiàn)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

自傷遲暮,自嘆身世。(表達作者壯志難酬、命途多舛的悲涼心境。)

詠柳曾鞏亂條猶未變初黃,倚得東風(fēng)勢便狂。解把飛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這首詩題為“詠柳”,實際上托物寓意。請細(xì)加揣摩,分析其寓意。通過對柳樹“倚得東風(fēng)勢便狂”“飛花蒙日月”的描摹,寫出了那些得志便猖狂的小人;并用“天地清霜”警告他們必?zé)o好下場,難逃滅亡的命運。

采蓮南塘秋,蓮花過人頭;低頭弄蓮子,蓮子青如水。

——南朝樂府《西洲曲》

霧露隱芙蓉,見蓮不分明。

—晉《子夜歌四十二首》之三十五諧音雙關(guān)愛戀思念愿君學(xué)長松,慎勿作桃李。

——李白《贈書侍御黃裳》豈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

———劉楨《贈從弟》大雪壓青松,青松挺且直。欲知松高潔,待到雪化時。

——陳毅《青松》正直堅貞高潔品格的象征金井梧桐秋葉黃,珠簾不卷夜來霜。熏籠玉枕無顏色,臥聽南宮清漏長.-----王昌齡《長信秋詞》。一聲梧葉一聲秋,一點芭蕉一點愁,三更歸夢三更后。---元徐再思《雙調(diào)水仙子·夜雨》一葉葉,一聲聲,空階滴到天明——唐人溫庭筠《更漏子》凄涼悲傷的象征

夜書所見

葉紹翁

蕭蕭梧葉送寒聲,江上秋風(fēng)動客情。知有兒童挑促織,夜深籬落一燈明。作者在詩中抒發(fā)了多種感情,請選取一種加以分析。①抒發(fā)了思鄉(xiāng)之情。蕭蕭寒聲,襯托出詩人客居他鄉(xiāng)心境之凄涼。兒童夜捉促織,詩人觸景生情,產(chǎn)生了戀鄉(xiāng)思緒。②抒發(fā)了客居他鄉(xiāng)孤寂之心緒。蕭蕭寒聲,襯托出詩人客居他鄉(xiāng)心境之凄涼。兒童夜捉促織,樂景反襯悲情,更顯得客居他鄉(xiāng)的孤寂。③流露出留戀童年生活之情。兒童夜捉促織,勾起童年回憶,蕭蕭寒聲,梧葉搖落的秋景,更襯出客居他鄉(xiāng)時對童年無憂無慮生活的留戀。落花人獨立,微雨燕雙飛。

——晏幾道《臨江仙》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劉禹錫《烏衣巷》燕子因結(jié)伴飛行而成為愛情的象征燕子眷戀舊巢的習(xí)性,成為古典詩詞表現(xiàn)時事變遷,抒發(fā)人事代謝的寄托檻菊愁煙蘭泣露,羅幕輕寒燕子雙飛去。明月不諳離恨苦,斜光刻曉穿朱戶。晏殊《蝶戀花》燕子雙飛經(jīng)常用來反襯離人的孤寂泥融飛燕子,沙暖睡鴛鴦?!鸥Α督^句》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拙右住跺X塘湖春行》燕子到來往往意味著春天的到來。詩人喜用燕子來表達喜悅之情(1)第一句選取了楊花與子規(guī)兩個意象,有什么作用?(2)第二聯(lián)用了什么表現(xiàn)手法,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楊花與子規(guī)兩個意象的作用是:點明時令,點明主旨,營造基調(diào)氣氛。楊花象征離別與漂泊,子規(guī)啼聲悲哀。第二聯(lián)把明月人格化,表達了詩人對朋友的思念與同情。聞王昌齡左遷龍標(biāo),遙有此寄李

楊花落盡子規(guī)啼,聞道龍標(biāo)過五溪。我寄愁心與明月,隨風(fēng)直到夜郎西。三更月,中庭恰照梨花雪;梨花雪,不勝凄斷,杜鵑啼血?!R鑄《憶秦娥》可堪孤館閉春寒,杜鵑聲里斜陽暮

——唐秦觀《踏莎行》)子規(guī)夜半猶啼血,不信東風(fēng)喚不回

——宋王令《送春》)以杜鵑鳥的哀鳴,來表達哀怨、凄涼或思?xì)w的情思。

落照蒼茫秋草明,鷓鴣啼處遠(yuǎn)人行——唐李群玉《九子坡聞鷓鴣》)江晚正愁余,山深聞鷓鴣——辛棄疾《菩薩蠻·書江西造口壁》容易勾起旅途艱險的聯(lián)想和滿腔的離愁別緒秋后的蟬是活不了多久的,一番秋雨之后,蟬兒便剩下幾聲若斷若續(xù)的哀鳴了,命折旦夕。因此,寒蟬就成為悲涼的同義詞寒蟬凄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息。

———柳永《雨霖鈴》寒蟬鳴我側(cè)——曹植《贈白馬王彪》垂綏飲清露,流響出疏桐。居高聲自遠(yuǎn),非是藉秋風(fēng)。

——虞世南的《蟬》露重飛難進,風(fēng)多響易沉。無人信高潔,誰為表予心?

——駱賓王《獄中詠蟬》古人以為蟬餐風(fēng)飲露,是高潔的象征思鄉(xiāng)懷親之情和羈旅傷感人歸落雁后,思發(fā)在花前(隋薛道衡《人日思?xì)w》)夜聞歸雁生相思,病入新年感物華(歐陽修《戲答元稹》)殘星數(shù)點雁橫塞,長笛一聲人倚樓(唐趙嘏《長安秋望》)星辰冷落碧潭水,鴻雁悲鳴紅蓼風(fēng)(宋戴復(fù)古《月夜舟中》)鴻雁指代書信鴻雁幾時到,江糊秋水多”(杜甫《天末懷李白》)朔雁傳書絕,湘篁染淚多”(李商隱《離思》)

杜甫

孤雁不飲啄,飛鳴聲念群,

誰憐一片影,相失萬重云?

望盡似猶見,哀多如更聞。

野鴉無意緒,鳴噪自紛紛。全詩通過孤雁這一形象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

詩人以孤雁比喻自己,表達了對漂泊生涯的蒼涼感慨;

對故鄉(xiāng)親人的思念;

有不墜青云之志的高遠(yuǎn)追求,對庸客俗夫的厭惡。倚門回首,卻把青梅嗅”(李清照《點絳唇》)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李白《送友人》)浮云比喻在外漂泊的游子得成比目何辭死,愿作鴛鴦不羨仙(唐人盧照鄰《長安古意》)自從南浦別,愁見丁香結(jié)”(唐人牛嶠《感恩多》)

以梅子的成熟比喻少女的懷春丁香,指愁思或情結(jié)鴛鴦,指恩愛的夫婦

楓橋夜泊

張繼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在詩中作者寫哪幾種景物?這些景物有什么特征?通過景物的描寫,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1)月落、鳥啼、霜滿天、江邊的楓樹、漁火、寒山寺,特征:秋夜幽寂清冷。2)寫出羈旅者孤孑清寥、愁緒滿懷的情感。東欄梨花

蘇軾

梨花淡白柳色青,柳絮飛時花滿城。

惆悵東欄一株雪,人生看得幾清明。1)詩人為什么見“東欄一株雪”而“惆悵”?請聯(lián)系全詩作簡要分析。

2)有人認(rèn)為“梨花淡白”與“一株雪”相重復(fù),主張將“梨花淡白”改為“桃花爛熳”。你對這一主張有什么看法?

詩人見梨花而“惆悵”是因為他感到春光易逝,人生短促。(梨花盛開、柳色深青遠(yuǎn)是春末夏初之景,已暗含傷春之感;“人生看得幾清明”便是直接感嘆人生短促)不能改為“桃光爛熳”,因為“梨花淡白”是緊扣詩題寫景,如果改為“桃花爛熳”本詩就變成寫桃花了?!盎M城”也就成了“桃花滿城”了。謁金門(唐·馮延巳)

風(fēng)乍起,吹皺一池春水。閑引鴛鴦香徑里,手挼紅杏蕊。斗鴨闌干獨倚,碧玉搔頭斜墜。終日望君君不至,舉頭聞鵲喜。問題:“風(fēng)乍起,吹皺一池春水”情景交融,請簡析之。

“風(fēng)乍起,吹皺一池春水”寫了環(huán)境中的春天景色;而且用融情于景的手法,把女主人公不平靜的內(nèi)心世界巧妙地揭示了出來。春風(fēng)攪動了池水,也攪亂了思婦的內(nèi)心。光陰的流逝,季節(jié)的更迭交替,春天又悄悄地來到她身旁。春風(fēng)乍起,春色迷人,這一切怎能叫她無動于衷而不勾起春思的愁緒呢!西樓曾鞏海浪如云去卻回,北風(fēng)吹起數(shù)聲雷。朱樓四面鉤疏箔,臥看千山急雨來。

注:鉤疏箔:把簾子掛起問:此詩描寫了什么景色?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情感?

這首詩描寫了海濱暴風(fēng)雨來臨前的壯美景象。連天的海浪隨著陣陣?yán)茁暃坝慷鴣恚诒憋L(fēng)的呼嘯中波浪不斷拍打堤岸,又咆哮著遠(yuǎn)去。這種壯美景象的描寫渲染了“山雨欲來風(fēng)滿樓”的雄偉氣勢。從而表現(xiàn)了詩人開闊的胸襟和內(nèi)心的豪情。南鄉(xiāng)子唐李王旬

煙漠漠,雨凄凄,岸花零落鷓鴣啼。遠(yuǎn)客扁舟臨野渡,思鄉(xiāng)處,潮退水平春色暮。(1)這首詞所要表現(xiàn)的主旨是什么?(2)詞的前三句主要是寫景,請簡述寫景的作用。(3)“思鄉(xiāng)處,潮退水平春色暮”在本詞中的含義和作用是什么?請簡要回答。(1)離愁別緒或思鄉(xiāng)之愁或離恨(2)借景抒情,用煙、落花以及鷓鴣的叫聲來渲染出思鄉(xiāng)之情。(3)潮退了,天晚了,思鄉(xiāng)而不得歸鄉(xiāng),更突出強化了思鄉(xiāng)之情。鷓鴣天晏幾道

十里樓臺倚翠微,百花深處杜鵑啼。殷勤自與行人語,不似流鶯取次飛。驚夢覺,弄晴時。聲聲只道不如歸。天涯豈是無歸意,爭奈歸期未可期。在這首詞中,作者為什么要描寫杜鵑的啼叫聲?最后兩句是什么意思?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04高考海南卷)古人認(rèn)為杜鵑的啼叫聲好像在說:“不如歸去!不如歸去!”這首詞的主題是游子思鄉(xiāng),最適宜從描寫杜鵑的啼叫聲入手。最后兩句是說:不是不想回家,只是自己不能決定回去的日期。表達了作者無法主宰自己的生活,浪跡天涯有家難歸的感慨。鑒賞提示:“杜鵑”是古典詩歌中常見的一個意象,它那“不如歸去”的啼叫聲總會引起游子思婦的無限感傷。故抓住這一意象,就抓住了這類詩歌的抒情類別。(一)詩中賞畫看畫面形、色、動、靜,欣賞詩的畫面美古代許多寫景詩多具有“詩中有畫”的特征。欣賞詩的畫面美,主要從四方面著手:

一是物象的組合方式;二是畫面色彩;三是動態(tài);四是靜態(tài)。絕句杜甫遲日江山麗,春風(fēng)花草香。泥融飛燕子,沙暖睡鴛鴦。問:請分析這首詩畫面美。

這首詩寫了江山、花草、燕子、鴛鴦,四種景物構(gòu)成一幅畫面,顯出蓬勃盎然的春意。四種景物并列組合,構(gòu)成上下對偶兩聯(lián)。上聯(lián)寫遠(yuǎn)景,下聯(lián)寫近景;上聯(lián)景物較闊大,較概括,下聯(lián)景物較特出、較具體;上聯(lián)是靜景,下聯(lián)是靜景。遠(yuǎn)與近相生,概括與具體結(jié)合,構(gòu)成一幅完整的春景圖。濃艷的畫面色彩,諧調(diào)的畫面組合,相宜的動靜描繪,渲染出濃濃春意,觀之令人賞心悅目。絕句杜甫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問題:試從一個或兩個角度賞析這首詩。詩里寫黃鸝近景,白鷺遠(yuǎn)景,千秋雪遠(yuǎn)景,萬里船近景。上聯(lián)黃、翠、白、青,用了四種顏色,色彩鮮明。這樣,就景物的遠(yuǎn)近和各種色彩構(gòu)成畫面。千秋雪顯得時間的永恒,萬里船顯得空間的廣闊。一二句是動景描寫,三四句是靜景描寫。畫面動靜結(jié)合,色彩豐富鮮明,境界闊大,這樣,不僅給人以畫面美感,更促人深遠(yuǎn)的聯(lián)想。(二)畫中品詩由形象畫面的色調(diào),把握詩人的情感思想讀一首詩,首先看它描寫了什么形象,它呈現(xiàn)一種怎樣的色調(diào),并由此推及其內(nèi)在情感。一般而言,作品所描繪的外在形象畫面,具有鮮活,明麗和昂揚向上色調(diào)的,其內(nèi)在形象情感則是高昂樂觀的;反之,外在形象畫面具有陰暗、凄冷和低沉色調(diào)的,其內(nèi)在形象情感則是低沉傷感的。試比較下面兩首詩,說說作者抒發(fā)的情感有什么不同秋詞劉禹錫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晴空一鶴排云上,便引詩情到碧霄。贈別杜牧多情卻是總無情,惟覺樽前笑不成。蠟燭有心還惜別,替人垂淚到天明。第一首前兩句直抒胸臆贊秋,一反傳統(tǒng)悲秋題材。后兩句描寫白鶴沖云,晴空碧霄等形象畫面,境界闊大,色彩明麗,情調(diào)高昂。如果說那排云直上的白鶴是詩人奮發(fā)進取形象的寫照,那么,晴朗的秋空正是詩人寬廣胸懷、樂觀向上精神的外現(xiàn)。第二首寫離筵寡歡場面。一二句敘今昔:以前歡聚多情,而今別去,轉(zhuǎn)覺無情。三四句以暗淡的蠟燭垂淚的外在形象,暗寫離人流淚的內(nèi)在形象,引人聯(lián)想到離人一往情深,難舍難分之態(tài)。試比較下面兩首詩,說說作者抒發(fā)的情感有什么不同秋詞劉禹錫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晴空一鶴排云上,便引詩情到碧霄。贈別杜牧多情卻是總無情,惟覺樽前笑不成。蠟燭有心還惜別,替人垂淚到天明。在這兩首詩中,“排云白鶴”與“蠟燭垂淚”形象,二者色調(diào)截然不同,前者是奮發(fā)向上的,后者是傷感愁苦的。試比較下面兩首詩,說說作者抒發(fā)的情感有什么不同秋詞劉禹錫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晴空一鶴排云上,便引詩情到碧霄。贈別杜牧多情卻是總無情,惟覺樽前笑不成。蠟燭有心還惜別,替人垂淚到天明。臺城韋莊江雨霏霏江草齊,六朝如夢鳥空啼。無情最是臺城柳,依舊煙籠十里堤。(1)這是一首憑吊六朝古跡的詩。詩人為什么說“臺城柳”“無情”?(2)有人說詩人在憑吊古跡時流露出濃重的對時事的感傷情緒,你是否同意這種說法?為什么?(1)因為雖然六朝的繁華已如夢遠(yuǎn)逝,而臺城柳卻依舊逢春即枝繁葉茂,不管人世滄桑、人間興亡,總是給人以欣欣向榮之感,以它的繁榮茂盛和臺城的荒涼破敗,以它的終古如斯和六朝繁華如夢轉(zhuǎn)瞬即逝作鮮明對比,因此詩人說它“無情”。(2)同意。因為詩人身處晚唐,此時的唐王朝全面走向衰落,昔日的繁華已蕩然無存,如夢一場,取而代之的是兵荒馬亂民不聊生。詩人憑吊臺城古跡,回顧六朝舊事,今之視昔如來者視今,六朝的先盛后衰的命運使詩人聯(lián)想到唐王朝,懷古傷今。臺城韋莊江雨霏霏江草齊,六朝如夢鳥空啼。無情最是臺城柳,依舊煙籠十里堤。(1)這是一首憑吊六朝古跡的詩。詩人為什么說“臺城柳”“無情”?(2)有人說詩人在憑吊古跡時流露出濃重的對時事的感傷情緒,你是否同意這種說法?為什么?(三)組合意象,探究內(nèi)涵注意粗知簡煉的人和事,特別是參與人活動的情節(jié)意象是意與象的融合,是生活外在景象與詩人內(nèi)在情思的統(tǒng)一,是主觀心意與客觀物象在語言文字的融合與表現(xiàn);是一首詩的構(gòu)成單位,是詩歌構(gòu)思核心。1、借助意象,品味意境。意境是作者主觀情感與自然客觀物象融合的整體。江月人去只數(shù)尺,風(fēng)燈照夜欲三更。沙頭宿鷺聯(lián)拳靜,船尾跳魚撥剌鳴。明月、風(fēng)燈、宿鷺、跳魚等意象有機地組合成一幅清幽、靜謐的意境。怎樣體味古詩詞的意境?1、抓畫面2、激起聯(lián)想與想象3、感受“此時”、“此景”中“此人”的“此情”2、借助意象,體味情感。

詩歌的情和景是水乳交融的。清代王夫之有云:“情景名為二,而實不能離,神于詩者,妙合無垠。巧者則有情中景,景中情”。一曲新詞酒一杯,去年天氣舊亭臺,夕陽西下幾時回?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小園香徑獨徘徊。墜落的夕陽、無聲的落花、尋舊壘的歸燕幾個意象,可體會到全詞的感情基調(diào)是抒寫對人事變遷的無比惆悵之情。就其不變者而言,天氣、亭臺閣與去年毫無二致;就其變者而言,夕陽雖美好,但終究要沉沒。好鳥相鳴似有意,但落花流水卻無情。詞人在好鳥嬌花中嘆人生的雖美好,終將消亡。但“似曾相識燕歸來”寓意著消亡中又含有的存在而令人欣慰。寄全椒山中道士韋應(yīng)物今朝郡齋冷,忽念山中客。澗底束荊薪,歸來煮白食。欲持一瓢酒,遠(yuǎn)慰風(fēng)雨夕。落葉滿空山,何處尋行跡?!奥淙~滿空山”的景象里蘊含著怎樣的情感?“落葉滿空山”,秋風(fēng)蕭瑟,落葉滿山,杳無人跡,蕭索而凄清的環(huán)境,詩人想到他的道士朋友修行的清苦,對朋友的深切的關(guān)懷;路徑難辨,欲行無路,無以對朋友予以慰藉的惆悵;詩人自己在”清冷中無以遣懷的寂寞。“落葉滿空山”的形象和這些情聯(lián)系起來,便構(gòu)成了情韻深長、耐人尋味的意境。鑒賞詩歌的事物形象即詠物詩中所出現(xiàn)的形象。事物形象是一種特殊的意象,它是整個詠物詩中最重要的集中描寫對象,是整個詠物詩的靈魂,它被詩人賦予了詩人自己的思想感情和理想志向,具有象征意義。

事物形象

詠物詩運用的是托物言志(象征)的手法,通過對某一具體事物的描繪來表達自己的某種理想和人格,以物喻人,言在此而意在彼。所以,凡借物抒情、托物言志的詩,往往都在對事物形象的描繪中寄寓詩人的思想感情和人生理想。

欣賞這類詩時,一要注意物象的特點,提煉所寫物象描寫特征的詞語,挖掘物象內(nèi)在的品格、精神

,二要注意作者在描摹的事物中所寄托的情感,抓物與志的“契合點”,就能明白作者意在何為,情為何端。一、分析思路(1)指出形象(物象)并概括物象的基本特征;(2)結(jié)合詩句具體分析形象(結(jié)合表現(xiàn)手法);(3)點出形象的意義(作者的情感、理想、追求、品性等)。二、答題步驟

在獄詠蟬

駱賓王

西陸蟬聲唱,南冠客思侵。那堪玄鬢影,來對白頭吟。

露重飛難進,風(fēng)多響易沉。無人信高潔,誰為表予心?

1、由_________等景物描寫可以推知寫的是_______季節(jié)?!奥吨仫w難進,風(fēng)多響易沉”采用的是________

_的表現(xiàn)手法,既寫了蟬

___

的處境,也表現(xiàn)了作者_____

_____的處境。

2、作者的“高潔”象蟬一樣無人理解,那么你認(rèn)為作者的“予心”是什么?

作者的“予心”是有滿腹冤屈無處申訴,即使申訴也無人理解的憤慨,當(dāng)然也包含著即使不被理解也絕不放棄自己追求的高潔情操。露重秋季虛實結(jié)合(或比喻、象征)受到露水、風(fēng)的摧殘而無法高飛、無法高歌因為受到陷害而無法施展個人抱負(fù)(仕途不得志)、即使有口也難辯不白之冤(難以傳達心聲)

卜算子

蘇軾

缺月掛疏桐,漏斷人初靜。誰見幽人獨往來?縹緲孤鴻影。

驚起卻回頭,有恨無人省。揀盡寒枝不肯棲,寂寞沙洲冷。

1、上片開頭兩句寫夜深人靜。其中的“缺”“疏”“斷”幾個字極寫了作者_____

的心境。第三句中的“幽人”是指_________。

2、下片“揀盡寒枝不肯棲”采用的是___

_的修辭方法和___

__的表現(xiàn)手法,表面上寫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_,但實際上卻寫出了作者_______

____的思想感情。幽獨凄清的作者自己擬人虛實結(jié)合(或類比)孤鴻不愿選擇高枝棲息,寧愿忍受寂寞和寒冷表現(xiàn)了自己遭到貶官后內(nèi)心的孤苦和清高五、實戰(zhàn)演練(09年海南、寧夏卷)鷓鴣天代人賦①辛棄疾陌上柔桑破嫩芽,東鄰蠶種已生些。平岡細(xì)草鳴黃犢,斜日寒林點暮鴉。山遠(yuǎn)近,路橫斜,青旗②沽酒有人家。城中桃李愁風(fēng)雨,春在溪頭薺菜花?!咀ⅰ竣龠@首詞作于作者遭彈劾解官歸居時。②青旗:酒旗,酒店門外用青布做的幌子。詞的上闕描繪了什么樣的景象?請簡要敘述。(5分)【答案】(5分)詞的上闋描繪了初春時鄉(xiāng)村一派春意盎然的景象。(步驟一)田間桑樹萌發(fā)出新芽,東鄰家蠶卵已孵出幼蠶;平緩的山坡上長著細(xì)嫩青草,黃色的牛犢在那兒鳴叫;夕陽斜照著初春傍晚的樹林,晚歸的烏鴉散落在那兒棲息。(步驟二)表達了他解官歸居后鄙棄城市官場,熱愛田園生活的感情(步驟三)。

【考點】考查對詩歌景物形象的分析。(09年天津卷)13.閱讀下面的詩,按要求作答。

嚴(yán)鄭公宅同詠竹

唐?杜甫

綠竹半含籜,新梢才出墻。色侵書帙晚,陰過酒樽涼。雨洗涓涓凈,風(fēng)吹細(xì)細(xì)香。但令無剪伐,會見拂云長?!咀ⅰ浚簢?yán)鄭公,即嚴(yán)武,受封鄭公?;X(tuò),筍殼。帙,包書的布套。問:(1)本詩前三聯(lián)描寫出竹子怎樣的形象?

【答案】本詩前三聯(lián)描寫出了可愛的新竹形象(步驟一)

。嫩竹新出,竹影陰涼,雨洗竹凈,風(fēng)送竹香(步驟二)

。詩人反復(fù)狀寫竹的可愛,意在突出心中所達之意:尊重天性,順應(yīng)物性之自然(步驟三)

。(或者呼吁統(tǒng)治者要呵護人才,而不要隨意摧殘人才;或者以竹自況,期待朝廷能提攜自己,使自己能“致君堯舜上”,能為治國平天下奉獻綿薄之力。)【考點】考查對詩歌事物物形象的分析。

2010年高考語文福建卷訪隱者

[宋]郭祥正一徑沿崖踏蒼壁,半塢①寒云抱泉石。山翁②酒熟不出門,殘花滿地?zé)o人跡。[注]①塢:山坳。②山翁:此處指隱者。(2)結(jié)合第三、四句,賞析“隱者”的形象。

[答案]塑造了一個超然出世、怡然自樂、清靜無為的隱者形象。(步驟一)通過描寫隱者獨飲自己釀造的酒,足不出戶,門外落花滿地,無人造訪、無人酒掃的隱居生活,表現(xiàn)了隱者避世脫俗,隨性自然的情懷。(步驟二)寄予了作者的隱逸恬淡之情(步驟三)。(意思對即可)【考點】考查對詩歌人物形象的分析。高考古典詩詞常見意象集釋1、月亮

在我國古代詩歌中,用月亮烘托情思是常用的筆法。一般說來,古詩中的月亮是思鄉(xiāng)的代名詞。李白《靜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xiāng)?!边@首詩就表現(xiàn)了李白思鄉(xiāng)之情。詩中的月亮就不再是純客觀的物象,而是浸染了詩人感情的意象了。2、菊花

作為傲霜之花,它一直得到文人墨客的青睞,被賦予了堅強的品格、清高的氣質(zhì)。屈原《離騷》:“朝飲木蘭之墜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痹娙艘燥嬄恫突ㄏ笳髯约浩沸械母呱泻图儩?。3、梅花梅花在嚴(yán)寒中最先開放,然后引出爛漫百花散出的芳香,因此梅花被寄寓了不怕打擊挫折、敢為天下先的品質(zhì),陸游的著名詞作《詠梅》:“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苯杳坊▉肀扔髯约簜涫艽輾埖牟恍以庥龊筒辉竿骱衔鄣母呱星椴?。4、松松樹是傲霜斗雪的典范,所以松柏象征著堅貞和在任何情況下保持高潔的品質(zhì)。5、蓮由于“蓮”與“憐”音同,所以古詩中有不少寫蓮的詩句,借以表達愛情。6、梧桐梧桐則是凄涼悲傷的象征。7、杜鵑鳥古代神話中,蜀王杜宇(即望帝)因被迫讓位給他的臣子,自己隱居山林,死后靈魂化為杜鵑。于是古詩中的杜鵑也就成為凄涼、哀傷的象征了。8、鷓鴣鳥鷓鴣的形象在古詩詞里也有特定的內(nèi)蘊。鷓鴣的鳴聲極容易勾起旅途艱險的聯(lián)想和滿腔的離愁別緒。9、寒蟬秋后的蟬是活不了多久的,一番秋雨之后,蟬兒便剩下幾聲若斷若續(xù)的哀鳴了,命折旦夕。因此,寒蟬就成為悲涼的同義詞。10、鴻雁

鴻雁是大型候鳥,每年秋季南遷,常常引起游子思鄉(xiāng)懷親之情和羈旅傷感。后來也有以鴻雁來指代書信。鴻雁傳書的典故大家比較熟悉。11、梅子

以梅子的成熟比喻少女的懷春,12、竹

生命力,節(jié)操,貞節(jié),氣節(jié),謙虛,虛懷若谷,清高。13、長亭

送別之意。如: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寒蟬凄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歇。14、浮云比喻在外漂泊的游子,如“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李白《送友人》);15、鴛鴦

指恩愛的夫妻,如“得成比目何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fù)責(zé)。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dāng)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zhǔn)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dān)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