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捕蛇者說》教學設計(10篇)_第1頁
《捕蛇者說》教學設計(10篇)_第2頁
《捕蛇者說》教學設計(10篇)_第3頁
《捕蛇者說》教學設計(10篇)_第4頁
《捕蛇者說》教學設計(10篇)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0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捕蛇者說》教學設計(10篇)《捕蛇者說》是柳宗元創(chuàng)作的一篇文言散文,表達了同情人民,痛恨苛斂的思想感情。這次漂亮的為親帶來了10篇《《捕蛇者說》教學設計》,希望可以啟發(fā)、幫助到大朋友、小朋友們。

《捕蛇者說》教案篇一

教學目的

一、本文在于揭露統(tǒng)治階級的橫征暴斂,表現(xiàn)對人民疾苦的同情。

二、背誦第4、5段,注意語調(diào),揣摩人物的思想感情,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三、了解“乎”和“而”的多種用法。

四、理解并掌握“對比”的寫法。教學設想一、課文第4段既是重點又是難點:1蔣氏自陳心曲的話是全文主體,要著重領會。(重點)2運用對比的寫法,以捕蛇之“利”反襯賦斂之毒。(難點)二、緊扣課文的“閱讀提示”和課后有關練習讀課文。三、采用“讀讀、議議”相結合的方法。教學時數(shù):兩課時第一課時一、導入新課1簡介作者。2回憶學過的“說”,講清這一文體的特點。3引導學生看課文“閱讀提示”,了解背景和寫作目的。二、指導預習1參照課文注釋,閱讀全文。2弄清“永州之人爭捕異蛇”的原因。3了解“黑質而白章”和“得而臘之以為餌”兩句中“而”所表示的關系。4掌握實詞“質”“章”“嚙”“當”“已”“得”“賦”等含義;了解“可以”的古今不同用法及“臘”的活用。三、研析新課指導學生朗讀第1段并疏通文義。(1)讓學生試譯,師生共同研討。明確①“黑質而白章”中“而”表南并列關系。②“得而臘之以為餌”中“而”表示承接關系。③“可以已大風”中的“可以”,是“可以用來”,今義“可以”是“能夠”的意思,是一個詞。④“臘”,干肉,名詞,這里作動詞用,意思是“把肉晾干”。⑤找出寫“蛇毒性之劇”的句子。(觸草木,盡死;以嚙人,無御之者。)⑥找出寫“蛇的醫(yī)療功效”的句子。(臘之以為餌,可以已大風……,殺三蟲。)(2)提問:蛇毒性如此劇烈,永州人為何“爭奔走焉”?明確:因為“太醫(yī)以王命聚之”,捕蛇可以“當其租入”。(3)小結:文章一開始敘述異蛇毒性之劇及其特殊的醫(yī)療功效是為下文作鋪墊。關鍵是“當其租入”和“永之人爭奔走焉”這兩句——捕的蛇可抵交租稅,永州的人才爭著去做捕蛇這件事。這就暗示了“賦斂之毒有甚是蛇”。作者字字都是客觀敘述,而全文主旨已寓其中。四、布置作業(yè)1翻譯第1段,結合語境理解記憶這一段的有關實詞。2預習課文第2—5段。3完成課后“辨析·比較”題四第2題。第二課時一、導入新課1檢查第一課時所學的知識。2體會“蔣氏大戚……則久已病矣”這段話的思想感情。3了解怎樣運用對比以捕蛇之“利”反襯賦斂之毒的寫法。4理解互文的修辭手法。(“叫囂乎東西,隳突乎南北”)5思考研討課后“辨析·比較”題三、四。6體會第5段內(nèi)容所表達的思想感情。二、研析新課。1概括第2—4段的內(nèi)容:敘述了蔣氏三代冒死捕蛇的悲慘遭遇。第2段概述蔣氏三代人的悲慘遭遇,先說蔣氏“專其利三世”,使人認為可羨;待到蔣氏述說祖、父俱死于捕蛇,本人也多次險遭不測,卻又使人感到可悲。這樣由羨慕入悲傷,把事情的本質揭露得更加深刻:原來這所謂的“利”是用生命換來的。第3段寫作者提出“更役”“復賦”的建議。作者鑒于蔣氏三代人的遭遇之慘所以才問蔣氏“若毒之乎”。第4段寫蔣氏不愿更換差役,其答話則句句都落在“賦斂之毒有甚是蛇”這一點上,是全文的主體。2提問:“蔣氏大戚,……則久已病矣”這段話表達了怎樣的思想感情?明確:蔣氏明白作者的好意,但他確信作者不了解自己的處境,更不了解地方上的情形,所以用揣測的語氣問作者:“你要哀憐我使我活下去嗎?”接著就用十分堅決的陳述語氣和極為沉痛的語調(diào)自述:“我干這個差役的不幸,還不像恢復我賦稅的不幸那么厲害哪”,“假如我不干這個差事,就早已困苦不堪了”。這是蔣氏幾十年痛苦遭遇的高度概括,是全篇答話的綱。這段話表達了蔣氏“哀而不傷”的思想感情。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這段話。3提問:文章接下去運用對比的寫法,用捕蛇之“利”來反襯賦斂之毒,試分析是怎樣進行對比的?學生思考、討論。(用圖表表示)明確:回顧過去,則以鄉(xiāng)鄰們十室九空的情形跟自己能“以捕蛇獨存”作對比;談到現(xiàn)在,則以悍吏來鄉(xiāng)索租跟自己“弛然而臥”作對比(圖表見“板書設計”)4理解“互文”的修辭手法(復習已學過的“互文”的句子)“叫囂乎東西,隳突乎南北”譯為:到處吵嚷叫喊,到處騷擾。5完成“辨析·比較”題三、四。第三題有些常用詞在特定的語境中都有特定的含義。試據(jù)上下文解釋下面各組句中的加點字。第四題辨析“乎”和“而”的多種用法:(1)下面四句話中,“乎”的用法有什么異同?①覽物之情,得無異乎(語氣助詞“呢”)②其必曰“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乎(語氣助詞“吧”)③吾嘗疑乎是(介詞“對”)④等死,列國可乎(語氣助詞“嗎”)(2)“而”在兩個詞語中間,可以表示前后詞語的并列、承接、轉折和修飾等關系。試指出下面各句中的“而”各表示哪一種關系。①黑質而白章(并列)②然得而臘之以為餌(承接)③吾恂恂而起(修飾)④人不知而不慍(轉折)⑤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修飾)6總結:第4段通過蔣氏申述不愿換差事的理由,深刻揭露了統(tǒng)臺者橫征暴斂的罪惡。在層層襯托,反復對比中揭示了“賦斂之毒有甚是蛇”的主旨,并為下文議論提供了充足的事實根據(jù)。指導學生朗讀第4段,體會其中的感情。7提問:第5段議論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學生思考、討論,分析歸納。明確:用“余聞而愈悲”一句結束上文的敘事,并自然轉入議論。先引用孔子的話作為立論的根據(jù)并用跌宕的筆法,由表“疑”而后表“信”,為文章蓄勢。再用“嗚呼”領出全文中最重要的一句:“孰知賦斂之毒有甚是蛇者乎”,點明文齊主旨。最后語勢再趨平緩,以寄希望于“觀人風者”收住全文,交待寫作意圖。這個結句雖反映了作者的階級局限但卻表達了作者對人民疾苦的同情。三、布置作業(yè)。1翻譯4、5段并背誦。2用符號表示文章結構層次。3總結“說”這一文體的特點。4完成課后“理解·積累”題五、六。【附】板書設計一、寫永州之人爭捕異蛇的原因——“當其租入”。二、敘述蔣氏三代冒死捕蛇的悲慘遭遇。三、作者對上述事實發(fā)表感慨,點明文章主旨和寫作意圖,表達作者對人民疾苦的同情。

《捕蛇者說》教案篇二

教學目的

一、理解并掌握“質、賦、嗣、蹙、藉、徙、俟”等文言實詞,了解“乎”、“而”的多種用法。

二、認識“說”這一文體的特點及對比的寫法。

三、理解“孰知賦斂之毒有甚是蛇者乎”這一中心文句以及作者同情勞動人民疾苦的感情。

教學設想

一、本文的教學重點是:“說”這一文體和特點;對比手法的運用。

二、第4段從語言角度分析、第5段從思想角度分析是難點,必須引導學生力求正確把握。

教學時數(shù)兩課時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1《捕蛇者說》寫于作者在永州任職時,是柳宗元的散文名篇。課文通過捕蛇者蔣氏對其祖孫三代為免交賦斂而甘愿冒著死亡威脅捕捉毒蛇的自述,反映了中唐時期我國勞動人民的悲慘生活,深刻地揭露了封建統(tǒng)治階級對勞動人民的殘酷壓迫和剝削,表達了作者對勞動人民的深切同情。

2“說”是我國古代的一種文體,或敘事兼議論,或議論兼敘事,將敘事和評論結合起來,以說明一個道理。

二、講析課文

引導學生憑借課文注釋和工具書理解第1段。教師適時做以下點撥:

1重點詞語和文句

質:質地,東西的主體。這里指基本顏色。

章:花紋。

嚙(niè):咬。

臘(_ī):干肉。文中用作動詞,把肉晾干。

歲:每年。

當(dàng):抵充、頂替。

永之人爭奔走焉:永州的老百姓爭先恐后地忙著去做這件事。焉,兼詞,于此,為這件事。

2提問:文章開頭,作者為什么要如此強調(diào)“異蛇”之毒?

明確:(1)這是作者設置的一個懸念,為下文埋下伏線,暗示了當時的世上還有比毒蛇更毒的東西,使讀者產(chǎn)生了急切讀下去的愿望。(2)這一段重在寫“毒蛇”之異,從三個方面加以描繪:一是顏色之異,二是毒性之異,三是用途之異。(3)注意首句的省略句“觸草木盡死”,“盡死”前省去的主語應是“草木“,其余皆省去“毒蛇”。

小結:寫“異蛇”劇毒,而“永之人爭奔走焉”。

3指名朗讀第2、3兩段

提問:蔣氏的自述反映了什么?文章在這一段著重寫什么?

明確:如果說第1段是概述,從第2段開始便轉入到具體的描述。引出了主人公“捕蛇者”——蔣氏。先寫蔣氏三代捕蛇之“利”,繼而寫捕蛇之“害”——“吾祖”、“吾父”、“吾”三代有的“死于是”,有的“幾死者數(shù)矣”一個“且曰”,將寫“利”轉為寫“害”,再用蔣氏的神情“貌若甚戚”極其生動地寫出了“捕蛇”并非好事,“爭奔走焉”實屬無奈,字里行間,深含悲苦?!袄迸c“害”交錯,跌宕有致。

專其利:“?!?,獨自享有。

提問:第3段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明確:第3段起過渡作用。通過作者的提問,將文章引入正題?!案糍x,復若役,則何如?”欲揚先抑,“余悲之”與下文的“余聞而愈悲”相應,充分體現(xiàn)了作者對勞動人民的無限同情。

4齊讀1—3段。

三、布置作業(yè)。

1完成課后有關作業(yè)。

2補充作業(yè):

(1)熟讀、意譯1—3段。

(2)理解下句句子中加黑的實詞。

①黑質而白章(質,原指本質,底色;章,花紋。)

②當其租入(當,抵當,抵充)

③今吾嗣為之十二年(嗣,繼承)

④貌若甚戚者(戚,悲傷)

⑤若毒之乎(毒,怨恨)

第二課時

一、檢查復習。

1指名朗讀、意譯第1段。

2出示小黑板,指名解釋有關實詞。

二、默讀第4段,借工具書及書下注釋了解本段的主要意思。

1教師對重點詞語適當點撥:

汪然:眼眶里含淚的樣子。

向:先前。

?。豪Э嗖豢啊?/p>

鄉(xiāng)鄰之生日蹙(cù):蹙,窘迫。

殫(dān):盡。

廬:家,屋舍。

犯:冒。

藉:原指用草編的墊,文中用作動詞,“墊著”;“相藉”,相壓。

蓋:句首助語詞。

熙熙:快樂的樣子。

2提問:作者是怎樣描寫蔣氏“斯役之不幸,未若復吾賦不幸之甚”的?

明確:文章通過對“捕蛇”、“賦斂”之間“利”與“害”的一系列對比,說明了“斯役之不幸,未若復吾賦不幸之甚也”。

板書:

結論:“斯役之不幸,未若復吾賦不幸之甚也”。

小結:2—4段,記敘“蔣氏”一家三代的悲慘遭遇,揭露“苛政猛于虎”的現(xiàn)實。

4齊讀第5段。

疑乎是:對這句話表示懷疑。乎,相當于“于”,介詞,對。是,代詞,指苛政。

于:介詞,比。

猶信:信,真實。

孰:誰。

以俟夫觀人風者得焉:以,介詞,用來。俟,等待。夫,指示代詞,那些。觀,考察。人風,民風,民情。因避唐太宗李世民之諱,故不用“民”而用“人”。得,看到。焉,相當于“之”,指作者寫的《捕蛇者說》這篇文章。

小結:點明文章中心,說明寫作目的。

5齊讀課文后討論。

提問:《捕蛇者說》怎樣表現(xiàn)了“說”這一文體的特點的?

明確:全文有敘有議,雖記敘較多,但卻處處為議論服務。符合“說”可敘可議,以議為主的特點;全文語言極其形象、生動,亦符合“說”這一文體比較講究“文采”的特點。

三、練習。

1完成課后“辨析·比較”題三。

2補充作業(yè):課外閱讀并翻譯《苛政猛于虎》這一文言短文。

3參照課文中“蔣氏”與作者的對話,寫一則“捕蛇人的故事”。

附:《捕蛇者說》難句例解

以嚙人,無御之者

1)假設而兼有連貫關系的復句。這類復句通常的次序是假設偏句在前,結果在后。

2)“以”,有人認為用法同“而”,連詞,這里不取。因為從文氣來看,并不通暢。我們以為,或可看成作“用”講的介詞,后面省去“以”的連帶成分“毒牙”一類的東西,也可以用代詞“之”代替“毒牙”等。同樣結構如《論語·憲問》:“以告者過也?!被蛘f同“已”,時間副詞。又如:“其聞之者,吾以除之矣?!保ā秶Z·晉語》)“王以和三晉伐秦,秦必不敢言救宋。”(《戰(zhàn)國縱橫家書·蘇秦謂齊王》)

譯文:用(毒牙)咬了人,就沒有能夠抵御它的。

若毒之乎

“毒”,名詞增加了意動用法,“毒之”是“以之為毒”,下文“又安敢毒耶?”就是“又安敢毒之耶?”省去賓語“之”?!岸尽弊鳌昂蕖敝v,《廣雅·釋言》:“毒,憎也。”又如:“死者不毒,奪者不慍?!保ā秾O臏兵法·行篡》)“如此,則上無私威之毒?!保ā俄n非子·用人》)或說“毒”作“害”講,參閱下文“孰知賦斂之毒有甚是蛇者乎?”的說明。

譯文:你把這差事當作災難嗎?

饑渴而頓踣

1)因果復句的緊縮形式,“而”表示承接,有人曾經(jīng)認為因果本身就包含著承接的因素。

2)“頓”,《說文》:“下首也?!倍斡癫谜J為應當是“頓首”,即以頭叩地。引申為“止”為“?!??!磅郏╞ó)”,《說文》:“僵也?!庇?,“走”部:“這,僵也?!薄磅邸薄ⅰ斑@”是一個字。《六代論》:“百足之蟲,死而不僵?!薄敖笔窍蚯暗垢?,“踣”也是向前倒覆。

譯文;因為饑餓(到極點),口渴(到極點),就停下來向前面一倒。

往往而死者相藉也

“往往”不同于今天作頻率副詞用的“往往”,而是作“從這里到那里,從那里到這里”講,《說文》:“往,之也?!本褪恰暗健?。《陳涉世家》有“卒中往往語”,用法相同?!巴钡暮竺嬗羞B詞“而”連接它后面的動詞“死”,是“往往”作為動詞的句法環(huán)境。又,《觀巴黎油畫記》是19世紀作品,文中“往往留象于館”的“往往”,跟今天詞義相同。解釋詞義常常需要跟分析句子結構聯(lián)系起來,不能孤立地就詞釋詞。段玉裁注《說文》“毒”字:“往往猶歷歷也?!薄跋唷奔炔槐砘ブ福膊槐砥?,而是表示遞相,即“一個接著一個”。又如“父子相繼”,只能是子繼父不能是父繼子。

譯文:來來往往死掉的,尸體一個壓著一個。

吾恂恂而起

“恂”,《說文》:“信心也。”“恂恂”意思是很有信心。上文說“雖雞狗不得寧焉”,那是由于沒有干捕蛇的事,“捕蛇者”由于有“蛇”,就懷有信心。

譯文:我滿懷信心地起身。

募有能捕之者,當其租入

1)包孕句。主語“太醫(yī)”因承前者,及物動詞“募”的賓語又是假設復句,“有能捕之者”是無主句,“當其租入”的主語“蒞事者”明顯可知,因此省略。

2)“租入”不當“稅收”講,不是一個詞,《柳河東集》其他地方也不見“租入”?!爱斊渥馊搿笔羌嬲Z短語,“租”是兼語,“入”是兼語后面的謂語,音義同“納”,亦即“繳納”。有人把“當其租”作為“入”的狀語,恐屬欠妥?!爱敗鼻懊婊蚩杉由辖樵~結構“以之”。

譯文:招募有能夠捕到蛇的,就(把蛇)當作那個租稅交給國家。

孰知賦斂之毒有甚是蛇者乎

1)單句,用設問形式表示強烈的感嘆,正面的意思是“不知賦斂之毒有甚是蛇者也”?!笆搿?,《爾雅·釋詁》:“準也。”

2)“賦”,稅;“斂”,征收?!岸尽保唤忉尀椤昂瘛?,跟本句無關;一解釋為“害人之草往往而生”?!岸尽笔锹暮θ说牟荩g成現(xiàn)代漢語是“毒害”,仍舊是名詞,只是比“毒”的本義引申了一步。又如:“若毒之乎?”“毒”增加意動用法,就是“若以之為毒乎”,也就是“你把這差事當作毒害么”;“又安敢毒耶”,“毒”也增加意動用法,后面省賓語“之”,意思是“又怎么敢把這差事當毒害呀”。

3)“甚”,音義同“善”,也就是“賢”,江蘇泰興方言還讀“善”為_iān。又如《禮記·內(nèi)則》:“具二牲,獻其賢者于宗子?!薄稄V韻·下平聲·一先》:“賢,善也?!庇秩纾骸皫煵槐刭t于弟子?!保ā稁熣f》)“賢”也不是只講品德,而是講條件,“賢”就是“善”,也就是“甚”?!百t”古寫作“臤”,《說文》“臤”部:“堅也,古文以為‘賢’字?!睏顦溥_《釋賢》:“人堅則賢……堅乃能耐也。”這樣看來,“甚”作“勝”講并非由于假借,而是由于引申。又,在“是蛇”前面可以加上比較的介詞“於”?;蛘f“甚”是形容詞增加比較性能的用法。

譯文:誰知道賦稅征收的毒害有比這種蛇更嚴重的呢?

苛政猛于虎也

王引之《經(jīng)義述聞》認為“苛政”的“政”是“征”字的借用,亦即“繁重的賦稅”,現(xiàn)在還有人據(jù)以為說。王氏所說未必可信,因為“苛政”毒害的方面很多,“苛征”只是一個方面。柳宗元所引出于《禮記·檀弓》,王引之講的是《禮記》,那里也應當是“苛政”。訓詁學有兩個原則:凡用本字講得通的就不用借字;訓釋某個詞義不但在本句講得通,到了別處也講得通。古籍中用“苛政”的很多,如:“除其苛政?!保ā稌x書·武帝紀》《北史·周武帝紀》)

譯文:苛刻的政治比老虎更厲害啊。

《捕蛇者說》教案篇三

教學目標:

1.理解本文運用襯托、對比寫法,突出中心思想:賦斂之毒有甚是蛇。

2.掌握積累本文的文言詞語(古今異義、詞類活用、一詞多義);

3.認識柳宗元同情人民、痛恨苛斂的思想感情。

教材分析:

本文是唐代著名文學家柳宗元謫居永州時所作。其時政治腐敗,苛捐雜稅繁多,貪官污吏橫征暴斂,使人民陷于家破人亡、流離失所的悲慘境地。作者通過捕蛇人蔣氏口述悲慘身世,反應民不聊生的境況,刻畫悍吏的兇暴,描繪捕蛇人的心態(tài),最后點出“賦斂之毒有甚是蛇”的主題思想。學習這篇文章,對于我們了解中唐時期的社會狀況,認識封建社會殘酷的剝削和人民遭受的苦難,是有幫助的。

“捕蛇者說”這個題目的意思是:說說捕蛇人的事。說,是古代的一種文體,可議論,也可記事,都是為了說明一個道理。

全文可分為三個部分。

第一部分(第1段):寫異蛇的性狀和永州人冒死爭捕這種蛇的原因。

第二部分(第2—4段):通過蔣氏的自訴悲慘遭遇,寫出賦斂之毒,揭露苛捐重賦給農(nóng)民帶來的深重災難。這部分是文章的重點,首先概述蔣氏三代人的悲慘遭遇,接著借蔣氏血淚陳述,勾勒出中唐時期農(nóng)村破產(chǎn),百姓逃亡,十室九空的慘狀,有力地揭露了封建統(tǒng)治者苛征重賦的罪行。這是教材的重點,因此要著重領會。

第三部分(第5段):點明文章的中心思想。

文章通過蔣氏祖孫三代寧可死于毒蛇之口而求免于苛稅的記述,深刻揭露了封建統(tǒng)治者殘酷壓迫剝削勞動人民的罪行,表達了作者對勞動人民疾苦的同情。

本文的主題是通過捕蛇人的訴說來體現(xiàn)的,因此寫蔣氏跟作者的談話是全文的主要部分。文中寫蔣氏的自述,自始至終采用了對比和襯托的手法。蔣氏從各個時期、各個角度將捕蛇的不幸和賦稅帶來的不幸加以對比。這是教材的難點所在,帶領學生閱讀分析,得出對比和襯托之處。www._kb

本文的語言也很有特色,偶句、散句交錯運用,間以錯綜、排比等手法,形成一種整齊、錯綜之美。行文高度緊湊,語言精練,筆力遒勁,沉郁深厚,言真意切,實是一篇不可多得的散文珍品。

教學設想:

本文詞語量大,需要理解的實詞比較多,虛詞“之、以、而、乎、焉”等均各有多種用法。講明詞義(實詞、虛詞),這是本文教學中要用相當時間來完成的重要任務。如果字字講解落實,學生學得比較枯燥,教師教得也比較乏味。為了擺脫這種局面,調(diào)動學生學習文言文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動起來。

對課文大意的理解,改變以往教師逐字逐句講授的方法,變?yōu)樽寣W生提問、教師檢查雙邊互動的模式。

《捕蛇者說》以獨特的寫法(襯托、對比)尖銳、深刻地揭露了封建統(tǒng)治下賦稅的苛酷,揭示了廣大人民遭受的苦難不幸,表現(xiàn)了作者對勞苦大眾的深切同情,對殘暴統(tǒng)治的強烈憤恨。教學過程中,先讓學生讀懂字詞句,在此基礎上,總結文章的寫法,并突出這種寫法的目的,教學中始終要注意扣住中心。

因此,本文的教學步驟大致分為這樣幾步:先讀準課文,包括字音和停頓;再讀懂課文,包括理解實詞和虛詞的意義,理解文章句子的意思;接著讀透課文,包括分析文章的寫法,把握文章的中心;最后讀活課文,在把握文章的中心的基礎上,聯(lián)系本文所敘述的事件,理解當時的社會背景,并引發(fā)聯(lián)想和思考。

教學課時:三課時

教學流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簡介作者:

本文作者是我們熟悉的一位古代文學家,初二我們曾經(jīng)學習過他的什么作品?

從他的那篇作品中我們感受到他的情感變化,是什么原因引發(fā)他如此大的情感波動?請一個同學介紹他寫作《小石潭記》的背景。

我們今天要學習的這篇文章也是作者被貶謫到永州時所作的一部作品,從《小石潭記》中我們感受到的是作者悲己,今天我們再來感受一下作者憐人的情感。

二、“說”這一體裁的特點,理解課文題目:

我們學過哪些“說”這一體裁的文章的?

你能從《愛蓮說》《馬說》等文章中看出說這一體裁有怎樣的特點?

根據(jù)學生生的回答總結:“說”是我國古代的一種文體,或敘事兼議論,或議論兼敘事,將敘事和評論結合起來,以說明一個道理。

從課題看本文會寫些什么?(說說捕蛇人的事)

三、讀準課文:

1.讀準字音:(投影出示,指名板演)

嚙(niè)人臘(_ī)之攣(luán)踠(wǎn)

瘺(lòu)癘(lì)募(mù)有能者當(dàng)其租入

嗣(sì)為之幾(jī)死者數(shù)(shuò)矣貌若甚戚(qī)者

蒞(lì)事者汪然出涕(tì)鄉(xiāng)鄰之生日蹙(cù)殫(dān)其地

轉徙(_ǐ)頓踣(bó)叫囂(_iāo)

曩(nǎng)隳(huī)突恂(_ún)恂而起

其缶(fǒu)謹食(sì)之熙(_ī)熙而樂

以俟(sì)夫(fú)

2.讀準停頓:新課標第一網(wǎng)

先自由讀課文,再指名讀部分語段,重點出示以下幾句注意讀準停頓:

然得而臘之以為餌

而鄉(xiāng)鄰之生日蹙

退而甘食其土之有

孰知賦斂之毒有甚是蛇者乎

3.讀準文章層次:

自由讀課文,小組討論:文章可以分為幾個層次?為什么這樣分?

第一部分(第1段):寫異蛇的性狀和永州人冒死爭捕這種蛇的原因。

第二部分(第2—4段):通過蔣氏的自訴悲慘遭遇,寫出賦斂之毒,揭露苛捐重賦給農(nóng)民帶來的深重災難。

第三部分(第5段):點明文章的中心思想。

本文的主題是通過捕蛇人的訴說來體現(xiàn)的,因此,寫蔣氏跟作者的談話時全文的主要部分。而文章的開頭從“永州之野產(chǎn)異蛇”寫起,意在交代捕捉異蛇的緣由。文章的末尾一段則是作者聽了蔣氏哭訴后的感慨和議論,用“賦斂之毒有甚是蛇”這個結論點明主題,突出了文章的中心思想。

四、布置作業(yè):

課后繼續(xù)讀課文嘗試理解文意,將疑問畫出。

第二課時

一、復習

分別指名讀課文,按上節(jié)課的要求。

二、讀懂課文:

1.指導學生朗讀第1段并疏通文義。

(1)讓學生試譯,師生共同研討。

明確

①“黑質而白章”中“而”表南并列關系。

②“得而臘之以為餌”中“而”表示承接關系。

③“以嚙人”中的“以”假設連詞,如果。

④“可以已大風”中的“可以”,是“可以用來”,今義“可以”是“能夠”的意思,是一個詞。“已”是止,這里指治好(?。?。

“臘”,干肉,名詞,這里作動詞用,意思是“把肉晾干”。

⑤找出寫“蛇毒性之劇”的句子。(觸草木,盡死;以嚙人,無御之者。)

⑥找出寫“蛇的醫(yī)療功效”的句子。(臘之以為餌,可以已大風……,殺三蟲。)

(2)提問:蛇毒性如此劇烈,永州人為何“爭奔走焉”?

明確:因為“太醫(yī)以王命聚之”,捕蛇可以“當其租入”。

(3)小結:文章一開始敘述異蛇毒性之劇及其特殊的醫(yī)療功效是為下文作鋪墊。關鍵是“當其租入”和“永之人爭奔走焉”這兩句——捕的蛇可抵交租稅,永州的人才爭著去做捕蛇這件事。這就暗示了“賦斂之毒有甚是蛇”。作者字字都是客觀敘述,而全文主旨已寓其中。

2.指導學生朗讀第2、3段,并疏通文意。

(1)讓學生試譯,師生共同研討。

(2)這兩段內(nèi)容還比較簡單,學生對照書下注釋,可自行翻譯。

重點注意下列幾個加點詞的意義:

嗣:繼承。

戚:憂傷。

悲:同情。

若毒之乎:若,你。毒,怨恨。

(3)提問:根據(jù)蔣氏的自訴,你如何讓理解他所說的“利”?

明確:蔣氏祖孫三代因捕蛇這差事兒獨享好處,令人羨慕??刹渡呷苏f出三代人的遭遇,兩句話中連出三個“死”字,卻又令人感到捕蛇之可悲。三個“死”字揭示了事情的本質:原來所謂的“利”是用祖父、父親的生命和自己的九死一生換了來的。

(4)提問:說這些話時捕蛇人的神態(tài)如何?為什么會這樣?

明確:“甚戚”是些捕蛇人的答話時的神態(tài)。剛一提到這個話題,用他就顯得“甚戚”,可見觸及了他的痛處,內(nèi)心極度悲傷而流露在外貌上。

3.指導學生朗讀第4段,并疏通文意。

(1)指名朗讀。

(2)重點理解下列詞語:

汪然:眼眶里含淚的樣子。

生之:讓我活下去。生,使……活下去。

向:先前。

?。豪Э嗖豢啊?/p>

鄉(xiāng)鄰之生日蹙(cù):蹙,窘迫。日,用作“蹙”的狀語,一天天地。

殫(dān):盡。

廬:家,屋舍。

犯:冒。

藉:原指用草編的墊,文中用作動詞,“墊著”;“相藉”,相壓。

蓋:句首助語詞。

熙熙:快樂的樣子。

(3)翻譯這一段文字

(4)提問:本段主要寫什么?說明什么?(要求各用一句話作答)

明確:本段主要寫永州之民在朝廷苛賦重壓下“非死則徙”的悲慘遭遇;說明苛賦之害比毒蛇之害更為厲害,更加可怕。

4.提問:2、3、4這三段是全文的主要內(nèi)容,作者是如何巧妙深入的?

明確:由捕蛇“當其租入”引出“專其利三世”的蔣氏訴說,“更若役,復若賦”的建議,引出了下文蔣氏大段催人淚下的哭訴。有力的控訴了封建統(tǒng)治者苛征重賦的罪行。

三、布置作業(yè)

1.整理2—4段的翻譯。

2.背誦課文。

第三課時

一、復習

1.指名分別朗讀并翻譯1—4段的內(nèi)容。

2.用一句話分別概括1—4段的內(nèi)容。

二、讀懂課文第5段

1.指名朗讀。

2.重點理解下列詞語。

疑乎是:對這句話表示懷疑。乎,相當于“于”,介詞,對。是,代詞,指苛政。

于:介詞,比。

猶信:信,真實。

孰:誰。

以俟夫觀人風者得焉:以,介詞,用來。俟,等待。夫,指示代詞,那些。觀,考察。人風,民風,民情。因避唐太宗李世民之諱,故不用“民”而用“人”。得,看到。焉,相當于“之”,指作者寫的《捕蛇者說》這篇文章。

3.指名翻譯這一段文字。

4.提問:

(1)“說”這一文體的特點是為了說明一個道理,本文的作者表達出一個怎樣的道理?(用文中的一句話回答)

(2)這段議論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作者的寫作目的是什么?

學生思考、討論,分析歸納。

明確:用“余聞而愈悲”一句結束上文的敘事,并自然轉入議論。先引用孔子的話作為立論的根據(jù)并用跌宕的筆法,由表“疑”而后表“信”,為文章蓄勢。再用“嗚呼”領出全文中最重要的一句:“孰知賦斂之毒有甚是蛇者乎”,點明文齊主旨。最后語勢再趨平緩,以寄希望于“觀人風者”收住全文,交待寫作意圖。這個結句雖反映了作者的階級局限但卻表達了作者對人民疾苦的同情。

小結:點明文章中心,說明寫作目的。

三、讀透課文

1.文章一再寫毒蛇之害,目的是什么?

明確:本文寫毒蛇之害以襯托重賦苛政之害。捕蛇以抵賦,蔣氏之祖、父死在這上頭,而蔣氏卻甘愿干此差事,這就令人心悸地看到“賦斂之毒有甚是蛇者”。

2.為了突出文章的這一主題,作者采用了怎樣的手法?

明確:蔣氏從各個時期、各個角度將捕蛇的不幸和賦稅帶來的的不幸加以對比:以其鄉(xiāng)鄰60年來由于苛賦之迫而“非死則徙”的遭遇與蔣氏“以捕蛇獨存”的狀況作對比;以鄉(xiāng)鄰們備受悍吏襲擾與蔣氏“弛然而臥”對比;以鄉(xiāng)鄰們“旦旦有是”與蔣氏“一歲之犯死者二”對比……這諸多對比說明捕蛇之不幸,確實“未若復吾賦不幸之甚也”,有力地突出了文章的主題。

寫毒蛇之毒,正是為了襯托賦斂之毒;寫一年“犯死者二”,“其余則熙熙而樂”,正是為了襯托鄉(xiāng)鄰們在沉重的賦稅壓迫下更加痛苦的遭遇。

3.“說”這種文體比較注重文采,再讀捕蛇者自陳心曲一段,同桌討論這一段語言運用哪些修辭手法,語言有怎樣的特點?

明確:對偶、排比。

大量使用駢句,全文偶句、散句交錯使用,間以錯綜、排比等手法,形成一種整齊、錯綜之美。

四、讀活課文

1.你認為賦稅之毒甚于蛇的這一社會問題僅僅是唐代才有的嗎?你從哪句話得出這樣的結論?

明確:這是自古以來就危害百姓的,從孔子的話“苛政猛于虎”可以看出。

2.總理一再提出要切實減輕農(nóng)民的負擔,作為新一代的農(nóng)民,你覺得他們應該怎樣“說”?

五、作業(yè)布置:

1.課后歸納出本課中一詞多義的詞,并寫出每個詞語的意義。

2.表情朗讀課文,體會文章的語言特色。

板書設計:

捕蛇者說

柳宗元

“役”之幸“賦”之不幸

(捕蛇者)(鄉(xiāng)鄰)

以捕蛇獨存非死則徙爾

弛然而臥,熙熙而樂嘩然而駭

后死先死

對比、襯托

《捕蛇者說》教學設計二

教學目標:

1.熟讀全文,理解字詞句。

2.揣摩本文對比、襯托手法運用的藝術效果

3.能聯(lián)系相關背景了解故事,理解作品主題。

教材分析:

本文是唐代著名文學家柳宗元謫居永州時所作。其時政治腐敗,苛捐雜稅繁多,貪官污

吏橫征暴斂,使人民陷于家破人亡、流離失所的悲慘境地。作者通過捕蛇人蔣氏口述悲慘身世,反映民不聊生的境況,刻畫悍吏的兇暴,描繪捕蛇人的心態(tài),最后點出“賦斂之毒有甚是蛇”的主題。學習這篇文章有助于我們了解中唐時期的社會狀況,認識封建社會殘酷的剝削和人民遭受的苦難。

文章的題目中的“說”,是古代的一種文體,可議論,也可記事,都是為了說明一個道理。這種文體比較注重文采。如捕蛇者自陳心曲一段,在寫悍吏橫暴和相鄰們在重賦下被迫逃亡、十室九空的情形時,大量使用駢句、對偶句和排比句,表現(xiàn)力特別強。全文偶句、散句交錯運用,間以排比等手法,形成一種整齊、錯綜之美。行文高度緊湊,語言精練,筆力遒勁,沉郁深厚,言真意切,實是不可多得的散文精品。因此,要反復誦讀,體會其語言之美。從全文內(nèi)容來看,文章主要寫蔣氏與作者的談話,而開頭從“永州之野產(chǎn)異蛇”寫起,意在交代捕捉毒蛇的緣由。接著由捕蛇“當其租入”引出“專其利三世”的蔣氏,過渡非常自然。蔣氏哭訴的一段話,層次非常清晰。最后以即使死于捕蛇也不敢怨恨這個差使結束他的自述,回答了作者先前的“若毒之乎”的問話。文章的末尾一段作者聽了蔣氏的哭訴后的感慨和議論,用“賦斂之毒有甚是蛇”這個結論點明主題,突出了文章的中心意思。全文有敘有議,層層寫來,緊扣中心,結構安排十分精彩。因此,學習本文理清思路顯得非常重要,是文章學習的一個重點。從蔣氏的話中理解作品的主題既是重點又是難點。

文章寫蔣氏的自述,自始至終采用了對比和襯托的手法。這是文章學習的又一重點。蔣氏從各個時期、各個角度將捕蛇的不幸和賦稅帶來的不幸加以比較:以他的“捕蛇獨存”和相鄰們“非死則徙”相對比;以他的“弛然而臥”與相鄰們備受悍吏襲擾相對比;以他“一歲之犯死者二”和相鄰們“旦旦有是”相對比,說明捕蛇之不幸,確實“未若復吾賦不幸之甚也”。寫毒蛇之毒,正是為了襯托賦斂之毒;寫“一年之犯死者二”,“其余,則熙熙而樂”,正是為了襯托相鄰們在沉重的賦稅壓迫下更加痛苦的遭遇。因此,對比、襯托手法的表現(xiàn)力的分析顯得尤為重要。

教學設想:

本課的許多句式相似,內(nèi)容理解難度也不大,所以擬安排兩課時:第一課時讀通、讀懂

課文,解釋詞義,翻譯句子。第二課時理解課文內(nèi)容,寫作方法和作品主題。

教學課時:兩課時

教學流程:

第一課時

一、檢查預習:

1.介紹作者

2.通讀課文

二、文學常識簡介

1.作者簡介:

柳宗元(773—819),唐代文學家,字子厚,河東解人,世稱柳河東。唐德宗貞元九年(793年)中進士,十四年(798年)又考取博學宏詞科。先后任集賢殿正字,藍田縣尉和監(jiān)察御史里行(即見習御史)。唐順宗永貞元年(8__年),參加王叔文革新集團,任禮部員外郎。但這場改革僅歷時7個月就失敗了,王叔文被殺,柳宗元被貶為“永州司馬”,永州在當時是極荒僻落后的地區(qū),司馬是刺史的助手,有職無權。柳宗元干了十年,后又被改派到柳州當刺史,政績顯著。但因長期內(nèi)心抑郁,健康狀況惡化,終于病死在柳州,年僅47歲。

柳宗元和韓愈同是唐代古文運動的倡導者和奠基人。他的散文題材廣泛,內(nèi)容深刻,形象生動,語言簡練,在文學史上有重要地位。他還寫了不少政治和哲學論文。在詩詞創(chuàng)作上,善于用簡樸疏淡的語言表達深刻地思想內(nèi)容。他的詩文稿由劉禹錫編為《柳河東集》

2.相關背景:

文中蔣氏所說的“六十歲”是指唐玄宗天寶中期到唐憲宗元和初期,在這段時間里,戰(zhàn)爭頻仍,先后發(fā)生過安史之亂、對吐蕃的戰(zhàn)爭、朱泚叛亂等等,全國戶口銳減,朝廷隨意增設稅收官,多立名目,舊稅加新稅,沒有限制,使人民負擔日益加重,盡管唐德宗元年頒布兩稅法規(guī)定:“敢在兩稅外加斂一文錢,以枉法論”可事實是在原稅之外又加兩稅,人民在重稅下被迫逃往外鄉(xiāng),可悍吏仍不放過:“有流亡則攤出(由留存戶共同承擔),已重者愈重。”作者在本課中反映的就是這一時期的真實的社會狀況。

三、讀課文:

1.請一個同學讀課文,其他同學注意在課文中標注出他們讀音錯誤或停頓不正確的地方。

注意字音:嚙(niè)臘(_ī)攣踠(luánwǎn)瘺(lòu)痢(lì)蒞(lì)蹙(cù)殫(dān)踣(bó)藉(jiè)曩(nǎng)

注意停頓:(1)然/得而臘之/以為餌

(2)募/有能捕之者

(3)君將/哀而生之乎

(4)而/相鄰之生/日蹙

2.課文閱讀糾錯。

3.齊讀課文。

二、解釋字詞:

1.結合書下注釋,聯(lián)系自己的文言積累理解字詞。標注出不會理解的字詞。

2.字詞理解質疑,強調(diào)重點字詞的意思。

以嚙人:如果可以已大風:用來止,這里指治好病歲:每年數(shù):屢次

若毒之乎:怨恨六十歲:年日蹙:一天天地窘迫往往:到處

3.同座互助,串譯句子。(注意規(guī)律和注意點)

4.一人一句翻譯課文。

四、布置作業(yè):

1.讀熟課文。

2.復習課文字詞解釋及句子翻譯。

板書設計:

捕蛇者說

柳宗元

日蹙

名作狀

歲賦其二

實施建議:一人一句串譯課文時,有錯誤要及時糾正,并回環(huán)往復地抽查易錯點的掌握情況。

第二課時

一、檢查課文翻譯掌握情況。

譯文:永州的野外生長著一種奇異的蛇,(它是)黑底子,白花紋;這種蛇碰到草木,草木全都干枯而死;如果咬了人,沒有能夠抵御蛇毒的辦法。然而捉到它后,把它晾干,制成藥餌,可以用來治愈麻風病、手腳彎曲不能伸展、脖子腫、惡瘡等疾病;還可以去除壞死的肌肉,殺死人體內(nèi)的寄生蟲。開始,太醫(yī)用皇帝的命令征集這種蛇,每年征收兩次,招募能捕捉這種蛇的人,(用蛇來)抵他們的賦稅。永州的人都爭著去干這件事。

有個姓蔣的人家,獨自享有捕蛇抵稅這種好處已經(jīng)有三代了。我問他,卻說:“我的祖父死在捕蛇這件差事上,我父親也死在這件事情上。現(xiàn)在我繼承祖業(yè)干這差事也已十二年了,有好幾次險些死掉。”他說這番話時,神情像是很悲傷。

我很同情他,就說:“你怨恨這差事嗎?我將要告訴地方官,讓他更換你的差事,恢復你的賦稅,怎么樣?”

蔣氏(聽了),非常悲傷,滿眼含淚的樣子說:“您是哀憐我,想讓我活下去嗎?那么我這差事的不幸,還不如恢復我租賦遭受的不幸那么厲害呀。假使我不干這差事,那我早已困苦不堪了。自從我家三代住到這個地方,累計到現(xiàn)在,已經(jīng)六十年了,可鄉(xiāng)鄰們的生活一天天地窘迫,把他們土地上生產(chǎn)出來的都拿去,把他們家里的收入也盡數(shù)拿去(交租稅,仍不夠),只得號啕痛哭輾轉逃亡,又饑又渴倒在地上,(一路上)頂著狂風暴雨,冒著嚴寒酷暑,呼吸著帶毒的疫氣,一個接一個死去,尸體都互相枕壓著。從前和我祖父同住在這里的,現(xiàn)在十戶當中剩不下一戶了;和我父親住在一起的人家,現(xiàn)在十戶當中只有不到兩三戶了;和我一起住了十二年的人家,現(xiàn)在十戶當中只有不到四五戶了。那些人家不是死了就是遷走了。可是我卻由于捕蛇這個差事才活了下來。兇暴的官吏來到我鄉(xiāng),到處吵嚷叫喊,到處騷擾,吵吵嚷嚷兇惡嚇人的樣子,即使是雞狗也不得安寧啊。這時我就小心翼翼地起來,看看我的瓦罐,我的蛇還在,就放心躺下了。我小心地喂養(yǎng)蛇,到規(guī)定的日子把它獻上去?;丶液笥凶逃形兜爻灾锏乩锍霎a(chǎn)的東西,來度過我的余年。大概一年當中冒死的情況只是兩次,其余時間我都可以快快樂樂地過日子。哪像我的鄉(xiāng)鄰們天天有這樣的事情呢!現(xiàn)在我即使死在這差事上,比起我的鄉(xiāng)鄰們的死已經(jīng)死在他們后面了,又怎么敢怨恨它(捕蛇這件事)呢?”

我聽了(蔣氏的訴說)更加悲傷??鬃诱f:“苛酷的統(tǒng)治比老虎還要兇??!”我曾經(jīng)懷疑過這句話,現(xiàn)在從蔣氏的遭遇來看,還真是可信的。唉!誰知道搜刮老百姓的毒害比這種毒蛇還厲害呢!所以寫了這篇文章,來等待那些(朝廷派來)考察民情的人獲得這篇文章。

二、自讀課文,思考:

1.文章第一段從哪幾個方面,寫毒蛇的“異”的?

參考:外形、毒性、醫(yī)療效用。

2.從文章中找出“永之人爭奔走焉”的原因。這樣寫有什么好處?

參考:當其租入。暗示了“租”的厲害,為下文蔣氏的哭訴做鋪墊。

3.蔣氏哭訴的總綱是哪一句?下文從哪幾個方面展開具體比較的?有什么效果?

參考:總綱:則吾斯役之不幸未若復吾賦不幸之甚也具體:(1)自家三代和同住一地的相鄰對比。(2)以悍吏來鄉(xiāng)逼索賦稅鬧得相鄰擔心害怕,“雞犬不寧”,與蔣氏因捕得蛇“弛然而臥”和獻蛇后“熙熙而樂”對比。(3)以相鄰陰賦稅而先死,蔣氏靠捕蛇而后死作對比。

這樣通過對比反襯出賦斂之毒有甚是蛇,從而較為深刻地揭示了作品的主題。

4.找出文中表明作者情感態(tài)度的語句,說說作者對勞動人民所持的態(tài)度。

參考:余悲之余聞而愈悲以俟夫觀人風者得焉作者十分同情勞動人民

三、作者將希望寄托在“觀人風者”身上,幻想最高統(tǒng)治者能體察民情,改革弊端,你認為可能嗎?你如何看待作者的這種想法?

參考:不可能,這是他思想局限性的表現(xiàn),我們?nèi)缒苡脷v史的眼光看,就能夠理解他的這種局限性,同時,我們也可以從中看出,作者對勞動人民疾苦的關心和同情是真實的、深切的。

四、總結語言:

1.找出文中活用詞。

2.找出文中通假字。

五、布置作業(yè):

1.歸納文中“之”“于”“其”“若”等詞語的意義和用法。

2.整理筆記。

板書設計:

捕蛇者說

柳宗元

非死則徙—以捕蛇獨存

雞犬不寧—弛然而臥

則吾斯役之不幸未若復吾賦不幸之甚

殫出竭入—甘食其土之有

先死—后死

實施建議:

對對比襯托內(nèi)容要讓學生通過充分討論自己去發(fā)現(xiàn),這樣才能更深刻地感受到對比、襯托的作用。才能更深刻地理解作品的主題。

布置作業(yè):篇四

一背誦四、五段。

二完成課后練習四。

《捕蛇者說》教案篇五

一、填空。

1《捕蛇者說》的體裁是,作者柳宗元是朝人,我們在初一時學過他的,初二時學過他的。

2柳宗元是唐宋八大家之一。這八大家除了柳宗元,還有韓、歐陽、曾鞏、王、蘇洵、蘇、蘇。

二、在括號內(nèi)填出各分句省略了的主語。

永州之野產(chǎn)異蛇,()黑質而白章;()觸草木,()盡死;()以嚙人,無御之者。

三、選擇填空。

(一)給黑體字選擇正確讀音(在括號內(nèi)打“√”),并在橫線上解釋該詞的意思。

1然得而臘之以為餌,可以已大風……

alà()b_ī()

2募有能捕之者,當其租入。

adàng()bdāng()

3今吾嗣為之十二年,幾死者數(shù)矣。

幾:ajī()bjǐ()

數(shù):ashǔ()bshú()cshuò()

4謹食之,時而獻焉。

ashì()bsì()

(二)為黑體詞選擇正確的解釋,將字母填入句后的括號內(nèi)。

1①然得而臘之以為餌,可以已大風……()

②向吾不為斯役,則久已病矣。()

③今雖死乎此,比吾鄉(xiāng)鄰之死則已后矣。()

a已經(jīng)b停止c使……停止,引申為治愈。

2①居十日,扁鵲復見。()

②曩與吾祖居者,今其室十無一焉。

a居住b過,停

3①固國不以山溪之險。()

②而吾以捕蛇獨存。()

③退而甘食其土之有,以盡吾齒。()

a連詞,相當于“來”b介詞,_

c介詞,相當于“因為”

4①永之人爭奔走焉。()

②與吾父居者,今其室十無二三焉。()

③謹食之,時而獻焉。()

a代詞,它b兼詞,于此,于是

c語氣詞,表示強調(diào),譯不出。

5①若毒之乎?()

②叫囂乎東西,隳突乎南北()

③今雖死乎此,比吾鄉(xiāng)鄰之死則已后矣。()

a語氣詞,表疑問b介詞,相當于“于”

(三)句中黑體字應怎樣理解?在正確的義項后畫“√”。

1向吾不為斯役,則久已病矣。()

a生病()b痛苦()c困苦不堪()

2蔣氏大戚,汪然出涕曰……()

a鼻涕b眼淚c鼻涕和眼淚

3退而甘食其土之有,以盡吾齒。

a牙齒b年歲c歲月

(四)為下面三句話選擇正確的譯文,將字母寫在括號內(nèi)。

1若毒之乎?()

a你毒害它嗎?

b像有毒的嗎?

c你怨恨它嗎?

2君將哀而生之乎?()

a你是可憐我,讓我活下去嗎?

b君子要可憐我,讓我活下去嗎?

c君子要讓他悲哀地活下去嗎?

3非死則徙爾。()

a要不想死就搬走。

b不是死了就是逃荒去了。

c要沒死就讓你搬遷。

四、簡答題。

(一)從《捕蛇者說》全文看,第段是描寫和記敘,第段是議論。其中第段是蔣氏捕蛇的背景,為后文的展開做了鋪墊。第段敘述蔣氏三代捕蛇的苦難家史,為后面的議論打下了基礎;而自然而然地得出結論,點出主題。

(二)課文開頭第一句說:“永州之野產(chǎn)異蛇”,接著從三方面對這種蛇之“異”進行描述。請你指出這種蛇哪三方面“異”,并用原文具體說明。

1蛇之異:

2蛇之異:

3蛇之異:

(三)永洲之野這種蛇有巨毒,可是“永之人”卻爭著去捕捉這種蛇,其原因是()

a這種蛇對草木、對人都有害

b這種蛇可以用來治病

c捕到這種蛇可以“當其租入”

(四)蔣氏”用對比的方法回答作者向他提出的問題,具體說明“則吾斯役之不幸,未若復吾賦不幸之甚也”。請用原文回答:

1回顧過去,六十年以來,鄉(xiāng)鄰的情況怎樣,而蔣氏的情況怎樣:

2從現(xiàn)在的情況看,鄉(xiāng)鄰們的情況怎樣,而蔣氏的情況怎樣:

(五)全文的中心句是()

a苛政猛于虎也。

b孰知賦斂之毒有甚是蛇者乎?

(六)指出下列各句運用了什么修辭方法。

1殫其地之出,竭其廬之入。()

2蓋一歲之犯死者二焉;其余,則熙熙而樂。豈若吾鄉(xiāng)鄰之旦旦有是哉?()

3曩與吾祖居者,今其室十無一焉;與吾父居者,今其室十無二三焉;與吾居十二年者,今其室十無四五焉。()

五、閱讀《燭之武退秦師》,按后邊各問作答。

晉侯、秦伯圍鄭,以其無禮于晉,貳于楚也。晉軍函陵,秦定汜南。佚之狐言于鄭伯曰:“國危矣,若使燭之武見秦君,師必退?!惫珡闹?。辭曰:“臣之壯也,猶不如人;今老矣,無能為也已?!惫唬骸拔岵荒茉缬米?,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過也。然鄭亡,子亦有不利焉?!痹S之。

夜縋而出,見秦伯,曰:“秦晉圍鄭,鄭既知亡矣。若亡鄭而有益于君,敢以煩執(zhí)事。越國以鄙遠,君知其難也。焉用亡鄭以陪鄰?鄰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鄭以為東道主,行李之往來,供其乏困,君亦無所害。且君嘗晉君賜矣,許君焦、瑕,朝濟而夕設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晉,何厭之有?既東封鄭,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闕秦,將焉取之?闕秦以利晉,唯君圖之?!鼻夭f,與鄭人盟,使杞子、逢孫、楊孫戍之,乃還。

子犯請擊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與不知以亂易整不武吾其還也亦去之

1給最后一段話加上標點。

2解釋黑體的詞。

①貳:②鄙:③濟:

④肆:⑤唯:⑥說:

3補出句中省略的成分。

①()辭曰。

②()許之。

③敢以()煩執(zhí)事。

4簡析各句中“之”的用法。

①公從之。

②臣之壯也,猶不如人。

③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過也。

④陳涉少時,嘗與人傭耕,輟耕之壟上。

5選出各組中翻譯正確的一句。

①夫晉,何厭之有?

a晉國,有什么可討厭的?

b晉國,有什么能使它滿意呢?

c晉國,有什么可厭煩的呢?

d晉國,什么時候能滿足呢?

答()

②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a如果不_夫人的力量,是不會有今天的。

b如果沒有那個人的力量,是不會有今天的。

c如果不是夫人的力量,就不會有今天這個樣子。

d如果不是那個人的努力,就不會有今天的。

答()

③鄰事厚,君之薄也。

a鄰國的城墻厚,秦國的城墻薄。

b對鄰國優(yōu)厚,秦國就會吃虧。

c鄰國的勢力雄厚,秦國的勢力就削弱了。

d讓鄰國的勢力雄厚,就會威脅秦國。

答()

6簡答:燭之武是怎樣憑著他的機智和巧妙的言辭,使秦穆公不僅撤兵回國,而且還派兵助鄭御晉的?

六、作文。

1題目:擴寫《曲突徙薪》

客有過主人者,見其灶直突,傍有積薪??椭^主人曰:“曲其突,遠其積薪;不者,將有火患?!敝魅撕偃徊粦?。居無幾何,家果失火,鄰里共救之,幸而得息,于是殺牛置酒,謝其鄰人,灼爛者在于上行,余各以功次坐,而不錄言曲突者。人謂主人曰:“向使主人聽客之言,不費牛酒,終無火患?!?/p>

2要求:

①在讀懂原文的基礎上,把握住中心,圍繞中心進行擴充內(nèi)容,增添細枝末葉。

②不要改變文章的體裁,運用記敘描寫方法去擴寫。

③語言要求簡練明確。

④字數(shù)500—600字。

3提示:

擴寫,是對文章進行補充、擴展篇幅的一種寫作方式。原文可以是一篇短文,也可以是一段文字,甚至是一句話,經(jīng)過擴寫,成為一篇結構完整的文章。具體說,就是在原文的基礎上添枝加葉,增加具體的描寫和記敘的內(nèi)容,適當加以聯(lián)想和想象。例文,作者根據(jù)短短的一段敘述,運用具體描寫的方法,大大豐富了原文的內(nèi)容,把晉公子重耳流亡途中無比狼狽卻又充滿權欲的心態(tài),刻畫得淋漓盡致。

在擴寫時要注意幾個問題。一是要在保持原作的內(nèi)容和形式基本不變的基礎上進行,必須緊扣原文中心,圍繞原文基本情節(jié),不改變體裁和人稱,不任意地擴展和生發(fā)。二是對原作允許拓展和生發(fā)的地方可以作較充分的發(fā)揮。順著原文的一條主干,發(fā)揮想象力把原文中空洞抽象的地方作適當?shù)木唧w描繪,使之有血有肉,有頭有尾,成為一棵枝繁葉茂的大樹。三是擴寫的語言要求簡練明確,不能無話找話,拖沓冗長。

【例文】

原文:

出于五鹿,乞食于野人,野人與之塊。公子怒,欲鞭之。子犯曰:“天賜也?!被资芏d之。

擴寫:

一隊亡命貴族,在黃土平原上仆仆奔馳。他們雖然仗劍駕車,然而看得出來,他們疲倦極了,饑餓極了。他們用搜索的眼光望著田野,然而驕陽在上,田垅間禾苗稀疏,哪里有什么可吃的東西!一個農(nóng)民正在田里除草。那流亡隊伍中一個王子模樣的人,走下車子來,盡量客氣地向農(nóng)民請求:“求你給我們弄點吃的東西吧!你總得幫忙才好,我們已經(jīng)好幾天沒有吃的了?!币虏槐误w、家里正在愁吃愁穿的農(nóng)民望了這群不知稼穡艱難的人們一眼,一句話也沒說,從田地里捧起一大塊泥土,送到王子模樣的人面前,壓抑著悲憤說:“這個給你吧!”王子模樣的人顯然被激怒了,他轉身到車上取下馬鞭,怒氣沖沖地想逞一下威風,打那個膽敢冒犯他的尊嚴的農(nóng)民。但是一個上了年紀的、大臣模樣的人上前去勸阻了:“這是土地,上天賜我們的,可不正是我們的好征兆么!”于是,一幕怪劇出現(xiàn)了,那王子模樣的人突然跪下,叩頭謝過上蒼,然后鄭重地捧起土塊,放到車上,一行人又策馬前進了。轆轆大車過處,卷起了漫天塵土……

附參考答案

一、1說,唐,《黔之驢》,《小石潭記》

2愈,修,安石,軾,轍

二、蛇,蛇,草木,蛇

三、(一)1b√;把肉晾干2a√;抵3幾:a√;幾乎,差點數(shù):c√;屢次,多次4b√;同“飼”,喂養(yǎng)

(二)1c②a3①b②c③a2①b②a③a4①b②c③a5①a②b③b

(三)1c√2b√3c√

(四)1c2a3b

四、(一)1—4,5;1;2和4;5

(二)1形;黑質而白章2毒;觸草木,盡死,以嚙人,無御之者3功用;得而臘之以為餌,可以已大風、攣踠、瘺、癘,去死肌,殺三蟲

(三)c

(四)1鄉(xiāng)鄰們的情況:從“鄉(xiāng)鄰之生日蹙”,默寫到“非死則徙爾”。蔣氏的情況:向吾不為斯役,則久已病矣。而吾以捕蛇獨存。2鄉(xiāng)鄰們的情況:悍吏之束吾鄉(xiāng),叫囂乎東西,隳突乎南北,嘩然而駭者,雖雞狗不得寧焉。旦旦有是。蔣氏的情況:從“吾恂恂而起”,默寫到“則熙熙而樂”。

(五)b

(六)1對偶2對比、反問3排比

五、1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與,不知;以亂易整,不武。吾其還也。”亦去之。

2①懷有二心②邊邑,邊遠的地方,此作動詞,以遠處作邊邑。③渡河,過河④放肆,此指極力擴展⑤表示希望的語氣⑥說同悅,高興

3①燭之武②燭之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