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南寧市三中2023-2024學年高一上學期期中語文試題(含答案)_第1頁
廣西南寧市三中2023-2024學年高一上學期期中語文試題(含答案)_第2頁
廣西南寧市三中2023-2024學年高一上學期期中語文試題(含答案)_第3頁
廣西南寧市三中2023-2024學年高一上學期期中語文試題(含答案)_第4頁
廣西南寧市三中2023-2024學年高一上學期期中語文試題(含答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南寧三中2023-2024學年度上學期高一段考語文試題本試卷滿分150分,考試用時150分鐘。一、現(xiàn)代文閱讀(33分)(一)現(xiàn)代文閱讀Ⅰ(本題共5小題,17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5題。材料一: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在百年的非凡奮斗歷程中,一代又一代中國共產黨人頑強拼搏、不懈奮斗,涌現(xiàn)出一大批視死如歸的革命烈士、一大批頑強奮斗的英雄人物、一大批忘我奉獻的先進模范,形成了一系列偉大精神,構筑起了中國共產黨人的精神譜系,為我們立黨興黨強黨提供了豐厚的滋養(yǎng)。中國共產黨高度肯定英雄及英雄精神,表達了對待英雄人物及其精神的鮮明態(tài)度,形成了獨具特色的英雄觀。新時代,深入探索中國共產黨英雄觀的百年演進歷程,科學總結中國共產黨英雄觀百年實踐的經驗智慧,準確把握中國共產黨英雄觀的歷史發(fā)展邏輯,對于增強歷史自信、擔當歷史使命、掌握歷史主動,意義重大。黨的十八大以來,新時代的英雄觀發(fā)展了英雄來自平凡人、平凡英雄可以創(chuàng)造不平凡事業(yè)的觀點,正所謂“偉大出自平凡,英雄來自人民”。新時代英雄觀首次將“平凡”和“英雄”結合起來,充分肯定了平凡英雄的歷史地位和時代價值。無論是疫情防控,還是搶險救災,無論是爭分奪秒復工復產,還是決戰(zhàn)決勝脫貧攻堅,都離不開平凡英雄頑強拼搏、不懈奮斗的身影。在和平年代,只要腳踏實地、傾情奉獻、無怨無悔,每個平凡人都能成為新時代的英雄,都可以續(xù)寫不平凡的英雄故事,創(chuàng)造不平凡的英雄功績。在國家勛章和國家榮譽稱號頒授儀式上,習近平以國家最高規(guī)格褒揚英雄人物,號召“弘揚他們身上展現(xiàn)的忠誠、執(zhí)著、樸實的鮮明品格”。這一重要論述進一步明確了新時代英雄的鮮明品格為“忠誠、執(zhí)著、樸實”。新時代的英雄觀繼承了革命英雄主義傳統(tǒng),同時又彰顯了平凡英雄在普通崗位上忠誠擔當、執(zhí)著追求、無私奉獻的高尚品質,也展現(xiàn)了平凡英雄“做隱姓埋名人、干驚天動地事”“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人生境界。(摘編自黃倩倩《中國共產黨英雄觀百年演進的歷史邏輯》)材料二:儒家積極入世、勇于開拓的現(xiàn)實主義態(tài)度造就和凸現(xiàn)了儒家英雄主義精神,這一精神繼承了原始人頑強生存的人性力量,以及春秋戰(zhàn)國時強調人的主體作用,在社會與自然的復雜情態(tài)中艱苦奮斗,實現(xiàn)自我價值的民族精神傳統(tǒng),并在漫長的歷史長河演變中形成了儒家獨特的理性精神。從相傳為伊耆氏的《蠟辭》開始,人類無不相信自己的力量,指揮自然服從人的愿望:“土反其宅,水歸其晝,昆蟲毋作,草木歸其澤?!?《禮記·郊特性》)在古代神話中,如《山海經》所記載的精衛(wèi)填海、夸父逐日的神話,生動反映了原始人在實際生活中同自然作斗爭的堅決意志。他們在勞動的經驗中堅信人的力量,在任何情況下都不喪失戰(zhàn)勝困難的信心,顯示出人類所具有的英雄主義氣概。儒家總結了人的自強不息精神,這是中華民族文化的基本精神?!吨芤状髠鳌|傳》說:“需,須也,險在前也。剛健而不陷,其義不困窮矣?!薄按笥?,其德剛健而文明,應乎天而時行?!庇衷疲骸按笮螅瑒偨『V實輝光,日新其德?!薄断髠鳌氛f:“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健,含有主動性、能動性以及剛強不屈的意思?!皠偨 迸c“自強”的思想駁斥了依賴上天拯救的奴化觀念,充分尊重和發(fā)揮人的內在意志和人格精神。這在民族精神史上如躍上地平線的太陽,照耀著一代又一代仁人志士為真理為理想為人生前赴后繼,壯懷激越,無畏進取。孟子把“剛健”思想衍化為一種“大丈夫”精神,即英雄主義人格。“自古英雄多磨難,從來紈绔少偉男”,這是對歷史的簡明總結。孟子對此見解卓越:“天將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孟子·告子下》因此,他提倡英雄主義的“浩然之氣”,說“其為氣也,至大至剛,以直養(yǎng)而無害,則塞于天地之間。其為氣也,配義與道;無走,餒也。是集義所生者,非義襲而取之也。”(《孟子·公孫丑上》)“浩然之氣”構成了儒家特質,培育了許多以死報國的民族英雄。司馬遷非常贊賞孔子的“君子疾沒世而名不稱”,推崇建功立業(yè)、揚名后世的思想,倡導儒家主張的砥礪名節(jié)、慎于死生、殺身成仁、舍生取義的精神。他在《報任少卿書》中說:“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輕于鴻毛,用之所趣異也。”又說:“夫人情莫不貪生惡死,念父母,顧妻子,至激于理義者不然,乃有所不得己也。”因此,他筆下的人物多為悲劇式英雄,但大都具有一種豪邁進取、積極奮發(fā)、建功立業(yè)的精神,為中華民族的英雄史烙下了慷慨悲壯、豪邁輝煌的刻痕。中華民族在長期實踐中培育和形成了獨特的思想理念和道德規(guī)范,既有崇仁愛、重民本、守誠信、講辯證、尚和合、求大同等思想,也有自強不息、敬業(yè)樂群、扶正揚善、扶危濟困、見義勇為、孝老愛親等傳統(tǒng)美德。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中很多思想理念和道德規(guī)范,不論過去還是現(xiàn)在,都有其永不褪色的價值。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核心價值觀是一個民族賴以維系的精神紐帶,是一個國家共同的思想道德基礎。如果沒有共同的核心價值觀,一個民族、一個國家就會魂無定所、行無依歸?!币虼?,走進儒家天地,飽汲英雄甘露,是使當代藝術乃至人文精神避免萎縮的必要途徑。“英雄”的內涵在今天得到了極大的豐富和發(fā)展,各行各業(yè)的勞動者中都涌現(xiàn)出了時代的英雄和榜樣。因此,我們的藝術創(chuàng)作應彰顯信仰之美、崇高之美,通過更多有筋骨、有道德、有溫度的文藝作品,書寫和記錄人民的偉大實踐、時代的進步,弘揚中國精神、凝聚中國力量,鼓舞全國各族人民朝氣蓬勃地邁向未來。(摘編自李明泉《儒家英雄主義精神——儒家藝術精神的當代啟示(四)》)1.下列關于材料相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新時代英雄觀首次結合“平凡”和“英雄”,彰顯了平凡英雄的高尚品質和人生境界。B.精衛(wèi)填海、夸父逐日等神話反映了原始人同自然斗爭的堅決意志,顯示了英雄主義氣概。C.孟子提出“剛健”思想,并將其衍化為“大丈夫”精神,也就是英雄主義人格。D.中華民族在歷史實踐中培育和形成的獨特的思想理念和道德規(guī)范有其永不褪色的價值。2.根據(jù)材料內容,下列說法正確的一項是(3分)A.只要深入探索和研究中國共產黨英雄觀的百年演進歷程,就能增強歷史自信、擔當歷史使命、掌握歷史主動。B儒家英雄主義精神繼承了前人強調的人性力量和主體作用,造就了積極入世的現(xiàn)實主義態(tài)度,形成了獨特的理性精神。C.司馬遷筆下的人物都是慷慨悲壯、豪邁輝煌的悲劇式英雄,是因為他非常贊賞儒家所倡導的英雄主義精神。D.新時代的藝術創(chuàng)作應該通過更多優(yōu)秀的文藝作品書寫時代的英雄和榜樣,弘揚中國精神、凝聚中國力量。3.結合材料內容,下列選項不能體現(xiàn)儒家英雄主義精神的一項是(3分)A.生當作人杰,死亦為鬼雄。(李清照《夏日絕句》)B.遭風云之余,不建騰躍之功名,非人豪也。(《北史》)C.白日掩荊扉,虛室絕塵想。(陶淵明《歸園田居(其二)》)D.天地英雄氣,千秋尚凜然。(劉禹錫《蜀先主廟》)4.材料二運用了多種論證方法,請舉出兩種進行簡要分析。(4分)5.新時代英雄觀與儒家英雄主義精神之間有怎樣的聯(lián)系與發(fā)展?請結合材料談談你的看法。(4分)(二)現(xiàn)代文閱讀Ⅱ(本題共4小題,16分)閱讀下面的小說,完成6-9小題。村里第一個穿裙子的女孩趙淑萍1980年的夏天,酷暑,狗都熱得吐舌頭。我卻忙著串門,從這家的葡萄架穿到那家的絲瓜架,腳下不時被南瓜藤纏繞,不時有熱浪夾著青草被烤的香味陣陣襲來。我要挨個去看那一年未曾見面的小伙伴以及村里的男女老少。從一家絲瓜架下穿過,我聽到一個清脆的聲音:“英子,過來!”原來是陳金蓮。她在堂檐下紡石棉。她下了紡車,端了椅子讓我坐,轉身去井里打水洗手,還吊上一個被井水鎮(zhèn)了半天的菜瓜,然后,用拳一砸菜瓜,脆脆的瓜馬上裂成兩半。她摳去瓜子,遞一半,讓我吃。“英子,你快講點兒城里的事給我聽!”這個陳金蓮,比我大十歲,也不沾親帶故,但是,自從我去父親工作的城市讀書后,署假回來她對我就分外地客氣。于是,我邊吃瓜,邊給她講,城里用自來水,城里很多人吃單位食堂。食堂里各種點心都有,包子、花卷、發(fā)糕,還有面包、蛋糕?!俺抢锱硕即┤棺訂??”她問?!按┭?。老太太和小女孩都穿裙子,她們有的還戴墨鏡?!蔽艺f。她的眼睛落在了我的小花裙上?!坝⒆?,你跟我來!”陳金蓮把我?guī)нM她的睡房。雖然家里人都不在,她還是鎖上了房門。她從箱底拿出了一條裙子,蘋果綠小碎花的。她先套上裙子,然后脫下長褲,轉了一圈,那沒膝的裙子像花一樣綻開。我看到她的光潔的白生生的一截小腿?!坝⒆?,好看嗎?”她問。我真心覺得好看。其實,陳金蓮長得很漂亮,粗粗的辮子,黑葡萄一樣的眼睛,高高隆起的胸脯,這一切都讓一個小女孩盼著自已也快快長大?!澳呛?,明天晚上,天黑時,你穿著裙子,早點兒站在路口的那棵皂角樹下好不好?到時,我穿著裙子過來,你一定要看著我。”她說。我很奇怪,這算啥事呀。那棵皂角樹,村民們晚上就在那里乘涼,我也常跟我媽媽一起去那邊。第二天,我按照她的話做了。白天的暑熱退了,人們都圍過來了。在皂角樹下,一邊談天,邊搖著蒲扇。也有來來往往的人,有的去村干部家的院子里看電視,那黑白電視,經常飄“雪花”,有的就著涼風去游蕩。突然,乘涼的人都伸長了脖子。一個穿著裙子的裊娜的身影正由遠至近。清風吹起,那裙裾就像荷葉一樣擺動。而那個陳金蓮,昂著頭挺著胸過來了?!斑@不是陳家的丫頭嗎?真不像話。穿起裙子來了,傷風敗俗!”已經有幾位中年男人發(fā)話了。而一些后生則輕佻地吹起了口哨。那些婦女們更是刻薄,“眼戳刺”“眼戳刺”[注]地叫著。一位老太太,好像是陳家門的老祖宗,顛著一雙小腳,鼓著勁兒厲聲道:“這丫頭不像話,明天我去把她的裙子給剪了?!笨刹还茉鯓?,在村人的議論和異樣的目光中,陳金蓮看著我,勇敢地走了過去。我被眼前的一切驚得目瞪口呆?;丶椅覇枊寢?,為什么這村里的男女說話調笑肆無忌憚,但女孩穿條裙子就犯了大忌?而且,傍晚女人們從地頭收工回來,在河埠頭洗腳,褲腿卷得老高的,比穿長裙露出一截小腿肚要厲害多了。媽媽說那是在農村。“我也穿著裙子呀。他們怎么都對我客客氣氣的?”我問。媽媽說:“因為你是個孩子,而且,你是城里的孩子?!蔽液荜P心的是那個小腳的老太太到底有沒有拿著剪刀去絞陳金蓮的花裙子,結果大概是沒有。只是,后來陳金蓮的裙子,被她那老實巴交的男友給剪了。因為這,陳金蓮死也不肯嫁給他了。后來,陳金蓮又穿上了另一條裙子。過了兩天,村西有位姑娘,也穿了裙子出來。后來,穿裙子的女孩越來越多了,大家也不知道該去罵哪一個了。有人說,陳金蓮穿裙子,其實早有預謀。因為,她那條裙子就是她的堂妹、小腳老太太的嫡親孫女、學裁縫的阿花做的。而且,村里女孩的裙子式樣都一樣,想必都出自阿花之手。她們一起做的裙子,已經藏了一陣子了。多少年后,一次我回故鄉(xiāng),聽陳金蓮跟阿花說:“你說現(xiàn)在的女孩咋回事,裙子越穿越短?”“老姐姐,以前呀,她們讓我做裙子,我都做能蓋住膝蓋的??墒牵F(xiàn)在她們根本不要我做,都直接去店里買了?!薄澳贻p人,就由她們去吧?!标惤鹕徴f。說著,她的目光,投向了路口的那棵皂角樹。(節(jié)選自《微型小說選刊》2019年第21期)[注]眼戳刺:方言,討厭的意思。6.下列對小說相關內容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陳金蓮對“我”分外客氣,極力從“我”這里打聽城里的事,表現(xiàn)了她神往城市生活,渴望成為城里人。B.陳金蓮長得漂亮,還愛美追求時髦,并且敢想敢做、勇于挑戰(zhàn)世俗,是村里第一個穿裙子的姑娘。C.文中提到“我被眼前的一切驚得目瞪口呆”,這是因為村民們思想觀念的保守程度遠遠超乎我的想象。D.小說結尾寫陳金蓮把目光投向“路口那棵皂角樹”,意味深長,那棵樹留存著她勇敢地挑戰(zhàn)世俗的記憶。7.下列對小說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開頭寫夏天酷熱難當?shù)沫h(huán)境,交代了故事發(fā)生的時間,也為下文寫村民乘涼和陳金蓮穿裙子創(chuàng)設了故事背景。B.細致的人物神態(tài)描寫體現(xiàn)了人物心理,陳金蓮的眼睛“落”在我的小花裙上,表現(xiàn)了她對穿裙子的憧憬。C.小說著意刻畫了村民們面對新鮮事物時的種種強烈反應,進一步襯托出了“我”的通情達理和見多識廣。D.小說中多用口語與方言,散發(fā)著濃郁的生活氣息,自然而然把讀者帶入與城里生活不同的鄉(xiāng)村世界。8.小說通過“我”的視角來敘述故事,這樣的構思有什么好處?請結合作品簡要分析。(4分)9.小說常常以小見大來反映社會,文章通過寫陳金蓮穿裙子的故事,反映了上個世紀八十年代改革開放初期怎樣的社會現(xiàn)實?請結合作品簡要分析。(6分)二、古詩文閱讀(共39分)(一)文言文閱讀(本題共5小題,20分)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小題(一)君子曰:學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藍,而青于藍;冰,水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繩,輮以為輪,其曲中規(guī)。雖有槁暴,不復挺者,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繩則直,金就礪則利,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則知明而行無過矣。吾嘗終日而思矣,不如須臾之所學也;吾嘗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見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長也,而見者遠;順風而呼,聲非加疾也,而聞者彰。假輿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絕江河。君子生非異也,善假于物也。(節(jié)選自《荀子·勸學》)(二)善學者,師逸而功倍,又從而庸之;不善學者,師勤而功半,又從而怨之。善問者如攻堅木,先其易者,后其節(jié)目,及其久也,相說以解;不善問者反此。善答問者如撞鐘,叩之以小者則小鳴,叩之以大者則大鳴,待其從容,然后盡其聲;不善答問者反此。此皆進學之道也。(節(jié)選自《學記》)(三)夫明《六經》之指,涉百家之書,縱不能增益德行,敦厲風俗,猶為一藝,得以自資。父兄不可常依鄉(xiāng)國不可常保一旦流離無人庇蔭當自求諸身耳。諺曰:“積財千萬,不如薄伎在身?!奔恐琢暥少F者,無過讀書也。世人不問愚智,皆欲識人之多,見事之廣,而不肯讀書,是猶求飽而懶營饌,欲暖而惰裁衣也。(節(jié)選自《顏氏家訓·勉學》)10.文中畫波浪線的部分有三處需要斷句,請用鉛筆將答題卡上相應位置的答案標號涂黑,每涂對一處給1分,涂黑超過三處不給分。(3分)父兄A不可常依B鄉(xiāng)國C不可常保D一旦E流離無人庇蔭F當自求G諸身耳11.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君子,指有學問、有修養(yǎng)的人。與“君子坦蕩蕩”中的“君子”意義相同。B.繩,木工用來取直的墨線。后引申為準則、法度之意,例如“繩之以法”。C.金,古代金屬的通稱。文中指金屬制的刀斧等?!敖鹗社U”的“金”也指金屬。D.而,在句中表轉折,與《勸學》中“吾嘗終日而思矣”的“而”意義不同。12.下列對以上三則材料的理解與分析,不恰當?shù)囊豁検?3分)A.第(一)則材料中,作者首先提出了全文的中心論點,進而論述學習的作用。B.第(二)則材料中,作者是從“問”與“答”兩個角度來說明“此皆進學之道也”。C.第(三)則材料中,作者用古諺語進行舉例論證,強調有一技之長的重要性。D.這三則材料圍繞“學習”的話題,從不同角度進行了闡發(fā),都使用了比喻論證。13.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8分)※(1)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已,則知明而行無過矣。(4分)(2)縱不能增益德行,敦厲風俗,猶為一藝,得以自資。(4分)14.以上三則材料都旨在勉勵學習,但側重點各有不同,請分別概括。(3分)※(二)古代詩歌閱讀(本題共2小題,9分)閱讀下面這首詩歌,完成15-16題。訪戴天山道士不遇李白犬吠水聲中,桃花帶露濃。樹深時見鹿,溪午不聞鐘。野竹分青靄,飛泉掛碧峰。無人知所去,愁倚兩三松。15.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首聯(lián)上句寫所聞,泉水淙淙,犬吠隱隱;下句寫所見,桃花帶露,濃艷耀目。詩人正是緣溪而行,穿山進林的。B.首聯(lián)下句中的“帶露濃”,除了為桃花增色外,還點出了入山的時間是在早晨,與下一聯(lián)中的“溪午”相映照。C.頷聯(lián)寫詩人在林間小路上常常見到出沒的麋鹿;來到溪邊時,已是正午,卻沒有聽到道院打鐘的聲音傳來。D.本詩含蓄蘊藉,比如用“時見鹿”反襯不見人,因為鹿喜靜,常在林木深處活動;以“不聞鐘”暗示道士化緣去了。16.頸聯(lián)中“分”“掛”兩字的運用,妙在何處?(6分)(三)名篇名句默寫(本題共1小題,10分)17.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0分)(1)蘇軾在《念奴嬌·赤壁懷古》中用“,”兩句表達了歲月虛度,能借酒澆愁的無奈之感。(2)杜甫《登高》中道出郁積在詩人心中的自身之苦和國運之恨、無限悲涼和愁情對排遣的句子是“,”。(3)李清照的《聲聲慢》中,女詞人希望找點什么來寄托自己空虛寂寞的情懷,所以“”。然而其結果只會是:,。(4)《勸學》中強調學習應當專一,作者從反面舉例進行對比論證的句子是:,,。三、語言文字運用(18分)(一)語言文字運用Ⅰ(本題共3小題,10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題。近年來,蘇東坡又火了。蘇東坡早已不僅僅是個古代的文學人物、政治人物,而且成為一個不斷生長的文化符號。蘇東坡能從眾多文人中。①,除了他具有傳奇豐富的人生故事、儒釋道于一體的人生觀和詩文書畫俱佳的才華,還因為他塑造了令人神往的文化人格。蘇東坡的文化人格有何特別?首先,雖然蘇東坡“只緣身在此山中”但一生始終按照勇于進言、經世濟民的立世準則。朝堂上,他能在王安石變法時直陳得失,絲毫不計個人之利害;貶謫中,他并不灰心喪氣,更未就此躺平,每到一地,他總是擼起袖子加油干,力求造福一方百姓。其次,蘇東坡有著超然物外、②的人格魅力??v覽蘇東坡的一生,他雖也曾深受恩寵,名頭大,官位大,但也曾飽受貶謫之苦,人生起伏更大。他在一地雞毛的生活中能夠“一蓑煙雨任平生”,讓生活在苦難中開出花來。其實,蘇東坡的熱度從未消減,歷朝歷代談論、研究、追隨他的人③。今天,我們在各種文藝作品中講述蘇東坡、吟詠蘇東坡,也是在呼喚蘇東坡身上的那種文化人格。18.請在文中橫線處填入恰當?shù)某烧Z。(3分)19.文中畫波浪線的句子有語病,下列修改最恰當?shù)囊豁検?3分)A.雖然蘇東坡“只緣身在此山中”,但一生始終秉持勇于進言、經世濟民的立世準則。B雖然蘇東坡“只緣身在此山中”,但一生始終按照勇于進言、經世濟民的立世準則處世。C.蘇東坡雖然“只緣身在此山中”,但一生始終秉持勇于進言、經世濟民的立世準則。D.蘇東坡雖然“只緣身在此山中”,但一生始終按照勇于進言、經世濟民的立世準則。20.在論述蘇東坡的文化人格時,文中使用了“躺平”“擼起袖子加油干”“一地雞毛”等詞句,這樣寫有什么好處?請結合材料簡要分析。(4分)※(二)語言文字運用Ⅱ(本題共2小題,8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21-22題。孫犁贊賞《哦,香雪》的中心詞,就是說它“從頭到尾都是詩”。詩與小說本是兩種不同的文體,詩被稱為抒情的文學,小說則被視為敘事的文學。為什么說小說如詩便是好小說呢?好就好在敘事之中的抒情,達到如詩一樣的美學效果。事實上,也可以說,所有小說,都無不是抒情之作。文學無論通過哪一種文體表達,全是思想與感情融會的結晶。我國古代文論家劉勰在其《文心雕龍》中指出:“情者文之經,辭者理之緯;經正而后緯成,理定而后辭暢,此立文之本源也?!庇秩?9世紀俄國著名文論家別林斯基所說:“每一篇藝術的作品,都應該是熱情的果實,都應該貫穿著熱情……”正是這樣,引起創(chuàng)作沖動的,往往是作家曾經一度體驗過的感情。他要運用語言形式所組成的形象體系傳達出來,以使讀者能夠獲得同樣的體驗,產生相近的感情,這便是文學的活動。若在這個意義上說,所有創(chuàng)作,包括小說,都是抒情。21.文中使用了哪些修辭手法(3分)A.引用、夸張、反問B.擬人、比喻、設問C.設問、比喻、反問D.引用、比喻、設問22.文中畫波浪線的句子是否可以改寫成:“文學活動是作者運用語言形式所組成的形象體系傳達出來,以使讀者能夠獲得同樣的體驗,產生相近的感情的創(chuàng)作過程?!闭堈f出你的觀點,并闡明理由。(5分)四、寫作(60分)23.閱讀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60分)勞動教育是國民教育體系的重要內容,是學生成長的必要途徑,具有樹德、增智、強體、育美的綜合育人價值。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教育工作,決定把勞動教育納入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的要求之中,提出“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的總體要求。在黨的教育方針引領下,近年來,全國大、中、小學勞動教育體系進一步得到完善。在我們敦品中學的校園里,也可以深切感受到“勞動育人”的理念在積極得到實踐:每周的勞動課、教室和宿舍的值日勞動、值周班的公益勞動、假期的勞動作業(yè)……尤其是近段時間,學?!半p龍生物園”的種植基地里,更是可以看到高一年級各班熱火朝天的勞動場面:汗流浹背地整理菜地,聚在一起交流種植技巧,統(tǒng)籌安排種菜的各種步驟……讀了以上材料,你有怎樣的感悟和思考?請以“勞動·成長”為主題,結合自身經歷和體驗,寫一篇作文。你可以寫記敘文:敘述勞動場面,講述勞動故事,抒寫勞動感悟;你也可以寫議論文,圍繞材料發(fā)表自己的看法。要求:結合材料,選好角度,確定立意,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不少于800字。南寧三中2023-2024學年度上學期高一段考語文參考答案1.C[解析]“剛健”思想并非孟子提出。2.D[解析]A“只要……就能……”說法絕對。B.“儒家英雄主義精神……造就了積極入世的現(xiàn)實主義態(tài)度”錯,原文是“儒家積極入世、勇于開拓的現(xiàn)實主義態(tài)度造就和凸現(xiàn)了儒家英雄主義精神”,可見選項將兩者顛倒了;C.“都是”錯誤,原文是“他筆下的人物多為悲劇式英雄”。3.C[解析]避世歸隱。4.答:①引用論證,引用《周易》《象傳》中的句子,論述中華民族自古就有自強不息的精神。(道理論證,用《周易》《象傳》經典著作中的精辟見解,論述中華民族自古就有自強不息的精神。)②舉例論證,列舉《山海經》中精衛(wèi)填海、夸父逐日的神話,論證人類同自然作斗爭的堅決意志,體現(xiàn)人類征服自然的愿望。(每點2分,論證方法1分,分析1分;如有其他言之成理的答案,也可酌情給分)5.答:新時代英雄觀是在儒家英雄主義精神基礎上發(fā)展起來的:①儒家自強不息的精神是中華民族文化的基本精神,激勵著一代代仁人志士為真理為理想為人生前赴后繼;②孟子的英雄主義人格、培養(yǎng)浩然之氣的思想,培育了許多以死報國的民族英雄;③司馬遷推崇建功立業(yè)、揚名后世的思想,主張豪邁進取、積極奮發(fā)、建功立業(yè),奠定了中華民族英雄史的基座。④新時代英雄觀是在中華民族長期實踐中培育和形成的獨特的思想理念和道德規(guī)范的基礎上發(fā)展而來的。(2分:答出“基礎”得1分,任一解釋得1分。)新時代英雄觀是對儒家英雄主義精神的創(chuàng)新發(fā)展:新時代英雄觀極大地發(fā)展了“英雄”的內涵,各行各業(yè)的平凡勞動者都可以成為平凡英雄,創(chuàng)造時代價值。(2分:答出“創(chuàng)新發(fā)展”得1分,“平凡英雄”得1分。)6.A[解析]“渴望成為城里人”分析有誤;應該是一種對新事物、新生活的好奇與向往。7.C[解析]“襯托出了‘我’的通情達理和見多識廣”不當;刻畫村民的眾生相,主要是為了表現(xiàn)鄉(xiāng)村社會的保守,反襯了陳金蓮穿裙子的勇氣。8.答:①有利于塑造主人公形象。“我”是一個女孩子,可以更好地走近陳金蓮這個人物,了解她的言行和內心世界。②便于展示社會環(huán)境特點?!拔摇痹谵r村出生,又到城里讀書,有相對開闊的眼界,可以更敏銳地觀察到當時鄉(xiāng)村社會中保守與新生的共存和矛盾。③便于表達主題?!拔摇笔枪适碌挠H歷者,在講述故事的同時也融入了“我”的感受與情緒,不僅增加了故事的真實性,也更方便表達解放思想的主題。(每個要點2分,答出其中兩點即可,如有其他言之成理的答案,也可酌情給分)9.答:①人們開始走出封閉,解放思想,大膽追求新鮮、美好的事物。村里不少女孩偷偷做了裙子,陳金蓮第一個穿著裙子出現(xiàn)在公共場合。②社會還存在著頑固保守的思想。村人的議論和異樣目光,陳金蓮的裙子被她那老實巴交的男友給剪了。③改革開放是大勢所趨,不可阻擋。后來穿裙子的女孩越來越多了,裙子也越穿越短了。(每個要點2分,如有其他言之成理的答案,也可酌情給分)10.BDF[解析]句意:父親長兄是不能夠長久依靠的,家鄉(xiāng)也不是可以常保安定而不遭戰(zhàn)亂的,將來有一天漂流離散就沒有人來保護你了,要求助于自己。1l.D[解析]“繩之以法”的“繩”是動詞,約束、制裁。12.C[解析]作者用診謂“積財千萬,不如薄伎在身”,是引用論證(逍理論證),非舉例論證。13.(1)有學問有修養(yǎng)的人廣泛地學習并且每天對自已檢查、省察,就能智慧明達而且行為沒有過錯了。(“君子”1分“口參省乎已”,“參省”1分,狀語后置句1分,“知”,通假字1分)(2)即使不能增長德行,敦厚勉勵風俗,還可以擁有一種才藝,能夠養(yǎng)活自己。(縱,即儀1分;敦厲,敦厚勉勵(激勵)1分;猶,還、仍然1分,自資:養(yǎng)活自己,供養(yǎng)自己1分)14.答:①材料一側重強調要堅持學習不能停止,借助學習來提升自己、改變自己。②材料二側重強調要善于學習、善于提問才能事半功借、增進學問。⑧材料三強調要把讀書當作一項安身立世的重要技藝來掌握,才能見多識廣。(結合選文核心句,意思對即可)參考譯文:(一)君子說:學習是不可以停止的。靛青是從藍草里提取的,可是比藍草的顏色更深;冰是水凝結而成的,卻比水還要寒冷。木材直得符合拉直的墨線,用煣的工藝把它制成車輪,那么木材的彎度就合乎圓的標準了。即使又被風吹日曬而干枯了,木材也不會再挺直,是因為經過加工使它成為這樣的。所以木材用墨線量過再經輔具加工就能取直,刀斧在磨刀石上磨過就能變得鋒利,君子廣博地學習并且每天檢驗反省自己,那么他就會智慧明達而且行為沒有過失了。我曾經整天思索,卻不如片刻學到的知識多;我曾經踮起腳遠望,卻不如登到高處看得廣闊。登到高處招手,胳膊沒有加長,可是別人在遠處也能看見;順著風呼叫,聲音沒有變得洪亮,可是聽的人在遠處也能聽得很清楚。借助車馬的人,并不是腳走得快,卻可以達到千里之外;借助舟船的人,并不善于游泳,卻可以橫渡江河。君子的資質乘性跟一般人沒有不同,只是君子善于借助外物罷了。(節(jié)選自《荀子·勸學》)(二)善于學習的人,老師費力小,而自己收到的效果卻很大,于是歸功于老師教導有方。不善于學習的人,老師費力大,而自己的收獲卻很小,學生會因此埋怨老師。善于提問的人,就像加工處理堅硬的木材,先從容易處理的地方下手,然后對節(jié)疤和紋理不順的地方,時間長了,問題就愉快地解決了;不善于提問的人與此相反。善于回答問題的老師,就像撞鐘一樣,輕輕敲擊則鐘聲較小,重重敲擊則鐘聲大響,等鐘聲響起之后,讓它的聲音響完;不善于回答問題的老師與此相反。這些都是增進學問的方法。(節(jié)選自《學記》)(三)搞清《六經》的要旨,博覽百家的著述,即使不能增長德行,敦厚勉勵風俗,還可以擁有一種才藝,能夠養(yǎng)活自己。父兄不可能永遠依憑,家鄉(xiāng)不可能永遠保有,一朝流離,無人保佑,只應自己靠自己了。俗諺說:“積累千萬財產,不如自己有一項小技藝?!奔妓囍菀讓W習而且可貴的,沒有比得上讀書了。世上的人不論是愚笨是聰明,都要求人認識得多,事情經歷得廣,卻不肯讀書,這就好比要求吃飽而懶于做飯,要求穿暖和而懶于裁剪衣服。(節(jié)選自《顏氏家訓·勉學》)15.[解析]D“‘不聞鐘’暗示道士化緣去了”錯誤?!跋绮宦勭姟笔菍懥稚盥烽L,來到溪邊已是正午,正是道院該打鐘的時候了,卻聽不到鐘聲,暗示道院無人。16.答:①“分”字化靜為動(1分),表現(xiàn)野竹的高大參天,刺破了空中的青色云氣,也寫出了云霧的濃密飄動感。(1分)②“掛”字化動為靜(1分),寫出了山峰的陡峭峻拔和山泉垂直下落的情狀。(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