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1前言1.1任務由來2019年3月15日,我院受沙坪壩區(qū)青木關鎮(zhèn)政府委托,承擔了沙坪壩區(qū)青木關鎮(zhèn)四楞碑村廢棄礦山綜合治理項目的調(勘)查及規(guī)劃設計工作。項目調(勘)查報告于2019年3月29日通過了由業(yè)主組織的專家組審查;規(guī)劃設計于2019年5月21日通過了由重慶市地質環(huán)境監(jiān)測總站組織的專家組審查,2019年6月21日,總站依據修改完善的規(guī)劃設計出具了項目認定意見。2019年9月18日,重慶市沙坪壩區(qū)發(fā)展改革委印發(fā)了“關于重慶市沙坪壩區(qū)青木關鎮(zhèn)四楞碑村廢棄礦山綜合治理工程概算的批復”文件,在此基礎上,我院進行了該項目的施工圖設計工作。1.2項目地理位置、行政區(qū)劃及坐標本項目工作區(qū)位于重慶市沙坪壩區(qū)青木關北側縉云山片區(qū),緊鄰青木關場鎮(zhèn)。臨近有渝遂高速、重慶繞城高速,礦坑均有至青木關鎮(zhèn)的鄉(xiāng)村道路相連,交通較為方便。項目地屬重慶市沙坪壩區(qū)青木關鎮(zhèn)四楞碑村、關口村管轄,其中四楞碑三社3號采石場中心坐標為坐標為:X=3288116.27,Y=35625851.89,四楞碑三社2號采石場中心坐標為坐標為:X=3287443.79,Y=35625648.91,四楞碑三社1號采石場中心坐標為坐標為:X=3286477.16,Y=35625237.15,關口村柿子四社石場中心坐標為坐標為:X=3287028.62,Y=35625379.98,關口村柿子四社石場中心坐標為坐標為:X=3285885.04,Y=35625010.62。本次設計中5處礦坑均采用2000坐標系,國家高程系。1.3規(guī)劃設計主要結論及批復意見1.3.1規(guī)劃設計主要結論:沙坪壩區(qū)青木關鎮(zhèn)四楞碑村廢棄礦山綜合治理項目位于重慶主城四片肺葉之一縉云山片區(qū),開采方式為露天開采,始于上世紀80年代,現已關閉。為促進經濟社會與生態(tài)環(huán)境的協調發(fā)展,認真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加快推進生態(tài)文明建設的決策部署,對廢棄礦山進行地質環(huán)境恢復治理是必要的。本次設計包含的廢棄礦山主要由四楞碑三社采石場(1、2、3號開采點)、袁家溝采石場、關口村柿子四社采石場等5個廢棄礦山區(qū)組成。(3)本次設計基于“生態(tài)修復為主,工程治理為輔”的理念方針,結合業(yè)主后期復綠規(guī)劃及相關意見,因地制宜,采取“邊坡破碎巖體清除+復林、復園工程+安全隔離網+被動防護網+落石槽+排水溝+蓄水池”的防治措施進行礦山地質環(huán)境恢復的綜合治理。通過綜合治理后,礦山采坑恢復林草地面積、園地、旱地面積約138.75畝,可取得良好的礦山地質環(huán)境恢復效果。(4)規(guī)劃設計施工工期為10個月,工程總投資1539.93萬元。(5)整個設計、施工過程中須加強“動態(tài)設計、信息法施工”的理念,在施工過程中不斷的修正和優(yōu)化設計方案,以便達到更好的礦山恢復治理效果。1.4設計依據委托書及合同;調(勘)查報告;規(guī)劃設計認定意見;規(guī)劃設計批復。1.5工程特征表表1.5-1工程特征表工程所處位置項目地處重慶市沙坪壩區(qū)青木關鎮(zhèn)四楞碑村、關口村。氣象水文工作區(qū)平均氣溫18.4℃;夏季日極端最高氣溫44.5℃(2006年8月21日),冬季極端最低氣溫為-3.1℃(1975年12月15日);月平均氣溫最高是8月份,平均氣溫高達28.5℃;最低是1月,平均氣溫7.2℃;多年平均降雨量1078.65mm,最大降雨量1544.8mm,最小降雨量740.1mm,日最大降雨量可達100mm,降雨量集中分布在7~9月;大雨、暴雨多出現在7~8月。各采坑內及周邊無地表徑流及泉點出露,區(qū)內地表水貧乏。地質環(huán)境沙坪壩區(qū)青木關鎮(zhèn)四楞碑三社采石場(3號開采點)總體為西高東低,最低點位于東南側工業(yè)廣場,高程約476.19m;最高點位于西側坡頂,高程576.4m。礦坑底部較平坦,礦坑西側為高邊坡,長約350m,高4.2~55.2m的巖質陡坡。沙坪壩區(qū)青木關鎮(zhèn)四楞碑三社采石場(2號開采點),礦山平面形態(tài)呈長方形。礦坑底部較平坦,坡度0~10°,礦坑西側為高邊坡,長約490m,高6.4~67.4m的巖質陡坡。區(qū)內最高點位于西側山頂,高程約549.5m,最低點位于東部公路,高程439.9m。沙坪壩區(qū)青木關鎮(zhèn)關口村柿子四社采石場為低山地貌,礦山平面形態(tài)呈不規(guī)則形,礦山內分布五個采坑采坑地面已覆土整平,坡角0~5°,礦坑周邊及中部分布有6處高邊坡,邊坡長約100-200m,高0~39m的巖質陡坡。沙坪壩區(qū)青木關鎮(zhèn)四楞碑三社采石場(1號開采點):礦山平面形態(tài)呈梭形,礦坑底部較平坦,坑內已整平,坡度0~10°,礦坑西側為高邊坡,長約300m,高15~110.0m的巖質陡坡。青木關鎮(zhèn)四楞碑袁家溝采石場:礦山平面形態(tài)呈矩形,東側采坑及工業(yè)廣場已整平,坡度0~5°;礦坑西側為高邊坡,長約310m,高15~85m的巖質陡坡。綜上,礦區(qū)地形地貌條件較復雜。工作區(qū)內地層及巖性由老至新為三疊系(T)的嘉陵江組和第四系(Q)地層。工作區(qū)主要位于溫塘峽背斜的軸部兩翼,背斜東翼地層產狀為100°~112°∠40°~62°,區(qū)內無大的斷層發(fā)育。區(qū)內巖體中主要發(fā)育兩組構造裂隙:①產狀10-18°∠70-83°,結構面粗糙,裂隙寬2~3mm,無充填,延伸1~2m,間距1.2~2m;②產狀300-320°∠40-62°,結構面粗糙,裂隙寬1~2mm,泥質充填,裂隙間距1.5~3m,延伸長2~3m。背斜西翼地層產狀為270°~279°∠10°~35°,區(qū)內無大的斷層發(fā)育。區(qū)內巖體中主要發(fā)育兩組構造裂隙:①產狀10-18°∠70-83°,結構面粗糙,裂隙寬2~3mm,無充填,延伸1~2m,間距1.2~2m;②產狀88-120°∠70-80°,結構面粗糙,裂隙寬1~2mm,泥質充填,裂隙間距1.5~3m,延伸長2~3m。區(qū)內地下水主要為構造裂縫及巖溶裂隙水,受降雨影響較大,地下水較貧乏。采取措施邊坡破碎巖體清除+復林、復園工程+安全隔離網+被動防護網+落石槽+排水溝+蓄水池。工程量本次設計清除巖體1063m3,修建漿砌片石排水溝1360m,修建蓄水池、沉沙池2個,修建攔石墻193m,設置被動防護網,設置安全隔離網1805m,播撒草仔面積9.81×104m2,植樹2798棵。2概述2.1工程規(guī)模本次治理的廢棄礦山主要由四楞碑三社采石場(1、2、3號開采點)、袁家溝采石場、關口村柿子四社采石場等5個廢棄礦山采區(qū)組成(圖2.1),礦坑總面積約260924m2(391畝)。各礦山位置關系如下:圖2.1礦山位置關系簡圖2.1.1四楞碑三社采石場(3號采點)該廢棄礦山礦山平面形態(tài)呈不規(guī)則形狀,長約270m,寬約50.0~160.0m,平面面積3.38×104m2。采區(qū)主要形成有3段采坑邊坡,各段邊坡特征如下表。表2.1-1四楞碑三社采石場(3號開采點)邊坡特征表邊坡編號邊坡特征BP1巖質邊坡,邊坡直線型,坡長約73m,坡高14.2~27.5m,坡向200°,坡角約38°。BP2巖質邊坡,邊坡成直線型,坡長約126m,坡高46.1~74.3m,坡向128°,坡角約56°。BP3巖質邊坡,邊坡呈直線型,高4.2~55.2m,坡長約147m,坡向約7°,坡角約58°。破碎帶受前期爆破開采影響,坡面巖體較破碎,場區(qū)內巖質邊坡外傾臨空主要分布于BP3巖質邊坡表面,外傾臨空巖體面積共計2214.58m2,區(qū)內破碎帶巖體面積共計4089.11m2。2.1.2四楞碑三社采石場(2號采點)礦山平面形態(tài)呈長方形,長約500m,寬約66.0~151.0m,平面面積6.88×104m2。,采區(qū)主要形成有6段采坑邊坡,各段邊坡特征如下表。表2.1-2四楞碑三社采石場(2號采點)邊坡特征表邊坡編號邊坡特征BP4巖質邊坡,邊坡呈直線型,高約8.3m~48.8m,坡長約169m,坡向約108°,坡角約58°。BP5巖質邊坡,平面形態(tài)成直線型,坡向24°,長約47m,邊坡高21.2~27.2m,坡度為56°。參見6剖面。BP6巖質邊坡,平面形態(tài)呈直線型,坡向108°,邊坡長12m,邊坡高20.1m~21.8m,坡度約58°。BP7巖質邊坡,平面形態(tài)成直線型,坡向207°,邊坡長52m,邊坡高度為20.1m~28.5m,坡度為62°。BP8巖質邊坡,平面形態(tài)成直線型,坡向108°,邊坡長約248m,邊坡高度為34.5m~67.4m,坡度為58°。BP9巖質邊坡,平面形態(tài)成直線型,坡向337°,邊坡長45.7m,邊坡高度為6.4m~13.2m,坡度為52°。破碎帶區(qū)內破碎帶巖體面積共計6821.86m2,外傾臨空巖體主要分布于BP4、BP8表面,面積共計6083.64m2。2.1.3關口村柿子四社采石場礦山平面形態(tài)呈不規(guī)則形,南北最長約350m,東西最長約380m,平面面積7.27×104m2,采區(qū)主要形成有7段采坑邊坡,各段邊坡特征如下表。表2.1-3關口村柿子四社采石場邊坡特征表邊坡編號邊坡特征BP10巖質邊坡,平面形態(tài)成折線型,坡向238°,邊坡長155m,邊坡高度為2.4m~29m,坡度為62°。BP11巖質邊坡,平面形態(tài)成直線型,坡向46°,邊坡長116m,邊坡高度為5m~39m,坡度為55°。參見7剖面。BP12巖質邊坡,平面形態(tài)成直線型,坡向208°,邊坡長62m,邊坡高度為0m~25m,坡度為70°。BP13巖質邊坡,平面形態(tài)成直線型,坡向110°,邊坡長197m,邊坡高度為10m~38m,坡度為44°。BP14巖質邊坡,平面形態(tài)成直線型,坡向110°,邊坡長99m,邊坡高度為14m~32m,坡度為55°。BP15巖質邊坡,平面形態(tài)成直線型,坡向185°,邊坡長61m,邊坡高度為14m~32m,坡度為45°。BP16巖質邊坡,平面形態(tài)成折線型,坡向85°,邊坡長61m,邊坡高度為0m~23m,坡度為41°。破碎帶受前期開采影響,坡面巖體較破碎,局部形成有破碎帶,厚0.5~2.0m,區(qū)內破碎帶巖體面積共計9411.71m2。2.1.4四楞碑三社采石場(1號采點)礦山平面形態(tài)呈梭形,長約312m,寬約66.0~171.0m,平面面積3.19×104m2,采區(qū)主要形成有2段采坑邊坡,各段邊坡特征如下表。表2.1-4四楞碑三社采石場(1號采點)邊坡特征表邊坡編號邊坡特征BP17巖質邊坡,平面形態(tài)成直線型,坡向91°,邊坡長147m,邊坡高度為15m~80m,坡度為55°。BP18巖質邊坡,平面形態(tài)成直線型,坡向91°,邊坡長253m,邊坡高度為25m~46m,坡度為55°。參見7剖面。破碎帶受前期開采影響,坡面破碎帶主要分布于BP17、BP18共2段邊坡坡體表面,厚度0.5~3.0m。區(qū)內破碎帶巖體面積共計2617.32m2。2.1.4袁家溝采石場該礦山平面形態(tài)呈矩形,南北長約310m,東西寬約170m,平面面積4.37×104m2,采區(qū)主要形成有1段采坑邊坡,各段邊坡特征如下表。表2.1-4袁家溝采石場邊坡特征表邊坡編號邊坡特征BP1巖質邊坡,平面形態(tài)成直線型,坡向120°,邊坡長308m,邊坡高度為51~76m,坡度為40°。破碎帶受前期開采影響,坡面巖體較破碎,局部形成有危巖體,坡面破碎帶主要分布BP19邊坡坡體表面,厚度0.5~4.0m。區(qū)內破碎帶巖體面積共計19871.3m2。2.2工程布置及治理工程2.2.1設計原則本次礦山綜合治理設計根據國家有關技術要求、標準、規(guī)范開展礦山地質環(huán)境恢復治理。設計以自然恢復為主、工程治理為輔的基本原則;采用“因地制宜、宜林則林,宜水則水”的基本方針;其中工程治理又以避讓為主,治理為輔的原則。最終以達到修復礦坑生態(tài)環(huán)境的目的。2.2.2工程布置及治理工程治理工程依據礦山特點及相關要求,設計采用:“邊坡破碎巖體清除+復林、復園工程+安全隔離網+被動防護網+落石槽+排水溝+蓄水池”的綜合治理措施進行礦山采區(qū)生態(tài)恢復治理。各礦山綜合治理工程布置及治理工程如下:表2.2-1礦山生態(tài)環(huán)境恢復治理工程布置及治理工程說明表礦山名稱礦山綜合治理工程布置及治理工程四楞碑村三社采石場(3號采點)治理工程:復林、復園工程+安全隔離網+排水溝+蓄水池1、場地機械整平后,覆土0.6m,坡腳沿線間隔種植常青藤和爬山虎,間距0.5m;坑底危險區(qū)間隔種植天竺桂、桂花樹,安全區(qū)種植柑橘樹,間距6m,其間撒播黑麥草、格?;ê徒鸨K菊;采坑邊坡臺階處設置邊墻,墻內覆土,間隔種植常青藤和爬山虎,間距0.5m,并播撒草籽;2、礦山采坑邊坡坡腳危險區(qū)沿線設置環(huán)形隔離圍欄;3、礦坑東側區(qū)域設置一個蓄水池,并在礦坑外緣邊設置一道截水溝接入上部蓄水池。四楞碑村三社采石場(2號采點)治理工程:復林、復園工程+安全隔離網+排水溝1、場地機械整平后,覆土0.6m,坡腳沿線間隔種植常青藤和爬山虎,間距0.5m;坑底危險區(qū)間隔種植天竺桂、桂花樹,安全區(qū)種植柑橘樹,間距6m,其間撒播黑麥草、格?;ê徒鸨K菊;采坑邊坡臺階處設置邊墻,墻內覆土,間隔種植常青藤和爬山虎,間距0.5m,并播撒草籽;2、礦山采坑邊坡坡腳危險區(qū)沿線設置環(huán)形隔離圍欄;3、礦坑西側區(qū)域沿采坑邊坡設置環(huán)形截排水溝。關口村柿子四社采石場治理工程:復林工程+安全隔離網+排水溝+蓄水池+被動防護網1、場地機械整平后,覆土0.6m,坡腳沿線間隔種植常青藤和爬山虎,間距0.5m;坑底危險區(qū)間隔種植黃桷樹、欒樹,間距6m,其間撒播黑麥草、格桑花和金盞菊;2、礦山采坑邊坡坡腳危險區(qū)沿線設置環(huán)形隔離圍欄;3、每個礦坑沿采坑邊坡設置環(huán)形截排水溝,西南側采坑設置蓄水池,連接排水管。4、西北側采坑邊坡坡腳設置被動防護網,保護下部鄉(xiāng)村道路。四楞碑三社采石場(1號采點)治理工程:復林工程+安全隔離網+排水溝1、場地機械整平后,覆土0.6m,坡腳沿線間隔種植常青藤和爬山虎,間距0.5m;坑底間隔種植天竺桂、桂花樹,間距6m,其間撒播黑麥草、格?;ê徒鸨K菊;采坑邊坡臺階處設置邊墻,墻內覆土,間隔種植常青藤和爬山虎,間距0.5m,并播撒草籽;2、礦山外圍設置環(huán)形隔離圍欄,禁止人員進入;3、礦坑東側區(qū)域設置一道截水溝將雨水引出礦坑。袁家溝采石場治理工程:邊坡破碎巖體清除+落石槽+復林、復園工程1、采坑頂部存在破碎巖體,威脅下方居民及耕地,擬對大型塊體采用人工清除;2、在邊坡坡腳修建攔石墻,墻內覆土,攔截小型崩落巖體;3、場地機械整平后,覆土0.6m,坡腳沿線間隔種植常青藤和爬山虎。3治理工程設計3.1設計指標3.1.1治理工程安全等級礦山采區(qū)范圍及影響區(qū)域無直接威脅對象,治理工程安全等級確定為:三級。3.1.2治理工程設計工況及結構設計基準期設計工況:暴雨。治理工程結構設計基準期:50年。3.1.3治理工程設計目標治理工程環(huán)境恢復目標:綠化總面積不少于60%。3.1.4治理工程設計參數巖土物理力學參數取值依據項目調(勘)查報告,參數建議見表3.1-1。表3.1-1巖土設計參數建議表巖土名稱參數填土粘土強風化灰?guī)r中風化灰?guī)r天然重度(kN/m3)20.10*19.20*26.50*26.70天然抗壓強度標準值(MPa)///26.32飽和抗壓強度標準值(MPa)///21.17地基承載力特征值(KPa)/150*300*8680粘聚力(飽和)(MPa)0*//2.85內摩擦角(飽和)(°)30*//39.43基底摩擦系數0.25*0.25*0.30*0.50*與錨固體粘結強度標準值(KPa)///10003.1.5設計技術標準1)執(zhí)行主規(guī)范:《礦山地質環(huán)境保護與治理恢復方案編制規(guī)范(修訂版)》(DZ/T0223-2011)。2)執(zhí)行參考規(guī)范:《地質災害防治工程設計規(guī)范》DB50/5029~2004;《建筑邊坡工程技術規(guī)范》GB50330~2013;《混凝土結構設計規(guī)范》GB50010~2010(2015版);《建筑地基基礎設計規(guī)范》GB50007~2011;《室外排水設計規(guī)范》(GB50014~2016版);《砌體結構設計規(guī)范》(GB50003—2011)。3.2分項工程3.2.1清除工程本項工作針對袁家溝采石場邊坡坡面浮石和危石。預計清危段長約105m,腳手架面積約4439m2,預計清除浮石及松動危石方量約463m3。浮石清除采用搭設腳手架人工清除方式,腳手架順坡搭設,間隔3m設置一根HRB335型長2m的φ16鋼筋拉結腳手架,拉結筋鉆孔孔徑50mm,有效孔深1m,鉆孔超深0.3m,采用M30砂漿灌注。清除的浮石嚴禁高空拋丟,必須采用人工轉運至坡腳礦坑處,用于后期的礦坑場平使用。清坡順序自上而下,同時應做好相應的施工監(jiān)測工作,確保施工作業(yè)安全。3.2.2截排水溝該項目分布在各礦坑采坑底部,主要用于蓄水池蓄水管護使用,總長約1216m,過水斷面過水斷面為梯形,底寬0.4m,口寬0.7m,高0.5m,溝壁M7.5漿砌塊石砌筑,厚度為0.3m,截排水溝每隔20m或地基土層變化較大處設置沉降縫,縫寬3cm,用瀝青麻筋有效止水。3.2.3蓄水池蓄水池設置在四楞碑村三社(3號采點)邊緣、關口村柿子4社坡腳處各修建一處面積約100m2、深度1.5m的蓄水池,池壁及池底采用0.5m厚C25混凝土進行澆筑,以利用后期綠化工程用水。蓄水池前部設置沉沙池,采用C25混凝土澆注,尺寸2.0m*2.0m*0.8m。3.2.4攔石墻攔石墻設置在袁家溝采石場礦山邊坡坡腳沿線區(qū)域(總長約193m)。攔石墻主要設置于各邊坡影響區(qū)外,用于攔截各邊坡局部可能出現的風化崩塌掉塊,同時阻止外人進入落石影響區(qū)。各攔石墻截面尺寸相同,攔石墻設計墻高2.0m,頂寬0.5m,墻背直立,墻面1:0.30坡比,底部為0.10:1.0逆坡處置,墻身采用M7.5漿砌塊石砌筑,砌筑前墻底土層應有效夯實,墻后順墻間隔2m設置一個D75PVC管泄水孔,外傾5%,入水口處設置碎石濾水包,尺寸為長0.5m,寬0.5m,厚0.5m,入水口設于濾水包0.2m高度處,濾水包嵌入土層0.1m,外側坡比1:0.3放置;覆土后裸露墻體高度不易小于0.8m,且墻后覆土標高不應低于墻前覆土。3.2.5被動防護網在柿子四社采石場北坑坡腳設置一道被動防護網,被動防護網型號為RXI-075型,防護能級1000kJ。被動防護網高5.0m,立柱間距10.0m,立柱基礎0.6m×0.5m×2m,錨繩應錨入到中風化基巖3.0m;被動網網型為R7/3/300,上/下支撐繩為Φ16雙繩。上拉錨繩為Φ14單繩,“人”字形布置,側拉錨繩為Φ14雙繩,下拉及中間加固拉錨繩為Φ8單繩,縫合繩為Φ14。3.2.6綠化工程根據規(guī)范要求,結合現場條件,設計綠化工程以樹木及綠色蔓藤植物為主。主要設計原則如下:(一)采坑區(qū)礦坑表面覆土厚度為0.60m,覆土采用種植土,在采坑危險區(qū)域以種植天竺桂和桂花樹(胸徑6cm,高2m,冠徑1m)為主,安全區(qū)域種植柑橘樹(胸徑6cm,高1.8m,冠徑1m),間距6.0m。在樹間撒播黑麥草;在礦坑外圍2m范圍內混合撒播格?;ê徒鸨K菊花草籽(比例按1:1),草仔單位面積用量35g。此外在采坑坡腳沿線間隔種植爬山虎和常青藤(長1m),間距0.5m。(二)邊坡區(qū)在邊坡臺階外側設置1.0m高的M7.5漿砌塊石邊墻,在平臺區(qū)客土后播撒草仔、種植爬山虎和常青藤,利用爬山虎和常青藤的向上、向下生長,對邊坡坡面進行綠化,爬山虎種植距離為間距0.5m;擋墻材料采取M7.5漿砌片石擋墻,基礎埋置深度0.3m,擋墻尺寸詳見擋墻大樣圖。所用片石材料要求:無裂紋、無風化、夾層、水銹,且未被燒過的,其抗壓強度不低于10Mpa。石塊的最大尺寸不超過填放處結構最小尺寸的1/4,石塊的最小尺寸不得小于15cm。所用的片石均沖洗干凈,不得留有其它雜物。擋墻石材可采用強度合格的清方石材。擋墻每隔約20.0m設置伸縮縫一道寬30mm,縫內應塞填瀝青麻筋或其他有彈性的防水材料,填塞深度不小于150mm。墻體設泄水孔,泄水孔內設置反濾包,采用外傾5%的φ110PVC管,泄水孔水平間距2.5m,一排,距離坡腳垂直高度1.0m處。3.2.7安全隔離網為防止周邊居民及游人擅自進入礦區(qū),造成人身傷害事故。在所有礦山危險區(qū)外圍修建一道環(huán)形封閉的圍欄工程,隔離網購買成品進行安裝,圍欄高2m,材料采用Q235低碳冷拔鋼絲網。安裝要求:圍欄采用Q235低碳冷拔鋼絲網,網孔尺寸150mm×75mm,間隔3m設置一根立柱,立柱角鋼規(guī)格為50mm×50mm×5mm;立柱基礎采用人工挖槽,基槽尺寸為0.3m×0.3m×0.5m,立柱基礎承載力不得小于80kPa,安裝好立柱后基槽采用C25砼澆筑成型。3.3工程量表3.3-1治理工程設計主要工作量表編號名稱單位數量備注一邊坡治理1邊坡清方量(人工)m35632被動網m2706高5m3攔石墻m3320.38漿砌片石4攔石墻泄水孔m77.25伸縮縫m9.65寬0.3m6濾水包m312.07二臺階邊墻1擋墻挖石方m3116.962M7.5漿砌片石m3309.6人工轉運300m3伸縮縫m81.854泄水孔m274.515回填種植土m35147.03人工轉運300m三綠化1客種植土m3557402草種kg1962.53噴撒草籽總面積m2981274黃桷樹株290胸徑6cm5欒樹株614胸徑6cm6天竺桂株301胸徑6cm7桂花樹株301胸徑6cm8柑橘樹株1292胸徑6cm9爬山虎株321810常青藤株321811種樹挖孔土方m3397.13四圍護工程1防護網-2米高m18052防護網基礎挖石方m332.493防護網C30砼m332.494防護網角鋼重t7.07五排水溝1挖土方m3950.42漿砌片石m3615.93伸縮縫m269.94墊層m32445砂漿抹面㎡2513六蓄水池1挖石方3002C25澆筑81.9243鋼筋t6.44模板m2296.64七沉沙池1挖石方m317.582C25澆筑m39.583模板m247.8五危舊房屋拆除1拆除危舊房屋總面積m219002拆除混凝土地面m224209厚20cm3拆除棄渣外運3kmm310406七其他1腳手架m244392施工便道Km53水電Km24臨時征地畝55地面整平m2929006養(yǎng)護年24工程監(jiān)測設計4.1工程監(jiān)測的任務和目的為防止突發(fā)性邊坡及危巖失穩(wěn)的發(fā)生、確保生命財產安全,同時檢驗和指導施工,必須建立健全的監(jiān)測網絡,包括施工期間安全監(jiān)測以及防治效果監(jiān)測。監(jiān)測主要工作任務如下:(1)建立健全監(jiān)測網絡,監(jiān)測預報邊坡變形發(fā)展趨勢;(2)在整個治理工程施工過程中進行跟蹤監(jiān)測,超前預報,確保施工期間工程區(qū)施工人員、居民生命財產安全;(3)監(jiān)測成果用于施工期間反饋設計,指導優(yōu)化后續(xù)工程施工,竣工后用于檢驗防治效果;(4)施工完成后進行長期監(jiān)測,實時跟蹤邊坡的變形破壞趨勢,以便及時發(fā)現和預報險情,采取相應措施,防止突發(fā)災害一旦發(fā)生時造成大的人員傷亡和經濟損失。(5)施工完成后對區(qū)內綠化工程進行監(jiān)測,保障綠植存活率。4.2監(jiān)測設計依據與原則4.2.1監(jiān)測設計依據(1)《沙坪壩區(qū)青木關鎮(zhèn)四楞碑村廢棄礦山綜合治理項目調(勘)查報告》,重慶市地質礦產勘查開發(fā)局208水文地質工程地質隊(重慶市地質災害防治工程勘查設計院),2019年3月;(2)《建筑邊坡工程技術規(guī)范》GB50330-2013;(3)《地質災害防治工程設計規(guī)范》(DB50/5029-2004)。4.2.2監(jiān)測設計原則(1)建立有效簡便的監(jiān)測網絡充分利用現有監(jiān)測設施和資料基礎上,建立系統化、立體化監(jiān)測網絡,在治理、施工全過程中及時測定和預報邊坡的位移、應力等變化情況,確保施工安全,并為長期穩(wěn)定性預測研究提供資料。(2)監(jiān)測點盡可能進行長期監(jiān)測貫徹全過程監(jiān)測的工作思路,以監(jiān)測結果作為反饋設計、指導施工和檢驗防治效果的依據。工程完工后變形監(jiān)測點應轉為長期監(jiān)測點。(3)監(jiān)測儀器選擇原則①儀器的可靠性和長期穩(wěn)定性:②足夠的測量精度、靈敏度及相應量程;③現場使用比較方便、簡單;④儀器不易損壞,尤其是長期監(jiān)測儀器應具有防風、防雨、防腐、防潮、防震、防雷電干擾等與環(huán)境相適應的性能。4.3監(jiān)測工程設計(1)監(jiān)測等級:根據《規(guī)程》規(guī)定,一般場地觀測,應按《規(guī)程》變形測量等級的三級進行觀測,即按沉降觀測時觀測點高差中誤差≤1.5mm,位移觀測時觀測點坐標誤差≤l0mm精度要求進行觀測。(2)監(jiān)測周期的確定:施工安全監(jiān)測,對于穩(wěn)定性差且施工擾動變形明顯,采用24小時自動定時監(jiān)測,否則可采用12小時監(jiān)測一次。防治工程效果監(jiān)測,不少于一個水文年,數據采集7天一次。在暴雨期間,應該加密至每3~5天觀測一次。(3)人員配置根據監(jiān)測設計工作量,需2個工作人員,其中測量技術人員1人。另外,為健全群測群防監(jiān)測網絡,當地政府和有關職能部門尚需抽調組織一定的人力物力,力求群專結合,對邊坡實施長期有效的監(jiān)測預警工作。(4)監(jiān)測工程量表4.3.1監(jiān)測工程量表監(jiān)測項目監(jiān)測儀器監(jiān)測點監(jiān)測周期監(jiān)測年限礦山斜(邊)變形監(jiān)測巡查-16點/5礦7天2個水文年礦山綠化情況巡查-16點/5礦7天2個水文年5施工組織設計5.1施工條件5.1.1交通條件該項目位于重慶市沙坪壩區(qū)青木關鎮(zhèn),礦山周邊有鄉(xiāng)村公里通過,交通較便利,施工時可利用已有公路、鄉(xiāng)村道路作為施工道路。5.1.2施工用電、供水工程處周邊基礎設施較齊全,緊臨場鎮(zhèn),電網電力充足。施工生產生活用水、用電考慮2km。5.1.3建筑材料及棄渣根據可用、就近、足量和經濟的原則。鋼筋、混凝土、砂、礫石材料等都可盡量利用場地內的已有材料進行選取,或在就近購買,運輸距離路線較短,路況一般,價格經濟,運距考慮為20km。種植客土源的種植土主要來源于場區(qū)鄰近鄉(xiāng)村,種植土場運距考慮5km。場區(qū)內建筑拆除產生棄渣需外運至青木關鎮(zhèn)渣場,外運距離約3km。5.2施工順序施工順序:清石方→→攔石墻、被動防護網→→礦坑截排水及蓄水池→→礦坑植樹綠化工程施工→→封閉圍欄工程。由于高邊坡可能出現局部風化崩塌掉塊現象,為保證施工安全,施工期間應做好坡面檢測巡查工作,佩戴好安全帽安全繩等安全防護措施,坡面施工時應自上而下清除坡面浮石及松動小危巖塊體,然后進行其它工序施工。5.3施工布置施工場地布置包括施工人員臨時住地、鋼筋加工場地、水泥庫房、維修車間、砂石料場、混凝土攪拌場等。這些場地布置基本可在項目區(qū)周邊居民區(qū)協商解決。5.4施工技術要求本設計采用“動態(tài)設計、信息法施工”的原則,工程實施前應核實拐點坐標,施工中應加強地質工作,如出現和勘查、設計不符的情況,應及時通知相關人員共同協商處理。5.4.1截排水溝(1)地表截排水溝應按設計要求進行現場放樣,選定位置,確定軸線。排水溝平面位置和縱坡應與實際地形相協調,排水通暢,不應有反坡,當實際地形與設計不一致時,應與設計等單位進行現場處理。(2)溝底縱坡度較大時可根據實際地形設置跌水,較長的跌水段和急流槽宜增設消能埂和防沖濺擋水板,急流槽未端設跌水井或沉砂池。(3)人工開挖溝槽完成后先進行基底夯實,基底鋪設100mm厚M7.5砂漿墊層。(4)截排水溝溝底及邊壁采用M7.5漿砌塊石砌筑,片石的強度等級不小于MU30,塊徑不小于200mm。砌筑工藝總的要求為:平(砌筑層面大體平整)、穩(wěn)(片石大面向下,安放穩(wěn)實)、緊(石塊間必須靠緊)、滿(石縫要以砂漿填滿搗實,不留空隙),截排水溝迎坡面溝壁高度可根據地形條件調整。(5)截排水溝每隔20m設置一道伸縮縫,縫寬3cm,用瀝青麻筋有效止水。5.4.2蓄水池蓄水池主要設置于各礦山礦坑低洼區(qū)域,用于平時蓄水灌溉植被養(yǎng)護使用。蓄水池施工應結合現場場平施工作業(yè),基槽基地應進行有效夯實處置,避免填土沉降引發(fā)蓄水池破壞失效,基底填土夯實系數不應小于95%,采用C25砼一次澆筑成型。5.4.3攔石墻攔石墻主要設置于各礦山邊坡坡腳影響區(qū)外沿線,用于攔截防護邊坡局部可能出現的風化崩落掉塊,同時阻止外人進入落石影響區(qū)。攔石墻施工應與現場場平覆土同步進行,避免重復施工作業(yè)。墻底填土應進行有效夯實,壓實系數不應小于95%,澆筑長度應與預留伸縮縫間隔長度20m一致,待墻體強度達到75%設計強度后墻內方可覆土整平,伸縮縫用瀝青麻筋填充;墻后泄水孔采用D75PVC管,外傾5%設置,間隔2m,高度高出土層10cm,濾水包采用碎石砌筑,順墻內砌筑高0.5m,長0.5m,厚0.5m,泄水孔入口位置位于濾水包底上0.2m處,濾水包臨空側坡比1:0.3。5.4.4隔離網礦山周邊設置環(huán)形封閉圍欄,防止周邊居民進入危險區(qū)域發(fā)生意外傷害。圍欄采用Q235低碳冷拔鋼絲網,網孔尺寸150mm×75mm,間隔3m設置一根立柱,立柱角鋼規(guī)格為50mm×50mm×5mm;立柱基礎采用人工挖槽,基槽尺寸為0.3m×0.3m×0.5m,立柱地基應夯實處置,其承載力不得小于80kPa,安裝好立柱后基槽采用C25砼澆筑成型。5.4.5清危主要針對前期采礦形成的坡面浮石及松動塊石清除。本項工作主要位于袁家溝采石場邊坡坡頂危巖及破碎巖體。清除采用搭設腳手架人工清除方式,清除的土石方用于后期礦坑整平處置,不再外運。腳手架順坡搭設,間隔3m設置硬性連接件加強腳手架整體穩(wěn)定,清除的浮石嚴禁高空拋丟,必須采用人工轉運。清坡順序自上而下,同時應做好相應的施工監(jiān)測工作,確保施工作業(yè)安全。5.5施工安全技術專項措施在施工過程中應注意如下要求:(1)施工單位應編制專門的施工安全方案,保障施工作業(yè)的安全。(2)施工現場的一切電源、電路的安裝和拆除必須遵守現行行業(yè)標準《施工現場臨時用電安全技術規(guī)范》JGJ46的規(guī)定。(3)施工現場所有設備、設施、安全裝置、工具配件以及個人勞保用品必須經常檢查,確保完好和使用安全。機械使用人員要遵守所使用機械的安全操作規(guī)程,機械的各種安全裝置齊全有效。(4)作業(yè)人員應采用安全有效的個體勞動防護工具,坡頂及坡面人工清除危巖體過程中施工作業(yè)人員必須系安全繩。(5)施工土石方開挖采用人工開挖,逐級解小,嚴禁大開挖,棄方應采用人工水平轉運,嚴禁無保護從高處直接棄方。(6)施工作業(yè)用腳手架、工作平臺應搭設牢固可靠,并應設置安全防護措施;針對高邊坡施工區(qū)域,施工腳手架需按雙排腳手架搭建。5.6施工工序及工期安排計劃工期表序號項目工期時間第1~2個月第3~5個月第6~8個月第9~10個月1施工準備2清坡施工3攔石墻、邊墻施工4被動防護網5排水溝、蓄水池施工6綠化7驗收注:1、本治理工程中的部分項目可合理規(guī)劃工序及工期,可并列進行。5.7施工管理及保護措施5.7.1施工質量管理及保證措施(1)質量目標本工程質量等級目標:合格工程。①養(yǎng)護期復綠質量目標:植被覆蓋率達到70%,種植成活率達到90%;②竣工驗收時復綠質量目標:植被覆蓋率達到80%,種植成活率達到95%;(2)認真貫徹質量保證體系,建立質量管理網絡。5.7.2安全生產保護措施(1)安全生產保護措施建立安全責任制為中心的各項安全生產制及各項工種制,制定安全生產措施,如:①加強宣傳、教育工作②建立安全責任制③安全例會制度④安全交底制度⑤持證上崗制度⑥安全檢查制度(2)具體措施①粉塵防治加強對工人安全教育,嚴格按照操作規(guī)程施工,鑿巖炮工施工時必須帶防塵罩;對各類工作面進行灑水除塵,防止粉塵的二次飛揚。②作業(yè)安全作業(yè)時,應著重做好以下的安全防范工作:整坡、修坡安全;澆水、養(yǎng)護安全操作。對于安全所需的合理資源,必須給予重點包括人、財、物等方面,如個人使用的安全防護用品,機械設備所配的防護設施,“四口”、“五臨邊”所需的防護,垂直運輸、腳手架所需要的安全防護材料,安全用電所需的標準電殼配電箱、漏電保護器、過載保護器所需的防護措施等,以確保從資源配置上不留缺口,給安全生產奠定了良好的基礎。5.7.3文明施工、環(huán)境保護措施應做好施工場地的文明施工、環(huán)境保護工作,并采取相應的措施,確保文明施工,保持環(huán)境。⑴施工場內經常保持場地清潔,保持環(huán)境整潔,不亂倒污水、垃圾,應集中處理。⑵材料進出防止拋、灑、滴、漏,實行專人清理。⑶場內已有樹木除業(yè)主指令遷移外,其他樹木或構建筑物不得損壞。⑷土源采掘注意環(huán)境保護不得損害農田、水利設施。⑸現場設公共廁所,不得隨地大小便。⑹注意噪音控制,一般不安排大型機械夜間作業(yè)。⑺對員工進行安全生產教育,避免廢氣、污水、廢油等造成污染。⑻車輛經過村莊時,應降低車速,并應經常進行灑水,減少揚塵。5.8環(huán)保規(guī)劃設計5.8.1設計依據(1)《中華人民共和國環(huán)境保護法》2015(2)《建設項目環(huán)境保護管理條例》19985.8.2施工對環(huán)境影響評價該建設項目施工過程中對環(huán)境有一定的影響,在施工過程中加強對大氣、噪聲、污水、廢料、交通環(huán)境的保護措施可以將其對環(huán)境的影響降至很小的程度,施工后對周邊環(huán)境影響輕微。5.8.3環(huán)境保護設計5.8.3.1生態(tài)環(huán)保1、在土方開挖回填時避開雨季,雨季來臨前將開挖回填工程處理完畢。2、施工取土時采取平行作業(yè),邊開挖、邊平整,計劃取土,及時還原。3、在雨水充沛地區(qū),及時設置排水溝及截水溝,避免邊坡崩塌的產生。4、在雨水地面徑流處開挖時,及時設置臨時土沉淀池攔截混砂,待建成后,及時將土沉淀池推平,進行整平或被覆。5、對施工臨時用地,先將原表層熟土集中堆放,待施工完畢后,再將這些熟土推平,恢復原地表層。5.8.3.2噪聲防治1、當施工地段距住宅區(qū)距離小于150m時,為保證居民夜間休息,在規(guī)定時間內禁止施工。2、主動與施工路段附近的學校和單位及居民協商,對施工時間進行調整或采取其他措施,盡量減小施工噪聲對教學和工作的干擾。3、注意機械保養(yǎng),使機械保持最低聲級水平;安排工人輪流進行機械操作,減少接觸高噪聲的時間;對在聲源附近工作時間較長的工人,發(fā)放防聲耳塞、頭盔等,對工人進行自身保護。5.8.3.3大氣污染防護1、施工堆料場、拌和站設在空曠地區(qū),相距200m范圍內,不應有集中的居民區(qū)、學校等。2、使用有氣味的生產材料時,應設置在居民區(qū)、學校等環(huán)境敏感點以外的下風向處,既方便生產,又須符合衛(wèi)生要求(衛(wèi)生防護距離分級中,規(guī)定的防護距離為300m),不采用開敞式、半封閉式生產工藝。3、施工便道定時灑水降塵,運輸粉狀材料要加以遮蓋。5.8.3.4水污染防治1、油料、化學物品等不堆放在民用水井附近,并采取措施,防止雨水沖刷進入水體。2、施工駐地的生活污水、生活垃圾、糞便等集中處理,不直接排入水體。3、對施工機械嚴格進行檢查,防止油料泄漏。嚴禁將廢油、施工垃圾等隨意拋入水體。5.8.4環(huán)境管理與環(huán)境監(jiān)測5.4.4.1設置環(huán)境保護管理機構環(huán)境保護管理機構應獨立于施工單位,由專人專班進行環(huán)境保護的管理,其基本任務是負責組織、落實、監(jiān)督施工單位的環(huán)境保護工作。5.4.4.2環(huán)境保護管理機構的主要職責1、貫徹執(zhí)行環(huán)境保護法規(guī)和標準;2、根據現場實際情況組織制定和修改環(huán)境保護管理規(guī)章制度并監(jiān)督執(zhí)行;3、制定并組織實施環(huán)境保護規(guī)劃和計劃;4、領導和組織環(huán)境監(jiān)測,科學布置監(jiān)測采樣點,要求布置合理,能準確反映污染物排放及附近環(huán)境質量情況;5、檢查環(huán)境保護設施的運行;6、推廣應用環(huán)境保護先進技術和經驗;7、組織開展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4版航天技術研發(fā)與采購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企業(yè)反擔保合同模板(股權質押)
- 2025年度質押擔?;ヂ摼W金融合同模板
- 二零二五年度琴行品牌形象設計授權轉讓合同
- 2025年度解除勞動合同員工離職補償金爭議解決合同
- 2025年度股東投資合作風險共擔合同
- 2025年度互聯網金融平臺資金托管合同范本4篇
- 二零二五年度汽車美容行業(yè)培訓與認證合同
- 2025年度智能穿戴設備制造合同模板
- 2025年內部控制制度合規(guī)性審查與整改合同
- 慈溪高一期末數學試卷
- 天津市武清區(qū)2024-2025學年八年級(上)期末物理試卷(含解析)
- 《徐霞客傳正版》課件
- 江西硅博化工有限公司年產5000噸硅樹脂項目環(huán)境影響評價
- 高端民用航空復材智能制造交付中心項目環(huán)評資料環(huán)境影響
- 貴州省黔東南州2024年七年級上學期數學期末考試試卷【附答案】
- 量子醫(yī)學成像學行業(yè)研究報告
- DB22T 3268-2021 糧食收儲企業(yè)安全生產標準化評定規(guī)范
- 辦事居間協議合同范例
- 正念減壓療法詳解課件
- 學校校本課程《英文電影鑒賞》文本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