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美術教學中兒童審美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 論文_第1頁
淺談美術教學中兒童審美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 論文_第2頁
淺談美術教學中兒童審美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 論文_第3頁
淺談美術教學中兒童審美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 論文_第4頁
淺談美術教學中兒童審美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 論文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2年安徽省中小學教育教學論文淺談美術教學中兒童審美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摘要:美術能陶冶人的情操,更能豐富人的思維,美術教育是素質教育重要的組成部分。小學階段是學生學習的起步階段,也是美育的重要階段,它關乎人一生的審美素養(yǎng),因此,要特別重視學生這段時期的美術訓練,要通過一些普通的學習和認知方法的訓練,使學生掌握一定的美術知識和技能,從而培養(yǎng)他們的繪畫和審美素養(yǎng)。關鍵詞:審美素養(yǎng),兒童,審美理解力,課堂教學活動,自主創(chuàng)作引言:盧梭說過:“有了審美能力,一個人的心靈就能在不知不覺中接受各種美的觀念,并且最后接受同美的觀念相聯(lián)系的道德觀念和諸多事物?!币詣?chuàng)造美。從法國拉斯科洞窟古老的壁畫到中國古代形象逼真的敦煌莫高窟,從古埃及神秘雄偉的金字塔到中國秦朝氣勢磅礴的兵馬俑,從梵·高的《日出·印象》到周昉的《簪花仕女圖》。美術教育教學的本質同時也隨著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的發(fā)展而發(fā)展,逐步從技法的教育轉向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能力和自主創(chuàng)新能力,從而使學生得到更加全面的發(fā)展。一、培養(yǎng)兒童審美素養(yǎng)的重要性兒童對美術興趣的重要方式之一,是小學美術教育教學中重要的一部分。二、在美術教學中培養(yǎng)正確的審美素養(yǎng)美術課是兒童形象思維的廣闊天地,是進行美術教育的重要手段,是造就全面人才的重要學科,是開發(fā)智力、陶冶學生情操的重要途徑。1.充分調動學生感官,提升感受力羅丹曾精辟地說道:是引導學生們去發(fā)現(xiàn)各種各樣的美,著重培養(yǎng)孩子的觀察能力,讓他們習慣通過自己的觀察、思維、思考、想象、鑒別,以完成自己獨特的創(chuàng)作。12022年安徽省中小學教育教學論文在美術課堂上,每一件藝術品都是教師培養(yǎng)學生感受力的好例子。我在給四年級的學生上《色彩的冷暖》這一課時,為了使學生們能夠深入的了解顏色冷暖的差別,我拿了兩個手電筒,分別用紅色的彩紙和藍色的彩紙包起來。打開紅紙包著的手電筒,在一片紅色中感受暖色帶來的心理變化;打開藍色的手電筒,體會冷色與暖色的不同之處。一邊摸涼的物體一邊想象“冷”是什么顏色;讓學生聽一首比較喜慶的音樂,一邊聽喜慶的音樂一邊想象“暖”的顏色。通過這樣全方面感觀的訓練,來提高學生的感受力,使學生對生活中不同的色彩有了正確的審美能力。2.突破常規(guī),鼓勵想象力很多小學生不太喜歡純粹講授式的上課模式。所以教師在教育教學中應該鼓勵學生大膽的想象,還應該啟發(fā)學生去思考。有一次,我?guī)е痰陌嗉壚锏膶W生把畫剪下來貼在教室的墻上,其他同學都是按照我所說所做去做的??墒?,卻有一位學生把自己畫剪下來卷成了皇冠的樣子,戴在頭上,變成了帶有畫的皇冠,讓人感到她的創(chuàng)意很是獨特新奇。我當場給予肯定和表揚,她非常高興,這種情緒瞬間感染了其他的學生,也啟發(fā)了同學們的想象力與創(chuàng)造力,有關“皇冠”的創(chuàng)意也越來越多、越來越獨特了。通過“想呈的審美世界。3.多思多想,培養(yǎng)理解力在美術教學工作中,有一課是給六年級的學生上欣賞課,內容是介紹畫家梵·高。臨摹。在充分調動起學生的思維和興趣后,再講講梵·高的生活以及作品的創(chuàng)作背景。梵·高是“一個特厲害的人”時,我覺著這節(jié)課肯定會被牢牢地記在學生們的心里。22022年安徽省中小學教育教學論文美育對祖國未來有著不可估量的意義。三、培養(yǎng)兒童審美素養(yǎng)的途徑分。1.課堂教學主要通過欣賞課和創(chuàng)作課培養(yǎng)兒童的審美素養(yǎng)(1)通過欣賞課,對學生進行審美訓練美術欣賞課是小學美術教育教學重要組成部分,它是引導學生進行美的欣賞和創(chuàng)巴真聽話》,在這堂課前,我先找來大量的泥巴。上課時,我用黑色袋子裝了點泥巴,讓學生用手伸進袋子里摸一摸,先引起他們的好奇心。當同學們知道這堂課是手工泥塑課時,個個都很激動,教室里一片歡呼。我把泥巴平均分發(fā)給學生,讓他們先玩一玩,在玩中感受泥巴的手感和質感。然后我向學生們講述我國民間藝術的種類以及泥塑藝術的起源、發(fā)展。并向他們展示圖片,讓他們初步認識泥塑藝術。充分調動和激發(fā)學生參并自我解決如何能使泥巴“聽話”。我在巡回輔導時,看到一位女同學,激動的看著手里的作品,我上前拿起她的作品看到是一雙特別精致的“鞋子”(如圖1)。我就問她為什么要用泥巴做“鞋子”,她給我說,她的弟弟特別想要一雙鞋子,但由于家人太忙而沒時間去買,所以她想通過這次泥塑課來給弟弟一個特別的禮物,我頓時很驚喜又很感動。通過這堂課,我和學生都收獲頗多。運用多感官參與學習,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從中獲取藝術作品的內涵和審美愉悅感以及審美想象力,從而提高感受美和創(chuàng)造美的能力。圖1鞋子32022年安徽省中小學教育教學論文(2)通過創(chuàng)作,引導學生自主創(chuàng)作其相應的審美能力。比如,我在給五年級上《媽媽的節(jié)日》這一課時,讓學生設計一件物品或是食品送給媽媽,這樣的教學設計激發(fā)了學生參與活動的積極性,每一個孩子都想為自己的母親親手設計一些東西以表達對媽媽的愛。比如,班里的張佳樂說他的媽媽馬上要過生日了,他從來沒有送過禮物給媽媽。他想給媽媽買個大蛋糕,但是卻沒有那2)。還有,班里的周佳音畫了張幫媽媽做家務的畫,她說看到媽媽每天都很忙碌,心里很想幫媽媽分擔些,所以就把心里想的畫了出來(如圖3)。圖2媽媽的節(jié)日 圖3媽媽的節(jié)日(3)組織學生開辦畫展式學生的積極性高漲,審美素養(yǎng)也得到迅速提高。(如圖4)圖4畫展2.課外審美實踐活動(1)走進大自然、深入大自然賞活動,讓學生到自然界中去,充分感受優(yōu)美的自然景觀。大自然是人生最好的舞臺,42022年安徽省中小學教育教學論文學生走進田園、村莊、樹林,觀察昆蟲的形態(tài)、動物的姿態(tài)、植物的顏色等等,讓他們隨心的排列組合,形成有趣的形狀,作業(yè)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如圖5)圖5走進大自然(2)組織開展作品欣賞活動從網(wǎng)上下載了大量關于名家作品的圖片和博物館收藏的物品,讓他們可以近距離的了解這些名畫或物品,然后貼在教室的墻上里,讓學生被藝術的氣息所包圍。四、結論美術教育教學是培養(yǎng)學生審美素養(yǎng)最有效的方法,也是非常重要的方法。因此在素養(yǎng)。在美術教育教學中培養(yǎng)審美素養(yǎng),已經(jīng)成為當代教育工作者的神圣責任。參考文獻[1]姚今:中國著名特級教師教學思想錄中小學美術卷[C].江蘇:教育出版社,1996.109-143.[2]程明太:美術教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