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四章 統(tǒng)編版高中語文選擇性必修上冊_第1頁
《老子》四章 統(tǒng)編版高中語文選擇性必修上冊_第2頁
《老子》四章 統(tǒng)編版高中語文選擇性必修上冊_第3頁
《老子》四章 統(tǒng)編版高中語文選擇性必修上冊_第4頁
《老子》四章 統(tǒng)編版高中語文選擇性必修上冊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復習《老子》四章五石之瓠復習重點1.積累并記牢120個實詞中的“舉”、“治”及次常用字“明”2.背誦《〈老子〉四章》、《五石之瓠》翻譯重點句子3.掌握形容詞活用的規(guī)律及特點。課文概覽《老子》四章格言體散文老子《〈老子〉四章》分別闡述了“有”與“無”即實在之物與空虛部分之間的相互關系;說明“自見”“自我”“自矜”都是不足取的;主張“知人”“勝人”十分重要,但是“自知”“自勝”更加重要;形象地證明了大的東西無不是從細小的東西發(fā)展而來的,也告誡人們,無論做什么事情,都必須具有堅強的毅力,從小事做起。1.文體韻散結(jié)合,文句大體整齊,有的全是韻語2.善于運用具體形象表現(xiàn)抽象哲理3.語言凝練精妙,多用格言、警句一、基礎夯實《老子》四章三十輻共一轂,當其無,有車之用。埏埴以為器,當其無,有器之用。鑿戶牖以為室,當其無,有室之用。故有之以為利,無之以為用。(第十一章)1.解釋加顏色的詞語①用(

)

②埏(

)

③埴(

)④戶牖(

)功用揉和黏土

門窗①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見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無功,自矜者不長。其在道也,曰余食贅行,物或惡之,故有道者不處。(第二十四章)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知足者富,強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壽。(第三十三章)⑤物(

)⑥處(

)⑦強(

)⑧死而不亡(

)指人為,做勤勉

死而不朽,指人死而道長存踮起腳的人不能久立,跨大步的人行走不穩(wěn),自我顯露的不能顯明,自以為是的不能彰顯,自我夸耀的建立不起功勛,自高自大的不會長久。(得分點:企、跨、彰、伐、矜)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謀,其脆易泮,其微易散。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亂。②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層之臺,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為者敗之,執(zhí)者失之。是以圣人無為,故無敗;無執(zhí),故無失。民之從事,常于幾成而敗之。慎終如始,則無敗事。③是以圣人欲不欲,不貴難得之貨,學不學,復眾人之所過,以輔萬物之自然而不敢為。(第六十四章)⑨兆(

)⑩謀(

)?泮(

)?幾(

)顯露跡象解決

同“判”,分離接近合抱的大樹,是從細小的萌芽開始生長的;九層的高臺,是從每一筐土開始筑起的;千里的遠行,是從腳下第一步開始走出來的。動手去做的就會壞事,有所把持的就會失去。(得分點:毫末、累、為、執(zhí))③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所以圣人想要常人所不想要的,不珍貴難得的貨品,學習常人所不學習的,補救眾人所犯的過錯,以輔助萬物的自然變化而不加以干預。(得分點:欲不欲、貴、學不學、復)2.理解性默寫①《〈老子〉四章》中,老子以車輪為例,形象地說明“有”與“無”相互依存的辯證關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老子〉四章》中,老子以“_________,_________”為喻,引出“自見者”“自是者”“自伐者”“自矜者”的后果都是不好的。③了解別人很重要,認識自己更加難能可貴,《〈老子〉四章》中表達這一意思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④《〈老子〉四章》中指出,人們做事常常是在接近成功的時候失敗了,即“_______________”,如果能做到“__________”,就不會失敗。三十輻共一轂

當其無

有車之用企者不立

跨者不行知人者智

自知者明常于幾成而敗之慎終如始課文概覽五石之瓠寓言體散文莊子以主客問答形式,講述了一大(惠子與莊子圍繞“五石之瓠”之用的不同做法)、一小(莊子講的“不龜手之藥”),闡明了道家“無用之用”才是“大用”的哲學,啟示人們善于轉(zhuǎn)換視角,發(fā)現(xiàn)和發(fā)揮事物的最大價值。1.善于想象、夸張2.善于使用對比手法3.夾敘夾議五石之瓠惠子謂莊子曰:“魏王貽我大瓠之種,我樹之成而實五石。以盛水漿,其堅不能自舉也。剖之以為瓢,則瓠落無所容。4.解釋加顏色的詞語①貽(

)

②瓠(

)

③樹(

)④實五石(

)

⑤瓠落(

)贈送葫蘆

種植

能容得下五石的東西

寬大空廓的樣子非不呺然大也,吾為其無用而掊之?!鼻f子曰:“夫子固拙于用大矣。宋人有善為不龜手之藥者,世世以洴澼為事??吐勚?,請買其方百金。聚族而謀之曰:‘我世世為洴澼絖,不過數(shù)金。今一朝而鬻技百金,請與之。’客得之,以說吳王。越有難,吳王使之將。⑥呺然(

)⑦掊(

)⑧龜(

)⑨洴澼(

)⑩(

)?事(

)?鬻(

)?說(

)?將(

)

內(nèi)中空虛而寬大的樣子擊破

同“皸”,皮膚凍裂

漂洗

同“纊”,絲綿絮職業(yè)賣

同“悅”,取悅帶兵

冬,與越人水戰(zhàn),大敗越人,裂地而封之。能不龜手一也,或以封,或不免于洴澼絖,則所用之異也。今子有五石之瓠,何不慮以為大樽而浮乎江湖,而憂其瓠落無所容?則夫子猶有蓬之心也夫!”?裂地(

)?慮(

)?蓬之心(

)

劃分土地用繩結(jié)綴

比喻不通達的見識(這藥物)能夠防止手凍裂是一樣的,有的人靠它得到封賞,有的人不能免除漂洗絲絮,就是使用它的方法不同啊。(得分點:龜、一、或、洴澼絖)5.理解性默寫①《五石之瓠》中,惠子描述大葫蘆裝上水后的狀態(tài)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描述大葫蘆剖成瓢后的狀態(tài)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②《五石之瓠》中,莊子認為使用大葫蘆的正確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能自舉也其堅不(則)瓠落無所容何不慮以為大樽而浮乎江湖【記憶導圖】二、重點梳理1.120個實詞積累、識記(1)舉

p455no.46

小篆

隸書

繁體楷書

簡體楷書“舉”本來寫作“舉”,是形聲字,小篆從“手”部,與聲(韻母相同)。表示舉起、抬起。義項例句①其堅不能自舉也②舉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鴻門宴》)③舉類邇而見義遠(《屈原列傳》)④今亡亦死,舉大計亦死(《陳涉世家》)⑤戍卒叫,函谷舉(《阿房宮賦》)⑥舉賢以自佐(《屈原列傳》)⑦言舉斯心加諸彼而已(《齊桓晉文之事》)⑧殺人如不能舉,刑人如恐不勝(《鴻門宴》)⑨舉先王之政(《答司馬諫議書》)承受舉起,抬起舉出,提出興起,發(fā)動克,攻占舉薦

拿,用盡,全,皆施行[解釋加顏色字]

秦將滅,眾豪杰舉(

)項羽為帥。約定先入咸陽者為王。不意劉邦先舉(

)咸陽,項羽設宴于鴻門,欲殺劉邦,然意不決,范增舉(

)玉玦促之。樊噲闖入,聲討秦王殺人如不能舉(

),且舉(

)沛公誠心待項王之事,令項王羞愧難當。【遷移小練】推舉攻取舉起盡舉出(2)治p470no.113

治小篆

隸書

簡體楷書“治”是形聲字,小篆從“水”部(即氵),臺(yí)聲(韻母相同)。表示治理河道,后引申為“治理”。義項例句①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亂②文武并用,垂拱而治(《諫太宗十思疏》)③單于使衛(wèi)律治其事(《蘇武傳》)④此惟救死而恐不贍,奚暇治禮義哉(《齊桓晉文之事》)⑤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將恐深(《扁鵲見蔡桓公》)⑥不效,則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靈(《出師表》)治理,管理治理得好,安定審理

講求醫(yī)治,治療懲治,治罪⑦對付,抵御同心一意,共治曹操(《赤壁之戰(zhàn)》)⑧部署今治水軍八十萬眾,方與將軍會獵于吳(《赤壁之戰(zhàn)》)⑨整理于是約車治裝,載券契而行(《馮諼客孟嘗君》)[解釋加顏色字]

曹操有疾,久治(

)不愈。受人詬病,因其挾天子以令諸侯,孫權、劉備等共治(

)之,于危急之中以義治(

)天下,以求文武并用,垂拱而治(

)?!具w移小練】醫(yī)治對付治理國家治理得好,安定太平2.通假字例句本字及意義①自見者不明

②其在道也,曰余食贅行

③其脆易泮

④九層之臺,起于累土

⑤宋人有善為不龜手之藥者

⑥世世以洴澼

為事

⑦客得之,以說吳王

同“現(xiàn)”,表現(xiàn)同“形”,形體、樣子同“判”,分離同“蔂”,土筐同“皸”,皮膚凍裂同“纊”,絲綿絮同“悅”,取悅詞語例句解析(古今義)①不行跨者不行古義:__________今義:不可以;不被允許②從事民之從事古義:______今義:做,投身到(事業(yè)中去);(按某種辦法)處理3.古今異義詞行走不穩(wěn)做事詞語例句義項明①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②誦明月之詩,歌窈窕之章(《赤壁賦》)

③明足以察秋毫之末(《齊桓晉文之事》)

④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六國論》)

⑤名實已明,而天下之理得矣(《答司馬諫議書》)

⑥博聞強志,明于治亂(《屈原列傳》)

⑦明道德之廣崇(《屈原列傳》)

⑧若知我不降明(《蘇武傳》)

4.多義實詞聰明明亮

視力

次一個,下一個明白,清楚明白,懂得說明,闡明明顯,明確5.詞類活用例句活用類型及釋義①是以圣人欲不欲

②其堅不能自舉也

③夫子固拙于用大矣

④能不龜手一也

意動用法,以……為欲形容詞作名詞,堅固程度,硬度形容詞作名詞,大的東西使動用法,使……凍裂6.特殊句式例句句式特點(請指出標志詞)①死而不亡者壽

②自勝者強

③自知者明

④請買其方百金

⑤宋人有善為不龜手之藥者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