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青島市百強校2023-2024學年高三上學期一模語文試卷(無答案)_第1頁
山東省青島市百強校2023-2024學年高三上學期一模語文試卷(無答案)_第2頁
山東省青島市百強校2023-2024學年高三上學期一模語文試卷(無答案)_第3頁
山東省青島市百強校2023-2024學年高三上學期一模語文試卷(無答案)_第4頁
山東省青島市百強校2023-2024學年高三上學期一模語文試卷(無答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語文試題第1頁共10頁注意事項:1.答卷前,考生務必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等填寫在答題卡上。2.回答選擇題時,選出每小題答案后,用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如需改動,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他答案標號?;卮鸱沁x擇題時,將答案寫在答題卡上。寫在本試卷上無效。3.考試結束后,將本試卷和答題卡一并交回。一、現代文閱讀(35分)(一)現代文閱讀I(本題共5小題,19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題。材料一:古籍今譯是一項在現實生活中發(fā)揮廣泛作用的工作,近百年來,成果豐碩。從宏觀上講,它在一定程度上制約或影響上層建筑,使其對經濟基礎產生反作用,從而調節(jié)或改變人的現實生存條件,間接地參與對經濟基礎的鞏固或變革;從細節(jié)上看,它以其認識功能影響人的意識,進而影響人的行為,達到影響社會生活的目的。這類工作不可能像衣食住行那樣來得直接,也不具有強制性,它就像杜甫說的春雨那樣“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潛移默化地浸潤人們心田,陶冶情操。它雖不能與國計民生活動并駕齊驅,但從生存發(fā)展的意義上講,社會是受益于它的。在翻譯方式方法的探索上,清末思想家嚴復提出的“信、達、雅”的標準,受到人們的推崇。我們現在沿用“信、達、雅”三個詞,并賦予它們以新的含義?!靶拧笔侵钢覍嵉胤从吃鞯膬热?,包括思想、風格、精神等。“達”是譯文要暢達明白,用現代漢語將原作的內容準確地表達出來?!把拧笔且?guī)范、典雅。雅是有條件的,原作雅,譯文才能雅?!靶?、達、雅”之間,信是基礎,是第一位的,達與雅是第二位的。沒有信,達與雅就失去了基礎。這是信的翅膀,沒有達,信也就失去了憑借。雅是達的發(fā)展,沒有達,不可能有雅。今譯的過程是一個矛盾運動的過程,這里存在古今漢語表達形式之間的矛盾,原作的思想內容與譯者的理解之間的矛盾等。當譯者將原作的內容用規(guī)范的現代漢語忠實地、準確地表達出來,達到了信達雅的統一,上述這些矛盾基本上解決了,今譯也就完成了。翻譯界歷來有直譯和意譯之說,有人主張直譯,有人主張意譯,雙方進行了長期的爭論。主張直譯的人批評意譯隨意胡譯、亂譯。主張意譯的人批評直譯逐字呆譯、死譯。實踐證明,直譯、意譯都是行之有效的今譯方法。直譯與意譯具有共同性,亦有差異性。共同性是都要求忠實于原作。差異性主要表現在方法上,前者強調按原文的結構、語序翻譯。語文試題第2頁共10頁其優(yōu)點在內容上易于忠實地、準確地傳達出原文的意義,在形式上可以保存原文的語氣及語言上的特色。后者強調反映原文的風格神韻而不必逐字逐句直譯。其優(yōu)點,在內容上能保留原文的風格神韻,在形式上易于再現原文的體裁、風貌。需要指出的是,與直譯相比,意譯帶有更大的主觀性。對于這一點,譯者應有所警惕。由于二者具有差異性,所以各自都有它們的適應性。直譯適宜于翻譯哲學、社會科學、自然科學等方面的議論文、記敘文、說明文:意譯適宜于翻譯文藝作品,如詩、詞、賦、曲等。當然,用直譯還是用意譯,沒有十分嚴格的界限。能直譯者不妨直譯,不能直譯者須用意譯,兼及二者,方為妥當。不管采用哪種方式,今譯中原作信息的丟失是肯定的,只是多或少的問題??茖W技術的進步,多媒體的介入,為古籍今譯的外化提供了新的途徑,甚至促成了古籍今譯概念的延伸。如中央廣播電視總臺的“典籍里的中國”,對古籍的活化、詮釋做了積極探索。更多不同方式的今譯作品正在日益涌現,為我們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課題。(摘編自尹波、郭齊《古籍今譯的理論與方法》)材料二:古籍今譯“為什么”的問題,須從以下幾個方面來理解。從根本上說,古籍今譯就是為了傳承和弘揚中華優(yōu)秀傳統文化。今譯作為古籍資源的轉化利用,既是“存亡繼絕的工作”,也是弘揚優(yōu)秀傳統文化的“最好橋梁”。今譯的讀者群體是非常明確的,主要是非專業(yè)的傳統文化學習者和愛好者。要讓廣大讀者走進古籍、熱愛古籍,今譯無疑是最好的門徑。從先秦到晚清,我國古籍浩如煙海,古籍的形態(tài)除了它的本然狀態(tài)之外,還有經過整理之后的現代形態(tài)。本然狀態(tài)當然非常重要,這是它的文物價值。但是,對社會大眾而言,所接觸到的還是經過整理之后的古籍,所重視的更是其閱讀價值。今譯就是古籍現代形態(tài)的一種特殊體現。說“特殊”,是因為它已經是經過古今語言轉換之后生成的文本形式,并不是古籍的原始形態(tài):可是,從文字所表達的內容來說,它又是由原始文本衍生而成的,其內容依賴于原始文本而存在。從這個意義上說,今譯不是古籍的復制,也不可能替代古籍本身;譯文也不能獨立于古籍而存在,否則它是沒有意義的。今譯是古代文化信息的現代闡釋,古籍不同于一般文物,其核心的價值就在于所承載的文化信息。隨著時代發(fā)展,古籍所承載的文化信息與現代社會有著很大的差異,諸如語言、文字、名物、典章、制度、規(guī)范、禮儀、習俗、觀念、思想等,許多已經發(fā)生了本質的變化,不能很好地為現代讀者所了解和掌握。今譯就是對古代文化信息的綜合闡釋,是將古籍內容在現代語境中的重新“呈現”。它力求古籍內容完整、準確地再現,同時更要求便于現代讀者的理解接受,這也就是程千帆所比喻的“金蟬子轉世”與“七仙女下凡”:“佛弟轉世,仍是高僧,仙女下凡,依然美婦,雖已今世,不昧前因。”今譯就是對古代文化信息忠實、完整、準確、優(yōu)美的再現,也就是古典文本的現代闡釋,這也是古籍生命力的當代傳承。(摘編自馬世年《為什么要古籍今譯》)語文試題第3頁共10頁1.下列對材料相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兩則材料在論述古籍今譯的重要作用時側重點并不相同,材料一側重于宏觀和微觀方面,材料二側重于傳承和弘揚優(yōu)秀傳統文化方面。B.“信、達、雅”的翻譯標準得到了人們的認可,其中“信”居首位,只有“達”“雅”而沒有“信”的譯文毫無意義。C.翻譯者對古籍的理解與古籍本身的思想內容之間存在著矛盾,只有解決這一矛盾,今譯才能完成。D.今譯是古籍的衍生品而不是復制品,今譯無法替代古籍,二者相互依存,不能脫離彼此而獨立存在。2.根據材料內容,下列說法正確的一項是(3分)A.古籍今譯的過程中必定會有信息的丟失,所以譯者選擇合適的方法就是為了準確地傳達原文的意義。B.古籍以不同形態(tài)呈現,不同形態(tài)有著不同的價值,在當今社會,閱讀價值才是它最重要的方面。C.與其他類型的文物相比,古籍承載了更多的文化信息,在傳承與弘揚傳統文化方面更直觀便捷。D.隨著時代的發(fā)展,古籍里許多內容與當今社會有較大的差異,如果沒有譯文,現代讀者的理解起來會相對困難。3.下列選項,不能作為論據來支撐材料一關于“直譯”“意譯”論述觀點的一項是(3分)A.鄭振鐸:譯書自以能存真為第一要義,最好的一面極力求不失原意,一面要譯文流暢。B.茅盾翻譯)就我的私見下個判斷,覺得與其失“神韻”而留“形貌”,還不如“形貌”上有所差異而保留“神韻”。C.鄒韜奮:鄙意以為譯書之最大要素,在使看的人懂,而且覺得暢快舒服,若使人看了頭痛或糊里糊涂,不但不足勸人看書,反使人懶于看書。D.郭沫若:原作是詩,他的譯文也應是詩。為了達到這個目的,我們應該允許譯者有部分的自由。4.請簡要分析材料一和材料二的論證思路。(4分)語文試題第4頁共10頁分)5.下面是《詩經?衛(wèi)風?碩人》的部分原文和譯文,請結合材料分析這則譯文好在哪里。(6分)原文譯文手如柔荑,手像春荑好柔嫩,膚如凝脂,膚如凝脂多白潤,螓首蛾眉,額角豐滿眉細長,巧笑倩兮,嫣然一笑動人心,美目盼兮。秋波一轉攝人魂。(二)現代文閱讀II(本題共4小題,16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無法完成的畫像劉建東屋子里彌漫著一股淡淡的燒焦的味道。女孩被一個中年婦女領進來,中年婦女是女孩的舅媽。她粗聲說:“我外甥女,小卿?!睍r間停留在1944年的春末。這一年我十五歲,師傅楊寶豐大約四十歲,是城里唯一的炭精畫畫師,專門給人畫像,給活著的人畫,也為故去的人畫,大約一天時間就能完成。師傅保持著一個傳統,畫遺像一定得到死者的家里去畫。我想,可能是不想把晦氣留在自己家里吧。舅媽說:“我這小姑子三年前不見了,小卿也不知道她娘去了哪里。我們找了她整整三年,慢慢地,我們也就不抱什么希望了,就當我這小姑子死了,所以才請您來給畫一張像。”“我需要她的照片,你們找出來,我來挑一張。”舅媽轉向小卿:“快去把照片拿出來?!毙∏渲钢鴫翘幏胖囊粋€搪瓷臉盆,小聲凄凄地說:“喏,都在那里。”我們順著她手指的方向看,臉盆底有一層燃燒后的灰燼。那可憐的灰燼還保持著照片的模樣。舅媽聲音尖厲起來,抓住小卿的細胳膊:“你把照片都燒了!這是為啥??“我娘沒死,她找我爹去了?!毙∏鋰聡碌乜蕹雎晛?,她不相信母親離世了。舅媽最終找到一張泛黃的照片,遞給我?guī)煾担骸澳矗@個行不行?我只找到這一張。您說一個年輕女子,天天在外面瘋跑,凈和一些陌生的人打交道?!睅煾刀⒅掌?,似是在認真辨認照片中的人,半天沒有說話。“這張照片是什么時候的??“大概十三年前吧?!本藡屨f。我看到的那張舊照片,在時間無情的作用下,有些暗淡模糊。我很奇怪,以往,師傅對照片質量很挑剔。而這一次,他是在勉為其難,在冒一個很大的險。一切準備停當,師傅開始作畫。每一次,都是從眼睛畫起,這是老規(guī)矩。師傅告訴我,眼睛是一幅肖像畫的魂魄,只要魂魄活了,這幅畫就成功了一大半。而這一天,1944年春天的一天,面對草稿,他稍微猶豫了片刻,然后,用小楷毛筆沾上炭精粉,筆落在了鼻子上。直到第四天傍晚,漫長的作畫過程還未能結束。只留下一只眼睛,他再也畫不動了。那一小塊空白,像是一個深不見底的洞,特別突兀刺眼。我看到,師傅的右手手背上已經布滿了密密的汗珠。從來沒有,從來沒有過,這么難熬的作畫過程。我反復看著那張舊照片,看著照片上青春而朦朧的臉龐,再看看素描紙上,那一個意氣風發(fā)而清晰的面孔是多么來之不易啊。師傅疲憊不堪地說:“明天早晨收尾?!钡谖逄煲辉纾蚁崎_宣紙,驚得大叫一聲:“哎呀!”宣紙下面是空蕩蕩的桌面,桌上桌下,都找了個遍,也未見蹤影。舅媽把小卿從院子外領進來。師傅和藹地拍拍她的頭,問:“你見過那張畫像沒?”整晚,只有她一個人在家里。小卿搖搖頭,又搖搖頭。師傅揮了揮手,然后坐在椅子上,大口大口地喘著粗氣。我膽戰(zhàn)心驚地看著他,束手無策。師傅說:“我重新畫?!敝禺嫷倪^程是一場災難。他甚至茶飯不思,每天傍晚回店的路上,走得比平日里要慢許多,偶爾有輛自行車響著鈴鐺疾馳而過,都把他驚得歇息幾分鐘才繼續(xù)前行。又過了五天,小卿母親年輕時的畫像,即將大功告成。除了要修正一下頭發(fā)等細微處,連最后的那只眼睛都已經畫好了。那一刻,師傅四肢攤開,癱坐在椅子上,面色蒼白,汗?jié)褚滦?,頭發(fā)打著綹垂在額頭上。小卿看到畫像,突然間趴在桌子上,放聲痛哭。為了保護,我背著畫夾,回到了店里。畫夾被我放在柜臺上。臨睡前,我看了畫夾最后一眼,眼睛才沉沉地閉上。不知睡了多久,我突然醒來,暗夜中恍若傳來細碎的聲音。我從床鋪上爬起來,躡手躡腳地摸向柜臺,柜臺上的畫夾已經不見了。我驚出了一身的冷汗。聲音仿佛來自屋外,店門虛掩著,我輕輕推開它,腳落下去,感覺像是落進了深淵之中。借著淡淡的月光,我發(fā)現濃濃的夜色中隱約有個人,正靜靜地站在那里。那人終于有了動靜,他打著了火,在燒什么東西。他點了幾次,才點著。燃燒的面積越來越大,被火映照的地方也擴展得越來越大。視線順著火光向上移動,我一屁股坐到了地上——那個人竟是師傅。我的腦子瞬間便凝固了。畫像的事就此結束。師傅徹底放棄了為小卿母親畫像。我和師傅,誰也沒有再提起畫像的事。一年之后的某一天,我在店里等著師傅,等了一天,兩天,一個月,兩個月,沒有等到他。師傅再也沒有出現,我不死心,走遍了整個城里,也沒有見到他的蹤影。沒有人告訴我發(fā)生了什么。1951年的一天,我的畫店里走進來一個年輕的姑娘,她面色凝重,年輕的臉上寫滿了哀傷?!拔沂切∏洹!彼f,“我想請你畫一張肖像?!蔽壹泵崆?、手忙腳亂地請她坐下來,小心地問她:“找到你娘了嗎??語文試題第5頁共10頁小卿努力克制著悲傷,對我說:“邯鄲解放后,有一天,舅舅突然拉著我狂奔到烈士紀念堂里。我們站在一張合影前,合影上是兩個年輕的男人和兩個年輕的女人。我越看,其中一個年輕女人越像我娘。我確信,她就是我娘。我蹲在那里失聲痛哭。后來,一個陌生的女人走到我身邊,問我為啥哭泣。我指著照片說,那是我娘。她把我攬在懷里,也是放聲大哭。等我們哭完,她告訴我說,她是照片中的另一個女人,他們四個是曾經的戰(zhàn)友。她讓我叫她黃姨,又指著我娘左邊的那個年輕男子,說是我爹。”“我想請你給我娘畫一張像。”我跟著小卿來到烈士紀念堂,看到了那張照片。我的目光落到照片上,緊緊盯著照片右首的那個男人,我有點懷疑自己的眼睛,使勁揉了揉,指著照片驚呼道:“小卿,你看,那個人,那人是我?guī)煾怠!秉S姨領著我和小卿來到一個烈士墓前,告訴我說,這就是我?guī)煾?,這里面埋著他的一頂帽子。黃姨說,他曾經化名楊寶豐,在城里工作過幾年,他在南關開了一家畫像館,專門給人畫像。我這才知道,師傅叫宋咸德。我潸然淚下。(有刪改)6.下列對小說思想內容的分析與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小說以抗日戰(zhàn)爭為背景,以小卿的舅媽邀請楊寶豐為小卿失蹤三年的母親畫遺像來引入故事。B.小說沒有直接描寫隱秘戰(zhàn)線的事情,而是通過畫像這一普通事件來反映,于細微處見精神。C.畫師勉為其難地畫像和畫成之后燒掉畫像,主要是他也認為小卿母親未死不愿為其畫遺像。D.自行車鈴聲給師傅帶來巨大驚擾,暗示了師傅對畫像失蹤后可能帶來風險的擔憂。7.下列對小說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我”是故事的講述者,小說從“我”的角度去觀察揣摩人物,抒發(fā)情感,這與魯迅《祝福》中“我”的作用是相似的。B.小說善于借助物象推進故事發(fā)展,如合影照片的出現,交代了人物之間的關系,解答了前文的懸疑,故事情節(jié)有了突轉。C.時間背景1944年、1951年使小說描寫的環(huán)境有了象征性,如“暗夜”象征白色恐怖“火”燃燒面積擴大,象征革命的興盛。D.小說只敘述了畫像未完成和烈士紀念堂的故事,而革命者的形象需要讀者自己構想,這種留白手法使小說顯得含蓄而有張力。8.師傅為什么要燒掉傾注了大量心血且即將完成的畫像?請結合文本簡要說明。(4分)9.小說情節(jié)主要圍繞“畫像”展開,一波三折,畫像最終也無法完成,作者這樣安排有何效果?請結合文本簡要分析。(6分)語文試題第6頁共10頁二、古代詩文閱讀(35分)(一)文言文閱讀(本題共5小題,20分)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材料一:張耒,字文潛,楚州淮陰人。幼穎異,十三歲能為文,十七時作《函關賦》,已傳人口。游學于陳,學官蘇轍愛之。因得從軾游,軾亦深知之,稱其文汪洋沖澹,有一倡三嘆之聲。弱冠第進士,入為太學錄,范純仁以館閣薦,累擢起居舍人。初,來在潁,聞蘇軾訃,為舉哀行服,言者以為言,遂貶房州別駕,安置于黃。五年,得自便,居陳州。耒儀觀甚偉,有雄才,筆力絕健,于騷詞尤長,時二蘇及黃庭堅,晁補之輩相繼沒,耒獨存,士人就學者眾,分日載酒肴飲食之。誨人作文以理為主,嘗著論云:“自《六經》以下,至于諸子百氏騷人辯士論述,大抵皆將以為寓理之具也。故學文之端,急于明理。如知文而不務理,求文之工,世未嘗有也。夫決水于江、河、淮、海也,順道而行,滔滔汩汩,日夜不止,沖砥柱,絕呂梁,放于江湖而納之海,其舒為淪漣,鼓為波濤,激之為風飆,怒之為雷霆,蛟龍魚鱉,噴薄出沒,是水之奇變也。江、河、淮海之水,理達之文也,不求奇而奇至矣。激溝瀆而求水之奇,此無見于理而欲以言語句讀為奇反覆咀嚼卒亦無有,文之陋也。”學者以為至言。作詩晚歲益務平淡,效白居易體,而樂府效張籍。(選自《宋史?張耒傳》,有刪改)材料二:自三代以來,最喜讀太史公、韓退之之文。司馬遷奇邁慷慨,自其少時,周游天下,交結豪杰。其學長于討論尋繹前世之跡,負氣敢言,以蹈于禍。故其文章疏蕩明白,簡樸而馳騁。惟其平生之志有所郁于中,故其余章末句,時有感激而不泄者。韓愈之文如先王之衣冠,郊廟之江鼎俎,至其放逸超卓,不可收攬,則極言語之懷巧,有不足以過之者。嗟乎!退之之于唐,蓋不試遇矣。然其犯人主,忤權臣,臨義而忘難,剛毅而信實,而其學又能獨出于道德滅裂之后,纂孔孟之余緒以自立其說,則愈之文章雖欲不如是,蓋不可得也。語文試題第7頁共10頁(選自《張耒集》,有刪改)語文試題第8頁共10頁10.材料一畫波浪線的部分有三處需要斷句,請用鉛筆將答題卡上相應位置的答案標號涂黑,每涂對一處給1分,涂黑超過三處不給分。(3分)此無見A于理B而欲以言語C句讀D為奇E反覆F咀嚼G卒亦H無有11.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賦,是中國古典文學中的一種體裁,講究文采、韻律,其特點是“鋪采摘文,體物寫志”,側重于抒情。B.古代任職授官很有講究,用詞不同,意義不同。擢,擢升的意思,表示的是升官,相同意思的還有“右遷、進”等詞。C.行服,是指穿孝服居喪。古代以親屬關系的遠近確定喪服和服喪的時間,比如小功服是5個月的喪服。D.鼎俎,鼎是古代烹煮東西用的器物,姐是可盛放祭品的一種器物。“鼎俎”一詞在文中是指祭祀用的禮器。12.下列對原文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張耒才思敏捷,少年成名。游學于陳時得到學官蘇轍的厚愛,并以此結識蘇軾,蘇軾也賞識他,稱贊其辭恣灑脫,淡雅真情。B.張耒論述為文,取譬生動。他以水流河道通達大海比喻寫文章要有所側重,一氣貫通著述成文,文章的起伏變化應順勢而為。C.張耒用知人論世的方法,評價司馬遷和韓愈因觸犯君主而遭遇災禍,一生理想郁結于心,而文風典雅,如同廟堂禮器。D.張耒評價前人,表明主張。通過對司馬遷、韓愈等人的評價,表達了自己的文學觀點。語言整散結合,鋪陳手法的運用,增添了說理氣勢。13.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8分)①如知文而不務理,求文之工,世未之有也。②惟其平生之志有所郁于中,故其余章末句,時有感激而不泄者。14.張耒對寫文章有什么主張?請簡要概括。(3分)語文試題第9頁共10頁(二)古代詩歌閱讀(本題共2小題,9分)閱讀下面這首宋詩,完成下面小題。和①仲蒙夜坐文同宿鳥驚飛斷雁號,獨憑幽幾靜塵勞。風鳴北戶霜威重,云壓南山雪意高。少睡始知茶效力,大寒須遣酒爭豪。硯冰已合燈花老,猶對群書擁敝袍?!咀ⅰ竣兕}中“和”,讀hè,指唱和,和答。仲蒙是詩人的友人。15.下面對這首詩的賞析,不恰當的一項是(3分)A.首聯“斷雁”“塵勞”等詞寫出孤雁哀號、塵世煩勞的景象,表現出詩人孤寂困苦的心情。B.頷聯對仗工整,視聽結合,描寫了北風呼嘯,霜氣肅殺,陰云密布,大雪將至的景象。C.“燈花”指燈芯燃燼所結成的花狀物,“硯冰已合燈花老”說明詩人夜深難眠,讀書時間長。D.由寫景到抒情,本詩運用質樸的語言,使本詩結構嚴謹,富有感染力,內容緊密關聯。16.黎靖在《人生之貴》中提到“人以正為貴,心以靜為貴,欲以寡為貴,學以精為貴,情以摯為貴……”,在這首詩中,能看到哪些可貴之處?請結合全詩簡要分析。(6分)(三)名篇名句默寫(本題共1小題,6分)17.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在杜甫的《登岳陽樓》中,與孟浩然《望洞庭湖贈張丞相》中的“氣蒸云夢澤,波撼岳陽城”有異曲同工之妙的句子是“,?(2)《琵琶行》中,作者使用借景抒情的手法。描寫琵琶女一曲終了,人們久久沉浸在美妙的樂曲聲中的句子是“,?(3)新冠疫情爆發(fā)之后,無數“逆行者”用大愛撐起生命的重擔,為全社會樹立起一座座道德精神的豐碑。我們可以用《屈原列傳》中“”一句來贊美他們可比日月的精神。新時代的青年擔負著國家社會興盛的重責,應當學習榜樣的精神,以《論語?泰伯》中曾子所說的“”,學習讀書人的志向與性格。三、語言文字運用(20分)(一)語言文字運用I(本題共2小題,10分)古書無標點,①,因而古代學校,入學伊始就十分重視斷句的訓練?!抖Y記?學記》說入學第一年就要考查“離經辨志”,所謂離經,鄭玄注曰“斷句絕也”,就是在兩字之間隔開,即點斷句子;“辨志”,則是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