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議《唐律》中的婚姻制度-PPT模板-_第1頁
淺議《唐律》中的婚姻制度-PPT模板-_第2頁
淺議《唐律》中的婚姻制度-PPT模板-_第3頁
淺議《唐律》中的婚姻制度-PPT模板-_第4頁
淺議《唐律》中的婚姻制度-PPT模板-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fèi)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jìn)行舉報或認(rèn)領(lǐng)

文檔簡介

淺議唐朝的婚姻制度一、《戶婚》《戶婚》是中國封建時代規(guī)定戶籍、田土、賦役、婚姻家庭等事項的法律。有關(guān)戶婚的法律規(guī)定發(fā)端于戰(zhàn)國、秦朝。漢《九章律》以戶律規(guī)定婚姻、戶籍、賦稅等。三國、兩晉、南北朝,上承漢制而有所增減,魏律、晉律中均有戶律。北齊律以婚事附于戶,改稱婚戶律。北周律則分列婚姻、戶禁兩篇。南朝諸國基本上沿用晉律。隋《開皇律》中又將關(guān)于婚、戶的規(guī)定合為一篇,《大業(yè)律》中再次分為戶律和婚律。唐代的戶婚立法在中國封建社會中起著承上啟下的作用?,F(xiàn)存的《永徽律》以戶婚為第四篇,共46條。不僅是以后各代婚姻立法

的藍(lán)本,而且遠(yuǎn)播域外,對周圍一些國家也有相當(dāng)?shù)挠绊?。二、唐朝的婚姻制度(一)婚姻的締結(jié)(二)婚姻的解除(三)改嫁(一)婚姻的締結(jié)1.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戶婚律》規(guī)定;“諸卑幼在外,尊長后為定婚,而卑幼自娶妻,已成者婚如法;未成者從尊長,違者杖一百?!薄稇艋槁伞贰凹奕⑦`律”條:“諸嫁娶違律,祖父母、父母主婚者,獨坐主婚。若期親尊長主婚者,主婚為首,男女為從。余親主婚者,事由主婚,主婚為首,男女為從;事由男女,男女為首,主婚

為從。其男女被逼。若男年十八以下及在室之女,

亦主婚獨坐?!?.六禮《唐律》:妻者,傳家事,承祭祀,既具六禮,取則二儀。就是說男女雙方結(jié)為夫妻,六禮備謂之聘,六禮不備謂之奔。六禮的具體步驟是納采、問名、納吉、納征、請期、親迎?;橐龀闪⑦€必須具備婚約,這是六禮的一個重要組成環(huán)節(jié),有了這一環(huán)節(jié),婚姻之事于是定,產(chǎn)生人身的約束力。3

.婚姻成立的要件(1)嫁娶有媒按照《周禮》的記載,西周就設(shè)立一個官方機(jī)構(gòu)叫做“媒氏”,“掌萬民之判合”《唐律疏議》卷13“為婚妄冒”條疏議云為婚之法,必有行媒。沒有媒妁的婚姻就成為非法婚姻?!短坡墒枳h·名例律》篇中,“嫁娶有媒”《唐律疏議·戶婚律》卷14“違律為婚”條規(guī)定:

“諸違律為婚,雖有媒聘,而恐嚇娶者,加本罪一等;強(qiáng)娶者,又加一等。(2)婚書所謂“報婚書”,即書面的婚嫁協(xié)議,是男女雙方家庭制定的婚姻合同?!短坡墒枳h》卷13對報婚書:“謂男家致書禮請,女氏答書許訖。”某頓首頓首。觸敘既久,傾矚良深(如未相識即云:久藉徽猷,未由展覿,傾慕之至,難以名言)。時候伏惟某位動止萬福,原館舍清休,即此某蒙稚免,展拜未由,但墠翹稱重。謹(jǐn)奉狀。不宣。某郡姓名 頓首頓首。(別紙)某自第幾男年已成立,未有婚媾。承賢第某女,令淑有聞,四德兼?zhèn)?,愿法交援。?jǐn)同媒人某氏某乙,敢以禮請月正。若不遺,佇聽嘉命。某自。通婚書答婚書某頓首頓首,久仰德風(fēng),意闕批展(如先相識機(jī)云:求展既久,傾慕良深)忽如

辱榮問,慰沃逾增。時候伏惟某動止萬福。原館舍清休,即此某蒙秩免。言敘未由,

但增企除,謹(jǐn)奉狀不宣。某郡姓名頓首頓

首。(別紙)某自第兒女年尚初笄,未閑禮,則承賢第某男未有伉儷,顧存姻好,愿撫

高援。請回媒人某氏,不敬,從某自。(3)有私約長孫無忌等在疏議中對有私約作了解釋:“約,謂先知夫身老、幼、疾、殘、養(yǎng)、庶之類。老幼,謂違本約相校倍年者;殘疾,謂狀當(dāng)三疾

支體不完;養(yǎng),謂非己所生;庶,謂非嫡子及庶、孽之類。以其色目非一,故云‘之類’。皆謂宿

相諳委,兩情具愜,私有契約,或報婚書,如此

之流,不得輒悔,悔者杖六十,婚仍如約。”(4)受聘財所謂“受娉財”,即用財禮表示的婚嫁協(xié)議。即使沒有婚書,如接受男方家的聘財,亦等同婚

書成立。聘財不限多少,錢財布帛均是,即使是

一尺以上,也等同制定婚書,具有法律效力,酒

食不在聘財之列。如以財物為酒食者,亦同聘財。疏議中說“婚禮先以娉財為信”,所以在“報婚

書”、“私約”、“受娉財”三者當(dāng)中,應(yīng)以“受娉財”為婚姻成立的主要要件。(5)三者的效力如果男女雙方已有私約或報婚書,或女方家庭已接受男方家的聘財,而另許配給他人,唐律

規(guī)定對女方尊長杖一百;如已成婚配者,徒一年

半。如后娶之人知該女已許嫁而娶之,減女方罪

一等,女歸前夫。若前夫不娶,女方還聘財,后

夫婚如法。從唐律中的該項規(guī)定可以看出,唐代

法律積極地維護(hù)社會信用體系,對于婚書的法律

效力給予保護(hù),從而減少了婚姻方面的法律糾紛。4.婚姻的限制從倫常禮教出發(fā),唐律對婚姻作了諸多的限制,禁止一定范圍的男女為婚。其婚姻障礙具體如下:(1)同姓及親屬不得為婚諸同姓為婚者,各徒兩年。緦麻以上,以奸論。若外姻有服屬而尊卑共為婚姻,及娶同母異父姊妹,若妻前夫之女者,亦各以奸論。其父母之姑、舅、兩姨姊妹及姨、若堂姨,母之姑、堂姑,己之堂姨及再從姨、堂外甥女,女婿姊妹,并不得為婚姻,違者各杖一百。并離之。(2)尊卑不得為婚外姻有服尊卑不得為婚,無服但有尊卑之別者不得為婚:若外姻有服屬而尊卑共為婚姻,亦各以奸論,而父母之姑、舅、兩姨姐妹及姨、若堂姨,并不得為婚姻,違者各杖一百。并離之。外姻雖然有服,但非尊卑者,則可以為婚。(3)良賤不得為婚良賤既殊,何宜配合,嚴(yán)禁良賤通婚,諸與奴娶良人女為妻者,徒一年半,其奴自娶者亦如之。諸雜戶不得與良人為婚,違者杖一百,良人娶官戶女者,加二等。奴婢私嫁女與良人為妻者,準(zhǔn)盜論監(jiān)臨官不得娶監(jiān)臨之女諸監(jiān)臨之官,娶所監(jiān)臨女為妾者,杖一百;

若為親屬娶者,亦如之。即枉法娶人妻妾及女者,以奸論加二等。不得與逃亡婦女為婚《戶婚》“娶逃亡婦女”條規(guī)定:“諸娶逃亡婦女為妻妾,知情者與同罪,至死者減一等。離之。即無夫,會恩免罪者,不離?!笔枳h曰:

“婦女犯罪逃亡,有人娶為妻妾,若知其逃亡而娶,流罪以下,并與同科;惟婦人本犯死罪而娶者,流三千里。仍離之。即逃亡婦女無夫,又會恩赦得免罪者,不合從離。其不知情而娶,準(zhǔn)律無罪,若無夫,即聽不離?!?6)不得妄冒為婚《戶婚律》“為婚妄冒”條規(guī)定:“諸為婚而女家妄冒者,徒一年。男家妄冒,加一等。未成者,依本約;已成者,離之?!笔枳h解釋如下:“為婚

之法,必有行媒。男女、嫡庶、長幼,當(dāng)時理有契

約,女家違約妄冒者,徒一年。男家妄冒者,加一

等?!闯烧咭辣炯s’,謂依初許婚契約。已成者,離之。違約之中,理有多種,或以尊卑,或以大小

之類皆是?!?7)禁和娶人妻《戶婚律》“和娶人妻”條這樣規(guī)定:

“諸和娶人妻及嫁之者,各徒二年;妾,減二等。各離之。即夫自嫁者,亦同。仍兩離之?!敝?jǐn)按律曰:諸和娶人妻及嫁之者,各徒二年,即夫自嫁者亦同,仍兩離之。又日:諸妻擅去,

徒二年。葉四有妻阿邵,不能供養(yǎng),自寫立休書、錢領(lǐng)及畫手模,將阿邵嫁與呂元五,父子共交去

官會三百貫,尚有未盡會二百貫寄留葉萬六家。

既已親書交錢,又復(fù)經(jīng)官陳理,若如此而可取妻,是妻可以戲賣也。呂元五貪圖阿邵為妻,令斐千

七夫妻與楊萬乙啜誘葉四,雖已寫約,尚未心服,而遽占留阿邵在家。若如此而可得妻,是妻可以

力奪也。律有兩離之法,正為此等。……---《名公書判清明集》(二)婚姻的解除1.促裁離婚七出:不順父母去;無子去;淫去;妒去;有惡疾者去;多言去;盜竊去。三不去:有所娶無所歸,不去;與服三年喪,不去;娶時貧賤,而后富貴者,不去。但婦女若犯惡疾及奸者不用此律。諸棄妻須有七出之狀,一無子,二淫佚,三不事舅姑,四口舌,五盜竊,六妒忌,七惡疾,皆夫手書棄之。男及父母伯姨舅,并女父母伯姨舅,東鄰西鄰,及見人皆署。若不解書,畫指為記。雖有棄狀,有三不去,一經(jīng)持舅姑之喪,二娶時賤后貴,三有所受無所歸,即犯義絕淫洪惡疾,不拘此令。2.強(qiáng)制離婚義絕:《唐律疏議·戶婚》:“(夫)毆妻之祖父母、父母及殺妻外祖父母、伯叔父母、兄弟、姑、姊妹?!薄捌逇悍蛑娓改浮⒏改?,殺傷夫外祖父母、伯叔父母、兄弟、姑、姊妹及與夫之緦麻以上親,若妻通奸及欲害夫者?!被蛘摺胺蚱拮娓改覆甯改?、兄弟、姑、姊妹自相殺者”,為“義絕”?!傲x絕”者必須強(qiáng)制離婚,“違者,徒一年”。違律結(jié)婚“違律為婚而妄冒已成者”,強(qiáng)制離婚3.協(xié)議離婚和離作為離婚形式的一種,是指男女雙方不能安寧、和諧相處而自愿離婚,類似欲今日之協(xié)議離婚。它的一個顯著特點是在這一離婚形式下,法律將男女雙方置于同等的法律地位,雙方共同決定婚姻關(guān)系歸于消滅?!稇艋椤菲?guī)定:若夫妻不相安諧而和離者,不坐。4.放妻書離婚書多叫“放妻書”,又稱“夫妻相別書”,指即便和離決定權(quán)也在丈夫手中,“婦人從夫,無自專之道’’。妻妾若欲解除婚姻關(guān)系,只有與夫商議、征得夫同意才能寫下有法律效力的離婚文書。若未征得夫之同意即“背夫擅行”,徒二年。若擅去即另行改嫁,則兼有重婚之罪,須加二等,徒三年。(三)改嫁在唐朝,禮教鼓勵婦女孝敬舅姑和善事丈夫,在丈夫死后守節(jié),政府一方面是鼓勵的,在政策上宣揚(yáng)婦女恪守婦道,如在賦稅等方面給予照顧:“諸孝子順孫、義夫節(jié)婦、志行聞于鄉(xiāng)閭者,州縣申尚書省奏聞,表其門閭,同籍悉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hù)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fù)責(zé)。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dāng)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zhǔn)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dān)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