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蒙古巴彥淖爾市第五中學2024屆九上化學期中學業(yè)水平測試試題含解析_第1頁
內蒙古巴彥淖爾市第五中學2024屆九上化學期中學業(yè)水平測試試題含解析_第2頁
內蒙古巴彥淖爾市第五中學2024屆九上化學期中學業(yè)水平測試試題含解析_第3頁
內蒙古巴彥淖爾市第五中學2024屆九上化學期中學業(yè)水平測試試題含解析_第4頁
內蒙古巴彥淖爾市第五中學2024屆九上化學期中學業(yè)水平測試試題含解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內蒙古巴彥淖爾市第五中學2024屆九上化學期中學業(yè)水平測試試題注意事項:1.答題前,考生先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填寫清楚,將條形碼準確粘貼在考生信息條形碼粘貼區(qū)。2.選擇題必須使用2B鉛筆填涂;非選擇題必須使用0.5毫米黑色字跡的簽字筆書寫,字體工整、筆跡清楚。3.請按照題號順序在各題目的答題區(qū)域內作答,超出答題區(qū)域書寫的答案無效;在草稿紙、試題卷上答題無效。4.保持卡面清潔,不要折疊,不要弄破、弄皺,不準使用涂改液、修正帶、刮紙刀。一、單選題(本大題共10小題,共20分)1.化學用語是學習和交流化學知識的通用語言,以下化學符號所表示的意義最多的是()A.FeB.HC.S2-D.2H2O2.某KClO3和MnO2組成的混合物中鉀元素的質量分數為30%,將13.0g該混合物加熱至固體質量不再改變,下列有關說法錯誤的是A.加熱后固體中鉀元素的質量分數增加B.共生成3.2g氧氣C.加熱后,剩余固體的質量為8.2gD.原混合物中MnO2的質量為0.75g3.”毒淀粉”是在淀粉中添加了對人體有害的馬來酸(C4H4O4),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馬來酸中各元素的質量比是48:4:64B.馬來酸中含有3個元素C.馬來酸中含有4個碳原子、4個氫原子和4個氧原子D.馬來酸和青蒿素(C15H23O5)分別在氧氣中完全燃燒的產物相同4.加熱高錳酸鉀制取氧氣的實驗中,組裝氣體發(fā)生裝置時,下列操作中應首先進行的是A.放置酒精燈 B.固定鐵夾位置C.點燃酒精燈 D.將試管夾持在鐵夾上5.在一個密閉容器中放入X、Y、Z、W四種物質,在一定條件下發(fā)生化學反應,一段時間后,測得有關數據如下表,則關于此反應的認識不正確的是()物質XYZW反應前的質量(g)211616反應后的質量(g)17m611A.物質Y可能是該反應的催化劑 B.該反應為分解反應C.反應后Z和Y的質量比為6∶1 D.Z和W反應的質量比為2∶16.有氧化鎂和另一種金屬氧化物組成的混合物共4g,經測定其中含有氧元素1.8g,則另一種金屬氧化物是()A.Al2O3 B.CuO C.CaO D.Fe2O37.用推拉注射器活塞的方法可以檢查如圖裝置的氣密性.當緩緩推進活塞時,如果裝置氣密性良好,能觀察到的現(xiàn)象是A.左側玻璃管內液面上升 B.有液體進入注射器內C.左側玻璃導管口產生氣泡 D.試管內液面明顯上升8.媒體報導了部分白酒中的塑化劑含量超標。常見塑化劑DFHP屬于致癌物質,其化學式為C24H38O4,下列有關塑化劑說法不正確的是()A.塑化劑屬于化合物B.塑化劑中碳元素的質量分數最大C.塑化劑分子中碳、氫、氧元素的質量比為144:19:32D.塑化劑是由24個碳原子、38個氫原子、4個氧原子構成的9.下列物質屬于氧化物的是A.臭氧B.過氧化氫溶液C.鐵銹D.干冰10.氧氣在降溫加壓變成液態(tài)氧的過程中,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分子之間的間隔變小B.分子質量變小C.分子體積變大D.分子運動速率變大二、填空題(本大題共1小題,共4分)11.根據下列圖示回答問題。

(1)A、B、C、D共表示___種元素,其中屬于金屬元素的是______(填元素名稱)。(2)Cl在化學反應中易_____(填“得到”或“失去”)電子,形成______(填化學符號)(3)鈉元素與氯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的原子個數比是____。三、計算題(本大題共1小題,共5分)12.在空氣中燃燒48g鎂帶,消耗氧氣_____________摩爾?(請根據化學方程式計算)四、簡答題(本大題共2小題,共8分)13.我們一般在市面上買到的香蕉,顏色都是很好看,但是口感和味道都是明顯“未熟”的,這又是怎么做到的呢?其實催熟香蕉非常簡單,就是用氨水或二氧化硫催熟,這種香蕉表皮嫩黃好看,但果肉口感僵硬,口味也不甜。其中,二氧化硫會對人體神經系統(tǒng)造成損害,還會影響肝腎功能。二氧化硫屬于_______填“單質”或“化合物”,它與二氧化碳的化學性質不相同的原因是_______。14.用如圖所示裝置,在常溫下進行研究氧氣性質的實驗。(資料)氫氧化鈉溶液能夠吸收二氧化碳步驟1:燒杯中放入氫氧化鈉溶液,燃燒匙中放木炭。點燃木炭后,迅速將燃燒匙伸入瓶,塞緊瓶塞。步驟2:從注射器中推入適量過氧化氫溶液(1)H2O2稀溶液與MnO2接觸時,發(fā)生反應的符號表達式為_____。(2)推入H2O2溶液后,觀察到木炭燃燒得更劇烈,由此得出氧氣的性質是_____,木炭熄滅后冷卻一段時間,燒杯中的部分溶液流入集氣瓶。該實驗中,集氣瓶內壓強的變化過程是_____。五、探究題(本大題共2小題,共13分)15.食品脫氧劑(以鐵粉為主的物質組成)能通過化學反應除去密閉包裝袋中的氧氣,使食品處于無氧狀態(tài)。張山同學用如圖裝置進行實驗測定空氣中氧氣的含量。下表是張山同學在實驗過程中記錄的有關數據:實驗所需的時間/min0510303545量筒中液面的刻度/mL503527.519.719.719.7(1)脫氧劑發(fā)生復雜的化學反應,首先是鐵粉與氧氣、水反應生成氫氧化亞鐵[Fe(OH)2]固體,寫出該反應的符號表達式:_____。該反應屬于_____反應(填基本反應類型)。(2)實驗過程中觀察到量筒中的液面不斷下降,水被吸入廣口瓶中,出現(xiàn)該現(xiàn)象的原因是_____。(3)分析表中數據得知,至少經過_____分鐘后,量筒中的液面不再下降。(4)根據表中實驗數據進行推算,廣口瓶中氧氣的體積分數是_____(結果精確到0.1%)。(5)小虎同學的實驗用時45分鐘,結果發(fā)現(xiàn)廣口瓶中收集到的水約為張山同學的1/3,請你幫小虎同學找出造成實驗失誤的可能原因之一:_____。16.空氣中氧氣含量測定的再認識。請回憶教材用紅磷燃燒來粗略測定空氣中氧氣含量的裝置。(1)寫出紅磷燃燒的反應化學方程式_____,屬_____反應(填“化合”或“分解”)。(2)實驗原理:由于紅磷燃燒消耗空氣中的氧氣,使瓶內_____減小,燒杯中水倒吸到集氣瓶。若裝置的氣密性良好,操作規(guī)范,用量筒測量進入瓶中水的體積,能粗略測得空氣中氧氣的含量。(問題提出)有實驗資料表明:燃燒過程中當氧氣體積分數低于7%時,紅磷就無法繼續(xù)燃燒,因此通過上述實驗,測置結果與理論值誤差較大。(實驗改進)Ⅰ.根據鐵在空氣中生銹的原理設計下圖實驗裝置,再次測定空氣中氧氣含量。裝置中飽和食鹽水、活性炭會加速鐵生銹。Ⅱ.測得實驗數據如下表測量項目實驗前實驗后燒杯中水的體積燒杯中剩余的體積集氣瓶(扣除內容物)和導管的容積體積/mL80.054.5126.0(交流表達)(1)鐵生銹過程發(fā)生復雜的化學反應(一個緩慢氧化的過程),首先是鐵與氧氣、水反應生成氫氧化亞鐵,寫出氫氧化亞鐵的符號_____。然后生成氫氧化鐵。最終生成鐵銹。(2)根據表中的數據計算,改進實驗后測得空氣中氧氣體積分數是_____(計算結果精確到0.1%)。(3)從實驗原理角度分析,改進后的實驗結果比前者準確度更高的原因是:_____。

參考答案一、單選題(本大題共10小題,共20分)1、A【解題分析】

A、Fe:微觀:表示一個原子;宏觀:1、表示一種物質;2、表示該物質的元素組成,故選項正確;B、H表示氫元素或1個氫原子,故選項錯誤;C、S2-表示一個硫離子,故選項錯誤;D、2H2O表示2個水分子,故選項錯誤。故選A?!绢}目點撥】分子構成的物質的化學式一般有4層含義:微觀1、表示物質的一個分子;2、表示一個分子的構成,宏觀:1、表示一種物質;2、表示該物質的元素組成。由原子構成的物質的化學式一般有3層含義:微觀1、表示一個原子宏觀:1、表示一種物質;2、表示該物質的元素組成。2、B【解題分析】

A、加熱時,氯酸鉀在二氧化錳催化作用下,分解生成氯化鉀和氧氣,固體的質量不斷減小,鉀元素在化學反應過程中質量不變,固體中鉀元素的質量分數增加,故A正確;B、13g混合物中鉀元素的質量=13g×30%=3.9g,KClO3和MnO2組成的混合物中KClO3的質量=3.9g÷39122.5×100%=12.25g,設:12.25g的氯酸鉀完全反應生成氧氣的質量為x。24596=12.25gxx=4.8g。反應過程中共生成4.8g氧氣,故B錯誤;C、根據B選項分析和質量守恒可知,加熱后,剩余固體的質量=13g-4.8g=8.2g,故C正確;D、根據B選項分析可知,原混合物中3、D【解題分析】

元素的質量比等于元素的相對原子質量乘以原子個數的比?!绢}目詳解】A、馬來酸化學式為C4H4O4,碳、氫、氧三種元素的質量比為,故A不正確;B、馬來酸化學式為C4H4O4,含有碳、氫、氧三種元素,故B不正確;C、馬來酸是由分子構成的,1個馬來酸分子中含有4個碳原子、4個氫原子和4個氧原子,故C不正確;D、馬來酸和青蒿素都是由碳、氫、氧三種元素組成的,在氧氣中完全燃燒的產物均為二氧化碳和水,故D正確。故選D。【題目點撥】馬來酸和青蒿素都是由碳、氫、氧三種元素組成的,在氧氣中完全燃燒的產物均為二氧化碳和水。4、A【解題分析】A、只有先放好酒精燈的位置,才能確定大試管的位置,不然的話酒精燈的火焰得不到最佳位置,正確;B、組裝儀器時要從下向上組裝,酒精燈在鐵夾和大試管的下方,通過先放酒精燈,才能確定鐵夾的位置和高度,錯誤;C、先點燃酒精燈,會造成酒精的浪費,錯誤;D、把大試管固定在鐵夾上,在調整鐵圈的位置時,會比較麻煩,錯誤。故選A。點睛:組裝儀器的一般順序是采用先左后右,先下后上的原則。5、B【解題分析】

根據表格中的數據可知X的質量是增加的,Z、W的質量是減小,且增加的質量等于減少的質量,則Y在該反應中的質量不變,m=1,Y可能是催化劑,即反應物是Z、W,生成物是X,然后利用質量來計算物質的質量比。【題目詳解】A、因X增加的質量等于Z和W減少的質量之和,則Y的質量在該反應中不發(fā)生變化,Y可能作催化劑,故選項說法正確;B、該反應是Z和W反應生成X,符合兩種物質反應生成一種物質,則屬于化合反應,故選項說法不正確;C、反應后Z為6g,Y為1g,則Z和Y的質量比為6:1,故選項說法正確;D、參加反應的Z和W的質量比為(16-6)g:(16-11)g=2:1,故選項說法正確。故選:B?!绢}目點撥】本題考查學生對質量守恒定律的認識,能利用質量的變化來判斷反應物和生成物,是正確解答本題的關鍵。6、A【解題分析】

混合物中氧元素的質量分數為:=45%,氧化鎂中氧元素的質量分數為:=40%,所以要達到混合物中氧元素的質量分數為45%,另一種金屬氧化物中氧元素的質量分數需大于45%。【題目詳解】A.Al2O3中氧元素的質量分數為:=47.1%>45%,此選項符合題意;B.CuO中氧元素的質量分數為:=20%<45%,此選項不符合題意;C.CaO中氧元素的質量分數為:≈28.6%<45%,此選項不符合題意;D.Fe2O3中氧元素的質量分數為:=30%<45%,此選項不符合題意。故選A。7、A【解題分析】

當緩緩推進活塞時,注射器內部分空氣進入試管內,使試管內壓強比外界大氣壓強大,如果裝置氣密性良好,為了達到內外大氣壓強相等,左側玻璃管內液面上升,故A選項符合題意。8、D【解題分析】

A、根據題給信息可知,塑化劑是由碳、氫、氧三種元素組成的純凈物,屬于化合物,此選項正確;B、塑化劑中碳、氫、氧元素的質量比為(12×24):(1×38):(16×4)=144:19:32,則碳元素的質量分數最大,此選項正確;C、塑化劑中碳、氫、氧元素的質量比為(12×24):(1×38):(16×4)=144:19:32,此選項正確;D、塑化劑是由塑化劑分子構成的,1個塑化劑分子是由24個碳原子、38個氫原子、4個氧原子構成的,此選項錯誤。故選D。9、D【解題分析】

A、臭氧是一種只有氧元素組成的物質,則屬于單質,故A錯誤;B、過氧化氫溶液中含有過氧化氫和水,屬于混合物,故B錯誤;C、鐵銹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鐵,還含有其它物質,屬于混合物,故C錯誤;D、干冰是二氧化碳的固體,是由兩種元素組成,其中一種元素是氧元素的物質,屬于氧化物,故D正確。故選D?!绢}目點撥】氧化物的概念可簡記為:兩元素、氧元素、化合物。10、A【解題分析】氧氣由氣態(tài)變?yōu)橐簯B(tài),只是狀態(tài)發(fā)生了變化,變化的是分子之間的間隔,分子之間的間隔變小,分子的質量不變,分子的體積不變,分子運動速率減慢。故選A。點睛:分子的基本特征:分子質量和體積都很??;分子之間有間隔;分子是在不斷運動的;同種的分子性質相同,不同種的分子性質不同,可以簡記為:“兩小運間,同同不不”。二、填空題(本大題共1小題,共4分)11、2鈉得到Cl-1:1【解題分析】

(1)元素與元素區(qū)別在于質子數不同,A、B、C、D質子數有兩種,共表示2種元素,其中屬于金屬元素的是鈉,故填:2;鈉。。(2)Cl最外層電子數為7,在化學反應中易得到電子,形成Cl-,故填:得到;Cl-。(3)鈉元素與氯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為氯化鈉,原子個數比是1:1,故填:1:1.。三、計算題(本大題共1小題,共5分)12、1mol【解題分析】

鎂在氧氣中點燃生成氧化鎂?!绢}目詳解】設消耗氧氣的質量為x消耗氧氣的物質的量為答:消耗氧氣的物質的量為1mol?!绢}目點撥】四、簡答題(本大題共2小題,共8分)13、化合物分子種類不同,故化學性質不同【解題分析】

二氧化硫是由硫元素和氧元素組成的,故是化合物。二氧化碳與二氧化硫是兩種不同的分子,物質的化學性質是由分子的種類決定,用于分子種類不同,故化學性質不同。14、略助燃先增大后減【解題分析】(1)H2O2稀溶液與MnO2接觸時,發(fā)生反應生成水和氧氣,符號表達式為2H2O22H2O+O2↑。(2)推入H2O2溶液后,觀察到木炭燃燒得更劇烈,由此得出氧氣的性質是助燃性;木炭熄滅后冷卻一段時間,燒杯中的部分溶液流入集氣瓶。該實驗中,集氣瓶內壓強的變化過程是木炭燃燒時放出大量熱,瓶內壓強增大,冷卻時瓶內溫度降低,氣壓降低。五、探究題(本大題共2小題,共13分)15、2Fe+O2+2H2O=2Fe(OH)2化合瓶中氧氣與鐵反應,壓強減小3020.2%裝置會漏氣(或脫氧劑量不足脫氧劑失效)【解題分析】

(1)已知脫氧劑的主要成分是鐵,與氧氣和水發(fā)生化學反應生成了氫氧化亞鐵,該化學方程式為2Fe+O2+2H2O=2Fe(OH)2;該反應符合“多變一”的特征,屬于化合反應;(2)探究實驗過程中能觀察到量筒中的液面不斷下降,水中吸入到廣口瓶中,是因為廣口瓶中壓強減小,說明里面的氧氣與鐵發(fā)生了反應;(3)分析表中數據得知,至少經過30分鐘后,量筒中的液體體積不再變化,液面不再下降;(4)根據表中實驗數據進行推算,量筒的容積是50mL的,最后剩余19.7mL,廣口瓶的容積是150mL,故氣體中氧氣的體積分數是;(5)小虎同學的實驗用時45分鐘,結果發(fā)現(xiàn)集氣瓶中收集到的水約為張山同學的三分之一,造成實驗失誤的可能原因可能是裝置會漏氣或脫氧劑量不足,脫氧劑失效等。故答案為(1)2Fe+O2+2H2O=2Fe(OH)2;化合;(2)瓶中氧氣與鐵反應,壓強減?。唬?)30;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