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據法中莫轉讓的票據設定質押效力問題研究_第1頁
票據法中莫轉讓的票據設定質押效力問題研究_第2頁
票據法中莫轉讓的票據設定質押效力問題研究_第3頁
票據法中莫轉讓的票據設定質押效力問題研究_第4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票據法中莫轉讓的票據設定質押效力問題研究

根據不同國家的票據法,該賬戶是可以轉讓的法律金額,特別是英國和美國國家的銀行賬戶。然而,不同國家的票據法強調了發(fā)票的流通,并允許投資者在賬單上記錄“不可轉讓”的條款,從而失去發(fā)票的流動性。我國《票據法》第27條第2款也作了這樣的規(guī)定:“出票人在匯票上記載‘不得轉讓’字樣的,匯票不得轉讓。”該規(guī)定適用于本票和支票。票據法作此規(guī)定的目的在于保障出票人的利益,使得出票人一方面能夠利用票據作為支付工具的便利,另一方面又能限制票據轉讓,保持持票人作為受款人的身份,從而保留其對持票人所能行使的抗辯權,最終保護原因關系中有關權利的實現。但在理論上和司法實踐中,對這樣的票據能否設定質押,則頗有爭議。本文擬對此問題作些法律解釋和法理上的分析。問題的提出:兩個對立的判例票據法生效至今,對于出票人記載“不得轉讓”的票據設定質押的效力,出現了兩個對立的判例:一個是1996年由天津市高級人民法院作出的終審判決,認定以記載“不得轉讓”的匯票設定的質押有效;另一個是1997年由遼寧省高級人民法院作出的終審判決,認定以記載“不得轉讓”的匯票設定的質押無效。1兩家法院的判決書中對各自所作的裁判都陳述了一定的理由。天津高院的判決理由書認為:被告向原告申請開立信用證并委托原告向國外付款,為保證向原告付款義務的履行,通過質押背書方式將6張銀行承兌匯票交付給原告,形成了權利質押,雙方的質押關系合法有效。由于背書質押僅能使原告取得質權,并不發(fā)生票據權利的轉移,故匯票上所記載的“不準轉讓”字樣,不影響該匯票設定質押。在被告已不能履行其所擔保的債務時,原告可依質押擔保行使票據權利,以實現其質權。原告在取得票據時已向信用證議付行承兌付款,支付了對價,是該票據的善意持有人。因此,被告與案外人的合同糾紛不能對抗善意質權人。原告的訴訟請求應予支持。而遼寧省高院的判決理由書則認為:關于沈陽石化公司開出的不得背書轉讓的匯票能否設定質押問題,該匯票明確載明不允許背書轉讓,此系雙方當事人對該匯票的約定,而遼寧石油公司與沈陽招行明知該承兌匯票約定不允許背書轉讓,仍以此承兌匯票設立質押,顯系不妥。我國票據法規(guī)定,出票人在匯票上記載不得背書轉讓字樣的,匯票不得轉讓;原背書人對后來的被背書人不承擔保證責任。沈陽招行與遼寧石油公司的質押行為,其法律后果將發(fā)生轉讓行為,而權利質押的標的只能是依法可以轉讓的財產權,不可轉讓的權利不得設立質權。因此,該質押行為應認定無效。這兩個判決與其說是在適用法律,不如說是在解釋法律。因為我國票據法只是規(guī)定出票人在票據上記載“不得轉讓”字樣的,該票據“不得轉讓”,但并沒有規(guī)定該類票據不能設定質押。因此,記載“不得轉讓”的票據能否設定質押,就成了一個探討、解釋的問題。盡管天津高院和遼寧高院對同一性質的問題持有相反的見解,但這兩家法院的立論根據都是一樣的,即都是基于票據法的規(guī)定。姑且不論這兩家法院誰對誰錯,問題在于案件適用的法律是否僅僅局限于票據法,還是可依照擔保法的規(guī)定得出一個新的結論?法律解釋:立法構造中的票據質押我國的《擔保法》和《票據法》對票據質押都作出了規(guī)定,但仔細推敲,不難發(fā)現有兩個值得注意的問題:一是票據質押的方式,兩法的規(guī)定存在著差異;二是從立法用語上,票據似可解釋為當然的、法定的可質押標的。(一)關于票據質的效力《擔保法》第75條規(guī)定,匯票、本票、支票……可以質押。同時,該法第64條和第76條規(guī)定,“出質人和質權人應當以書面形式訂立質押合同”,“以匯票、本票、支票……出質的,應當在合同中約定的期限內將權利憑證交付質權人。質押合同自權利憑證交付之日起生效?!倍凑铡镀睋ā返?5條、第81條和第94條的規(guī)定,匯票、本票和支票可以質押,“質押時應當以背書記載‘質押’字樣”。顯然,兩法的規(guī)定存在著明顯的差異。這樣,以何種方式設定質押不無疑問。對此,有學者認為,“票據設質,應當訂立書面的質押合同,而且應在票據上以背書方式進行公開設質”;2而有的學者提出,“從票據的基本原理分析,《票據法》的規(guī)定更為合理?!?筆者則認為,由于兩法的位階和效力相同,因此,票據質押可以在擔保法和票據法規(guī)定的方式中進行選擇。換言之,依照《擔保法》,票據質押的成立和生效,是以書面質押合同的訂立和票據的交付來認定的。而依照《票據法》,票據質押是以背書的形式完成的。當然,從基本法理上講,質押背書形式可以理解為擔保法上的書面質押合同的一種特殊形式。但質押背書畢竟屬于票據行為,且屬于單方的要式法律行為,4有別于擔保法規(guī)定的合同行為,因此,質押背書所產生的票據質押的法律效力,與擔保法規(guī)定的票據質押的效力不盡相同,具體表現在:其一,在《擔保法》方式下,流質條款受禁止;但在《票據法》方式下,質押背書的被背書人(質權人)在依法實現其質權時,可以持票人的身份直接行使票據權利;其二,依《擔保法》方式設定的票據質押,質權人只能在已設定質權的債權額范圍內,取得相應給付;而依《票據法》方式設定的票據質押,質權人有權就票據項下的全部金額行使付款請求,即使這一金額已大大超出出質人實際應當支付給他的額度;5其三,在《擔保法》方式下,質權人行使票據權利時,票據債務人對出質人所享有的抗辯權可以對質權人行使;而在《票據法》方式下,票據債務人不得以對抗背書人的事由對抗質權人,但質權人明知其行為有害于債務人的除外。6值得一提的是,最高人民法院于2000年2月24日發(fā)布了法釋(2000)32號《關于審理票據糾紛案件若干問題的規(guī)定》的司法解釋。該解釋第53條規(guī)定:“依照票據法第二十七條的規(guī)定,出票人在票據上記載‘不得轉讓’字樣,其后手以此票據進行貼現、質押的,通過貼現、質押取得票據的持票人主張票據權利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彪m然這一解釋并未從正面認定此類票據質押的效力,但既然阻卻了持票人通過司法救濟的途徑,也就意味著該類票據的質押失去了強制的效力。該解釋第55條進一步規(guī)定:“依照票據法第二十五條第二款的規(guī)定,以匯票設定質押時,出質人在匯票上只記載了‘質押’字樣未在票據上簽章的,或者出質人未在匯票、粘單上記載‘質押’字樣而另行簽訂質押合同、質押條款的,不構成票據質押?!边@說明持票人依擔保法方式設定的質押根本就不可能成立,更不必說其效力如何了。這一解釋無疑是值得商榷的。(二)不得轉讓的票據是否可以設定質押盡管多數學者認為,權利質權的標的應具有讓與性,依法不能讓與的權利、當事人約定不能讓與的權利,不得設定質權。7但這種觀點是否站得住腳,頗有疑問。首先,從立法的視角分析,無論是《民法通則》,還是《票據法》、《擔保法》都沒有規(guī)定凡是不可轉讓的債權及其他權利不能成為質押的標的。如《票據法》第35條僅規(guī)定“匯票可以設定質押”,但沒有其他例外規(guī)定。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擔保法》第75條的規(guī)定,該規(guī)定對可以質押的權利范圍所作的列舉中,在“股份、股票、商標專用權、專利權、著作權中的財產權”等權利前明確使用了“依法可以轉讓”的字眼,但對于“匯票、支票、本票、債券、存款單、倉單、提單”,并未使用“依法可以轉讓”的用語,這就意味著匯票、支票、本票、債券、存款單、倉單以及提單的可轉讓性不是它們設定權利質押的前提條件。因此,票據上記載“不得轉讓”字樣的,票據不得轉讓是否包含也不允許質押,在解釋上聯系并不是十分密切。同樣的情形也發(fā)生在“提單”上,如《海商法》第79條規(guī)定:“記名提單不得轉讓”,而《擔保法》則籠統(tǒng)地規(guī)定了提單可以質押,并未將不可轉讓的記名提單排除在外,據此實難得出記名提單不得設定質押的結論。其次,從權利質權的實現這一角度分析,質權人依擔保法規(guī)定以質押票據拍賣、變賣、承兌的價款優(yōu)先受償時,并不違背票據上“不得轉讓”的記載,因為擔保法上實現質權的途徑在性質上屬于法院強制執(zhí)行,“拍賣和強制執(zhí)行是原始取得財產的方式,不屬于當事人之間的轉讓行為?!?即便是質權人依票據法規(guī)定實現質權而行使票據權利,但這只不過是實現質權的手段,在本質上質權人所能享有的權利范圍仍然是擔保的主債權范圍,“質權人在取得全部票款以后,扣除自己應得的部分后,應將余下的部分退還給出質人也就是他的債務人”。5由此,可讓與性不是票據成為質押標的的條件。法理分析:“不得轉讓”與質押的效力在學理上,對“不得轉讓”的票據能否質押存在著不同的觀點。一種觀點認為,以“不得轉讓”的票據設定質押后,當質權人實現質權時,可以行使票據權利,票據權利的行使過程實質上就是票據權利的轉讓過程。9如果允許以不得轉讓的票據設定質押,從而發(fā)生票據權利轉讓的事實,不但違背了出票人對持票人“不得轉讓票據權利”的約定,也直接損害了出票人的抗辯權及其票據權利,更重要的是違反了我國《票據法》關于此類票據不得轉讓的規(guī)定。因此,不得轉讓的票據不能設定質押。1另一種觀點則認為,“不得轉讓”并不是單純禁止將票據作為權利憑證移交他人占有,其目的是對票據權利的“禁止”轉讓。質押并不轉讓票據權利,作為質物的票據雖然為債權人占有,但票據所有權仍歸出質人所有,一旦債務人在債務履行期間屆滿履行了債務,或者出質人提前清償了所擔保的債權,質權人應當返還質物。相反,票據的背書轉讓,在背書人在票據上背書并交付給被背書人之后,該票據的一切權利均轉移給被背書人。因此,以“不得轉讓”的票據質押是有效的。10我們認為,“不得轉讓”的票據可以設定質押。理由除了上述對擔保法、票據法的詮釋外,還認為:在理論上,質押背書的性質為“非轉讓背書”,質權人因背書取得的僅系收款的權利,票據權利并未因背書而轉移于質權人。11更重要的是,出票人在票據上記載“不得轉讓”的效力,僅限于持票人不得依票據法上的方式(即背書或交付)轉讓票據權利,并非意味著該票據不能以任何方式轉讓。事實上,持票人仍得依民法上普通債權讓與的方式轉讓票據權利。如《日內瓦統(tǒng)一匯票、本票法》第11條就明確規(guī)定:“出票人在票面上記載不得轉讓或其他相類似文字的,該項票據僅能依照通常債權方式轉讓權利。”換言之,出票人記載“不得轉讓”字樣的行為,并沒有真正徹底地使票據喪失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