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 50037-2013-建筑地面設計規(guī)范_第1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24b58b1c5dc4599e72b9db9b20118364/24b58b1c5dc4599e72b9db9b201183641.gif)
![GB 50037-2013-建筑地面設計規(guī)范_第2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24b58b1c5dc4599e72b9db9b20118364/24b58b1c5dc4599e72b9db9b201183642.gif)
![GB 50037-2013-建筑地面設計規(guī)范_第3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24b58b1c5dc4599e72b9db9b20118364/24b58b1c5dc4599e72b9db9b201183643.gif)
![GB 50037-2013-建筑地面設計規(guī)范_第4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24b58b1c5dc4599e72b9db9b20118364/24b58b1c5dc4599e72b9db9b201183644.gif)
![GB 50037-2013-建筑地面設計規(guī)范_第5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24b58b1c5dc4599e72b9db9b20118364/24b58b1c5dc4599e72b9db9b201183645.gif)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人人文庫專用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
建筑地面設計規(guī)范
Codefordesignofbuildingground
GB50037-2013
主編部門:中國機械工業(yè)聯(lián)合會
批準部門:中華人民共和國住房和城鄉(xiāng)建設部
施行日期:2014年5月1日
人人文庫專用
中國計劃出版社
2013北京
書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
建筑地面設計規(guī)范
GB50037-2013
☆
中國計劃出版社出版
網(wǎng)址:
地址:北京市西城區(qū)木樨地北里甲11號國宏大廈C座3層
郵政編碼:100038電話:(010)63906433(發(fā)行部)
新華書店北京發(fā)行所發(fā)行
北京世知印務有限公司印刷
850mm×1168mm1/323印張71千字
人人文庫專用2014年3月第1版2014年3月第1次印刷
☆
統(tǒng)一書號:1580242·159
定價:18.00元
版權所有侵權必究
侵權舉報電話:(010)63906404
如有印裝質(zhì)量問題,請寄本社出版部調(diào)換
中華人民共和國住房和城鄉(xiāng)建設部公告
第152號
住房城鄉(xiāng)建設部關于發(fā)布國家標準
《建筑地面設計規(guī)范》的公告
現(xiàn)批準《建筑地面設計規(guī)范》為國家標準,編號為
GB50037—2013,自2014年5月1日起實施。其中,第3.2.1、
3.2.2、3.8.5、3.8.7條為強制性條文,必須嚴格執(zhí)行。原標準
《建筑地面設計規(guī)范》GB50037—96同時廢止。
本規(guī)范由我部標準定額研究所組織中國計劃出版社出版
發(fā)行。
中華人民共和國住房和城鄉(xiāng)建設部
人人文庫專用2013年9月6日
前言
本規(guī)范是根據(jù)原建設部《關于印發(fā)〈二〇〇一~二〇〇二年度
工程建設國家標準制訂、修訂計劃〉的通知》(建標〔2002〕85號)的
要求,由中國聯(lián)合工程公司會同有關單位共同修訂而成的。
在本規(guī)范修訂過程中,修訂組廣泛征求了有關設計、科研、生
產(chǎn)等部門和單位的意見,收集了大量資料,經(jīng)分析研究,并結合國
內(nèi)工程實踐,最后經(jīng)審查定稿。
本規(guī)范共分6章和3個附錄,主要內(nèi)容包括:總則、術語、地面
類型、地面的墊層、地面的地基、地面的構造等。
本規(guī)范中以黑體字標志的條文為強制性條文,必須嚴格執(zhí)行。
本規(guī)范由住房城鄉(xiāng)建設部負責管理和對強制性條文的解釋,
由中國機械工業(yè)聯(lián)合會負責日常管理,由中國聯(lián)合工程公司負責
具體技術內(nèi)容的解釋。各單位在執(zhí)行過程中如發(fā)現(xiàn)需要修改和補
充之處,請將意見和資料寄交中國聯(lián)合工程公司(地址:浙江省杭
州市石橋路338號,郵政編碼:310022),以便今后修訂時參考。
本規(guī)范組織單位、主編單位、參編單位、主要起草人及主要審
查人:
組織單位:中國機械工業(yè)勘察設計協(xié)會
主編人人文庫專用單位:中國聯(lián)合工程公司
深圳中邦(集團)建設總承包有限公司
參編單位:中國汽車工業(yè)工程公司
中國電子工程設計研究院
五洲工程設計研究院
江蘇省住房和城鄉(xiāng)建設廳建管總站
上海貝卡爾特———二鋼有限公司
·1·
主要起草人:王國鈺蔣峻錢世楷施少連李瑞林
朱先年杜振遠王群依陳煉義孫斌
徐輝張建元李正剛劉寧羅炎雄
主要審查人:魏慎悟方子晉彭燦云張蒨王斗
侯軍祥汪崖鮑常波張會義劉克金
人人文庫專用
·2·
目次
1總則…………………(1)
2術語…………………(2)
3地面類型…………………(4)
3.1基本規(guī)定………………(4)
3.2常用建筑地面……………(7)
3.3清潔、潔凈、防塵、防菌地面………………(8)
3.4防靜電地面……………(9)
3.5耐磨、耐撞擊地面………(9)
3.6防腐蝕地面……………(10)
3.7防油滲地面……………(12)
3.8其他地面………………(13)
4地面的墊層………………(16)
4.1地面墊層類型的選擇……(16)
4.2地面墊層的要求…………(16)
5地面的地基………………(18)
6地面的構造………………(20)
附錄A面層、結合層、填充層的厚度及找平層的厚度
和隔離層的層數(shù)人人文庫專用……(24)
附錄B混凝土墊層厚度……(30)
附錄C混凝土墊層厚度計算………………(32)
本規(guī)范用詞說明………………(39)
引用標準名錄…………………(40)
附:條文說明…………………(41)
·1·
書
Contents
1Generalprovisions………(1)
2Terms……………………(2)
3Groundtype………………(4)
3.1Basicrequirement………(4)
3.2Commonbuildingground………………(7)
3.3Clean,dust-proofandantibacterialground………………(8)
3.4Anti-staticground………(9)
3.5Wearresistant,collisionresistantground…(9)
3.6Anti-corrosionground……(10)
3.7Antioilseepageground…………………(12)
3.8Otherground……………(13)
4Groundcushion…………(16)
4.1Groundcushiontypeselection……………(16)
4.2Requirementofgroundcushion…………(16)
5Groundfoundation………(18)
6Groundconstruction……(20)
AppendixAThethicknessofsurfacecourse,bonding
courseandfillstratum,thethicknessof
人人文庫專用levelingcourse,andthelayernumberof
isolatedlayers………………(24)
AppendixBThicknessofconcretecushion………………(30)
AppendixCThicknesscalculationofconcretecushion……(32)
Explanationofwordinginthiscode………(39)
Listofquotedstandards……(40)
Appendix:ExplanationofProvisions………(41)
·2·
書
1總則
1.0.1為使建筑地面設計能滿足建筑功能和使用要求,做到技術
先進、經(jīng)濟合理、安全適用、保護環(huán)境、確保質(zhì)量,制定本規(guī)范。
1.0.2本規(guī)范適用于建筑中的底層地面和樓層地面以及散水、明
溝、踏步、臺階和坡道等的設計。
1.0.3建筑地面設計中,應根據(jù)工程特征和使用條件充分利用地
方材料及再生資源,因地制宜,區(qū)別對待。
1.0.4建筑地面設計除應符合本規(guī)范外,尚應符合國家現(xiàn)行有關
標準的規(guī)定。
人人文庫專用
·1·
2術語
2.0.1建筑地面buildingground
建筑物底層地面和樓層地面的總稱。
2.0.2面層surfacecourse
建筑地面直接承受各種物理和化學作用的表面層。
2.0.3結合層combinedcourse
面層與下面構造層之間的連接層。
2.0.4找平層trowelingcourse
在墊層、樓板或填充層上起抹平作用的構造層。
2.0.5隔離層isolatingcourse
防止建筑地面上各種液體或水、潮氣透過地面的構造層。
2.0.6防潮層dampcourse
防止地下潮氣透過地面的構造層。
2.0.7填充層fillercourse
建筑地面中設置起隔聲、保溫、找坡或暗敷管線等作用的構
造層。
2.0.8墊層underlayer
在建筑地基上設置承受并傳遞上部荷載的構造層。
2.0.9地基人人文庫專用foundation
承受底層地面荷載的土層。
2.0.10縮縫shrinkagecrack
防止混凝土墊層在氣溫降低時產(chǎn)生不規(guī)則裂縫而設置的收
縮縫。
2.0.11伸縫stretchingcrack
防止混凝土墊層在氣溫升高時在縮縫邊緣產(chǎn)生擠碎或拱起而
·2·
設置的伸脹縫。
2.0.12縱向縮縫lengthwiseshrinkagecrack
平行于施工方向的縮縫。
2.0.13橫向縮縫crosswisestretchingcrack
垂直于施工方向的縮縫。
人人文庫專用
·3·
3地面類型
3.1基本規(guī)定
3.1.1建筑地面類型的選擇,應根據(jù)建筑功能、使用要求、工程特
征和技術經(jīng)濟條件,經(jīng)過綜合技術經(jīng)濟比較確定。
3.1.2建筑地面采用的大理石、花崗石等天然石材,應符合現(xiàn)行
國家標準《建筑材料放射性核素限量》GB6566中有關材料有害物
質(zhì)的限量規(guī)定。
3.1.3膠粘劑、瀝青膠結料和涂料等材料,應符合現(xiàn)行國家標準
《民用建筑工程室內(nèi)環(huán)境污染控制規(guī)范》GB50325的有關規(guī)定。
3.1.4公共建筑中,人員活動場所的建筑地面,應方便殘疾人安
全使用,其地面材料應符合現(xiàn)行國家標準《無障礙設計規(guī)范》GB
50763的有關規(guī)定。
3.1.5建筑物的底層地面標高,宜高出室外地面150mm。當有
生產(chǎn)、使用的特殊要求或建筑物預期有較大沉降量等其他原因時,
應增大室內(nèi)外高差。
3.1.6木板、竹板地面,應采取防火、防腐、防潮、防蛀等相應
措施。
3.1.7有水或非腐蝕性液體經(jīng)常浸濕、流淌的地面,應設置隔離
層并采用不吸水人人文庫專用、易沖洗、防滑的面層材料,隔離層應采用防水材
料。裝配式鋼筋混凝土樓板上除滿足上述要求外,尚應設置配筋
混凝土整澆層。
3.1.8混凝土或細石混凝土地面,應符合下列要求:
1混凝土地面采用的石子粗骨料,其最大顆粒粒徑不應大于
面層厚度的2/3,細石混凝土面層采用的石子粒徑不應大
于15mm;
·4·
2混凝土面層或細石混凝土面層的強度等級不應小于C20;
耐磨混凝土面層或耐磨細石混凝土面層的強度等級不應小于
C30;底層地面的混凝土墊層兼面層的強度等級不應小于C20,其
厚度不應小于80mm;細石混凝土面層厚度不應小于40mm;
3墊層及面層,宜分倉澆筑或留縫;
4當?shù)孛嫔响o荷載或活荷載較大時,宜在混凝土墊層中按荷
載計算配置鋼筋或墊層中加入鋼纖維,鋼纖維的抗拉強度不應小
于1000MPa,鋼纖維混凝土的彎曲韌度比不應小于0.5。當墊層
中僅為構造配筋時,可配置直徑為8mm~14mm,間距為150mm~
200mm的鋼筋網(wǎng);
5水泥類整體面層需嚴格控制裂縫時,應在混凝土面層頂面
下20mm處配置鋼筋直徑為4mm~8mm、間距為100mm~
200mm的雙向鋼筋網(wǎng);或面層中加入鋼纖維,其彎曲韌度比不應
小于0.4,體積率不應小于0.15%。
3.1.9水泥砂漿地面,應符合下列要求:
1水泥砂漿的體積比應為1:2,強度等級不應小于M15,面
層厚度不應小于20mm;
2水泥應采用硅酸鹽水泥或普通硅酸鹽水泥,其強度等級不
應小于42.5級;不同品種、不同強度等級的水泥不得混用,砂應采
用中粗砂。當采用石屑時,其粒徑宜為3mm~5mm,且含泥量不
應大于3%。
3.1.10水磨石地面,應符合下列要求:
1水磨石面層應采用水泥與石粒的拌和料鋪設人人文庫專用,面層的厚度
宜為12mm~18mm,結合層的水泥砂漿體積比宜為1∶3,強度等
級不應小于M10;
2水磨石面層的石粒,應采用堅硬可磨白云石、大理石等巖
石加工而成,石子應潔凈無雜質(zhì),其粒徑宜為6mm~15mm;
3水磨石面層分格尺寸不宜大于1m×1m,分格條宜采用銅
條、鋁合金條等平直、堅挺材料。當金屬嵌條對某些生產(chǎn)工藝有害
·5·
時,可采用玻璃條分格;
4白色或淺色的水磨石面層,應采用白水泥;深色的水磨石
面層,宜采用強度等級不小于42.5級的硅酸鹽水泥、普通硅酸鹽
水泥或礦渣硅酸鹽水泥;同顏色的面層應使用同一批號水泥。
5彩色水磨石面層使用的顏料,應采用耐光、耐堿的無機礦
物質(zhì)顏料,宜同廠同批。其摻入量宜為水泥重量的3%~6%或由
試驗確定。
3.1.11需設備安裝和地面溝槽、管線的預留、預埋時,其地面混
凝土工程可分為毛地面和面層兩個階段施工,但毛地面混凝土強
度等級不應小于C15。
3.1.12建筑地面面層類別及其材料選擇,應符合表3.1.12的有
關規(guī)定。
表3.1.12面層類別及其材料選擇
面層類別材料選擇
水泥類整體面層水泥砂漿、水泥鋼(鐵)屑、現(xiàn)制水磨石、混凝土、細石混凝土、耐
磨混凝土、鋼纖維混凝土或混凝土密封固化劑
樹脂類整體面層丙烯酸涂料、聚氨酯涂層、聚氨酯自流平涂料、聚酯砂漿、環(huán)氧
樹脂自流平涂料、環(huán)氧樹脂自流平砂漿或干式環(huán)氧樹脂砂漿
陶瓷錦磚、耐酸瓷板(磚)、陶瓷地磚、水泥花磚、大理石、花崗
板塊面層石、水磨石板塊、條石、塊石、玻璃板、聚氯乙烯板、石英塑料板、
塑膠板、橡膠板、鑄鐵板、網(wǎng)紋鋼板、網(wǎng)絡地板
實木地板、實木集成地板、浸漬紙層壓木質(zhì)地板(強化復合木地
木、竹面層
板)、竹地板
不發(fā)火花水泥砂漿、不發(fā)火花細石混凝土、不發(fā)火花瀝青砂漿、
不發(fā)火花面層人人文庫專用不發(fā)火花瀝青混凝土
導靜電水磨石、導靜電水泥砂漿、導靜電活動地板、導靜電聚氯
防靜電面層乙烯地板
防油滲面層防油滲混凝土或防油滲涂料的水泥類整體面層
防腐蝕面層耐酸板塊(磚、石材)或耐酸整體面層
礦渣、碎石面層礦渣、碎石
織物面層地毯
·6·
3.1.13面層材料強度等級及厚度,應符合本規(guī)范附錄A中表
A.0.1的規(guī)定。
3.1.14建筑地面結合層材料及厚度,應符合本規(guī)范附錄A中表
A.0.2的規(guī)定。以水泥為膠結料的結合層材料,拌合時可摻入適
量化學膠(漿)材料。當鑄鐵板面層其灼熱物件溫度超過800℃
時,宜采用含泥量小于3%的砂或爐渣作結合層,其厚度為
45mm~60mm。
3.1.15建筑地面填充層材料的密度宜小于900kg/m3,填充層材
料強度等級或配合比及其厚度,應符合本規(guī)范附錄A中表A.0.3
的規(guī)定。
3.1.16建筑地面找平層材料的強度等級或配合比及其厚度,應
符合本規(guī)范附錄中表A.0.4的規(guī)定;當找平層鋪設在混凝土墊層
時,其強度等級不應小于混凝土墊層的強度等級?;炷琳移綄?/p>
兼面層時,其強度等級不應小于C20。
3.1.17找平層或找平層兼面層與下一層構造應結合牢固,鋪設
前應涂刷界面劑。
3.1.18建筑地面隔離層的層數(shù),應符合本規(guī)范附錄A中表
A.0.5的規(guī)定。
3.1.19公共建筑的地面和底面接觸室外空氣的架空或外挑樓
板,應按現(xiàn)行國家標準《公共建筑節(jié)能設計標準》GB50189的有關
規(guī)定進行設計。
人人文庫專用3.2常用建筑地面
3.2.1公共建筑中,經(jīng)常有大量人員走動或殘疾人、老年人、兒童
活動及輪椅、小型推車行駛的地面,其地面面層應采用防滑、耐磨、
不易起塵的塊材面層或水泥類整體面層。
3.2.2公共場所的門廳、走道、室外坡道及經(jīng)常用水沖洗或潮濕、
結露等容易受影響的地面,應采用防滑面層。
3.2.3室內(nèi)環(huán)境具有安靜要求的地面,其面層宜采用地毯、塑料
·7·
或橡膠等柔性材料。
3.2.4供兒童及老年人公共活動的場所地面,其面層宜采用木地
板、強化復合木地板、塑膠地板等暖性材料。
3.2.5地毯的選用,應符合下列要求:
1有防霉、防蛀、防火和防靜電等要求的地面,應按相關的技
術規(guī)定選用地毯;
2經(jīng)常有人員走動或小型推車行駛的地面,宜采用耐磨、耐
壓、絨毛密度較高的高分子類地毯。
3.2.6舞廳、娛樂場所地面宜采用表面光滑、耐磨的水磨石、花崗
石、玻璃板、混凝土密封固化劑等面層材料,或表面光滑、耐磨和略
有彈性的木地板。
3.2.7要求不起塵、易清洗和抗油膩沾污的餐廳、酒吧、咖啡廳等
地面,其面層宜采用水磨石、防滑地磚、陶瓷錦磚、木地板或耐沾污
地毯。
3.2.8室內(nèi)體育運動場地、排練廳和表演廳的地面宜采用具有彈
性的木地板、聚氨酯橡膠復合面層、運動橡膠面層;室內(nèi)旱冰場地
面,應采用堅硬耐磨、平整的現(xiàn)制水磨石面層或耐磨混凝土面層。
3.2.9存放書刊、文件或檔案等紙質(zhì)庫房地面,珍藏各種文物或
藝術品和裝有貴重物品的庫房地面,宜采用木地板、塑膠地板、水
磨石、防滑地磚等不起塵、易清洗的面層;底層地面應采取防潮和
防結露措施;有貴重物品的庫房,當采用水磨石、防滑地磚面層時,
宜在適當范圍內(nèi)增鋪柔性面層。
3.2.10有采暖要求的地面人人文庫專用,可選用熱源為低溫熱水的地面輻射
供暖,面層宜采用地磚、水泥砂漿、木板、強化復合木地板等。
3.3清潔、潔凈、防塵和防菌地面
3.3.1有清潔和彈性要求的地面,應符合下列要求:
1有清潔使用要求時,宜選用經(jīng)處理后不起塵的水泥類面
層、水磨石面層或板塊材面層;
·8·
2有清潔和彈性使用要求時,宜采用樹脂類自流平材料面
層、橡膠板、聚氯乙烯板等面層;
3有清潔要求的底層地面,宜設置防潮層,當采用樹脂類自
流平材料面層時,應設置防潮層。
3.3.2有空氣潔凈度等級要求的建筑地面,其面層應平整、耐磨、
不起塵、不易積聚靜電,并易除塵、清洗。地面與墻、柱相交處宜做
小圓角。底層地面應設防潮層。面層應采用不燃、難燃并宜有彈
性與較低的導熱系數(shù)的材料。面層應避免眩光,面層材料的光反
射系數(shù)宜為0.15~0.35。
3.3.3有空氣潔凈度等級要求的地面不宜設變形縫,空氣潔凈度
等級為N1~N5級的房間地面不應設變形縫。
3.3.4采用架空活動地板的建筑地面,架空活動地板材料應根據(jù)
工藝生產(chǎn)對地面材料的燃燒性能和防靜電要求進行選擇。架空活
動地板有送風、回風要求時,活動地板下應采用現(xiàn)制水磨石、涂刷
樹脂類涂料的水泥砂漿或地磚等不起塵面層,并應根據(jù)使用要求
采取保溫、防水措施。
3.3.5藥品生產(chǎn)廠房的地面,應符合現(xiàn)行國家標準《醫(yī)藥工業(yè)潔
凈廠房設計規(guī)范》GB50457的有關規(guī)定。
3.4防靜電地面
3.4.1生產(chǎn)或使用過程中有防靜電要求的地面面層,應采用表層
靜電耗散性材料,其表面電阻率、體積電阻率等主要技術指標應滿
足生產(chǎn)和使用要求人人文庫專用,并應設置導靜電泄放設施和接地連接。
3.4.2導靜電地面的各項技術指標,應符合現(xiàn)行國家標準《電子信
息系統(tǒng)機房設計規(guī)范》GB50174及《潔凈廠房設計規(guī)范》GB50073的
有關規(guī)定。
3.5耐磨和耐撞擊地面
3.5.1通行電瓶車、載重汽車、叉車及從車輛上傾卸物件或地面
·9·
上翻轉小型物件的地段,宜采用現(xiàn)澆混凝土墊層兼面層、細石混凝
土面層、鋼纖維混凝土面層或非金屬骨料耐磨面層、混凝土密封固
化劑面層或聚氨酯耐磨地面涂料。
3.5.2通行金屬輪車、滾動堅硬的圓形重物、拖運尖銳金屬物件
等易磨損地面,交通頻繁或承受嚴重沖擊的地面,宜采用金屬骨料
耐磨面層、鋼纖維混凝土面層或墊層兼面層,其混凝土強度等級不
應低于C30;或采用混凝土墊層兼面層、非金屬骨料耐磨面層,其
墊層的混凝土強度等級不應低于C25。
3.5.3行駛履帶式或帶防滑鏈的運輸工具等磨損強烈的地面,宜
采用砂結合的塊石、花崗石面層、混凝土強度等級不低于C30預
制塊面層、水泥砂漿結合鑄鐵板面層、鋼格柵加固的混凝土面層或
鋼纖維混凝土墊層兼面層。
3.5.4堆放金屬塊材、鑄造砂箱等粗重物料及有堅硬重物經(jīng)常沖
擊的地面,宜采用礦渣、碎石等地面。
3.5.5直接安裝金屬切削機床的地面,其面層應耐磨、密實和整
體。宜采用現(xiàn)澆混凝土墊層兼面層、細石混凝土面層、鋼纖維混凝
土面層、非金屬骨料耐磨混凝土面層、混凝土密封固化劑面層或聚
氨酯耐磨地面涂料。
3.5.6有氣墊運輸?shù)牡孛?,其面層應密實、不透氣、無縫、不易起
塵。宜采用樹脂砂漿、耐磨涂料、混凝土密封固化劑等面層。地面
坡度不應大于1‰,表面平整度不宜大于1‰,允許偏差為±1mm。
人人文庫專用3.6防腐蝕地面
3.6.1經(jīng)常受腐蝕性介質(zhì)作用的地面,其面層材料應根據(jù)腐蝕性
介質(zhì)的類別與作用情況、防護層使用年限和使用過程中對面層材
料耐腐蝕性能和物理力學性能的要求,結合施工、維修條件和經(jīng)濟
技術等因素進行選擇,并應符合現(xiàn)行國家標準《工業(yè)建筑防腐蝕設
計規(guī)范》GB50046的有關規(guī)定。
3.6.2有大型設備且檢修頻繁和有撞擊磨損作用的地面,應采用
·01·
厚度不小于60mm的塊材面層或水玻璃混凝土、樹脂細石混凝
土、密實混凝土等整體面層。設備較小和使用小型運輸工具的地
面,可采用厚度不小于20mm的塊材面層或樹脂砂漿、聚合物水
泥砂漿、瀝青砂漿等整體面層。無運輸工具的地面可采用樹脂自
流平涂料或防腐蝕耐磨涂料等整體面層。
3.6.3防腐蝕地面局部有滴漏腐蝕介質(zhì)的部位,宜采用局部
設防。
3.6.4防腐蝕地面應少設地面接縫,并宜采用整體墊層。
3.6.5防腐蝕地面坡向地漏或排水溝的坡度:底層地面不宜小于
2%,樓層地面不宜小于1%。
3.6.6防腐蝕地面與墻、柱交接處應設置與地面面層材料相同的
踢腳板,高度不宜小于250mm。
3.6.7采用塊材面層,其結合層和灰縫材料的選擇應符合下列
要求:
1當灰縫選用剛性材料時,結合層宜采用與灰縫材料相同的
剛性材料;
2當耐酸瓷磚、耐酸瓷板面層的灰縫采用樹脂膠泥時,結合
層宜采用呋喃膠泥、環(huán)氧樹脂膠泥、水玻璃砂漿、聚酯砂漿或聚合
物水泥砂漿;
3當花崗巖面層的灰縫采用樹脂膠泥時,結合層可采用瀝青
砂漿、樹脂砂漿,當灰縫采用瀝青膠泥時,結合層宜采用瀝青砂漿。
3.6.8符合下列情況的防腐蝕地面,應設隔離層:
1受腐蝕性介質(zhì)作用且經(jīng)常沖洗的地面人人文庫專用;
2受大量易溶鹽類介質(zhì)作用且腐蝕等級為強、中時的地面;
3受氯離子介質(zhì)作用的樓層地面和苛性堿作用的地面;
4水玻璃混凝土地面和采用水玻璃膠泥或砂漿砌筑的塊板
地面。
3.6.9防腐蝕地面的隔離層材料的選擇,應符合下列要求:
1瀝青砂漿面層的地面宜采用瀝青玻璃布油氈、再生膠油氈
·11·
或石油瀝青油氈;
2樹脂砂漿面層的地面應采用樹脂玻璃鋼;
3當面層厚度小于30mm且結合層為剛性材料時,不應采
用柔性材料。
3.6.10防腐蝕地面的隔離層應具有整體性和嚴密性;踢腳板、擋
水等處的隔離層應上翻,上翻高度應高出地面,且不宜小于
150mm;貼瓷磚時,其高度不宜小于250mm;在轉角處或地漏的周
圍,宜增設一層隔離層。
3.6.11樹脂砂漿、樹脂細石混凝土、涂料等整體防腐蝕地面的找
平層材料,應采用混凝土強度等級不低于C25的細石混凝土。
3.6.12底層防腐蝕地面宜采用混凝土墊層,其混凝土強度等級
不宜低于C20,厚度不宜小于120mm。樹脂砂漿、樹脂細石混凝
土、涂料等整體防腐蝕地面墊層的混凝土強度等級不宜低于C25,
厚度不宜小于200mm;墊層下應設防潮層或防水層。軟弱地基上
的墊層,應采用配筋的混凝土墊層。
3.6.13防腐蝕地面應低于非防腐蝕地面,且不宜低于20mm;也
可設置擋水設施。
3.6.14防腐蝕地面不宜設變形縫。當必須設置縫隙時,應將其
布置在地面最高處,且應貫通各構造層,構造應嚴密。變形縫下不
得有排水溝穿越。變形縫應選用具有彈性、耐腐蝕的材料嵌填密
實,變形縫內(nèi)的伸縮片應采用塑料、橡膠、耐腐蝕金屬等材料制作。
人人文庫專用3.7防油滲地面
3.7.1受機油直接作用的樓層地面,應采用防油滲混凝土面層。
現(xiàn)澆鋼筋混凝土樓板上,宜設置防油滲隔離層;有較強機械設備振
動作用的現(xiàn)澆鋼筋混凝土樓板上,應設置防油滲隔離層。
3.7.2受機油少量作用的底層地面,宜在水泥類整體面層上涂刷
具有耐磨性能的防油滲涂料。防油滲涂料可采用聚合物砂漿、聚
酯類涂料或混凝土密封固化劑等材料。
·21·
3.7.3防油滲混凝土地面,其面層不得開裂,面層的分格縫處應
填防油滲膠泥,不得滲漏。
3.7.4露出地面的電線管、接線盒、地腳螺栓、預埋套管及地面與
墻、柱連接處等部位,應采取防油滲措施。
3.7.5防油滲混凝土、防油滲膠泥的技術指標,應符合國家現(xiàn)行
相關標準的規(guī)定,其配合比和復合添加劑的使用需經(jīng)試驗確定。
3.7.6防油滲膠泥采用玻璃纖維布作隔離層時,應選用耐堿玻璃
纖維網(wǎng)格布,一布二膠的總厚度宜為4mm。
3.8其他地面
3.8.1濕熱地區(qū)非空調(diào)建筑的底層地面,可采用微孔吸濕、表面
粗糙的面層。
3.8.2采暖廠房建筑的地面,當遇下列情況之一時,應采取局部
保溫措施:
1架空或懸挑部分直接對室外的樓層地面的熱阻,不應小于
外墻的熱阻;
2當廠房建筑物周邊無熱力管溝時,嚴寒地區(qū)底層地面,沿
外墻內(nèi)側1.0m范圍內(nèi)應設保溫隔熱層,其地面熱阻不應小于外
墻熱阻。
3.8.3有保溫、隔熱、隔聲等要求的地面,其地面構造及厚度應通
過計算確定,并應采取相應的技術措施。
3.8.4有灼熱物件接觸或受高溫影響的底層地面,可采用素土、
礦渣或碎石等面層人人文庫專用。有平整要求時,其面層應根據(jù)受熱溫度采取
相應措施,并應符合下列要求:
1小于或等于300℃時,可采用砂鋪普通燒結磚面層;
2300℃~500℃時,可采用砂鋪塊石面層;
3500℃~800℃時,可采用耐熱混凝土或耐火磚等面層;
4800℃~1400℃局部地段,可采用鑄鐵板面層;
5上述塊材面層的結合層材料宜采用砂或爐渣。
·31·
3.8.5不發(fā)火花的地面,必須采用不發(fā)火花材料鋪設,地面鋪設
材料必須經(jīng)不發(fā)火花檢驗合格后方可使用。
3.8.6不發(fā)火花地面的面層材料,應符合下列要求:
1面層材料,應選用不發(fā)火花細石混凝土、不發(fā)火花水泥砂
漿、不發(fā)火花瀝青砂漿、木材、橡膠和塑料等;
2面層采用的碎石,應選用大理石、白云石或其他石灰石加
工而成,并以金屬或石料撞擊時不發(fā)生火花為合格;
3砂應質(zhì)地堅硬、表面粗糙,其粒徑宜為0.15mm~5mm,含
泥量不應大于3%,有機物含量不應大于0.5%;
4水泥應采用強度等級不小于42.5級的普通硅酸鹽水泥;
5面層分格的嵌條應采用不發(fā)生火花的材料配制。配制時
應隨時檢查,不得混入金屬或其他易發(fā)生火花的雜質(zhì)。
3.8.7生產(chǎn)和儲存食品、食料或藥物的場所,在食品、食料或藥物
有可能直接與地面接觸的地段,地面面層嚴禁采用有毒的材料。
當此場所生產(chǎn)和儲存吸味較強的食物時,地面面層嚴禁采用散發(fā)
異味的材料。
3.8.8生產(chǎn)過程中有汞滴落的地面,可采用涂刷涂料的水泥類面
層或軟聚氯乙烯板整體面層。底層地面宜采用配筋混凝土墊層,
樓層地面應加強其剛度及整體性。地面應有一定的坡度,并應設
汞收集設施。
3.8.9用于0℃以下低溫條件儲藏貨物的地面,應符合下列
要求:
1宜采用耐磨損人人文庫專用、不起塵的混凝土地面,其強度等級不應低
于C30;
2除地面下為巖層或沙礫且地下水位較低的情況外,底層地
面應采取防止凍脹的措施;
3地面應設隔熱層,隔熱層上、下、四周應做防水層或隔汽
層,且應全封閉。鋪設于地面的隔熱材料的抗壓強度不應低于
0.25MPa,其上面的面層厚度不應小于100mm。
·41·
3.8.10濕陷性黃土地區(qū),受水浸濕或積水的底層地面,應按防水
地面設計。地面下應做厚300mm~500mm的3∶7灰土墊層。
管道穿過地面處,應做防水處理。排水溝宜采用鋼筋混凝土且與
地面混凝土同時澆筑。
3.8.11有防輻射要求的房間地面,應按工藝要求進行防輻射設
計。地面應平整、不起塵、易沖洗,并應做排水措施。底層地面墊
層宜設防水層。樓層地面應采用鉛板或其他防輻射材料,其厚度、
方式、防輻射參數(shù)等應符合國家現(xiàn)行標準的規(guī)定,并確保防輻射材
料的整體性、密閉性,與墻面防輻射材料應形成整體。地面穿管應
有防護。
人人文庫專用
·51·
4地面的墊層
4.1地面墊層類型的選擇
4.1.1現(xiàn)澆整體面層、以粘結劑結合的整體面層和以粘結劑或砂
漿結合的塊材面層,宜采用混凝土墊層。
4.1.2以砂或爐渣結合的塊材面層,宜采用碎(卵)石、灰土、爐
(礦)渣、三合土等墊層。
4.1.3通行車輛以及從車輛上傾卸物件或在地面上翻轉物件等
地面,應采用混凝土墊層。
4.1.4生產(chǎn)過程中有防油滲要求及有汞滴漏的地面,應采用密實
性好的鋼纖維混凝土或配筋混凝土墊層。
4.1.5有水及浸蝕介質(zhì)作用的地面,應采用剛性墊層。
4.2地面墊層的要求
4.2.1底層地面墊層材料的厚度和要求,應根據(jù)地基土質(zhì)特性、
地下水特征、使用要求、面層類型、施工條件以及技術經(jīng)濟等綜合
因素確定。
4.2.2混凝土墊層、鋼筋混凝土墊層或鋼纖維混凝土墊層的厚
度,可按附錄C的規(guī)定計算確定,且主要荷載為大面積密集堆料、
無機床基礎的普通金屬切削機床或無軌運輸車輛等的地面墊層不人人文庫專用
得小于100mm,其他地面墊層不得小于80mm。
4.2.3主要地面荷載為大面積密集堆料、無機床基礎的普通金屬
切削機床或無軌運輸車輛等時,當?shù)鼗?jīng)處理后填土壓實系數(shù)大于
或等于0.94時,其混凝土墊層厚度,可按附錄B的規(guī)定確定。
4.2.4墊層的防凍,應符合下列要求:
1季節(jié)性冰凍地區(qū)非采暖房間的地面以及散水、明溝、踏步、
·61·
臺階和坡道等,當土壤標準凍深大于600mm,且在凍深范圍內(nèi)為
凍脹土或強凍脹土,采用混凝土墊層時,應在墊層下采取防凍害措
施。有關防凍害措施,應符合現(xiàn)行國家標準《建筑地基基礎設計規(guī)
范》GB50007的有關規(guī)定;
2防凍脹層應選用中粗砂、砂卵石、爐渣、爐渣石灰土以及其
他非凍脹材料;
3采用爐渣石灰土做防凍脹層時,爐渣、素土、熟化石灰的重
量配合比宜為7∶2∶1,壓實系數(shù)不宜小于0.85,且凍前齡期應大
于30d。
4.2.5混凝土墊層的強度等級不應低于C15,當墊層兼面層時,
強度等級不應低于C20。
4.2.6灰土墊層應采用熟化石灰與黏土或粉質(zhì)黏土、粉土的拌和
料鋪設,其配合比宜為3∶7或2∶8,厚度不應小于100mm。
4.2.7砂墊層厚度,不應小于60mm;砂石墊層厚度,不應小于
100mm;碎石(磚)墊層的厚度,不應小于100mm。墊層應堅實、
平整。
4.2.8三合土墊層宜采用石灰、砂與碎料的拌合料鋪設,其配合
比宜為1∶2∶4,厚度不應小于100mm,并應分層夯實。
4.2.9爐渣墊層宜采用水泥與爐渣或水泥、石灰與爐渣的拌合料
鋪設,其配合比宜為1∶6或1∶1∶6,厚度不應小于80mm。
人人文庫專用
·71·
5地面的地基
5.0.1地面墊層應鋪設在均勻密實的地基上。對于鋪設在淤泥、
淤泥質(zhì)土、沖填土及雜填土等軟弱地基上時,應根據(jù)地面使用要
求、土質(zhì)情況并按現(xiàn)行國家標準《建筑地基基礎設計規(guī)范》
GB50007的有關規(guī)定進行設計與處理。
5.0.2利用經(jīng)分層壓實的壓實填土作地基的地面工程,應根據(jù)地
面構造、荷載狀況、填料性能、現(xiàn)場條件提出壓實填土的設計質(zhì)量
要求。
5.0.3對灰土地基、砂和砂石地基、土工合成材料地基、粉煤灰
地基、強夯地基、注漿地基、預壓地基、水泥土攪拌樁復合地基、
高壓噴射注漿樁復合地基、砂樁地基、振沖樁復合地基、土和灰
土擠密樁復合地基、水泥粉煤灰碎石樁復合地基及夯實水泥土
樁復合地基等,經(jīng)處理后的地基強度或承載力應符合設計要求。
5.0.4地面墊層下的填土應選用砂土、粉土、黏性土及其他有
效填料,不得使用過濕土、淤泥、腐殖土、凍土、膨脹土及有機物
含量大于8%的土。填料的質(zhì)量和施工要求,應符合現(xiàn)行國家標
準《建筑地基基礎工程施工質(zhì)量驗收規(guī)范》GB50202的有關規(guī)
定。
5.0.5直接受大氣影響的室外堆場人人文庫專用、散水及坡道等地面,當采用
混凝土墊層時,宜在墊層下鋪設水穩(wěn)性較好的砂、爐渣、碎石、礦
渣、灰土及三合土等材料作為加強層,其厚度不宜小于本規(guī)范第
4.2.6條~第4.2.9條的規(guī)定。
5.0.6有大面積地面荷載的廠房、倉庫及重要的建筑物地面,
應計入地基可能產(chǎn)生的不均勻變形及其對建筑物的不利影響,
并應符合現(xiàn)行國家標準《建筑地基基礎設計規(guī)范》GB50007的
·81·
有關規(guī)定。
5.0.7壓實填土地基的壓實系數(shù)和控制含水量,應符合現(xiàn)行國家
標準《建筑地基基礎設計規(guī)范》GB50007的有關規(guī)定。
5.0.8壓實系數(shù)應經(jīng)現(xiàn)場試驗驗證。
人人文庫專用
·91·
6地面的構造
6.0.1底層地面的基本構造層宜為面層、墊層和地基;樓層地面
的基本構造層宜為面層和樓板。當?shù)讓拥孛婧蜆菍拥孛娴幕緲?/p>
造層不能滿足使用或構造要求時,可增設結合層、隔離層、填充層、
找平層等其他構造層。
6.0.2地面變形縫的設置,應符合下列要求:
1底層地面的沉降縫和樓層地面的沉降縫、伸縮縫、防震縫
的設置,均應與結構相應的縫位置一致,且應貫通地面的各構造
層,并做蓋縫處理;
2變形縫應設在排水坡的分水線上,不應通過有液體流經(jīng)或
聚集的部位;
3變形縫的構造應能使其產(chǎn)生位移或變形時,不受阻、不被
破壞,且不破壞地面;變形縫的材料,應按不同要求分別選用具有
防火、防水、保溫、防油滲、防腐蝕、防蟲害性能的材料。
6.0.3底層地面的混凝土墊層,應設置縱向縮縫和橫向縮縫,并
應符合下列要求:
1縱向縮縫應采用平頭縫或企口縫[圖6.0.3(a)、(b)],其
間距宜為3m~6m;
2縱向縮縫采用企口縫時人人文庫專用,墊層的厚度不宜小于150mm,企
口拆模時的混凝土抗壓強度不宜低于3MPa;
3橫向縮縫宜采用假縫[圖6.0.3(c)],其間距宜為6m~
12m;高溫季節(jié)施工的地面假縫間距宜為6m。假縫的寬度宜為
5mm~12mm;高度宜為墊層厚度的1/3;縫內(nèi)應填水泥砂漿或膨
脹型砂漿;
4當縱向縮縫為企口縫時,橫向縮縫應做假縫。
·02·
圖6.0.3混凝土墊層縮縫
h—混凝土墊層厚度
5在不同混凝土墊層厚度的交界處,當相鄰墊層的厚度比大
于1,小于或等于1.4時,可采用連續(xù)式變截面[圖6.0.3(d)];當
厚度比大于1.4時,可設置間斷式變截面[圖6.0.3(e)];
6大面積混凝土墊層應分區(qū)段澆筑人人文庫專用。分區(qū)段當結構設置變
形縫時,應結合變形縫位置、不同類型的建筑地面連接處和設備基
礎的位置進行劃分,并應與設置的縱向、橫向縮縫的間距相一致。
6.0.4平頭縫和企口縫的縫間應緊密相貼,不得設置隔離材料。
6.0.5室外地面的混凝土墊層宜設伸縫,間距宜為30m,縫寬宜
為20mm~30mm,縫內(nèi)應填耐候彈性密封材料,沿縫兩側的混凝
土邊緣應局部加強。
·12·
6.0.6大面積密集堆料的地面,其混凝土墊層的縱向縮縫和橫向
縮縫,應采用平頭縫,間距宜為6m。當混凝土墊層下存在軟弱下
臥層時,建筑地面與主體結構四周宜設沉降縫。
6.0.7設置防凍脹層的地面采用混凝土墊層時,縱向縮縫和橫向
縮縫均應采用平頭縫,其間距不宜大于3m。
6.0.8直接鋪設在混凝土墊層上的面層,除瀝青類面層、塊材類
面層外,應設分格縫,并應符合下列要求:
1細石混凝土面層的分格縫,應與墊層的縮縫對齊;
2水磨石、水泥砂漿、聚合物砂漿等面層的分格縫,除應與墊
層的縮縫對齊外,尚應根據(jù)具體設計要求縮小間距。主梁兩側和
柱周宜分別設分格縫;
3防油滲面層分格縫的寬度宜為15mm~20mm,其深度宜
等于面層厚度;分格縫的嵌縫材料,下層宜采用防油滲膠泥,上層
宜采用膨脹水泥砂漿封縫。
6.0.9當需要排除水或其他液體時,地面應設朝向排水溝或地漏
的排泄坡面。排泄坡面較長時,宜設排水溝。排水溝或地漏應設
置在不妨礙使用并能迅速排除水或其他液體的位置。
6.0.10疏水面積和排泄量可控制時,宜在排水地漏周圍設置排
泄坡面。
6.0.11底層地面的坡度,宜采用修正地基高程筑坡。樓層地面
的坡度,宜采用變更填充層、找平層的厚度或結構起坡。
6.0.12地面排泄坡面的坡度,應符合下列要求:
1整體面層或表面比較光滑的塊材面層人人文庫專用,宜為0.5%~1.5%;
2表面比較粗糙的塊材面層,宜為1%~2%。
6.0.13排水溝的縱向坡度不宜小于0.5%。排水溝宜設蓋板。
6.0.14地漏四周、排水地溝及地面與墻、柱連接處的隔離層,應
增加層數(shù)或局部采取加強措施。地面與墻、柱連接處隔離層應翻
邊,其高度不宜小于150mm。
6.0.15有水或其他液體流淌的地段與相鄰地段之間,應設置擋
·22·
水或調(diào)整相鄰地面的高差。
6.0.16有水或其他液體流淌的樓層地面孔洞四周翻邊高度,不
宜小于150mm;平臺臨空邊緣應設置翻邊或貼地遮擋,高度不宜
小于100mm。
6.0.17廁浴間和有防水要求的建筑地面應設置防水隔離層。樓
層地面應采用現(xiàn)澆混凝土。樓板四周除門洞外,應做強度等級不
小于C20的混凝土翻邊,其高度不小于200mm。
6.0.18在踏步、坡道或經(jīng)常有水、油脂、油等各種易滑物質(zhì)的地
面上,應采取防滑措施。
6.0.19有強烈沖擊、磨損等作用的溝、坑邊緣以及經(jīng)常受磕碰、
撞擊、摩擦等作用的室內(nèi)外臺階、樓梯踏步的邊緣,應采取加強
措施。
6.0.20建筑物四周應設置散水、排水明溝或散水帶明溝。散水
的設置應符合下列要求:
1散水的寬度,宜為600mm~1000mm;當采用無組織排水
時,散水的寬度可按檐口線放出200mm~300mm;
2散水的坡度宜為3%~5%。當散水采用混凝土時,宜按
20m~30m間距設置伸縫。散水與外墻交接處宜設縫,縫寬為
20mm~30mm,縫內(nèi)應填柔性密封材料;
3當散水不外露須采用隱式散水時,散水上面覆土厚度不應
大于300mm,且應對墻身下部作防水處理,其高度不宜小于覆土
層以上300mm,并應防止草根對墻體的傷害;
4濕陷性黃土地區(qū)散水應采用現(xiàn)澆混凝土人人文庫專用,并應設置厚
150mm的3∶7灰土或300mm厚的夯實素土墊層;墊層的外緣應
超出散水和建筑外墻基底外緣500mm。散水坡度不應小于5%,
宜每隔6m~10m設置伸縮縫。散水與外墻交接處應設縫,其縫
寬和散水的伸縮縫縫寬均宜為20mm,縫內(nèi)應填柔性密封材料。
散水的寬度應符合現(xiàn)行國家標準《濕陷性黃土地區(qū)建筑規(guī)范》
GB50025的有關規(guī)定。沿散水外緣不宜設置雨水明溝。
·32·
附錄A面層、結合層、填充層的厚度
及找平層的厚度和隔離層的
層數(shù)
A.0.1面層材料強度等級及厚度,應符合表A.0.1的規(guī)定。
表A.0.1面層材料強度等級及厚度
面層材料材料強度等級厚度(mm)
混凝土(墊層兼面層)≥C20按墊層確定
細石混凝土≥C2040~60
聚合物水泥砂漿≥M2020
水泥砂漿≥M1520
水泥鋼(鐵)屑≥M4030~40
水泥石屑≥M3030
現(xiàn)制水磨石≥C20≥30
耐磨混凝土(金屬骨料面層)≥C3050~80
鋼纖維混凝土≥CF3060
鋼纖維混凝土(墊層兼面層)≥CF30120
鋼纖維混凝土(墊層兼面層
≥CF35140
且為無縫地面)
防油滲混凝土≥C3060~70
防油滲涂料—5~7
耐熱混凝土人人文庫專用≥C20≥60
不發(fā)火花細石混凝土≥C2040~50
不發(fā)火花瀝青砂漿—20~30
防靜電水磨石≥C2040
防靜電水泥砂漿≥M1540~50
防靜電塑料板—2~3
防靜電橡膠板—2~8
防靜電活動地板—150~400
·42·
續(xù)表A.0.1
面層材料材料強度等級厚度(mm)
通風活動地板—300~400
水泥花磚≥MU1520~40
預制水磨石板≥C2025~30
陶瓷錦磚(馬賽克)—5~8
陶瓷地磚(防滑地磚、釉面地磚)———8~14
大理石、花崗石板—20~40
耐酸瓷板(磚)—20、30、65
花崗巖條、塊石≥MU6080~120
塊石≥MU30100~150
玻璃板(不銹鋼壓邊、收口)—12~24
鑄鐵板—7~10
網(wǎng)紋鋼板—6
網(wǎng)絡地板—40~70
單層18~22
木板、竹板———
雙層12~20
薄型木板(席紋拼花)—8~12
強化復合木地板—8~12
聚氨酯涂層—1.2
丙烯酸涂料—0.25
聚氨酯自流平涂料—2~4
環(huán)氧樹脂自流平涂料—3~4
環(huán)氧樹脂自流平砂漿≥80MPa4~7
干式環(huán)氧樹脂砂漿≥80MPa3~5
人人文庫專用聚酯砂漿—4~7
聚氯乙烯板含石英塑料板和塑膠板—1.6~3.2
橡膠板—3
3.5~6.5(含發(fā)泡層、
聚氨酯橡膠復合面層—
網(wǎng)格布等多種材料)
運動橡膠面層—4~5
單層5~8
地毯—
雙層8~10
·52·
續(xù)表A.0.1
面層材料材料強度等級厚度(mm)
地磚8~10
地面輻射水泥砂漿20~30
—
供暖面層木板、
強化復合木地板12~20
礦渣、碎石(兼墊層)—80~150
煤矸石磚、平鋪53
≥MU10
耐火磚側鋪115
注:1雙層木板、竹板地板面層厚度不包括毛地板厚,其面層用硬木制作時,板的
凈厚度宜為12mm~20mm;
2雙層強化復合木地板面層厚度不包括泡沫塑料墊層、毛板、細木工板、中密
度板厚;
3熱源為低溫熱水的地面輻射供暖,由面層、找平層、隔離層、填充層、絕熱層、
防潮層等組成,并應符合現(xiàn)行國家標準《輻射供暖供冷技術規(guī)程》JGJ142
的有關規(guī)定;
4本規(guī)范中瀝青類材料均指石油瀝青;
5防油滲混凝土的抗?jié)B性能宜按現(xiàn)行國家標準《普通混凝土長期性能和耐久
性能試驗方法標準》GB/T50082進行檢測,以10號機油為介質(zhì),以試件不
出現(xiàn)滲油現(xiàn)象的最大不透油壓力為1.5MPa;
6防油滲涂料粘結抗拉強度為大于或等于0.3MPa;
7鑄鐵板厚度指面層厚度;
8耐磨混凝土面層不包括金屬骨料5mm~7mm厚的耐磨材料;
9涂料的涂刷和噴涂,不得少于3遍,其配合比和制備及施工,必須嚴格按各
種涂料的要求進行;
10鋼纖維混凝土面層與混凝土墊層有可靠粘結時,面層可減薄,但不應小
于人人文庫專用40mm;
11面層材料為水泥鋼(鐵)屑、現(xiàn)制水磨石、防靜電水磨石、防靜電水泥砂漿
的厚度,其包含結合層;
12防靜電活動地板、通風活動地板的厚度是指地板成品的高度;
13玻璃板、強化復合木地板、聚氯乙烯板、運動橡膠面層,宜采用專用膠粘結
或粘鋪;
14地毯雙層的厚度,包含橡膠海綿墊層;
15聚氨酯橡膠復合面層的厚度,包含發(fā)泡層、網(wǎng)格布等多種材料。
·62·
A.0.2結合層材料及厚度,應符合表A.0.2的規(guī)定。
表A.0.2結合層材料及厚度
面層材料結合層材料厚度(mm)
1∶2水泥砂漿
大理石、花崗石板20~30
或1∶3干硬性水泥砂漿
1∶2水泥砂漿
水泥花磚20~30
或1∶3干硬性水泥砂漿
陶瓷錦磚(馬賽克)1∶1水泥砂漿5
陶瓷地磚1∶2水泥砂漿
10~30
(防滑地磚、釉面地磚)或1∶3干硬性水泥砂漿
塊石砂、爐渣60
1∶2水泥砂漿45
鑄鐵板、網(wǎng)紋鋼板
或砂、爐渣60
1∶2水泥砂漿15~20
花崗巖條(塊)石
或砂60
樹脂膠泥3~5
或水玻璃砂漿15~20
耐酸瓷板(磚)
或聚酯砂漿10~20
或聚合物水泥砂漿10~20
瀝青砂漿20
耐酸花崗巖人人文庫專用或樹脂砂漿10~20
或聚合物水泥砂漿10~20
耐磨混凝土刷水泥漿一道(摻建筑膠,
—
(金屬骨料)下一層為不低于C30混凝土)
刷水泥漿一道(摻建筑膠,
鋼纖維混凝土—
下一層為不低于C30混凝土)
·72·
續(xù)表A.0.2
面層材料結合層材料厚度(mm)
防靜電水磨石、防靜電水泥漿一道,1∶3防靜電
防靜電水泥砂漿水泥砂漿內(nèi)配導靜電接地網(wǎng)—
防靜電塑料板、
防靜電橡膠板專用膠粘劑粘貼—
專用膠粘劑粘結—
玻璃板(用不銹鋼
C30細石混凝土表面抹平40
壓邊收口)
或木板表面刷防腐劑及木龍骨20
木地板(實貼)粘結劑、木板小釘—
泡沫塑料襯墊3~5
強化復合木地板
毛板、細木工板、中密度板15~18
1∶2水泥砂漿20
聚氨酯涂層
或C25~C30細石混凝土40
環(huán)氧稀膠泥一道
環(huán)氧樹脂自流平涂料40
C25~C30細石混凝土
環(huán)氧樹脂自流平砂漿環(huán)氧稀膠泥一道
40~50
聚酯砂漿C25~C30細石混凝土
聚氯乙烯板專用膠粘劑粘貼—
(含石英塑料板、1∶2水泥砂漿20
塑膠板)、橡膠板
或C20細石混凝土30
聚氨酯橡膠復合面層人人文庫專用、樹脂膠泥自流平層3
運動橡膠板面層C25~C30細石混凝土40~50
1∶3水泥砂漿20
地面輻射供暖面層C20細石混凝土內(nèi)配鋼絲網(wǎng)
60
(中間配加熱管)
網(wǎng)絡地板面層1∶2~1∶3水泥砂漿20
·82·
A.0.3填充層材料強度等級或配合比及其厚度,應符合表
A.0.3的規(guī)定。
表A.0.3填充層材料強度等級或配合比及其厚度
填充層材料強度等級或配合比厚度(mm)
水泥爐渣1∶630~80
水泥石灰爐渣1∶1∶830~80
陶?;炷罜1030~80
輕骨料混凝土C1030~80
加氣混凝土塊M5.0≥50
水泥膨脹珍珠巖塊1∶6≥50
A.0.4找平層材料強度等級或配合比及其厚度,應符合表
A.0.4的規(guī)定。
表A.0.4找平層材料強度等級或配合比及其厚度
找平層材料強度等級或配合比厚度(mm)
水泥砂漿1∶3≥15
細石混凝土C15~C20≥30
A.0.5建筑地面隔離層的層數(shù),應符合表A.0.5的規(guī)定:
表A.0.5隔離層的層數(shù)
隔離層材料層數(shù)(或道數(shù))
石油瀝青油氈一層或二層
防水卷材一層
人人文庫專用有機防水涂料一布三膠
防水涂膜(聚氨酯類涂料)二道或三道
防油滲膠泥玻璃纖維布一布二膠
注:1石油瀝青油氈,不應低于350g/m2;
2防水涂膜總厚度一般為1.5mm~2mm;
3防水薄膜(農(nóng)用薄膜)作隔離層時,其厚度為0.4mm~0.6mm;
4用于防油滲隔離層可采用具有防油滲性能的防水涂膜材料。
·92·
附錄B混凝土墊層厚度
表B混凝土墊層厚度
地面荷載類型混凝土強度等級混凝土墊層的
厚度(mm)
C15150~140
20~30C20140~120
大面積密集C25130~120
(/2)
堆料kNmC15180~150
50C20160~140
C25140~120
無機床基礎的臥式車床、搖壁鉆床、外圓C15180~150
磨床、內(nèi)圓磨床、滾齒機、
普通金屬切削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旅游行業(yè)數(shù)字化轉型項目投資合同
- 婚前合伙購房協(xié)議書
- 綠色能源項目培訓服務合同
- 醫(yī)療器械保修合同
- 電子產(chǎn)品維修免責聲明及協(xié)議
- 重大項目推進致辭及啟動儀式方案
- 電子支付服務運營協(xié)議
- 房屋中介獨家委托協(xié)議
- 上海中介租房服務合同
- 食材配送、包裝、運輸、驗收、售后服務方案應急預案
- 萬千教育學前讀懂兒童的思維:支持自主游戲中的圖式探索
- 無障礙設施監(jiān)理實施細則
- 中石化YC分公司易捷便利店市場營銷策略研究
- 可轉換病區(qū)應急預案與流程
- 《燃放煙花的利與弊》課件
- 醫(yī)院護理培訓課件:《病區(qū)環(huán)境管理查房》
- 《小羊和蝴蝶》繪本故事
- 鋼筋工理論考試題庫及答案
- 大數(shù)據(jù)技術基礎及應用教程(Linux+Hadoop+Spark) 習題答案
- 中國古代史年代尺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