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研究生招生考試《中醫(yī)臨床醫(yī)學綜合能力》真題-2_第1頁
2022年研究生招生考試《中醫(yī)臨床醫(yī)學綜合能力》真題-2_第2頁
2022年研究生招生考試《中醫(yī)臨床醫(yī)學綜合能力》真題-2_第3頁
2022年研究生招生考試《中醫(yī)臨床醫(yī)學綜合能力》真題-2_第4頁
2022年研究生招生考試《中醫(yī)臨床醫(yī)學綜合能力》真題-2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9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精品文檔-下載后可編輯年研究生招生考試《中醫(yī)臨床醫(yī)學綜合能力》真題2022年研究生招生考試《中醫(yī)臨床醫(yī)學綜合能力》真題

單選題(共119題,共119分)

1.肺調(diào)通水道的功能依賴于()。

A.肺主一身之氣

B.肺司呼吸而生宗氣

C.肺主宣發(fā)肅降

D.肺朝百脈而主治節(jié)

2.下列選項中,反映陰陽對立制約關(guān)系的是()。

A.寒極生熱,重陰必陽

B.熱極生寒,重陽必陰

C.陰在內(nèi),陽之守也

D.動極者,鎮(zhèn)之以靜

3.抑木扶土法的理論基礎是()。

A.五行相乘

B.五行相侮

C.五行相克

D.五行相生

4.肝與肺在生理上的協(xié)調(diào),主要表現(xiàn)于()。

A.氣機的調(diào)節(jié)

B.血液的運行

C.津液的代謝

D.營衛(wèi)的協(xié)調(diào)

5.精血互生互化的依據(jù)是()。

A.肺腎同源

B.肝腎同源

C.脾腎同源

D.心腎同源

6.“脾氣散精,上歸于肺”所反映的生理功能是()。

A.脾陽主升

B.脾主運化

C.脾主轉(zhuǎn)輸

D.脾主升清

7.能加強表里兩經(jīng)在體內(nèi)聯(lián)系的是()。

A.經(jīng)筋

B.經(jīng)別

C.別絡

D.奇經(jīng)

8.十二經(jīng)別的循行特點是()。

A.離、入、出、合

B.起、結(jié)、聚、布

C.多交叉于十二經(jīng)脈

D.多從肘膝以下分出

9.導致心氣渙散不收的病機是()。

A.悲則氣消

B.恐則氣下

C.驚則氣亂

D.喜則氣緩

10.因?qū)嵭敖Y(jié)聚,阻滯經(jīng)絡氣血不能外達的病機是()。

A.由實轉(zhuǎn)虛

B.虛實夾雜

C.真虛假實

D.真實假虛

11.《臨證指南醫(yī)案》所謂“陽氣之變動”指的是()。

A.風氣內(nèi)動

B.氣機逆亂

C.火熱內(nèi)生

D.暑熱擾神

12.寒戰(zhàn)與高熱交替,每兩日發(fā)作一次者多見于的病證是()。

A.少陽證

B.營分證

C.濕溫病

D.瘧疾

13.脾腎氣虛可導致的病癥是()。

A.月經(jīng)后期

B.月經(jīng)色紅質(zhì)稠

C.月經(jīng)過多

D.經(jīng)期腹部冷痛

14.脈有胃氣的主要表現(xiàn)是()。

A.不浮不沉,不大不小

B.從容、和緩、流利

C.柔和有力,節(jié)律整齊

D.尺脈沉取應指有力

15.呼吸微弱,汗出不止,面色蒼白,口開目合,手撒身軟,二便失禁,脈微欲絕者,所屬的證候是()。

A.氣陷證

B.亡陽證

C.氣逆證

D.氣脫證

16.痰蒙心神證和痰火擾神證皆可出現(xiàn)的表現(xiàn)是()。

A.面色晦滯

B.舌苔厚膩

C.狂躁妄動

D.表情冷漠

17.入湯劑宜先煎的藥物是()。

A.煅石膏

B.爐甘石

C.瓦楞子

D.珍珠

18.按照藥性理論,治療久瀉久痢,遺精滑精等滑脫不禁證候的藥物大多具有的藥味是()。

A.淡味

B.甘味

C.咸味

D.酸味

19.金銀花具有而連翹不具有的功效是()。

A.涼血止痢

B.化瘀消斑

C.消腫散結(jié)

D.疏散風熱

20.性味辛苦溫,歸肺胃大腸經(jīng)的藥物是()。

A.川楝子

B.薤白

C.烏藥

D.橘皮

21.下列選項中,不屬于檳榔主治病證的是()。

A.脾虛濕滯,脘痞便溏

B.水腫脹滿,二便不利

C.瘧疾寒熱往來

D.食積氣滯,腹脹便秘

22.有大毒,內(nèi)服不宜生用,宜炮制后入丸散用的藥物是()。

A.昆明山海棠

B.雷公藤

C.馬錢子

D.升藥

23.下列方劑中,組成藥物不含川芎的是()。

A.血府逐瘀湯

B.復元活血湯

C.溫經(jīng)湯

D.補陽還五湯

24.下列方劑中,柴胡用量宜小的是()。

A.四逆散

B.逍遙散

C.補中益氣湯

D.小柴胡湯

25.從方證病機演變的角度分析,下列選項中,關(guān)聯(lián)性最大的一組方劑是()。

A.白虎湯-白虎加人參湯-竹葉石膏湯-生脈散

B.四逆散-當歸四逆湯-四逆湯-回陽救急湯

C.導赤散-瀉白散-龍膽瀉肝湯-清胃散

D.桂枝湯-玉屏風散-補中益氣湯-牡蠣散

26.蘇子降氣湯證的病機要點是()。

A.胃氣虛弱,痰濁內(nèi)阻

B.胃虛有熱,氣逆不降

C.風寒束肺,痰熱內(nèi)蘊

D.痰涎壅肺,腎陽不足

27.完帶湯證的病位是()。

A.肝、脾

B.肝、腎

C.脾、腎

D.脾、胃

28.下列各組方劑中,均為表寒里熱兼治的是()。

A.桂枝湯、銀翹散

B.九味羌活湯、大青龍湯

C.小柴胡湯、蒿芩清膽湯

D.溫脾湯、大柴胡湯

29.下列選項中,不屬于《傷寒論》四逆散原方加減法的是()。

A.咳者,加杏仁

B.悸者,加桂枝

C.小便不利者,加茯苓

D.泄利下重者,加薤白

30.治療瀉下滑脫不禁,應首選的方劑是()。

A.四神丸

B.補中益氣湯

C.附子理中丸

D.真人養(yǎng)臟湯

31.平素情志不暢,癥見腹部結(jié)塊,或左或右,走竄不定,按之略痛,脘肋不舒,噯氣頻頻,便艱納呆,舌苔薄,脈弦者,其診斷是()。

A.腹痛

B.脅痛

C.聚證

D.疝氣

32.患者腹大脹滿,按之如囊裹水,胸脘脹悶,得熱稍舒,精神困倦,畏寒乏力,大便稀溏,小便短少,舌苔白膩,脈緩。治宜選用的方劑是()。

A.胃苓湯

B.實脾飲

C.金匱腎氣丸

D.附子理中丸

33.患者眩暈耳鳴,頭痛且脹,每因惱怒而頭暈,頭痛加劇,面色潮紅,急躁易怒,少寐多夢,口苦,舌紅少苔,脈弦細數(shù),其治法是()。

A.平肝潛陽,滋養(yǎng)肝陰

B.化痰息風,平肝止眩

C.鎮(zhèn)肝息風,化痰通絡

D.滋陰潛陽,息風通絡

34.患者咳喘,心悸,咯痰清稀,面浮肢腫,腹脹脘痞,納差怕冷,舌胖質(zhì)暗,苔白滑,脈沉細。

治療該患者應首選的方劑是()。

A.補肺湯合生脈散

B.金水六君煎合桃紅飲

C.平喘固本湯合參蛤散

D.真武湯合五苓散

35.患者生氣后突然出現(xiàn)昏倒,不省人事,牙關(guān)緊閉,口噤不開,兩手握固,肢體強痙。

若兼見面赤身熱,氣粗口臭,躁擾不寧,舌苔黃膩,脈弦滑而數(shù)者,其治法是()。

A.祛風養(yǎng)血,化瘀通絡

B.滋陰潛陽,息風通絡

C.清肝息風,辛涼開竅

D.豁痰息風,辛溫開竅

36.患者生氣后突然出現(xiàn)昏倒,不省人事,牙關(guān)緊閉,口噤不開,兩手握固,肢體強痙。

若兼見面白唇暗,靜臥不煩,四肢不溫,痰涎壅盛,舌苔白膩,脈沉滑者,治宜選用的方劑是()。

A.蘇合香丸合滌痰湯

B.蘇合香丸合溫膽湯

C.局方至寶丹合羚羊角湯

D.安宮牛黃丸合羚羊角湯

37.下列各組穴位中,可治療肺系、咽喉、胸膈等疾患的是()。

A.外關(guān)、足臨泣

B.后溪、申脈

C.公孫、內(nèi)關(guān)

D.列缺、照海

38.下列各組穴位中,均為原穴的是()。

A.大陵、靈道、神門

B.太沖、商丘、京骨

C.太白、丘墟、陽池

D.太淵、太溪、陽溪

39.下列面部顴弓下緣中央與下頜切跡之間凹陷中的穴位是()。

A.顴髎

B.下關(guān)

C.頰車

D.聽宮

40.患者咽部輕微腫痛,兼見口干咽燥,手足心熱,舌紅少苔,脈細數(shù)。治療宜選的穴位是()。

A.太溪、照海、魚際、三陰交

B.少商、合谷、尺澤、內(nèi)庭

C.魚際、合谷、太淵、關(guān)沖

D.少商、尺澤、曲池、三陰交

41.患者胃脘脹痛拒按,伴噯腐吞酸,大便不爽,苔厚膩,脈滑,根據(jù)子母補瀉法,治療宜選的穴位是()。

A.解溪

B.內(nèi)庭

C.陷谷

D.厲兌

42.“奪血者無汗”所說明的生理關(guān)系是()。

A.氣與血

B.氣與津

C.血與津

D.精與津

43.《靈樞》所謂足陽明“氣盛”的表現(xiàn)是()。

A.足不收脛枯

B.胃中寒脹滿

C.身以前皆熱

D.身以前皆寒栗

44.陽病治陰的具體應用是()。

A.善補陽者,必于陰中求陽

B.善補陰者,必于陽中求陰

C.壯水之主,以制陽光

D.益火之源,以消陰翳

45.下列選項中,不屬于邪盛神亂所致失神表現(xiàn)的是()。

A.神昏鄭聲

B.躁擾不寧

C.循衣摸床

D.喉中痰鳴

46.面色青與面色黑的共同主病是()。

A.水飲

B.寒證

C.驚風

D.陽虛

47.以脈位表淺為特征的脈是()。

A.浮脈、洪脈、革脈

B.浮脈、濡脈、細脈

C.浮脈、散脈、動脈

D.浮脈、芤脈、促脈

48.既主虛又主濕的脈象是()。

A.濡脈、短脈

B.細脈、弱脈

C.緩脈、濡脈

D.緩脈、結(jié)脈

49.下列選項中,不屬于真虛假實所致腹部脹滿癥特點的是()。

A.時有緩解

B.按之不痛

C.喜溫喜按

D.硬滿拒按

50.新起惡寒微發(fā)熱,頭身疼痛,無汗,鼻塞流涕,口不渴,舌苔白而潤,脈浮緊者,所屬的證候是()。

A.風寒表證

B.風熱表證

C.暑邪夾濕表證

D.風寒夾濕表證

51.風寒束肺證和風熱犯肺證的共同癥狀是()。

A.咳嗽痰稀

B.苔白脈浮

C.咽喉腫痛

D.發(fā)熱惡寒

52.瀉下黃褐臭穢稀便,腹痛,肛門灼熱,口渴,舌紅苔黃膩,脈滑數(shù)者,所屬的證候是()。

A.食滯胃腸證

B.大腸濕熱證

C.濕熱蘊脾證

D.腸熱腑實證

53.下列選項中,不是少陰寒化證辨證依據(jù)的是()。

A.畏寒欲寐

B.下利清谷

C.四肢厥冷

D.時腹自痛

54.枸杞子配菊花屬于藥物七情中的()。

A.相須

B.相使

C.相畏

D.相惡

55.治療小兒疳積,宜選用的藥物是()。

A.郁李仁

B.芒硝

C.蘆薈

D.商陸

56.蘄蛇、烏梢蛇功效的共同點是()。

A.祛風,通絡,止痙

B.祛風,散寒,利水

C.祛風除濕,溫經(jīng)止痛

D.散寒止痛,平肝定驚

57.萆薢的功效是()。

A.利尿通淋,涼血止血

B.利尿通淋,滲濕止瀉

C.利濕退黃,解毒消腫

D.利濕祛濁,祛風除痹

58.常用磁石而不用龍骨治療的病證是()。

A.肝陽眩暈

B.目暗不明

C.心悸失眠

D.遺精滑精

59.治療肝腎不足所致的崩漏下血,宜炒用的藥物是()。

A.續(xù)斷

B.菟絲子

C.補骨脂

D.益智仁

60.既能澀腸止瀉,又能斂肺止咳,并能止痛的藥物是()。

A.五倍子

B.五味子

C.訶子

D.罌粟殼

61.硫黃內(nèi)服的用法用量是()。

A.入丸散服,1.5~3g

B.入丸散服,6~9g

C.入煎劑,0.5~1g

D.入煎劑,10~15g

62.透膿散組成中含有的藥物是()。

A.桔梗

B.白芷

C.皂角刺

D.赤芍

63.下列關(guān)于十棗湯服用方法的敘述中,不符合《傷寒論》原方用法要求的是()。

A.甘遂、大戟、芫花各等份,分別搗為散

B.體質(zhì)強壯者一錢匕,瘦弱者服半錢

C.用十枚大棗煎湯,納藥末,臨臥冷服

D.得快下利后,糜粥自養(yǎng)

64.當歸四逆湯的功用是()。

A.溫經(jīng)散寒,養(yǎng)血通脈

B.溫經(jīng)散寒,祛瘀養(yǎng)血

C.益氣溫經(jīng),和血通痹

D.溫陽補血,散寒通滯

65.具有益氣補血、健脾養(yǎng)心功用的方劑是()。

A.溫脾湯

B.實脾散

C.歸脾湯

D.健脾丸

66.下列方劑中,遣藥配伍寓“金水相生”之意的是()。

A.一貫煎

B.六味地黃丸

C.百合固金湯

D.大補陰丸

67.實脾散中配伍木瓜的主要用意是()。

A.育陰護津

B.醒脾化濕

C.化濕和胃

D.舒筋活絡

68.神思恍惚,心悸易驚,善悲欲哭,肢體困乏,飲食銳減,舌淡苔薄白,脈沉細者,其治法是()。

A.健脾解郁,化痰醒神

B.健脾益氣,養(yǎng)心安神

C.補脾和胃,安神定志

D.鎮(zhèn)肝寧心,化痰安神

69.突然昏仆,四肢抽搐,口吐涎沫,證屬風痰閉阻者,治療應首選的方劑是()。

A.導痰湯

B.滌痰湯

C.定癇丸

D.鎮(zhèn)肝熄風湯

70.咳吐濁唾涎沫,其質(zhì)較黏稠,咳聲不揚,口渴咽燥,午后潮熱,舌紅而干,脈虛數(shù)者,治療應首選的方劑是()。

A.清金化痰湯合桑杏湯

B.桔梗杏仁煎合瀉白散

C.麥門冬湯合清燥救肺湯

D.加味桔梗湯合桑白皮湯

71.冷哮證發(fā)作期,治療應首選的方劑是()。

A.射干麻黃湯

B.越婢加半夏湯

C.定喘湯

D.厚樸麻黃湯

72.肝郁發(fā)熱日久,熱傷陰液者,治宜首選的方劑是()。

A.青蒿鱉甲湯

B.滋水清肝飲

C.一貫煎

D.丹梔逍遙散

73.患者咳喘,心悸,咯痰清稀,面浮肢腫,腹脹脘痞,納差怕冷,舌胖質(zhì)暗,苔白滑,脈沉細。

該患者的證候是()。

A.肺腎氣虛

B.肺脾氣虛

C.陽虛水泛

D.心腎不交

74.患者咳喘,心悸,咯痰清稀,面浮肢腫,腹脹脘痞,納差怕冷,舌胖質(zhì)暗,苔白滑,脈沉細。

對該患者的治法是()。

A.補肺益腎,止咳平喘

B.溫腎健脾,化飲利水

C.補肺益脾,消腫定悸

D.交通心腎,安神定志

75.患者生氣后突然出現(xiàn)昏倒,不省人事,牙關(guān)緊閉,口噤不開,兩手握固,肢體強痙。

若病情進一步發(fā)展而出現(xiàn)目合口張,鼻鼾息微,手撒肢冷,汗多,二便失禁,舌痿,脈微欲絕者,此時的治法是()。

A.清肝息風,辛涼開竅

B.益氣固陽,救陰固脫

C.豁痰息風,辛溫開竅

D.滋陰潛陽,息風通絡

76.八會穴中,臟會章門所在的經(jīng)脈是()。

A.脾經(jīng)

B.肝經(jīng)

C.胃經(jīng)

D.任脈

77.根據(jù)骨度分寸定位法,二穴相距為2寸的是()。

A.神門與通里

B.照海與復溜

C.間使與郄門

D.陰陵泉與地機

78.下列選項中,屬于遠部取穴的是()。

A.氣短胸悶取膻中

B.皮膚瘙癢取膈俞

C.失眠多夢取神門

D.頭項強痛取昆侖

79.下列選項中,不屬于俞募配穴的是()。

A.肺俞、中府

B.胃俞、中脘

C.膀胱俞、中極

D.小腸俞、天樞

80.根據(jù)五行歸類,肝之變動為()。

A.握

B.憂

C.噦

D.栗

81.根據(jù)五行歸類,腎之變動為()。

A.握

B.憂

C.噦

D.栗

82.腎陽虛損以致脾陽不振的治法是()。

A.益火補土法

B.金水相生法

C.瀉火補水法

D.培土制水法

83.腎陰不足,心火偏亢,心腎不交的治法是()。

A.益火補土法

B.金水相生法

C.瀉火補水法

D.培土制水法

84.耳聾百節(jié)皆縱的病機是()。

A.太陽之脈終絕

B.太陰之脈終絕

C.少陽之脈終絕

D.少陰之脈終絕

85.腹脹閉不得息,善噫的病機是()。

A.太陽之脈終絕

B.太陰之脈終絕

C.少陽之脈終絕

D.少陰之脈終絕

86.咽部色紅,腫痛不顯者,其病機是()。

A.胃陰不足,津不上承

B.胃火亢盛,循經(jīng)上蒸

C.肺胃熱盛,火毒熏蒸

D.腎陰虧虛,虛火上炎

87.齒齦紅腫疼痛者,其病機是()。

A.胃陰不足,津不上承

B.胃火亢盛,循經(jīng)上蒸

C.肺胃熱盛,火毒熏蒸

D.腎陰虧虛,虛火上炎

88.排便不爽所屬的證候是()。

A.脾腎陽虛證

B.肝郁脾虛證

C.脾虛氣陷證

D.脾腎氣虛證

89.肛門氣墜所屬的證候是()。

A.脾腎陽虛證

B.肝郁脾虛證

C.脾虛氣陷證

D.脾腎氣虛證

90.心悸怔忡,形寒肢冷,肢腫尿少,舌質(zhì)淡暗或青紫,苔白滑,脈沉細者,所屬的證候是()。

A.心陽虛證

B.脾腎陽虛證

C.腎陽虛證

D.心腎陽虛證

91.形寒肢冷,腰膝腹部冷痛,久瀉久痢,完谷不化,舌質(zhì)淡胖,苔白滑,脈沉遲無力者,所屬的證候是()。

A.心陽虛證

B.脾腎陽虛證

C.腎陽虛證

D.心腎陽虛證

92.蟬蛻、牛蒡子功效的共同點是()。

A.疏散風熱,清利頭目

B.疏散風熱,利咽透疹

C.發(fā)表透疹,清熱解毒

D.疏風清熱,明目退翳

93.薄荷、蔓荊子功效的共同點是()。

A.疏散風熱,清利頭目

B.疏散風熱,利咽透疹

C.發(fā)表透疹,清熱解毒

D.疏風清熱,明目退翳

94.治療寒疝腹痛,宜選用的藥物是()。

A.干姜

B.蓽茇

C.花椒

D.小茴香

95.治療濕疹陰癢,宜選用的藥物是()。

A.干姜

B.蓽茇

C.花椒

D.小茴香

96.既治肺熱咳嗽,又治胃熱嘔吐的藥物是()。

A.桑白皮

B.旋覆花

C.馬兜鈴

D.枇杷葉

97.既治肺熱咳嗽,又治痔瘡腫痛的藥物是()。

A.桑白皮

B.旋覆花

C.馬兜鈴

D.枇杷葉

98.半夏瀉心湯組成中含有的藥物是()。

A.黃連,生姜

B.細辛,肉桂

C.黃芩,黃柏

D.人參,干姜

99.烏梅丸組成中含有的藥物是()。

A.黃連,生姜

B.細辛,肉桂

C.黃芩,黃柏

D.人參,干姜

100.屬于清營湯證臨床特征的是()。

A.皮膚蒸熱

B.壯熱煩渴

C.身熱夜甚

D.高熱驚厥

101.屬于羚角鉤藤湯證臨床特征的是()。

A.皮膚蒸熱

B.壯熱煩渴

C.身熱夜甚

D.高熱驚厥

102.復元活血湯中配伍天花粉的主要用意是()。

A.清熱潤燥

B.清熱散結(jié)

C.清熱排膿

D.消瘀散結(jié)

103.貝母瓜蔞散中配伍天花粉的主要用意是()。

A.清熱潤燥

B.清熱散結(jié)

C.清熱排膿

D.消瘀散結(jié)

104.治療心脾兩虛所致癲證,應首選的方劑是()。

A.養(yǎng)心湯合甘麥大棗湯

B.黃芪湯合酸棗仁湯

C.六君子湯合二陰煎

D.六味地黃丸合交泰丸

105.治療心腎不交所致不寐,應首選的方劑是()。

A.養(yǎng)心湯合甘麥大棗湯

B.黃芪湯合酸棗仁湯

C.六君子湯合二陰煎

D.六味地黃丸合交泰丸

106.肺癰成癰期的治法是()。

A.清肺解毒,化瘀消癰

B.化瘀排膿

C.清肺消癰,軟堅散結(jié)

D.排膿解毒

107.肺癰潰膿期的治法是()。

A.清肺解毒,化瘀消癰

B.化瘀排膿

C.清肺消癰,軟堅散結(jié)

D.排膿解毒

108.四肢痿軟麻木,身體困重,足脛發(fā)熱,胸脘痞悶,小便短赤,舌苔黃膩。脈滑數(shù)者,治療應選的方劑是()。

A.三仁湯

B.白虎加桂枝湯

C.羌活勝濕湯

D.加味二妙散

109.四肢關(guān)節(jié)疼痛,局部灼熱紅腫,伴發(fā)熱惡風,煩悶口渴,舌苔黃燥,脈滑數(shù)者,治療應選的方劑是()。

A.三仁湯

B.白虎加桂枝湯

C.羌活勝濕湯

D.加味二妙散

110.消渴病并發(fā)中風偏癱的機理是()。

A.陰虛熱熾,痰阻經(jīng)絡

B.腎陰虧損,精血不足

C.陰虛內(nèi)熱,脈絡失養(yǎng)

D.燥熱傷陰,絡脈瘀阻

111.消渴病并發(fā)視瞻昏渺的機理是()。

A.陰虛熱熾,痰阻經(jīng)絡

B.腎陰虧損,精血不足

C.陰虛內(nèi)熱,脈絡失養(yǎng)

D.燥熱傷陰,絡脈瘀阻

112.偏頭痛取風池、俠溪,其配穴方法是()。

A.本經(jīng)配穴法

B.同名經(jīng)配穴法

C.前后配穴法

D.表里經(jīng)配穴法

113.骨痹疼痛取涌泉、昆侖,其配穴方法是()。

A.本經(jīng)配穴法

B.同名經(jīng)配穴法

C.前后配穴法

D.表里經(jīng)配穴法

114.天柱穴所屬的經(jīng)脈是()。

A.足少陽膽經(jīng)

B.手少陽三焦經(jīng)

C.手太陽小腸經(jīng)

D.足太陽膀胱經(jīng)

115.天宗穴所屬的經(jīng)脈是()。

A.足少陽膽經(jīng)

B.手少陽三焦經(jīng)

C.手太陽小腸經(jīng)

D.足太陽膀胱經(jīng)

116.三棱針刺絡法常取的腧穴是()。

A.大椎、少商

B.曲澤、委中

C.肺俞、胃俞

D.合谷、太沖

117.三棱針點刺法常取的腧穴是()。

A.大椎、少商

B.曲澤、委中

C.肺俞、胃俞

D.合谷、太沖

118.治療急性泄瀉,宜選用的穴位是()。

A.內(nèi)關(guān)、足三里、中脘

B.天樞、足三里、神闕

C.天樞、陰陵泉、上巨虛

D.天樞、豐隆、氣海

119.治療慢性泄瀉,宜選用的穴位是()。

A.內(nèi)關(guān)、足三里、中脘

B.天樞、足三里、神闕

C.天樞、陰陵泉、上巨虛

D.天樞、豐隆、氣海

多選題(共60題,共60分)

120.膽為六腑,又屬奇恒之腑的根據(jù)是()。

A.膽無判斷事物,做決定的作用

B.膽不傳化飲食糟粕

C.膽為“中精之府”

D.膽附于肝,為空腔器官

121.氣對血液和津液進行的作用有()。

A.溫煦作用

B.氣化作用

C.推動作用

D.固攝作用

122.脾開竅于口的內(nèi)涵是()。

A.飲食口味與脾運化相關(guān)

B.脾之合肉,其榮在唇

C.脾氣通于口

D.脾轉(zhuǎn)輸津液

123.臟與腑相表里的主要依據(jù)是()。

A.經(jīng)絡循行線路陰陽相對

B.經(jīng)絡循行相互絡屬

C.生理、病理密切相關(guān)

D.解剖部位相鄰或相通

124.下列選項中,符合元氣的生理功能的有()。

A.固攝精、血、津液

B.溫煦臟腑組織器官

C.激發(fā)臟腑組織生理活動

D.推動人體生長和發(fā)育

125.下列選項中,符合液的功能的有()。

A.潤養(yǎng)肌肉和孔竅

B.滑潤關(guān)節(jié)

C.濡養(yǎng)臟腑和腦髓

D.充養(yǎng)血脈

126.胃陰虧虛病機的形成原因有()。

A.溫邪久羈,耗傷陰液

B.久病不愈,消灼津液

C.嗜食肥甘,傷及胃腑

D.勞心過度,耗傷陰液

127.氣血兩虛可導致的異常舌象有()。

A.瘦薄舌

B.痿軟舌

C.短縮舌

D.類剝苔

128.下列病證中,可出現(xiàn)滑苔的有()。

A.寒證

B.痰飲

C.水腫

D.食積

129.下列選項中,符合心血虛證與心陰虛證共同表現(xiàn)的有()。

A.心悸

B.心煩

C.失眠

D.脈細

130.腎陽虛證與腎精不足證共有的臨床表現(xiàn)有()。

A.滑精早泄

B.健忘癡呆

C.腰膝酸軟

D.女子不孕

131.常用厚樸而不用蒼術(shù)治療的病證有()。

A.風濕痹證

B.熱結(jié)便秘

C.痰飲咳嗽

D.梅核氣

132.下列藥物中,既能止血,又能利尿的有()。

A.蒲黃

B.小薊

C.白茅根

D.血余炭

133.下列方劑中,遣藥配伍寓“培土生金”之意的有()。

A.白虎湯

B.參苓白術(shù)散

C.麥門冬湯

D.玉屏風散

134.銀花與連翹同用的方劑是()。

A.清營湯

B.桑菊飲

C.新加香薷飲

D.普濟消毒飲

135.乳香與沒藥同用的方劑是()。

A.活絡效靈丹

B.七厘散

C.仙方活命飲

D.犀黃丸

136.五苓散中配伍桂枝的用意是()。

A.溫經(jīng)散寒

B.解表散邪

C.平?jīng)_定悸

D.助陽化氣

137.郁病實證常見的證候是()。

A.肝氣郁結(jié)

B.氣郁化火

C.痰迷心竅

D.痰氣郁結(jié)

138.治療休息痢,扶正與祛邪兼顧的方劑有()。

A.溫脾湯

B.補中益氣湯

C.連理湯

D.四神丸

139.下列選項中,符合眩暈肝陽上亢證形成因素的有()。

A.素體陽虛

B.肝陰暗耗

C.腎陰不足

D.肝血不足

140.下列選項中,符合鼓脹病的危急癥狀有()。

A.腹大如甕

B.吐血便血

C.腹壁脈絡暴露

D.神昏抽搐

141.聚證與積證之鑒別要點在于()。

A.脹痛有無固定部位

B.結(jié)塊是否固定不移

C.有無脘脅不適

D.有無腹痛

142.下列選項中,符合脅痛辨證要點的有()。

A.痛劇喜溫者多屬血寒

B.隱痛綿綿者多屬陰虛

C.脹痛無定處者多屬氣郁

D.刺痛有定處者多屬血瘀

143.患者腹痛,下痢赤白,肛門灼熱,小便短赤,心煩口渴,舌紅苔黃膩,脈滑數(shù),治療除選用主穴位外,還應配用的穴位有()。

A.太沖

B.曲池

C.下巨虛

D.內(nèi)庭

144.下列選項中,符合針刺得氣表現(xiàn)的有()。

A.針刺部位酸脹、重麻感

B.循經(jīng)性肌肉震顫

C.針體顫動

D.針刺部位熱、涼感

145.循行于口唇的經(jīng)脈有()。

A.任脈

B.足陽明經(jīng)

C.沖脈

D.督脈

146.寒邪的性質(zhì)特點有()。

A.易致腠理不密

B.易致氣血凝滯

C.凝結(jié)阻滯

D.收縮牽引

147.形成亡陽病機的因素有()。

A.過用汗法,汗出過多

B.元氣耗散,虛陽外越

C.邪盛正衰,正不敵邪

D.寒濕侵襲,損傷陽氣

148.腸鳴轆轆的病因病機是()。

A.飲停傷胃

B.胃腸虛寒

C.胃腸氣滯不通

D.寒濕客于胃腸

149.腰痛的病因病機是()。

A.腎精虧虛失養(yǎng)

B.寒濕侵襲組絡

C.瘀血阻滯經(jīng)絡

D.濕熱蘊結(jié)下焦

150.下列證候中,可出現(xiàn)弦細脈的有()。

A.肝腎陰虛證

B.肝郁血虛證

C.肝郁氣滯證

D.肝郁脾虛證

151.陰液虧虛證的形成原因有()。

A.房事過度

B.瀉下太過

C.發(fā)汗太過

D.飲水不足

152.寒滯肝脈證的臨床表現(xiàn)可見()。

A.睪丸墜脹冷痛

B.舌質(zhì)淡苔白滑

C.脈象沉弦或遲

D.陰囊濕疹瘙癢

153.溫病氣分證的臨床表現(xiàn)可見()。

A.但熱不寒

B.斑疹隱隱

C.汗出尿黃

D.心煩口渴

154.黃芩具有而黃連不具有的功效是()。

A.涼血止血

B.清熱燥濕

C.瀉火解毒

D.除熱安胎

155.下列藥物中,不宜與藜蘆同用的是()。

A.西洋參

B.黨參

C.太子參

D.北沙參

156.下列選項中,全蝎與蜈蚣功效的共同點是()。

A.息風止痙

B.祛風除濕

C.通絡止痛

D.攻毒散結(jié)

157.下列有關(guān)開竅藥用法用量的敘述中,正確的是()。

A.麝香煎服,0.5~1g

B.石菖蒲煎服,3~9g

C.冰片入丸散服,0.5~1g

D.蘇合香入丸散服,0.3~1g

158.下列選項中,符合丹參功效的有()。

A.除煩安神

B.涼血消癰

C.化瘀止血

D.行氣解郁

159.阿膠常用于治療的病證有()。

A.出血證

B.陰虛風動

C.陰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