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治急性腰扭傷_第1頁
防治急性腰扭傷_第2頁
防治急性腰扭傷_第3頁
防治急性腰扭傷_第4頁
防治急性腰扭傷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防治急性腰扭傷防治急性腰扭傷

定義

病因

診斷

鑒別診斷

治療

預防

定義急性腰扭傷是腰部肌肉、筋膜、韌帶、椎間小關節(jié)、腰骶關節(jié)的急性損傷,多因突遭受間接外力所致。又稱為腰部肌肉勞傷、腰肌紊亂。俗稱閃腰、岔氣。是腰痛疾病中最常見的一種。病因腰段脊柱介于固定的胸段和骶段之間,既承受著身體二分之一的體重,又從事著各種復雜的運動,而周圍只有一些肌肉、筋膜、韌帶等組織,無骨性結構保護。在腰部承重和運動時,過度的負重、不良的彎腰姿勢所產(chǎn)生的強大的拉力和壓力,容易引起腰部的肌肉、筋膜、韌帶損傷。

急性腰扭傷是腰部肌肉、筋膜、韌帶等軟組織因外力作用突然受到過度牽拉而引起的急性撕裂傷,常發(fā)生于搬抬重物、腰部肌肉強力收縮時。急性腰扭傷可使腰骶部肌肉的附著點、骨膜、筋膜和韌帶等組織撕裂。中醫(yī)學對本病有較深刻的認識,如《金匱翼》載:“瘀血腰痛者,閃挫及強力舉重得之。蓋腰者,一身之要,屈伸俯仰,無不由之,若一有損傷,則血脈凝澀,經(jīng)絡壅滯,令人卒痛不能轉側,其脈澀,日輕夜重者是也。”診斷

臨床表現(xiàn)檢查

可有腰部疼痛、腰硬、兩手扶腰、行走困難、咳嗽和噴嚏時腰疼痛加重等?;颊哂邪崽е匚锸罚械幕颊咧髟V聽到清脆的響聲。傷后重者疼痛劇烈,呈持續(xù)性,部位局限固定,患者多能指出疼痛部位。當即不能活動;輕者尚能工作,但休息后或次日疼痛加重,甚至不能起床、咳嗽、深呼吸時劇烈疼痛。檢查時見患者腰部僵硬,腰前凸消失,可有脊柱側彎及骶棘肌痙攣。在損傷部位可找到明顯壓痛點。視診:脊柱側彎,疼痛引起的不對稱性肌肉痙攣,可改變脊柱的正常生理曲線,多數(shù)表現(xiàn)為不同程度的脊柱側彎畸形,一般是向患側側彎。觸診:局部壓痛:多數(shù)患者有明顯的壓痛點,與受傷部位一致部分患者同時有下肢牽扯痛。肌肉痙攣:多數(shù)患者有單側或雙側腰部肌肉緊張痙攣,多位于骶棘肌、臀大肌。這是一種疼痛引起的保護性動作。

專科檢查:直腿抬高試驗、骨盆旋轉試驗陽性。輔助檢查:X線檢查多無異常發(fā)現(xiàn)或僅見腰椎屈度變直或側彎,骨關節(jié)畸形或退行性變等。扭傷嚴重者,應拍腰骶部X線正、側、斜位片,排除腰部各部的骨折、脫位、腰椎間盤突出等。鑒別診斷腰椎間盤突出第三腰椎橫突綜合癥腰肌勞損梨狀肌綜合癥治療

西醫(yī)治療:(1)臥硬板床休息,避免腰部負荷過重勞動。(2)疼痛劇烈時,可口服消炎痛、布洛芬等藥物止痛。(3)外用藥可用扶他林涂擦患部或消炎痛膜敷貼患處,均可減輕疼痛。(4)壓痛點明顯者可用1%普魯卡因(或加入醋酸氫化可的松1毫升)作痛點封閉,并輔以物理治療。中醫(yī)治療:目的:緩解肌肉痙攣、改善血液循環(huán)、消除瘀滯、加速瘀血的吸收、促進損傷組織的修復治則:舒筋活血、消腫止痛、理筋整復1、扭傷初期宜睡硬板床2、成藥自療法:可用七厘散、云南白藥、三七粉用黃酒或溫開水送服。3、針刺療法:體針、頭針、腕踝針、耳針配合進行治療。體針(之一)取穴主穴:水溝(或左右旁開1厘米處)、后溪(或睛明)、腰痛穴。配穴:委中、命門、陽關、大腸俞、合谷。腰痛穴位置:手背,指總伸肌腱兩側,腕背橫紋下1寸處,一手兩穴體針(之二)取穴主穴:委中、阿是穴。配穴:華佗夾脊、腎俞、志室、腰眼。阿是穴位置:腰背部壓痛點在腹部之對應處即是。如壓痛點在督脈,即在任脈與痛點對應處取穴。頭針取穴主穴:枕上正中線,枕上旁線。配穴:阿是穴。阿是穴位置:腰部壓痛點(下同)。耳針取穴主穴:腰痛點、阿是穴。配穴:腰骶椎、神門、腎、交感、內(nèi)分泌。腰痛點位置:在對耳輪上腳與對耳輪下腳起始部的突起下方處。阿是穴位置:對耳輪正中壓痛點。腕踝針

取穴主穴:踝上6區(qū)、5區(qū)。踝上6區(qū)位置:踝關節(jié)上3寸,跟腱外側。踝上5區(qū)位置:相當于絕骨穴。推拿法取穴:腎俞、命門、腰陽關、大腸俞、環(huán)跳、委中、承山及腰臀部手法:揉、拿、點壓、彈撥、扳、擦等操作:松解手法、點撥止痛法、理筋整復法、整理手法、固定與功能鍛煉預防1.應該宣傳教育,減少扭傷發(fā)生率。

2.勞動時注意力要集中,特別是集體抬扛重物時,掌握正確的勞動姿勢,應注意動作的協(xié)調(diào)性。

3、受傷后要注意臥床休息與保暖。

4、平時要加強腰部肌肉的功能鍛煉。西藥方:消炎痛25mg地巴唑15mgVitB120mgTid×3

中藥方劑(一)

【辨證】腰部損傷,傷及腎氣。

【治法】補腎壯腰,理氣止痛。

【方名】桃仁杜仲湯。

【組成】紅花9克,桃仁9克,羌活9克,赤芍9克,炒杜仲15克,川斷9克,木瓜9克,小茴香9克,破故紙9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日服2次,以黃酒為引,飯后服用。

中藥方劑(二)

【辨證】氣血阻滯,腰絡不通。

【治法】行氣活血,舒筋解痙。

【方名】解痙湯加味。

【組成】白龍須15-20克,鉤藤根15克,當歸尾15克,紫丹參20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