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司法籌試命題人貴科
一、法理學命題人
(一)舒國澧
個人簡歷:男,1962年生,湖北隨州人。1979年入北京政法學院(現(xiàn)中華人民共和國
政法大學)法律系學習法律,1986年畢業(yè)并獲法學研究生學位。同年留校法律系法理學教
研室工作。1993—1994年獲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獎學金赴德國哥廷根大學(Universtaet
Goettingen)進修法哲學和法社會學。現(xiàn)任中華人民共和國政法大學專家,法理學教研室主
任,法理學專業(yè)研究生學位研究生導師組副組長。兼任《比較法研究》雜志副主編、中華人
民共和國法理學研究會理事、北京市法理學研究會理事、副秘書長等職務。1995年首批入
選“北京市跨世紀理論人才百人工程”。
研究方向:法哲學、法美學、法學辦法論、法律論證理論。
學術成果:重要著作:《在法律邊沿》(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制出版社6月版)等;合著出
版:《中華人民共和國法理縱論》、《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制史》、《中華人民共和國法理學研究
綜述與評價》等;譯著:〔德)拉德布魯赫:《法律智慧警句》(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制出版社)
等。
(二)高其才
個人簡歷:男,1964年9月生,浙江慈溪人。1985年西南政法學院畢業(yè)后,來校任教
至1997年,同年11月任清華大學法學院專家。1993年獲武漢大學法學研究生學位,獲中
華人民共和國政法大學法學博士學位?,F(xiàn)任清華大學法學院專家,清華大學法學院黨總支委
員,法學院學術委員會委員兼秘書、教學委員會委員。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學會法理學研究會
常務理事。
研究方向:法理學
學術成果:著作有:《中華人民共和國習慣法論》、《中華人民共和國少數(shù)民族習慣法
研究》、《農民法律意識與農村法律發(fā)展》(合著)、《司法公正觀念源流》(合著)等:
編著有:《法理學》等??恰懂敶腥A人民共和國法治建設兩難境地》、《法理學發(fā)展值
得思考幾種問題》等論文40多篇。
二、法制史命題人:趙曉耕
個人簡歷:男,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大學法學院專家、博士生導師,法制史教研室主任,
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大學刑事法律科學研究中心副主任,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大學刑事法律
科學研究中心刑事法律史研究所所長,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大學法律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
1984年獲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大學法學學士學位,1987年獲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大學法學
研究生學位,1998年獲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大學法學博士學位;先后任中華人民共和國人
民大學法學院講師(1989年),副專家(1994年),專家()。
研究方向: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律史、比較法律文化、臺灣法。
學術成果:著作有:專著《宋代法制研究》,中華人民共和國政法大學出版社,1994
年;主編《中華人民共和國古代土地法制述略》,中華人民共和國和平出版社,1996年(教
誨部博士點“九五”規(guī)劃項目有關研究成果);主編《臺灣地區(qū)“法律”概論》,中華人民
共和國國際廣播出版社,1997年;專著《韓非子》,香港中華書局,;專著《宋代官商及
其法律調節(jié)》,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大學出版社,;獨著,當代遠程教誨系列教材《中華人
民共和國法制史》,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大學出版社,;《中華監(jiān)察大典》,本人點校整頓
約60000字,中華人民共和國政法大學出版社,1994年8月;主編《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制
史教學案例》,北京大學出版社出版社,;主編《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制史原理與案例教程》,
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大學出版社,;專著《大衙門一一千古名案》,法律出版社,等;刊登
論文《再說〈韓非子〉》,載《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大學報刊復印資料》,第6期;《民國
監(jiān)獄史料述要》,載《中西法律老式》(第一卷),中華人民共和國政法大學出版社,10
月等近40篇。
三、憲法學命題人
(-)焦洪昌
個人簡歷:男,1961年生,北京人。中華人民共和國政法大學法學院副院長,專家,
博士生導師,法學博士。兼任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學研窕會副會長;北京市第二檢察院專家
征詢委員;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學會理事;北京市第十二屆人大代表;北京市人大法制委員
會委員;農工民主黨中央委員會委員。
研究方向:憲法學、人權理論、憲政理論。
學術成果:著作有:《港澳基本法》(主編),北京大學出版社,9月;《憲法
學案例教程》(合著),知識產權出版社,,修訂版;《憲法學》(主編),北京大學出
版社,8月,第2版(修訂);《憲法》(法碩教材)(參編),法律出版社,;《選
舉權法律保障》(獨著),北京大學出版社,11月;《公民私人財產權法律保護研
究》(獨著),科學出版社,;《應急反映法學思考》(合著),中華人民共和國政
法大學出版社,;《憲法學案例教程》(合著),知識產權出版社,;《中華人民共和
國選舉狀況報告》(合著),法律出版社,;《憲法》(面向21世紀教材)(參編),
高等教誨出版社,;《港澳臺法制》(合著),中華人民共和國政法大學出版社,1999
年版;《憲法案例教學》(主編),中華人民共和國政法大學出版社,1999年版。
論文類有:《從“市管縣”到“省管縣”》,法制日報8月;《政治領域反就業(yè)歧視
研究》,載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科學出版社蔡定劍主編課程,6月;《物權法(草案)
合憲性分析》,法學,第3期等30余篇。
命題特點:
(二)劉茂林
個人簡歷:男,1963年10月出生,專家,博士生導師。1984年7月畢業(yè)于湖北財經學
院法律系,獲法學學士學位,1987年7月研究生畢業(yè)于中南政法學院憲法學專業(yè),獲法學
(憲法學)研究生學位。現(xiàn)為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法學院黨委書記、副院長,校學術委員會委
員、職評委員會委員、學位委員會委員,憲法學與行政法學研究生研究生導師組組長,憲政
理論研究所主任,《公法評論》主編,司法部重點學科(憲法學與行政法學)學科帶頭人。
被評為湖北省跨世紀中青年學術骨干,湖北省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1997年3月至6月,
在伯爾尼大學、洛桑比較法所進行訪問和講學。兼任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學會憲法學研究會副
會長、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學教誨研究會理事、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學會董必武法律思想研究會
理事,湖北省法學會常務理事、省憲法專業(yè)委員會副會長,武漢市法學會副秘書長,司法部
司法考試命題委員會委員,湖北地方立法中心副主任,武漢市人民政府專家征詢委員會委員。
研究方向:憲法學、地方制度。
學術成果:出版《當代中華人民共和國地方制度》、《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新論》、
《農民法律意識與農村法律發(fā)展》、《憲法學》等著作8部;主編、參編多部國家和司
法部、教誨部統(tǒng)編教材7部;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學》、《法學研究》等學術刊物刊
登《改革與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發(fā)展》、《憲法學與憲法秩序》、《也談憲法學體系重構》、
《憲法究竟是什么》等論文70余篇,獲司法部、湖北省和武漢市先進科研成果獎和先
進教材獎十余項;主持完畢國家社科基金項目等課題8項。
命題特點:
(三)韓大元
個人簡歷:男,吉林人,1960年10月出生,朝鮮族。專家,博士研究生導師,中華人
民共和國人民大學法學院常務副院長?,F(xiàn)任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學會理事、中華人民共和國憲
法學研究會常務副會長,教誨部法學教誨指引委員會委員、全國法碩教誨指引委員會副秘書
長、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學會法學教誨研究會常務理事等。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大學憲政與行
政法治研究中心主任,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大學東亞法律文化研究中心主任。曾獲第二屆全
國十大杰出中青年法學家,第五屆教誨部“高校青年教師獎”,國家級教學名師獎?!秮喼?/p>
立憲主義研究》一書曾獲教誨部科研成果一等獎。
研究方向:比較憲法學、比較行政法學。
學術成果:著作有:獨著《亞洲立憲主義研究》(1996年,再版三次)中華人民共和
國人民公安大學出版社《東亞法治歷史與理念》。,法律出版社《韓國國會》(),華夏
出版社;合著《憲法學原理》(1997年,二人合著),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公安大學出版
社;《當代人權保障制度》(1998年,二人合著),中華人民共和國政法大學出版社;《中
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理論與實際》(1999年,二人合著),日本成文堂;《憲法學》(,三
人合著),法律出版社;主編《當代憲法學摹本原理》(),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公安大學
出版社:主編《比較行政法》(),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大學出版社;主編《外國憲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大學出版社等。論文類有:在國內《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學》、《法學研
究》、《法學家》、《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大學學報》等刊物上刊登論文80余篇。在國外
學術刊物上刊登學術論文8篇。
四、商法、經濟法命題人
(-)王衛(wèi)國
個人簡歷:男,漢族,1951年5月8日出生于重慶市,籍貫山西省陵川縣。1969年至
1978年,當過插隊知青、解放軍戰(zhàn)士和國家機關干部。1982年2月畢業(yè)于西南政法大學法
律本科并考入本校研究生研究生民法專業(yè),1985年1月畢業(yè)留校后任法律系民法教研室教
師,1986年任講師,1987年任教研室副主任,1988年破格晉升副專家。1989年出國留學,
先后在瑞典烏普薩拉大學和加拿大不列顛哥倫比亞大學從事訪問研究,1992年歸國繼續(xù)任
教。1994年調入中華人民共和國政法大學,1996年任專家,1998年任經濟法系主任,任民
商經濟法學院院長、博士生導師。任中華人民共和國政法大學校長助理。兼任中華人民共和
國法學會理事,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學會民法學研究會副會長,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學會信息法
學研究會副會長,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學會環(huán)境資源法學研究會常務理事,中華人民共和國政
法大學破產法和公司重組研究中心執(zhí)行理事長,北京大學法學院學術委員會委員,香港大學
亞洲國際金融法研究中心學術征詢委員會委員,全國人大財經委員會《破產法》起草工作構
成員,信息產業(yè)部《電信法》起草專家征詢委員會委員,國家司法考試命題委員會委員,北
京市人大常委會法制建設顧問,聯(lián)合國貿易法委員會《商業(yè)和金融欺詐》項目專家構成員,
國際商會(ICC)仲裁院仲裁人,斯德哥爾摩商會仲裁院仲裁人,北京仲裁委員會仲裁人。
研究方向:民法、商法、經濟法、法理學和法社會學。
學術成果:著作有:《過錯責任原則:第三次勃興》(個人專著)浙江人民出版社1987
年版,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制出版社再版;《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權利研究》(個人專著)中
華人民共和國政法大學出版社1997年版;《破產法》(個人專著)人民法院出版社1999年
12月版;《科賓論合同》(上、下冊)(譯著,與徐國棟、夏登峻、李浩、蘇敏合譯,并一人
擔任全書校對)中華人民共和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1997—1998年出版;《中華人民共和國
土地權利指南》中華人民共和國政法大學出版社;《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權利法制建設》中
華人民共和國政法大學出版社;.《法務會計基本教程》(與趙榮信共同主編)中華人民共和
國政法大學出版社;《改革時代法學摸索》法律出版社;《民商法原理與應用研究》(系列叢
書主編,共18本)清華大學出版社;《破產法原理?規(guī)則?案例》清華大學出版社。論
文類有:《試論民事責任過錯推定》《法學研究》1982年第5期:《損害補償社會化與西方
侵權法危機》《外國法學研究》1985年第3-4期合刊;《論合同無效制度》《法學研究》
1995年第3期等100余篇。
(二)劉凱湘
個人簡歷:男,1964年12月2日出生,漢族,中共黨員,湖南攸縣人,北京大
學法學院專家、研究生導師,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學會會員,北京民商法研究會理事,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際經濟貿易仲裁委員會仲裁人,北京市高等學校先進青年骨干教師,
中華人民共和國政法大學國際教誨學院、首都師范大學、上海大學等兼職專家。
研究方向:民商法。
學術成果:著作:《論經營權與國有公司產權制度改革》,《契約觀念與秩序創(chuàng)新一一
市場經濟法律文化思考》,《意思自治原則變遷及其經濟學分析》,《國內合同違約狀況分
析》,《論商法性質、根據(jù)與特性》等。
五、國際法、國際私法、國際經濟法命題人
(-)黃進
個人簡歷:男,生于1958年12月,湖北利川人。中華人民共和國政法大學校長、專家、
博士生導師。1975年至1978年在湖北利川縣涼務公社插隊,并在縣知識青年辦公室工作;
1978年至1982年在湖北財經學院法律專業(yè)學習并獲法學學士學位,1982年至1988年在武
漢大學國際法專業(yè)學習,先后獲法學研究生、法學博士學位。1984年至在武漢大學工作,
1987年晉升為講師,1988年晉升為副專家,1991年晉升為專家;歷任武漢大學國際法研究
所副所長、所長、法學院副院長、校長助理、校長助理兼教務部部長、副校長。到中華人民
共和國政法大學任職。
研究方向:主攻國際私法,旁及國際公法與比較法,特別是國家及其財產豁免法、
區(qū)際沖突法、國際商事仲裁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際私法理論與實踐有進一步、系統(tǒng)和
獨到研究。
學術成果:主持和參加中外科研項目20多項,出版專著、主編或參編著作40余部,在
《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科學》、《法學研究》、荷蘭《海牙國際法年刊》、美國《杜克國際法與
比較法雜志》等中外刊物上刊登中英文論文、譯作160多篇。其中著作有《國家及其財產豁
免問題研究》、《國際沖突法研究》、《區(qū)際沖突法》、《仲裁法學》、《中華人民共和國
國際私法》,主編《國際私法協(xié)助理論與實踐》、《國際私法》,合伙著有《國際公法國際
私法成案選》、《澳門國際私法總論》等。
(~)秦曉程
個人簡歷:男,法學博士,現(xiàn)任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際法學會秘書長,外交學院國際法研
究所副專家,海峽兩岸關系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際法年刊》執(zhí)行編委;
ChineseJournalofInternatioanlLaw(英文,英國出版)編委。
研究方向:國際法。
學術成果:著作有:“秘密公約與中華人民共和國有關實踐”,《端木正專家85壽辰祝
賀文集》北京大學出版社;《國際法國際私法國際經濟法》國際法撰寫人法律出版社;
“全球化對國際法沖擊”《國際干預與國家主權》國際文化出版社,;《國際人權法教程》,
撰寫人之一,中華人民共和國政法大學出版社?論文有:“口頭協(xié)定于中華人民共和國有
關實踐”,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際法論刊,No.2,;“安理睬擴大與憲章修改”《外交學院
學報》No3,;“人權保護中程序規(guī)則作用”《歐盟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權研討會論文集》。
(三)張麗英
個人簡歷:女,I960年6月生于北京。畢業(yè)于中華人民共和國政法大學,1983年獲法
學學士學位,1986年獲法學研究生學位,獲法學博士學位,中華人民共和國政法大學國際
法學院法學專家,國際法學院副院長。1992年獲得律師資格,北京天元律師事務所律師,中
華人民共和國海事仲裁委員會仲裁人,中華人民共和國海商法協(xié)會理事,中華人民共和國國
際經濟法協(xié)會理事。
研究方向:國際經濟法、海商法、國際貿易法、海上保險法、國際私法。
學術成果:著作有:《海商法原理、規(guī)則、案例》3月清華大學出版社34萬字單獨;
《國際貿易法專項研究》,法律出版社,,獨著;《海商法》(精品教材)中華人民共和國政
法大學出版社,主編,本人撰寫24萬字;《國際技術貿易法》(精品教材)中華人民共和國
政法大學出版社,本人撰寫4萬字;《電子商務法典型案例解析》,人民法院出版社,主編,
本人撰寫約3萬字;《國際經濟法教學案例》,法律出版社,主編,撰寫9萬字;《世界貿
易組織法律教程》,中信出版社,副主編,撰寫10萬字;《國際經濟法》(修訂版),中
華人民共和國政法大學出版社,運送某些,約4萬字;《國際貿易法律實務》,中華人民共
和國政法大學出版社9月版,主編并撰寫25萬字;《商法原理與實務》,北京大學出版社,
本人撰寫約10.5萬字;《海商法教程》,首都經濟貿易大學出版社10月版,撰寫20萬字;
《國際法國際私法國際經濟法》全國律師資格考試指定用書,法律出版社,主編并撰寫7
萬字;《商法經濟法》全國律師資格考試指定用書,法律出版社,撰寫4萬字;《中華人
民共和國合同法教程》,中華人民共和國政法大學出版社,本人撰寫約10萬字等著作。論
文有:ConflictofJurisdictionsofMaritimeDisputesinChina,ChinaOceansLawReview
第2期5000字單獨;《區(qū)域經濟一體化與法律服務開放》,載于《法制日報》12月18
日第4版,中華人民共和國-東盟南寧博覽會法律服務研究討會專項演講專版;《THC爭議
與海運業(yè)反壟斷豁免問題》,載于《國際經濟法論叢》第11卷,等15余篇。
(四)盧松
個人簡歷:男,1957年生,1982年畢業(yè)于北京大學法律系,外交學院與布魯塞爾自由
大學法學研究生;斯坦福大學法學院富布萊特訪問學者及德國馬普研究院比較法與國際私法
研究所(漢堡)訪問學者;外交學院專家,國際法研究所所長和國際法系主任,擔任北仲、
貿仲、香港國際仲裁中心、韓國商事仲裁院、新加坡國際仲裁中心和越南國際仲裁中心等多
家仲裁機構仲裁人。
研究方向:國際法、國際私法。
學術成果:合著《國際貿易與法律實務》;《國際私法理論與實踐》,1992年9月,法律
出版社出版;《外國國際私法法規(guī)選編》,1988年,人民法院出版社出版;《公司組織與公司
法》,1986年,中華人民共和國經濟出版社出版等著作。論文類有:“論最密切聯(lián)系原
則一一擬定性與靈活性間選取”,《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際法年刊》1989
年;DirectForeignLnvestment&TaxntioninTtePRCBulletinqAsit
m-pacificTax&LnvetmeutResearonCeutre(Singapone)June1988。
“如何改革現(xiàn)行外貿代理制度”,《經濟導報》(香港)1991年第40期;”對目的商事促
裁條款司法審查”,最高人民法院《人民司法》,1994年第9期等。
六、司法制度與法律職業(yè)道德命題人
(一)王進喜
個人簡歷:中華人民共和國政法大學專家,證據(jù)科學教誨部重點實驗室(中華人民共和
國政法大學)副主任,證據(jù)科學研究院副院長。1994年畢業(yè)于中華人民共和國政法大學,
獲法學學士學位;1998年畢業(yè)于中華人民共和國政法大學,獲法學研究生學位;畢業(yè)于中
華人民共和國政法大學,獲法學博士學位。9月至7月美國西北大學法學院富布萊特研修學
者。
研究方向:律師職業(yè)行為規(guī)則、證據(jù)法和刑事訴訟法。
學術成果:重要著作有:《刑事證人證言論》(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公安大學,專著),
《美國律師職業(yè)行為規(guī)則理論與實踐》(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公安大學,專著),《證據(jù)法》
(高等教誨出版社,譯著)等。論文類有:《風險代理:制度原理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實踐》,
中華人民共和國司法,11月;《美國律師業(yè)歷史與現(xiàn)狀》,中華人民共和國律師,9月;《律
師偵查訊問在場權》,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公安大學出版社,3月等20余篇。
(二)高其才
個人簡歷:男,1964年9月生,浙江慈溪人。1985年西南政法學院畢業(yè)后,來校任教
至1997年,同年11月任清華大學法學院專家。1993年獲武漢大學法學研究生學位,獲中
華人民共和國政法大學法學博士學位?,F(xiàn)任清華大學法學院專家,清華大學法學院黨總支委
員,法學院學術委員會委員兼秘書、教學委員會委員。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學會法理學研究會
常務理事。
研究方向:法理學
學術成果:著作有:《中華人民共和國習慣法論》、《中華人民共和國少數(shù)民族習慣法
研究》、《農民法律意識與農村法律發(fā)展》(合著)、《司法公正觀念源流》(合著)等;
編著有:《法理學》等。刊登《當代中華人民共和國法治建設兩難境地》、《法理學發(fā)展值
得思考幾種問題》等論文40多篇。
七、刑法學命題人
(-)張明楷
個人簡歷:男,1959年7月生,湖北仙桃人。清華大學法學院專家,博士生導師。1982
年畢業(yè)于原湖北財經學院(后改名為中南財經大學,與中南政法學院合并成為中南財經政法
大學)法律系,同年攻讀本校法學研究生學位,1985年留校任教,1989年到日本東京都立
大學法學部研修,1995年任日本東京大學法學部客座研究員,1996年任日本東京都立大學
法學部客座研究專家,曾任中南政法學院法律系主任。1998年2月調入清華大學。社會職
務: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學會理事,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學研究會干事,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
大學國際刑法研究所特約研究員,法律出版社特約編審,最高人民檢察院研究室顧問,最高
人民檢察院“百千萬”高層次人才培養(yǎng)工程帶輔導師,北京市人民檢察院顧問,深圳市人民
檢察院專家征詢委員會委員,北京市西城區(qū)人民檢察院副檢察長,北京市東城區(qū)人民檢察院
征詢監(jiān)督委員,教誨部高等學校法學學科教學指引委員會委員,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大學國
際刑法研究所特約研究員,北京大學刑法專業(yè)博士點指引小構成員;曾為日本東京大學客員
研究員,東京國立大學客員研究專家,德國波恩大學高檔訪問學者等職。多次參加中華人民
共和國司法考試出題工作。
研究方向:刑法學。
學術成果:出版《犯罪論原理》(武漢大學出版社1991年版)、《刑事責任論》(中
華人民共和國政法大學出版社1992年版)、《刑法基本觀念》(中華人民共和國檢察出版
社1995年版)、《市場經濟下經濟犯罪與對策》(中華人民共和國檢察出版社1995年版)、
《未遂犯論》(法律出版社&成文堂1997年版)、《刑法學》(上、下)(法律出版社1997
年第1版、第2版、第3版)、《外國刑法綱要》(清華大學出版社1999年第1版、第2
版)、《刑法格言展開》(法律出版社1999年第1版、第2版)、《法益初論》(中華人
民共和國政法大學出版社第1版、修訂版)、《刑法基本立場》(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制出版
社)、《刑法分則解釋原理》(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大學)、《詐騙罪與金融詐騙罪研究》
(清華大學出版社)等10余部,曾獨立承擔了多項科研課題,參加過聯(lián)合國防止犯罪委員
會科研項目,并在《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科學》、《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學》、《法學研究》
等國家重點核心刊物上刊登論文120余篇。
(二)周光權
個人簡歷:男,漢族,1968年1月出生,重慶市人,周光權,專家,清華大學法學院
副院長。1992年畢業(yè)于四川大學法律系,1999年畢業(yè)于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大學法學院法
律專業(yè),獲法學博士學位。1992年7月至1996年9月,在四川省司法廳工作,1999年8
月分派至清華大學工作,先后任講師(1999年)、副專家()、專家(),4月至2月,日本
名城大學法學部訪問學者,十一屆全國人大法律委員會委員,清華大學法學院副院長,北京
市人民檢察院第一分院副檢察長(掛職),第十一屆全國人大代表(重慶)。兼任中華人民共
和國法學會刑法學研究會副秘書長。
研究方向: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學。
學術成果:參加撰寫刑法學著作10余部;在《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科學》、《法學研究》、
《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學》等刊物刊登論文80余篇。獲第七屆北京市哲學社會科學先進成果
二等獎;獲得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科學院第三屆“胡繩青年學術獎”。
(三)陳興良
個人簡歷:男,1957年3月21日生,浙江義烏人。1977年12月考上北京大學法律系,
1981年12月本科畢業(yè),獲法學學士學位;同年考上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大學法律系刑法專
業(yè)博士研究生,1987年12月畢業(yè),獲法學博士學位?,F(xiàn)任北京大學法學院專家、博士生導
師,兼任北京大學刑事法理論研究所所長、中華人民共和國犯罪學研究會副會長、中華人民
共和國刑法學研究會干事、中華人民共和國比較法學研究會干事,1998年入選國家教委首
批跨世紀先進人才培養(yǎng)籌劃,并獲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
研究方向:刑法哲學與刑法理論。
學術成果:個人專著《合法防衛(wèi)論》、《共同犯罪論》、《遺傳與犯罪》等;主編《刑
法全書》等20多部;合著《刑法學原理》等30多部;合譯《立法理論一一刑法典原理》等
4部;刊登論文50余篇。
(四)陳澤憲
個人簡歷:男,1954年7月生,福建古田人。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科學院國際法研究
所所長,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科學院人權研究中心副主任,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科學院刑事
法學重點學科負責人、研究員;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專家,博士研究生導師;
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學會理事;北京市法學會顧問;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學會刑法學研究會副會
長;最高人民檢察院專家征詢委員會委員。1982年7月畢業(yè)于西南政法大學法律系,1987
年8月至1988年8月作為中美法律教誨交流委員會(CLEEC)項目訪問學者在美國加利福尼
亞大學伯克利法學院研修;1994年至1997年應邀作為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刑法修改小構
成員參加刑法修訂起草工作;1999年9月至9月兼任北京市西城區(qū)人民檢察院副檢察長;9
月至9月作為國家公派富布賴特(Fulbright)高檔研究學者在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法學院和
耶魯大學法學院從事學術研究。
研究方向:刑法、國際法、經濟刑法、國際刑法、國際人權法。
學術成果:著作有:《ConpemporaryChineseLaw》()、《公民權利與政治權利國際公約
批準與實行》()、《犯罪定義與刑事法治》()、《死刑案件辯護》()、《刑事法治之求索》()、
《經濟刑法新論》()、《新刑法單位犯罪認定與懲罰》(1997)、《毒品犯罪及對策》(1992)、
《刑法概論》(1985)等。論文有:《罪刑法定原則立法缺陷與司法誤區(qū)》()、《ICCPR批準
與國內刑事法制改革面臨挑戰(zhàn)》()、《收容教養(yǎng)制度及其改革》()、《國際刑事法院管轄權性
質》()、《死刑限制合用》()、《司法獨立與權力監(jiān)督》()、《勞動教養(yǎng)制度及其改革》()、
《改革司法體制與防治司法腐敗》(1998)、《刑法修改中罪刑法定問題》(1996)、《刑事法制
發(fā)展與公民權利保護》(1995)、《市場經濟刑法調控原則》(1994)、《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基本
原則》(1992)、《經濟違法行為刑事化立法原則》(1989)等。
八、刑事訴訟法學命題人
(一)陳衛(wèi)東
個人簡歷:男,I960年7月生,山東蓬萊人,法學博士。1979年考入中華人民共和國
政法大學法律系,1983年畢業(yè),獲法學學士學位,同年考入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大學法律
系攻讀訴訟法學研究生,1986年畢業(yè),獲法學研究生學位,并留校任教,歷任助教、講師、
副專家,1997年晉升為專家?,F(xiàn)為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大學訴訟制度與司法改革研究中心
主任、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大學律師業(yè)務研究所所長。兼任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學會訴訟法學
研究會副會長、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學會董必武法學研究會理事、北京市法學會理事、北京市
訴訟法學會副會長,河北省人大常委會、深圳市人民檢察院、北京市公安局、北京市第二人
民檢察分院、北京市東城區(qū)人民檢察院、西城區(qū)人民檢察院、海淀區(qū)人民檢察院、海淀區(qū)人
民法院專家征詢委員會委員,并受聘西南政法大學、華東政法學院、河北大學、湘潭大學、
上海大學、國家檢察官干部學院、北京政法管理干部學院兼職專家。1999年被評比為北京
市先進青年法學家,獲國家教誨部“高校青年教師獎”.
研究方向:訴訟法、司法改革。
學術成果: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學》、《法學研究》等學術刊物上刊登論文200余篇,
出版專著《自訴案件審判程序》、《司法文書寫作教程》、《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檢
察監(jiān)督職能論》、《刑事普通程序》、《刑事特別程序實踐與探討》、《刑事二審程序論》、《審判
監(jiān)督程序論》等8部,主編、參編各類教材、著作《刑事訴訟法學》、《中華人民共和國律師
學》、《市場經濟條件下民事、行政、刑事訴訟》、《刑事訴訟法實行問題調研報告》、《刑事訴
訟法實行問題對策研究》等50余部。
(二)宋英輝
個人簡歷:男,1957年5月出生,河北省人。1982年畢業(yè)于河北省師范學院,獲哲學
學士學位;1989年畢業(yè)于中華人民共和國政法大學研究生院,獲訴訟法學研究生學位,并
留校任教;1992年于該校獲得訴訟法學博士學位。曾任中華人民共和國政法大學訴訟法研
究中心常務副主任、執(zhí)行主任,兼刑事訴訟法學研究室主任;現(xiàn)為北京師范大學刑事法律科
學研究院副院長、刑事訴訟法研究所所長、刑事訴訟改革研究中心主任、專家、博士生導師。
1995年獲“杰出青年法學家”提名獎(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學會終評委員會),1997年入選
北京市“培養(yǎng)跨世紀理論人才百人工程”。獲全國首屆中青年訴訟法學先進論文一等獎、全
國第二屆中青年訴訟法學先進科研成果專著一等獎、第二屆全國青年先進社會科學成果獎專
著獎、北京市第四屆哲學社會科學先進成果二等獎等。兼任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學會刑事訴訟
法學研究會副會長,中華人民共和國犯罪學會常務理事,《法制日報》社專家顧問,國家檢
察官學院、西南科技大學、天津商學院等兼職專家。
研究方向:刑事訴訟法。
學術成果:著作有:《刑事訴訟目論》(專著),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公安大學出版社
1995年版;《刑事審判前程序研究》(合著),中華人民共和國政法大學出版社;《律師制度
比較研究》(合著),中華人民共和國政法大學出版社1995年版等34部。論文有:《英美法
聯(lián)邦德國四國刑事被害人保護對策之比較》,《法律科學》1990年第5期;《刑事案件事實認
定中幾種問題》,《政法論壇》1991年第1期;《刑事訴訟中證明責任問題新探》(合伙),《法
學研究》1991年第2期等近90篇。
(三)汪建成
個人簡歷:男,漢族,1962年9月生,安徽省太湖縣人,法學博士,北京大學法學院
專家、博士生導師。兼任中華人民共和國訴訟法研究會刑事訴訟專業(yè)委員會委員、中華人民
共和國訴訟法研究基地客座專家。1979-1986年,北京大學法律系本科、研究生研究生,
1996-199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大學博士研究生。曾任煙臺大學法律系主任、專家,比
利時魯汶大學法學院訪問者,曾被原國家教委和勞動人事部命名為“全國先進教師”。
研究方向:刑事訴訟法學,刑事證據(jù)學。
學術成果:《刑事審判監(jiān)督程序專論》,群眾出版社,1990年;《新刑事訴訟法論》,紅
旗出版社,1996年;《刑事證據(jù)學》,群眾出版社,;《歐盟成員國刑事訴訟概論》,中華人民
共和國人民大學出版社,;另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學》、《法學研究》、《中外法學》、《法學
家》、《政法論壇》、《法學》等重要學術刊物刊登學術論文數(shù)十篇,與她人合著或者參編專著
教材十余部。
(四)顧永忠
個人簡歷:男,1956年2月5日出生,河北省阜平人,當過下鄉(xiāng)知青、工人、刑警,
1978年起上大學、讀研究生,先后獲哲學學士、刑法學研究生、訴訟法學博士學位。自1985
年起從事刑法、刑事訴訟法學教誨、研究工作,其間從事專職律師工作(1994-3)?,F(xiàn)為中
華人民共和國政法大學訴訟法學研究院副院長、專家、博士生導師。兼任全國律師協(xié)會刑事
業(yè)務委員會副主任、中華人民共和國訴訟法學研究會理事、國際刑法協(xié)會中華人民共和國分
會會員、國家司法考試命題委員會委員、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學會訴訟法學研究會理事、國際
刑法協(xié)會中華人民共和國分會會員、國家司法考試命題委員會委員等學術和社會職務。
研究方向:刑事訴訟法。
學術成果:著作有:《中華人民共和國名律師辯護詞代理詞精選》,法律出版社,1999
年1月;《法律論辯》(主編)(全國高等法律職業(yè)教誨教材),中華人民共和國政法大學
出版社,4月;《刑事上訴程序研究》,中華人民共和國檢察出版社,10月等10余部。論
文有:《也談如何認定奸淫幼女罪》,載《政法論壇》,1984年第一期;《犯罪構成理論
新探》,載《政法論壇》,1985年第三期;《〈十月草案>歧視更重、限制更多、懲罰更嚴》,
載《法學家》,1990年第二期等40余篇。
九、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命題人
(-)馬懷德
個人簡歷:男,1965年10月生于青海西寧,1984年畢業(yè)于北京大學法律系,同年
考入中華人民共和國政法大學,1991年獲得行政法研究生學位,1993年獲得博士學位,
系國內首位行政訴訟法學博士。1993年留校任教。1995年晉升為副研究員,1998年
破格晉升為研究員。1995年、1996年,先后赴美國波士頓大學和澳大利亞墨爾本大學
作高檔訪問學者?,F(xiàn)任中華人民共和國政法大學副校長、專家、博士生導師,校學術
委員會委員,副主席。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學會理事、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學會行政法學
研究會副會長兼秘書長。北京市重點研究基地法治政府研究中心主任。兼任中華人民
共和國監(jiān)察學會常務理事,國家發(fā)展和改革委員會、建設部、民政部、國家人口與籌
劃生育委員會、國家記錄局、山東省、福建省、青島市人民政府顧問或者專家征詢委
員會委員,北京市公安局、工商局專家征詢委員。
研究方向:行政法、行政訴訟法、國家補償法。
學術成果:出版?zhèn)€人專著、主編教材,與人合著達40余部。在《中華人民共和國
法學》、《法學研究》、《政法論壇》、《中外法學》等刊物刊登學術論文百余篇,科研成
果達200萬字。曾承擔主持多項國家省部級課題。并多次獲得國家、省部及學校獎勵。
其中專著有《行政法制度建構與判例研究》、《國家補償法理論與實務》、《行政允許》等,
并直接參加《國家補償法》、《行政懲罰法》、《立法法》、《行政允許法》等多部法律起
草工作。。
(二)于安
個人簡歷:男,1956年生,漢族,法學博士?,F(xiàn)任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專家和博士生導
師、政府研究所所長、學術委員會主任。社會兼職: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學會行政法研究會
副會長、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學會世界貿易組織法研究會副會長、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管理學
會理事、北京市法學會行政法學會副會長、南開大學兼職專家。中宣部司法部中華人民共和
國法學會“五五”普法國家中高檔干部學法講師團成員、信息產業(yè)部通信科技委員會委員、
最高人民檢察院民事行政檢察征詢專家、中央國家機關政府采購中心顧問、中華人民共和國
法律征詢中心專家委員會委員、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律援助基金會法律專家委員會委員、歐美
同窗會會員。北京市人大常委會法制建設顧問、北京市行政復議委員會非常任委員、廣西壯
族自治區(qū)人民政府立法征詢委員。
研究方向:行政法和行政訴訟法、政府采購法、緊急狀態(tài)法。
學術成果:在《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科學》等期刊和書籍上刊登論文50多篇,在
《人民日報》等中央級報紙上刊登文章100多篇,出版獨立編著、主編和參加編寫著
作30多部。應中央關于部門邀請,參加《行政訴訟法》、《行政懲罰法》、《行政復議
條例》、《行政復議法》、《立法法》、《行政允許法》、《政府采購法》、《緊急狀態(tài)法》、《西
部開發(fā)增進法》、《電信法》等法律法規(guī)起草研究工作。曾任《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采
購法》起草小組顧問,《中華人民共和國電信法》起草小組顧問。
(三)楊偉東
個人簡歷:男,河南洛陽人,國家行政學院法學部副專家,中華人民共和國政法大學法
學博士,劍橋大學、倫敦大學亞非學員訪問學者。
研究方向:憲法、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
學術成果:著作有:《行政行為司法審查強度研究一一行政審判權縱向范疇分析》,專
著,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大學出版社;《元照英美法詞典》,AnglePublisherLLC(USA)
版權所有,法律出版社出版,,“憲法行政法”有關詞條專業(yè)作者;《行政復議法釋解與案
例評析》,主編,法律出版社;《轉型中政府一一浦東新區(qū)政府體制創(chuàng)新報告》,國家行政
學院出版社等。論文類有:《國內行政強制執(zhí)行主體模式》,載《法學雜志》1996年第2
期;《行政程序設立原則及程序法律化意義》,載《河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97
年第3期;《國內起訴不斷止執(zhí)行原則摸索》,載《法學雜志》1997年第5期;《行政附
帶民事訴訟探略》,載《行政法學研究》1998年第1期等20余篇。
十、民法命題人
(-)溫世楊
個人簡歷:男,1964年生,江西大余人。1984年7月畢業(yè)于西南政法學院(現(xiàn)西南政
法大學)法律系,獲法學學士學位。1984年8月至1985年8月任教于江西贛州地委黨校。
1988年6月畢業(yè)于武漢大學法學院,獲民法學研究生學位并留校任教,先后任助教(1988)、
講師(1991)、副專家(1995)、專家()、博士生導師(),并先后兼任教研室主任、副
系主任、副院長,1996年獲得法學博士學位。學術兼職: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學會民法學研
究會副會長,司法部國家司法考試命題委員會委員,湖北省法學會副秘書長、民法研究會常
務副會長。
研究方向:民法總則、物權法、保險法。
學術成果:代表性著作:《物權法要論》,武漢大學出版社,1997;《保險法》,法律
出版社,/;《物權法通論》,人民法院出版社,;《物權法要義》,法律出版社,;《物
權理論摸索與立法探討》,法律出版社。代表性論文:略論國內國家補償立法原則,《法學
評論》1988/3;職務侵權損害與國家補償,《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學》1989/4;略論中華人民
共和國民法物權體系,《法學》1997/6;獲得時效立法研究,《法學研究》/2;財產支配權
論要,《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學》/5;給付性保險中保險利益制度構造,《中華人民共和國法
學》/2。
(二)錢明星
個人簡歷:男,漢族,1963年4月出生。1986年8月到北京大學法律系工作,1988年
8月晉升講師,1993年8月晉升副專家,1999年晉升專家?,F(xiàn)為北京大學法學院專家、博
士生導師。社會兼職: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學會民法學會常務理事;北京市民商法研究會副會
長;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際經濟貿易仲裁委員會仲裁人。
研究方向:民商法學。
學術成果:代表性著作:《物權法原理》(北京大學出版社,1994);《民法學》(北
京大學出版社,1995);《民商法原理與實務》(北京大學出版社,1997).
(三)張耕
個人簡歷:男,漢族,1964年8月出身,重慶市璧山縣人,1985年畢業(yè)于西南政
法大學法律系,1995年破格晉升為法學副專家,1996年磷選為研究生研究生導師,現(xiàn)
任西南政法大學民商法學院副院長、專家、博士研究生導師,司法部國家司法考試命
題委員會委員,重慶仲裁委員會仲裁人,武漢仲裁委員會仲裁人,桂林仲裁委員會仲
裁人,淮陰仲裁委員會仲裁人,重慶坤源律師事務所律師,西南政法大學知識產權研
究中心副主任,重慶市法學會民法經濟法研究會理事,重慶市環(huán)境科學學會理事,獲
得過四川省先進教學成果一等獎、國家級先進教學成果二等獎。
研究方向:知識產權法、合同法。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在線咨詢服務合同
- 2025年上海市農產品買賣合同范本
- 2025法律顧問審核版工程活動隔斷合同
- 發(fā)電機租賃合同
- 上海市買賣合同范本
- 彩鋼圍擋制作安裝合同范本
- 勞動合同法(本科)形考任務1-4
- 2025授權產品合同模板版本
- 產品授權經營協(xié)議書
- 2025年03月咸陽事業(yè)單位研究生公開招聘(90人)筆試歷年典型考題(歷年真題考點)解題思路附帶答案詳解
- 貴州國企招聘2025六盤水市公共交通有限公司招聘合同制駕駛員30人筆試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貴陽語文初一試題及答案
- 機器人舞蹈表演行業(yè)深度調研及發(fā)展戰(zhàn)略咨詢報告
- 山西省晉中市榆次區(qū)2025年九年級中考一模數(shù)學試卷(原卷版+解析版)
- 2025年廣東省佛山市南海區(qū)中考一模英語試題(原卷版+解析版)
- 論公安機關刑事立案制度:現(xiàn)狀、問題與優(yōu)化路徑
- 2023-2024學年廣東省廣州市越秀區(qū)執(zhí)信中學七年級(下)期中數(shù)學試卷(含答案)
- 全國職業(yè)院校技能大賽高職組(建筑信息模型建模與應用賽項)備賽試題庫(含答案)
- 上海市農村房地一體宅基地確權登記工作實施方案
- 硬脊膜動靜脈瘺的護理查房
- CNAS-SC170:2024 信息安全管理體系認證機構認可方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