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兒復蘇醫(yī)護配合_第1頁
新生兒復蘇醫(yī)護配合_第2頁
新生兒復蘇醫(yī)護配合_第3頁
新生兒復蘇醫(yī)護配合_第4頁
新生兒復蘇醫(yī)護配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9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新生兒復蘇醫(yī)護配合李翠翠搶救原則爭分奪秒當機立斷分工合理配合默契分工醫(yī)生:指揮者、執(zhí)行者判斷病情,思維清晰,合理治療,做好溝通護士:執(zhí)行者、配合者動作迅速,技術熟練,配合默契,記錄準確復蘇時醫(yī)護配合1.保暖新生兒一經娩出,護士應立即使其仰臥于輻射臺熱源下,擦干其身上的羊水。醫(yī)護配合2.清理呼吸道(洗胃,吸痰)

洗胃:左側臥位、證實是否在胃內、回流洗法、負壓拔出采用20ML注射器生理鹽水洗胃,先抽胃內容物,在進行洗,每次5-10ML注入,以免一次注入過多導致液體從口鼻溢出引起窒息,等量回抽,清洗4-5次,直至洗出液清澈為止。吸痰:時間<15S、合適的型號、負壓調節(jié)、吸痰前后給氧時間過長、壓力過高或吸痰管過長過粗,均可導致肺不張、氣管痙攣、心律失常、顱內壓增高、呼吸道損傷等并發(fā)癥。吸痰時先吸口腔,再吸鼻腔,以免吸鼻腔時其發(fā)生深呼吸而將口腔內的粘液吸入肺內3.給氧(氣囊加壓給氧)患兒取仰臥位。肩部抬高2-3cm,頸部稍仰伸,以利呼吸道開放。清理呼吸道分泌物,然后將面罩連接復蘇囊進行正壓通氣。其他急救措施(如心臟按壓,靜脈通道的開辟等)

操作者的位置:立于新生兒的頭側或右側左手持面罩,右手握氣囊,通氣頻率40~60次/min(胸外按壓時為30次/min)

胸外按壓和正壓通氣的比例為3:1,

即90次/min按壓和30次/min呼吸,達到每分鐘約120個動作。

每個動作約0.5s,2s內3次胸外按壓加1次正壓通氣。醫(yī)生按壓三次,護士捏一次皮球。小兒心肺復蘇注意事項:1、心臟按壓不可按劍突處,以免發(fā)生肝臟破裂或內出血。因為嬰幼兒左右心室位置較高,且胸廓富有彈性,肝臟的位置可達胸骨下端,所以按壓部位過低易引起肝破裂。2、在兩次按壓間手掌不要離開胸骨處但所有的力則須完全放松。3、按壓的力量應力求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