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魂記》系列小說考論_第1頁
《離魂記》系列小說考論_第2頁
《離魂記》系列小說考論_第3頁
《離魂記》系列小說考論_第4頁
《離魂記》系列小說考論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jìn)行舉報或認(rèn)領(lǐng)

文檔簡介

《離魂記》系列小說考論

一石氏之父及歸子中國古代小說中有很多關(guān)于靈魂的故事。可以說,他們形成了一系列精神分離主題,創(chuàng)造了獨特的故事風(fēng)格。在這些小說中,以唐代陳玄祐的傳奇小說《離魂記》聲名最著。宋代詞人秦觀曾作《調(diào)笑令》以詠《離魂記》故事,詩云:“深閨女兒嬌復(fù)癡,春愁春恨那復(fù)知。舅兄唯有相拘意,暗隨花心臨別時。離舟欲解春江暮,冉冉香魂逐君去,重來兩身復(fù)一身,夢覺春風(fēng)話心素。”曲子云:“心素,與誰語,始信別離情最苦。蘭舟欲解春江暮,精爽隨君歸去,異時攜手重來處,夢覺春風(fēng)庭戶?!倍鲬騽≈杏泻芏鄤∧?也都以《離魂記》為本,演繹倩娘與王宙愛情?!抖鲙肪硪弧栋闵嬲{(diào)·柘枝令》中有《離魂倩女》諸宮調(diào),沈璟《南九宮十三調(diào)曲譜》卷四《黃鐘賺》集戲文名中有《王家府倩女離魂》,清佚名《傳奇匯考標(biāo)目》別本第十六有徐仲由《王文舉月夜追倩魂》一本,莊一拂疑即前本(《古典戲曲存目匯考》卷二)。元鄭光祖有雜劇《迷青瑣倩女離魂》(《元曲選》),趙公輔亦有同名雜劇(《錄鬼簿》卷上,曹本作《棲鳳堂倩女離魂》),又有明王驥德所撰《倩女離魂》(《遠(yuǎn)山堂劇品·雅品》)。謝廷諒有傳奇《離魂記》(《傳奇匯考標(biāo)目》別本第八十),又有佚名同名傳奇(《曲品》卷下、《傳奇品》卷上)。其實,陳玄祐的《離魂記》并不是第一部離魂題材小說,在此之前,離魂故事業(yè)已在小說中出現(xiàn),南朝宋劉義慶的《幽冥錄·龐阿》,當(dāng)是啟離魂范型之先者,其文云:鉅鹿有龐阿者,美容儀,同郡石氏有女,曾內(nèi)睹阿,心悅之。未幾,阿見此女來詣阿。阿妻極妒,聞之,使婢縛之,送還石家,中路遂化為煙氣而滅。婢乃直詣石家,說此事。石氏之父大驚曰:“我女都不出門,豈可毀謗如此?”阿婦自是常加意伺察之。居一夜,方值女在齋中,乃自拘執(zhí)以詣石氏。石氏父見之,愕眙曰:“我適從內(nèi)來,見女與母共坐,何得在此?”即令婢仆于內(nèi)喚女出,向所縛者奄然滅焉。父疑有異,故遣其母詰之。女曰:“昔年龐阿來廳中,曾竊視之。自爾仿佛即夢詣阿,及入戶,即為妻所縛?!笔?“天下遂有如此奇事!”夫精情所感,靈神為之冥著,滅者蓋其魂神也。既而女誓心不嫁。經(jīng)年,阿妻忽得邪病,醫(yī)藥無征,阿乃授幣石氏女為妻。(1)在此文中,石氏女因睹龐阿而“心悅之”,于是魂離身與龐阿相會。志怪小說的初衷在于搜奇記異,而此文在述奇繪異之時,卻在不經(jīng)意間開拓出表達(dá)男女相慕至深以致魂牽夢系這一愛情主題的絕好模式。自此以后,離魂故事遂在小說中不斷涌現(xiàn)。在唐代,除了陳玄祐的《離魂記》之外,尚有李伉《獨異志》中的《韋隱韓氏》,張薦《靈怪集》中的《鄭生柳氏》等?!俄f隱韓氏》述韋隱奉使新羅,于行旅中愴然思妻時,而其妻之魂恰至,與韋隱相伴二年,歸家后,魂與身合,才知道從者乃其妻韓氏之魂?!多嵣稀肥鲟嵣鷳?yīng)試赴京,途中宿于一人家,其家老嫗將外孫女柳氏許配于他,于是鄭生攜之入京,數(shù)月后同歸柳家,至則二女合為一體,乃知嫁鄭生者為柳女之魂。唐以后,離魂故事逐漸分為兩型:其一為離魂入夢型,其二為借體附魂型。五代孫光憲《北夢瑣言》卷七中的《劉道濟幽窗夢》,明代瞿佑《剪燈新話》卷二中的《渭塘奇遇傳》,以及《情史》卷九收錄的《娟娟》,是離魂入夢型故事的代表。《劉道濟幽窗夢》又見于《太平廣記》卷二八二,題《劉道濟》,又見于《情史》卷九、《艷異編》卷二二,題《劉道濟》,《古今閨媛逸事》卷七亦錄,題《離魂女子》。故事略云:光化中,有文士劉道濟,止于天臺山國清寺,夢見一女子,引生入窗下,有側(cè)柏樹、葵花,遂為伉儷。后頻于夢中相遇,自不曉其故。無何,于明州奉化縣古寺內(nèi),見有一窗,側(cè)柏葵花,宛是夢中所游。有一客官人,寄寓于此室,女有美才,貧而未聘,近中心疾,而生所遇,乃女子之魂也……(2)瞿佑《剪燈新話》卷二中的《渭塘奇遇傳》,又被收入《情史》卷九,題《至生》,《綠窗女史》卷六,題《渭塘奇遇傳》,《廣艷異編》卷二二,亦題《渭塘奇遇傳》,《古今閨媛逸事》卷七,題《夢中會合》。敘金陵王生,前往松田收秋租,回船過渭塘?xí)r,于一酒肆遇肆主之女,兩相悅慕,遂埋情根。是夜,王生便夢于肆中與女相會,后每夕必夢。越明年,王生復(fù)往收租,再過酒肆?xí)r,肆主告訴王生,其女昔歲見生之后,“不能定情,因遂染疾,長眠獨語,如醉如癡,餌藥無效”,昨夜忽語王生將至。于是,王生與女相會,互道夢中之事,知二人為夢中魂交。(3)《娟娟》見于《情史》卷九,題《娟娟》,未注出處,此篇亦見于《廣艷異編》卷一〇、《古今情?!肪硪黄?均題《娟娟》,《古今閨媛逸事》卷四亦錄,題《樹上題詩》,篇首云“楊儀田《娟娟傳》”,則其作者當(dāng)為楊儀田。又小說中言木生“成化中以鄉(xiāng)薦入太學(xué)”,則此篇當(dāng)作于明成化后。敘木生夢一女郎,有所感而題詩于樹,詩為娟娟所得。一日,木生游而遇娟娟,結(jié)為百年之好,后木生因太夫人憂,去職還家,娟娟病而不能同行,遂別,不久娟娟病歿,空留木生相思。在中國古代民族文化心理中,夢被解釋為靈魂的離身外行。王充《論衡·紀(jì)妖》說:“且人之夢也,占者謂之魂行。”(4)《太平御覽》卷三九七《人事部三十八·敘夢》引《夢書》云:“夢者,像也,精氣動也;魂魄離身,神來往也,陰陽感成,吉兇驗也?!瓿鲇?身獨在,心所思念,忘身也”。馮夢龍也說:“夢者,魂之游也,魄不靈而魂靈,故形不靈而夢靈,事所未有,夢能造之,意所未設(shè),夢能開之。其不驗,夢也;其驗,則非夢也。夢而夢,幻乃真也;夢而非夢,真乃愈幻矣。人不能知我之夢,而我自知之;我不能自見其魂,而人或見之;我自覺其夢,而自不能解。而以矣,生或可離,死或可招,他人之體或可附,魂之于身猶客寓乎?”(5)所以,夢和離魂的結(jié)合,有民族文化心理基礎(chǔ),然而,把夢引入離魂故事,用于表現(xiàn)人間情事,不僅拓展了離魂故事的內(nèi)蘊,使其含蘊更豐富,也創(chuàng)造出了離魂故事新的審美境界。明代瞿佑《剪燈新話》卷一的《金鳳釵記》和李昌祺《剪燈余話》卷五的《賈云華還魂記》是借體附魂型故事的代表?!督瘌P釵記》亦被收入《情史》卷九,題《吳興娘》,《綠窗女史》卷七,題《金鳳釵記》,后凌濛初將其加以改編,收入《初刻拍案驚奇》卷二三,題《大姐魂游完宿愿,小妹病起續(xù)前緣》;沈璟又將它改為戲劇,題《墜釵記》。故事略敘崔生(興哥)與興娘定婚約于襁褓之中,不久崔生遠(yuǎn)去,十五載而音訊全無,興娘感疾而歿。后崔生還至,居于吳家,興娘之妹慶娘與之結(jié)好,并離家偕逃,居于舊仆金榮家。一歲后回到吳家,始知慶娘之體病在榻上,與崔生奔者,乃是興娘之魂托于慶娘。真相大白后,興娘之魂消散,慶娘病愈,與崔生結(jié)為夫妻?!顿Z云華還魂記》又被收入《情史》卷九,題《賈云華》,《綠窗女史》卷六,題《賈云華還魂記》,《艷異編》卷二一,題《賈云華還魂記》,《古今閨媛逸事》卷四,題《假尸續(xù)緣》,文字有刪節(jié)改動;周清源又將其改成白話,收入《西湖二集》第二十七卷中,題《灑雪堂巧結(jié)良緣》。小說述魏生(魏鵬)與娉娉(賈云華)兩相歡愛,不料賈母不允此姻,娉娉因此郁悶而逝,后附魂于長安丞宋子壁女月娥之身,復(fù)與魏生結(jié)合。在魂魄觀念系統(tǒng)中,有所謂“匹夫匹婦強死,其魂魄猶能憑依于人,以為淫厲”(《左傳》昭公七年)的說法,而在此類離魂故事中,憑依于人的魂魄并不是去祟人,而是為了活著時沒有獲得或?qū)崿F(xiàn)的愛情與姻緣,癡情男女的這種頑強執(zhí)著的追求讓人感動,與早期離魂故事相比,此類故事,在一定程度上更為強烈地凸顯了離魂故事的愛情主題。值得特別提到的是清代蒲松齡《聊齋志異》卷二中的《阿寶》,可以說它是離魂故事范型中的集大成者,孫子楚三次離魂,而三次又各不相同,囊括了中國古代的所有離魂模式。第一次路見阿寶,魂離身隨阿寶三日;第二次魂附鸚鵡,隨阿寶三日;第三次死數(shù)日離魂入冥,冥王感其二人恩愛,讓他們還魂人世,其中還有夢中與阿寶相會。除此之外,其獨特之處還在于,以前的離魂故事,離魂者常為女子,而《阿寶》中,離魂者孫子楚為男性。另外,宋代洪邁《夷堅志》甲志卷八中的《京師異婦人》,也是一個離魂故事,寫一士人元夕觀燈,遇某婦人之魂,士人以言誘之,婦人便與士人“攜手還舍,如是半年”。后婦人之魂為葆真宮王文清法師用符咒所殺。越兩日,始知此婦人之身在家已病疾三年。小說中對婦人之魂與士人結(jié)合,持批判態(tài)度,充滿道學(xué)之氣。二主題情節(jié)發(fā)展縱觀中國古代小說中的離魂故事范型,不難看出,早期的離魂故事較為簡古,而后期則趨向于婉轉(zhuǎn)細(xì)膩。早期離魂故事如《龐阿》者自不必言,即使如《離魂記》,其故事情節(jié)建構(gòu),應(yīng)當(dāng)說基本也是粗線條的勾勒,人物描寫也多是白描式、剪影式的,缺少精細(xì)的刻畫和細(xì)致的描寫。不過,在粗線條的勾勒中,《離魂記》也有幾處細(xì)節(jié)描寫,頗為精致。如當(dāng)倩娘與王宙私奔5年后還家,其父派家人“驗之”時,對倩娘“顏色怡暢”的描寫,就堪稱精妙。此雖僅僅四字,卻表現(xiàn)出了倩娘的健康生理狀態(tài),暗示出她與王宙5年愛情生活的美好,并和上文言其“病在閨中數(shù)年”形成對比?!妒勒f新語·惑溺》第5條記賈充女與韓壽私會之后,“充覺女盛自拂拭,悅暢有異于?!薄YZ充女的“悅暢有異于?!焙唾荒锏摹邦伾鶗场蓖鲆焕?都是因為愛情的滋養(yǎng)。賈充的觀察是細(xì)致的,《離魂記》作者對倩娘的描寫也是傳神的。再如文末描寫倩娘至家,與室中女翕然合為一體后,“其衣裳皆重”的描寫,亦是精微的細(xì)節(jié)刻畫,把合體之事寫得細(xì)膩逼真,煞有介事。再如《鄭生柳氏》中寫柳妻聽說有女外來的神情表現(xiàn):“柳妻意疑會有外婦生女,怨望形言?!倍潭趟淖?描畫柳妻妒意頓生的情狀,亦頗有韻味?!峨x魂記》的行文,雖“詞無奇麗”(鐘人杰《虞初志》篇末評語),卻也見跌宕之姿,倩娘與王宙的結(jié)合經(jīng)歷在簡率的敘述中,還是被演繹得波瀾起伏。倩娘與王宙為表兄妹,倩娘父張鎰又曾親口許婚,二人亦情相篤好,似乎結(jié)合指日可待。然而,突然出現(xiàn)另一個求婚者,偏偏張鎰又輕易應(yīng)允,情節(jié)發(fā)展遂生出波瀾。面對如此局面,男女主人公的內(nèi)心世界也掀起波瀾,希望變成失望,乃有王宙托故離開。似乎二人婚姻之事已無法挽回,而文勢又轉(zhuǎn),倩娘私奔而來,由悲而喜,遂又生一波瀾。欣喜之余,又擔(dān)心家人追逐,于是連夜遁去,止于蜀中??途游迥?夫妻二人相親相愛,愛情理想實現(xiàn),這樣的生活應(yīng)該是幸福的。但倩娘又常思父母,平靜之中,又起波瀾,于是乃有歸家之行。最后還家,王宙的首謝,張鎰的吃驚,家中女的聞而喜出等,將情節(jié)發(fā)展推向高潮,并以美滿的結(jié)局收束全篇。另外,《離魂記》不僅行文時見波瀾起伏,亦有懸念設(shè)置。當(dāng)倩娘來奔,小說先寫聞其“行聲甚速”,繼寫見其“徒行跣足而至”,但并未交代倩娘是人還是魂,直到歸家之后,王宙首謝,張鎰驚疑而詰,才露出端倪。及至篇末倩娘魂體合一,方真相大白,讓人為之會心一嘆。后期的《金鳳釵記》、《渭塘奇遇傳》、《賈云華還魂記》、《阿寶》等,則承接唐傳奇到《嬌紅記》逐漸完善了的筆法體式,寫形繪像,敘述描摹,婉轉(zhuǎn)委曲,情致燦然。這些故事在主題情節(jié)架構(gòu)上雖然一如當(dāng)初,但增加了不少細(xì)枝末節(jié)而更加細(xì)膩生動。如《賈云華還魂記》,僅魏生與娉娉從相識到相知一段情節(jié),就曲盡波瀾起伏之妙。魏生一睹娉娉芳容后,便“惟云華是念”,既而祈夢伍相祠,又求助于侍婢福福,后終于在邢國夫人宴請娉娉外兄之夜,以“渴甚,求漿”為由,與娉娉交言,并于次夜彈琴賞曲,兩人才“談話稍款,言情頗深”。接著由于魏生戶外偷窺,引起誤會,經(jīng)魏生解釋,娉娉贈瑞香后,歸于平靜。當(dāng)經(jīng)福福幫助獲得相會的機會時,卻因魏生酒醉而坐失佳約。這種瑣碎之事的細(xì)致描述,展示出他們相愛的由淺入深。其后又用極大篇幅講述二人如何恩愛情重,有了這樣的鋪墊,就使娉娉死后借體附魂、續(xù)此姻緣順理成章了。至于《阿寶》一文,情節(jié)建構(gòu)則更是轉(zhuǎn)折頓挫,把孫子楚與阿寶的愛情寫得搖曳多姿。當(dāng)某翁為其女阿寶”日擇良匹時”,有人攛掇孫子楚去求婚,這本是揶揄之舉,而孫子楚竟“殊不自揣,果從其教”,開篇即引人好奇。次及孫子楚遣媒作伐,當(dāng)然無獲,不料媒媼將出時,正遇上阿寶,她的一句戲言“渠去其枝指”,引來孫子楚真“以斧自斷其指”,文起一波,當(dāng)阿寶要孫子楚“再去其癡時”,孫子楚“自謂不癡,然無由見而自剖”,便“念頓冷”,情節(jié)也隨之“小作頓挫”(《阿寶》但明倫評語)。小說《阿寶》通篇便是如此敘事,使行文張弛變換、舒緩有致而跌宕生姿。正是因為情節(jié)發(fā)展中這種細(xì)枝末節(jié)的增多,也使人物形象更加豐滿、傳神。如《金鳳釵記》中的慶娘(實為興娘之魂)夜至崔生處,慶娘先是“搴裙而入”,然后“低容斂氣,向生細(xì)語”,既而“忽怒”;而崔生見她進(jìn)門,先是“大驚”,當(dāng)?shù)弥坝股摇睍r,“便以其父待之厚,拒之甚確,至于再三”,然后“懼,不得已而從焉”。這一段文字,刻劃生動,慶娘的大膽主動、崔生的瞻前顧后,均呼之欲出?!栋殹分凶髡吒怯幸庾R地凸現(xiàn)人物,特寫孫子楚之“癡”,開篇即從癡入手:“性迂訥,人誑之輒為真,或值座有歌妓,則必遙望卻走,或知其然,誘之來,使妓狎逼之,則赧顏徹頸,汗珠珠下滴,因共為笑”。后面的敘寫,也以此為依托,逐漸強化和豐滿孫子楚的“癡”的品性。同時,也為寫他情系阿寶,離魂者三作了很好的鋪墊。與此同時,后期的離魂故事,用語較之早期,也更為瀟麗,文中詩詞自不待言,就是敘述語言,也往往融情于景,如《渭塘奇遇傳》中的一段:“回舟過渭塘,見一酒肆,青旗出于檐外,朱欄曲檻,縹緲如畫,高柳古槐,黃葉交墜;芙蓉十?dāng)?shù)株,顏色或深或淺;紅葩綠水,相映上下,白鵝一群,游泳其間。生泊舟岸側(cè),登肆沽酒而飲……”如此詩情畫意,也使愛情美麗如畫了。《阿寶》的行文,則是另一風(fēng)格,奇氣四溢,字字鏹然,語簡而意深、淡而味至。如阿寶與孫子楚終于如愿結(jié)百年之好時,作者僅用:“生乃親迎成禮,相逢如隔世歡。”簡簡單單的幾個字,往昔之磨難,化煙散盡。但明倫評:“相逢如隔世歡,淡語有味,卻不可移?!庇秩鐚O子楚魂附鸚鵡后,阿寶對鳥祝曰:“君能復(fù)為人,當(dāng)誓死相從?!兵B云:“誑我”?!罢N我”二字,僅僅為尋常口語,卻道出了孫子楚癡中的幾分可愛的狡獪,不僅豐富了其性格內(nèi)涵,又讓人讀之忍俊不禁而情趣頓生。三“魂”“則夢”“真夢”是真文化的體現(xiàn),是受中國古代小說中離魂故事范型的產(chǎn)生和流行,無疑是以中國古代民族文化心理中的魂魄觀念與認(rèn)知為基礎(chǔ)的?;昶怯^念出現(xiàn)甚早,《易經(jīng)·系辭上》云:“仰以觀于天文,俯以察于地理,是故知幽明之故;原始反終,故知死生之說;精氣為物,游魂為變,是故知鬼神之情狀?!?6)《左傳·昭公七年》載子產(chǎn)與趙景子一段對話言及魂魄:“(伯有為鄭所殺)……及子產(chǎn)適晉,趙景子問焉,曰:`伯有猶能為鬼乎?'子產(chǎn)曰:`能,人生始化曰魄,既生魄,陽曰魂。用物精多則魂魄強,是以有精爽,至于神明。匹夫匹婦強死,其魂魄猶能憑依于人,以為淫厲。'”(7)這里,子產(chǎn)解釋了人的魂魄究竟為何物。另外,《禮記·郊特性》中又提到了人的魂魄的歸處:“魂氣歸于天,形魄歸于地,故祭,求諸陰陽之火也?!?8)從這些記載可以看出,先秦人的魂魄觀念已相當(dāng)系統(tǒng)明晰,幾乎構(gòu)成一個完備的觀念體系,他們還把魂魄和鬼神結(jié)合起來,并認(rèn)為魂和魄“猶能憑依于人”,即離開其原來的形體而附于他物之上。那么,魂和魄在人體中又處于一個什么位置、扮演什么角色呢?《左傳·昭公二十五年》說:“心之精爽,是謂魂魄,魂魄去之,何以能久?!?9)《韓非子·解老篇》說:“凡所謂祟者,魂魄去而精神亂,精神亂而無德,鬼不祟人,則魂魄不去,魂魄不去而精神不亂,精神不亂之謂有德?!?10)仔細(xì)分析可知:魂魄是指存在于人體之中的一種神秘精神力量,它支配著人的思想和肉體的一切活動,魂魄一旦失去。就會“精神亂”,而成為一個不正常的人,甚至死去。這種認(rèn)為魂魄在人體中起支配統(tǒng)攝作用的觀念,在漫長的古代社會幾乎沒有變化。這一點,在離魂故事中也有充分的體現(xiàn),離魂者往往輾轉(zhuǎn)于病榻的構(gòu)思或情節(jié),正源自于這種原初觀念,而戴祚《甄異傳》和陶潛《搜神后記》中的兩個同源故事,則是更有力的證明?!墩绠悅鳌分械墓适略?“王肇常在內(nèi)宿,晨起出外,妻韓氏時尚未覺,而奴子云:`郎索紙百幅'。韓氏帳中,見肇猶臥,忽不復(fù)見。后半載肇亡。”11《搜神后記》卷一★第98條故事如下:有匹丈匹婦,亡其姓名,與婦同寢,天曉,婦先起出,后夫?qū)ひ喑鐾?。婦還,謂夫尚寢,既還內(nèi),見其夫猶在被中眠。須臾,奴子自外來,云:“郎令我取鏡”,婦以奴詐,乃指床上以示奴,奴云:“適從郎處來也。”于是馳白其夫,其夫大愕,便入,夫婦共視,被中人高枕安寢,正是其形,了無一異,慮是其魂神,不敢驚動,乃共以手徐徐撫床,遂冉冉入席,漸漸消滅,夫婦惋怖不已。如此少時,夫忽得疾,性理乖錯,于是終卒。12秦漢以降,黃老文學(xué)與陰陽五行之說興盛,魂魄觀念略有變化,而其主流仍承襲先秦,只不過雜糅入些黃老及陰陽五行觀念。《淮南子·主術(shù)訓(xùn)》說:“天氣為魂,地氣為魄,反之玄房,各處其宅……”13《韓詩外傳》說:“人有五臟六腑。何謂五臟,精藏于腎,神藏于心,魂藏于肝,魄藏于肺,志藏于脾,此之謂五臟也。”14班固《白虎通·性情》中論魂魄說:“魂魄者,何謂也,魂猶也,行不休也。少陽之氣,故動不息,于人為外,主于情也。魄者,猶魄然著人也。此少陰之氣,象金石著人不移,至于性也。魂者,蕓也,情以除穢,魄也,白也,性以治肉。”15班固之說具有代表性,他把充塞于天地之間的陰陽之氣,與人體的性情、魂魄相較,把魂魄也納入他對生命進(jìn)行系統(tǒng)解釋的理論體系之中。他將魂劃歸于情,屬陽,魄劃歸于性,屬陰,對小說家將離魂之事用于表現(xiàn)男女情事是有啟發(fā)的。到了馮夢龍,把情和魂以及夢更緊密地聯(lián)系起來,他說:“……至人無夢,其情亡,其魂寂;下愚亦無夢,其情蠢,其魂枯;常人多夢,其情雜,其魂蕩;畸人異夢,其情專,其魂清。精于畫者,魂與之俱;精于術(shù)者,魂為之使。嗚呼!茫茫宇宙,亦孰非魂所為哉!”16漢末以后,由于佛教的傳入,道教的興起,受佛道來世說及地獄天堂觀念的影響,魂魄觀念又增加了不少新內(nèi)容,反映在小說中,又產(chǎn)生了另一類離魂故事,這種故事往往是某人由于種種原因,魂魄被帶到冥界或地府,目睹冥界或地府諸事之后,魂魄又被釋還,在這一過程中,此人在世之身已死,魂魄釋還后復(fù)活,而人間已歷數(shù)日。這類故事主旨在于展示冥界或地府之事,為佛道說教。我們把這類故事稱為入冥故事,與本文所論之離魂故事相別。入冥故事在古代小說中亦層出不窮,如《宣室志》卷四的《董觀》、卷七的《崔君》、《劉溉》、《許文度》?!缎咒洝肪矶摹洞蕲h(huán)》、《董慎》、卷三的《古元之》、《吳全素》、《聊齋志異》卷三的《連城》等,形成一類故事范型?;昙饶茈x身而去,亦能招回、攝回。在中國古代小說中,有很多是以此為題材的,如《搜神記》卷二的《李少翁》,敘漢武帝追念逝去的李夫人,方士李少翁便招來李夫人亡魂與其相見之事?!端焉裼洝肪矶摹稜I陵通人》、唐裴約言《靈異志》中的《許至雍》(見于《太平廣紀(jì)》卷二八三,題《靈異記》之《許至雍妻》,《廣艷異編》卷一五亦收,題《趙十四》),以及《北夢瑣言》卷八中的《李當(dāng)尚書亡女魂》(亦見于《太平廣記》卷八〇,題《陳休復(fù)》)等,故事情節(jié)模式大致如《李少翁》:有術(shù)之人,招來亡魂,與生人相見,敘生離死別之恨,一解幽顯阻隔、無由相見之苦。而《情史》卷九輯錄的《李月華》一文,則是攝取生人之魂。故事述王詔因思念京師角妓李月華,是夜,云髯道士便為他攝來李月華之魂,第二天,王詔見李月華,李月華訴昨夜夢中自己被天使追去玉虛宮,仙官命錄奏樂,驚不自持之事,乃知昨夜所見為李月華之魂。這種招魂、攝魂之事,與佛道密切相關(guān),其招魂、攝魂者,或為道士、或為僧巫,而故事背后,撇開佛道目的,也存在著男女之間情意深篤,希望突破陰陽阻隔或時空阻隔的美好思想意蘊。明人鐘人杰曾如此評價陳玄祐的《離魂記》:“詞無奇麗,而事則微茫有神至,翕然合為一體處,萬斛相思,味之無盡?!?鐘人杰《虞初志》篇末評語)《離魂記》文不甚長,僅六七百字而已,不免略顯簡率?!峨x魂記》所謂“味之無盡”感染力的產(chǎn)生,顯然并不是來自其文字描寫,而主要是源自于其故事情節(jié)建構(gòu)的“微茫有神至”。鐘人杰的這一評價頗為中肯,也是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fù)責(zé)。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dāng)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zhǔn)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dān)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