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改革新形勢下我們需要什么樣的教育理念_第1頁
教育改革新形勢下我們需要什么樣的教育理念_第2頁
教育改革新形勢下我們需要什么樣的教育理念_第3頁
教育改革新形勢下我們需要什么樣的教育理念_第4頁
教育改革新形勢下我們需要什么樣的教育理念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當前我們需要怎樣的教育理念一、從一道中學數學題說開去香港中學數學教材中的一個題目:

某一企業(yè),有股東5人,工人100人,1990—1992年的3年間,該企業(yè)的收益情況如下表,要求根據下列數據繪制成一幅圖。股東紅利(萬元)工資總額(萬元)

1990年510

1991年7.512.5

1992年101557.51012.515199019911992老板圖199019911992100%150%200%工會圖199019911992100020001500100002000015000工人圖建立新的課程文化觀念是課堂教學行為創(chuàng)新的首要條件知識觀——由客體先在發(fā)展為主體建構課程觀——由知識本位發(fā)展為發(fā)展本位教學觀——由單向傳授發(fā)展為互動共建教師角色——由學術權威走向知識平等教育哲學觀——從客體、主導發(fā)展為雙主體課堂教學操作——從預設的封閉發(fā)展為彈性教材觀——從教教材發(fā)展為用教材教知識從哪里來一幅有趣的漫畫:爺爺問他的孫子:“你知道米是從哪里來的嗎?”孩子指著裝米的壇子說:“米是從那里來的?!睜敔斕湫苑恰N覀兊膶W生對“知識是從哪里來的”這樣一個問題,最經常、最簡潔的回答是:“從書本上來的?!边@就如同回答米是從壇子里來的一樣,似乎知識是從天上掉下來的,是生來就有的。不知道任何知識都有它的來龍去脈,都有它的產生、發(fā)展、更新的過程。更重要的是知識并不是一成不變的,知識的本質并不在于它的確定性和穩(wěn)定性,恰恰相反,知識的本質在于它的不確定性,在于它的不斷變化,知識的本質在于它的不斷地推陳出新。由客體先在的知識觀發(fā)展為主體建構的知識觀知識是人建構的結果

舉例:莫比烏絲帶

天價月餅

林河的故事

角的初步認識科學的本質在于發(fā)現(xiàn),數學的本質在于發(fā)明舉例:初二學生的故事訓練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是數學課程的價值追求,而非學到系統(tǒng)的數學知識體系1+1并不總是等于2課程觀——由知識本位轉向發(fā)展本位課程是什么?

舉例:23-7=?課程的四種形態(tài):老師和學生發(fā)展的四個維度:自主發(fā)展、個性發(fā)展、可持續(xù)發(fā)展、全面發(fā)展23-7=?23–7=34201623-7=167023–7=13103161013623–7=16課程是兒童以經驗為基礎的理解、體驗、探究、反思和創(chuàng)造性實踐而構建的活動兒童是課程的主體,教師和學生是課程的創(chuàng)生者課程應該是開放的、舒展的。課程的四種存在形態(tài)理想形態(tài)的課程。文本形態(tài)的課程。實施形態(tài)的課程。體驗形態(tài)的課程理想形態(tài)的課程

這是課程的開發(fā)者、設計者根據一定的教育理念,提出一門課程的理想形態(tài)。它的存在形式就是課程標準。文本形態(tài)的課程

它的存在形式是教材或教科書。它是教材編寫者根據課程標準的基本理念和基本要求,結合各地區(qū)的實際編制而成。實施形態(tài)的課程它的存在形式就是教師的備課、上課、作業(yè)輔導、考試評價等等一系列的教學活動。體驗形態(tài)的課程它的存在形式就是學生在學習活動中獲得的經驗或者體驗。從課程的理想形態(tài)到文本形態(tài)、再到實施形態(tài)、最后到課程的體驗形態(tài),是一個從理想到實際、從理念到現(xiàn)實的轉化過程,同時是一個逐步衰減的過程。其中最關鍵的是老師實施形態(tài)的課程,教師要盡可能縮小學生體驗形態(tài)和課標理想形態(tài)之間的差距,只有這樣教師的教學才能卓有成效。所以教師應該對理想形態(tài)的課程了如指掌,做到胸中有課標,同時要不斷了解和研究學生體驗形態(tài)的課程,做到心中有學生。做到這兩點,我們的教學才能成功。Standbehind,don’tpush!多元智能理論視角下的人才發(fā)展觀

案例1:1979年6月,中國曾派一個訪問,去美國考究基礎教育.回國后,寫了一份四萬字的報告,在見聞錄部分,有四段文字

1、學生無論品德優(yōu)劣、能力高低,無不趾高氣揚、躊躇滿志,大有“因我之為而不同凡響”的意味。

2、小學一年級的學生,大字不識一斗,加減乘除還在掰手指頭,就整天奢談發(fā)明創(chuàng)造,在他們手里,讓地球調個頭,好像都易如反掌似的。

3、重音、體、美而輕數、理、化。無論是公立還是私立學校,音、體、美活動無不如火如荼,而數理化則乏人問津。

4、課堂幾乎處于失控狀態(tài)。學生或擠眉弄眼,或談天說地,或蹺著一郎腿,更有甚者,如逛街一般,在教室里搖來晃去。

最后,在結論部分,是這么寫的:美國的初級教育已經病入膏肓,可以這么預言,再用二十年的時間,中國的科技和文化必將趕上和超過這個所謂的超級大國。

在同一年,作為互訪,美國也派了一個考察團來中國。他們在看了北京、上海、西安的幾所學校后,也寫了一份報告,在見聞錄部分,也有四段文字:

1、中國的小學生在上課時喜歡把手端在胸前,除非老師發(fā)問時,舉起右邊的一只,否則不輕易改變;幼兒園的學生則喜歡背在后面,室外活動時除外。

2、中國的學生喜歡早起,七點鐘之前,在中國的大街上見到的最多的是學生,并且他們喜歡邊走路邊用早點。

3、中國學生有一種作業(yè)叫“家庭作業(yè)”,據一位中國老師解釋,它的意思是學校作業(yè)在家庭的延續(xù)。

4、中國把考試分數最高的學生稱為學習最優(yōu)秀的學生,他們在學期結束時,一般會得到一張證書,其他人則沒有。

在報告的結論部分,他們是這么寫的:中國的學生是世界上最勤奮的,在世界上也是起得最早、睡得最晚的;他們的學習成績和世界上任何一個國家的同年級學生比較,都是最好的??梢灶A測,再用二十年時間,中國在科技和文化方面,必將把美國遠遠地甩在后面。

二十八年過去了,美國病入膏肓的教育制度共培養(yǎng)了43位諾貝爾獎獲得者和197位知識型的億萬富豪,而中國還沒有哪一所學校培養(yǎng)出一名這樣的人才。兩家的預言都錯了。教師的職業(yè)觀:努力追求教師的專業(yè)發(fā)展專業(yè)素養(yǎng)專業(yè)精神專業(yè)道德(倫理)專業(yè)能力專業(yè)知識教師需要什么校的知識結構本體性知識支持性知識實踐知識學問知識實踐性知識教學技術規(guī)則。教學經驗。教學情境知識。教學決策判斷能力的知識。實踐化的學問知識。三類教師的知識結構比較職初教師有經驗的教師專家教師學問知識實踐知識隨著教師的成長,實踐性知識在教師知識結構中越來越占有重要的位置。教師的職后學習,以實踐性知識的積累為主。校本學習與培訓的主要內容應當以實踐知識為主,學問知識為輔。學問知識實踐知識功能理解世界完成任務內容性質普遍性情境性簡單性復雜性存在形態(tài)命題性過程性內在邏輯組織任務邏輯思維載體語言邏輯思維多種形態(tài)的思維獲得方式言傳式做中學教師的實踐知識與其他知識不同它是行動性的,而非理論性的。它是經驗性的,不是普遍的原理和規(guī)律。雖不普遍,但很靈活。它是個體性的,帶有個體的價值、情感、審美特征,不是純客觀的東西。它是情境化的知識,是適用于千變萬化的具體情境的,沒有一成不變的模式。它來自實踐,要求教師在實踐中主動探究,而不是被動接受,別人很難傳遞自己的實踐經驗。實踐性知識的形成與獲得,與教師其他知識是截然不同的。學問知識可以由教授或傳遞而獲得,而實踐知識必須在完成具體任務的過程中,依據具體的問題情境,經由實踐與體驗獲得,簡單說就是“做中學”——在教會學習中學會教學。

實踐體驗課程是經過多次實踐使用,對教師形成并積累相關教學經驗、促進理性思考具有明顯作用,能讓教師學有所得,在活動的目的要求、組織實施、程序要點、信息記錄、效果評價等方面已經形成成熟的操作要求與規(guī)范,能用文本清晰表述,讓其他教師參照著做的課程。應該具備:一、操作方案。二、實施情況報告與相關資源。以便讓其它使用者知道怎樣做,具有實用價值。顯性知識與隱性知識的區(qū)別顯性知識:穩(wěn)定的、明確的、規(guī)范的、能用書面文字或地圖、數學公式等系統(tǒng)表述的知識。運用者對所用的顯性知識有明確的認識。顯性知識易于儲存、理解、溝通、分享、傳遞。隱性知識:尚未或難以規(guī)范的、零星的、用訣竅、習慣、信念、個人特技等形式呈現(xiàn)出來的知識。運用者對所用隱性知識可能不甚了解。隱性知識不易保存、傳遞、掌握、分享,它更多的是一種個性化的東西。要強調的是:教師必須在實踐中增長實踐知識或隱性知識,但這并不表示實踐性知識與隱性知識都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