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編版必修-中外歷史綱要(上)第7課-隋唐制度的-變化與創(chuàng)新課件_第1頁
部編版必修-中外歷史綱要(上)第7課-隋唐制度的-變化與創(chuàng)新課件_第2頁
部編版必修-中外歷史綱要(上)第7課-隋唐制度的-變化與創(chuàng)新課件_第3頁
部編版必修-中外歷史綱要(上)第7課-隋唐制度的-變化與創(chuàng)新課件_第4頁
部編版必修-中外歷史綱要(上)第7課-隋唐制度的-變化與創(chuàng)新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8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7課

隋唐制度的變化與創(chuàng)新第2單元三國兩晉南北朝的民族交融與隋唐統(tǒng)一多民族封建國家的發(fā)展

課程標準:認識三國兩晉南北朝至隋唐時期的制度變化與創(chuàng)新第2單元三國兩晉南北朝的民族交融與隋唐統(tǒng)一多民族封建國家的1一、統(tǒng)治之基-選官制度地方:考察舉薦中央:考試選拔品德兩漢察舉制材料:察舉雖由地方官掌握,但前提往往是被選拔人當?shù)氐氖咳溯浾摚?/p>

當?shù)剌浾搶λ腥硕加幸粋€基本的評價,評價高者,很自然能夠被推舉?!獜堷Q《中國古代政治制度史導論》選拔權力:從中央掌握-世家大族控制選拔依據(jù):鄉(xiāng)里清議、德才兼?zhèn)?門第門生童謠:舉秀才,不知書,察孝廉,父別居,寒素清白濁如泥,高第良將怯如雞?!〞x)葛洪《抱樸子·審舉》基礎擴大權力上持選舉封閉1.溯源一、統(tǒng)治之基-選官制度地方:考察舉薦中央:考試選拔品德兩2漢末動蕩察舉弊端集權中央中央地方評級授官家世道德才能魏晉南北朝九品中正制

漢末社會動蕩,“人口流移,考詳無地”,察舉制所依賴的鄉(xiāng)里清議失去了社會基礎。那時,選官多操縱在地方大族名士手中。他們交結朋黨,干擾選拔。曹魏創(chuàng)立了新的選官制度九品中正制。中央委任中正官為各地人才評定等級,共分九等,朝廷依此授以相應的官職。初創(chuàng)時期選官標準家世、道德、才能并重。標準重建繼承傳統(tǒng)集權中央一、統(tǒng)治之基-選官制度1.溯源漢末動蕩中央地方評級授官家世魏晉南北朝九品中正制3材料:中正評定人才,越來越依據(jù)士人的家世,父祖為高官者,在選舉上占了越來越大的便宜。久而久之,門第高者品級就高,門第低者品級就低,朝廷任命中正官時,往往要征求本地出身的高官們的意見,連中正本身的公正性也逐漸喪失。終于形成了“上品無寒門,下品無世族”的局面?!獜堷Q《中國古代政治制度史導論》選拔權力:中央掌握-世家大族控制選拔依據(jù):家世道德才能并重-家世標準唯一階級固化壟斷封閉特權膨脹標準重建繼承傳統(tǒng)集權中央方式進步一、統(tǒng)治之基-選官制度2.流變材料:中正評定人才,越來越依據(jù)士人的家世,父祖為高官者,在選4背景:士族腐朽,九品中正制不再適應社會需要;

庶族地主興起,參與政權;隋廢除九品中正制,同時將前朝的考試及察舉等因素加以強化,科舉制度形成。一、統(tǒng)治之基-選官制度開始采用分科考試的方式選拔官員隋文帝始建進士科,科舉制度形成隋煬帝增加考試科目,以進士、明經為主唐太宗武則天唐玄宗擴大科舉取士人數(shù),首創(chuàng)武舉、殿試任用高官主持考試,提高其地位3.創(chuàng)新背景:士族腐朽,九品中正制不再適應社會需要;一、統(tǒng)治之基-選5新在哪?材料:唐制,取士之科,多因隋舊,然其大要有三:由學館者曰生徒,由州縣者曰鄉(xiāng)貢,皆升于有司而進退之……其天子自詔者曰制舉,所以待非常之才焉……每歲仲冬,州縣、館、監(jiān)舉其成者送之尚書??;而舉選不由館、學者,謂之鄉(xiāng)貢,皆懷牒自列于州縣。試已,……既至省,皆疏名列到,結款通保及所居,始由戶部集閱,而關于考功員外郎試之。-《新唐書·選舉志上》政權開放階層流動活力滿滿一、統(tǒng)治之基-選官制度自由報名新在哪?材料:唐制,取士之科,多因隋舊,然其大要有三:由學館6材料二:自世卿門閥舉薦制度推翻,唐宋厲行考試……無論試詩賦、策論……人才輩出;雖所試科目不合時用,制度則昭若日月?!獙O中山材料一:(科舉制)用意在用一個客觀的考試標準,來不斷的挑選社會上優(yōu)秀分子,使之參預國家的政治。此項標準,一則求其公平,不容舞弊營私。二則求其預備之單純與統(tǒng)一,減免經濟上之限制,使貧民亦有出身。又間接助成國內風俗教化之統(tǒng)整,以輔成大一統(tǒng)政府之團結與鞏固。—錢穆《國史大綱》開放性:自由報名公正性:分科考試科學性:擇優(yōu)錄取集權性:統(tǒng)一集權材料三:(科舉制)西國莫不慕之,近代漸設考試以取人才,而為學優(yōu)則仕之舉。今英、法、美均已見端,將來必至推廣。

—丁韙良《西學考略》一、統(tǒng)治之基-選官制度選官制度走向成熟對西方文官制度產生影響3.科舉制評價材料二:自世卿門閥舉薦制度推翻,唐宋厲行考試……無論試詩賦、7小結:時間制度方式標準趨勢先秦秦漢魏晉南北朝隋唐至明清選官制度的演變世卿世祿制察舉征辟制九品中正制科舉制自下而上推薦品行中正官評定授官初家世道德才能后門第分科考試才學血緣世襲軍功爵制中央任免軍功一、統(tǒng)治之基-選官制度標準科學公平方式公開公正權力集中中央小結:時間制度方式標準趨勢先秦秦漢魏晉隋唐至明清選官制度的演8二、政權組織-三省六部六曹九卿西漢東漢皇帝尚書令侍中常侍丞相御史大夫九卿太尉中朝決策外朝執(zhí)行皇帝尚書臺司徒太尉司空御史臺1.溯源二、政權組織-三省六部六曹九卿西漢東漢皇帝尚書令9材料:東漢名臣李固曰:今陛下之有尚書,猶天之有北斗也。斗為天喉舌,尚書亦為陛下喉舌。……尚書出納王命,賦政四海,權尊勢重,責之所歸。—《后漢書》二、政權組織-三省六部尚書臺權勢過重,不利于加強皇權2.流變材料:東漢名臣李固曰:今陛下之有尚書,猶天之有北斗也。斗為天10

三省六部制背景:魏晉南北朝時期,尚書臺改稱尚書省,與中書省和門下省形成三省,它們共同

執(zhí)掌輔助決策和執(zhí)行等權力。二、政權組織-三省六部御史臺監(jiān)察3.創(chuàng)新三省六部制二、政權組織11三省六部制二、政權組織-三省六部政事堂唐宰相議事的地方,協(xié)助皇帝統(tǒng)治全國的最高議事機構。唐初設政事堂于門下省。參加政事堂會議的原僅三省長官(中書令、侍中、尚書左右仆射)。其后,皇帝又以他官參加政事堂會議,稱為參知政事、同中書門下三品等(以后逐漸統(tǒng)一為同中書門下平章事之名),亦為宰相。中宗即位后,移政事堂于中書省,由此,確立了中書省的中心地位。723年,改政事堂名為中書門下。唐代三省位置圖提高效率,減少失誤3.創(chuàng)新三省六部制二、政權組織-三省六部政事堂12新在哪?二、政權組織-三省六部評價:三省相互牽制和監(jiān)督,削弱了相權,加強了皇權三省分工明確,相互配合,提高了行政效率,三省出現(xiàn)了一體化的趨勢是中國政治制度的重大變革,此后歷朝基本上沿襲這種制度。集體宰相制相權三分職權分明新在哪?二、政權組織-三省六部評價:三省相互牽制和監(jiān)督,削弱13二、政權組織-三省六部時期政權組織權力分配趨勢西漢武帝前三公九卿制丞相集決策、行政、用人、審議和司法于一身削弱相權加強皇權制度化合法化宰相實位轉向虛位宰相權力不斷分化武帝后中外朝制中朝決策,外朝執(zhí)行東漢三公和尚書臺三公榮譽,尚書臺掌決策和行政魏晉南北朝尚書、中書、門下形成三省三省共同輔助決策隋唐三省六部制中書起草詔令、門下封駁審議、尚書執(zhí)行政權組織的演變小結:二、政權組織-三省六部時期政權組織權力分配趨勢西漢武帝前三公14三、賦稅制度-經濟保障賦稅種類繁多,田租較輕,但人口稅、力役、兵役等繁重,更賦(代役稅)繁且重,因此地主得利,百姓未得實際好處。開始實行租調制,按戶征收糧和絹帛。北魏孝文帝改革,頒布均田令,受田農民承擔定額租調,一夫一婦每年納粟為租,納帛或布為調。成年男子負擔一定的徭役。兩稅法唐租庸調漢魏晉1.溯源三、賦稅制度-經濟保障賦稅種類繁多,田租較輕,但人口稅、力役15唐初:租庸調制三、賦稅制度-經濟保障征收基礎:均田制征收對象:21—59歲的成年男子。征收標準:人丁征收依據(jù):賬籍制度意義:以庸代役保證農民有較充分的生產時間,百姓生產積極性提高;政府的賦稅收入有所保障;租庸調制規(guī)定了農民負擔的上限,利于社會經濟穩(wěn)定發(fā)展。租粟米之征粟二石有田始有租庸力役之征20天,可“以庸代役”有身始有庸調布帛之征隨鄉(xiāng)土所產絹二丈、棉三兩/布二丈五尺、麻三斤有家始有調“為民制產”1.溯源唐初:租庸調制三、賦稅制度-經濟保障征收基礎:均田制意義:以16三、賦稅制度-經濟保障賬籍制度

賬籍制度就是古代人口和經濟普查的相關數(shù)據(jù)統(tǒng)計,每家每戶該收多少稅、有幾位男丁需要服徭役,都記錄在賬籍中。其中“賬”是壯丁冊子,是記錄服徭役的名冊;“籍”是戶口冊子,是記錄交稅賦的名冊。搭配得當互相保障好搭檔!三、賦稅制度-經濟保障賬籍制度賬籍制度就是古代人口和17三、賦稅制度-經濟保障背景:唐代中后期①賬籍制度的松懈與錯亂②土地兼并日益嚴重,導致均田制瓦解,貧富兩級分化加?、郯彩分畞y等各種因素相互疊加④唐政府的財政危機加劇材料:開元以后,天下戶籍,久不更迭,丁口轉死,田畝賣易,貧富升降不實,乃盜起兵興,財用益絀,而租庸調稅法,乃陷于敗壞。

—《新唐書》租庸調制不再適應社會環(huán)境的新變化,—兩稅法應運而生。2.流變三、賦稅制度-經濟保障背景:唐代中后期材料:租庸調制不再適應18三、賦稅制度-經濟保障780年,唐德宗接受宰相楊炎的建議,實行兩稅法。①“量出以制入”:由中央政府預先確定總的稅額,分配到各地征收;②戶無主客,以見居為簿:戶不分主戶和客戶,以當時的居住地,編入戶籍;④分夏秋兩次收?、廴藷o丁中,以貧富為差:每戶按人丁和資產繳納戶稅,按田畝繳納地稅,取消租

庸調和一切雜稅、雜役;內容:3.創(chuàng)新三、賦稅制度-經濟保障780年,唐德宗接受宰相楊炎的建議,實19三、賦稅制度-經濟保障新在哪?③時間:不定時—基本定時①稅種:繁雜多項—簡化征收②標準:以人丁為主以土地財產為主“舍人稅地”“舍地稅人”兩稅法以貨幣為主要征稅方式,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商品經濟的發(fā)展作用兩稅法簡化稅收名目,擴大收稅對象,保證國家的財政收入。“唯以資產為宗,不以丁身為本”,改變了自戰(zhàn)國以來以人丁為主的賦稅制度,減輕了政府對農民的人身控制。三、賦稅制度-經濟保障新在哪?③時間:不定時—基本定時①稅種20三、賦稅制度-經濟保障兩稅法的流變材料:國家定兩稅,本意在憂人。厥初防其淫,明敕內外臣:稅外加一物,皆以枉法論。奈何歲月久,貪吏得因循,沒我以求寵,斂索無冬春??椊佄闯善ィ壗z未盈斤,里胥迫我納,不許暫逡巡?!栋拙右准肪?《重賦》材料:臣出使經行,力求利病。竊知渭南縣長源鄉(xiāng)本有四百戶,今才一百余戶?!渌菘h,大約相似。訪尋積弊,始自均攤逃戶。凡十家之內,大半逃亡,亦需五家攤稅。似投石井中,非到底不止。

——陸贄材料:定稅之數(shù),皆計緡錢。納稅之時,多配綾絹。往者納絹一匹,當錢三千二三百文;今者納絹一匹,當錢一千五六百文。往輸其一,今過于二?!戀椊y(tǒng)一稅額取消、人口流動不受限制,各地稅負輕重不均政府若加征雜稅,百姓負擔更重以貨幣征稅,商人易隨意指定物價結果:土地兼并、貧富差距擴大,兩稅法名存實亡三、賦稅制度-經濟保障兩稅法的流變材料:國家定兩稅,本意在憂21三、賦稅制度-經濟保障賦稅制度的演變小結:時間賦稅制度標準趨勢魏晉以人丁為主到以土地財產為主人身控制逐漸松馳不定時—基本定時唐初唐中期明代清初租調制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