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點講解電解液對NCM622材料化成產(chǎn)氣的影響_第1頁
重點講解電解液對NCM622材料化成產(chǎn)氣的影響_第2頁
重點講解電解液對NCM622材料化成產(chǎn)氣的影響_第3頁
重點講解電解液對NCM622材料化成產(chǎn)氣的影響_第4頁
重點講解電解液對NCM622材料化成產(chǎn)氣的影響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電解液對NCM622材料化成產(chǎn)氣的影響鋰離子電池主要由正極、負極和電解液等部分做成,其中大部分的化學反應發(fā)生在電極/電解液界面處,因此電解液在電極界面的穩(wěn)定性對于鋰離子電池的穩(wěn)定性就顯得尤為重要。隨著鋰離子電池能量密度的持續(xù)提升,三元材料,特別是高鎳三元材料的應用變的越來越普遍,但是隨著Ni含量的提高電極的界面穩(wěn)定性也會變的更差,常見的問題包括產(chǎn)氣和界面阻抗的增加等。近日,美國勞倫斯伯克利國家實驗室的SaraE.Renfrew(第一作者,通訊作者)和BryanD.McCloskey(通訊作者)兩人對電解液在NCM622體系電池在化成過程中對于NCM622材料表面晶體結構的衰變和電池產(chǎn)氣現(xiàn)象的影響進行了詳細的研究。為了分析化成過程中電池內(nèi)產(chǎn)生的CO氣體的來源,作2者采用O18對NCM622材料中的O元素進行了標記,因此如果化成過程中產(chǎn)生的CO來自于正極材料自身的分解,則我們2能夠從CO中觀察到018。實驗中采用的電解液主要有以下幾2類:EC、PC、DMC、DEC的lMLiPF6電解液,以及EC/DEC混合溶劑體系的1MLiPF6電解液,EC/DEC混合溶劑體系添加2%的FEC或VC電解液,以及EC/DEC混合溶劑體系的LiPF6和LiTFSI混合鹽電解液,以及以LiTFSI為鋰鹽的DME、TEGDME電解液。下圖為幾種不同的電解液體系在化成過程中的充放電曲線,其中DME和TEGDME電解液充電至4.6V,其他電解液則充電到4.8V,充放電數(shù)據(jù)如下表所示。從下表中我們能夠注意到對于所有含有EC溶劑的電解液,首次充放電的不可逆容量都比較小,而采用PC、DME、TEGDME和DMC等單一溶劑體系的電解液則不可逆容量都比較大,放電容量也比較低,這主要是因為在首次充放電過程中較多的電解液分解造成,特別是DEC單獨作為溶劑時非常不穩(wěn)定,因此不可逆容量也是最大的。netcapacity(mAhg'1)50 100 ISO 200 25036——DtC 2vol%VCDMC——2VCl%FECEC/DEC TEGDMELiTFSITFS1DMELiTFSI00 01 02防丁憶r, °〔r觀為netcapacity(Liunits)chargeLiunils(fhAhg1)dischangeLiunits(mAhgjdifferenceLiunite(mAhgT)EG/DECQ.06B(凸0)0763(211)0.104㈣EC0.86B(240)0769(213)O.W(27)PC0856(237)0724(200)0.132(37)DMC0920(254)Q.756(209)0J64(45)DEC0.896(248)0.681(161)Q.3140)2vol%VC0.B53(239)0756(209)0JO7(3fl)2皿鳴FEC0.885(2^5)0780(216)0.105(29)EC/DECUTFSt0873卿j0767(212)0.107(30)MEUTFSI(4.65V)0.860(238)0729(如2)0.131{36)TEGDMELiTFSI(465V)0.023(228)0.654(1B1)研究表明NCM622材料在充電到4.45V以上會導致材料釋放原子氧,進而在材料的表面生成一層尖晶石或巖鹽相,進而導致材料的可逆容量降低和界面阻抗增加,而作者的研究則表明NCM622材料顆粒的表面即便是沒有發(fā)生析氧,也就是在較低的電位下也會發(fā)生表面相變。下圖為NCM622材料在首次充放電循環(huán)的過程中電極釋放的O與滴定過程中電極表面存在的過氧化物釋放的O之間22的關系圖,如果電極表面的過氧化物是由于在首次充電的過程中晶格O釋放而產(chǎn)生的,則兩者之間應該呈現(xiàn)線形關系,因此這些過氧化物并非全部是由于O的釋放而產(chǎn)生的。同時我們從圖中能夠注意到一旦電池的電壓高于3.9V則NCM622材料表面開始生成過氧化物,進一步升高電壓至4.4V以上就能夠觀察到NCM622材料開始釋放出O。2LiTFSI?DMC+EC/DECVC 4DEC?TEGDMEDME(t—6-OEro匚oRe」4zOJLI4匚一10LiTFSI?DMC+EC/DECVC 4DEC?TEGDMEDME(t—6-OEro匚oRe」4zOJLI4匚一1086420?04.8V? 4.65V0*04.2Vk0 12 3 4O2releasedduringthefirstcycle 磺猛慫爲下圖為在首次充放電過程中NCM622材料表面形成的過氧化物的厚度與材料充電電壓之間的關系,從下圖能夠看到無論是采用何種電解液電極表面過氧化物層的厚度都與材料放電容量之間呈現(xiàn)線性相關的關系,因此這也表明NCM622材料在首次充放電的過程中表面形成過氧化物層是材料自身的一種屬性,與所用的電解液無關。

—5-C*00 T-C'fh *0? ”90購 —5-C*00 T-C'fh *0? ”90購 r-EC/DECEC/DEC2vol%

VCPCI.&4.2(4|?}3」隔1BC3JM陽〕PMC為即」段卻4J⑴切DEC11魁Q(Wuo(!(n)加阿【IB&MC17”⑶勒IhiH)汕f拓知Et/DBCLiTFSl143i?(啊(3W:J<8miEODEC2wl?FEC1113.8?jS(344)EK/DEGIMrfftVC154(53?)贏4(22%)(ME11UHTE4U>14Ub]E0.S(呵i.qtm;TEGDMECL2D0J-6(EOW.|fieau-—4-◎2].UM虹我們知道由于NCM622材料表面存在未反應的Li,因此

會與空氣中的CO反應生成LiCO雜質,研究表明NCM622材2 2 3料表面的LiCO雜質在首次充放電過程中會發(fā)生分解釋放2 3CO,約占首次化成產(chǎn)生CO的30-40%,剩余的CO氣體則主222要來自于電解液的分解。為了追蹤電池中氣體的來源,作者采用18O對NCM622材料進行了標志,而電解液中的O則全部是常規(guī)的160,因此電池在首次充放電中產(chǎn)生的C0可能有三種:)兩個0都是180,2這主要是來自于NCM622材料表面的LiCO的分解;2)一個2 3O是18O,這主要是由于電解液與NCM622材料表面發(fā)生副反應產(chǎn)生的;3)兩個O都是普通的16O,這主要是來自于電解液自身的分解。NCM622材料在不同種類電解液中產(chǎn)生的三種類型CO的2比例如下表所示,從表中能夠看出,對于含有EC的電解液,NCM622電極表面LiCO分解是電池首次化成過程中CO的主2 3 2要來源之一,約占了總CO的30%左右,其他的CO氣體則主22要來自于電解液的分解。而對于線性溶劑DMC和DEC則能夠觀察到其產(chǎn)生的氣體多數(shù)都是普通的CO,不含有標記的血。2從上表中我們能夠觀察到在電解液中添加VC添加劑后會使得電池產(chǎn)生的氣體中的普通CO比例翻倍,并輕微的增2加含有一個18。的CO,表明VC會在正極表面發(fā)生分解,VC2分解后會在正極表面形成鈍化層從而減少電解液的持續(xù)分解。而在電解液中添加FEC則會輕微抑制含有一個180的CO2的產(chǎn)生,作者認為這主要是FEC在NCM材料的表面形成了更好的鈍化層,從而減少了電解液的分解,而其增加的普通C02則主要是因為FEC在負極表面分解產(chǎn)生的。DME和TEGDME兩種溶劑則表現(xiàn)出了非常好的穩(wěn)定性,在首次充放電循環(huán)中來自電解液分解產(chǎn)生的氣體非常少,大部分氣體來自于NCM622材料表面的LiCO雜質分解產(chǎn)生的C0。2 3 2SaraE.Renfrew的工作表明NCM材料在首次充電的過程中表面產(chǎn)生尖晶石相或巖鹽相是其自身的一種屬性,與電解液的種類無關。但是電池在化成過程中產(chǎn)生的CO氣體卻2與電解液之間存在密切的關系,不含EC的電解液不但產(chǎn)生的CO數(shù)量多,而且多數(shù)來自溶劑的分解,通過在電解液中2添加EC和VC、FEC添加劑能夠有效的減少電解液的分解和CO的產(chǎn)生數(shù)量。2TabhII.CudttuhUvt*0^aadcarl?fl ddrljiAihe^kieyde(4JiV-2.SV>ofll?0-NMC61!andrcmalfiinifi.surfactLbC'O^mmcusun^bvLhe[KKl^vdrUllnd沁t.FrbfCiint dtcEntdrahudiEiitiil刃tirfswaWTcru譽oFl-ijC'tJjof±U|LmDl耳LIHlinindtniCEdhcnfMiridniiGbcntrnEitinKiurfiiDCIJifrO.u比nutrruEJt>diitclI山(7?dKuni|M序ilim iidiuilEicouipkd^[)s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