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中西文化融合與共生下的澳門建筑摘要:澳門特殊的歷史賦予了澳門建筑多元化的特色,澳門更被譽為歷史建筑的博物館。經過400年的演進,澳門建筑吸取東方和西方風格特色,以包容的姿態(tài)演繹成澳門建筑特有的一種表達方式。關鍵詞:澳門建筑文化特征融合延續(xù)澳門是四百多年來中西文化互相交流多元共存的歷史例證,建筑風格多種多樣,既有傳統(tǒng)的中式園林、庭院、寺廟,也有葡萄牙文化為代表的西式教堂、閣樓、劇院、炮臺;傳統(tǒng)中國建筑文化與西方建筑文化碰撞與對話,呈現出各自的特色,又彼此融合共生。中西文化并存的澳門建筑呈現出了永不凋零的生命力,及其包容開放的態(tài)勢。1澳門建筑文化特征的體現1.1澳門名字的由來澳門特別行政區(qū)位于東南沿海,緊鄰廣東省珠海市,與香港隔海相望,包括澳門半島、凼仔和路環(huán)兩個離島。半島周圍被海水所環(huán)繞,這種地形常被稱之為“澳”,遠遠望去,左右各有一座山圍合,猶如兩扇開啟的“門”,“澳門〃便由此得來。1.2豐富多彩的澳門建筑文化城市的發(fā)展歷程對建筑文化有著深遠的影響,澳門的建筑文化是中國也是遠東地區(qū)城市中最具特色的。多種建筑風格交融合璧,綻放不同風采,給人們不同的體驗。之前澳門建筑基本上是中西獨立發(fā)展。隨著交往的不斷深入,葡萄牙人陸續(xù)建造了一些歐式住宅和教堂、歐式莊園建筑等。到了19世紀后期,澳門出現了中西不同建筑風格的對話交融,呈現出了中西不同風格渾然一體的獨特建筑形態(tài)。傳統(tǒng)中式建筑主要以園林、庭院、嶺南民居為主。園林式建筑以盧家花園為代表,頗具蘇州獅子林風格的園林。全園以"春草堂〃為建筑主體,通過景觀石徑將各景點連成一體,有序串聯。春草堂雖是典型的中國建筑風格,但外墻色彩卻采用了葡萄牙建筑常用的米黃色,搭配白色線條,12根哥特式廊柱依次排列,柱頂上裝飾白色歐式花紋,而親水的平臺上坐椅式欄柵采用了中國人喜歡的大紅色,處處都讓人感受到這座建筑中西方文化交融的痕跡。1.3早期澳門建筑文化的移植建筑遺產的形成與城市的發(fā)展密不可忍,建筑文化直觀的體現了城市文化,澳門建筑首先體現了對葡萄牙文化的移植。葡萄牙的城市布局常會分為"上城區(qū)〃和“下城區(qū)〃。“上城區(qū)〃建于高地之上,用于防御;“下城區(qū)〃建于沿海之濱,服務于商業(yè),這種規(guī)劃理念也滲透到了澳門城市建筑規(guī)劃中。在澳門早期的營建中,可以明顯這一特征,城市廣場由重要的文化和市政建筑圍繞,通過彎曲的道路串聯城市重要節(jié)點。總督府與富商們的住宅沿海而建,提供了優(yōu)雅舒適的環(huán)境,也就是所謂的下城區(qū)。半島南端西望洋山頂的碉堡與炮臺遙遙相對,主要的教堂沿著這條連接山頂的軸線依序排列,在實質與象征上控制了這個城市。構建了澳門城市貨棧、要塞與城市的三位一體。始建于1580年澳門圣保羅教堂(大三巴),其主體結構、屋頂結構及主要裝修做法等直觀的體現了中西建筑文化的融合。教堂糅合了歐洲文藝復興時期與東方建筑的風格,雕刻精細,巍峨壯觀。先后經歷了三場大火,只剩下建筑的主立面-前壁,因形狀與中國傳統(tǒng)的牌坊非常相似而被當地人稱為大三巴牌坊,也是游客到澳門觀光旅游的必經之地,“三巴圣跡〃說的既是這座建筑。1.4澳門建筑文化的多元性多元文化交融下的澳門,是品類最全、建筑藝術水平較高的東方城市,被譽為"東西方建筑藝術博物館”。它既有葡萄牙建筑特色的建筑,也保留了中國的傳統(tǒng)建筑,呈現出了百花齊放的盛世。澳門歷史建筑群是西式古老建筑在中國最集中的展示,在遙遠的東方古城你可以領落到西式古老建筑的風采。建筑文化的多元性表現為經過碰撞磨合形成的一種穩(wěn)定狀態(tài),他不同于并存,是被大家所接受。澳門建筑深受葡萄牙建筑風格的影響,所以在澳門建筑的身上很容易看到哥特式、巴洛克、新占典主義等西方建筑風格的身影。傳統(tǒng)的中國建筑風格依然存在,特別是嶺南建筑風格。地域特征的相似性,澳門建筑也汲取了很多嶺南建筑的精華,自然通透,設置了利于通風的百葉窗,利于遮掩的彩色玻璃窗等。2、 澳門建筑風格的形成與演進2.1澳門建筑風格的形成澳門的古建筑保留了400多年中西文化交流的歷史精髓,它更是中西文化交流互補、多元文化共存的結晶。2005年澳門歷史城區(qū)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被世界所認可?;仡櫄v史,從16世紀中葉澳門成為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驛站、東西方文化交流的最早發(fā)源地。4個半世紀的漫長歷程,中西兩種不同文化不可避免地發(fā)生碰撞、沖突,最后在相互理解中彼此尊重,形成了現在澳門建筑文化的嶄新形態(tài),這是世界上任何兩種文化相遇時都必然經歷的過程。2.2澳門建筑語言的不斷演變建筑語言是建筑文化最直觀的符號。特色的歷史原因,澳門早期歐式教堂采用中葡兩種語言做彌撒,滿足當時華人和洋教士的需要。建筑中移植了許多中式元素,例如圣母像可以被華人認作"望海觀音”,但并沒有擺脫歐式建筑風格和固有的信仰。社會文化需求無時無刻不在影響中建筑語言特征,而傳統(tǒng)中式廟宇堅守著自身形態(tài)和韻味,不被西式教堂影響,但卻不拘泥于成規(guī),推陳出新,大膽移植或嫁接西方因素,先有洋羅漢,后見洋觀音,這些建筑語言的出現反映了中國文化的開放性和包容性。隨著中西文化在澳門的不斷滲透,其交流與融合的過程也仍在繼續(xù)進行中,但相對于別處而言,這里的機會更多,交融的程度更充分、更有深度。從大三巴上的牡丹、菊花圖案,到洋羅漢、望海觀音,再到圣母化的洋觀音,這些宗教建筑的演變,給予了中西文化更多切入的機會,同時也為中西文化在澳門建筑中的融合共生開辟的道路。3、 澳門保護建筑的延續(xù)方式3.1維修與復原澳門歷史建筑之所以能很好的被保護和延續(xù),首先得益于政策的保護,在澳門,歷史建筑是不允許被拆除的。歷史悠久價值較高的建筑首選的方式是進行維修和加固,保持原有建筑風貌,還原歷史建筑原有的特征和樣式。這也是澳門建筑能多姿多彩的一個原因。因此,中式的盧家大屋,西式的郵政局大樓、巴洛克式圣若瑟圣堂及伊斯蘭建筑風格的港務局大樓等建筑在進行修復時,都保留其原有的功能用途和風貌。3.2新建與改建在原有歷史建筑的基礎上建造新的建筑,發(fā)揮歷史建筑新的價值,注入新的生命力。為保持歷史建筑的原滋原味,澳門建筑常用的手法是保持原有的立面樣式,為適應現代生活需要,對內部功能結構進行調整,提高其使用效率。這種做法會讓人們如同在歷史中穿越,提升對歷史建筑的接受和認知度,更加利于對傳統(tǒng)建筑的保護。3.3擴建擴建是指對歷史建筑的擴大或者是高度的增高,澳門建筑的很多做法更是值得學習和研究。新建和舊建部分代表著現代和歷史的融合,是修舊如舊還是修舊如新,更是一個很艱難的選擇。4結語澳門建筑呈現出的多元文化融合對于世界文化遺產有著舉足輕重的價值,在文化碰撞和對話中,又彼此相容共生,呈現出了自己的特色。在城市由獨特性向相似性轉移的今天,澳門建筑在維持著其固有的傳統(tǒng)和特色。參考文獻:淺析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zu場地 合同標準文本
- 企業(yè)股權合同標準文本
- 信用管理顧問合同標準文本
- 代理代辦業(yè)務合同范例
- 產品眾籌合同標準文本
- 儀維修合同標準文本
- 代包裝合同標準文本
- 保潔工勞務合同樣本
- 企業(yè)對外合作合同標準文本
- 入股個人合同樣本
- 人教版八年級歷史下冊(部編版)全冊完整課件
- ALC輕質隔墻施工方案
- 統(tǒng)編版必修下冊第一單元檢測卷(提升卷)(含解析)
- 幼兒園園長一日三巡記錄表實用文檔
- 公司財務盡職調查報告范本
- 水稻育種課件 第八講三系雜交水稻育種
- 善戰(zhàn)者說:孫子兵法與取勝法則十二講
- CTS-9006PLUS簡易操作介紹
- 證據目錄模板
- 商品過度包裝問題研究及消費者感知調查報告
- 疾控中心檔案管理工作的現狀與對策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