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市高二上學期期末生物試卷_第1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ef291a03f1c468ae31f6d472fda1c346/ef291a03f1c468ae31f6d472fda1c3461.gif)
![德州市高二上學期期末生物試卷_第2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ef291a03f1c468ae31f6d472fda1c346/ef291a03f1c468ae31f6d472fda1c3462.gif)
![德州市高二上學期期末生物試卷_第3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ef291a03f1c468ae31f6d472fda1c346/ef291a03f1c468ae31f6d472fda1c3463.gif)
![德州市高二上學期期末生物試卷_第4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ef291a03f1c468ae31f6d472fda1c346/ef291a03f1c468ae31f6d472fda1c3464.gif)
![德州市高二上學期期末生物試卷_第5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ef291a03f1c468ae31f6d472fda1c346/ef291a03f1c468ae31f6d472fda1c3465.gif)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學必求其心得,業(yè)必貴于專精學必求其心得,業(yè)必貴于專精學必求其心得,業(yè)必貴于專精2016—2017學年山東省德州市高二(上)期末生物試卷一、選擇題1.在一對相對性狀的雜交實驗中,孟德爾提出的假說不包括()A.生物性狀是由遺傳因子決定的B.遺傳因子在體細胞中成對存在,配子中只含有其中一個C.F1產生配子時,不同對的遺傳因子可以自由結合D.受精時,雌雄配子的結合是隨機的2.有關遺傳學概念的說法正確的是()A.純合子自交后代不出現(xiàn)性狀分離B.雜合子自交后代不會出現(xiàn)純合子C.隱性性狀是指生物體不能表現(xiàn)出來的性狀D.A和A,A和a,a和a都是等位基因3.關于同源染色體的描述,最準確的是()A.形狀、大小相同的兩條染色體B.含等位基因的兩條染色體C.形成四分體的兩條染色體D.減數(shù)分裂時移向細胞兩極的兩條染色體4.鼠的毛色有黑色和棕色(由基因B、b控制),兩只黑鼠交配,生了3只棕鼠和1只黑鼠,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棕色為顯性性狀B.子代黑鼠基因型為BB的概率是C.若檢測子代黑鼠的基因型,最好選用棕鼠與其交配D.若親代黑鼠再生4只小鼠,則應為3只黑鼠和一只棕鼠5.如圖為二倍體生物的某細胞分裂模式圖,則該細胞()A.是初級精母細胞 B.包含6條染色單體C.處于有絲分裂中期 D.分裂后產生4種精子6.一個被32P標記的精原細胞在不含32P的培養(yǎng)液中依次進行一次有絲分裂和一次減數(shù)分裂,下列有關分析正確的是()A.有絲分裂中期,細胞中的核DNA含32PB.減數(shù)第一次分裂后期,細胞中的核DNA含32PC.減數(shù)第二次分裂后期,細胞中所有染色體都含32PD.分裂產生的每個精細胞中,的染色體含32P7.如圖表示雄果蠅細胞進行分裂時每條染色體上DNA含量的變化.下列敘述正確的是()A.AB段染色體復制導致染色體數(shù)目加倍B.處于BC段的細胞內可能不存在同源染色體C.CD段染色體數(shù)目減半D.處于DE段的細胞中含有0或1條Y染色體8.某夫婦表現(xiàn)正常,其兒子為白化病兼色盲患者,若這對夫婦再生一個女孩(不考慮突變),則該女孩()A.色覺一定正常,膚色不一定正常B.膚色和色覺一定正常C.攜帶色盲基因的概率為D.不含白化病基因的概率為9.如圖是某單基因遺傳病的遺傳系譜圖,相關分析錯誤的是()A.該遺傳病是由一對等位基因控制的B.該遺傳病的致病基因可能在性染色體上C.若Ⅰ﹣2攜帶致病基因,則該病為常染色體隱性遺傳病D.若Ⅱ﹣2攜帶致病基因,則Ⅱ﹣3與Ⅱ﹣4再生一個正常女兒的幾率是10.關于肺炎雙球菌轉化實驗的敘述,正確的是()A.格里菲思實驗證明了S型菌在小鼠體內能夠轉化為R型菌B.艾弗里實驗證明了S型菌DNA使R型菌發(fā)生了基因突變C.艾弗里實驗的設計思路是單獨觀察S型菌的DNA等成分的作用D.格里菲思與艾弗里的實驗都沒有設計對照實驗11.下列不能解釋RNA可以作為DNA的信使的是()A.RNA和DNA結構很相似,都由核苷酸連接而成B.RNA一般是單鏈且較短,能通過核孔轉移到細胞質C.RNA和DNA的堿基可以互補配對D.RNA和DNA具有相同的元素組成12.如圖為DNA分子片段的結構模式圖,相關敘述正確的是()A.圖中①②③構成了胞嘧啶脫氧核苷酸B.DNA分子中每個脫氧核糖均與四個磷酸基團相連C.DNA聚合酶可以連接A和T之間的化學鍵D.①②交替連接構成了DNA分子的基本骨架13.用32P標記的噬菌體進行“噬菌體侵染細菌的實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A.32P標記的是噬菌體DNA中的胸腺嘧啶B.噬菌體增殖所需的模板、原料、酶等都由細菌提供C.攪拌的目的是使吸附在細菌上的噬菌體和細菌分離D.離心后放射性主要分布在試管的上清液中14.某DNA分子共有a個堿基,含b個胸腺嘧啶,則該DNA分子第3次復制時需要游離的嘌呤堿基數(shù)為()A.4b B.4(﹣b) C.3。5a D.2a15.DNA損傷修復的方式之一是在多種酶的作用下,切除DNA一條鏈中的受損傷部分,并以另一條鏈為模板合成切除的部分,使DNA恢復正常結構.上述過程中不會發(fā)生的是()A.堿基互補配對 B.ATP迅速轉化為ADPC.氫鍵的斷裂和形成 D.RNA聚合酶發(fā)揮催化作用16.關于基因表達過程的敘述,正確的是()A.轉錄過程中涉及5種堿基,8種核苷酸B.一種tRNA可以運載一種或幾種氨基酸C.真核細胞的該過程主要發(fā)生在細胞核內D.RNA聚合酶可識別RNA中特定堿基序列17.關于“模板”的描述,不正確的是()A.DNA復制時,解開的每一段母鏈均作為模板B.轉錄時,以DNA的一條鏈作為合成RNA的模板C.翻譯時,mRNA上的密碼子均有反密碼子與之配對D.核苷酸序列不同的模板鏈可表達出相同的蛋白質18.下列關于基因的敘述,錯誤的是()A.基因是具有遺傳效應的DNA片段B.基因之間存在著復雜的相互關系C.線粒體基因只能通過母親遺傳給后代D.基因是DNA分子攜帶的遺傳信息19.下列有關基因突變和基因重組的說法,正確的是()A.基因突變在沒有外來因素影響時也會發(fā)生B.基因重組發(fā)生在受精作用的過程中C.基因突變的隨機性表現(xiàn)在可發(fā)生于任何生物中D.基因中某個堿基對的替換不會導致控制合成的肽鏈延長20.如圖是某生物細胞內染色體情況示意圖,下列關于該變異的說法錯誤的是()A.可用顯微鏡直接觀察到B.是染色體片段在非同源染色體間移接引起的C.未產生新基因,不會導致性狀的改變D.會導致染色體上基因的排列順序發(fā)生改變21.豌豆的寬葉對窄葉為顯性,由一對等位基因控制,純合寬葉與窄葉豌豆雜交,其子代中出現(xiàn)了一株同時具有寬葉、窄葉的植株,該植株異常的原因不可能為()A.基因突變 B.等位基因分離C.染色體片段缺失 D.某條染色體缺失22.關于單倍體和多倍體的敘述,正確的是()A.體細胞中含有三個或三個以上染色體組的個體叫多倍體B.體細胞中含有本物種配子染色體數(shù)目的個體叫單倍體C.低溫處理單倍體后得到的一定是二倍體D.單倍體育種是采用花藥離體培養(yǎng)獲得單倍體植株的方法23.關于現(xiàn)代生物進化理論的敘述,正確的是()A.隨機交配的種群,其基因頻率不發(fā)生變化B.不同基因型的個體對環(huán)境的適應性不同C.種群中每個個體是進化的基本單位D.種群有利基因的積累導致生物朝著一定方向進化24.關于生物多樣性的敘述,正確的是()A.共同進化導致生物多樣性的形成B.可遺傳變異降低了種群的基因多樣性C.捕食者的存在不利于生物多樣性的形成D.種群內部個體間的差異體現(xiàn)了物種多樣性25.某動物種群中基因型為AA、aa的個體比例分別為20%、40%,若該種群的雌雄個體間自由交配,則子一代中A的基因頻率和Aa的基因型頻率分別是()A.40%、24% B.40%、48% C.60%、48% D.60%、24%二、非選擇題26.某動物的基因型為AaBb(兩對基因獨立遺傳),如圖為該動物一個細胞分裂過程中的部分圖象,回答下列問題:(1)甲細胞所處的時期是,該時期染色體的主要行為變化是,甲細胞最終形成的4個子細胞的基因組成是.(2)圖中具有染色單體的細胞是.乙細胞的名稱是,判斷依據(jù)是.(3)乙細胞產生的子細胞的染色體組成(填“一定不相同”或“不一定相同”).若丙細胞分裂形成兩個基因組成分別為AB和aB的細胞,原因是.27.某自花傳粉植物的花色有紅色和白色兩種.兩種純合白花植株雜交,F(xiàn)1均表現(xiàn)為紅花,F1自交,F(xiàn)2中紅花植株有1809株,白花植株有1404株,回答下列問題:(1)該植物花色的遺傳遵循定律.(2)F2白花植株中純合子占.F2中紅花植株的基因型有種,讓F2中紅花植株進行測交,其后代的表現(xiàn)型及比例為.(3)純合白花植株自交時,子代中偶爾出現(xiàn)了幾株紅花植株,其原因可能是發(fā)生了基因突變或環(huán)境條件的改變,請設計一個簡單的實驗探究紅花植株出現(xiàn)的原因,寫出實驗思路:.28.圖甲表示遺傳信息的傳遞過程,圖乙表示某細菌基因的表達過程,回答下列問題:(1)HIV是一種逆轉錄病毒,HIV的蛋白質外殼合成過程為(用圖甲中序號和箭頭表示),該過程體現(xiàn)了基因控制性狀的方式是.(2)圖乙對應圖甲中的過程(填序號),圖乙中a鏈上決定某氨基酸的堿基為GCA,則該氨基酸是(密碼子與氨基酸的對應關系:GCA﹣﹣丙氨酸、ACG﹣﹣蘇氨酸、CGU﹣﹣精氨酸).(3)圖乙中M表示,核糖體在M上的移動方向為(填“A→B"“B→A”),M上結合多個核糖體的意義是.29.回答下列有關人類遺傳病的問題:(1)人類遺傳病通常是由引起的,調查人群中的遺傳病時,最好選取遺傳?。?)21三體綜合征是一種遺傳病,患者比正常人多一條21號染色體,這種病形成的原因是.(3)蠶豆病是一種伴X染色體遺傳病,患者紅細胞中缺乏G6PD,使紅細胞的抗氧化能力下降.研究表明,基因GA、GB、g互為等位基因,基因GA、GB控制著合成G6PD,基因g不能控制合成G6PD,對圖甲所示家族部分個體進行基因檢測的結果如圖乙所示:①蠶豆病患者平時不發(fā)病,由于食用新鮮蠶豆等才發(fā)?。f明患者發(fā)病是共同作用的結果.②Ⅱ﹣7個體的基因型為,其發(fā)病是因為基因未正常表達.若Ⅱ﹣7與Ⅱ﹣8婚配,所生子女中患蠶豆病的概率為.30.如圖為利用純種抗葉銹病(A表示抗葉銹病基因)的山羊草與近緣純種二倍體黑麥培育抗葉銹病的黑麥新品種的過程(圖中僅表示了與育種有關的染色體).回答下列問題:(1)山羊草與黑麥雜交獲得的雜種植株高度不育,原因是.①過程中需要(試劑)處理雜種植株的,以獲得可育植株甲.(2)已知圖示變異不影響植株丙的生長、發(fā)育和繁殖,則②過程可以采取的育種措施或方法有(答出兩種).(3)圖示育種過程中發(fā)生了染色體變異,植株甲的體細胞中含有個染色體組,甲(“是"或“不是”)新物種,判斷的理由是.
2016-2017學年山東省德州市高二(上)期末生物試卷參考答案與試題解析一、選擇題1.在一對相對性狀的雜交實驗中,孟德爾提出的假說不包括()A.生物性狀是由遺傳因子決定的B.遺傳因子在體細胞中成對存在,配子中只含有其中一個C.F1產生配子時,不同對的遺傳因子可以自由結合D.受精時,雌雄配子的結合是隨機的【考點】孟德爾遺傳實驗.【分析】孟德爾對一對相對性狀的雜交實驗的解釋:(1)生物的性狀是由細胞中的遺傳因子決定的;(2)體細胞中的遺傳因子成對存在;(3)配子中的遺傳因子成單存在;(4)受精時,雌雄配子隨機結合.【解答】解:A、生物的性狀是由細胞中的遺傳因子決定的屬于孟德爾提出的假說內容,A正確;B、遺傳因子在體細胞中成對存在,配子中只含有其中一個屬于孟德爾提出的假說內容,B正確;C、一對相對性狀的雜交實驗中只有一對遺傳因子,F(xiàn)1產生配子時,不同對的遺傳因子可以自由結合屬于兩對相對性狀的雜交實驗假說,C錯誤;D、受精時,雌雄配子的結合是隨機的屬于孟德爾提出的假說內容,D正確.故選:C.2.有關遺傳學概念的說法正確的是()A.純合子自交后代不出現(xiàn)性狀分離B.雜合子自交后代不會出現(xiàn)純合子C.隱性性狀是指生物體不能表現(xiàn)出來的性狀D.A和A,A和a,a和a都是等位基因【考點】基因的分離規(guī)律的實質及應用.【分析】純合體是指由含有相同基因的配子結合而成的合子發(fā)育而成的個體,純合體能穩(wěn)定遺傳.雜合子是由兩個基因型不同的配子結合而成的合子,亦指由此種合子發(fā)育而成的生物個體,雜合子不能穩(wěn)定遺傳,其自交會發(fā)生性狀分離.等位基因是位于同源染色體的同一位置上、控制相對性狀的基因;一般來說雜種子一代表現(xiàn)出的性狀是顯性性狀,未表現(xiàn)出的性狀是隱性性狀.【解答】解:A、純合子減數(shù)分裂只能產生一種配子,自交后代性狀不出現(xiàn)性狀的分離,A正確;B、雜合子自交后代會出現(xiàn)純合子,如Aa自交后代出現(xiàn)純合子AA、aa,B錯誤;C、隱性性狀是指純合體雜交子一代不能表現(xiàn)出的性狀,C錯誤;D、A和a是等位基因,A和A、a和a是相同基因,不是等位基因,D錯誤.故選:A.3.關于同源染色體的描述,最準確的是()A.形狀、大小相同的兩條染色體B.含等位基因的兩條染色體C.形成四分體的兩條染色體D.減數(shù)分裂時移向細胞兩極的兩條染色體【考點】同源染色體與非同源染色體的區(qū)別與聯(lián)系.【分析】同源染色體是指配對的兩條染色體,形態(tài)和大小一般都相同,一條來自父方,一條來自母方.同源染色體兩兩配對的現(xiàn)象叫做聯(lián)會,所以聯(lián)會的兩條染色體一定是同源染色體.據(jù)此答題.【解答】解:A、在減數(shù)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體分離,因此減數(shù)第二次分裂過程中沒有同源染色,在減數(shù)第二次分裂時,大小形狀相同的兩個染色體是相同染色體,不是同源染色體,A錯誤;B、“含等位基因的兩條染色體”屬于同源染色體,但是純合子沒有等位基因,但是也存在同源染色體,所以該描述不全面,B錯誤;C、四分體同源染色體兩兩配對形成的,因此四分體中的兩條染色體是一對同源染色體體,C正確;D、減數(shù)分裂時,移向兩極的兩條染色體可能是同源染色體,例如在減數(shù)第二次分裂的后期,移向兩級的是相同染色體,D錯誤.故選:C.4.鼠的毛色有黑色和棕色(由基因B、b控制),兩只黑鼠交配,生了3只棕鼠和1只黑鼠,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棕色為顯性性狀B.子代黑鼠基因型為BB的概率是C.若檢測子代黑鼠的基因型,最好選用棕鼠與其交配D.若親代黑鼠再生4只小鼠,則應為3只黑鼠和一只棕鼠【考點】基因的分離規(guī)律的實質及應用.【分析】1、確定顯隱性方法:①定義法:具相對性狀的兩純種親本雜交,F(xiàn)1表現(xiàn)出來的性狀,即為顯性性狀;②自交法:具相同性狀的兩親本雜交(或一個親本自交),若后代出現(xiàn)新的性狀,則新的性狀必為隱性性狀.2、后代同時出現(xiàn)棕色和黑色,說明黑色為顯性,親本基因型均可以表示為Bb.【解答】解:A、親本只有黑色一種表現(xiàn)型,后代出現(xiàn)兩種表現(xiàn)型,則新出現(xiàn)的性狀為隱性性狀,即棕色為隱性性狀,A錯誤;B、親本基因型均可以表示為Bb,因此子代黑鼠基因型為BB的概率是,B錯誤;C、若檢測子代黑鼠的基因型,最好選用棕鼠與其交配,即用測交法,C正確;D、若親代黑鼠再生4只小鼠,可能為3只黑鼠和一只棕鼠,也可能是其它情況,D錯誤.故選:C.5.如圖為二倍體生物的某細胞分裂模式圖,則該細胞()A.是初級精母細胞 B.包含6條染色單體C.處于有絲分裂中期 D.分裂后產生4種精子【考點】細胞的減數(shù)分裂.【分析】根據(jù)題意和圖示分析可知:圖示為某高等生物細胞局部結構模式圖,該細胞不含同源染色體,且染色體的著絲點都排列在赤道板上,處于減數(shù)第二次分裂中期.【解答】解:A、由于細胞不含同源染色體,且染色體的著絲點都排列在赤道板上,處于減數(shù)第二次分裂中期,所以該細胞是次級精母細胞,A正確錯誤;B、該細胞含有3條染色體,且著絲點都排列在赤道板上,所以包含6條染色單體,B正確;C、該細胞不含同源染色體,且為二倍體生物的某細胞分裂模式圖,所以不可能處于有絲分裂中期,C錯誤;D、由于染色體上的兩條染色單體之間是復制關系,所以該細胞分裂后產生1種精子,D錯誤.故選:B.6.一個被32P標記的精原細胞在不含32P的培養(yǎng)液中依次進行一次有絲分裂和一次減數(shù)分裂,下列有關分析正確的是()A.有絲分裂中期,細胞中的核DNA含32PB.減數(shù)第一次分裂后期,細胞中的核DNA含32PC.減數(shù)第二次分裂后期,細胞中所有染色體都含32PD.分裂產生的每個精細胞中,的染色體含32P【考點】細胞的減數(shù)分裂;有絲分裂過程及其變化規(guī)律.【分析】該細胞經一次有絲分裂后,形成的兩個精原細胞中每條染色體均含32P.精原細胞進行減數(shù)分裂,復制得到的染色體中一條染色單體含32P,一條染色單體不含32P.減Ⅰ后期同源染色體分離,形成的兩個次級精母細胞.減Ⅱ后期姐妹染色單體分離,形成的兩個染色體一個含32P,一個不含32P.則兩個含32P的染色體可能同時進入同一個精細胞,也可能分別進入兩個精細胞.【解答】解:A、DNA分子是半保留復制,所以有絲分裂中期,細胞中的核DNA都含32P,A錯誤;B、該細胞經一次有絲分裂后形成的精原細胞進行減數(shù)分裂,復制得到的染色體中一條染色單體含32P,一條染色單體不含32P,所以細胞中有的核DNA含32P,B正確;C、減數(shù)第二次分裂后期,著絲點分裂,所以細胞中只有染色體含32P,C錯誤;D、由于減數(shù)第二次分裂后期,著絲點分裂后產生的兩條染色體移向細胞兩極,而移向細胞兩極的染色體是隨機的,所以無法確定分裂產生的每個精細胞中,含32P的染色體數(shù)目,D錯誤.故選:B.7.如圖表示雄果蠅細胞進行分裂時每條染色體上DNA含量的變化.下列敘述正確的是()A.AB段染色體復制導致染色體數(shù)目加倍B.處于BC段的細胞內可能不存在同源染色體C.CD段染色體數(shù)目減半D.處于DE段的細胞中含有0或1條Y染色體【考點】減數(shù)分裂過程中染色體和DNA的規(guī)律性變化.【分析】根據(jù)題意和圖示分析可知:A→B段形成的原因是間期DNA的復制;B→C段可表示有絲分裂前期和中期,也可以表示減數(shù)第一次分裂過程和減數(shù)第二次分裂前期、中期;C→D段形成的原因是著絲點分裂;D→E段可表示有絲分裂后期和末期,也可表示減數(shù)第二次分裂后期和末期.【解答】解:A、AB段進行DNA分子復制和蛋白質合成,所以DNA數(shù)目加倍,但染色體數(shù)目不變,A錯誤;B、若曲線表示減數(shù)分裂,則BC表示整個減數(shù)第一次分裂和減數(shù)第二次分裂的前、中期,所以處于減數(shù)第二次分裂前、中期的次級精母細胞中不存在同源染色體,B正確;C、CD段表示著絲點分裂,染色體數(shù)目暫時加倍,C錯誤;D、DE段可表示有絲分裂后期和末期,也可表示減數(shù)第二次分裂后期和末期,若處于有絲分裂后期,則細胞中含有2條Y染色體;若處于有絲分裂末期,則細胞中含有1條Y染色體;若處于減數(shù)第二次分裂后期和末期則細胞中含有2條和1條Y染色體或0條Y染色體,D錯誤.故選:B.8.某夫婦表現(xiàn)正常,其兒子為白化病兼色盲患者,若這對夫婦再生一個女孩(不考慮突變),則該女孩()A.色覺一定正常,膚色不一定正常B.膚色和色覺一定正常C.攜帶色盲基因的概率為D.不含白化病基因的概率為【考點】伴性遺傳.【分析】1、白化病是常染色體隱性遺傳?。ㄏ嚓P基因用A、a表示).2、色盲是伴X染色體隱性遺傳?。ㄏ嚓P基因用B、b表示),其特點:(1)隔代交叉遺傳;(2)女患者少于男患者;(3)男性正常個體的母親和女兒一定正常,女患者的父親和兒子一定患?。窘獯稹拷猓耗撤驄D表現(xiàn)正常(A_XBX_×A_XBY),其兒子為白化病兼色盲患者(aaXbY),則這對夫婦的基因型為AaXBXb×AaXBY.AB、這女孩的基因型為__XBX_,可見色覺一定正常,膚色不一定正常,A正確;B錯誤;C、只考慮色覺,該女孩的基因型為XBXB、XBXb,可見其攜帶色盲基因的概率為,C錯誤;D、只考慮白化病,這個女孩的基因型及概率為AA:Aa:aa=1:2:1,可見其不含白化病基因的概率為,D錯誤.故選:A.9.如圖是某單基因遺傳病的遺傳系譜圖,相關分析錯誤的是()A.該遺傳病是由一對等位基因控制的B.該遺傳病的致病基因可能在性染色體上C.若Ⅰ﹣2攜帶致病基因,則該病為常染色體隱性遺傳病D.若Ⅱ﹣2攜帶致病基因,則Ⅱ﹣3與Ⅱ﹣4再生一個正常女兒的幾率是【考點】常見的人類遺傳?。痉治觥糠治鲱}圖:圖示為某種單基因遺傳病的遺傳系譜圖,由于男患者的女兒正常,則該病不可能是伴X染色體顯性遺傳??;由于女患者的兒子正常,則該病不可能是伴X染色體隱性遺傳?。虼?,該病為常染色體遺傳病,可能是隱性遺傳病,也可能是顯性遺傳病,相關基因用A、a表示.【解答】解:A、圖示為某種單基因遺傳病的遺傳系譜圖,而單基因是由一對等位基因控制的,A正確;B、由以上分析可知,該遺傳病的致病基因在常染色體上,B錯誤;C、由以上分析可知,該遺傳病的致病基因在常染色體上,若Ⅰ﹣2攜帶致病基因,則該病不可能為常染色體顯性遺傳病,只能為常染色體隱性遺傳病,C正確;D、若Ⅱ﹣2攜帶致病基因,則該病為常染色體隱性遺傳病,Ⅱ﹣3(aa)與Ⅱ﹣4(Aa)再生一個正常女兒的幾率是=,D正確.故選:B.10.關于肺炎雙球菌轉化實驗的敘述,正確的是()A.格里菲思實驗證明了S型菌在小鼠體內能夠轉化為R型菌B.艾弗里實驗證明了S型菌DNA使R型菌發(fā)生了基因突變C.艾弗里實驗的設計思路是單獨觀察S型菌的DNA等成分的作用D.格里菲思與艾弗里的實驗都沒有設計對照實驗【考點】肺炎雙球菌轉化實驗.【分析】肺炎雙球菌體內轉化實驗1)研究者:1928年,英國科學家格里菲思.2)實驗材料:S型和R型肺炎雙球菌、小鼠.3)實驗原理:S型肺炎雙球菌使小鼠患敗血病死亡;R型肺炎雙球菌是無毒性的.4)實驗過程:4)結論:加熱殺死的S型細菌體內含有“轉化因子",促使R型細菌轉化為S型細菌.2、艾弗里證明DNA是遺傳物質的實驗(肺炎雙球菌體外轉化實驗):(1)研究者:1944年,美國科學家艾弗里等人.(2)實驗材料:S型和R型肺炎雙球菌、細菌培養(yǎng)基等.(3)實驗設計思路:把DNA與其他物質分開,單獨直接研究各自的遺傳功能.(4)實驗過程:(5)實驗結論:①S型細菌的DNA是“轉化因子”,即DNA是遺傳物質.②同時還直接證明蛋白質等其他物質不是遺傳物質.【解答】解:A、格里菲思實驗證明了R型菌在小鼠體內能夠轉化為S型菌,A錯誤;B、艾弗里實驗證明了S型菌DNA使R型菌發(fā)生了基因重組,B錯誤;C、艾弗里實驗的設計思路是將S型細菌的物質一一提純,單獨觀察S型菌的DNA等成分的作用,C正確;D、格里菲思與艾弗里的實驗都有設計對照實驗,D錯誤.故選:C.11.下列不能解釋RNA可以作為DNA的信使的是()A.RNA和DNA結構很相似,都由核苷酸連接而成B.RNA一般是單鏈且較短,能通過核孔轉移到細胞質C.RNA和DNA的堿基可以互補配對D.RNA和DNA具有相同的元素組成【考點】遺傳信息的轉錄和翻譯.【分析】分析題意,在轉錄過程中,通過堿基互補配對原則,DNA分子中的遺傳信息傳遞到mRNA中,因此該RNA可以作為DNA分子的信使.【解答】解:A、RNA和DNA結構很相似,都由核苷酸連接而成,A正確;B、DNA不能通過核孔進入細胞質,而RNA一般是單鏈且較短,能通過核孔轉移到細胞質,B正確;C、RNA和DNA的堿基可以互補配對,從而將DNA中的遺傳信息進行轉移,C正確;D、除了RNA和DNA具有相同的元素組成外,ATP、磷脂等物質的元素組成也與DNA相同,這不能解釋RNA可以作為DNA的信使,D錯誤.故選:D.12.如圖為DNA分子片段的結構模式圖,相關敘述正確的是()A.圖中①②③構成了胞嘧啶脫氧核苷酸B.DNA分子中每個脫氧核糖均與四個磷酸基團相連C.DNA聚合酶可以連接A和T之間的化學鍵D.①②交替連接構成了DNA分子的基本骨架【考點】DNA分子結構的主要特點.【分析】分析題圖:圖示為DNA分子片段的結構模式圖,其中①為磷酸,②為脫氧核糖,③為含氮堿基(胞嘧啶).【解答】解:A、圖中②脫氧核糖、③胞嘧啶和下方的磷酸基團構成了胞嘧啶脫氧核苷酸,A錯誤;B、DNA分子中大多數(shù)脫氧核糖均與2個磷酸基團相連,B錯誤;C、DNA聚合酶脫氧核苷酸之間的磷酸二酯鍵,不能連接A和T之間的氫鍵,C錯誤;D、①磷酸和②脫氧核糖交替連接構成了DNA分子的基本骨架,D正確.故選:D.13.用32P標記的噬菌體進行“噬菌體侵染細菌的實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A.32P標記的是噬菌體DNA中的胸腺嘧啶B.噬菌體增殖所需的模板、原料、酶等都由細菌提供C.攪拌的目的是使吸附在細菌上的噬菌體和細菌分離D.離心后放射性主要分布在試管的上清液中【考點】噬菌體侵染細菌實驗.【分析】1、噬菌體的結構:蛋白質外殼(C、H、O、N、S)+DNA(C、H、O、N、P)2、噬菌體侵染細菌的過程:吸附→注入(注入噬菌體的DNA)→合成(控制者:噬菌體的DNA;原料:細菌的化學成分)→組裝→釋放.3、T2噬菌體侵染細菌的實驗步驟:分別用35S或32P標記噬菌體→噬菌體與大腸桿菌混合培養(yǎng)→噬菌體侵染未被標記的細菌→在攪拌器中攪拌,然后離心,檢測上清液和沉淀物中的放射性物質.【解答】解:A、32P標記的是噬菌體DNA中的磷酸基團,A錯誤;B、噬菌體增殖所需的模板來自噬菌體,而原料、酶等都由細菌提供,B錯誤;C、攪拌的目的是使吸附在細菌上的噬菌體的蛋白質外殼和細菌分離,C正確;D、32P標記的是噬菌體的DNA,噬菌體侵染細菌時,只有DNA進入細菌,并隨著細菌離心到沉淀物中,因此離心后放射性主要分布在試管的沉淀物中,D錯誤.故選:C.14.某DNA分子共有a個堿基,含b個胸腺嘧啶,則該DNA分子第3次復制時需要游離的嘌呤堿基數(shù)為()A.4b B.4(﹣b) C.3.5a D.2a【考點】DNA分子的復制.【分析】DNA分子是由2條反向平行的脫氧核苷酸鏈組成的規(guī)則的雙螺旋結構,脫氧核糖和磷酸交替連接排列在外側,構成基本骨架,堿基排列在內側,兩條鏈上的堿基通過氫鍵連接形成堿基對,堿基之間遵循A與T配對、G與C配對的堿基互補配對原則.【解答】解:DNA分子中嘌呤堿基數(shù)=嘧啶堿基數(shù),某DNA分子共有a個堿基,則一個DNA分子中嘌呤堿基數(shù)為a,該DNA分子第3次復制時產生了4個DNA,則該DNA分子第3次復制時需要游離的嘌呤堿基數(shù)為a×4=2a.故選:D.15.DNA損傷修復的方式之一是在多種酶的作用下,切除DNA一條鏈中的受損傷部分,并以另一條鏈為模板合成切除的部分,使DNA恢復正常結構.上述過程中不會發(fā)生的是()A.堿基互補配對 B.ATP迅速轉化為ADPC.氫鍵的斷裂和形成 D.RNA聚合酶發(fā)揮催化作用【考點】DNA分子的復制.【分析】DNA分子的復制時間:有絲分裂和減數(shù)分裂間期;條件:模板(DNA的雙鏈)、能量(ATP水解提供)、酶(解旋酶和DNA聚合酶等)、原料(游離的脫氧核苷酸);過程:邊解旋邊復制;結果:一條DNA復制出兩條DNA;特點:半保留復制.【解答】解:A、題干中DNA損傷修復過程存在堿基互補配對,A正確;B、題干中DNA損傷修復過程需要消耗能量,故存在ATP迅速轉化為ADP,B正確;C、題干中DNA損傷修復過程存在氫鍵的斷裂和形成,C正確;D、題干中DNA損傷修復過程存在解旋酶和DNA聚合酶的催化作用,而RNA聚合酶在轉錄過程中發(fā)揮作用,D錯誤.故選:D.16.關于基因表達過程的敘述,正確的是()A.轉錄過程中涉及5種堿基,8種核苷酸B.一種tRNA可以運載一種或幾種氨基酸C.真核細胞的該過程主要發(fā)生在細胞核內D.RNA聚合酶可識別RNA中特定堿基序列【考點】遺傳信息的轉錄和翻譯.【分析】轉錄、翻譯的比較轉錄翻譯時間個體生長發(fā)育的整個過程場所主要在細胞核細胞質的核糖體模板DNA的一條鏈mRNA原料4種游離的核糖核苷酸20種游離的氨基酸條件酶(RNA聚合酶等)、ATP酶、ATP、tRNA產物一個單鏈RNA多肽鏈特點邊解旋邊轉錄一個mRNA上結合多個核糖體,順次合成多條肽鏈堿基配對A﹣UT﹣AC﹣GG﹣CA﹣UU﹣AC﹣GG﹣C遺傳信息傳遞DNA﹣﹣﹣﹣﹣﹣mRNAmRNA﹣﹣﹣﹣﹣﹣﹣蛋白質意義表達遺傳信息,使生物表現(xiàn)出各種性狀【解答】解:A、轉錄是以DNA的一條鏈為模板合成RNA,該過程中涉及5種堿基(A、C、G、T、U),8種核苷酸(四種脫氧核苷酸+四種核糖核苷酸),A正確;B、tRNA具有專一性,一種tRNA只能運載一種氨基酸,B錯誤;C、基因表達包括轉錄和翻譯兩個過程,其中轉錄主要發(fā)生在細胞核中,而翻譯發(fā)生在核糖體上,C錯誤;D、RNA聚合酶可識別DNA中特定堿基序列(啟動子),D錯誤.故選:A.17.關于“模板"的描述,不正確的是()A.DNA復制時,解開的每一段母鏈均作為模板B.轉錄時,以DNA的一條鏈作為合成RNA的模板C.翻譯時,mRNA上的密碼子均有反密碼子與之配對D.核苷酸序列不同的模板鏈可表達出相同的蛋白質【考點】遺傳信息的轉錄和翻譯;DNA分子的復制.【分析】轉錄、翻譯與DNA復制的比較復制轉錄翻譯時間有絲分裂間期和減數(shù)第一次分裂間期生長發(fā)育的連續(xù)過程中場所主要在細胞核,少部分在線粒體和葉綠體主要在細胞核,少部分在線粒體和葉綠體核糖體原料四種脫氧核苷酸四種核糖核苷酸二十種氨基酸模板DNA的兩條鏈DNA中的一條鏈mRNA【解答】解:A、DNA復制的特點是邊解旋邊復制,解開的每一段母鏈均作為模板,A正確;B、轉錄時,以DNA的一條鏈作為合成RNA的模板,B正確;C、密碼子有64種,但是由于3個終止密碼不能編碼氨基酸,因此反密碼子只有61種,C錯誤;D、由于密碼子的簡并性,核苷酸序列不同的模板鏈可表達出相同的蛋白質,D正確.故選:C.18.下列關于基因的敘述,錯誤的是()A.基因是具有遺傳效應的DNA片段B.基因之間存在著復雜的相互關系C.線粒體基因只能通過母親遺傳給后代D.基因是DNA分子攜帶的遺傳信息【考點】基因和遺傳信息的關系.【分析】1、基因的概念:基因是具有遺傳效應的DNA片段,是決定生物性狀的基本單位.2、基因和脫氧核苷酸的關系:每個基因中含有成百上千個脫氧核苷酸.3、基因和遺傳信息的關系:基因中的脫氧核苷酸(堿基對)排列順序代表遺傳信息.不同的基因含有不同的脫氧核苷酸的排列順序.【解答】解:A、基因是具有遺傳效應的DNA片段,A正確;B、基因之間存在著復雜的相互關系,B正確;C、線粒體基因只能通過母親遺傳給子代,屬于母系遺傳,C正確;D、基因中脫氧核苷酸的排列順序代表遺傳信息,D錯誤.故選:D.19.下列有關基因突變和基因重組的說法,正確的是()A.基因突變在沒有外來因素影響時也會發(fā)生B.基因重組發(fā)生在受精作用的過程中C.基因突變的隨機性表現(xiàn)在可發(fā)生于任何生物中D.基因中某個堿基對的替換不會導致控制合成的肽鏈延長【考點】基因重組及其意義;基因突變的特征.【分析】1、基因突變是不定向的,不是由環(huán)境決定的.基因突變的特點:普遍性、隨機性、不定向的、低頻性、多害少利的.2、基因突變是指基因中堿基對的增添、缺失或替換,引起基因結構的改變.3、基因重組是指在減數(shù)分裂過程中,由于四分體時期同源染色體的非姐妹染色單體的交叉互換或減數(shù)第一次分裂后期非同源染色體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組合而發(fā)生基因重組,使后代產生不同于雙親的基因組合.【解答】解:A、基因突變的因素可以來自外界的因素,也可以是自身的因素引起的,A正確;B、基因重組發(fā)生減數(shù)分裂的過程中,B錯誤;C、基因突變的隨機性表現(xiàn)在:(1)生物個體發(fā)育的任何時期都可能發(fā)生基因突變;(2)所有的DNA分子都能發(fā)生基因突變;(3)同一個DNA分子的任何部位都能發(fā)生基因突變;(4)生物體的任何細胞都能發(fā)生基因突變,C錯誤;D、堿基對被替換,若新密碼子能正常對應氨基酸,則其控制合成的肽鏈中的氨基酸數(shù)不變,若新的密碼子變?yōu)榻K止密碼子,則其控制合成的肽鏈中的氨基酸數(shù)減少,若新將終止密碼子變成氨基酸對應的密碼子,則其控制合成的肽鏈中的氨基酸數(shù)增加,D錯誤.故選:A.20.如圖是某生物細胞內染色體情況示意圖,下列關于該變異的說法錯誤的是()A.可用顯微鏡直接觀察到B.是染色體片段在非同源染色體間移接引起的C.未產生新基因,不會導致性狀的改變D.會導致染色體上基因的排列順序發(fā)生改變【考點】染色體結構變異的基本類型.【分析】染色體變異是指染色體結構和數(shù)目的改變.染色體結構的變異主要有缺失、重復、倒位、易位四種類型.染色體數(shù)目變異可以分為兩類:一類是細胞內個別染色體的增加或減少,另一類是細胞內染色體數(shù)目以染色體組的形式成倍地增加或減少.圖中染色體片段在非同源染色體間移接引起的,屬于染色體結構變異中的易位.【解答】解:A、圖中表示染色體結構變異中的易位,可用顯微鏡直接觀察到,A正確;B、圖中染色體變異是染色體片段在非同源染色體間移接引起的,B正確;C、圖中未產生新基因,但圖中染色體結構變異會導致性狀的改變,C錯誤;D、圖中染色體結構變異會導致染色體上基因的排列順序發(fā)生改變,D正確.故選:C.21.豌豆的寬葉對窄葉為顯性,由一對等位基因控制,純合寬葉與窄葉豌豆雜交,其子代中出現(xiàn)了一株同時具有寬葉、窄葉的植株,該植株異常的原因不可能為()A.基因突變 B.等位基因分離C.染色體片段缺失 D.某條染色體缺失【考點】基因突變的特征.【分析】根據(jù)題意分析可知:豌豆的寬葉對窄葉為顯性,由一對等位基因控制,遵循基因的分離定律.【解答】解:由于豌豆的寬葉對窄葉為顯性,由一對等位基因控制,所以純合寬葉(AA)與窄葉(aa)豌豆雜交,正常情況下,后代基因型為Aa,表現(xiàn)為寬葉.但其子代中出現(xiàn)了一株同時具有寬葉、窄葉的植株,說明發(fā)生了變異,但親本都是純合體,不可能出現(xiàn)等位基因分離.故選:B.22.關于單倍體和多倍體的敘述,正確的是()A.體細胞中含有三個或三個以上染色體組的個體叫多倍體B.體細胞中含有本物種配子染色體數(shù)目的個體叫單倍體C.低溫處理單倍體后得到的一定是二倍體D.單倍體育種是采用花藥離體培養(yǎng)獲得單倍體植株的方法【考點】染色體組的概念、單倍體、二倍體、多倍體.【分析】本題主要考查了染色體組、單倍體的概念,以及配子的形成.1、細胞中的一組非同源染色體,它們在形態(tài)和功能上各不相同,但是攜帶著控制一種生物生長發(fā)育、遺傳和變異的全部信息,這樣的一組染色體,叫做一個染色體組.2、單倍體是具有體細胞染色體數(shù)為本物種配子染色體數(shù)的生物個體.凡是由配子發(fā)育而來的個體,均稱為單倍體.體細胞中可以含有1個或幾個染色體組,花藥離體培養(yǎng)得到的是單倍體,雄蜂也是單倍體,僅有一個染色體組的生物是單倍體.3、配子是生物在減數(shù)分裂后形成的,如精子、卵細胞.配子中的染色體數(shù)與原始生殖細胞相比,染色體數(shù)目減半.【解答】解:A、含有三個染色體組的生物體,不一定是三倍體.如果該生物體是由配子發(fā)育而來,則為單倍體;如果該生物體是由受精卵發(fā)育而來,則為三倍體,A錯誤;B、單倍體是具有體細胞染色體數(shù)為本物種配子染色體數(shù)的生物個體,B正確;C、低溫處理單倍體植株后得到的個體含幾個染色體組就是幾倍體,不一定是二倍體,也可能是多倍體,C錯誤;D、單倍體育種常采用花藥離體培養(yǎng)的方法獲得單倍體植株,再用秋水仙素處理獲得純合的二倍體,D錯誤.故選:B.23.關于現(xiàn)代生物進化理論的敘述,正確的是()A.隨機交配的種群,其基因頻率不發(fā)生變化B.不同基因型的個體對環(huán)境的適應性不同C.種群中每個個體是進化的基本單位D.種群有利基因的積累導致生物朝著一定方向進化【考點】現(xiàn)代生物進化理論的主要內容.【分析】現(xiàn)代生物進化理論的基本觀點:種群是生物進化的基本單位,生物進化的實質在于種群基因頻率的改變;突變和基因重組產生生物進化的原材料;自然選擇使種群的基因頻率發(fā)生定向的改變并決定生物進化的方向;隔離是新物種形成的必要條件.【解答】解:A、隨機交配的種群,突變和自然選擇都可以使種群的基因頻率發(fā)生改變,A錯誤;B、不同基因型的個體對環(huán)境的適應性可能相同,如AA和Aa的表現(xiàn)型可能相同,進而適應性相同,B錯誤;C、種群是生物進化的基本單位,C錯誤;D、自然選擇使種群種有利基因積累,并使生物朝著一定方向進化,D正確.故選:D.24.關于生物多樣性的敘述,正確的是()A.共同進化導致生物多樣性的形成B.可遺傳變異降低了種群的基因多樣性C.捕食者的存在不利于生物多樣性的形成D.種群內部個體間的差異體現(xiàn)了物種多樣性【考點】生物的多樣性.【分析】1、共同進化:不同物種之間,生物與無機環(huán)境之間在相互影響中不斷進化和發(fā)展,這就是共同進化.2、生物的多樣性:生物圈內所有的植物、動物和微生物,它們所擁有的全部基因以及各種各樣的生態(tài)系統(tǒng),共同構成了生物多樣性.生物多樣性包括基因多樣性、物種多樣性和生態(tài)系統(tǒng)多樣性.【解答】解:A、共同進化的結果是形成生物多樣性,A正確;B、可遺傳的變異升高了種群的基因多樣性,B錯誤;C、捕食者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防止出現(xiàn)絕對優(yōu)勢種,為其他生物的生存開拓了空間,有利于生物多樣性的形成,C錯誤;D、種群內部個體屬于同一個物種,內部個體之間的差異體現(xiàn)了基因多樣性,D錯誤.故選:A.25.某動物種群中基因型為AA、aa的個體比例分別為20%、40%,若該種群的雌雄個體間自由交配,則子一代中A的基因頻率和Aa的基因型頻率分別是()A.40%、24% B.40%、48% C.60%、48% D.60%、24%【考點】基因頻率的變化.【分析】1、基因頻率及基因型頻率:(1)在種群中一對等位基因的頻率之和等于1,基因型頻率之和也等于1;(2)一個等位基因的頻率=該等位基因純合子的頻率+雜合子的頻率.2、自由交配不改變種群的基因頻率.【解答】解:該動物種群中基因型為AA、aa的個體比例分別為20%、40%,則Aa的個體所占的比例為40%,A的基因頻率=AA的頻率+Aa的頻率×=40%,a的基因頻率=60%.由于自由交配不改變種群的基因頻率,因此子一代中A的基因頻率為40%,Aa的基因型頻率=2×40%×60%=48%.故選:B.二、非選擇題26.某動物的基因型為AaBb(兩對基因獨立遺傳),如圖為該動物一個細胞分裂過程中的部分圖象,回答下列問題:(1)甲細胞所處的時期是減數(shù)第一次分裂前期,該時期染色體的主要行為變化是同源染色體聯(lián)會形成四分體,甲細胞最終形成的4個子細胞的基因組成是AB、AB、ab、ab或Ab、Ab、aB、aB.(2)圖中具有染色單體的細胞是甲、乙.乙細胞的名稱是初級精母細胞,判斷依據(jù)是同源染色體分離,細胞質均等分裂.(3)乙細胞產生的子細胞的染色體組成一定不相同(填“一定不相同”或“不一定相同”).若丙細胞分裂形成兩個基因組成分別為AB和aB的細胞,原因是交叉互換導致基因重組或發(fā)生了基因突變.【考點】細胞的減數(shù)分裂.【分析】根據(jù)題意和圖示分析可知:A細胞含有同源染色體,且兩兩配對,處于減數(shù)第一次分裂前期即四分體時期;B細胞含有同源染色體,且同源染色體正在分離,為減數(shù)第一次分裂后期;C細胞沒有同源染色體,著絲點已經分裂,染色體被牽引著移向細胞兩極,為減數(shù)第二次分裂后期.【解答】解:(1)甲細胞中同源染色體聯(lián)會形成四分體,所處的時期是減數(shù)第一次分裂前期.由于基因型為AaBb且兩對基因獨立遺傳,所以甲細胞最終形成的4個子細胞的基因組成是AB、AB、ab、ab或Ab、Ab、aB、aB.(2)圖中具有染色單體的細胞是甲、乙.乙細胞同源染色體正在分離,且細胞質均等分裂,所以其名稱是初級精母細胞.(3)由于雄性動物的性染色體為XY,所以乙細胞產生的子細胞的染色體組成一定不相同.若丙細胞分裂形成兩個基因組成分別為AB和aB的細胞,原因是在分裂過程中發(fā)生了交叉互換導致基因重組或發(fā)生了基因突變.故答案為:(1)減數(shù)第一次分裂前期同源染色體聯(lián)會形成四分體AB、AB、ab、ab或Ab、Ab、aB、aB(2)甲、乙初級精母細胞同源染色體分離,細胞質均等分裂(3)一定不相同交叉互換導致基因重組或發(fā)生了基因突變27.某自花傳粉植物的花色有紅色和白色兩種.兩種純合白花植株雜交,F(xiàn)1均表現(xiàn)為紅花,F1自交,F(xiàn)2中紅花植株有1809株,白花植株有1404株,回答下列問題:(1)該植物花色的遺傳遵循(基因的分離和)自由組合定律.(2)F2白花植株中純合子占.F2中紅花植株的基因型有4種,讓F2中紅花植株進行測交,其后代的表現(xiàn)型及比例為紅花植株:白花植株=4:5.(3)純合白花植株自交時,子代中偶爾出現(xiàn)了幾株紅花植株,其原因可能是發(fā)生了基因突變或環(huán)境條件的改變,請設計一個簡單的實驗探究紅花植株出現(xiàn)的原因,寫出實驗思路:讓子代中紅花植株自交,觀察后代的表現(xiàn)型,若后代出現(xiàn)紅花植株則為基因突變,若后代均為白花植株,則為環(huán)境改變引起.【考點】基因的自由組合規(guī)律的實質及應用.【分析】分析題意可知,“F1自交,F(xiàn)2中紅花植株有1809株,白花植株有1404株”,即F2中紅花:白花=9:7,該比例為9:3:3:1比例的變形,說明該性狀由兩對等位基因控制,并且紅花基因型可以表示為A_B_,其余全為白花.【解答】解:(1)由分析可知,F(xiàn)2中紅花:白花=9:7,該比例為9:3:3:1比例的變形,說明該性狀由兩對等位基因控制,并且控制花色的兩對等位基因遵循基因的分離定律和自由組合定律.(2)根據(jù)9:7表現(xiàn)型比例可知,后代中紅花基因型可以表示為A_B_,其余全為白花,F(xiàn)2白花植株中純合子占(AAbb+aaBBaabb)÷=.F2中紅花植株的基因型有AABB、AABb、AaBB、AaBb共4種.F2中紅花植株基因型有AABB、AABb、AaBB、AaBb,這些植株進行測交,其后代的紅花植株的比例=+=,因此后代中表現(xiàn)型及比例為紅花植株:白花植株=4:5.(3)純合白花植株自交時,子代中偶爾出現(xiàn)了幾株紅花植株,其原因可能是發(fā)生了基因突變或環(huán)境條件的改變,由于基因突變能夠遺傳,而環(huán)境因素改變引起的變異不能遺傳,因此讓子代中紅花植株自交,觀察后代的表現(xiàn)型,若后代出現(xiàn)紅花植株則為基因突變,若后代均為白花植株,則為環(huán)境改變引起.故答案為:(1)(基因的分離和)自由組合(2)4紅花植株:白花植株=4:5(3)讓子代中紅花植株自交,觀察后代的表現(xiàn)型,若后代出現(xiàn)紅花植株則為基因突變,若后代均為白花植株,則為環(huán)境改變引起28.圖甲表示遺傳信息的傳遞過程,圖乙表示某細菌基因的表達過程,回答下列問題:(1)HIV是一種逆轉錄病毒,HIV的蛋白質外殼合成過程為⑤→②→③(用圖甲中序號和箭頭表示),該過程體現(xiàn)了基因控制性狀的方式是基因通過控制蛋白質的結構直接控制生物性狀.(2)圖乙對應圖甲中的②③過程(填序號),圖乙中a鏈上決定某氨基酸的堿基為GCA,則該氨基酸是精氨酸(密碼子與氨基酸的對應關系:GCA﹣﹣丙氨酸、ACG﹣﹣蘇氨酸、CGU﹣﹣精氨酸).(3)圖乙中M表示信使RNA,核糖體在M上的移動方向為B→A(填“A→B”“B→A”),M上結合多個核糖體的意義是少量的mRNA可以迅速合成出大量的蛋白質(或多肽鏈)..【考點】中心法則及其發(fā)展;遺傳信息的轉錄和翻譯.【分析】圖一表示中心法則的內容,①是DNA復制,②轉錄,③是翻譯,④是RNA復制,⑤是逆轉錄過程;圖二是邊轉錄邊翻譯過程.【解答】解:(1)HIV是一種逆轉錄病毒,HIV的蛋白質外殼合成過程為⑤(逆轉錄)→②(轉錄)→③(翻譯),該過程體現(xiàn)了基因通過控制蛋白質的結構直接控制生物性狀.(2)圖乙中上面DNA轉錄形成RNA,對應圖甲中的②,圖乙下面表示翻譯形成蛋白質,對應圖甲中的③過程;圖乙中a鏈上決定某氨基酸的堿基為GCA,則信使RNA上三個堿基構成的密碼子是CGU,對應的氨基酸是精氨酸.(3)圖乙中M表示信使RNA,根據(jù)長的翻譯在前,短的翻譯在后,則核糖體在M上的移動方向為B→A;M上結合多個核糖體的意義是少量的mRNA可以迅速合成出大量的蛋白質(或多肽鏈),提高翻譯速度.故答案為:(1)⑤→②→③基因通過控制蛋白質的結構直接控制生物性狀(2)②③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全球及中國陶瓷結合劑CBN砂輪行業(yè)頭部企業(yè)市場占有率及排名調研報告
- 2025年全球及中國無機助焊劑行業(yè)頭部企業(yè)市場占有率及排名調研報告
- 2025-2030全球絲束浸漬機行業(yè)調研及趨勢分析報告
- 2025年全球及中國航空自動駕駛儀行業(yè)頭部企業(yè)市場占有率及排名調研報告
- 中藥炮制技術東盟特色藥材加工與炮制講解
- 平行四邊形慣性矩的等效算法
- 2025購銷合同常用范本
- 2025圖書自費出版合同2
- 2025年招標師考試《合同管理》重點練習
- 商場廣告位租賃合同協(xié)議書
- 2025年度高端商務車輛聘用司機勞動合同模板(專業(yè)版)4篇
- GB/T 45107-2024表土剝離及其再利用技術要求
- 2025長江航道工程局招聘101人歷年高頻重點提升(共500題)附帶答案詳解
- 2025年黑龍江哈爾濱市面向社會招聘社區(qū)工作者1598人歷年高頻重點提升(共500題)附帶答案詳解
- 《妊娠期惡心嘔吐及妊娠劇吐管理指南(2024年)》解讀
- 《黑神話:悟空》跨文化傳播策略與路徑研究
- 《古希臘文明》課件
- 居家養(yǎng)老上門服務投標文件
- 長沙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支隊招聘普通雇員筆試真題2023
- 2025年高考語文作文滿分范文6篇
- 零售業(yè)連鎖加盟合同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