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言進化是適應還是擴展適應_第1頁
語言進化是適應還是擴展適應_第2頁
語言進化是適應還是擴展適應_第3頁
語言進化是適應還是擴展適應_第4頁
語言進化是適應還是擴展適應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語言進化是適應還是擴展適應

語言起源是一個古老而進步的研究領域。從古希臘的Aristotle至1960年代英國的Müller,他們的研究無不涉及語言起源問題(Johansson2005:158—60)。此類研究依賴于假設,激發(fā)了無盡且無效用的理論(Holden2004),巴黎語言學會1866年宣布,禁止語言起源問題的研究,倫敦語文學會也隨即在1872年禁止此類研究。直到1970年美國人類學協(xié)會的一次研討會和該研討會上論文的收集出版,語言起源的研究又被重新提出(Volterra,etal.2005:4)。但語言起源研究并未迅速興起,主要因為Chomsky“普遍語法”統(tǒng)治地位的消極影響,語言起源“在目前難以進行嚴肅的探究”(轉(zhuǎn)引自Holden2004:1316)。隨著技術發(fā)展、跨學科合作增強和思維方式的革新,從1990年代起,語言起源研究又迅猛突起。Pinker和Bloom(1990)可謂是催化劑(ChristiansenandKirby2003:3)。此后,相關著作和論文大量出版。單語言進化國際研討會(EVOLANG)從1996年至2008年已經(jīng)舉辦7次;2008年的巴塞羅那會議收集發(fā)表論文和摘要共105篇(SmithandSmith2008)。盡管語言起源和進化的研究十分活躍,跨越眾多學科,然而,也存在眾多爭議,如:語言進化是適應(adaptation)還是擴展適應(exaptation),是漸進還是突變,是否源于手勢,語言是基因決定還是通過文化習得的等等(Johansson2005:162—90)。在眾多爭議中,Pinker和Jackendoff(2005),Jackendoff和Pinker(2005),Hauser等(2002),Fitch等(2005)你來我往針鋒相對的辯論尤其引人注目。誘因是Hauser等(2002)針對這篇論文,Pinker和Jackendoff(2005)予以批駁。隨后,Fitch等(2005)指出Pinker和Jackendoff(2005)的反駁或是誤解或是不相關,而Jackendoff和Pinker(2005)隨即拓展其論證,維護其反駁。既然雙方的辯論由Hauser等(2002)引起,首先,有必要陳述他們的主要觀點,然后簡要展示雙方辯論,總結(jié)要點,并對雙方爭論的焦點——語言機能如何劃分、語言是適應還是擴展適應——進行討論。1.語言中的空氣雖然語言一直被認為是人類區(qū)別于其他動物的獨特標志,但是,Hauser等(2002)認為語言不是一個單一系統(tǒng),單一系統(tǒng)觀不利于探究人類的獨特性和與其他動物的共性,因而不是探索語言進化所應持的方法。為此,他們將語言機能區(qū)分為語言廣義機能(FLB)和狹義機能(FLN)。FLB包括感覺運動系統(tǒng)、概念意向系統(tǒng)和遞歸運算機制。FLN只包括遞歸運算機制,是語言機能中人類獨有的成分,其功能是“利用有限元素產(chǎn)生無限表達”,即,離散無限性。而且,FLN可能來源于動物關于數(shù)字、導航、社會關系等方面的認知,并非為交際而進化。他們認為,比較研究的方法為弄清語言機能的不同成分提供了有效框架。2.其他成分—Pinker和Jackendoff對Hauser等的批駁Pinker和Jackendoff(2005)認同Hauser等(2002)分解語言機能、區(qū)分共有能力和獨特能力等研究方法,但反對他們的假設:語言機能中只有遞歸句法為人類特有并且也為語言特有,其他成分要么是人類特有而非語言特有(如:單詞、概念),要么不是人類特有(如:言語感知),而且,遞歸并非為語言交際而進化。Pinker和Jackendoff(2005)從概念結(jié)構(gòu)、言語感知、言語表達、音位、單詞、句法、基因證據(jù)等多方面論證了語言的獨特性。同時,追溯唯遞歸假設(recursion-onlyhypothesis)的理論源頭(最簡方案,MP),認為本身存在問題的MP沒有理由可以用來作為論據(jù)。最后,Pinker和Jackendoff(2005)批駁語言“完美”觀和語言進化非交際適應觀,堅持語言是自然選擇產(chǎn)生的交際適應。3.“fln”機制的遞歸能力環(huán)境Fitch等(2005)首先指出,Pinker和Jackendoff(2005)的批評源于他們沒能明確FLB與FLN的區(qū)分。對于FLB的分解和FLN的內(nèi)容,Fitch等(2005:181—2)給予如下解釋:“我們沒有斷言這是分解FLB的唯一正確的方法,明確地為其他成份留下了空間……。FLN的內(nèi)容有待于實證去確定。如果實證研究表明FLN的任何機制既不是人類特有的,也不是語言特有的,而只是這些機制的整合方式是語言所特有的,那么,FLN就可能是個空集……?;蛟S,FLN是一個由多種相互聯(lián)系的機制組成的十分豐富的集合”。但是,基于目前的研究,“FLN至少包括遞歸能力”(Hauser,etal.2002:1571;Fitch,etal.2005:183)。Fitch等(2005)認為,Pinker和Jackendoff(2005)對MP的批評在很大程度上與Hauser等(2002)無關。一方面,Hauser等(2002)根本沒有討論MP,而且,他們?yōu)檎Z言進化研究所提出的理論框架并非受制于MP。不過,Fitch等(2005)承認,唯一與MP有間接關系的就是FLN的最簡化,但是,他們強調(diào),FLN最簡化本身根本不應該被視為反駁FLN的證據(jù)。另一方面,Fitch等(2005)批評Pinker和Jackendoff(2005)沒有關注MP研究的最新進展;事實上,Pinker和Jackendoff(2005)指責MP忽視的許多現(xiàn)象,MP最新研究已經(jīng)涉及。Fitch等(2005)還從語言的當前功能和過去功能兩個方面批評“語言是一種適應”的論斷過于模糊,沒有實證意義。而后,遵循Pinker和Jackendoff(2005)的基本框架,分別從基因證據(jù)、概念結(jié)構(gòu)、言語感知、言語表達、音位、單詞和句法等方面給予回應。4.逆向工程與語言的進化Jackendoff和Pinker(2005)強調(diào):(1)當前功能可能多種多樣,而原有功能則依賴于我們回溯進化史至哪一點。這種二分法忽視了第三種可能——當前適應。(2)Fitch等(2005)為了論證適應功能幾乎不可能起決定作用,將其細分,以至于從進化角度難以區(qū)分。但是,即使我們不清楚蝙蝠的回聲定位功能是導航還是尋找食物,它也決不可能是給血液供氧或給胚胎提供營養(yǎng);即使我們不清楚靈長目視覺功能是尋伴還是尋找食物,也并不表示我們不能描述其視覺系統(tǒng)的適應功能。(3)雖然Fitch等(2005)聲稱適應假設沒有意義,但同時表示FLB具有適應特征,是自然選擇的結(jié)果。顯然,“適應假設沒有意義”也是帶有選擇性的指責。(4)Fitch等(2005)忽略了“逆向工程”(reverse-engineering)。逆向工程有力地支持語言的交際適應功能。以“眼睛”為例,在缺乏任何肌肉驅(qū)動眼球的情況下,視網(wǎng)膜會依然有用,反之則不然。這表明視網(wǎng)膜先進化,而驅(qū)動眼球的肌肉后進化。同樣,在語言的進化中,詞匯應該先于句法;沒有詞匯,句法便失去了可以組合的元素。Jackendoff和Pinker(2005)認為,就某個特征是語言特有或人類特有這樣的問題,存在兩種解釋:絕對解釋和漸進解釋。Fitch等(2005)持絕對解釋。只要語言的某種功能與其他現(xiàn)象存在任何相似性,他們便將之劃入FLB。Jackendoff和Pinker(2005)持漸進解釋,認為FLN/FLB劃分的意義應該是揭示在人類族系中最近進化的那些語言特征。他們以節(jié)奏、發(fā)聲模仿、“所有”等概念、FOXP2等為例,指出雖然其他認知領域或其他動物也具有類似的特征,但是,這些特征體現(xiàn)在人類身上或語言上具有獨特性。Jackendoff和Pinker(2005)還批評Hauser及其合作者關于FLN及其內(nèi)容的描述模棱兩可。“我們假設FLN只包括遞歸,是語言機能中人類唯有成份”,“暫且不論具體機制,我們認為FLN的一個主要成份是運算系統(tǒng)(狹義句法)……”(Hauser,etal.2002:1569,1571)?!熬唧w而言,我們認為語言機器的一個重要成份包括遞歸操作……”(Fitch,etal.2005:182)?!癋LN至少包括遞歸能力”(Hauser,etal.2002:1571;Fitch,etal.2005:183)。顯而易見,FLN假設由強變?nèi)?“遞歸被認為是FLN的唯一成份、一個重要成份、只是FLN各種成分中的一個”(JackendoffandPinker2005:217)。即使是最弱式的遞歸假設,Jackendoff和Pinker也認為是錯誤的,并通過論證指出,人類的視覺認知也具有遞歸結(jié)構(gòu)和離散無限性,遞歸句法的進化就是要表達認知中的遞歸結(jié)構(gòu)。因此,遞歸句法可能是其他認知領域的機制通過重新調(diào)整和組合而致,并非是二分法之下的共有能力或獨有能力。盡管Fitch等(2005)否定遞歸假設與MP存在關聯(lián),但是,Jackendoff和Pinker(2005)通過對所謂的FLN的分析,仍然堅持認為Hauser及其合作者關于語言的進化理論與Chomsky的總體語言觀密不可分。而這種語法和詞匯的傳統(tǒng)劃分已受到構(gòu)式語法、認知語法、詞匯功能語法等眾多語言理論的質(zhì)疑。5.不同靈長目動物物種的選擇首先,爭論雙方存在著一定程度的共識(Fitch,etal.2005:180):分解語言成份機制的必要性;實證研究檢驗假設的重要性;從紛繁動物物種中提取對比數(shù)據(jù)的價值;跨學科合作的趨勢。然而,雙方存在重大的分歧:第一、如何劃分FLB和FLN。Pinker和Jackendoff認為語言的獨特性不僅體現(xiàn)在句法上,還散布于概念結(jié)構(gòu)、音位、單詞等多方面。第二、語言進化是擴展適應還是交際適應。Hauser及其合作者雖然認同語言總體是一種適應,但堅持遞歸并非是交際適應,而是其他靈長目動物導航、尋找食物等認知機制的擴展適應。Pinker和Jackendoff則堅持語言進化是交際適應。5.1異源性能力的比較研究語言學文獻中對遞歸的定義比較模糊;遞歸可以細分為尾部遞歸和中心遞歸(Parker2006:240—1)。[thecatthatkilledtheratthatatethemalt]和themalt[theratthatthecatkilledate]分別體現(xiàn)尾部遞歸和中心遞歸。近年有關人類和其他動物的對比實驗中,測試遞歸能力的依據(jù)是能否辨別兩類不同的聲音序列(AB)n和AnBn。(AB)n被視為限定狀態(tài)語法(FSG)的表現(xiàn)形式;AnBn則是詞組結(jié)構(gòu)語法(PSG,FitchandHauser2004)或語境自由語法(CFG)(Gentner,etal.2006)的表現(xiàn)形式。“AnBn語法產(chǎn)生中心內(nèi)嵌結(jié)構(gòu)…”(FitchandHauser2004:378),由此可見,AnBn應該只與中心遞歸相關。Fitch和Hauser(2004)1對小絹猴的實驗表明,小絹猴雖能容易掌握(AB)n,卻不能習得AnBn。該實驗似乎支持中心遞歸是語言獨有成分的觀點。Hauser及其合作者在強調(diào)對比研究的重要性時,既包括同源特征對比,也包括異源特征對比。他們認為,要聲稱某個特征是人類特有的,就必須確保其他任何動物都不具有該特征。因此,對比研究也涉及人類遠親的動物。一項關于歐洲椋鳥的實驗(Gentner,etal.2006)2顯示,通過訓練的歐洲椋鳥不僅能夠?qū)τ柧氝^程中熟悉的CFG和FSG聲音序列給予準確的區(qū)分,而且能夠?qū)@得的知識擴展到新的聲音序列,如:能夠在區(qū)分(AB)2/A2B2的基礎上進一步區(qū)分(AB)3/A3B3以及(AB)4/A4B4。這項實驗的結(jié)論是:中心遞歸,即CFG,不是人類獨有的能力。為什么兩項實驗會得出不同的結(jié)果——小絹猴失敗而歐洲椋鳥成功呢?Marcus(2006)認為可能是實驗的方法不同所致,因為Fitch和Hauser(2004)給小絹猴展示(AB)n和AnBn不同聲音序列的時間相對較短,旨在檢驗小絹猴能否自發(fā)獲得AnBn,而Gentner等(2006)給歐洲椋鳥呈現(xiàn)不同的聲音序列的時間很長,而且對積極的反饋給予強化。因此,“小絹猴表面缺乏識別AnBn結(jié)構(gòu)的能力究竟是具體情景所致還是絕對的事實,只能依賴進一步的實驗來澄清”(Marcus2006:1117)。而且,人類獲得和運用AnBn遞歸能力的方式與歐洲椋鳥存在顯著的區(qū)別:人類獲得該能力的速度快且無需強化;歐洲椋鳥雖然能將該能力擴展到新的聲音序列,但這些新的序列仍然由椋鳥熟悉的聲音組成(Marcus2006:1118)。Corballis(2007)也對歐洲椋鳥的中心遞歸能力持懷疑態(tài)度,認為要證明鳥類理解AnBn,前提不僅僅是鳥類能夠區(qū)分AnBn和其他不同類型的聲音序列,而且能夠由外向內(nèi)把A1A2A3B3B2B1這種序列中的A1B1,A2B2,A3B3理解為匹配的組合,然而,這種能力還沒有在非人類動物身上證實,甚至對人類本身而言,理解AnBn也非易事。因此,中心遞歸可能是人類獨有的能力。那么,中心遞歸是否是語言機能獨有的成分呢?視覺圖形(JackendoffandPinker2005:218)和音樂(Parker2006:242)無論對中心遞歸還是尾部遞歸似乎都提供了反證。比較合理的解釋是,遞歸能力所依賴的機制就認知領域而言不具有模塊特征,FOXP2的研究證明了這一點。FOXP2與語言機能密切相關,但又并非只與語言相關(UllmanandPierpont2005)。正因為該基因的表現(xiàn)也涉及感覺運動功能,Hauser等(2002)將之排除在FLN范疇之外。但是,這不能排除FOXP2在產(chǎn)生FLB領域其他變化的同時也產(chǎn)生遞歸能力(Okanoya2007:273)。雖然對非人類靈長目動物心智的研究存在著分歧,但是,Bergman等(2003)研究揭示,狒狒能夠形成這樣的層次概念結(jié)構(gòu):[XismotherofY[whoismotherofZ[whoismotherofme]]]及[XismoredominantthanY[whoismoredominantthatZ[whoismoredominantthanme]]](引自Parker2006:242)。換言之,尾部遞歸也非人類獨有的能力。然而,Friederici等(2006)所做的關于大腦不同區(qū)域種系發(fā)育的順序和這些區(qū)域不同功能的實驗卻給出了否定的回答?;谏鲜鲅芯堪l(fā)現(xiàn),關于遞歸的可能結(jié)論是:遞歸是人類特有,但未必是語言獨有。即使其他認知領域也存在遞歸現(xiàn)象,這種遞歸與語言遞歸特征是否完全相同也是個未知數(shù)。要證明FLN的存在,必需滿足如下條件:不僅是人類獨有,也是語言獨有。那么,FLN究竟包括哪些內(nèi)容呢?Pinker和Jackendoff所論述的語言諸多特征為進一步研究提供了參考。Fitch等(2005:191)也承認存在懸而未決的問題,包括人類和其他動物在發(fā)聲學習、詞匯學習上的相似性和差異性、語言和音樂的認知機制問題等。Weiss和Newport(2006:249—50)也通過分析指出,雖然人類幼兒與其他靈長目動物都具有依據(jù)節(jié)奏特征辨別不同語言的能力、提取基本規(guī)則的能力、依據(jù)臨近音素的統(tǒng)計特征從語流中切分單詞的能力,但是,人類的遞歸能力、統(tǒng)計學習的能力等卻與其他動物存在顯著的差異。如果存在FLN,那么,FLN究竟如何產(chǎn)生?其本質(zhì)究竟是什么呢?Okanoya(2007:271)提出了兩種解釋:一是把FLN視為獨立的機能,起先在某種選擇壓力下進化,只是后來才被用作語言機能的一個核心成分;二是把FLN視為一種由FLB中其他普通模塊之間相互作用而產(chǎn)生的新的特征。Okanoya(2007:273)選擇的是第二種解釋,認為“脊椎動物的神經(jīng)系統(tǒng)已經(jīng)為CFG語法提供了充足的工具”。更為合理的假設可能是改造+重新整合,這種觀點已經(jīng)為許多學者所接受(JackendoffandPinker2005;PinkerandJackendoff2005;WeissandNewport2006;Marcus2006),因此,“對比研究方法可能非常有用,不僅有利于揭示語言習得的潛在機制(舊零件),而且有利于闡明這些機制是如何得以改造和整合而支持語言”(WeissandNewport2006:245)。5.2人類異質(zhì)性與遞歸能力的關系Pinker和Jackendoff反對二分法的觀點是合理的。一個特征是否是交際適應,與回溯進化史至哪一點密切相關。斷言該特征的最原始起源就是交際適應,難脫目的論(teleology)之嫌。但是,若該特征是在人猿分離后而產(chǎn)生或體現(xiàn)的新功能,那么,適應解釋的說服力無疑增強。因此,語言進化問題不是“黑白二分法”(Johansson2005:163)。以發(fā)聲學習為例,目前支持非靈長目動物的證據(jù)超過靈長目動物。如果將來有確鑿證據(jù)證明靈長目動物沒有發(fā)聲學習能力,而鳥類、鯨等動物確實具有這種能力,那么,發(fā)聲學習顯然不是語言的適應,否則無法解釋靈長目動物為何喪失這種能力。概言之,“某些與語言相關的特征可能是適應,某些可能是擴展適應。甚至一個單一特征的起源也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