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語文一輪復習-第一部分現(xiàn)代文閱讀專題一論述類課件_第1頁
高考語文一輪復習-第一部分現(xiàn)代文閱讀專題一論述類課件_第2頁
高考語文一輪復習-第一部分現(xiàn)代文閱讀專題一論述類課件_第3頁
高考語文一輪復習-第一部分現(xiàn)代文閱讀專題一論述類課件_第4頁
高考語文一輪復習-第一部分現(xiàn)代文閱讀專題一論述類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1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大家好1大家好1第一部分

現(xiàn)代文閱讀2第一部分現(xiàn)代文閱讀2專題一

論述類文本閱讀3專題一論述類文本閱讀3考向標根據最新《考試大綱》,高考論述類文本閱讀選文涉及“中外論述類文本”,包括政論文、學術論文、時評、書評等論述類文體。其中,“時評”與“書評”首次“現(xiàn)身”《考試大綱》和2018年全國卷,應引起高度重視。在考查重點上,除篩選并整合文中的信息,歸納內容要點,概括中心意思,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觀點態(tài)度外,應注重論述類文本的“說理性和邏輯性”,注重對“分析論點、論據和論證方法”的考查,聚焦邏輯推理。4考向標根據最新《考試大綱》,高考論述類文本閱讀選文涉及“中外整體攻略學案一學案二重難特訓整體攻略

三遍閱讀——圈點、分析、判斷,準確獲取信息論述類文本的閱讀,是高考的難點之一。主要原因是考生對這類文章沒有讀懂,沒有形成對文章居高臨下的觀照和由整體到局部再到整體的剖析能力,而是陷入龐雜的文字和繁亂的信息中,理不清頭緒。因此,從整體讀文的角度來把握文章的要點,強化信息的獲取,就成了閱讀過程中重要的一步。采用“三遍閱讀——圈點、分析、判斷”的方法,能準確獲取信息,提高閱讀效率。5整體攻略學案一學案二重難特訓整體攻略三遍閱讀——圈點、分析整體攻略學案一學案二重難特訓第一遍:通讀——圈點觀點材料,落實結構層次不管哪一種形式的文章,通讀全文是解答問題的前提。對論述類文本而言,通讀就是要把握文章說的是什么事,講的是什么理;文章涉及什么人、什么觀點。閱讀時可采用逐段“圈點法”,一標段落,二畫觀點,三標材料。標段落,理清文章結構,搞清基本段落層次,為下步工作做好鋪墊;畫觀點,幫助理解文意,把握作者的觀點態(tài)度;標材料,明確信息區(qū)間,便于尋找信息所在的位置。閱讀文本后,可提出如下問題:本文一共幾個段落,標題(引題、注釋等)是什么?本文說明或論述的對象是什么?本文有哪些分論點?6整體攻略學案一學案二重難特訓第一遍:通讀——圈點觀點材料,落整體攻略學案一學案二重難特訓每一段的主要信息是什么?有什么最新成果或最新觀點?今后的發(fā)展前景如何?全文的脈絡是怎樣的?圈點時,除圈畫出論點(或分論點)、論據外,還要特別關注指示代詞、關聯(lián)詞語(如“一旦”“如果”“因此”“但是”“然而”等)、副詞(如“凡是”“全”“將”“基本上”“已經”“也許”“可能”等)、表次序的詞語(如“首先”“其次”“然后”“最后”等)以及一些修飾性的詞語,有時還要注意使用了一定修辭手法的語句。除此之外,還要高度關注文本的高頻詞、概念詞,養(yǎng)成圍繞高頻詞、概念詞梳理文本結構,理清文脈的習慣。7整體攻略學案一學案二重難特訓每一段的主要信息是什么?7整體攻略學案一學案二重難特訓讀文示范(2018·全國Ⅰ卷)論述類文本①諸子之學,興起于先秦,當時一大批富有創(chuàng)見的思想家噴涌而出,蔚為思想史之奇觀。?在狹義上,諸子之學與先秦時代相聯(lián)系;?在廣義上,諸子之學則不限于先秦而綿延于此后中國思想發(fā)展的整個過程,這一過程至今仍沒有終結。②諸子之學的內在品格是歷史的承繼性以及思想的創(chuàng)造性和突破性?!靶伦訉W”,即新時代的諸子之學,也應有同樣的品格。?這可以從“照著講”和“接著講”兩個方面來理解。一般而言,“照著講”主要是從歷史角度對以往經典作具體的實證性研究,諸如訓詁、???、文獻編纂,等等。這方面的研究涉及對以往思想的回顧、反思,既應把握歷史上的思想家實際說了些什么,也應總結其中具有創(chuàng)造性和生命力的內容,從而為今天的思考提供重要的思想資源。8整體攻略學案一學案二重難特訓讀文示范8整體攻略學案一學案二重難特訓③?與“照著講”相關的是“接著講”。從思想的發(fā)展與諸子之學的關聯(lián)看,“接著講”接近諸子之學所具有的思想突破性的內在品格,它意味著延續(xù)諸子注重思想創(chuàng)造的傳統(tǒng)。以近代以來中西思想的互動為背景,“接著講”無法回避中西思想之間的關系。在中西之學已相遇的背景下,“接著講”同時展開為中西之學的交融,?從更深的層次看,這種交融具體展開為世界文化的建構與發(fā)展過程。中國思想傳統(tǒng)與西方的思想傳統(tǒng)都構成了世界文化的重要資源,而世界文化的發(fā)展,則以二者的互動為其重要前提。這一意義上的“新子學”,同時表現(xiàn)為世界文化發(fā)展過程中創(chuàng)造性的思想系統(tǒng)。相對于傳統(tǒng)的諸子之學,“新子學”無疑獲得了新的內涵與新的形態(tài)。9整體攻略學案一學案二重難特訓③?與“照著講”相關的是“接著講整體攻略學案一學案二重難特訓④?“照著講”與“接著講”二者無法分離。從邏輯上說,任何新思想的形成,都不能從“無”開始,它總是基于既有的思想演進過程,并需要對既有思想范圍進行反思批判?!罢罩v”的意義,在于梳理以往的思想發(fā)展過程,打開前人思想的豐富內容,由此為后繼的思想提供理論之源。在此意義上,“照著講”是“接著講”的出發(fā)點。然而,僅僅停留在“照著講”,思想便容易止于過去,難以繼續(xù)前行,可能無助于思想的創(chuàng)新。就此而言,在“照著講”之后,需要繼之以“接著講”?!敖又v”的基本精神,是突破以往思想或推進以往思想,而新的思想系統(tǒng)的形成,則是其邏輯結果。進而言之,從現(xiàn)實的過程看,“照著講”與“接著講”總是相互滲入:“照著講”包含對以往思想的邏輯重構與理論闡釋,這種重構與闡釋已內含“接著講”;“接著講”基于已有的思想發(fā)展,也相應地內含“照著講”。?“新子學”應追求“照著講”與“接著講”的統(tǒng)一。(摘編自楊國榮《歷史視域中的諸子學》)10整體攻略學案一學案二重難特訓④?“照著講”與“接著講”二者無整體攻略學案一學案二重難特訓圈點理由1.全文共4段。觀點是文章的最后一句話:“新子學”應追求“照著講”與“接著講”的統(tǒng)一。2.文章的總體結構呈現(xiàn)“總—分—總”的結構模式。3.各段的主要內容:第①段,在闡釋諸子之學的源頭的基礎上,對諸子之學從狹義、廣義兩個角度對其內涵和外延做了界定;第②段,闡釋了新時代諸子之學應具有的品格,并著重從“照著講”的角度分析了諸子之學的研究及其意義;第③段,闡釋了新時代的諸子之學應具有“接著講”的品格特點及其作用;第④段,分析了諸子之學“照著講”與“接著講”的辯證關系,指出“新子學”應追求的目標。11整體攻略學案一學案二重難特訓圈點理由11整體攻略學案一學案二重難特訓4.全文結構圖示:12整體攻略學案一學案二重難特訓4.全文結構圖示:12整體攻略學案一學案二重難特訓第二遍:精讀——分析題目,辨明八種關系對材料有了總體印象后,應仔細閱讀試題,弄清題目要求,即從內容上弄清是有關什么的選擇,從選擇標準上看清是選正確的還是不正確的,選項與文本的哪一段、哪一句有大致的對應關系。在把握選項與文本的對應關系上,要注意以下八種情況。13整體攻略學案一學案二重難特訓第二遍:精讀——分析題目,辨明八整體攻略學案一學案二重難特訓14整體攻略學案一學案二重難特訓14整體攻略學案一學案二重難特訓15整體攻略學案一學案二重難特訓15整體攻略學案一學案二重難特訓第三遍:研讀——緊扣綰結處,判斷信息正誤第三遍閱讀,是針對文章與題目的“綰結處”進行的,即精心研讀選項和文本的對應處,相關信息的聚焦處,重要語句、標志詞語的所在處,仔細比較,務必找出題目中設置的干擾項,確定排除依據。論述類文本閱讀采用客觀選擇題的形式考查,對這類題型,首先排除明顯錯誤的選項,然后分析剩下的選項及與之相關的語言環(huán)境,尋找有效信息。具體方法如下:16整體攻略學案一學案二重難特訓第三遍:研讀——緊扣綰結處,判斷整體攻略學案一學案二重難特訓1.標注敏感點。選項中可能作為設誤點出現(xiàn)的詞語,表條件、因果、轉折、順承關系的詞語,文本中出現(xiàn)的重要概念等,都可以作為敏感點標注出來。2.找準對應點。根據選項內容回歸原文尋找對應語句,篩選信息類題目要注意選項是否改變原文判斷,理解分析類題目的選項特別關注標注的敏感點是否有原文依據。3.落實設誤點。根據內容優(yōu)先的原則,先將有內容錯誤的選項挑選出來,然后再考慮需要理解分析的選項,最后確定答案。17整體攻略學案一學案二重難特訓1.標注敏感點。選項中可能作為設例1下列關于原文內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A.廣義上的諸子之學始于先秦,貫穿于此后中國思想史,也是當代思想的組成部分。B.“照著講”主要指對經典的整理和實證性研究,并發(fā)掘歷史上思想家的思想內涵。C.“接著講”主要指接續(xù)諸子注重思想創(chuàng)造的傳統(tǒng),在新條件下形成創(chuàng)造性的思想。D.不同于以往諸子之學,“新子學”受西方思想影響,脫離了既有思想演進的過程。整體攻略學案一學案二重難特訓D18例1下列關于原文內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整體攻略學案一學案二重難特訓滿分解構

19整體攻略學案一學案二重難特訓滿分解構19整體攻略學案一學案二重難特訓20整體攻略學案一學案二重難特訓20整體攻略學案一學案二重難特訓21整體攻略學案一學案二重難特訓21例2下列對原文論證的相關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A.文章采用了對比的論證手法,以突出“新子學”與歷史上諸子之學的差異。B.文章指出理解“新子學”的品格可從兩方面入手,并就二者的關系進行論證。C.文章以中西思想交融互動為前提,論證“新子學”“接著講”的必要和可能。D.文章論證“照著講”“接著講”無法分離,是按從邏輯到現(xiàn)實的順序推進的。整體攻略學案一學案二重難特訓A22例2下列對原文論證的相關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整體攻略學案一學案二重難特訓滿分解構

23整體攻略學案一學案二重難特訓滿分解構23例3根據原文內容,下列說法正確的一項是(

)(3分)A.對經典進行文本??焙臀墨I編纂與進一步闡發(fā)之間,在歷史上是互相隔膜的。B.面對中西思想的交融與互動,“新子學”應該同時致力于中國和世界文化的建構。C.“照著講”內含“接著講”,雖然能發(fā)揚以往的思想,但無助于促進新思想生成。D.“新子學”要參與世界文化的發(fā)展,就有必要從“照著講”逐漸過渡到“接著講”。整體攻略學案一學案二重難特訓B24例3根據原文內容,下列說法正確的一項是()(3分)整體攻整體攻略學案一學案二重難特訓滿分解構

25整體攻略學案一學案二重難特訓滿分解構25整體攻略學案一學案二重難特訓26整體攻略學案一學案二重難特訓26整體攻略學案一學案二重難特訓27整體攻略學案一學案二重難特訓27整體攻略學案一學案二重難特訓即學即練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3題。生態(tài)創(chuàng)新是一個全新的理論。它結合當前被全世界廣泛關注的生態(tài)環(huán)境問題,運用經濟領域的眼光和手段,開拓出了一個嶄新的研究領域。追溯其根源,不能不提及美籍奧地利經濟學家熊彼特。他認為,創(chuàng)新是一個經濟概念,而不是一個技術概念,單純的發(fā)明創(chuàng)造不是創(chuàng)新,只有當它被用于經濟活動時,才成為“創(chuàng)新”。我國著名生態(tài)經濟學家劉思華由此將生態(tài)創(chuàng)新定義為:“指包括生態(tài)系統(tǒng)本身的變革、創(chuàng)造新的人工系統(tǒng)和經濟社會系統(tǒng),即社會生產、分配、流通、消費、再生產,各個環(huán)節(jié)生態(tài)化過程?!?8整體攻略學案一學案二重難特訓即學即練28整體攻略學案一學案二重難特訓生態(tài)創(chuàng)新這一社會理論的形成與當下的社會時代特點緊密相關。當前,由于環(huán)境污染、植被破壞、水土流失等問題日趨嚴重,如果單純依靠投入來治理,任何一個國家和地區(qū)都無力承擔。生態(tài)創(chuàng)新的最終目的是實現(xiàn)可持續(xù)發(fā)展??沙掷m(xù)發(fā)展理論的核心在于取得代內公平和代際公平。代內公平包括一個國家范圍內不同階層之間的公平和國家之間的公平,它強調資源的有效利用,要求單位資源消費量為人口創(chuàng)造的福利最大化;同時,它又排斥平均主義,過度的平均不利于資源開發(fā)和經濟效益的提高。代際公平涉及的是稀缺資源在不同代人之間的合理配置的問題,具體體現(xiàn)在數量上要至少保持穩(wěn)定,在質量上要求不至于發(fā)生代際退化。29整體攻略學案一學案二重難特訓生態(tài)創(chuàng)新這一社會理論的形成與當下整體攻略學案一學案二重難特訓單就環(huán)境與資源而言,不公平問題還可上升到更深的層次。首先,在不同階層之間,一方面生活在貧困線以下的人們會更多地關心生存問題,對保護環(huán)境資源認識不夠,從而導致了廣泛的掠奪性開發(fā)和普遍的短期行為。其次,發(fā)達國家對環(huán)境資源的過度使用,本質上是對其他國家環(huán)境權益的剝奪,而發(fā)展中國家則陷入了保護環(huán)境與發(fā)展經濟的兩難之中。很顯然,這些問題的解決要從多方面努力,其中,生態(tài)創(chuàng)新是重要的途徑。當然,生態(tài)創(chuàng)新也并非萬用萬靈,需要決策者們依據現(xiàn)實情況靈活應對處理。30整體攻略學案一學案二重難特訓單就環(huán)境與資源而言,不公平問題還整體攻略學案一學案二重難特訓狹隘人類中心主義統(tǒng)治了地球長達200多年。它是眾多造成當代環(huán)境問題根源中的深層根源。所以,要確定可持續(xù)發(fā)展戰(zhàn)略,首要任務就是重建人與自然間的和諧倫理關系,改變傳統(tǒng)的主奴關系,確立尊重與愛護自然的觀念。其次,環(huán)境質量具有消費性,因此在評價生活質量的時候,必須要將環(huán)境質量考慮進去。對公眾而言,除了學法、懂法、守法外,更重要的是建立社區(qū)公益性的環(huán)保組織或協(xié)會,維護自身環(huán)境利益。最后,在生態(tài)創(chuàng)新前提下,人們的價值基本尺度必須具有可持續(xù)性,財富觀也應更新為生態(tài)財富觀。這是與工業(yè)文明時代的價值財富觀的本質區(qū)別。(摘編自高文杰等《生態(tài)創(chuàng)新的幾個基本問題》)31整體攻略學案一學案二重難特訓狹隘人類中心主義統(tǒng)治了地球長達2整體攻略學案一學案二重難特訓1.下列關于原文內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確的一項是(

)A.生態(tài)創(chuàng)新是結合生態(tài)環(huán)境問題,運用經濟領域的眼光和手段創(chuàng)建的新的社會理論。B.任何國家和地區(qū)都不能依靠增加投入來解決環(huán)境污染、植被破壞、水土流失等問題。C.平均意識不利于經濟效益的提高,所以可持續(xù)發(fā)展理論強調的代內公平排斥平均主義。D.在稀缺資源配給的數量質量上,后代人的標準較前代有增長,就是代際公平的底線。A32整體攻略學案一學案二重難特訓1.下列關于原文內容的理解和分析整體攻略學案一學案二重難特訓解析:B項,過于絕對。原文提及的是“如果單純依靠投入來治理,任何一個國家和地區(qū)都無力承擔”,并不能得出“任何國家和地區(qū)都不能依靠增加投入來解決……問題”的結論。C項,擴大范圍。原文是“過度的平均不利于資源開發(fā)和經濟效益的提高”,而非“平均意識不利于經濟效益的提高”。D項,曲解文意。“后代人的標準較前代有增長”有誤,結合文意應為“后代人的標準較前代持平”。33整體攻略學案一學案二重難特訓解析:B項,過于絕對。原文提及的整體攻略學案一學案二重難特訓2.下列對原文論證的相關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文章以熊彼特等人對“生態(tài)創(chuàng)新”的理解論證了生態(tài)創(chuàng)新是一個全新理論的觀點。B.文章認為生態(tài)創(chuàng)新的目的是實現(xiàn)可持續(xù)發(fā)展,可持續(xù)發(fā)展的核心是代內和代際公平。C.文章從階層、國家兩個維度挖掘出了環(huán)境資源不公平問題的深層表現(xiàn)及相關后果。D.重新認識和定位人與自然的關系,是進一步談論生態(tài)創(chuàng)新具體做法的一個重要前提。A解析:A項,混淆關系。原文第一段中引述熊彼特等人的言論,主要是為了追溯“生態(tài)創(chuàng)新”的歷史根源,而非論證“生態(tài)創(chuàng)新是一個全新理論”的觀點?;煜苏摀c觀點的邏輯關系。34整體攻略學案一學案二重難特訓2.下列對原文論證的相關分析,不整體攻略學案一學案二重難特訓3.根據原文內容,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

)A.“生態(tài)理論”得以形成并最終提出的重要的社會時代特點是:生態(tài)環(huán)境愈發(fā)惡化。B.生態(tài)創(chuàng)新理論并非是“包治百病”的萬能理論,需要依據現(xiàn)實具體情況靈活處理。C.可持續(xù)發(fā)展戰(zhàn)略是一個包含了和諧倫理關系的構建、生活質量的評價等內容的系統(tǒng)。D.是否倡導可持續(xù)發(fā)展理念成為當下與工業(yè)文明時代在價值財富觀中的重要區(qū)別。D解析:D項,偷換概念。原文是“人們的價值基本尺度必須具有可持續(xù)性……的本質區(qū)別”,意為“倡導可持續(xù)發(fā)展理念是……本質區(qū)別”,而非“是否倡導可持續(xù)發(fā)展理念成為……重要區(qū)別”。35整體攻略學案一學案二重難特訓3.根據原文內容,下列說法不正確整體攻略學案一學案二重難特訓學案一

細處攻堅——洞悉命題手段與陷阱,學會三重比對論述類文本的閱讀,大部分題目是在把握觀點的前提下篩選和整合信息。因命題方式是選擇題,命題者在選項設置上有相對固定的六種命題手段、八類設誤陷阱。解答方法就是將選項內容與原文進行仔細比對,找出這些“陷阱”。因此,“比對”驗證是最為重要的方法,比對的角度有三:①比對詞語——看用詞有無差異;②比對關系——看邏輯判斷是否嚴密;③比對依據或結論——看邏輯推理是否成立。36整體攻略學案一學案二重難特訓學案一細處攻堅——洞悉命題手段整體攻略學案一學案二重難特訓一、洞悉命題手段與常設陷阱(一)六大命題手段論述類文本閱讀的選項,一般不會照抄原文語句,而是要對原文語句進行一番改造,這種“改造”的方式就是“刪”“添”“調”“改”“漏”“湊”。經過這種方式改造出來的選項,有的不改變原文意思,有的改變了原文意思。而改變了原文意思的,無疑就是“不正確的一項”。37整體攻略學案一學案二重難特訓一、洞悉命題手段與常設陷阱37整體攻略學案一學案二重難特訓38整體攻略學案一學案二重難特訓38整體攻略學案一學案二重難特訓39整體攻略學案一學案二重難特訓39整體攻略學案一學案二重難特訓(二)八大設誤陷阱被上述六大命題手段“改造”后的試題選項,就可能存在下面的八種錯誤類型。1.偷換概念命題者在解釋概念或轉述文意時,故意弄錯對象,或暗中將兩個概念的屬性、表現(xiàn)、作用、發(fā)展趨勢等進行了調換或混淆,從而迷惑考生。40整體攻略學案一學案二重難特訓(二)八大設誤陷阱40整體攻略學案一學案二重難特訓例1由原文“除流傳形式上的簡單差異外,早期小說和故事的本質區(qū)別并不明顯”可知,“傳統(tǒng)故事和早期小說的本質差異”表述屬偷換概念。41整體攻略學案一學案二重難特訓例1由原文“除流傳形式上的簡單整體攻略學案一學案二重難特訓2.張冠李戴命題者將相關信息錯置,把屬于甲的特點或行為說成是乙的特點或行為,或者前面的條件、原因屬于甲而后面的結果卻屬于乙,等等。42整體攻略學案一學案二重難特訓2.張冠李戴42整體攻略學案一學案二重難特訓例2該項張冠李戴。原文“夏歷是既參照了對月亮的觀察,又參照了對太陽的觀察而制定的”,而選項卻說“以月球圍繞地球旋轉周期為參照物的太陰歷”。43整體攻略學案一學案二重難特訓例2該項張冠李戴。原文“夏歷是整體攻略學案一學案二重難特訓3.無中生有指所給選項中所說的內容在原材料中未涉及,也不能從原文中推斷出來。命題者故意在干擾項里設置原文沒有的信息。44整體攻略學案一學案二重難特訓3.無中生有44整體攻略學案一學案二重難特訓例3該項無中生有。文中沒有“這種觀點不可信”的相關信息,原文只是說“立普斯的觀點更可信”?!案弊终f明谷魯斯的觀點也有可信之處。45整體攻略學案一學案二重難特訓例3該項無中生有。文中沒有“這種4.混淆因果混淆因果一般有兩種情況:一是因果顛倒,就是把“因”錯斷為“果”,“果”錯斷為“因”,顛倒了兩者的關系;二是強加因果,就是把沒有因果關系的說成是因果關系。整體攻略學案一學案二重難特訓464.混淆因果整體攻略學案一學案二重難特訓46整體攻略學案一學案二重難特訓例4強加因果?!拔逅摹敝?很多涉及歷史的神話傳說沒有成為廣泛使用的史料,是因為這些作品的史學價值沒有被史學界認識,而不是因為在史學和文學歸類問題上存在爭議。47整體攻略學案一學案二重難特訓例4強加因果?!拔逅摹敝?很整體攻略學案一學案二重難特訓5.以偏概全有時命題者故意增刪、改動文中表示范圍、條件、數量限制或是程度輕重的詞語進行干擾。主要有空間錯位、以部分代全體(或相反)、以個別代一般(或相反)、以特殊代普遍。從而使考生做出錯誤的判斷。48整體攻略學案一學案二重難特訓5.以偏概全48整體攻略學案一學案二重難特訓例5以偏概全。比對用詞可以發(fā)現(xiàn),原文有“一般”而選項中缺少該詞,犯了“以偏概全”的毛病。49整體攻略學案一學案二重難特訓例5以偏概全。比對用詞可以發(fā)現(xiàn)整體攻略學案一學案二重難特訓6.斷章取義命題者故意把某一個限制條件漏掉,孤立地截取某一個意思來表達,造成考生對某個意思的片面理解。50整體攻略學案一學案二重難特訓6.斷章取義50整體攻略學案一學案二重難特訓例6斷章取義。比對關系發(fā)現(xiàn),選項只截取了“但是”一詞以前的內容,沒有關注“同樣受著自然規(guī)律的制約”。51整體攻略學案一學案二重難特訓例6斷章取義。比對關系發(fā)現(xiàn),選整體攻略學案一學案二重難特訓7.混淆時態(tài)就是指故意把原文中尚未確定或還未實現(xiàn)的設想或推測說成既成事實,使未然和已然混淆。要重點關注的詞語有:已經,曾經,過去;現(xiàn)在,目前;將要,尚未;之前,之后等。52整體攻略學案一學案二重難特訓7.混淆時態(tài)52整體攻略學案一學案二重難特訓例753整體攻略學案一學案二重難特訓例753整體攻略學案一學案二重難特訓該項混淆時態(tài)。“這是中央集權統(tǒng)一的條件”錯誤,原文是“經學出現(xiàn)的前提是漢王朝運用國家力量將民間流傳的文化經典宣布為國家經典”。54整體攻略學案一學案二重難特訓該項混淆時態(tài)?!斑@是中央集權統(tǒng)一整體攻略學案一學案二重難特訓8.主客顛倒就事物而言,有主體和客體;就事物變化發(fā)展的矛盾而言,有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就原因而言,有主因和次因;就表現(xiàn)而言,有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命題者設計陷阱時,有時會將這些“主體”和“客體”、“主要”的一面和“次要”的一面倒置。55整體攻略學案一學案二重難特訓8.主客顛倒55整體攻略學案一學案二重難特訓例8主客顛倒。由第一句話可知,應是:“仰韶彩陶紋樣反照了母系氏族社會氛圍的藝術風貌和審美意識?!?6整體攻略學案一學案二重難特訓例8主客顛倒。由第一句話可知,整體攻略學案一學案二重難特訓二、學會使用三重比對法(一)比對詞語因為命題者在命題時采用刪詞、添詞、改詞的手段來設置干擾選項,所以我們抓住選項或原文中的這些詞語比對,就能迅速地排除干擾選項。57整體攻略學案一學案二重難特訓二、學會使用三重比對法57整體攻略學案一學案二重難特訓58整體攻略學案一學案二重難特訓58整體攻略學案一學案二重難特訓例1選項“明代社會往往被認為是保守的”,而原文是“明初往往被認為是保守的”,刪掉了“初”字,擴大了范圍?!氨砻鳟敃r社會比較開放和進步”,原文是說“明初文化的兼容性”,偷換概念。59整體攻略學案一學案二重難特訓例1選項“明代社會往往被認為是整體攻略學案一學案二重難特訓(二)比對關系比對關系就是比對選項與原文語句時注意信息間的聯(lián)系,既要注意選項句與句之間、分句與分句之間的關系,也要注意原文在表述相關意義時句與句之間、分句與分句之間的關系,看這種關系是否符合原文意思。60整體攻略學案一學案二重難特訓(二)比對關系60整體攻略學案一學案二重難特訓61整體攻略學案一學案二重難特訓61整體攻略學案一學案二重難特訓例2“推動了當時的社會向多元轉型”說法錯誤,原文是“成為中國傳統(tǒng)社會從單一走向多元的例證”。曲解文意。62整體攻略學案一學案二重難特訓例2“推動了當時的社會向多元轉整體攻略學案一學案二重難特訓(三)比對依據和結論比對依據(論據)和結論,看內容是否符合、推理是否嚴密、推斷是否成立。論述類文本是議論文,所以就有說理的依據和結論,命題者就會在分析文意或內容推斷方面設題。63整體攻略學案一學案二重難特訓(三)比對依據和結論63整體攻略學案一學案二重難特訓例3曲解文意。原文是說《淮南子》中“明確有二十四節(jié)氣名稱的記載”,而不是選項中說“某些節(jié)氣有不同的名稱”的記載。64整體攻略學案一學案二重難特訓例3曲解文意。原文是說《淮南子整體攻略學案一學案二重難特訓即學即練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3題。越文化是一種半農耕半海洋的文化。越地先民是中國境內最早致力于農業(yè)生產的人群之一,在新石器時代早期,上山文化、跨湖橋文化先民已開始種植水稻。同時,越人又是中國乃至世界都罕見的海洋性族群。據分子人類學的研究成果,古越人曾沿中國東部海岸線北上,活躍于兩廣、福建、江浙、山東乃至東北的沿海地區(qū),他們的后裔成為現(xiàn)在這些地區(qū)漢族的重要組成部分,后來海上絲綢之路的主要對外港口便分布于古越人最先開拓的海岸沿線。此外,廣泛分布于太平洋諸島嶼的馬來人群及波利尼西亞人群,他們實際上是距今12

000年左右才與中國境內的百越族群分道揚鑣的。65整體攻略學案一學案二重難特訓即學即練65整體攻略學案一學案二重難特訓越人習水便舟,文獻多有記載,越地是中國航海技術的發(fā)源地。2002年杭州蕭山跨湖橋遺址出土了一條目前所見中國最早的獨木舟遺骸,距今約7

000~8

000年。據吳春明先生研究,它有可能是一艘適于海上航行的邊架艇獨木帆舟,可與波利尼西亞人群的舟船相聯(lián)系。在河姆渡文化、馬家浜文化、良渚文化的遺址中,還發(fā)現(xiàn)有不少的舟船遺物,如近來在寧波余姚田螺山的河姆渡文化遺址發(fā)現(xiàn)了一件距今7

000年的完整獨木舟模型器,可以看出當時的獨木舟已經脫離簡陋的原始狀態(tài)。越地的航海傳統(tǒng)延續(xù)至今,其孕育的先進航海技術影響了中國沿海乃至整個環(huán)太平洋地區(qū),為后來的海上絲綢之路奠定了技術基礎。66整體攻略學案一學案二重難特訓越人習水便舟,文獻多有記載,越地整體攻略學案一學案二重難特訓一般認為海上絲綢之路源起于漢代,但是,越地在漢代甚至更早便已經開展對外貿易。秦漢會稽郡下屬的貿阝縣(在今浙江寧波),一般認為即因海外貿易而得名。海上絲綢之路的興盛期是在唐、宋、元。唐開元二十六年(738),以貿阝縣為中心的明州,從越州獨立出來,自此成為中國對外交流的重要門戶?!鞍彩分畞y”后唐王朝對西域失去控制,陸上絲綢之路逐步走向衰敗,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海上貿易的發(fā)展。越地商貿的發(fā)展以及交通的便利,既給越文化的發(fā)展帶來了無限活力,也為海上絲綢之路的興盛奠定了重要基礎。越地出產的優(yōu)質絲綢、瓷器、茶葉等產品走出國門,中國文化也通過越地這一重要窗口向周邊地區(qū)尤其是日本列島擴散。日本列島、朝鮮半島對中國文化的吸收以及東亞文化圈的最終確立,與越地這一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密不可分。67整體攻略學案一學案二重難特訓一般認為海上絲綢之路源起于漢代,整體攻略學案一學案二重難特訓越文化的海洋性特征,不但要求“引進來”,還要求“走出去”。“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作為海上絲綢之路在新時代轉向的結果,越文化仍是重要的參與者。越文化欲續(xù)寫輝煌,也離不開對其精神特質的發(fā)揚。在立足于本民族文化之根的同時,以包容的心態(tài)擁抱世界文明——這對于今天建設“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不無啟示意義。(摘編自《光明日報·越文化與海上絲綢之路》)68整體攻略學案一學案二重難特訓越文化的海洋性特征,不但要求“引整體攻略學案一學案二重難特訓1.下列關于原文內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確的一項是(

)A.越地先民是中國最早致力于農業(yè)生產的族群,也是中國乃至世界罕見的海洋性族群之一。B.如今分布在太平洋諸島嶼的馬來人群及波利尼西亞人群,原本和中國境內的百越同屬一個族群。C.2002年杭州出土的目前所見中國最早的獨木舟遺骸,證明當時的獨木舟已經脫離簡陋的原始狀態(tài)。D.越地出產的絲綢、瓷器、茶葉等產品走出國門,影響了中國沿海乃至整個環(huán)太平洋地區(qū)。B解析:A項,表述絕對,原文是“最早致力于農業(yè)生產的人群之一”,而不是“海洋性族群之一”。C項,張冠李戴,可以看出獨木舟“已經脫離簡陋的原始狀態(tài)”的是寧波發(fā)現(xiàn)的獨木舟模型器。D項,應為“影響了周邊地區(qū)尤其是日本列島的文化”。69整體攻略學案一學案二重難特訓1.下列關于原文內容的理解和分析整體攻略學案一學案二重難特訓2.下列對原文論證的相關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文章列舉了翔實的數據,引用了大量的文獻資料來證明觀點,觀點鮮明突出,有說服力。B.文章從越文化的海洋性特征、古越人的冒險精神、越地的重商傳統(tǒng)等方面闡述了越文化對海上絲綢之路的影響。C.對越地的航海傳統(tǒng)和航海技術的考證,是文章論述越文化與海上絲綢之路關系的前提。D.文章最后指出,發(fā)揚越文化的精神特質對于今天建設“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具有現(xiàn)實意義。B解析:B項,文章并未具體闡述“古越人的冒險精神”。

70整體攻略學案一學案二重難特訓2.下列對原文論證的相關分析,不整體攻略學案一學案二重難特訓3.根據原文內容,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

)A.古越人最先開拓的海岸沿線,分布著后來海上絲綢之路的許多對外港口,這說明越地航海傳統(tǒng)影響著海上絲綢之路。B.以貿阝縣為中心的明州,一直是中國對外交流的重要門戶,由此可見越地在漢代甚至更早就已開展對外貿易。C.如果不是“安史之亂”后陸上絲綢之路逐漸走向衰敗,那么海上貿易可能不會發(fā)展得這么迅速和興盛。D.越文化要在“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上續(xù)寫輝煌,就要繼續(xù)發(fā)揚其“引進來”和“走出去”的精神特質。B解析:B項,曲解文意,強加因果。由文章第三段可知以貿阝縣為中心的明州是自唐時“從越州獨立出來”后開始成為中國對外交流的重要門戶,不是“一直是……的重要門戶”,而且不能因此得出“越地在漢代甚至更早就已開展對外貿易”的結論。71整體攻略學案一學案二重難特訓3.根據原文內容,下列說法不正確整體攻略學案一學案二重難特訓學案二

重點突破——分析論點、論據與論證方法《考試大綱》要求“分析論點、論據和論證方法”,凸顯了論述類文本注重說理性和邏輯性的文體特征。論點是作者對所論述問題的見解或主張,是議論文的靈魂。在論述類文本中,論點就是文章的主旨,是作者在文中的主要觀點、態(tài)度。論據是證明論點的根據,即文章中運用到的支撐觀點的材料。議論文中的論點和論據是通過論證組織起來的,論證是運用論據來證明論點的過程和方法,其實質是邏輯思維和判斷推理過程。常見的論證方法有舉例論證、道理論證、對比論證等。對論點、論據和論證方法的分析,重點是確認中心論點與分論點,把握論點與論據的關系,辨明論證的結構與方法。72整體攻略學案一學案二重難特訓學案二重點突破——分析論點、論整體攻略學案一學案二重難特訓一、準確把握論點與分論點

論點是作者對所論述問題的見解或主張。它應該是明確的判斷,是作者看法的完整陳述,在形式上應該是完整的句子。一篇文章往往有幾個這樣表達論點的句子,其中表明主要見解,能統(tǒng)率全篇的觀點,就是文章的中心論點;而只能統(tǒng)率局部的觀點,則是文章的分論點。中心論點和分論點的關系是統(tǒng)率和被統(tǒng)率的關系。如何快速準確地把握議論文的論點?須理解并掌握以下“三個明確”。1.明確論點的內容特征論點是議論文的統(tǒng)帥與主宰,文中的所有材料、結構和方法都是為了論述它而選擇和安排的,一篇議論文的中心論點只有一個,它集中地體現(xiàn)了作者的基本觀點。73整體攻略學案一學案二重難特訓一、準確把握論點與分論點73整體攻略學案一學案二重難特訓2.明確論點的表達形式在各種句式當中,最能表達鮮明態(tài)度的,往往是判斷句、感嘆句和反問句。因而,文章論點的表述通常由這樣的句子來承當。它必須是一個明確的論斷,或是雖然以疑問句、反問句表達,但有著強烈的肯定或否定傾向的語句。74整體攻略學案一學案二重難特訓2.明確論點的表達形式74整體攻略學案一學案二重難特訓3.明確論點常在的位置①看文章的標題。議論文的標題一般有兩個作用:一是點明論題,二是點明論點。有的標題本身就是論點。②看文章的開篇。有的文章往往開門見山、要言不煩、一語破的,開篇提出論點,從而引導讀者把握全篇。③看文章的結尾。卒章顯志的文章往往到篇末才水到渠成地得出結論。這個結論是作者歸結出的中心論點。④看文章的思路。有的議論文出于說理的需要,往往是在初步展開議論之后,才提出論點的。這樣的文章,需要把握每層的中心句,然后再找出論點。⑤看文章的獨立成段句或置頂句。有的文章為強調文章論點的重要性,常常將其設置為獨立成段,有時甚至設置為篇章或段落的置頂句。75整體攻略學案一學案二重難特訓3.明確論點常在的位置75整體攻略學案一學案二重難特訓讀文示范

(2017·全國Ⅱ卷)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問題。

青花瓷發(fā)展的黃金時代是明朝永樂、宣德時期,與鄭和下西洋在時間上重合,這不能不使我們思考:航海與瓷器同時達到鼎盛,僅僅是歷史的偶然嗎?從歷史事實來看,鄭和下西洋為青花瓷的迅速崛起提供了歷史契機。近三十年的航海歷程推動了作為商品的青花瓷大量生產與外銷,不僅促進技術創(chuàng)新,使青花瓷達到了瓷器新工藝的頂峰,而且改變了中國瓷器發(fā)展的走向,帶來了人們審美觀念的更新。這也就意味著,如果沒有鄭和遠航帶來活躍的對外貿易,青花瓷也許會像在元代一樣,只是中國瓷器的諸多品種之一,而不會成為主流,更不會成為中國瓷器的代表。由此可見,?青花瓷崛起是鄭和航海時代技術創(chuàng)新與文化交融的碩果,中外交往的繁盛在推動文明大交融的同時,也推動了生產技術與文化藝術的創(chuàng)新發(fā)展。76整體攻略學案一學案二重難特訓讀文示范(2017·全國Ⅱ卷)整體攻略學案一學案二重難特訓作為中外文明交融的結晶,?青花瓷真正成為中國瓷器的主流,則是因為成化年間原料本土化帶來了民窯青花瓷的崛起。民窯遍地開花,進入商業(yè)化模式之后,幾乎形成了青花瓷一統(tǒng)天下的局面。一種海外流行的時尚由此成為中國本土的時尚,中國傳統(tǒng)的人物、花鳥、山水,與外來的伊斯蘭風格融為一體,青花瓷成為中國瓷器的代表,進而走向世界,最終萬里同風,成為世界時尚。一般來說,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文化,而時尚興盛則是社會快速變化的標志。因此,?瓷器的演變之所以引人注目,還在于它與中國傳統(tǒng)社會從單一向多元社會的轉型同步。瓷器的演變與社會變遷有著千絲萬縷的聯(lián)系,這使我們對明代有了新的思考和認識。如果說以往人們所了解的明初是一個復興傳統(tǒng)的時代,其文化特征是回歸傳統(tǒng),明初往往被認為是保守的,那么青花瓷的例子,則可以使77整體攻略學案一學案二重難特訓作為中外文明交融的結晶,?青花瓷整體攻略學案一學案二重難特訓人們對于明初文化的兼容性有一個新的認識。事實上,與明代中外文明的交流高峰密切相關,明代中國正是通過與海外交流而走向開放和進步的,青花瓷的兩次外銷高峰就反映了這一點。第一次在亞非掀起了中國風,第二次則興起了歐美的中國風??梢?明代不僅是中國陶瓷史上一個重大轉折時期,也是中國傳統(tǒng)社會的重要轉型時期。?正是中外文明的交融,成功推動了中國瓷器從單色走向多彩的轉型,青花瓷以獨特方式昭示了明代文化的演變過程,成為中國傳統(tǒng)社會從單一走向多元的例證。(摘編自萬明《明代青花瓷崛起的軌跡》)78整體攻略學案一學案二重難特訓人們對于明初文化的兼容性有一個新整體攻略學案一學案二重難特訓把握論點與分論點的關系

全文共三段。從選文的出處看,談論的中心是“明代青花瓷崛起的軌跡”。第一段結尾,在分析了青花瓷和鄭和下西洋的巧合后,提出文章的中心論點:“青花瓷崛起是鄭和航海時代技術創(chuàng)新與文化交融的碩果,中外交往的繁盛在推動文明大交融的同時,也推動了生產技術與文化藝術的創(chuàng)新發(fā)展?!钡诙握撌龅闹攸c是:原料本土化帶來了民窯青花瓷的崛起,使青花瓷進而成為世界時尚。第三段論述的重點是:瓷器的演變之所以引人注目,還在于它與中國傳統(tǒng)社會從單一向多元社會的轉型同步。

文章最后,以“可見”引領的句子,總結強調了中心論點。79整體攻略學案一學案二重難特訓把握論點與分論點的關系全文共整體攻略學案一學案二重難特訓例題下列對原文論證的相關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A.文章第一段通過元明兩代瓷器的比較,論證了瓷器發(fā)展與審美觀念更新的關系。B.文章從民窯崛起、商業(yè)化和風格變化等方面論述了青花瓷成為世界時尚的過程。C.文章論述青花瓷崛起的軌跡,為中外交往推動明代社會轉型的觀點提供了例證。D.文章提出問題之后,分析了青花瓷崛起的原因,并論證了崛起帶來的影響。A解析:A項,原文比較元明兩代瓷器的目的是論證“青花瓷崛起是鄭和航海時代技術創(chuàng)新與文化交融的碩果”這一觀點。80整體攻略學案一學案二重難特訓例題下列對原文論證的相關分析,不整體攻略學案一學案二重難特訓即學即練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問題。淺閱讀指一種淺層次的、以簡單輕松甚至娛樂性為目的的閱讀形式,是流于文本浮表、感受愉悅的過程;而深度閱讀以提升學識修養(yǎng)和理論思維、工作能力為目的,是對文本蘊含的思想、知識、智慧、情感及其藝術韻致乃至語言品位進行體悟和攝取的審美進程,是讀者與作者心與心之間的深入溝通,是對社會與人生意義的探尋和追問,是激發(fā)想象和創(chuàng)造活力的情感活動。81整體攻略學案一學案二重難特訓即學即練81整體攻略學案一學案二重難特訓“深度閱讀”,它和淺俗化閱讀相對,不僅閱讀對象不同,而且使用的終端也不盡相同。閱讀本如聽歌、看畫一樣,怎樣做是個人的自由。但在擁抱數字媒體,淺俗化閱讀、碎片化閱讀和快餐式閱讀漸趨彌漫的當下,“深度閱讀”關系到重大的社會問題,也就是說,深度閱讀的提倡,閱讀習慣的培育和閱讀體驗的重建,不僅關乎個人的命運,還直接影響到社會風氣、民族前途和國家未來。正如作家賈平凹所說:“現(xiàn)在,人們?yōu)榱松?整天忙忙碌碌,讀書成了一種奢侈。如果人人都不愛讀書,國家的發(fā)展就沒后勁了?!?2整體攻略學案一學案二重難特訓“深度閱讀”,它和淺俗化閱讀相對整體攻略學案一學案二重難特訓深度閱讀通常意味著對書籍、期刊等紙媒的閱讀,所包含的內容是幾千年來人類文明的精華——宇宙的奧秘、歷史的反復、世界各地文化差異的比較、對生命意義的哲學思考乃至小說詩歌等表現(xiàn)人性的文字……有深度的、優(yōu)質的文章,雖然讀起來吃力,卻使大腦處于一種安靜的、思維高度集中的活躍狀態(tài),不僅可以豐富頭腦、增強智慧,還能安寧地和自己相處,與靈魂對話,進行終身學習,為個人的精神成長和人生境界提升提供充分的養(yǎng)料。83整體攻略學案一學案二重難特訓深度閱讀通常意味著對書籍、期刊等整體攻略學案一學案二重難特訓我國古代有“多而不求于心,則為俗學”“讀書不向自家身心做功夫,雖讀盡天下書無益也”之說,就是在說,淺俗化的閱讀不能滋養(yǎng)身心,經世致用,往往會造成有知識沒文化,有文化沒教養(yǎng)的狀況,同時窒悶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的煥發(fā)?!拌彵谕倒狻薄皯伊捍坦伞钡瓤炭嘧x書的優(yōu)良傳統(tǒng),也警策人們努力抵御各種誘惑,用頑強的意志養(yǎng)成靜心閱讀的習慣。“讀書當讀全書,節(jié)抄者不可讀”“讀書無源委,有如斷港流,濡潤涔蹄間,不能溉田疇”,是在告誡人們,斷章取義、掐頭去尾的讀書,肢解扭曲的名著講授,就像把河水截斷,用牛蹄窟里裝的水灌溉莊稼,怎么能滋潤心田呢?84整體攻略學案一學案二重難特訓我國古代有“多而不求于心,則為俗整體攻略學案一學案二重難特訓在嚴肅作家和學者眼中,數字化閱讀危害極大。很多讀者漸漸認識到八卦、段子、社會新聞無法填補精神空洞,不能夠提升自我,反而無謂地浪費時間和精力,慢慢地趨向于讀一些有系統(tǒng)知識、有深度的文章和書籍。比較經典的著作回到了人們的視野中。在今年舉辦的上海書展上,我們也看到了深度閱讀復蘇的跡象。由元史專家蔡美彪撰寫的《中華史綱》,是一本比較偏學術的著作,不想發(fā)行量卻達到5萬冊。近年來,國內外眾多報紙紛紛轉型創(chuàng)辦網絡版和手機版,而書籍的數字化趨勢,也有助于在電子終端上拓展深度、冷靜和理性的閱讀。一個國家,需要的是有遠大理想、有創(chuàng)造激情、有頭腦且精神高揚的國民,而不是拾人牙慧、思想淺薄和充滿低級趣味的民眾。推進全民閱讀,倡導深度閱讀的好風氣,是當前我們社會建設、國家發(fā)展所迫切需要的。85整體攻略學案一學案二重難特訓在嚴肅作家和學者眼中,數字化閱讀整體攻略學案一學案二重難特訓下列對本文中心論點的概括,正確的一項是(

)A.淺閱讀與深閱讀有很大不同,淺閱讀以簡單輕松甚至娛樂性為目的,深度閱讀則是以提升學識修養(yǎng)和理論思維、工作能力為目的。B.深度閱讀關系到重大的社會問題,培養(yǎng)閱讀習慣,重建閱讀體驗,不僅關乎個人的命運,還影響到社會、民族和國家未來。C.深度閱讀是指對書籍、期刊等紙媒的閱讀,是對人類文明的精華進行體悟和攝取的過程,它可以為個人的成長提供充分的精神養(yǎng)料。D.在淺閱讀彌漫、深閱讀有所缺失的背景下,提倡深度閱讀,認識其重要性,讀起來,深下去,這是個人、社會、國家發(fā)展的迫切需要。D86整體攻略學案一學案二重難特訓下列對本文中心論點的概括,正確的整體攻略學案一學案二重難特訓解析:結合全文看,本文主要論述了在當前網絡化、淺俗化閱讀背景下,要充分認識深度閱讀的重要性,大力提倡深度閱讀,這是關乎個人、社會、民族、國家的大事。所以答案選D項,其他三項都有失偏頗。87整體攻略學案一學案二重難特訓解析:結合全文看,本文主要論述了整體攻略學案一學案二重難特訓二、辨明論證結構與論證方法就結構而言,任何一篇議論文都是由引論、本論、結論三部分組成的,本論是文章的主體部分,是文章運用論據對論點展開論證的重要部分。怎樣對論點展開論證,或者采用什么方式展開論證,須根據表達需要來決定。88整體攻略學案一學案二重難特訓二、辨明論證結構與論證方法88整體攻略學案一學案二重難特訓議論文的基本結構有四種。1.并列式并列式論證結構是在論證過程中,用幾個平行、并列的分論點闡述中心論點的一種結構方式。(1)并列分論點(2)并列論據89整體攻略學案一學案二重難特訓議論文的基本結構有四種。89整體攻略學案一學案二重難特訓2.對照式對照式論證的特點是將一正一反的兩種看法或論據,或通過正反對比明辨是非,或通過正反襯比突出其中一個方面的正確性。這種結構方式能起到對比鮮明、突出深化的作用。對照式有如下兩種類型。(1)正反對比型:在本論部分從正反兩個方面提出分論點或擺出正反兩方面的論據,先從正面論述,再從反面論述;或采用先反面后正面的順序,進行正反對比論證,最后得出結論。(2)破立結合型:先論證正面的觀點,再批駁反面的觀點;或采用先批駁反面觀點,再論證正面觀點的順序進行。無論是先立后破、先破后立,還是邊破邊立,文章所駁斥的錯誤觀點應是文章所立論點的對立面,破是為了立,是為了增強文章的說服力,更牢固地確立正面的論點。90整體攻略學案一學案二重難特訓2.對照式90整體攻略學案一學案二重難特訓3.層進式(遞進式)層進式的文章一般有三種形式。(1)將中心論點分解成幾個分論點,這些分論點之間是由淺入深、由簡單到復雜的關系。(2)按照“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思路安排論證結構,即圍繞中心論點回答三個問題:①是什么,②為什么,③怎么辦。(3)針對某些不好的社會現(xiàn)象,分析其危害,挖掘其產生的根源,指出解決問題的辦法,即“擺現(xiàn)象—析危害—挖根源—指辦法”的形式。91整體攻略學案一學案二重難特訓3.層進式(遞進式)91整體攻略學案一學案二重難特訓4.總分式論證層次之間,是總說和分說的關系。總分式結構是先總說后分說,總說提出中心論點,分說則橫向開拓,分解論點,論證中心。這種結構形式按照“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順序來展開論述,且分述的各項一般都是并列的。這類結構從整體看是總分,單就分的部分看是并列。論證時一般都要在中心論點的統(tǒng)率下,確立幾個從屬于中心的、為闡述中心論點服務的分論點,然后通過對分論點的逐一闡述,使中心論點得到深刻有力的證明。寫作中,有時先總說后分說;有時先分說后總說;也有時先總說,后分說,最后再總說。92整體攻略學案一學案二重難特訓4.總分式92整體攻略學案一學案二重難特訓其基本結構形式有以下三種:(1)總—分;(2)分—總;(3)總—分—總。論證方法有以下10種。1.舉例論證:運用具體事例,真實可信,增強文章說服力、趣味性、權威性,讓文章淺顯易懂。2.道理論證:運用講道理的方法,用經典著作中的精辟見解、古今中外名人名言及被人們公認的科學原理、定理、公式等來證明觀點,可以增強文章的說服力或文采,使論證更有力或更有吸引力。3.對比論證:從事物的相反或相異的屬性的比較中來揭示需要論證的論點,使正確、錯誤分明,是非曲直明確,令人印象深刻,使論證更有力或更有吸引力。93整體攻略學案一學案二重難特訓其基本結構形式有以下三種:93整體攻略學案一學案二重難特訓4.類比論證:通過已知事物與跟它具有某些相同特點的事物進行比較類推,從而證明論點

。5.比喻論證:使道理講得通俗易懂,語言生動形象,容易被人接受。6.因果論證:讓人弄清楚論點與論據之間的因果關系。7.歸納論證:也叫“事實論證”,它是用列舉具體事例來論證一般結論的方法。8.演繹論證:也叫“理論論證”,它是根據一般原理或結論來論證個別事例的方法,即用普遍性的論據來證明特殊性的論點。94整體攻略學案一學案二重難特訓4.類比論證:通過已知事物與跟它整體攻略學案一學案二重難特訓9.假設論證:假設材料中能達到某種結果的條件不存在,將會出現(xiàn)什么樣的結果。假設論證的一般方法是:敘正面事例從反面假設推論,敘反面事例從正面假設推論。假設論證的關聯(lián)詞一般用“如果……那么……”,其他還有“如果……就……”“假使……那么……”“倘若”“若”“試想……”等。10.歸謬法:也叫引申論證法,是由反面論點(觀點)引出錯誤結論來說明道理的一種方法,一般用于駁論文。其方式是:先假定要反駁的論點是正確的,然后順理推導,引出一個荒謬的結論來,從而證明原論點是不能成立的,因而被推翻。95整體攻略學案一學案二重難特訓9.假設論證:假設材料中能達到某整體攻略學案一學案二重難特訓讀文示范論述類文本

①?一般印象中,魏晉名士是一群儀容秀美、談吐風雅的士人。但這種令人羨慕的風度是否代表這一群體的全部,是一個可以認真思考的問題。下面僅以鄧艾、鐘會伐蜀之役中發(fā)生的“二士爭功”悲劇為例,來談談名士的另一面。②伐蜀之役由司馬昭的親信鐘會為主帥,鄧艾受命率領偏師。鐘會統(tǒng)率主力十余萬,從駱谷、斜谷的大路進取漢中;鄧艾與諸葛緒各統(tǒng)諸軍三萬余人從隴西進攻,進行戰(zhàn)略牽制。盡管最初魏軍取得了一系列勝利,但蜀國大將姜維依仗劍閣天險,與鐘會率領的魏軍主力相持,依然保持戰(zhàn)略上的主動權。此時,鄧艾決定放棄原來與鐘會會合的計劃,改走陰平小徑,從而繞開劍閣天險,直取成都,進而一舉滅亡蜀漢。96整體攻略學案一學案二重難特訓讀文示范①?一般印象中,魏晉名士整體攻略學案一學案二重難特訓③?鐘會與鄧艾二人背景迥異,鐘會是名臣鐘繇之子,出身于漢末最有聲望的士人家族,與司馬昭關系密切?!妒勒f新語》中記載,司馬昭、陳泰、陳騫、鐘會相約出行,鐘會遲到,司馬昭戲謔時故意提及鐘會父親鐘繇的名諱。時人重孝行,與人接談中觸犯對方家諱是嚴重的冒犯,但反過來,如果關系非常密切的朋友,也會用對方的家諱來開玩笑。素有捷才的鐘會不甘示弱,用“矯然懿實,何必同群”予以反擊。這八個字中巧妙地點到了車上三人的家諱,司馬昭的父親司馬懿,陳泰的父親陳群,陳騫的父親陳矯。這種妙對是魏晉風度的重要體現(xiàn),同時也是士人文化認同的重要標識。④?鄧艾出身低微,是襄城典農屬下的部民,靠積累軍功而致高位。更糟糕的是,本人口吃,與講究捷悟的文化風氣格格不入?;蛞蛉绱?在爭功一事上,鄧艾最后可謂冤屈而死,跟隨他滅蜀的部下也未能獲得應有的封賞。97整體攻略學案一學案二重難特訓③?鐘會與鄧艾二人背景迥異,鐘會整體攻略學案一學案二重難特訓⑤?由此可見,魏晉風度雖然是一種精致高雅的文化,但也要注意這種文化背后的階層性和封閉性。實際上,官僚階層經過魏晉兩代的生長發(fā)育,已經形成了一個通過婚姻、交游、同僚、征辟等方式凝結起來的政治利益共同體。加之魏晉之際玄學清談的興起,這些官僚家族又在文化上逐步形成了共同的趣味和認同。東晉南朝的士族雖然并非完全承自魏晉官僚階層,但至少有兩個重要的特征源自西晉:一個是具有累世仕宦傾向的政治群體,一個是以玄學清談為共同文化特征的官僚階層。(節(jié)選自仇鹿鳴《魏晉風度倡導了怎樣的社會風尚》)98整體攻略學案一學案二重難特訓⑤?由此可見,魏晉風度雖然是一種整體攻略學案一學案二重難特訓辨明論證結構與論證方法

1.內容要點第①段:以一般人的印象引入話題,提出談論的問題:魏晉名士除風度外,還存在另一面。第②段:敘述“伐蜀之役”中“二士之功”,為論述二人的最后結局做準備。

第③④段:分析兩人的出身,揭示“爭功”勝敗之由。第⑤段:總結上文,得出觀點,魏晉名士除風度外,還存在著階層性和封閉性。99整體攻略學案一學案二重難特訓辨明論證結構與論證方法1.內容整體攻略學案一學案二重難特訓2.結構思路3.論證方法舉例論證、對比論證。100整體攻略學案一學案二重難特訓2.結構思路100整體攻略學案一學案二重難特訓例題下列對原文論證的相關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A.文章首段提出問題,統(tǒng)領全文,引導人們對魏晉名士和魏晉風度做深度思考。B.文中簡述伐蜀之役,強調鐘會、鄧艾的功勞,為論述二人的最后結局做準備。C.主體部分使用舉例論證、對比論證,證明語言表達對魏晉名士的重要作用。D.末段得出結論,指出魏晉風度不過是世襲官僚階層的趣味趨同,具有排他性。C解析:文章的主體部分為③④兩段,這兩段中,使用了舉例論證、對比論證,但證明的不是“語言表達對魏晉名士的重要作用”,而是階層出身的重要性,附帶也論及了語言表達的重要性。101整體攻略學案一學案二重難特訓例題下列對原文論證的相關分析,不整體攻略學案一學案二重難特訓即學即練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問題。紀元前后,世界有兩個中心:羅馬帝國與秦漢帝國。公元前331年,亞歷山大東征到興都庫什山(大部分位于阿富汗境內),在那里建立了“極遠的亞歷山大城”。此后的希臘化時代,從地中海到伊朗高原,以亞歷山大里亞(在埃及的尼羅河口)為中心形成了一個相對一體化的世界。一個世紀以后,在東方,秦始皇統(tǒng)一六國,書同文,車同軌,華夏九州也建成了一個政治文化一體化的世界。在這兩個世界中間,橫亙著從小興安嶺到喜馬拉雅山脈的一系列隆起的大山,像一道由雪峰和高山組成的天然屏障,只有一些險隘的山口,維持著兩個世界間微弱的交通。中華帝國由秦入漢后,開始向西北擴張,一直擴張到中亞。于是,兩個世界中心——長安和羅馬,借助絲綢之路開始了頻繁的交流溝通。此后就是漫長的20個世紀。羅馬帝國102整體攻略學案一學案二重難特訓即學即練102整體攻略學案一學案二重難特訓分裂之后,再也沒能在舊址上重建,而中華帝國則由秦漢、隋唐、宋元,一直到明清,其間雖有階段性的分裂動亂,但廣土眾民、天下一統(tǒng)、思想一貫,則是現(xiàn)實中的常態(tài)。從張騫出使西域到馬戛爾尼出使中國,這20個世紀是“世界走向中國”的時代。如果說秦漢帝國只是當時世界的兩個中心之一,那么后來的盛世大唐則是當時世界的中心。羅馬帝國衰敗以后,再也沒有復原,而秦漢帝國的遺產被完整地繼承下來。經過近四個世紀的戰(zhàn)亂之后,隋唐重新統(tǒng)一了中華,在秦漢帝國的版圖上重建了一個胡漢混血的世界帝國。長安再次成為世界之都。于是,四鄰番邦歸附貢獻,萬里商賈遠來貿易。波斯的流亡貴族、大食的商人教士、日本的留學生、東非或爪哇的“昆侖奴”和睦居住在同一座都市里;吐蕃的馬匹、阿拉伯的鴕鳥、天竺的孔雀、波斯的銅器、爪哇的犀牛、高麗的貢紙,井然陳列在同一處市面上。作為帝國之都的長安,有世界胸懷與氣象。103整體攻略學案一學案二重難特訓分裂之后,再也沒能在舊址上重建,整體攻略學案一學案二重難特訓大唐中國是世界文明的中心。其文治武功的影響,西到印度,東及朝鮮、日本。西北的大山被翻越,征戰(zhàn)、和親、貢納、貿易將大唐文明遠播到吐蕃與波斯。中華文化在東亞傳播,由中國而朝鮮、日本,由越南而南洋諸島,華夏文化圈到唐代基本形成。公元第一個千年,整個東亞與東南亞部分地區(qū)都經歷了一個“華夏化”的過程,以中國為中心形成了一個超越國家與民族、戰(zhàn)爭與敵意的“華夏文化圈”。禮制天下、世界大同的儒家思想,為這個文化圈奠定了共同的價值基礎。漢字為這個文化共同體提供了語言基礎,建立在儒學科舉、唐朝律令、漢傳佛教基礎上的共同的政教制度,為這個文明創(chuàng)立了統(tǒng)一的制度體系。此階段中華文化對世界最大的貢獻就是,創(chuàng)立了一個代表著當時最先進文化的“華夏文化圈”。(摘編自彭彥華《中華文化對世界文明的貢獻》,有改動)104整體攻略學案一學案二重難特訓大唐中國是世界文明的中心。其文治整體攻略學案一學案二重難特訓下列對原文論證的相關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文章開頭對比了秦漢帝國和羅馬帝國崛起的方式及過程,彰顯了中華文化的生命力。B.第一段按照時間順序,闡述了世界文明中心的產生、發(fā)展與興衰的過程,思路清晰。C.第二段論證“大唐是當時世界的中心”這一觀點,運用了大量具體的實例,增強了說服力。D.文章的寫作思路遵循時代發(fā)展的脈絡,符合了歷史規(guī)律,使論述具有強大的邏輯力量。A解析:此題考查文章的論證結構與論證方法。A項,“對比……崛起的方式及過程”錯,文章并沒有對兩種文明進行對比。105整體攻略學案一學案二重難特訓下列對原文論證的相關分析,不正確整體攻略學案一學案二重難特訓重難特訓

重視說理邏輯,強化推斷能力2017年三套全國卷論述類文本閱讀的第3題都是要求考生根據文本材料的有關內容,選擇“說法不正確的一項”,它不僅要求考生準確把握文本的內容和作者的觀點,而且要求會思考、會分析,還要求會合理想象,會從舊知中獲得對新知的推理與判斷,具有從事研究性學習的能力和素質。我們來看下面的題目:106整體攻略學案一學案二重難特訓重難特訓重視說理邏輯,強化推斷整體攻略學案一學案二重難特訓1.(2017·全國Ⅰ卷,3)根據原文內容,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A.如果氣候容量無限,就不必對氣候變化進行倫理審視、討論氣候的正義問題。B.如果氣候變化公約或協(xié)定的長期目標能落實,那么后代需求就可以得到保證。C.只有每個人都控制“碳足跡”,從而實現(xiàn)了代際共享,才能避免“生態(tài)赤字”。D.氣候容量的公平享有是很復雜的問題,氣候正義只是理解該問題的一種視角。107整體攻略學案一學案二重難特訓1.(2017·全國Ⅰ卷,3)根整體攻略學案一學案二重難特訓2.(2017·全國Ⅱ卷)根據原文內容,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A.如果不是下西洋使青花瓷作為商品大量生產和外銷,青花瓷可能就不會崛起。B.時尚興盛是社會快速變化的標志,可見青花瓷興盛的成化年間社會變化很快。C.青花瓷外銷掀起世界性的中國風,可見青花瓷對明代的世界影響起了重要作用。D.青花瓷在明代引領了世界時尚,由此帶來的啟示是,應注重社會的多元和開放。108整體攻略學案一學案二重難特訓2.(2017·全國Ⅱ卷)根據原整體攻略學案一學案二重難特訓由題可見:試題選項的表述,多采用“如果……就……”“只有……才……”“只是”“可見”“由此”之類的詞語,考查在把握作者觀點態(tài)度之上的分析推斷、合理想象能力。一般來說,推斷有歸納概括性推斷和理解性推斷兩種;想象有根據文章內容進行理解性想象和拓展性想象兩種。這類試題,主要考查以下閱讀分析能力:①對文章顯性信息進行推斷,使隱性信息顯性化的推理能力。②對文章若干個相關的信息進行綜合,得出新信息的歸納能力。③對無序信息進行重組加工,推衍出新信息、新發(fā)現(xiàn)的分析能力。109整體攻略學案一學案二重難特訓由題可見:試題選項的表述,多采用整體攻略學案一學案二重難特訓常見的試題錯誤選項設置特點:①對原文中的說法變換敘述角度或表達的方式。②對部分信息片面理解,或對整體材料中居于次要地位的性能、作用等進行夸大,從而得出一個不符合實際的結論。③對原文中有關材料進行錯誤的引申與分析,然后推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