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治療老年慢性萎縮性胃炎42例_第1頁
中藥治療老年慢性萎縮性胃炎42例_第2頁
中藥治療老年慢性萎縮性胃炎42例_第3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中藥治療老年慢性萎縮性胃炎42例

慢性萎縮性胃炎(cag)是癌癥的主要一種情況,其中大部分是在年齡較大的老年人身上發(fā)生的,年發(fā)病率約為0.5%-1%。CAG嚴重影響老年人的健康,目前治療上仍缺乏理想的阻斷其發(fā)展的手段。本研究提出老年CAG主要證型是脾虛瘀熱,立方主張健脾、清熱、化瘀三法聯(lián)用,意在拓寬中醫(yī)辨證論治CAG的用藥范圍,探索中醫(yī)中藥干預CAG胃黏膜病理改變,阻斷其癌變和提高老年CAG的康復質量。選取2006年7月~2011年5月門診及住院確診的CAG患者。共入選83例,采用隨機與陽性對照藥平行對照的觀察方法,患者隨機分為治療組42例和對照組41例。治療組男16例,女26例;年齡60~78歲,平均(66.88±6.40)歲。對照組男19例,女22例;年齡60~78歲,平均(64.02±3.97)歲。2組在性別、年齡、治療前各臨床癥狀嚴重度、中醫(yī)癥候分級積分、胃黏膜腺體萎縮、IM、ATP和Hp感染情況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參照文獻[4、5]。中醫(yī)辨證分型標準:參照文獻[4、6]。主癥:(1)胃脘隱痛;(2)胃痛喜按;(3)食后脹悶、痞滿;(4)納呆少食;(5)便溏或腹瀉;(6)乏力肢軟;(7)舌質淡紅或有齒痕,脈沉細。兼癥:A組:(1)胃熱脹痛;(2)口苦、口臭;(3)嘈雜;(4)尿黃;(5)舌質偏紅、苔黃或黃膩,脈數(shù)。B組:(1)胃脘疼痛,痛有定處,或拒按;(2)胃痛日久不愈;(3)面色晦暗;(4)大便色黑或潛血陽性;(5)舌質暗紅,或紫暗,或有瘀斑,脈澀。證型確定:具備主癥三項,兼癥A、B組各二項,即可診斷為脾胃虛弱兼瘀熱互結型。治療組使用健脾清熱化瘀的中藥紓萎方煎劑治療。方劑組成:爵床、白英、白術各30g,絞股蘭、黨參、黃芩、赤芍、丹參、香附各15g,生甘草10g,玉蝴蝶5g等。水煎濃縮,溫服,150mL/次,2次/d。隨證加減:如脘痛加延胡索、徐長卿;泄瀉加香連丸、秦皮或肉豆蔻;黑便加槐花、白及;嘈雜加左金丸;氣滯加佛手;濕重加蒼術;熱盛加鐵樹葉、白花蛇舌草、黃連、大黃等。對照組:應用胃復春治療??诜?4片/次,3次/d。療程定為6個月。在0、6個月療程結束時做胃鏡檢查,常規(guī)活檢送病理檢驗,記錄治療前后胃黏膜腺體萎縮、IM、ATP和Hp感染等變化;治療期間觀察主要癥狀變化,并做分級記分。安全性:一般體格檢查,實驗室檢查三大常規(guī)和肝、腎功能、腹部B超、癌胚抗原等,并對可能出現(xiàn)的不良反應及其相關指標檢測,臨床醫(yī)師可根據(jù)病情決定中止或繼續(xù)觀察。隨訪:療程結束根據(jù)CAG恢復情況,每6個月~1年進行隨訪、胃鏡復查和胃黏膜活組織病理檢查,計隨訪觀察3年。參考文獻標準制定。含CAG主要癥狀的療效評價標準、證候療效評定標準及病理療效評定標準。應用SAS6.12統(tǒng)計軟件進行分析。計量資料以表示,用方差分析及t檢驗,組內(nèi)治療前后比較用配對t檢驗,兩組間比較用團體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率、構成比表示,兩分類指標用fourfoldtableχ2檢驗,行列之一有序的多類指標比較用KW檢驗,必要時用fisher確切概率計算法;半定量的等級分組資料,采用非參數(shù)統(tǒng)計,以Wilcoxon秩和檢驗。有關檢驗得出檢驗統(tǒng)計量及其對應的P值,用Fisher確切概率法直接得出P值。2組胃黏膜組織病理綜合療效比較結果見表1。2組治療前后腺體萎縮、IM、ATP療效比較見表2~3。2老年cag胃黏膜病理改變的中醫(yī)治療安全性及不良反應2組安全性指標檢測未見明顯異常。治療組見4例服藥后出現(xiàn)便溏現(xiàn)象,經(jīng)將方內(nèi)中藥改用炒白術后,癥狀即獲改善;對照組個別病例治療過程中出現(xiàn)口干、大便艱行等癥狀。2組病例治療中和治療后隨訪胃鏡復查均未見CAG癌變現(xiàn)象。CAG發(fā)病區(qū)域遍及世界各國,發(fā)病率以老年人高發(fā),隨年齡增長而逐漸增高。文獻報道,隨訪結果認為CAG基礎上胃癌的發(fā)生率在10%左右(8.6%~13%)。Correa提出的從慢性非萎縮性胃炎→CAG→IM→ATP→腸型胃癌的病變過程已被普遍接受,其研究成為當前防治胃癌的熱點。在我國胃癌的死亡率居各惡性腫瘤第一位,尤以老年人居多,中位數(shù)死亡年齡為64.98~65.97歲。究其原因可能與老年CAG患者在胃粘膜萎縮的基礎上易進一步發(fā)生IM和ATP相關,目前已證實,伴有IM和ATP的萎縮區(qū)是導致癌癥的組織學基礎,因此開展老年CAG中醫(yī)研究以干預其胃黏膜病理改變顯得非常重要。筆者認為中醫(yī)治療CAG的關鍵,在于辨證求因、審因論治,在確定CAG主要證型的基礎上立法治療,辨證用藥,可收到事半功倍的療效,這就是中醫(yī)辨證論治的精華所在。本研究根據(jù)多年臨床實踐提出,老年CAG發(fā)病以邪熱犯胃居多,抑或感寒受濕,亦易郁而化熱,熱積即久,胃絡失暢,瘀熱蘊結,損胃傷脾,故臨床常見脾虛瘀熱型表現(xiàn),按照中醫(yī)的傳統(tǒng)論治原則,應用健脾清熱化瘀方藥治療,與胃復春相比有更滿意的療效,在改善老年CAG臨床癥候的同時,而且對老年CAG胃黏膜病理改變難以逆轉的診治難點,做了富有成效的探索,可喜的是部分老年CAG患者胃黏膜萎縮、IM和ATP均消失或減輕,治程和隨訪無CAG癌變發(fā)生,明顯提高老年CAG的臨床痊愈和有效率。健脾清熱化瘀法治療CAG,因證立法,隨證施治,操作易行,療效穩(wěn)定,體現(xiàn)中醫(yī)“辨證論治”的特色和優(yōu)勢。健脾清熱化瘀法的代表方紓萎方,用黨參、白術、絞股藍健脾養(yǎng)胃、和中助運;予爵床、玉蝴蝶、白英、黃芩清熱解毒、祛邪安胃;施以赤芍、丹參、香附理氣通絡、化瘀生新;清養(yǎng)相兼則非甘草莫屬。證法相符,辨證施治,故用以治療老年CAG療效甚著。唯老年CAG脾虛氣虧者多,黨參力遜可加用人參,明朝李中梓嘗謂人參“氣壯而胃自開,氣和而食自化”,故不必過于拘泥“人參呆胃”說,臨床觀察到CAG患者平時常服人參者,有利胃黏膜腺體形態(tài)和數(shù)量的恢復。方中白術有明顯促進胃動力和反突變作用,臨床應用生、炒有別,生白術尚有增加腸蠕動和通便作用,對CAG伴便秘者甚是適宜,大便溏薄者,則改用炒白術適量,其證可獲改善。我們創(chuàng)用爵床治療CAG,因爵床清熱解毒,利濕消腫、止痛活血,有利抗HP感染,清除致病因子,改善胃黏膜血液循環(huán),促進胃黏膜腺體的再生和修復。老年CAG證因復雜,難以逆轉,尤易病久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