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五代文論介紹_第1頁
隋唐五代文論介紹_第2頁
隋唐五代文論介紹_第3頁
隋唐五代文論介紹_第4頁
隋唐五代文論介紹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隋唐五代文論一、總論與前后繁榮興盛的魏晉南北朝及宋代文學批評相比較,唐代文學批評出現(xiàn)了歷史性的低谷,呈現(xiàn)出與唐代文化很不協(xié)調(diào)的相對落后的一種態(tài)勢,于魏晉六朝之后表現(xiàn)為“馬鞍形”。總特點:1、重在論詩,律詩成為主要文學批評對象。從上官儀的“六對”、“八對”說、陳子昂、杜甫等人的“漢魏風骨”說到白居易的現(xiàn)實主義詩歌理論,從王昌齡的《詩格》、皎然的《詩式》到舊提司空圖的《二十四詩品》,都以論詩、評詩為主。2、與弘麗富艷的唐代文化相對應,唐人論詩大致分兩大流派:重風骨興寄和重興象神韻。前者屬于儒家學派,主張為人生而藝術(shù)。由陳子昂、杜甫到元白、皮日休,是這一傾向的代表人物。后者緣于佛老哲學,主張為藝術(shù)而藝術(shù)。從王昌齡到皎然,直到司空圖,他們都提倡詩歌的藝術(shù)美,追求意境之空靈和風格之含蓄。3、唐代文學批評與佛教,道教思想有緊密聯(lián)系。佛教的興盛和發(fā)達,使得佛教的思想和思維方法滲透到了文壇詩苑,對唐代文學創(chuàng)作和文學批評產(chǎn)生了重大影響。如,以“境”論詩,就與佛教關(guān)系緊密。再如,佛教的興起,使得詩壇出現(xiàn)了詩僧這樣一個特殊群體,他們從詩歌創(chuàng)作到詩歌理論都給唐代詩壇涂上了一層詭異的佛教光環(huán)。皎然的《詩式》、齊己的《風騷旨格》就是這方面的代表。道教之影響唐代文學思潮與文學批評主要在重興象、主神韻、重自然一派。從殷璠到司空圖等,主張空靈的境界和含蓄的風格,都明顯受到了佛老思想的影響。辛文房的《唐才子傳》中列出與道教及道家有緣者凡113人,這也可以看到道教對唐代文學和文學批評的影響。

二、重興寄風骨(儒家)(一)初唐:陳子昂“興寄論”和“風骨”論陳子昂所作詩論著作《修竹篇序》標舉漢魏風骨,強調(diào)興寄,反對六朝柔靡詩風,是唐代詩歌革新的先驅(qū),對唐代詩歌及后代詩歌創(chuàng)作均有積極影響。所作詩歌以《感遇》三十八首、《登幽州臺歌》等為代表,作品指斥時弊,風骨高古,有漢魏風骨,是他的詩歌理論的最好體現(xiàn)。

【原文】東方公足下:文章道弊五百年矣。漢、魏風骨,晉、宋莫傳,然而文獻有可征者。仆嘗暇時觀齊、梁間詩,彩麗競繁,而興寄都絕,每以永嘆。思古人,??皱藻祁j靡,風雅不作,以耿耿也。一昨于解三處,見明公《詠孤桐篇》,骨氣端翔,音情頓挫,光英朗練,有金石聲。遂用,發(fā)揮幽郁。不圖正始之音復睹于茲,可使建安作者相視而笑。解君云:“張茂先、何敬祖,東方生與其比肩?!逼鸵詾橹砸病9矢袊@雅制,作《修竹詩》一首,當有知音以傳示之。

1、陳子昂對齊梁文風提出了兩點批評一是“彩麗競繁而興寄都絕”,二是“漢魏風骨,晉宋莫傳”。前者是說齊梁文學只講究華麗的辭藻,而缺少深微的情志寄托,缺少詩人真實情感的抒發(fā)。后者是說晉宋之后的詩歌缺少漢魏詩歌有充實內(nèi)容的強烈的藝術(shù)感染力量。缺少那種“骨氣端翔,音情頓挫,光英朗練,有金石聲”的風骨強勁的作品。這兩點批評,概括了六朝,特別是齊梁詩的弊端,擊中了要害。

2、“興寄”說

陳子昂的興寄說是說詩歌要有充實的內(nèi)容,言之有物,寄懷深遠,因物喻志,托物寄情。他自己的《感遇詩》三十八首以及他的其他大多數(shù)詩作,都是借詠物敘事抒發(fā)自己壯志情懷和以物喻人,托物喻志,寄托自己對社會政治的主張和見解,是他對自己的“興寄”主張的最好的實踐和最明確的注解。3、“風骨”說

陳子昂的風骨說,繼承了前人的風骨論。他的風骨內(nèi)涵,根據(jù)他在《修竹篇序》對齊梁詩歌“漢魏風骨,晉宋莫傳”的批評,應該就是指建安風力。即是指具有鮮明爽朗的思想感情和精要勁健的語言表達的藝術(shù)風格,具有風清骨峻的特點。亦即是“骨氣端翔,音情頓挫,光英朗練,有金石聲”的具有強烈的藝術(shù)感染力和震撼力。例如陳子昂的《登幽州臺歌》:“前不見古人,后不見來者。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又如《感遇詩》三十八首“朝入云中郡,北望單于臺。胡秦何密邇,沙朔氣雄哉!籍籍天驕子,猖狂已復來。塞垣無名將,亭堠空崔嵬。咄嗟吾何嘆?邊人徒草萊?!鼻耙皇琢攘?2字,俯仰宇宙時空,風骨剛強健朗;后一首寄意邊疆,亦慷慨激揚。可以說正是具有“骨氣端翔,音情頓挫,光英朗練,有金石聲”風格的作品。總之,陳子昂的詩歌理論,加上他的創(chuàng)作實踐,終于廓清了初唐半個時紀齊梁余風的影響,迎來了以“風骨”、“氣象”著稱的盛唐詩歌創(chuàng)作高潮。他的“興寄”、“風骨”說理論為后人繼承,成為他們反對形式主義柔靡詩風的理論武器。(二)盛唐李白“大雅久不作,吾衰竟誰陳?”杜甫“別裁偽體親風雅,轉(zhuǎn)益多師是汝師”

重視《詩經(jīng)》傳統(tǒng),要求文學要表現(xiàn)民生疾苦、“為民請命”,表達安定乾坤、拯救黎元的政治理想。如“道州憂黎庶,詞氣浩縱橫。兩章對秋月,一字偕華星?!保ā锻咕┝晷小罚ㄈ┲刑迫鍖W復古思潮韓柳古文運動:文以明道白居易“新樂府運動”:“救濟人病,裨補時闕”“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與元九書》)“是時兵革后,生民正憔悴。但傷民病痛,不識時忌諱。遂作《秦中吟》,一吟悲一事?!保ā秱漆椤罚拔└枭癫?,愿得天子知。”(《寄唐生》)韓愈、柳宗元唐代古文運動的倡導者和領(lǐng)袖,也是中唐時期的詩文大家?!拔钠鸢舜?,道濟天下之溺”(蘇軾評韓愈)韓柳古文運動韓愈的主要文學主張1、文道合一2、氣盛言宜3、陳言務去4、不平則鳴5、搜奇抉怪文道統(tǒng)一“愈之志在好古道,又甚好其言辭?!保ā洞痍惿鷷罚叭挥居诠耪?,不惟其辭之好,好其道焉爾?!保ā洞鹄钚悴艜罚╉n愈的古文理論在當時之所以有廣泛影響和產(chǎn)生巨大作用,主要是因為他把古文寫作和提倡儒學復古主義思潮緊密地結(jié)合到了一起。明確提出文以明道,文道統(tǒng)一的思想,將學古道與學古文有機地結(jié)合在一起。氣盛言宜“氣,水也;言,浮物也。水大而物之浮者大小畢浮,氣之與言猶是也。,氣盛則言之短長與高下者皆宜也?!保ā洞鹄铖磿罚皻馐ⅰ保侵缸骷业娜柿x道德修養(yǎng)造詣很高而體現(xiàn)出來的一種精神氣質(zhì),一種人格境界,與孟子的“配義與道”而修養(yǎng)成的“浩然之氣”含義相同。“氣盛”而“言宜”,把“養(yǎng)氣”與作文統(tǒng)一起來,先道德后文章,人品與文品統(tǒng)一,進一步發(fā)展了傳統(tǒng)儒家有關(guān)創(chuàng)作的重要文藝思想。不平而鳴“大凡物不得其平則鳴?!酥谘砸惨嗳?,有不得已而后者,其歌也有思,其哭也有懷。”(《送孟東野序》)“夫和平之音淡薄,而愁思之聲要妙;歡愉之辭難工,而窮苦之言易好也?!保ā肚G潭唱和詩序》)韓愈的“不平則鳴”說,不僅是對孔子詩“可以怨”、屈原“發(fā)憤以抒情”、司馬遷“發(fā)憤著書”說的繼承和發(fā)展,而且對宋以后的許多文學理論批評家產(chǎn)生了很大的影響(如北宋歐陽修的“窮而后工”說《梅圣俞詩集序》),成為中國古代一個重要的文學思想傳統(tǒng)。陳言務去、搜奇抉怪《與李翊書》:“惟陳言之務去,戛戛乎其難哉!”《荊潭唱和詩序》:“乃能志存乎《詩》、《書》,寓辭乎詠歌,往復循環(huán),有唱斯和,搜奇抉怪,雕鏤文字,與韋布里閭憔悴專一之士較其毫厘分寸?!睆娬{(diào)詩文刻意求新求奇。柳宗元《答韋中立論師道書》(節(jié)選)始吾幼且少,為文章,以辭為工。及長,乃知文者以明道,是固不茍為炳炳烺烺,務釆色,夸聲音而以為能也。凡吾所陳,皆自謂近道,而不知道之果近乎遠乎?吾子好道而可吾文,或者其於道不遠矣。故吾每為文章,未嘗敢以輕心掉之,懼其剽而不留也;未嘗敢以怠心易之,懼其弛而不嚴也;未嘗敢以昏氣出之,懼其昧沒而雜也;未嘗敢以矜氣作之,懼其偃蹇而驕也。抑之欲其奧,揚之欲其明,疏之欲其通,廉之欲其節(jié);激而發(fā)之欲其清,固而存之欲其重,此吾所以羽翼夫道也。1、強調(diào)文以明道韓柳對“道”的理解有所不同:韓愈重在提倡“古道”,以恢復自魏晉以后中斷了的儒家“道統(tǒng)”;柳宗元比較注重治世之道即“輔時及物”(《答吳武陵論〈非國語〉書》)、“利于人,備于事”(《時令論》)的“理道”(《與李翰林建書》),從社會需要出發(fā),重在經(jīng)世致用,有鮮明的現(xiàn)實意義。

2、防寫作之“四態(tài)”

“四態(tài)”——“輕心、怠心、昏氣、矜氣”即“輕率之心、怠惰之心、昏聵之氣、驕矜之氣。”

所謂不可有輕心、怠心、昏氣、矜氣,大意是指臨文須敬,即須有嚴肅認真的態(tài)度。若輕忽懈怠,信筆寫去,文章便可能浮滑而不深沉,或漫無約束而不嚴整;若作文時心思不清明,文章便會蕪穢雜亂;若作文時洋洋得意,自以為是,文章便會呈露驕傲自大之態(tài)。3、寫作之“六法”“奧”、“明”、“通”、“節(jié)”、“清”,“重”六個字,是作者提出的檢驗寫作方法和技巧的標準,認為文章要做到既含蓄又鮮明,既暢達又有節(jié)制,既清揚又莊重。即為文須有分寸感,無過與不及。它們既對立又統(tǒng)一,互有補偏救弊的作用。

白居易文論白居易新樂府運動的倡導者,早期所作諷喻詩反映人民生活疾苦、鞭撻權(quán)貴們的罪惡。中歲遭貶謫后,意志漸趨消沉,作品多閑適之作。新樂府,即“新題樂府”,與古題樂府相對而言,是一種自命新題寫時事的樂府詩。它由漢樂府發(fā)展而來,經(jīng)過曹操的借古題寫時事,杜甫是新樂府的創(chuàng)始者,到白居易、元稹手中發(fā)展壯大?!杜c元九書》(節(jié)選)自登朝來,年齒漸長,閱事漸多。每與人言,多詢時務;每讀書史,多求理道。始知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是時皇帝初即位,宰府有正人,屢降璽書,訪人急病。

仆當此日,擢在翰林,身是諫官,手請諫紙。啟奏之間,有可以救濟人病,裨補時闕,而難于指言者,輒詠歌之,欲稍稍進聞于上。上以廣宸聽,副憂勤;次以酬恩獎,塞言責;下以復吾平生之志。古人云:“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逼碗m不肖,常師此語。大丈夫所守者道,所待者時。時之來也,為云龍,為風鵬,勃然突然,陳力以出;時之不來也,為霧豹,為冥鴻,寂兮寥兮,奉身而退。進退出處,何往而不自得哉!故仆志在兼濟,行在獨善,奉而始終之則為道,言而發(fā)明之則為詩。實用的創(chuàng)作原則“文章合為時而作,詩歌合為事而作?!彼^“為時而作”就是要從當前的時代出發(fā),針對現(xiàn)實問題進行創(chuàng)作;所謂“為事而作”指要因事而發(fā),有事實根據(jù),不務虛談。美刺的詩論標準詩歌創(chuàng)作要有諷喻意義,要求詩歌發(fā)揮“補察時政”“救濟人病”“泄導人情”的作用。它繼承了儒家重政治教化的文學思想,但更強調(diào)“刺”,要求文學創(chuàng)作為民請命?!拔└枭癫?,愿得天子知?!标P(guān)于詩歌的定義“詩者,根情,苗言,華聲,實義?!痹姷母臼乔?,實質(zhì)是義。白居易重視內(nèi)容和形式的統(tǒng)一,強調(diào)形式必須為內(nèi)容服務?!扒椤敝该袂椋毧嗳嗣竦恼媲?;詩歌根植于現(xiàn)實生活,運用質(zhì)樸易諭、音節(jié)和諧的語言,通過“風雅比興”的藝術(shù)方法,真實地表現(xiàn)貧苦人民的真情實感,以美刺時政得失。評價白居易生活在中唐時期,社會政治腐敗,這種理論的提出有它的合理性和進步性。但是把文學作為政治的附庸,美刺教化的工具,忽視文學自身的審美規(guī)范,又有其不合理性和非科學性。三、重興象意境(佛老)王昌齡“詩境”論皎然《詩式》劉禹錫司空圖“意境”簡介意境是指抒情性作品中呈現(xiàn)的那種情景交融、虛實相生、活躍著生命律動的韻味無窮的詩意空間。意境理論醞釀于先秦兩漢魏晉南北朝時期,成熟于唐宋時期,在元明清時期達到進一步發(fā)展,并且在現(xiàn)當代得到完美轉(zhuǎn)型,成為至今仍具活力而且非?;钴S的批評術(shù)語。

借境審美、悟道是中國詩學至為高妙的獨創(chuàng),是中國詩學之核心內(nèi)涵和歷史貫穿發(fā)展的主線。其間蘊含著老莊、佛學之精髓,集大成的包容涵蓋了中國詩學的最精華的審美范疇與方法。借境以審美、悟道包含著:一種整體、模糊的全息、全象、同構(gòu)、圓融、洞通的妙合;境界中有“象外象”、“味外旨”、“韻外致”

……,“境”能達“言有盡而意無窮,象有限而旨意全,曲有終而余韻綿?!敝?。

意境論的思想淵源一淵源于老莊一線,其關(guān)于“言意”、“有無”、“虛靜”、“心齋”、“坐忘”、悟道的思想。二淵源于佛教“六根”“六境”說、“真如本性”、“真空妙有”的“禪境”等。(境,指“心之所游履攀援者”。)三淵源于古代詩學的對古代詩美的探索,如儒家詩學的六義說,劉勰的比興論、意象論、鐘嶸的滋味、三義說等。

意境論的成熟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