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登高教案分享6篇教師在授課之前需要準備好教案和課件,只要提前編寫好教案和課件,就能夠順利上課。教師在上課時會按照教案和課件來進行教學。本文由小編撰寫,介紹的主題是“登高教案”,希望這些內容能夠對你的學習和工作帶來幫助,讓你更加快樂。
登高教案(篇1)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學習《登高》了解詠懷詩情景交融的特點。
◆學習《蜀相》了解詠史詩借古傷今的特點。
能力目標
◆通過參照對比,學會鑒賞作品,進而體會杜甫沉郁頓挫的詩歌風格
◆把握重點詞語,分析景物意象,體味作者的思想感情和作品的深層意蘊。
情意目標
◆感受詩人憂國憂民的情操和對理想境界追求的精神。
教學設想
1.通過比較、涵詠,賞讀結合,揣摩詩歌的豐富意蘊,體會詩人的風格特征。
2.點撥、討論、講析相互結合,積極調動學生參與意識。
3.擬采用屏幕投影的方式,準備與詩歌內容相近的風景圖片及相關的詩詞、資料,達到形象、直觀的效果,并擴大課堂的容量。
4.教學用時:一課時。
教學重點難點
1.重點:引導學生學會涵詠鑒賞詩歌,提高審美能力和審美品位。
2.難點:理解杜甫,真正領會詩人博大的胸襟、體會出詩中郁勃的情勢。
教學過程設計
步驟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
誦讀感知
覓得詩趣
【投影】課前投影杜甫肖像,配樂。
【提問】知道他是誰?熟悉他的詩嗎?請幾位同學讀一句你最喜愛的杜甫寫的詩。
【講述】這是一位距今一千二百多年前的詩人,一位用他的詩歌感染了一代又一代心靈的詩中圣哲。他是仁愛傳統(tǒng)精神的集大成者,他是輝煌唐詩隊伍的領軍人物,他是目光敏銳燭照黑暗的孤獨的歌手,他是上下求索壯志難酬的執(zhí)著的斗士。
今天我們通過他的兩首詩作《登高》和《蜀相》,一起走近杜甫,去領略一位偉大詩人的人格魅力,去體會一位天才詩人的藝術天賦。
【板書】蜀相登高
【投影】簡介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稱少陵野老,京兆杜陵人,唐代大詩人。他創(chuàng)作的許多詩歌,顯示了唐代由盛轉衰的歷史過程,因而稱為“詩史”。著有《杜工部集》。
盡得古今之體勢,而兼人人之所獨專矣
——[唐]元稹
窮高妙之格,極豪逸之氣,包沖淡之趣,兼俊潔之姿,備藻麗之態(tài),而諸家之所不及。
——[宋]秦觀
世上創(chuàng)痍,詩中圣哲;
民間疾苦,筆底波瀾。
——郭沫若
下面請大家一起誦讀兩首詩,要求:先讀《蜀相》,后讀《登高》。
教師做朗讀指導。指名讀,范讀。
若干學生逐一背誦一句自己喜愛的杜甫的詩,要求不能重復。
誦讀一
學生按要求誦讀兩首詩。通過誦讀,熟悉作品,從不同角度體會詩中的意境。
利用媒體營造氛圍,通過對熟悉的杜甫詩作的背誦,意在喚起學生的回憶,引逗起學生欣賞的興趣。
誦讀是欣賞詩歌的出發(fā)點,引導、啟發(fā)學生多讀,讀懂內容,讀出感情,讀出形象。
蜀相
登高
創(chuàng)作時間
760年
767年
季節(jié)
春天
秋天
抒情特點
借古人抒懷抱
(詠史詩)
借登臺遣郁悶
(詠懷詩)
情景關系
樂景寫哀
景中含情
感情基調
感傷、嘆惋
孤愁、悲苦
參照比較
探得詩心
1、感性的比較
【討論】讀了兩首詩以后你更喜歡哪一首?說說理由。
2、理性的比較
【投影】兩首詩對比表格
【討論】
1、說出兩首作品寫作的時間和作品反映的季節(jié)。
2、研討兩首詩不同的抒情方式。
明確:詠懷多因景生情、撫跡寄慨,所抒多為今昔感衰、人事滄桑之感;詠史多因聲興感、撫事寄慨,所寓多為對歷史人物的見解態(tài)度或歷史鑒戒。
3、指出寫景句,討論詩句中情與景的關系。
體會“急風、高天、哀猿、清渚、白沙、飛鳥”,各給人的感覺:凄涼蕭條。
抓住“自”和“空”,體會于春色好音中隱含的寂寞蒼涼之情。
4、比較兩首詩不同的感情基調。
明確:感傷嘆惋/孤愁悲苦
指名回答。實話實說。
學生相互討論,
師生共同討論,填寫表格。
誦讀二
學生反復推敲兩首詩中的寫景句子:
《蜀相》:“映階碧草自春色,隔葉黃鸝空好音?!薄兜歉摺罚骸帮L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p>
體會句句寫景,卻字字含情的特色。
通過不同層次的比較,不斷提升學生理解詩歌的能力。
景與情是抒情詩的關鍵,對此作重點突破,處理好點面關系。
涵詠字句
品出詩味
在領會了兩首詩的感情基調后,以這樣的感情進行集體誦讀。
【討論】
1、文有文眼,詩有詩眼,你認為選擇哪兩個詞,最能體現(xiàn)詩意?
尋:事實上,詩人難覓真正的蜀相,詩中的“自”“空”和末一句可以說明;
悲:宋人羅大經(jīng)說:“萬里,地之遠也;秋,時之慘凄也;作客,羈旅也;常作客,久旅也;百年,暮齒也;多病,衰疾也;臺,高迥處也;獨登臺,無親朋也。十四字之間含八意,而對偶又精確?!保ā耳Q林玉露》)
2、結合杜甫生平,理解尋與悲的關系。
【板書】
《蜀相》《登高》
沉郁頓挫
尋悲
因“尋”生悲,悲由“尋”來
【總結】
從兩首詩看杜甫的人生悲劇,理解杜甫詩歌的風格——沉郁頓挫。沉郁,是感情的悲慨壯大深厚;頓挫,是感情表達的波浪起伏、反復低回。
誦讀三
學生回答,抓住關鍵詞語“尋”、“悲”,作適當討論。
選擇一個字來理解全詩,一方面是為了讓分析能落到實處,避免架空。另一方面旨在傳達出古典詩歌凝練傳神的特點。引導學生學會涵詠字句,從小處著眼,以小見大。
遷移訓練
總結評價
1、遷移訓練:擬寫對聯(lián)。
教師出上聯(lián):尋蜀相英雄無覓幾多愁
集體誦讀兩首詩
2、布置作業(yè)
【投影】杜甫肖像
【總結】請大家再注目這位偉大的詩人,他有熱烈的感情,但不是屈原式的殉情主義者;他有自己的理想,但又不是李白式的幻想主義者。因此他無論遭受多大的困難,承受多大的委屈,他都能夠堅韌自持,而不會步屈子后塵,痛苦絕望,投江自殺;也不像李白一樣,騰云駕霧,飄飄欲仙。詩人是這樣走完他生命的最后一刻……
【錄相】
在一段杜甫生平紀錄片中結束。
學生相互討論,嘗試擬寫,然后請一二名學生回答,教師總結板書。
參考:登高臺孤客空嘆萬里悲
誦讀四
【作業(yè)】
請將兩首詩中寫景的兩聯(lián)(《蜀相》:“映階碧草自春色,隔葉黃鸝空好音。”《登高》:“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保┓謩e改寫為400字左右的寫景散文。
聯(lián)語是提煉思想,概括內容十分有效的語言訓練形式。有些遷移訓練可以放在課外。
再次回溯杜甫生平,對他作多層次的比較以加深學生的印象。
板書設計
《蜀相》《登高》
沉郁頓挫
尋悲
誦讀感知,覓得詩趣
參照比較,探得詩心
涵詠字句,品出詩味
登高教案(篇2)
1、題解
杜甫詩以律詩見長,《登高》便成了杜甫的一篇最有名的七言律詩。此詩是作者在代宗大歷二年(767)九月重陽節(jié)登高時所作。當時杜甫身居夔州,已經(jīng)五十六歲,長期顛沛流離的生活,加之心情抑郁憂憤,致使詩人身患重病。重陽登高無心游賞,觸景傷懷,抒發(fā)了自己的內心的感慨。
2、學生自讀感悟
自讀全詩
根據(jù)注腳,解讀詩歌的內容與結構
(前四句寫登高見聞,重在寫景,以天、風、沙、渚、猿嘯、鳥飛、落木、江水構圖;后四句依景抒情,寫詩人長年飄泊、老病孤愁、憂國傷時的感情。)
思考情景間的聯(lián)系
感悟沉郁頓挫的美學風格。
——師生討論:前四句所繪的秋景圖是一幅什么樣的圖畫,溶鑄了詩人什么樣的感情?
(是一幅凄涼的秋景圖。詩人登上高處,峽中不斷傳來“高猿長嘯”之聲,使頓生悲情;接著仰望茫無邊際、蕭蕭而下的木葉,俯視奔流不息、滾滾而來的江水,一種韶光易逝、壯志難酬的感愴自然而生,尤其是“無邊、不盡”,透出其沉郁悲涼,不僅寫出了空間的廣漠,更強調無處不含悲秋之氣。)
——師生討論:后四句的所思所感,是如何內化為整個民族的苦難與艱辛的?
(第三聯(lián)從時空著筆。由異鄉(xiāng)飄泊到鑫病殘生,“萬里、百年”呼應上聯(lián)的“無邊、不盡”,使悲秋具體而沉痛。第四聯(lián)從白發(fā)日多寫到護病斷飲,使人聯(lián)想到潦倒不堪的根源是時世的艱難。這樣,詩人憂國傷時的情操,便躍然紙上。)
鑒賞對仗工整的形式美。
——請同學以詩中的某一聯(lián)為例,研討對仗工整的形式美。
(例句:首聯(lián)不僅上下兩句對,而且還有句中對,上句天對風,高對急;下句沙對渚,白對清,對仗極其工整。仔細玩味,“一篇之中,句句皆律,一句之中,字字皆律?!比姲司浣詫Γ@出工整有致的形式美。)
——比較閱讀感悟與王維的《山居秋暝》比較,感悟兩位詩人不同的風格特征。
(兩詩均以“秋景”為描寫對象,但景物特點、繪景方式、抒情方式等有較大差異。)
3、譯詩
風猛天高猿叫聲悲哀,島清沙白鳥飛翔徘徊。
無邊的秋葉刷刷落下,沒頭的長江滾滾奔來。
萬里漂泊悲傷居他鄉(xiāng),年老多病一人登高臺。
國衰國破可恨白發(fā)增。窮困潦倒?jié)峋埔餐YI。
4、分析
《登高》一詩情景交融,前四句寫景,后四句抒情,表現(xiàn)了作者大氣盤旋,悲涼沉郁之感。全詩語言精煉,詞約義豐。蕭瑟的秋天,詩人的筆下寫得有聲有色。首聯(lián)落筆闊大,在獵獵的秋風中,詩人登上高處,隨風傳入耳畔的是長嘯的猿聲,日中所見的是清水白沙迎風飛翔、不住回旋的鳥群。這兩句包容了六種物象風、天、猿、渚、沙、鳥。猿鳥哀鳴,飛鳥徘徊,描繪出一幅凄清的畫面。此聯(lián)中“風急”二字絕妙精煉,猿哀、鳥鳴及下聯(lián)的落木蕭蕭,長江滾滾都是由此產(chǎn)生。頷聯(lián)詩人具體描寫秋景,“落木蕭蕭”“長江滾滾”,狀景逼真,意境雄渾綿邈。此聯(lián)已成煤后人傳誦的名言侍句。以上四句寫景,為下文悲秋抒情作了鋪墊,實際上作者已經(jīng)融情入景,景中已自有情。在寫景的基礎上引發(fā)出來的感慨更是動人心弦,這不僅由于寫了自然的蕭瑟凄涼的秋,更由于詩人對人生之秋的描繪流露出強烈的感情色彩。頸聯(lián)兩句,十四個字包含了多層含義,詳述了人生凄苦的境況,“悲秋”二字,使人深感凄愴之情?!俺W骺汀眲t表明作者飄泊淪徙的生活?!柏S年”指暮年,面對蒼涼寥廓的秋景,詩人想到自己客居他鄉(xiāng)、老邁多病的處境,悲涼之情頓生?!蔼毜桥_”將凄清的景物和悲涼的心情結合起來,令人頓生同情。尾聯(lián)含義深刻,概括了當時整個社會的現(xiàn)實,發(fā)現(xiàn)了詩人的衰嘆?!捌D難苦恨”導致了詩人“多病”和“繁霜鬢”的境遇。特別是因多病而斷酒,詩人的悲情更難以排遣,這些都道出對時世“艱難”的不滿,對自己人生之秋的悲嘆。律詩一般都是中間兩聯(lián)對仗,而且對得自然妥貼,達到了登峰造極的地步。胡應麟《詩藪》內篇五卷中贊譽它“一篇之中句句皆律,一句之中字字皆律,而實一意貫串,一氣呵成?!边€稱它是唐人七律中,甚至是古今七律中第好詩。此詩雖是一首悲歌,但它給予我們的'感受不是悲涼和消沉,詩人雄俊奔放的筆勢帶給我們的是一種悲壯豪邁、心胸闊大的感覺。詩的前兩聯(lián)寫景,后兩聯(lián)抒情。前兩聯(lián)的寫景并后兩聯(lián)的抒情張本,寫秋景,物象含蓄,極富特征,特別是在頸聯(lián)才點出“秋”字,表明詩人構思用字的精妙。后兩聯(lián)的抒情將國家的現(xiàn)實和詩人遭遇聯(lián)系起來,感情表露得深沉、曠遠,表現(xiàn)了杜甫高超的藝術功力。
登高教案(篇3)
主備人:徐長進
一、導入新課
集體背王維的詩《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說出重陽節(jié)的三大樂事
二、根據(jù)《教學大綱》確定本課的教學目標
1、感受、品味詩歌的意境,培養(yǎng)初步鑒賞詩歌的能力。
2、賞析《登高》情景交融的藝術特點,感受詩人深沉的苦痛與憂思。
3、抓住重點詞句理解《蜀相》中表達的作者壯志難酬的苦痛和借古人抒懷的寫作方法
三、復習初步鑒賞詩歌的基本要領
四、杜甫小傳(712—770)
《登高》背景材料
五、研習新課
1.自由朗讀(音讀)
要求:讀準字音,讀順詩句(七言詩的節(jié)奏參見練習一)
師生共讀
2.再讀詩歌(意讀)
要求:讀懂大意,了解詩歌的基本內容和結構
分析全詩的結構
3.三讀詩歌(情讀)
要求:初步鑒賞詩歌的形象和情感(意境)
方法:抓信息句抓詩眼析煉字品名句解妙語
讀詩要抓住消息句,品味要品情景語。詩中哪一句是這樣的消息句?它有什么作用?
4.研習首聯(lián)
A.首聯(lián)共寫了幾種景物?
B.夔門峽口是不是只有這些景物?
C.注意“猿嘯哀”和“鳥飛回”兩個細節(jié)。
D.首聯(lián)即對仗:工整的對仗使詩的節(jié)奏整齊,讀起來抑揚頓挫。
5.研習頷聯(lián)
A.“葉落”意味著一年將盡,會使詩人有韶光易逝的感覺,這又加重了詩人的鄉(xiāng)愁,長年漂泊異鄉(xiāng),何日能回故鄉(xiāng)?
B.長江東去,一去不返,也透露出韶光易逝,壯志難酬的沉悲涼
6.研習頸聯(lián)
A.“萬里”廣,“百年”長
“常作客”,“作客”與“做客”,(查字典)
B.這里有長久的漂泊他鄉(xiāng)、流浪他鄉(xiāng)
C.“孤”“病”“獨”境況的真實寫照
D.“登臺”,是九九重陽節(jié)的一種習俗,為了祈求長壽。登臺都是全家一起去??墒嵌鸥δ??
E.“萬里”與上聯(lián)的“無邊”,“百年”與上聯(lián)的“不盡”對應,從時間、空間兩方面把詩人的憂愁表現(xiàn)得既深且廣。
7.小結前三聯(lián)
A.至此,作者在“境”中給出了哪些“意”?
B.造成杜甫的愁苦的最根本的原因是什么呢?
C.聯(lián)系上文說說“艱難苦恨”的含義
8.情景結合,想象《登高》詩中的詩人形象
1200多年前,一個秋天,九月初九重陽節(jié)前后。夔州,長江邊。大風凜冽地吹,吹得江邊萬木凋零。樹葉在天空中飄飄灑灑。漫山遍地滿是衰敗、枯黃的樹葉。江水滾滾翻騰,急劇地向前沖擊。凄冷的風中,有幾只孤鳥在盤旋。遠處還不時傳來幾聲猿的哀鳴。這時,一位老人朝山上走來。他衣衫襤褸,老眼渾濁,蓬頭垢面。老人步履蹣跚,跌跌撞撞。他已經(jīng)滿身疾病,有肺病、瘧疾、風痹。而且已經(jīng)“右
臂偏枯耳半聾”。重陽節(jié),是登高祈求長壽的節(jié)日。可是,這位老人,一生坎坷,窮愁潦倒,似乎已經(jīng)走到了生命的冬季。而且,此時,國家正處在戰(zhàn)亂這中,他遠離家鄉(xiāng),孤獨地一個人在外漂泊。面對萬里江天,面對孤獨的飛鳥,面對衰敗的枯樹,老人百感千愁涌上心頭……
六、四讀詩歌(美讀)
1.請一位同學表情朗誦(誦讀提示)
2.聽錄音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3.課后完成思考練習三
七、賞析《蜀相》
1.聽錄音,跟讀,認準字音,并體會主要內容
2.《蜀相》背景
3.默讀,折煉字,品名句
A.“尋”字,飽含著
B.名句鑒賞:映階碧草自春色,隔葉黃鸝空好音
C.名句鑒賞: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
八、學生自析《江南逢李龜年》
十、歸納三首詩的共同特點
登高教案(篇4)
授課時間:
教學目標:
通過對詩中意象的賞析,體會它塑造的意境
通過對詩中關鍵字詞的把握,來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點、難點:體會詩歌中的意象為本文奠定了怎樣的基調
教學設想:對于詩歌的學習,學生總是感覺很茫然,似乎鑒賞詩歌沒有規(guī)律可循。通過對杜甫的《登高》一詩的鑒賞分析,以及對有類似特點的詩歌《送友人》的鑒賞,使同學們把握兩點學習詩歌的規(guī)律,為他們以后學習與《登高》類似的詩歌時提供一些借鑒。
教學過程:
導入:各位同學,前幾天我們學習了《夢游天姥吟留別》這首詩,它的作者是唐朝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李白。今天我們來學習另外一位偉大的現(xiàn)實主義詩人杜甫的作品《登高》。
作者簡介:因為以前同學們都學過他的一些詩歌,所以對杜甫有所了解,哪位同學來向大家介紹一下你所了解的杜甫?
杜甫,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后人又稱他為杜少陵,又因他曾官至檢校工部員外郎,后人又稱他為杜工部。他的作品大都收在《杜工部集》里。他的詩歌因為多是反映現(xiàn)實生活的,所以又稱他的詩為“詩史”。他和李白、白居易一起被稱為唐朝三大詩人。
杜甫一生不得志。天寶四年(公元745年),他34歲時,抱著“至君堯舜上,再使風俗淳?!钡睦硐雭淼介L安應試求官。適逢奸相李林甫玩弄權術,應試人無一錄取。杜甫困守長安達十年。又值安史之亂。他顛沛流離。聞唐肅宗在靈武即位,他前往投奔,被叛軍捉住,押回長安。后來逃出,一人到達唐肅宗的臨時駐地鳳翔,皇上授他左拾遺的官職。上任不久,因為宰相房琯被罷官。他上疏營救,觸怒皇帝,被貶官到華州。公元759年他辭官西行,到了四川,在成都西郊浣花溪畔蓋了一座草堂,就是杜甫草堂,三年后川軍叛亂,他又開始漂泊流浪。后來在節(jié)度使嚴武的保薦下,做了節(jié)度使參謀等職,嚴武死后,他失去依靠,再次輾轉于江陵、岳州、衡水一帶。公元770年冬天,這位飽經(jīng)憂患的老人病逝在湘江水上一條小船里,時年59歲。(投影)
杜甫的一生四處漂流。他的詩歌大多都是反映他在四處漂流時的所見所感。今天我們來了解一下他的這首《登高》,看看詩人在詩中抒發(fā)了怎樣的思想感情,他又是怎樣來抒發(fā)他的思想感情的。
本文的教學目標是:通過對詩中意象的賞析,對詩中關鍵字詞的把握,來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并養(yǎng)成能鑒賞類似詩歌的能力。(投影)
所謂意象,就是指作者在作品中提到的景物,并對這些景物賦予了自己的主觀感情色彩。(投影)
我們舉個例子來具體了解一下什么是意象?馬致遠的元曲,[天凈沙](秋思)。大家都學過吧?現(xiàn)在齊背一遍。“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投影)
在這首元曲中寫了哪些景物?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18個字寫了9處景物。前三句一個名詞一處景物,這些景物寫出了一幅秋日黃昏的蕭瑟凄涼的畫面。面對著這樣的景物,遠在天涯的游子自然而然的產(chǎn)生出一種思鄉(xiāng)之情。曲中的這些景物蘊含著作者的思鄉(xiāng)之情,賦予了作者主觀的感情色彩,這就是意象。
現(xiàn)在大家聽我讀一遍,注意我讀的感情、節(jié)奏。
找?guī)讉€學生再有感情地朗讀一遍。
同學們再齊讀一遍,注意讀出感情。
鑒賞詩歌:
同學們來說一說看完這首詩,給你一種什么樣的感覺?(學生發(fā)言來說一說)
現(xiàn)在我們來鑒賞一下這首詩。
教師:首聯(lián)“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寫了哪些景物?
明確:風、天、猿、渚、沙、鳥。
教師:這六種景物構成了怎樣的一幅畫面。哪位同學來給大家描述一下?
明確:急風在猛烈地吹著,天空寥廓,猿在不住地哀鳴。水中青色的小洲,沙灘上白色的沙子,鳥兒在急風中飛舞盤旋。尤其是猿的啼叫,在作者的耳中聽來卻是一種哀鳴,鳥兒和雄鷹展翅飛翔還不一樣,而是在盤旋。這些景物構成了一幅凄涼冷清的畫面。
教師:我們把對景物的領悟與杜甫當時的處境和命運聯(lián)系起來思考,說說這些景物在詩人看來是一幅怎樣的畫面?
明確:冷清而凄涼的畫面。
教師:咱們再來鑒賞一下頷聯(lián)。“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放眼望去,看到的是落葉紛紛而下,長江波濤滾滾,向東流去。在這樣的情境下,想一想詩人能聯(lián)想到什么呢?
明確:無邊的落葉,紛紛落下。遍地一片荒涼的景象。面對滔滔不絕地江水,想自己大半生的漂泊,年華就這樣逝去,卻沒有建立功業(yè)。不由得使人悲上心頭。
教師:頸聯(lián)中有一個字可以說很明顯的寫出了作者的心情,大家考慮是哪一個字?
明確:“悲”字。作客在外,已經(jīng)是夠可悲的了,卻又是離家萬里,睹物生情,自然是悲傷而愁苦?!鞍倌甓嗖—毜桥_,年歲已大,卻又得了病,而且又是孤苦伶仃一個人登高臺,作者的心情怎樣,自然不難理解。
登高臺想到了自己和國家的命運,一生中沒有實現(xiàn)自己的抱負,現(xiàn)在卻已兩鬢斑白,歲月已逝。壯志不得申,如果有酒來消愁,那也是一件可以解愁的辦法,可是卻已戒酒了,只有一個人默默地承受著這種痛苦。
教師總結:對于這首詩,它的首聯(lián)和頷聯(lián),選取了八種景物,來渲染出一種冷清而悲涼的氣氛。為本詩奠定了抒情基調。
在頷聯(lián)中,一個“悲”字,把作者的悲傷感情直白的表現(xiàn)了出來。通過這首詩的學習,我們總結出兩點規(guī)律,一是抓住詩中的意象的特點。不同的意象蘊含著作者不同的思想感情。了解這些意象蘊含著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如明顯的“猿嘯哀、鳥飛還、落木、長江滾滾?!边@些意象及其特點明顯的為本詩奠定了悲傷的基調。(投影)
其次,就是抓住關鍵性的字詞,頷聯(lián)中的“悲”字,就是本詩的詩眼。通過這個字,進一步了解作者在詩中抒發(fā)的思想感情。(投影)
教師:現(xiàn)在,給大家5分鐘時間來讀幾遍,把這首詩背誦下來。
由學生齊背一遍。
鑒賞《送友人》:剛才我們總結了學習詩歌的兩點規(guī)律,現(xiàn)在大家就來鑒賞一下李白的《送友人》,這首詩。(投影)。
給學生五分鐘時間,由學生來鑒賞討論。
然后由學生來發(fā)言。(略)教師略加指導、分析。
總結本課:在本學期的學習中,我們要學到大量的詩歌,對于詩歌的學習,本課只是為同學們學習詩歌提供點借鑒,知道些鑒賞詩歌的方法。鑒賞詩歌的方法以及鑒賞角度很多,希望大家能夠不斷探索出一些規(guī)律,從而能更好的鑒賞詩歌。
謝謝大家。下課。
板書:
登高
杜甫
意象:風、天、猿、渚、沙、鳥、落木、長江
關鍵字:悲
登高教案(篇5)
教學目標
1.了解杜甫生平以及對其詩歌創(chuàng)作的影響
2.掌握詩歌吟誦的基本方法。
3.賞析情景交融、氣象宏偉的藝術特點,感受詩人深沈的苦痛與憂思。
學習設想
1.朗讀吟誦。加強朗讀訓練,使學生通過吟誦感受畫面的悲涼氣氛和詩人深廣的憂思。
2.情景再現(xiàn)。啟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想象,再現(xiàn)秋江廣闊的情景和抒情主人公的形象,通過再創(chuàng)意境理解這首詩的思想感情和藝術特點。
3.加強背誦指導。
4、學以致用,進行詩歌創(chuàng)作練習
教學時數(shù)一課時
新課導入:(投影畫面)
大家都喜歡聽故事吧?
(音樂起)一個秋天,九月初九重陽節(jié)前后。長江邊上的夔州,江流奔涌,秋風蕭瑟,萬木凋零,凄冷的風中,一只孤鳥在高空盤旋,遠處還不時傳來幾聲猿的哀鳴。這時,一位衣衫襤褸,步履蹣跚的老人朝山上走去。這位老人,曾經(jīng)豪情萬丈,志在報國,曾經(jīng)渴望“致君堯舜上,再使風俗淳”,他“自謂頗挺出,立登要路津”,他無論窮達,都不忘兼濟天下。然而蒼天弄人,他一生數(shù)起數(shù)落,郁郁不得志。重陽節(jié),本是登高祈壽家人團聚的節(jié)日,而年過半百,滿身疾病,已經(jīng)“右臂偏枯耳半聾“的他卻面對處在戰(zhàn)亂之中的國家,面對萬里之遙的故鄉(xiāng),面對漫天飄灑的落葉,面對滾滾翻騰的江水,不禁百感交集,放聲高吟: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艱難苦恨滿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杯。
是的,那么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走近這位老人,走近他的生活,一起來欣賞1200多年前他為我們留下的這千古傳唱的著名詩篇《登高》(投影課題)
我們一起隨著音樂再來誦讀一遍?。ㄒ魳菲穑?/p>
指導誦讀
學習詩歌重在誦讀,誦讀能更好地領會詩的主旨,體會詩人所要表達的情感,更好地鑒賞詩歌。
那么怎樣才能誦讀得更好呢?(投影誦讀要領)
1、理性的把握:理解詩的作者,理解詩的內涵,必須走進作者的內心中去,文如其人,言為心聲。
2、感性的表現(xiàn):語音、語調、表情、動作、音樂
為了更好地誦讀我們就先來了解一下作者,然后具體分析一下這首詩。
誰能介紹一下杜甫的生平經(jīng)歷?
杜甫(712~770)唐代詩人。字子美。祖籍襄陽(今屬湖北),生于河南鞏縣。因曾居長安城南少陵,自稱“少陵野老”,后在成都被嚴武薦為節(jié)度參謀,檢校工部員外郎;后世稱之為杜少陵,杜工部。其詩深刻反映社會現(xiàn)實,因此被稱為“詩史”,他亦被稱為“詩圣”。
杜甫出生在“奉儒守官”并有文學傳統(tǒng)的家庭中,是著名詩人杜審言之孫。7歲學詩,15歲揚名。20歲以后可分4個時期。
一、玄宗開元十九年(731)至天寶四年(745),杜甫過著“裘馬清狂”的浪漫生活。曾先后漫游吳越和齊趙一帶。其間赴洛陽考進士失敗。天寶三年,在洛陽與李白結為摯友。次年秋分手,再未相會。杜甫此期詩作現(xiàn)存20余首,多是五律和五古,以《望岳》為代表。
二、天寶五年至十四年,杜甫困守長安,窮困潦倒。他不斷投獻權貴,以求仕進,但均無結果。直到天寶十四年十月,安史之亂前一個月,才得到小小的參軍之職。仕途的失意困頓和生活的饑寒交迫使他比較客觀地認識到了統(tǒng)治者的腐和人民的苦難,使他逐漸成為一個憂國憂民的詩人。創(chuàng)作發(fā)生了深刻、巨大的變化。
三、肅宗至德元年(756)至乾元二年(759),安史之亂最盛。杜甫也盡歷艱危,但創(chuàng)作成就很大。長安陷落后,他北上靈武投奔肅宗,但半路被俘,陷賊中近半年,后冒死從長安逃歸鳳翔肅宗行在,受左拾遺。不久因直諫忤旨,幾近一死。長安收復后,回京任原職。758年5月,外貶華州司功參軍,永別長安。759年,對政治感到失望的杜甫辭官,于年底到達成都。
四、肅宗上元元年(760)至代宗大歷五年(770)11年內,杜甫在蜀中八年,荊、湘三年。760年春,他在成都浣花溪畔建草堂,并斷續(xù)住了五年。765年,嚴武去世,杜甫失去憑依,舉家離開成都。開始了“漂泊西南天地間”的生活,時間多在船上度過。770年冬,杜甫死于長沙至岳陽的船上,年58歲。
寫作背景:
杜甫寫這首詩時,安史之亂已經(jīng)結束四年了,但地方軍閥們又乘時而起,相互爭奪地盤,社會仍是一片混亂。在這種情勢下,他只得繼續(xù)“漂泊西南天地間”,在“何日是歸年”的嘆息聲中苦苦掙扎。時代的艱難,家道的艱辛,個人的多病和壯志未酬,再加上好友李白、高適、嚴武的相繼辭世——所有這些,像濃云似的時時壓在他的心頭,他為了排遣郁悶抱病登臺。
分析鑒賞:
有人認為杜甫的《登高》是“古今七律之冠”,那么,它在藝術表現(xiàn)方面有什么獨到之處?(大家討論)
分析:從藝術表現(xiàn)角度上看,本篇的獨到之處至少有如下兩點:
一是對偶工穩(wěn),音調鏗鏘,瑯瑯上口。全詩八句皆對。詩一開頭就以對仗領起,對得自然、工整,尾聯(lián)兩句的對偶一般兩種看法,一種認為“苦”做甚,極講,詩副詞,與對句的“新”正好相對,“繁”和“霜”是使動用法;一種認為尾聯(lián)屬寬對,只“苦恨”與“新?!安粚?。這種結構上井然有序的排列,不僅符合于美學上的所謂均齊,給人以一種神清目爽整飾對稱的美感,而且使全詩曲折頓挫,在抑揚有致的韻調中,表達出詩人需要抒發(fā)的感情。
同時詩中又多用雙聲迭字,旋律優(yōu)美,音節(jié)和諧,大大加強了詩的音樂美。如尾聯(lián)“艱難苦恨”四字,在句法上是并列結構,在聲調上卻具有抑揚頓挫四聲的特色,讀時應一字一頓;“潦倒”“新?!睘殡p聲迭韻,在聲調上又有“上”“平”之分,故音節(jié)顯得特別鏗鏘嘹亮,讀時應兩字一頓。“繁霜鬢”對“濁酒杯”,其聲調的.妙用,也在所謂“抑揚抗墜之間”。讀者密詠恬吟,就能在深沉重濁的韻調之中,體味出詩人顛沛流離的痛苦心情。
二是情景交融,筆法錯綜變化卻又相互照應。前四句寫景,后四句抒情,落筆的角度雖然不同,但都圍繞著詩的中心——“悲秋”。在寫景之中,又有聲(風聲猿啼聲)有色(沙白渚清),有動(鳥飛葉落)有靜(沙渚),有局部景(首聯(lián)),有整體景(頷聯(lián))。而且一三兩句相承接,都是寫山景;二四兩句相承接,都是寫江景。
在抒情上,頸聯(lián)的“萬里”與“百年”又與頷聯(lián)的“無邊”與“不盡”相互應,從時空兩處著筆,由異鄉(xiāng)漂泊寫到多病殘生;尾聯(lián)從白發(fā)日多,因病停杯,歸結到時世艱難是潦倒不堪的根源。而且五、七兩句相承接,都是寫悲苦;六、八兩句相承接,都是寫多病。因“悲秋”而勾引起“苦恨”,因“多病”而造成“停杯”,在詩的內容上又是互相緊密聯(lián)系的。全詩情景交融,渾然一體,中間雖有如此豐富的內容,如此復雜的感情,但筆勢卻一氣直下,造成了一個既有變化又和諧統(tǒng)一的藝術整體。
宋人羅大經(jīng)評論此詩頸聯(lián)曰:十四字之間含有八意:萬里,地之遠也;秋,時之慘也;作客,羈旅也;常作客,久旅也;百年,暮齒也;多病,衰疾也;臺,高迥處也;獨登臺,無親朋也。又可見其筆法之凝練。
在理解的基礎上,再來誦讀此詩。
指名背誦。
學以致用:
律詩,我們從小至今也學了很多首了,從理論上我們對詩歌的寫法也做了分析指導,那么下面我們就該牛刀小試一下了吧!
自行創(chuàng)作律詩一首,題目自擬,內容不限。要力求符合律詩的平仄押韻、起承轉合,要求格調清新向上,不做無病呻吟。
布置作業(yè):
1、背誦《登高》
2、修改自行創(chuàng)作的律詩。
登高教案(篇6)
教學目標
1.整體把握詩歌,體會詩人沉郁苦痛的思想感情。
2.誦讀并改寫詩歌,學習杜詩語言凝練內涵豐富的特點。
3.賞析情景交融、氣象恢宏的藝術特點。
教學重點、難點
1.賞析首聯(lián)中的意象為本文奠定的沉郁悲涼的基調。
2.賞析情景交融、氣象恢宏的藝術特點。
教學課時:1課時
教學步驟:
一、導入新課
1.創(chuàng)作背景
重陽節(jié),是登高祈求長壽的節(jié)日??啥鸥@位老人,一生坎坷,窮愁潦倒,似乎已經(jīng)走到了生命的冬季。而且此時,國家正處在戰(zhàn)亂之中,他遠離家鄉(xiāng),孤獨地一個人在外漂泊。當時杜甫身居夔州,已經(jīng)五十六歲,長期顛沛流離的生活,加之心情抑郁憂憤,致使詩人身患重病。重陽登高,老人百感千愁涌上心頭,面對萬里江天,面對孤獨的飛鳥,面對衰敗的枯樹,無心游賞,觸景傷懷,寫下了這千古傳唱的詩篇《登高》,抒發(fā)了自己的內心的無限悲苦。
2.作品特點:
這是一首七言律詩,屬于近體詩。在章法上,它突破了一般律詩只有中間兩聯(lián)對偶的寫法,而是四聯(lián)皆對偶,被譽為“古今律詩第一”。
二、自讀全詩
1.誦讀課文
先聽配樂朗誦錄音,再正音正字,然后誦讀課文。
2.注音
渚(zhǔ)清作(zu)客霜鬢(bìn)濁(zhuó)酒
3.詞語注解①渚:水中的小洲。②落木:落葉。
③蕭蕭:落葉紛紛的肅殺凄涼景象。
④作客:客居他鄉(xiāng)。
⑤百年:猶言一生。
⑥潦倒:猶言困頓,衰頹。
⑦苦恨:甚恨,心中的恨事很多。
⑧繁霜鬢:形容兩鬢頭發(fā)斑白。
⑨新停:剛停。這時杜甫正因病剛剛戒了酒。
⑩濁酒:未過濾的水酒。
4.詩歌翻譯
風急天高猿嘯哀,——風急天高猿猴啼叫顯得十分凄清,
渚清沙白鳥飛回?!迳嘲椎暮又奚峡諝w鳥在飛旋。
無邊落木蕭蕭下,——無邊無際的落葉在蕭蕭地飄落,
不盡長江滾滾來?!魈什幌⒌拈L江水在滾滾地奔來。
萬里悲秋常作客,——離家萬里面對秋景悲嘆自己常年漂泊他鄉(xiāng),
百年多病獨登臺。——一生多病今天在寒秋中獨自登臨高臺。
艱難苦恨繁霜鬢,——艱難困頓可恨白發(fā)長滿了雙鬢,
潦倒新停濁酒杯?!】嗔实怪缓猛A藵渤畹木票?。
三、自主賞析
1.整體感知
提問:這是一首寫景抒情詩,從景和情兩方面看,全詩是怎樣的內容層次?
明確:全詩分兩層:
前四句寫景,描繪了一幅雄渾高遠而又凄清悲涼的秋景。
后四句抒情,抒發(fā)了詩人感時傷世的愛國情感和長年飄泊的孤苦愁緒。
2.自主鑒賞。(給每聯(lián)寫一段不少于100字的賞析短文)
首聯(lián)兩句,描寫天高風急、秋氣肅殺、猿啼哀嘯、清清河洲、白白沙岸、鷗鷺低空回翔的景象,指明了時節(jié)和環(huán)境,渲染了濃郁的秋意,構成一幅登高遠壯闊而又蒼涼蕭瑟的秋景圖畫,為全詩定下了哀婉凄涼的基調。對仗工穩(wěn),句法嚴謹,語言極為凝練。
頷聯(lián)從大處落筆,仰頭寫山景:落葉飄零,無邊無際,紛紛揚揚,蕭蕭而下;俯視寫江景:奔流不盡的長江,洶涌澎湃,滾滾奔騰而來。不僅使人聯(lián)想到落木窸索之聲,長江洶涌之狀,也無形中傳達出韶光易逝,壯志難酬的悲愴。同時讓人想到生命的消逝與有限,宇宙的無窮與永恒。透過沉郁而又高昂的精工對句,顯示著詩人出神入化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銀行從業(yè)資格證復習技巧2025年試題及答案
- 銀行從業(yè)資格證入門2025年試題及答案
- 2024年陽江陽春市教職員招聘筆試真題
- 國際金融理財師考試投資知識更新試題及答案
- 小語種證書考試新的發(fā)展趨勢試題及答案
- 畜牧師職稱考試價值觀塑造試題及答案
- 2024年畜牧師考試的學習進度安排與反饋機制試題及答案
- 畜牧技術崗位的職業(yè)技能分析試題及答案
- 提升小語種寫作技巧考試試題及答案
- 重要財務指標的解讀試題及答案
- 【MOOC】跨文化交際-蘇州大學 中國大學慕課MOOC答案
- 九宮數(shù)獨200題(附答案全)
- 建設工地治保維穩(wěn)工作專項檢查表
- 高國卿《項脊軒志》說課
- 產(chǎn)品召回控制程序
- GB∕T 23524-2019 石油化工廢鉑催化劑化學分析方法 鉑含量的測定 電感耦合等離子體原子發(fā)射光譜法
- 《手機短視頻:策劃拍攝剪輯發(fā)布》第4章 手機短視頻的拍攝方法
- Q∕SY 1134-2014 產(chǎn)品駐廠監(jiān)造規(guī)范
- 堤防工程設計規(guī)范
- 高處作業(yè)審批表
- 超聲波洗碗機的設計(全套圖紙)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