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課后達標檢測[學生用書P221(獨立成冊)]一、判斷題(正確的在題后括號內寫T,錯誤的寫F)1.(2020·杭州余杭檢測)尊重文化多樣性要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則。(T)2.文化多樣性是人類文明進步的重要動力。(T)3.(2020·金華十校聯考)慶祝民族節(jié)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T)4.對那些失傳的古老民族文化,沒有必要進行搶救和保護,應當順其自然地讓它們被歷史淘汰。(F)5.現代傳媒豐富和擴展了中華餐飲文化的內涵。(F)二、選擇題(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6.清明節(jié)是中國最重要的傳統(tǒng)節(jié)日之一。清明節(jié)的習俗除了講究禁火、掃墓,還有踏青、蕩秋千、蹴鞠、打馬球、插柳等一系列風俗體育活動。這種習俗世代傳承,距今已有2500多年的歷史。由此可見()①民族節(jié)日是一個國家歷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標志②民族節(jié)日是一個民族歷史文化的長期積淀③各民族文化異彩紛呈④中華文化源遠流長A.①② B.①③C.②④ D.③④解析:選C。清明節(jié)是中華民族歷史文化的長期積淀,慶祝民族節(jié)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②符合題意;清明節(jié)習俗世代傳承,距今已有2500多年的歷史,這體現了中華文化源遠流長,④符合題意;文化遺產是一個國家歷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標志,①說法錯誤;③與材料不符;故選C項。7.徽派古村落,依山造屋,傍水結村,推窗見河,開門走橋,順自然顯人文。類似這樣特色鮮明的古村落各地都有。我們必須保護好這些古村落,因為()①古村落承載的鄉(xiāng)土棲居方式已經成為多數人的選擇②各具特色的古村落展現了文化的多樣性③古村落對于研究人類文明演進具有重要意義④保護好古村落有助于全盤繼承中國傳統(tǒng)文化A.①② B.②③C.③④ D.①④解析:選B。本題考查文化的多樣性以及保護文化遺產的意義。題眼是“特色鮮明的古村落各地都有”。保護特色鮮明的古村落有利于展現文化的多樣性,也有利于研究人類文明的演進,②③正確,選B項;①不符合現實,排除;傳統(tǒng)文化有精華也有糟粕,不能“全盤繼承”,④錯誤。8.習近平總書記曾對文物工作作出重要指示。他強調,保護文物功在當代、利在千秋。這一指示是基于()①文化遺產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②文物是展現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重要標志③文物承載燦爛文明,傳承歷史文化④文物是加強精神文明建設的深厚滋養(yǎng)A.①② B.①③C.②③ D.③④解析:選D。慶祝民族節(jié)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①說法錯誤;傳統(tǒng)建筑是展現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重要標志,②說法錯誤;③④正確且符合題意。9.精湛絕倫、底蘊深厚的木拱橋傳統(tǒng)營造技藝,琴瑟齊鳴、管弦和諧的南音等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以其獨特的魅力贏得了世人的青睞。不過有人認為,一些面臨失傳的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應當順其自然地讓它們被歷史淘汰。對此,正確的態(tài)度是()A.反對,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可保持世界文化的一致性B.贊同,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為特定的階級和階層服務C.反對,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能增強民族的文化認同感D.贊同,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是特定歷史條件下的產物解析:選C。本題考查文化遺產的作用。題眼是“以其獨特的魅力贏得了世人的青睞”“應當順其自然地讓它們被歷史淘汰”。材料中的觀點明顯忽視了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地位和作用,所以我們的態(tài)度應當是反對,直接排除掉B、D兩項;A項“保持世界文化的一致性”的說法錯誤,與世界文化多樣性相悖;文化遺產是一個國家和民族歷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標志,能夠增強民族的文化認同感,C項符合題意。10.B市將網絡直播與傳統(tǒng)戲曲結合,使年輕一代足不出戶即可體味國粹之美、非遺之妙、民樂之雅。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借助網絡直播平臺“圈粉”年輕一代,說明了()A.大眾傳媒是重要的文化傳播媒介B.科技進步是文化發(fā)展的重要因素C.文化創(chuàng)新要立足于優(yōu)秀的傳統(tǒng)文化D.傳統(tǒng)文化要在繼承的基礎上發(fā)展解析:選A。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借助網絡直播平臺“圈粉”年輕一代,說明了大眾傳媒能夠最大程度地超越時空的局限,匯集來自世界各地的信息,日益顯示出文化傳遞、溝通、共享的強大功能,已成為文化傳播的主要手段,A正確;B、D與題意不符,不選;文化創(chuàng)新要立足于社會實踐,C錯誤,排除。11.(2020·寧波選考適應性考試)目前,微信已覆蓋90%以上的智能,并成為人們日常交流不可或缺的工具。這種現象表明()A.新的傳媒的發(fā)展推動著社會的發(fā)展B.大眾傳媒已成為文化傳播的主要手段C.新傳媒的出現意味著舊傳媒的消失D.微信是一種更為直接的文化傳播方式解析:選B。微信成為人們日常交流不可或缺的工具,表明大眾傳媒已成為文化傳播的主要手段,B符合題意。題目沒有涉及社會的發(fā)展,A排除;新傳媒的出現,并不意味著舊傳媒的消失,C錯誤;各國之間互派留學生和訪問學者,是一種更為直接的文化傳播方式,D錯誤。12.李克強總理在中日韓工商峰會上致辭時以石鍋拌飯妙喻中日韓關系:拌飯中雖然包含不同食材,但可以合作,和諧共生,這妙喻可延伸到中日韓文化可和諧共生。中日韓的文化可和諧共生主要說明()①文化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②各民族文化都有自己的個性和特征③要培育、發(fā)展好本民族文化④不同民族文化具有共性和普遍規(guī)律A.①③ B.③④C.②③ D.①④答案:D13.栩栩如生的剪紙、巧奪天工的刺繡、自由翱翔的風箏、精美絕倫的掐絲……隨著近年來中國文化“走出去”腳步的不斷加快,中國傳統(tǒng)手工藝在海外贏得了大批“粉絲”。這說明()①中華文化已成為世界文化的主流②文化交流能促進中華文化的傳播③文化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④中華傳統(tǒng)文化為世界各國所認同A.①③ B.②④C.①④ D.②③解析:選D。隨著中國文化“走出去”,中國傳統(tǒng)手工藝在海外贏得了大批“粉絲”,說明文化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文化交流能夠促進中華文化的傳播,擴大中華文化的影響力,②③符合題意。①表述錯誤,④不符合事實。14.《旅游法》第十三條寫明,旅游者在旅游活動中應當遵守社會公共秩序和社會公德,尊重當地的風俗習慣、文化傳統(tǒng)和宗教信仰,愛護旅游資源,保護生態(tài)環(huán)境,遵守旅游文明行為規(guī)范。這一規(guī)定是基于()①國家尊重與維護文化的多樣性②尊重文化共性是實現世界文化繁榮的必然要求③民族文化是民族身份的標志④民族文化的韻味存在于文化個性之中A.①② B.③④C.①④ D.②③解析:選C。當地的風俗習慣、文化傳統(tǒng)和宗教信仰體現了文化的多樣性,文化多樣性是人類社會的基本特征,民族文化的韻味存在于文化個性之中,因此,新頒布的《旅游法》要求旅游者尊重當地的風俗習慣、文化傳統(tǒng)和宗教信仰,①④符合題意。尊重文化多樣性是實現世界文化繁榮的必然要求,②觀點錯誤。③與題干不構成因果關系。15.“綠動未來”環(huán)保公益眾籌平臺以互聯網為依托,匯聚環(huán)保力量,普及環(huán)保意識,實現環(huán)保夢想。這說明()①科技進步能夠促進環(huán)保知識傳播②現代技術能夠直接普及環(huán)保意識③大眾傳媒是現代文化傳播的手段④新傳媒的使用創(chuàng)新了公益活動的方式A.①②③ B.①②④C.①③④ D.②③④解析:選C。依托現代信息技術,大眾傳媒能夠最大程度地超越時空的局限,匯集來自世界各地的信息,日益顯示出文化傳遞、溝通、共享的強大功能,已成為文化傳播的主要手段,②說法錯誤。16.通過現代廣播、電視、衛(wèi)星、網絡等大量先進技術,奧運會的盛況迅速傳送到世界各地,人們了解奧運會、了解巴西的速度更快了。這說明()①文化通過一定的途徑和手段進行傳播②商業(yè)貿易是文化傳播的重要途徑之一③大眾傳媒是現代文化傳播的主要手段④人口遷徙是現代文化傳播的重要手段A.①② B.②③C.①③ D.①④答案:C17.《當盧浮宮遇見紫禁城》是中國第一部深入探索東西文化的紀錄片,該片用全球化的視野展現文化交流與碰撞,包容共同與差異,將思考隱于影像的絢爛之中,一經播出就受到觀眾的喜愛。從文化生活角度看,下列說法正確的是()①文化交流、借鑒與融合能夠促進文化創(chuàng)新②民族文化的個性要通過共性表現出來③文化是民族性與世界性的統(tǒng)一④消除文化差異是實現世界文化繁榮的必然要求A.②④ B.②③C.③④ D.①③解析:選D?!霸撈萌蚧囊曇罢宫F文化交流與碰撞,包容共同與差異,將思考隱于影像的絢爛之中,一經播出就受到觀眾的喜愛”,這表明文化是民族性與世界性的統(tǒng)一,不同文化之間的交流、借鑒與融合能夠促進文化創(chuàng)新,①③符合題意;民族文化的共性通過個性表現出來,②說法錯誤;尊重文化多樣性是實現世界文化繁榮的必然要求,④說法錯誤。18.好萊塢大片《神奇動物2》的上映,使源自中國神話的華麗猛獸——騶吾“人氣爆棚”,世界各地都有了它的“愛慕者”,還有一些網友因此對《山海經》等中國上古神話產生了興趣。這表明()①大眾傳媒是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徑②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③文化傳播能增強中華文化國際影響力④尊重差異才能保持文化的多樣性A.①② B.①④C.②③ D.③④解析:選C。題意強調通過電影讓中華文化走向了世界、增強了中華文化的國際影響力,②③正確;大眾傳媒是文化傳播的主要手段,①錯誤,排除。尊重文化多樣性,才能保持各民族文化間的差異,④錯誤,排除。三、綜合題19.《山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條例》規(guī)定,每年農歷臘月二十三至次年二月初二定為“非物質文化遺產月”。其間,各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文化主管部門,應當集中組織開展非物質文化遺產展演、展示等活動。內容包含傳統(tǒng)口頭文學以及作為其載體的語言,傳統(tǒng)美術、書法、音樂、舞蹈、戲劇、曲藝和雜技,傳統(tǒng)技藝、醫(yī)藥和歷法,傳統(tǒng)禮儀、節(jié)慶等民俗活動,傳統(tǒng)體育、游藝和其他非物質文化遺產。山東是非物質文化遺產大省。目前,全省共有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認定的“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8項,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173項,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60名,各類非物質文化遺產傳習所1100多個。(1)結合材料,說明山東省立法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文化意義。(2)請對山東省如何科學地實施文化遺產保護提出合理化建議。解析:本題第(1)問考查保護文化遺產的文化意義,可從維護世界文化的多樣性、傳承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增強文化軟實力等方面分析說明。第(2)問為“建議類”題目,實際上是考查保護文化遺產的措施,可從政府和公民角度提出合理化建議。答案:(1)①文化遺產是一個國家和民族歷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標志,是人類共同的文化財富。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山東省立法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不僅對于研究人類文明的演進具有重要意義,而且有利于維護世界文化的多樣性。②傳統(tǒng)文化具有鮮明的民族性,是維系民族生存和發(fā)展的精神紐帶。山東省立法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有利于傳承和弘揚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增強山東人民對中華文化的認同感。③山東省立法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有利于滿足山東人民的精神文化需求,增強山東省的文化軟實力。(2)①積極進行優(yōu)秀文化遺產的申報。②政府要增加投入,加大文化遺產保護力度。③公民要樹立文化遺產保護意識,自覺投入到文化遺產保護活動中去。20.“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為世界打開一扇了解中國的美麗窗口?!爸v好中國故事”,習近平是倡導者,也是踐行者。他堅持用“海外民眾樂于接受的方式、易于理解的語言,講述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從也門撤僑行動中的感人瞬間,到陜西梁家河村的今昔對比,他在不同國家的演講中別具智慧的講述,帶來一股外交新風,重塑著中國對外傳播新格局。在文化領域,越來越多的“中國故事”走出國門。電視劇《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專利申請的法律合規(guī)性與市場策略試題及答案
- 明確學習方法2025年鄉(xiāng)村全科執(zhí)業(yè)助理醫(yī)師試題及答案
- 關注2024年專利代理人考試的科目調整分析試題及答案
- 養(yǎng)殖企業(yè)面試題及答案
- 文化產業(yè)管理證書考試應對試題及答案的經驗心得
- 文職考試面試題及答案
- 衛(wèi)生管理能力評估報告試題及答案
- 醫(yī)師資格考試高分策略研究試題及答案
- 傳媒團隊面試題及答案
- 情商測試題大全及答案
- 國家移民管理局直屬事業(yè)單位公開招考24名工作人員【共500題含答案解析】模擬檢測試卷
- 自救互救和創(chuàng)傷急救培訓課件
- 小白兔拔蘿卜課件
- 2023年河南推拿職業(yè)學院單招考試面試模擬試題及答案解析
- 警械的正確使用以及法律適用課件
- 高頻變壓器外觀檢驗標準課件
- 火災調查 學習指南
- 2021年新湘教版九年級數學中考總復習教案
- EGS002:EG8010+IR2110m正弦波逆變器AD16電路圖印制板圖
- 試析水穩(wěn)填充大粒徑碎石基層的全過程施工工藝
- 廣東省行政執(zhí)法資格考試題庫(共80頁)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