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修園醫(yī)學著作的整理與整理_第1頁
陳修園醫(yī)學著作的整理與整理_第2頁
陳修園醫(yī)學著作的整理與整理_第3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陳修園醫(yī)學著作的整理與整理

陳秀園(1753-1823)和他的祖先。他來自福建省長樂市。他是清朝的著名藝術家。陳修園熱愛祖國醫(yī)學,以繼承、發(fā)揚這一寶貴的民族文化遺產為己任,孜孜不倦為之奮斗終身。他善于繼承整理古典醫(yī)籍,功力深厚,涉獵廣泛,并搏取眾長,結合個人實踐經驗,因而自成一家。著述頗多,但業(yè)經肯定者僅《南雅堂醫(yī)書全集》(即《陳修園醫(yī)書十六種》170萬字左右),包括《靈素節(jié)要淺注》十二卷,《金匱要略淺注》十卷,《神農本草經讀》、《醫(yī)學三字經》、《時方妙用》、《景岳新方砭》、《女科要旨》各四卷,《傷寒論淺注》、《金匱方歌括》《傷寒醫(yī)訣串解》、《傷寒其方歌括》、《長沙方歌括》各六卷,《醫(yī)學實在易》、《醫(yī)學從眾錄》各八卷,《時方歌括》二卷,《十藥神書注解》一卷,該版本流行甚廣,經久不衰。筆者在研究校注《陳修園醫(yī)學全書》之余,深感陳修園整理古醫(yī)籍思路頗有特色,值得效法,因此,不揣簡陋,歸納如下,以冀拋磚引玉。陳修園方證論思想具有三大特點陳修園注疏中醫(yī)典籍的一個重要方法,是采取頗具特色的襯注法。如《靈素節(jié)要淺注》、《傷寒論淺注》、《金匱要略淺注》等都是采用獨特的襯托方式,以演釋條文。其特點是在正文之下注以小字,原文與注文協(xié)調一致,既可連讀,又可分讀,文字流暢,語言通俗,確實起到襯托明快的作用。例如:在《傷寒論淺注》中,對太陽病首條脈證提綱證的襯注是:“太陽(主人身最外一層,有經之為病,有氣)之為病(主于外,則)脈(應之而)浮,(何以謂經?《內經》云:太陽之脈連風府,上頭項,挾背,抵腰,至足,循身之背,故其為病)頭項強痛。(何以謂氣?《內經》云:太陽之上,寒氣主之。其病有因風而始惡寒者,有不因風而自惡寒者雖有微甚),而(總不離乎)惡寒。由此可見陳修園的注疏有義精、理透、文暢的三大特點。正如陳修園在《傷寒論淺注·凡例》所謂:“此書原文中,襯以小注,只求經旨明暢,絕不敢騖及高遠,致學者有涉海問津之嘆。唯是漢文語短味長,往往于一二虛字中寓其實理,且于無字中運其全神。余襯以小注,各家之精華,約之于一言一字,讀者最宜于此處著眼?!标愋迗@的襯注,的確起到畫龍點晴的作用,使經典醫(yī)著古奧隱微之處,達到“一目了然,則難讀的易懂矣”的目的。(《女科要旨·卷四》)值得指出的是,陳修園的注釋中,多有創(chuàng)見,可惜未能引起人們的足夠重視。如上述太陽病脈證提綱證的襯注,指出太陽病有經病、氣病的區(qū)別。只有深入研究仲景六經辨證的要旨,融入個人臨床心得的真知,才有這樣言簡意賅的創(chuàng)見,陳氏既發(fā)揮了傷寒學說,也有益于后學。其他如《靈素節(jié)要淺注》、《神農本草經讀》等,在陳氏夾注的字里行間,多有吉光片羽,可見,陳修園往往通過注釋的方式,委婉地陳述自己的見解,我們應從字里行間潛心研究這些創(chuàng)見,才能提煉陳修園學術思想的精華。論“傷寒”分經審證眾所周知,中醫(yī)經典著作,文義古奧,初學者遇此,確有困難。陳修園深知其理,用刪繁就簡的方法,加以歸類分析,使之返博為約。例如,陳氏的《靈素節(jié)要淺注》采用分類研究的方法,有選擇地將《靈樞》、《素問》的內容按不同性質分為道生、臟象、經絡、運氣、望色、聞聲、問察、審治、生死、脈診、病機等十一類。不僅襯以小注,并繪制十二經圖形。使學者能深入淺出地理解《內經》精神,反映了陳氏擅長歸類分析的一面。陳修園在編著《傷寒論淺注》之后,又考慮到“凡三百九十七法,依法條晰,期于明白易曉,而又慮學者未能融會貫通而得其要旨也。不揣固陋,復為綜貫衍繹,名曰《傷寒醫(yī)訣串解》”(《傷寒醫(yī)訣串解·自序》),該書以《內經》理論為依據(jù),以標本中氣、經絡學說為基礎,采用分經審證的方法,把《傷寒論》各篇條文,按不同的內容分若干段落進行分析,例如:太陽病分為經證、腑證和變證三大類;陽明病分經證和腑證兩大類;少陽病亦從經證與腑證分類;太陰病有從陰化從陽化兩方面;少陰病從水化而為寒證,從火化而為熱證兩途;厥陰從熱化者多,從寒化者少。這樣,既說明了條文之間的相互聯(lián)系和區(qū)別,又指出了辨證要點,使學者能融會貫通而得其要旨。如上所述,陳修園擅長歸類分析經典著作,使其返博為約,其方法值得借鑒。從汗虛安之機,《清陳修園歌括》陳修園為了初學者便于記憶背誦,盡快入門,在《長沙方歌括》、《金匱方歌括》、《傷寒真方歌括》、《時方歌括》等醫(yī)著中,把經典著作的原文、方藥、主治、功能等用詩歌的體裁,編成便于誦讀的歌括,讀起來瑯瑯上口,易讀易記,這又是陳修園整理古醫(yī)籍的一大特色。例如:《傷寒真方歌括》桂枝湯歌曰:“發(fā)熱自汗是傷風,桂草生姜芍棗逢;頭痛項強浮緩脈,必須稀粥合成功?!甭辄S湯歌曰:“太陽脈緊喘無汗,身痛腰疼必惡寒;麻桂為君甘杏佐,邪從汗散一時安?!边@種歌括將病機,脈證、方藥、乃至服法,全面概括無遺,而重點在脈證、方藥。《長沙方歌括》桂枝湯歌曰:“項強頭痛汗憎風,桂芍生姜三兩同,棗十二枚甘二兩,解肌還藉粥之功?!甭辄S湯歌曰:“七十杏仁三兩麻,一甘二桂效堪夸,喘而無汗頭身痛,溫覆休教粥到牙。”這種歌括重點在藥物組成、分兩、煮法、服法,兼顧脈證。《長沙方歌括》和《傷寒真方歌括》都是編寫《傷寒論》方歌。兩種歌括有異曲同工之妙,而無重復之嫌,使讀過原文者,再輔以歌括,自能融會貫通,指導臨床。又如《金匱方歌括》甘草瀉心湯歌曰:“傷寒甘草瀉心湯,卻妙增參三兩匡,彼治痞成下利甚,此醫(yī)狐惑探源方?!薄督饏T要略》的甘草瀉心湯與《傷寒論》的甘草瀉心湯所不同的是多一味人參(三兩),故曰:“傷寒甘草瀉心湯,卻妙增參三兩匡。”《傷寒論》甘草瀉心湯是治療胃虛痞利俱甚之證,達到和胃補中,降逆消痞目的,《金匱要略》甘草瀉心湯是治狐惑病,共奏清熱化濕,安中解毒,故謂:彼治痞成下利甚,此醫(yī)狐惑探源方”。同名方在不同著作中由于方藥組成不同,功用因而迥異,陳氏適得其要地以對偶手法裁剪,涇渭分明。無怪乎有人贊譽陳修園的文章“連篇累牘而不繁,寥寥數(shù)語而不漏”??傊?陳修園的歌括言近旨遠,云蒸霞蔚,醫(yī)文并茂,雅俗共賞。陳修園的著作流傳甚廣,與此不無關系。陳修園的觀點陳修園研究古醫(yī)籍,并不限于整理、注疏,更可貴地在于能深入研究各醫(yī)家學術思想,采擷精華。從《醫(yī)學三字經》來看:“醫(yī)之始,本岐黃?!鹅`樞》作,《素問》詳?!峨y經》出,更洋洋。越漢季,有南陽,六經辨,圣道彰,《傷寒》著,《金匱》藏,垂方法,立津梁?!绷攘葦?shù)句,但卻完整地展示了祖國醫(yī)學源流史。由此可見陳修園尊崇《內經》,獨尊張仲景的學術淵源。對于仲景以下的醫(yī)家陳修園一分為二,有褒有貶。有些論著雖然言詞過激,但在尊經義,重考據(jù)之風盛行的清代,活躍了學術爭鳴氣氛,而且對糾正醫(yī)界時弊,起到一定作用。對金元四大家的評價:李東垣“重脾胃,……雖未醇,亦足貴。”劉河間,“專主火,……一二方,奇而妥?!敝斓は昂迸c儔,陰宜補,陽勿浮;雜病法,四字求?!睆堊雍汀爸鞴テ?中病良,勿太過?!弊詈罂偨Y:“四大家,聲名噪。”可見,陳修園能一分為二地評價金元四大家,褒多于貶,這也是實事求是的態(tài)度。對明清諸醫(yī)家的評價:“詳而備,王肯堂”;“診脈法,瀕湖昂”。說明陳氏對《證治準繩》、《瀕湖脈學》極其贊許。對李中梓,張石頑、張景岳,有褒有貶,也承認“數(shù)子者,各一長”這就是善于總結醫(yī)家學術精華的表現(xiàn)。《醫(yī)學從眾錄》、《女科要旨》等書,就是擷取諸大家著作,加以整理發(fā)揮而成。陳氏始終認為,各家雖有不足之處,而他們的醫(yī)著中“獨得之妙,亦復不少”(《醫(yī)學從眾錄·自序》)應該“知其所長,擇其(善)而從之?!笨v觀《陳修園醫(yī)學全書》,可見陳修園縱評各家,自仲景之下,歷述王叔和、巢元方、孫思邈、王燾、劉河間、李杲、張從正、朱丹溪、陳自明、薛己、王肯堂、李時珍、張景岳、趙獻可、李中梓、沈金鰲、張路玉、喻昌、徐忠可、葉天士、楊士瀛、張志聰、高士宗、尤在涇、程鐘齡、武之望諸大家的主要成就,至于引用歷代醫(yī)家有關《傷寒論》、女科的論述等更是數(shù)不勝數(shù),陳修園對中醫(yī)醫(yī)籍鉆研之精,涉及之廣,故有人贊曰“東皋制藝慎修醫(yī),萬頃汪洋孰望涯”(《女科要旨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