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姓名:_________________學號:_________________班級:_________________學校:_________________ 密封線 姓名:_________________學號:_________________班級:_________________學校:_________________ 密封線 密封線 高二語文期末試卷題號一二三四五六閱卷人總分得分注意事項:1.全卷采用機器閱卷,請考生注意書寫規(guī)范;考試時間為120分鐘。2.在作答前,考生請將自己的學校、姓名、班級、準考證號涂寫在試卷和答題卡規(guī)定位置。
3.部分必須使用2B鉛筆填涂;非選擇題部分必須使用黑色簽字筆書寫,字體工整,筆跡清楚。
4.請按照題號在答題卡上與題目對應(yīng)的答題區(qū)域內(nèi)規(guī)范作答,超出答題區(qū)域書寫的答案無效:在草稿紙、試卷上答題無效。A卷(第I卷)(滿分:100分時間:120分鐘)一、論述類文本閱讀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題。①在文學報道領(lǐng)域,舒晉瑜的名字是一塊響亮的招牌。從業(yè)二十多年來,舒晉瑜堅守在文學現(xiàn)場,與作家、詩人、學者交心,同時又如貓頭鷹般冷靜而敏銳地洞察著文壇冷暖,寫出了眾多膾炙人口的人物特寫、深度訪談和新聞報道。她把視線從作家延展到學者這一更具寫作難度的對象上,描摹還原出周有光、馬識途等29位名家大家的人生旅痕、思想歷程與文化情懷,結(jié)集成《風骨:當代學人的追憶與思索》(下稱“《風骨》”)。②寫人難,寫學者、作家更難。舒晉瑜面臨的挑戰(zhàn)有三:他們的著述體大思精,如何理清其中脈絡(luò),并用深入淺出的語言進行呈現(xiàn)?除了早年的曲折經(jīng)歷,他們的生活多是靜態(tài)的書齋求索,如何寫得生動可感?不同于對話體的你來我往,作為單篇文章,人、事、思想、情懷等如何在敘述中有機呈現(xiàn),讓各種要素如鹽入水?這些都考驗著作者的敘事藝術(shù)。③在《風骨》中,舒晉瑜通過精準地點題、巧妙地設(shè)置篇章體例、合理地剪裁寫作素材,克服了這些困難。④拿到書后翻看目錄,一眼可見的不僅是那些燦若星辰的名字,更有名字后舒晉瑜頗費思量的標題。如“我的觀點在人家看來太新潮”,寫出了百歲老人周有光“茍日新,日日新”的特點;“我的生活字典里沒有投降二字”,寫出了馬識途既是作家學者,又是戰(zhàn)士;“即使像螞蟻爬,也要寫下去”,凸顯宗璞對寫作《野葫蘆引》的執(zhí)著不棄;“全天候的詩歌愛好者和習作者”,強調(diào)邵燕祥與詩歌的須臾不可分離……作者沒有從寫作對象的學術(shù)成就和創(chuàng)作實績?nèi)胧?,而是從他們的性格特質(zhì)和精神氣質(zhì)入手,這就把與普通人頗有距離的名家大家拉到了讀者面前。⑤在每一章開頭,作者用采訪手記的形式記敘了自己與采訪對象的交往,并以第一視角呈現(xiàn)出對其特質(zhì)的觀察。如在“草嬰:像小草,更像戰(zhàn)士”一章的采訪手記中,舒晉瑜寫2015年8月自己冒雨到上海華東醫(yī)院看望草嬰:“他正熟睡,面容蒼白平靜。我心里突然有一種沖動,想握住老人露在薄被外的雙手。正是這雙手,自1942年起陸續(xù)為中國讀者介紹了眾多蘇俄作品,從肖洛霍夫到托爾斯泰,這雙手,為中國讀者推開了俄羅斯文學的窗戶。”短短幾句話,勾勒出時間的景深,一位飽經(jīng)滄桑的俄羅斯文學盜火者的形象呼之欲出?!讹L骨》中涉及的主人公有29位,如何執(zhí)牛耳而抓要害,寫出千人千面,而非千人一面?舒晉瑜恐怕是受到《世說新語》的啟發(fā)。書中記載,人問顧愷之,為何畫人不點晴?答曰:“四體妍蚩,本無關(guān)于妙處,傳神寫照,正在阿堵中?!倍鹿?jié)的標題和采訪手記,正是《風骨》一書的點睛之筆。⑥在編織素材和記述行文上,舒晉瑜做到了三重“互見”,一是同異互見,二是文史互見,三是生熟互見。⑦所謂“同異互見”,是說書中人物的刻畫摹寫是于同中見異,于異中見同。譬如都是翻譯家,許淵沖、草嬰、居岸等人,在作者筆下,既有個性,又有相同的一面。許淵沖的特點是追求極致、有個性;草嬰的特點是富于人道主義情懷,強調(diào)對譯作中的人物飽含感情;屠岸的特點是強調(diào)不同批評觀的碰撞闡發(fā),要有“聞過則喜”的精神。但他們又都以真善美為最高的價值追求,都把翻譯作為自己的終身志業(yè),都秉持獨立之精神,有著共同的知識分子氣質(zhì)。⑧在講述書中人物的生活史、學術(shù)史、創(chuàng)作史的過程中,作者時而穿插一段歷史史實,時而引用一段傳主原話,時而穿插一段軼聞趣事,時而點綴一段親歷見聞,既有歷史還原,又有散文、小說之筆法,具有一般人物特寫所沒有的文學性,可視作“文史互見”。如寫馬識途接受美洲華人作家協(xié)會為其領(lǐng)發(fā)的“終身成就獎”時,竟然說自己的一生沒有什么終身成就,只有終身遺憾。原來,作者先抑后揚,這遺憾正是作家一直忙于革命、建設(shè),而罕有時間和精力去實現(xiàn)自己的文學理想。⑨《風骨》中收錄的名家大家,多是如雷貫耳的大人物,很多都在報刊網(wǎng)絡(luò)中高頻率出現(xiàn)過,如何于熟悉中見陌生,考驗作者的功力;而對于那些默默求索、社會知名度并沒那么高的人物,又要于陌生中見熟悉。這種“生熟互見”也是舒晉瑜的敘事特色之一。譬如馮其庸是著名紅學家,主持《紅樓夢》的校注工作,新校本由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后,暢銷幾十年。讀者印象里,馮是以紅學家名世,但舒晉瑜卻并未止步于此,而是挖掘了他在考證玄奘東歸古道、多次深入甘肅和新疆的戈壁沙漠進行學術(shù)調(diào)查的經(jīng)歷。從已知到未知看似跨度很大的研究,卻都與馮其庸“重視文獻記載,重視地面遺跡的調(diào)查,重視地下挖掘的新資料”的研究方法有關(guān),彰顯了他重實踐的學風。⑩在舒晉瑜娓娓道來的講述中,當代學人的思想地形圖呈現(xiàn)在我們面前。循人見精神,盡管書中的不少老人已經(jīng)作古,我們依然可以從作者的講述中,聽到他們留下的空谷足音,看見中華文脈傳承中的光風霽月。(摘編自張鵬禹《一部摹寫當代學人風儀與襟抱的用功之作》)1.下列對文本第①段和第⑩段有關(guān)語句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A.“舒晉瑜的名字是一塊響亮的招牌”,“響亮的招牌”形象地說明了舒晉瑜在文學報道領(lǐng)域知名度之高。B.“如貓頭鷹般冷靜而敏銳地洞察著文壇冷暖”,這一比喻揭示了舒晉瑜對文壇冷暖有冷靜而敏銳的洞察力。C.“當代學人的思想地形圖呈現(xiàn)在我們面前”,用地形圖比喻當代學人的思想,體現(xiàn)他們思想的豐富多樣。D.“聽到他們留下的空谷足音,看見中華文脈傳承中的光風霽月”,兩個成語概括了《風骨》中人物的閱歷。2.下列對文本相關(guān)內(nèi)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風骨:當代學人的追憶與思索》是一部由舒晉瑜完成的合集,描摹還原出29位名家的人生旅痕、思想歷程與文化情懷。B.文章第②段介紹了舒晉瑜寫作《風骨:當代學人的追憶與思索》時面臨的三大挑戰(zhàn),第③段領(lǐng)起下文④到⑨段的內(nèi)容。C.《風骨:當代學人的追憶與思索》對29位知名人物軼聞趣事的穿插,既能體現(xiàn)人物學術(shù)精神的一個側(cè)面,又增強了可讀性。D.知名度高的人物寫出其陌生感,知名度不高的人物寫出其熟悉感,這是《風骨:當代學人的追憶與思索》的一大敘事特色。3.根據(jù)文本內(nèi)容,下列說法正確的一項是(
)A.舒晉瑜將寫作對象從作家延展到學者,體現(xiàn)了她勇于迎接挑戰(zhàn)、迎難而上的精神。B.舒晉瑜從《世說新語》中顧愷之畫人不點睛一事中得到啟發(fā),設(shè)置了章節(jié)的標題。C.現(xiàn)實中許淵沖等翻譯家無法異中見同,但舒晉瑜卻能發(fā)現(xiàn)并表現(xiàn)他們相同的一面。D.舒晉瑜深入文學現(xiàn)場,是其《風骨:當代學人的追憶與思索》取得成功的根本原因。4.寫“改革文學”的旗手蔣子龍,作者并未平鋪直敘,從他的少年時代講起,而是如異峰突起般上來先講了1975年《機電局長的一天》發(fā)表后遭遇的“檢查風波”,蔣子龍固執(zhí)己見的“硬骨頭”風格如溢目前。
有人認為這一事例應(yīng)該放在第⑧段中最好,請說明理由。
5.如果你校校長是全國知名校長,作為校報記者,你打算借鑒舒晉瑜寫作《風骨:當代學人的追憶與思索》的哪些方法來完成一篇以這位校長為對象的報告文學性質(zhì)的文章?二、非連續(xù)類文本閱讀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材料一:根據(jù)當代學者胡旭的研究,中國文學自覺有以下標志:標志之一是張衡《歸田賦》的出現(xiàn)。張衡曾用十年時間寫成《二京賦》,該賦的主旨是諷諫帝王公侯節(jié)儉,但這篇花費巨大精力所作的大賦,于政教卻絲毫無補。面對著朝政日非、江河日下的局面,其道家思想開始抬頭。《歸田賦》中表現(xiàn)了隱居生活的恬淡情趣。賦中分明已有一個抒情主人公在,自我意識加強了,個人價值得到了關(guān)注。此后,抒情小賦不斷出現(xiàn),辭賦成了文人抒情寫意的工具,實現(xiàn)了文學的自覺。標志之二是“古詩十九首”的出現(xiàn)。大約在桓、靈之世,出現(xiàn)了一批文人五言詩,其代表就是選錄于《昭明文選》的“古詩十九首”。古詩在內(nèi)容上表現(xiàn)了“人的自覺”?!笆攀住钡膬?nèi)容不外游子之歌和思婦之詞兩個方面,詩人們慨嘆人生的短促和前途的渺茫,抒寫了羈旅愁懷和離別相思,情調(diào)是悲哀而深沉的,這些慨嘆正是對人生的執(zhí)著與重視。“古詩十九首”的抒情十分真實強烈,作者們對自己的種種情感,毫不掩飾,一寄之于詩。這說明古詩的作者們不再把文學作政教的附庸,而是為滿足自己的抒情需要進行創(chuàng)作;人的主題鮮明了,文學成了表現(xiàn)人生、人的命運、人的心靈的文學。標志之三是散文創(chuàng)作方面新面貌的出現(xiàn)。首先是各體散文的長足發(fā)展。以文體而言,碑、銘、誄、箴、書、箋、檄、策、令、議、記、嘲、謁文、連珠等,種類繁多。其次,東漢中后期散文逐漸趨向整齊華美。一是在句式、音節(jié)、辭藻、用典等方面做文章,著力創(chuàng)造出一種形式美;二是講究散文風神的飄逸與靈動。(摘編自“百度百科”,有刪改)材料二:魯迅先生在《魏晉風度及文章與藥及酒之關(guān)系》的演講中指出“用近代的文學眼光來看,曹丕的一個時代可說是‘文學的自覺時代’”,其本意為嘲諷新月派與創(chuàng)造社“為藝術(shù)而藝術(shù)”的文學主張,孰料這一諷喻時事、有感而發(fā)的觀點竟在傳播中異化,“魏晉文學自覺說”在學界影響愈加廣泛。不同于18世紀末以來西方流行的“純文學”觀念,中國古代文學自產(chǎn)生就自覺擔負起傳承道義的社會教化重任,“魏晉文學自覺說”乃至“文學的自覺”并不適宜用來描述中國古代文學的發(fā)展歷程。“文學的自覺”成立的前提是有一個亙古不變且放之四海而皆準的“文學”概念,實際上這一概念并不存在。《周易·賁》說:“剛?cè)峤诲e,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孔門四科有德行、言語、政事、文學,此處文學指以六經(jīng)為代表的儒家典籍,六經(jīng)實乃文學之淵府。中國“文學”的內(nèi)涵雖然有一個不斷演變的過程,新的文體也不斷涌現(xiàn),但正如曹丕《典論·論文》所說的“文本同而末異”,言志載道的傳統(tǒng)是“本”,具體文體和文辭的變化是“末”,根本點并沒有發(fā)生過動搖。近代以前,中國文人的主要學習及研究對象是經(jīng)史、諸子、辭賦等著作,但20世紀以來,中國受西方文學觀念尤其是19世紀初法國女作家斯達爾夫人《論文學》的影響,認為文學的特質(zhì)為抒情性、形象性與典型性。照此標準,中國古代文學經(jīng)典如六經(jīng)、諸子就不是文學,至多含有文學因素,中國古代文學研究者更側(cè)重于符合西洋近代文學分類的詩歌、小說、戲曲等文學種類的研究,這種現(xiàn)象限制了學者研究的范圍,破壞了中國文學歷時三千年的完整性和包容道統(tǒng)價值的深刻性。這種典型的西方中心主義的文學觀是對中國古代文學及其價值的否定。若將六經(jīng)、諸子等以原道、載道為價值追求、引導社會向善為終極目標的著作從中國文學史中剝離,中國文學研究將不具有完整性。在斯達爾夫人《論文學》之前的歐洲,文學觀念也包含了修辭學、詩歌、歷史、哲學和宗教等復(fù)雜內(nèi)容,并非僅限于虛構(gòu)意義。斯達爾夫人的文學觀既不適用于中國古代文學,也不能涵蓋18世紀以前的西方文學。倡“魏晉文學自覺說”者多以曹丕《典論·論文》之“詩賦欲麗”為據(jù),認為魏晉時期文學從政治、教化和社會責任感的束縛中掙脫,重視表現(xiàn)個人情感,對藝術(shù)審美性有了自覺追求。事實上“文學的自覺”這一概念并不適合中國文學的實際狀況,中國文學自產(chǎn)生起就有自身的審美標準與價值追求,體現(xiàn)在兩個方畫:一是言說目的很明確,即言志載道;二是先秦文學已對文辭之美有深刻認識并自覺追求。錢基博《中國文學史》說“孔子以前,有言有文,直言者謂之言,修辭者謂之文”,足見孔子之前中國文學已有建言修辭的良好傳統(tǒng)。中國古代文學包括魏晉南北朝文學從未有過“為藝術(shù)而藝術(shù)”的時代,曹丕對文章“經(jīng)國之大業(yè),不朽之盛事”的評價與《左傳》所載的“三不朽”思想一致,都表達了建功立業(yè)、名垂后世的終極人生理想。陸機《文賦》最早系統(tǒng)地探討文學創(chuàng)作的問題,雖強調(diào)了文學的情感因素與形式美感,但他也認為要“濟文武于將墜,宣風聲于不泯”,并將文學的根本目的歸結(jié)到載道教化一途。(摘編自劉娟《中國文學史的本與末》,有刪改)6.根據(jù)材料內(nèi)容,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
)A.根據(jù)材料一中胡旭的研究,可以推斷他認為中國文學的自覺時代,并不是發(fā)端于魏晉時期,至晚肇始于東漢。B.“古詩十九首”中“晝短苦夜長,何不秉燭游?為樂當及時,何能待來茲?”里的及時行樂思想就蘊含著人生苦短的悲哀。C.材料二中,作者對“文學的自覺”觀點進行否定,其深層目的是為了充分否定新月派和創(chuàng)造社“為藝術(shù)而藝術(shù)”的文學主張。D.中國古代文學研究者受西方文學觀念影響,更側(cè)重于研究具有抒情性、形象性與典型性的詩歌、小說、戲曲等文學種類。7.下列對“中國文學史的本與末”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
)A.中國古代文學就產(chǎn)生就自覺擔負起傳承道義的社會教化重任,用“魏晉文學自覺說”乃至“文學的自覺”等來描述中國古代文學的發(fā)展歷程就忽視了中國文學的“本”。B.中國古代文學的內(nèi)涵雖然有一個不斷演變的過程,新的文體也不斷涌現(xiàn),但根本點并沒有發(fā)生過動搖:言志載道的傳統(tǒng)是“本”,具體文體和文辭的變化是“末”。C.研究中國文學史,不能將六經(jīng)、諸子等以原道載道為價值追求、引導社會向善為終極目標的著作排除在外,否則中國文學將失去自身特色,中國文學研究將不具有完整性。D.在中國文學發(fā)展史上,除了魏晉時期文學從政治、教化和社會責任感的束縛中掙脫出來,絕大多數(shù)時代的絕大部分文人都能始終將明德、載道與經(jīng)世致用作為首要目的。8.根據(jù)材料內(nèi)容,下列各項中不能反映“先秦文學已對文辭之美有自覺追求”的一項是(
)A.《左傳》引用孔子的話:“不言,誰知其志?言之無文,行而不遠”。B.《論語·顏淵》中,曾子曾有“君子以文會友,以友輔仁”的觀點。C.劉勰在《文心雕龍·宗經(jīng)》中說六經(jīng)具有“辭約而旨豐,事近而喻遠”的特點。D.劉知幾評《左傳》說:“其文典而美,其語博而奧……琢磨潤色,獨成一手?!?.請結(jié)合材料,為“文學自覺”下一個定義,不超過60字。
10.“魏晉文學自覺說”不成立的原因有哪些?請結(jié)合材料簡要分析。三、雙文本閱讀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文本一:北中國蕭紅一早晨起來就落著清雪。在一個灰色的大門洞里,有兩個戴著大皮帽子的人,在那里響著大鋸?!叭樱?,扔,扔……”好像唱著歌似的。不遠就有一段樹林,沿大道的兩旁長著。說是養(yǎng)了一百來年的大樹,從祖宗那里繼承下來的。將來還要傳給第二代、第三代兒孫,最好是永遠留傳下去,好來證明這門第的久遠和光榮??墒?,今年卻是這樹林的主人自己發(fā)的號令,用大鋸鋸著。樹上的喜鵲窩,新的舊的有許多。樹一被伐倒,喜鵲窩也跟著覆到地上,有的跌破了,有的則整個的滾下來,就坐在那亮晶晶的雪上。一百多棵榆樹,現(xiàn)在沒幾棵了。上房的門喀喀地響著就開了,老管事的手里拿著一個信封,從臺階上下來,懷懷疑疑,把嘴唇咬著。那兩個拉鋸的,一看這情景就知道大先生又在里邊鬧了。老管事的走進大門洞,把信封拿給他們兩個細看。他們都不識字,老管事的也不識字。不過他閉著眼睛也可以背得出來,這樣的信,他的主人從生了病的那天就寫,一天或是兩封三封,或是三封五封。已經(jīng)寫了三個月了。老管事的把信封頭朝下、腳朝上地倒念著:中華抗日英雄耿振華吾兒收父字全念對了,中間寫在紅綬上的那一行,他只念了“耿振華收”。一個拉鋸的,連忙補添著說:“耿振華吾兒收。”清雪還照舊下著,兩個拉鋸的,又在那里唰唰地工作起來。這樣好的木頭哪里去找去!現(xiàn)在鋸了,毀了,劈了燒火了。好像他們自己的命運一樣,看了未免有幾分悲哀?!鞍俣嗫脴洌⒋笙壬雰鹤酉氙偭?。”大少爺一走,開初耿大先生不表示什么意見。他想,過了一些時候,就會回來的。自己年輕時,也是那樣。孫中山先生革命的時候,還偷偷地加入了革命黨呢。只希望他在外邊碰了釘子就回來了。兒子的母親,一哭哭了三四天,說兒子走的三四天前,她就看出孩子有點不對。眼泡是紅的,一定是不忍心走,哭過了的,還有他問過母親一句話,他說:“媽,弟弟他們每天應(yīng)該給兩個鐘頭念中國書。盡念日本書,將來連中國字都不認識了,等哪天咱們把日本人打跑了,還滿口日本話,那該多么恥辱。”媽就說:“什么時候會打跑日本?”兒子說:“我就要去打日本去了……”這不明明跟母親露一個話風嗎?可惜當時她不明白,現(xiàn)在她越想越后悔。兒子一去就是三年,只是到了上海時,有過兩封信。以后就音信皆無了。傳說就在上海的抗日部隊里,當了兵。后來,又說他早就不在上海了,在陜西八路軍里邊工作。母親在這三年中,會說東忘西的,無所因由似的說哭就哭??墒枪⒋笙壬鷦t不然,關(guān)于兒子,他一字不提。只是夜里不睡覺,靜靜地坐著,往往一坐坐個通宵。他夜里坐了三年,竟把頭發(fā)坐白了。大少爺一走,全家都散心了。院墻倒了,用一排麥稈附上;房子漏了雨,拿一塊磚頭壓上。一切的光輝生氣隨著大少爺?shù)某鲎呤チ恕,F(xiàn)在耿大先生早已經(jīng)病了,有的時候清醒,有的時候則昏昏沉沉地睡著。今年陰歷十二月里,他聽到兒子大概是死了的消息。這消息是兒子從前的一個同學那里傳出來的。耿大先生拿起這些日子所有的報紙,看了半夜。直到雞叫天明,他枕著那些報紙,忽然做了一夢。在夢中,他的兒子并沒有死,而是做了抗日英雄,帶著千軍萬馬,從中國殺向“滿洲國”來了。耿大先生一夢醒來,從此就病了。清醒的時候,他就指揮著伐樹?!胺パ?,不伐白不伐?!卑褬淠径间彸啥潭??!盁。〔粺撞粺?,留著也是小日本的?!钡人杳缘臅r候,他就要筆要墨寫信。只要客人來了,他就說:“你等一等,給我?guī)б环庑湃??!奔依锏娜?,覺得這是一種可怕的情形。若是來了日本客人,他也把那抗日英雄的信托日本人帶去,可就糟了。所以自從他一發(fā)了病,也就被幽禁起來,把他放在花園角上那涼亭子里去了。那花園里素常沒有人來,一到了冬天,滿園子都是白雪。涼亭里邊生了一個炭火盆,他寂寞的時候,就往炭火盆上加炭。有一天,廚子給老爺送飯的時候,一開門,滿屋子的藍煙。往地上一看,耿大先生就在火盆旁邊臥著,一只手按著自己的胸口,好像是在睡覺,又好像還有許多話沒有說出來似的。耿大先生死了。1941年3月26日(有刪改)文本二:好的作家在具體的文學創(chuàng)造中,會采用很多策略加強時空敘事的張力和粘合力,使敘事中的時間進程和空間拓展趨于復(fù)雜化,豐富文本的審美意蘊,蕭紅的小說擅于在單一的故事情節(jié)發(fā)展中蘊涵隱性情節(jié),把時代風云變化的隱性情節(jié)隱藏在具體平實的小人物日常生活遭遇的表層情節(jié)發(fā)展中,讓表層情節(jié)和隱性情節(jié)相互滲透,一方面可以更完整地理解表層情節(jié)進程中不能得到很好解釋的某些因素,另一方面也豐富和拓寬了小說風云變化的時代背景,這樣處理不僅能夠揭示時代特征,還能巧妙地展現(xiàn)人物的心路歷程和作家的主觀意圖。(摘編自楚金波《論蕭紅短篇小說的時空敘事策略》)11.下列對小說相關(guān)內(nèi)容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A.小說中,“老管事的”和“兩個戴著皮帽子的”都對耿大先生的信封上的文字非常熟悉,可見大先生對兒子的思念已成病態(tài),而他們對此也只能倍感悲涼和無奈。B.父親年青時也參加過革命黨,兒子年青時加入了抗日軍,小說將兩代人的類似的青春故事關(guān)聯(lián)起來,展現(xiàn)了不同時期青年同樣的擔當精神。C.耿少爺走后音信渺茫,可揣想其時局動蕩中輾轉(zhuǎn)不定的處境。而走后家中日益破敗,人心漸散,也預(yù)示了耿家的悲劇結(jié)局。D.從希望兒子“碰了釘子”,到“一字不提”,再到稱兒子為“抗日英雄”,這體現(xiàn)了耿大先生對兒子前后矛盾的態(tài)度。12.下列對小說藝術(shù)特色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
)A.小說以“北中國”為題,創(chuàng)作于1941年,這種時空組合能讓讀者很自然地想起那片苦難的土地和那段艱難的歲月。B.開頭伐樹的景有聲卻顯得冷寂,暗示了壓抑的社會環(huán)境和悲涼的情感基調(diào),作者更是借“伐樹”牽出一系列背后的關(guān)鍵情節(jié)。C.耿大先生夢見兒子率軍歸來收復(fù)家園的景象,與夢醒后兒子已不在的現(xiàn)實形成強烈反差,強化了故事的悲愴色彩。D.小說以小見大,借耿大先生的個人悲劇來表現(xiàn)時代悲劇,他的死固然與周圍的人求全自保、冷漠疏離有關(guān),但最終還是特定時代造成的。13.作者多次寫到“樹”,其中寄寓了深刻的含義。請分析這樣寫的妙處。
14.根據(jù)文本二的觀點,蕭紅的創(chuàng)作中表層情節(jié)和隱性情節(jié)是相互滲透的,請就此對文中畫橫線處耿振華母子的對話進行賞析。
四、文言文閱讀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燕王喜使相國栗腹以百金為趙孝成王壽,酒三日,反報曰:“趙民其壯者皆死于長平,其孤未壯,可伐也。”王乃召昌國君樂間而問曰:“何如?”對曰:“趙,四達之國也,其民皆習于兵,不可與戰(zhàn)?!蓖踉唬骸拔嵋员豆ブ?,可乎?”曰:“不可。”曰:“以三,可乎?”曰:“不可。”王大怒。左右皆以為趙可伐,遽起六十萬以攻趙。令栗腹以四十萬攻鄗,使慶秦以二十萬攻代。趙使廉頗以八萬遇栗腹于鄗,使樂乘以五萬遇慶秦于代。燕人大敗。樂間入趙。燕王以書且謝焉,曰:“寡人不佞,不能奉順君意,故君捐國而去,則寡人之不肖明矣。敢端其愿,而君不肯聽,故使使者陳愚意,君試論之?!闭Z曰:“仁不輕絕,智不輕怨。”君之于先王也,世之所明知也。寡人望有非則君掩蓋之,有過則君教誨之,不虞君之明罪之也。且寡人之罪國人莫不知君微出明怨以棄寡人寡人必有罪矣雖然恐君之未盡厚也。國之有封疆,猶家之有垣墻,所以合好掩惡也。室不能相和,出語鄰家,未為通計也。寡人雖不省乎,未如殷紂之亂也;君雖不得意乎,未如商容、箕子之累也。然則不內(nèi)蓋寡人,而明怨于外,恐其適足以傷于高而薄于行也,非然也。昔者柳下惠吏于魯,三黜而不去?;蛑^之曰:‘可以去?!禄菰唬骸捌埮c人之異,惡往而不乎?猶且乎,寧于故國爾?!绷禄莶灰匀碜岳?,故前業(yè)不忘;不以去為心,故遠近無議。愿君捐怨,追惟先王,復(fù)以教寡人。此寡人之愚意也,敬以書謁之。樂間怨不用其計,卒留趙,不報。(節(jié)選自《戰(zhàn)國策·燕策三》)15.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A.且寡人之罪/國人莫不知君/微出/明怨以棄寡人/寡人必有罪矣/雖然恐君之/未盡厚也/B.且寡人之罪/國人莫不知/君微出/明怨以棄寡人/寡人必有罪矣/雖然恐君之/未盡厚也C.且寡人之罪/國人莫不知/君微出/明怨以棄寡人/寡人必有罪矣/雖然/恐君之未盡厚也D.且寡人之罪/國人莫不知君/微出/明怨以棄寡人/寡人必有罪矣/雖然/恐君之未盡厚也16.下列對文中加點的詞語及相關(guān)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A.“為趙孝成王壽”的“壽”,即敬酒祝人長壽,與“(項)莊則人為壽”的“壽”含義基本相同。B.寡人,意為寡德之人,文中是燕王自稱,春秋戰(zhàn)國時期君主常如此謙稱自己。C.封疆,指分封的疆界,作為界域的標記,是當時被分封的各個諸侯國之間的邊境。D.所以,此處表原因,可譯為“……的原因”,與“所以傳道受業(yè)解惑也”的“所以”用法相同。17.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概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A.趙國在長平之戰(zhàn)中受到挫敗,燕人便想趁機入侵。昌國君樂間表示反對,他認為縱然兵力強盛,但如此趁火打劫實屬不義之舉,終難取勝。B.燕王出兵攻打趙國之前,前往趙國的栗腹進行了錯誤的判斷,栗腹認為趙國缺少壯丁,將對燕國十分有利。燕王最終聽從了他的建議C.樂間的反對引發(fā)了燕王之怒,然而燕王身邊的人仍然認為可以攻打趙國,不料趙國人驍勇善戰(zhàn),僅出兵十三萬,仍能以少勝多,大敗燕國人D.燕王對兵敗一事主動承擔責任,他承認了自己錯在當時沒有聽從樂間的勸告,但也借柳下惠三黜而不去之事,對樂間離燕入趙表達了不滿。18.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1)寡人望有非則君掩蓋之,有過則君教誨之,不虞君之明罪之也。
(2)茍與人之異,惡往而不黜乎?猶且黜乎,寧于故國爾。
19.燕王寫信給樂間的目的是什么?樂間為什么最終留在了趙國?
五、古代詩文閱讀
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小題。自廣平乘醉走馬六十里至邯鄲登城樓覽古書懷(節(jié)選)李白醉騎白花馬,西走邯鄲城。入郭登高樓,萬事傷人情。相如章華巔,猛氣折秦贏。平原三千客,談笑盡豪英。皆為黃泉土,使我涕縱橫。傷哉何足道,感激仰空名。日落把燭歸,凌晨向燕京,方陳五餌策【注】,一使胡塵清?!咀ⅰ课屦D策:出自《漢書·賈誼傳》,原為賈誼提出的懷柔、軟化匈奴的五種措施,后泛指籠絡(luò)外族的種種策略。20.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本詩首句開門見山,“醉騎”“西走邯鄲城”與標題相呼應(yīng),交代了事件和地點。B.詩人登高望遠,發(fā)思古之幽情,一個“傷”字引出下文對古人的追憶與感慨。C.想到像藺相如、平原君的三千門客等英雄豪杰都已化為黃土,詩人忍不住涕淚縱橫。D.最后四句實寫詩人雷厲風行,凌晨赴京,呈上了良策,使天下永遠平定清明。21.作者在這首詩中雖然用了兩個“傷”字來表達感情,但并不給人頹廢傷懷之感,反而充盈著一種浩然之氣。請簡要分析本詩是如何達到這一效果的。
六、名篇名句默寫
22.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史記·項羽本紀》中說:“項羽引兵西屠咸陽,殺秦降王子嬰,燒秦宮室,火三月不滅。”《阿房宮賦》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廣告工程合同
- 2025標準版上海倉庫租賃合同書
- 2025租賃合同(先付租金后使用)
- 一般承攬合同
- 彩票人工縮水服務(wù)合同范本
- 2025二級建造師建設(shè)工程施工管理考點知識:合同變更與現(xiàn)場簽證與合同價款期中支付
- 2025年度裝修合同范本
- 2025(范本)設(shè)備采購合同
- 廣東房屋借住協(xié)議書
- 避險安置協(xié)議書范文
- 外研版(2021)中職英語基礎(chǔ)模塊1 Unit 8 Enjoy the Festivals Listening&Speaking 教案
- 2024年汽車駕駛員(技師)職業(yè)鑒定理論考試題庫(含答案)
- 2024年青島市中考數(shù)學試卷(含答案解析)+2023年試卷及答案詳解
- GB/T 15568-2024通用型片狀模塑料(SMC)
- 冷庫建設(shè)日常運營與維護保養(yǎng)方案
- 【真題】2024年鎮(zhèn)江市中考道德與法治試卷(含答案解析)
- 生豬屠宰獸醫(yī)衛(wèi)生檢驗人員理論考試題庫及答案
- 監(jiān)理見證取樣工作計劃
- 廣東省廣州市白云區(qū)2023-2024學年五年級下學期期末數(shù)學試題
- JT-T-1094-2016營運客車安全技術(shù)條件
- 《中藥種植技術(shù)》課件-第八章 藥用植物病蟲害及其防治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