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一第一單元復習市公開課獲獎課件省名師優(yōu)質課賽課一等獎課件_第1頁
必修一第一單元復習市公開課獲獎課件省名師優(yōu)質課賽課一等獎課件_第2頁
必修一第一單元復習市公開課獲獎課件省名師優(yōu)質課賽課一等獎課件_第3頁
必修一第一單元復習市公開課獲獎課件省名師優(yōu)質課賽課一等獎課件_第4頁
必修一第一單元復習市公開課獲獎課件省名師優(yōu)質課賽課一等獎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一單元中國古代政治制度1/48古代中國政治制度夏、商、西周(BC2070年—BC771年)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早期國家政治制度(奴隸制社會)(封建制社會)秦清朝(BC2—AD1840年)王位世襲制、西周分封制、宗法制皇帝制度中央行政制度(三公九卿制)地方行政制度(郡縣—行省)2/48考點一商周政治制度3/48第一單元│單元線索特征單元線索特征通史線索歷史特征先秦時期(約170萬年前—公元前2)先秦政治制度經歷了原始社會民主制(禪讓制)到夏商西周王位世襲制、王族內部宗法制、地方分封制再到戰(zhàn)國時期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初步萌芽演變歷程血緣關系同政治隸屬關系相結合,“家國一體”;等級森嚴,帶有濃厚宗族色彩;中央還未建立起對地方絕對集權4/48第1講│主干考點梳理?考點1商周時期政治制度

1、商朝政治制度

(1)王權承襲:①沿用夏朝王位世襲制,王位傳承實施父子相傳或兄終弟及。②經過占卜決定國家大事,含有神秘色彩(神化王權)。

(2)行政制度:實施內外服制度,王對地方控制力有限主干考點梳理2、西周分封制5/48分封目標對遼闊疆域進行有效統(tǒng)治實施前提武王伐紂滅商,建立周朝分封內容授給“土地”、“人民”等,建立諸侯國,拱衛(wèi)王室分封對象王族、功臣、姻親、古代帝王后代諸侯義務諸侯要推行為周天子鎮(zhèn)守疆土、隨從作戰(zhàn)、繳納貢賦、朝覲述職等義務諸侯權力受封諸侯在自己領地內設置官員、建立武裝、征派賦役,還可進行再分封,享受相當大獨立性(輕易形成割據勢力,威脅中央統(tǒng)治)(1)概況6/48(3)影響:①前期,加強了周天子對地方統(tǒng)治,擴大了統(tǒng)治區(qū)域,形成了諸侯對周王室眾星捧月般政治格局。②后期:伴隨諸侯國勢力日益壯大,到西周后期分封制遭到破壞;春秋時期,逐步瓦解。

【尤其提醒】(1)西周分封制史書上又稱“封建”,指“封邦建國”,也就是分封諸侯國意思,和馬克思主義所指社會發(fā)展階段中封建制度不一樣。(2)西周分封制不但分封王族,還分封異姓功臣和古代帝王后代,而異姓功臣和古代帝王后代與周王并無血緣關系。(3)分封制下諸侯含有相對獨立性,最高統(tǒng)治集團還未實現權力高度集中。7/483.西周宗法制

(1)含義:是用父系血緣關系親疏來維系政治等級、鞏固國家統(tǒng)治制度。

(2)目標:為加強分封制形成統(tǒng)治秩序,處理貴族之間矛盾。

(3)內容:①嫡長子繼承制;②嚴格確立大小宗名分;③周王是天下大宗,也是政治上最高領袖。

(4)特點:最大特點:嫡長子繼承制按照血緣宗族關系親疏來分配政治權力,將血緣紐帶同政治關系結合起來,是“家”和“國”統(tǒng)一。確保各級貴族享受“世卿世祿”特權8/48【思維延伸】宗法制、分封制與禮樂制度是西周基本政治制度,三者之間相輔相成,共同維護了西周政局穩(wěn)定。三者之間關系以下列圖:5)作用:確保了各級各級貴族在政治上壟斷和特權地位,有利于統(tǒng)治集團內部穩(wěn)定和團結。9/48第1講

│重點關鍵點探究

問題一當今,清明節(jié)全球華人公祭黃帝陵,社會上依然存在“尊宗敬祖”“認祖歸宗”等現象,試分析宗法制對后世深遠影響。

提醒(1)宗法制影響了后世人們對列祖列宗崇敬,也影響了封建社會中皇位繼承嫡長子制等標準形成。(2)后世百家姓系列叢書、家族家譜修訂、各地宗祠家廟,建立以及民間存在尊宗敬祖、認祖歸宗、祭祖掃墓等社會風俗,都是宗法制歷史遺存。

10/48(3)宗法制對今天而言,其重視家庭建設、提倡尊老愛幼等思想,有利于增強中華民族凝聚力。(4)宗法制過分強調家庭本位,過分重視人情關系,人為地劃分遠近尊卑,使個人自主意識和平等權利受到約束,造成了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一些弊端,如重男輕女、傳宗接代觀念;家長制、任人唯親作風等。

11/481.(江蘇高考卷)“九鼎既成,遷于三國。夏后氏失之,殷人受之;殷人失之,周人受之。”其中所說“九鼎”之所以被廣泛重視并在夏商周流轉,主要因為它是A.反應民心民意憑據B.國王祭奠主要禮器C.青銅工藝水平高標志D.王朝統(tǒng)治權力象征D12/482.(廣東高考卷)“封建社會”概念是近代引入中國。右圖所表示柳宗元文章主題可能是

A.分封制度B.王位繼承制度

C.郡縣制度D.三公九卿制度A13/483.[?廣東卷]在中國古代“家國一體”社會中,忠孝觀念源遠流長,其源頭是(

)A.宗法制B.郡縣制C.君主專制D.中央集權制3.

[答案]A

[解析]本題以忠孝觀念為切入點,考查古代中國早期政治制度——宗法制,以能力立意為主,難度不大。中國古代早期政治制度特點之一就是“家國一體”,忠孝觀念濃厚,這些都源自宗法制14/48

4.[?課標全國卷]西周分封制在中國歷史上影響深遠。以下省、自治區(qū)中,其簡稱源自西周封國國名是(

)A.河南、河北B.湖南、湖北C.山東、山西D.廣東、廣西

[答案]C

[解析]解答本題需要了解各省簡稱,遷移西周分封主要諸侯國有魯、齊、燕、衛(wèi)、宋、晉等進行分析。山東,山西簡稱魯、晉,因西周封國魯國、晉國而得名。河南省簡稱為豫;河北省簡稱冀,因古為冀州;湖北省簡稱為鄂;湖南省簡稱為湘;廣東省簡稱為粵;廣西簡稱為桂。故答案為C項。15/485.中國古代考究“同姓不婚”。已知春秋時秦晉兩國世為婚姻(故稱兩姓聯(lián)姻為“喜結秦晉之好”),而魯晉兩國不可通婚。結合所學關于“西周分封制”知識,能夠判斷①晉國是姬姓封國②晉燕兩國能夠通婚③晉宋兩國能夠通婚④秦燕兩國能夠通婚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解析】依據“同姓不婚”,魯國是姬姓封國,晉兩國不可通婚,可知①正確;燕國是姬姓封國,所以晉燕兩國不能夠通婚,可知②不正確;宋國不是姬姓封國,晉宋兩國能夠通婚,可知③正確;秦國不是姬姓封國,秦燕兩國能夠通婚,可知④正確。c16/48奴隸社會向封建社會過渡表現:經濟上:井田制瓦解,封建地主土地全部制形成。政治上:分封制受到破壞,周王室衰微,諸侯士大夫崛起。軍事上:頻繁爭霸、吞并戰(zhàn)爭。思想上:“百家爭鳴”。重點關鍵點探究17/48中央集權:地方政府在政治、經濟、軍事方面沒有獨立性,必須絕對服從中央。形成原因:(1)經濟:由自然經濟分散性決定。維護統(tǒng)一,安定社會,確保小農經濟發(fā)展。(2)政治:地主階級維護政權需要。(3)思想:法家思想影響。整合1對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認識專制主義:是一個決議方式,皇位終生制,世襲制,個人專斷獨裁。含義18/48秦朝君主專制中央集權制度形成從漢到元君主專制中央集權制度發(fā)展明清君主專制中央集權制度頂峰及衰落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發(fā)展歷程(秦朝~19)19/48發(fā)展趨勢:(1)皇權不停加強;(2)中央集權不停加強,尤其是對邊疆地域嚴密管轄;(3)思想控制日益加強。兩大矛盾:中央政府與地方矛盾;君權與相權矛盾。認識:前期,主動作用為主,后期,消極作用逐步凸現。20/48皇帝制度中央行政制度地方行政制度▲宰相制度▲郡縣制(秦——宋)▲行省制度(元明清)地方集權于中央中央集權于皇帝中央集權(國家結構)君主專制(政體模式)21/48二、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形成1、皇帝制度:①稱謂:“皇帝”②特點:皇帝獨尊皇位世襲——權力不可轉移皇權至上(關鍵)——地位不可僭越③本質:君主專制(政治、經濟、軍事大權任免官吏、調動軍隊<虎符>

)④影響:▲中國封建專制制度主要特征,封建專制國家權力中心。

▲皇帝為中國最高封建統(tǒng)治者稱謂,為歷代沿用(1912清帝退位止)22/48

2、中央官僚機構(三公九卿制)建立23/48【思維拓展】伴隨生產力發(fā)展和社會進步,古代中央對地方管理逐步加強。由分封制到郡縣制,反應了地方官吏任用標準由宗法血緣關系世襲到中央行政官員任命改變,這是歷史進步,表達了中國古代政治由貴族政治向官僚政治轉變完成,對以后中國歷史發(fā)展產生了深遠影響。3,地方制度:全方面推行郡縣制,郡縣長官郡守、縣令等都由皇帝任免,管理地方事務。24/48(2)對后世影響:秦朝建立中央集權專制主義政治制度含有很大開創(chuàng)性。它奠定了中國兩千多年封建政治制度基本格局,為歷代封建王朝所沿用,影響深遠。(1)對秦朝影響:①有利于國家統(tǒng)一,初步奠定了祖國疆域和促進了中華民族形成。②加強了中央集權,有利于政治安定,促進封建經濟(小農經濟)發(fā)展。③建立起地主階級對廣大勞感人民專制統(tǒng)治,秦暴政造成人民處境惡化。

3、影響25/48?重點關鍵點探究分封制與郡縣制比較項目分封制郡縣制前提與宗法制相聯(lián)絡,以血緣關系為基礎在國家大一統(tǒng)條件下,以地域關系為基礎傳承諸侯王位世襲官吏都是由皇帝任免,官位概不世襲權力被封者擁有封地和爵位官吏只有俸祿,沒有封地與中央關系諸侯國含有相正確獨立性郡縣是地方行政機構,絕對服從中央歷史作用鞏固了西周王朝統(tǒng)治秩序,但易于形成地方割據勢力有利于中央集權加強和國家統(tǒng)一相同點:二者都是地方行政制度,在不一樣時期都曾在加強中央對地方統(tǒng)治發(fā)揮過主要作用。26/481,(江蘇高考卷)“齊人”、“魯人”、“楚人”這種表述,逐步讓位于以行政區(qū)劃為籍貫表述,造成這一改變制度原因是A.分封制B.宗法制C.郡縣制D.三省六部

C27/482,古人對秦朝短命而亡原因分析,最靠近史實一項是

A.“廢先王之道,燔百家之言,以愚黔首?!?/p>

B.“所以殄滅而降辱者,(亡于)六王之后也?!?/p>

C.“乃舉措暴眾而用刑太極故也?!?/p>

D.“四維不張……故萬民離叛。”柳宗元說:“……秦之失,失之于政,不在于制?!?/p>

C28/48第2講

│從漢至元政治制度演變及明清君主專制加強第2講從漢至元政治制度演變及明清君主專制加強29/48第2講

│主干考點梳理?考點1從漢至元中央集權發(fā)展

1.西漢(1)問題:漢初推行郡國并行制,造成封國與中央反抗。(2)處理:①漢景帝平定“七國之亂”,收回部分王國權力。②漢武帝頒布“推恩令”,設刺史監(jiān)察郡國,基本處理了王國問題。2.唐朝(1)問題:唐朝中期政府在地方設置節(jié)度使,其長官擁有地方政治、經濟和軍事實權,發(fā)展成為割據勢力。主干考點梳理30/48第2講

│主干考點梳理(2)影響:造成“安史之亂”,逐步形成藩鎮(zhèn)割據局面,嚴重減弱了中央集權。3.宋朝(1)問題:唐代安史之亂后形成藩鎮(zhèn)割據局面,嚴重減弱了中央集權。(2)處理:①軍事上,將兵權收歸中央,并抽調地方精兵強將充實中央禁軍(收精兵)。②行政上,派文官擔任地方長官,設通判進行監(jiān)督(削實權)。③財政上,由中央掌控地方大部分財政(制錢谷)。31/48

4.元朝

(1)內容:①河北、山西、山東等由中央直接管轄。②地方設置行中書省(即行?。?。行省之下,分設路、府、州、縣;邊遠民族地域設宣慰司,進行管理。

(2)影響①加強了中央對地方管理,鞏固了統(tǒng)一多民族國家。②中國古代地方行政制度重大變革,是中國省制開端。

【尤其說明】(1)“漢承秦制”,并非漢代完全照搬秦朝制度,而是基本上沿襲秦朝制度,并有所損益改變。如漢朝實施刺史制度、郡國并行制。(2)行省制并不是對郡縣制否定,而是繼承上發(fā)展,反應了中國古代行政區(qū)劃深入發(fā)展。32/48皇權與相權(加強皇權、減弱相權)廢除丞相制度,權分六部。三省六部制,相權一分為三“中朝”反抗“外朝”;二府三司(中書門下、樞密院、鹽鐵、度支、戶部)分散相權。4)明朝:2)唐朝:3)宋朝:1)漢代:趨勢:君權日益加強,相權日益減弱直至被廢除。

33/4834/48

(2)影響①三省長官都是宰相,相互牽制和監(jiān)督,相權分散,確保了皇權獨尊。②三省六部制是中國古代政治制度重大創(chuàng)造,歷朝基本沿襲這種制度。

【尤其提醒】三省六部制與近代西方三權分立形式上相同,都表達了分權特點,不過反應本質卻不一樣。三省六部制目標在于強化皇權,是君主專制產物;西方三權分立目標是預防專制,是近當代資產階級民主產物。35/48第2講

│主干考點梳理?考點3選官、用官制度改變

1.漢朝:實施察舉征辟制,孝廉成為士大夫做官主要路徑。

2.魏晉南北朝:采取九品中正制,選官重視門第不重才能。

3.隋至清科舉制

(1)形成①隋文帝時開始采取分科考試方式選拔官員。②隋煬帝時設進士科。

36/48第2講

│主干考點梳理

(3)影響①有利于打破特權壟斷、擴大官吏人才起源,提升官員文化素質。②加強了____________,為歷朝沿用,影響深遠。

【歸納總結】我國古代選官標準和方式演變規(guī)律:(1)選官標準由以家世、門第為標準演變?yōu)橐詫W識才能為標準。(2)選官方式由地方評議推薦演變?yōu)橐钥荚囎鳛檫x拔主要依據,表達了“公開競爭,公平考試”標準。(3)科舉制逐步完善,對今天我國考試制度和東西方文官選拔制度有主要影響。中央集權37/48第2講

│重點關鍵點探究(2)有效地粉碎了地方分裂叛亂、抵抗外來進擾,對鞏固和發(fā)展統(tǒng)一多民族國家都起到了主要作用。2.消極影響(1)明清時期君主專制到達頂峰,君權絕對不受任何約束和監(jiān)督,使決議含有獨斷性和隨意性,官員唯命是從,官僚主義、貪污腐化之風盛行,造成社會矛盾叢生。(2)實施閉關鎖國政策,嚴重束縛了社會經濟發(fā)展,扼制了政治文化思想發(fā)展與解放,妨礙了中國社會進步和資本主義萌芽發(fā)展,違反了時代時尚,妨礙了歷史進步,是近代中國落伍根源。

38/48第2講

│重點關鍵點探究問題二有些人認為明清時期是我國君主專制強化時期,妨礙了中國社會向近代社會轉型;也有些人認為明清時期君主專制強化有效地鞏固了統(tǒng)一多民族國家統(tǒng)一,對此你怎樣認識?提醒明清時期,封建君主專制抵達頂峰,這對社會發(fā)展現有主動作用,也有消極影響。1.主動作用(1)明清時期中央集權制度強化,在當初歷史條件下含有一定主動意義,它對于穩(wěn)定和重建封建統(tǒng)治秩序,促進社會經濟恢復和發(fā)展含有主要意義。

39/48?探究點三中國古代選官制度演變、特點及影響

1.演變:中國古代選官制度主要經歷了從西周至戰(zhàn)國前世卿世祿制、戰(zhàn)國時期軍功爵制、漢代察舉制、魏晉南北朝時期九品中正制、隋唐開始科舉制等選官制度。

2.特點

(1)先秦至隋唐前,是以血緣關系為主,以門第望族為選官主要依據,其方式有世襲和任命兩種方式。

(2)隋唐至明清時期是以才學為選官依據,采取考試方式選拔官員,由皇帝任命。40/48

3.影響

(1)有利于維持中國古代政治體制正常運轉。在先秦時期,維護了以宗法制為關鍵奴隸制政治體制運轉,確保了貴族政治、經濟特權和王權正常過渡;在封建社會,維護了封建皇權至高無上和中央對地方控制,確保了封建統(tǒng)治體制正常運轉。

(2)有利于維護國家“大一統(tǒng)”局面。從中央政權體系看,經過選官制,選拔效忠于王朝統(tǒng)治者中央官員,確保了王朝統(tǒng)治機器正常運轉,從對地方官員選拔和任命看,有效地加強了中央對地方控制,愈加有效地治理與統(tǒng)治人民,維護了統(tǒng)一多民族國家“大一統(tǒng)”局面。41/48

(3)選官制度標準化、制度化對國家選拔官員、維持統(tǒng)治長治久安起了重大作用,確保了中央對地方賦稅征收以及預防了人民反抗。

(4)選官制度改變和完善,有利于文化教育事業(yè)發(fā)展,推進了官員素質不停提升,推進了社會進步與發(fā)展。

(5)中國古代選官制度改變與時代特征親密相關。不一樣時期不一樣選官制度所起作用與影響不完全相同,應詳細問題詳細評價。42/48單元總結提升│單元關鍵點歸納2.中國古代政治制度特點(1)君主專制:一方面,在政治上體現是帝位終身制、皇位世襲制,滲透著宗法制原則;其次,皇權至上,集立法權、行政權、司法權于一身,從而保證君主個人絕對權威。(2)中央集權制:最根本特點是地方政府在政治上、經濟上、軍事上、文化上沒有獨立性,必須嚴格服從中央政府政令。(3)官僚政治:這是封建專制主義派生物,其主要特點是官為君設,即全部官員都聽從于皇帝,從而賦予了官僚政治濃厚人治而非法治色彩。43/48單元總結提升│單元關鍵點歸納

(4)思想控制:儒家經典是歷代各項制度與政策依據。

(5)宗法觀念:宗法關系殘余嚴重影響到古代政治制度建設,父權觀念滲透到國家政治制度中。44/48單元總結提升│學科方法素養(yǎng)

[?課標全國卷]董仲舒認為孔子撰《春秋》目標是尊天子、抑諸侯、崇周制而“大一統(tǒng)”,以此為漢武帝加強中央集權服務,從而將周代歷史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