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中考物理真題強化:光現(xiàn)象實驗綜合考查_第1頁
2022年中考物理真題強化:光現(xiàn)象實驗綜合考查_第2頁
2022年中考物理真題強化:光現(xiàn)象實驗綜合考查_第3頁
2022年中考物理真題強化:光現(xiàn)象實驗綜合考查_第4頁
2022年中考物理真題強化:光現(xiàn)象實驗綜合考查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6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2022年中考物理真題強化專練:光現(xiàn)象實驗綜合考查

1.(2022濱州)如圖所示,在“探究平面鏡成像的特點”實驗中。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鏡,是為了觀察到蠟燭的像更清晰

B.只要把光屏放在恰當?shù)奈恢?,就能承接到蠟燭的像

C.蠟燭距玻璃板越遠,蠟燭的像就越小

D.只把玻璃板向左平移,蠟燭的像的位置不變

2.(2022江蘇蘇州)做凸透鏡成像實驗時,將光具座上的蠟燭、凸透鏡、光屏如圖放置,光屏上呈現(xiàn)清晰

B.該凸透鏡的焦距可能是8cm

C.先向右移動光屏,再移動凸透鏡到某位置一定能在光屏上看到清晰的像

D.只將蠟燭向左移動一段距離,放上遠視眼鏡可在屏上再次看到清晰的像

3.(2022云南)某小組利用如圖所示的裝置探究凸透鏡成像的規(guī)律,此時光屏上呈現(xiàn)了燭焰清晰的像,該

像是倒立、的實像(選填“放大”或“縮小”),該成像特點是的成像原理(選填

“照相機”“投影儀”或“放大鏡”)。

4.(2022江蘇連云港)小明在探究凸透鏡成像特點時,將蠟燭、凸透鏡、光屏放置在如圖所示位置時,光

屏上恰好出現(xiàn)等大的清晰的像,此凸透鏡的焦距為cm。當蠟燭被移至57cm刻度處,無論怎

樣移動光屏,光屏上始終接收不到像,要想觀察到像可以從凸透鏡的(選填“左”或“右”)

側(cè)用眼睛觀察,生活中的是利用這個原理制成的。

5.(2022重慶A)為了探究平面鏡成像特點,小薇同學(xué)準備了白紙、薄玻璃板、刻度尺、光屏和A、B兩只

大小相同的蠟燭。

①實驗時,薄玻璃板需放置在水平桌面上;

②如圖所示,點燃蠟燭A,她應(yīng)從蠟燭(選填"A”或"B”)所在一側(cè)觀察蠟燭A的像,同時

用蠟燭B與蠟燭A的像重合并記錄位置;

③使用刻度尺的目的是便于比較像與物到平面鏡的關(guān)系。

6.(2022湖北宜昌)在“探究光從玻璃斜射入空氣的折射規(guī)律”的實驗中,小東借助激光筆、半圓形玻璃

塊和帶刻度的光具盤完成了實驗,觀察到如圖所示的1、2、3三條光束,并在光具盤上用筆描出了對應(yīng)的

光路。

(1)圖中的折射角大小為;

(2)根據(jù)實驗現(xiàn)象初步發(fā)現(xiàn),光從玻璃斜射入空氣時,折射角(選填或“<”)入

射角;

(3)現(xiàn)在要探究光的折射現(xiàn)象中光路是否可逆,具體的操作是,如果看到現(xiàn)象,

就可證明光路是可逆的。

7.(2022湖州)三棱鏡是一種重要的光學(xué)元件,光通過三棱鏡的傳播路線是怎樣的呢?小越用紅光以一定角

度射到三棱鏡上,光路圖如圖1所示。改變?nèi)肷浣嵌?,光路圖如圖2、圖3所示。

C

(1)經(jīng)過兩次折射后,紅光均向三棱鏡的(選填“頂角An或“底面叱')偏折。這個規(guī)律對

于其他的單色光成立嗎?小越選用其他不同的單色光重復(fù)上述實驗,發(fā)現(xiàn)了同樣的規(guī)律;

(2)了解了小越的探究后,老師建議小越把凸透鏡分割成兩部分進行思考,如圖4所示。小越經(jīng)過分析和

綜合,理解了凸透鏡對光具有作用的原因。

(3)利用三棱鏡還可以進行的探究實驗是o

8.(2022江蘇揚州)在探究“平面鏡成像的特點”實驗中,裝置如圖1所示。

(1)為了更好的完成實驗,最好選用(選填“無色”或“茶色”)玻璃板,玻璃板應(yīng)___________

放置在水平桌面上,可用(填器材名稱)來檢驗;

(2)將棋子A置于玻璃板前方,觀察到A的兩個像,在玻璃板后方放置棋子B,使之與棋子A較亮的像重

合。在白紙上記下棋子A和B的位置,如圖2所示,此時物到鏡面的距離為,像到鏡面的距離

為(選填aACn,aAD\aBD),或“BO>。可沿.方向(選填W或“PG)移動棋

子A多次實驗,尋找普遍規(guī)律。

圖1圖2

9.(2022湖南長沙)為了探究光反射時的規(guī)律,小麗把一個平面鏡放在水平桌面上,再把一張可以繞郵

翻折的紙板被力豎直地立在平面鏡上,紙板上的直線加垂直于鏡面。她將一束光貼著紙板沿如方向射向

。點,在紙板上用筆描出入射光£0和反射光郎的徑跡。

(1)如圖甲所示,反射角的大小為

(2)實驗過程中,進行下列哪項操作后,在紙板上仍可以看到反射光?

A.如圖乙所示,將紙板的右半部分向后翻折

B.如圖丙所示,將紙板與入射光束一起以惻為軸旋轉(zhuǎn)

C.如圖丁所示,將紙板與入射光束一起以切為軸向后傾倒

10.(2022錦州)小明做“探究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的實驗。

(1)如圖甲所示,將一束平行光正對凸透鏡照射,光屏上出現(xiàn)一個最小、最亮的光斑,則凸透鏡的焦距

#=cm;

4050cm

(2)小明在某次實驗中,將蠟燭、凸透鏡、光屏放在光具座上如圖乙所示的位置,光屏上呈現(xiàn)清慚的像,

此像是倒立、的實像,生活中(選填“照相機”、“投影儀”或“放大鏡”)就是依據(jù)此成像原

理制成的;

(3)保持蠟燭位置不變,移動凸透鏡至如圖丙所示位置,則人眼在圖中(選填"4”或"夕')處能

觀察到燭焰的像;

(4)小明在圖乙中燭焰和凸透鏡之間的適當位置放一副眼鏡,發(fā)現(xiàn)光屏上原本清晰的像變模糊了。將蠟燭

向靠近凸透鏡方向移動適當距離后,光屏上再次得到清晰的像,則該眼鏡是(選填“近視”或“遠

視”)眼鏡。

11.(2022通遼)在“探究凸透鏡成像的規(guī)律”實驗中,所用凸透鏡的焦距是10cm,將凸透鏡因定在光具

座50cm刻度線處,實驗裝置如圖所示:

IIA

r

b甲Y]

工W-4ftJr*JL|*1.I

(1)實驗前調(diào)節(jié)燭焰、凸透鏡和光屏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目的是;

(2)實驗中將蠟燭移至光具座上25cm刻度線處,移動光屏,直到燭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實像,這是

的原理(選填“照相機”“投影儀”或“放大鏡”);

(3)再將蠟燭從光具座上25cm處移到10cm刻度線處,若使燭焰在光屏上再次成清晰的像,光屏應(yīng)

透鏡(選填“遠離”或"靠近”);此過程中,燭焰移動的速度燭焰的像移動的速

度(選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4)某小組同學(xué)將發(fā)光的小燈泡放在該凸透鏡的焦點處,在透鏡另一側(cè)將光屏沿主光軸遠離透鏡的過程中,

光屏上的光斑大小將O

12.(2022牡丹江)【活化知識,還原生活】眼睛是人體重要的器官之一,小冰想弄清楚晶狀體的厚度對眼

睛成像遠近的影響。根據(jù)凸透鏡成像的規(guī)律,他用凸透鏡和球形半透明的塑料盒自制了一個簡易眼睛模型,

模型上的凸透鏡相當于人眼的晶狀體,后面的塑料盒相當于視網(wǎng)膜,將蠟燭和模型放在光具座上。

(1)我們觀察物體時,物體在視網(wǎng)膜上能成實像;

(2)如圖甲所示,調(diào)節(jié)蠟燭到合適的高度后,移動蠟燭的位置,模型上成清晰的像,此時,像的位置在

___________之間;

(3)如圖乙所示,給模型換上一塊焦距小的凸透鏡,像變模糊了。移動蠟燭,直到成清晰的像,發(fā)現(xiàn)蠟燭

的位置離凸透鏡近了。這表明焦距小的凸透鏡厚度大,對光的作用強。此時,若蠟燭遠離凸透

鏡,像的位置會凸透鏡,模型上的像就不清晰了;

(4)小冰分析,當晶狀體變厚時,遠處物體成像在視網(wǎng)膜前方,所以就只能看清的物體;

(5)為了保護視力,你應(yīng)該o(寫出一點)

13.(2022撫順、葫蘆島)在“天宮課堂”的水球?qū)嶒炛?,小玉看到王亞平老師的倒立、縮小的像,如圖

甲所示。于是她利用實驗室的光學(xué)器材探究凸透鏡成像的規(guī)律。

(1)小玉找到了一個焦距未知的凸透鏡,用一束平行光正對凸透鏡照射,移動光屏,直到光屏上出現(xiàn)最小

最亮的光斑,如圖乙所示。則凸透鏡的焦距是cm。

(2)如圖丙所示,將蠟燭、凸透鏡、光屏依次安裝在光具座上。點燃蠟燭,調(diào)整它們的高度到合適的位置。

(3)將凸透鏡固定在50cm刻度線處,蠟燭移動到20cm刻度線處,向(填“靠近”或“遠離”)

凸透鏡的方向移動光屏,直到出現(xiàn)燭焰倒立、的實像。

(4)在(3)的基礎(chǔ)上,更換成另一個焦距為9cm的凸透鏡,光屏上的像變模糊了,此現(xiàn)象與

(填“近視眼”或“遠視眼”)成因相似。為了使光屏上的像恢復(fù)清晰,可向(填“靠近”或

“遠離”)凸透鏡的方向移動蠟燭。

(5)在實驗過程中,原來光屏中央的像“跑”到上方,為了使像回到中央,接下來的操作是

(填“①”“②”或“③”)。

①向下調(diào)光屏

②向上調(diào)凸透鏡

③向上調(diào)蠟燭

14.(2022江漢油田、潛江、天門、仙桃)小紅和家人一起乘高鐵去旅行,進站時要進行身份驗證,她發(fā)

現(xiàn)屏幕上的頭像較小,不能完成人臉識別,后來在工作人員的指導(dǎo)下順利完成了識別。她了解到屏幕上的

頭像是通過攝像頭內(nèi)的凸透鏡形成的,于是帶著興趣進行了以下實驗。

(1)小紅將蠟燭、凸透鏡、光屏安裝在光具座上并靠在一起,點燃蠟燭,調(diào)整燭焰、透鏡和光屏的中心大

致在;

(2)如圖甲所示,燭焰恰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光屏上的像是(選填“鏡面反射”或“漫

反射”)形成的,保持凸透鏡位置不變,若將蠟燭向右移動少許,則應(yīng)將光屏向(選填“左”

或“右”)移動才能再次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此時的像變大;

(3)根據(jù)以上實瞼,小紅進行人胎識別時,為使屏幕上的頭像變大,她應(yīng)該(選填“靠近”

或“遠離”)鏡頭;

(4)在圖乙所示位置時,燭焰也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這個像是倒立、(選填“放大”“縮

小”或“等大”)的實像,由此可知凸透鏡的焦距為cm。

15.(2022金昌)小明做“探究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實驗時,將蠟燭、凸透鏡、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并調(diào)

節(jié)它們的中心在同一高度。

(1)他調(diào)節(jié)蠟燭和凸透鏡的位置,如圖甲所示,在光屏上得到了清晰的等大的像,像應(yīng)該是

(選填“倒立”、“正立”)的;

(2)蠟燭和凸透鏡的位置如圖乙所示,將光屏向(選填“左”或“右”)移動到合適位置,就

能在光屏上得到一個清晰的倒立____________的實像(選填"放大”、"等大”或“縮小”),生活中的

(選填“照相機”、“投影儀”或“放大鏡”)就是利用這一原理制成的;

(3)根據(jù)以上實驗數(shù)據(jù),判斷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由圖甲可知透鏡焦距為20cm

B.在圖甲中,若將透鏡的上半部分用不透明的紙板擋住,則光屏上仍有完整的像

C.在圖乙中,移動光屏成清晰像后,若將蠟燭和光屏位置對調(diào),光屏上不能得到清晰的像

D.若將蠟燭放在光具座上40cnT50cm之間,調(diào)整光屏位置,就能在屏上得到正立放大的像

16.(2022青海)某興趣小組為了驗證“人在平面鏡中所成的像“近大遠小”這個觀點是否正確,找來了

玻璃板、兩只完全相同的蠟燭A和B、白紙、刻度尺、火柴等器材。

(1)探究過程如下:

①如圖所示,在桌面上鋪一張大白紙,紙上豎立一塊玻璃板作為平面鏡。沿著玻璃板在紙上畫一條直線,

代表平面鏡的位置;

②將點燃的蠟燭A放在玻璃板前,在玻璃板后移動未點燃的蠟燭B,發(fā)現(xiàn)在某一位置蠟燭B與蠟燭A的像

能夠完全重合,在白紙上標記蠟燭A和B的位置;

③改變蠟燭A的位置,在玻璃板后移動蠟燭B,始終能找到與蠟燭A的像完全重合的位置,標記蠟燭A和B

的位置;

④在蠟燭所成像的位置放一張白紙,發(fā)現(xiàn)白紙上不能得到蠟燭的像;

⑤用刻度尺分別測量蠟燭A和B到玻璃板的距離數(shù)據(jù)記錄如表2。

表2

次數(shù)蠟燭A到玻璃板的距離/cm蠟燭A的像到玻璃板的距離/cm蠟燭的像與蠟燭的大小關(guān)系

15.025.01相等

210.0210.02相等

315.0115.00相等

(2)分析了表2的實驗數(shù)據(jù),得到以下結(jié)論:

①像到平面鏡的距離和物體到平面鏡的距離;

②平面鏡所成像的大小與物體到平面鏡的距離(選填“有關(guān)”或“無關(guān)”),說明“人在平面鏡

中所成的像近大遠小”的觀點是錯誤的;

③平面鏡所成的像是(選填“實像”或“虛像”)。

(3)為了保證實驗效果,做這個實驗時應(yīng)選擇較(選填“厚”或“薄”)的玻璃板。

2022年中考物理真題強化專練:光現(xiàn)象實驗綜合考查參考答案

1.(2022濱州)如圖所示,在“探究平面鏡成像的特點”實驗中。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鏡,是為了觀察到蠟燭的像更清晰

B.只要把光屏放在恰當?shù)奈恢?,就能承接到蠟燭的像

C.蠟燭距玻璃板越遠,蠟燭的像就越小

D.只把玻璃板向左平移,蠟燭的像的位置不變

【答案】D

2.(2022江蘇蘇州)做凸透鏡成像實驗時,將光具座上的蠟燭、凸透鏡、光屏如圖放置,光屏上呈現(xiàn)清晰

的像。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屏上像是倒立放大的

B.該凸透鏡的焦距可能是8cm

C.先向右移動光屏,再移動凸透鏡到某位置一定能在光屏上看到清晰的像

D.只將蠟燭向左移動一段距離,放上遠視眼鏡可在屏上再次看到清晰的像

【答案】C

3.(2022云南)某小組利用如圖所示的裝置探究凸透鏡成像的規(guī)律,此時光屏上呈現(xiàn)了燭焰清晰的像,該

像是倒立、的實像(選填“放大”或“縮小”),該成像特點是的成像原理(選填

“照相機”“投影儀”或“放大鏡”)。

【答案】①.縮小②.照相機

4.(2022江蘇連云港)小明在探究凸透鏡成像特點時,將蠟燭、凸透鏡、光屏放置在如圖所示位置時,光

屏上恰好出現(xiàn)等大的清晰的像,此凸透鏡的焦距為cm。當蠟燭被移至57cm刻度處,無論怎

樣移動光屏,光屏上始終接收不到像,要想觀察到像可以從凸透鏡的(選填“左”或“右”)

側(cè)用眼睛觀察,生活中的是利用這個原理制成的。

【答案】①10.0②.左③.放大鏡

5.(2022重慶A)為了探究平面鏡成像特點,小薇同學(xué)準備了白紙、薄玻璃板、刻度尺、光屏和A、B兩只

大小相同的蠟燭。

①實驗時,薄玻璃板需放置在水平桌面上;

②如圖所示,點燃蠟燭A,她應(yīng)從蠟燭(選填"A”或"B”)所在一側(cè)觀察蠟燭A的像,同時

用蠟燭B與蠟燭A的像重合并記錄位置;

③使用刻度尺的目的是便于比較像與物到平面鏡的關(guān)系。

【答案】①.垂直②.A③.距離

6.(2022湖北宜昌)在“探究光從玻璃斜射入空氣的折射規(guī)律”的實驗中,小東借助激光筆、半圓形玻璃

塊和帶刻度的光具盤完成了實驗,觀察到如圖所示的1、2、3三條光束,并在光具盤上用筆描出了對應(yīng)的

光路。

(1)圖中的折射角大小為;

(2)根據(jù)實驗現(xiàn)象初步發(fā)現(xiàn),光從玻璃斜射入空氣時,折射角(選填或“<”)入

射角;

(3)現(xiàn)在要探究光的折射現(xiàn)象中光路是否可逆,具體的操作是,如果看到現(xiàn)象,

就可證明光路是可逆的。

【答案】①.80°②.〉③.讓入射光沿光路2射入④.折射光從光路1射出

7.(2022湖州)三棱鏡是一種重要的光學(xué)元件,光通過三棱鏡的傳播路線是怎樣的呢?小越用紅光以一定角

度射到三棱鏡上,光路圖如圖1所示。改變?nèi)肷浣嵌?,光路圖如圖2、圖3所示。

C

(1)經(jīng)過兩次折射后,紅光均向三棱鏡的(選填“頂角An或“底面宏')偏折。這個規(guī)律對

于其他的單色光成立嗎?小越選用其他不同的單色光重復(fù)上述實驗,發(fā)現(xiàn)了同樣的規(guī)律;

(2)了解了小越的探究后,老師建議小越把凸透鏡分割成兩部分進行思考,如圖4所示。小越經(jīng)過分析和

綜合,理解了凸透鏡對光具有作用的原因。

(3)利用三棱鏡還可以進行的探究實驗是o

【答案】①.底面用②.會聚③.三棱鏡還可以研究光的色散,研究白光是由哪些光組成的。

8.(2022江蘇揚州)在探究“平面鏡成像的特點”實驗中,裝置如圖1所示。

(1)為了更好的完成實驗,最好選用(選填“無色”或“茶色”)玻璃板,玻璃板應(yīng)___________

放置在水平桌面上,可用(填器材名稱)來檢驗;

(2)將棋子A置于玻璃板前方,觀察到A的兩個像,在玻璃板后方放置棋子B,使之與棋子A較亮的像重

合。在白紙上記下棋子A和B的位置,如圖2所示,此時物到鏡面的距離為,像到鏡面的距離

為(選填"廿、"W、W或“BC)??裳胤较颍ㄟx填或“W)移動棋

子A多次實驗,尋找普遍規(guī)律。

圖1圖2

【答案】①.茶色②.垂直③.刻度尺④.AC⑤.BC⑥.PQ

9.(2022湖南長沙)為了探究光反射時的規(guī)律,小麗把一個平面鏡放在水平桌面上,再把一張可以繞斷

翻折的紙板被力豎直地立在平面鏡上,紙板上的直線郵垂直于鏡面。她將一束光貼著紙板沿如方向射向

。點,在紙板上用筆描出入射光£0和反射光"的徑跡。

(1)如圖甲所示,反射角的大小為°;

(2)實驗過程中,進行下列哪項操作后,在紙板上仍可以看到反射光?

A.如圖乙所示,將紙板的右半部分向后翻折

B.如圖丙所示,將紙板與入射光束一起以惻為軸旋轉(zhuǎn)

C.如圖丁所示,將紙板與入射光束一起以切為軸向后傾倒

【答案】①.50②.C

10.(2022錦州)小明做“探究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的實驗。

(1)如圖甲所示,將一束平行光正對凸透鏡照射,光屏上出現(xiàn)一個最小、最亮的光斑,則凸透鏡的焦距

/=cm;

(2)小明在某次實驗中,將蠟燭、凸透鏡、光屏放在光具座上如圖乙所示的位置,光屏上呈現(xiàn)清慚的像,

此像是倒立、的實像,生活中(選填“照相機”、“投影儀”或“放大鏡”)就是依據(jù)此成像原

理制成的;

(3)保持蠟燭位置不變,移動凸透鏡至如圖丙所示位置,則人眼在圖中(選填或"9')處能

觀察到燭焰的像;

(4)小明在圖乙中燭焰和凸透鏡之間的適當位置放一副眼鏡,發(fā)現(xiàn)光屏上原本清晰的像變模糊了。將蠟燭

向靠近凸透鏡方向移動適當距離后,光屏上再次得到清晰的像,則該眼鏡是(選填“近視”或“遠

視”)眼鏡。

【答案】①.10.0②.放大③.投影儀④.B⑤.遠視

11.(2022通遼)在“探究凸透鏡成像的規(guī)律”實驗中,所用凸透鏡的焦距是10cm,將凸透鏡因定在光具

座50cm刻度線處,實驗裝置如圖所示:

(1)實驗前調(diào)節(jié)燭焰、凸透鏡和光屏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目的是;

(2)實驗中將蠟燭移至光具座上25cm刻度線處,移動光屏,直到燭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實像,這是

的原理(選填"照相機””投影儀”或“放大鏡”);

(3)再將蠟燭從光具座上25cm處移到10cm刻度線處,若使燭焰在光屏上再次成清晰的像,光屏應(yīng)

透鏡(選填“遠離”或"靠近”);此過程中,燭焰移動的速度燭焰的像移動的速

度(選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4)某小組同學(xué)將發(fā)光的小燈泡放在該凸透鏡的焦點處,在透鏡另一側(cè)將光屏沿主光軸遠離透鏡的過程中,

光屏上的光斑大小將O

【答案】①.使像成在光屏的中央②.照相機③.靠近④.大于⑤.不變

12.(2022牡丹江)【活化知識,還原生活】眼睛是人體重要的器官之一,小冰想弄清楚晶狀體的厚度對眼

睛成像遠近的影響。根據(jù)凸透鏡成像的規(guī)律,他用凸透鏡和球形半透明的塑料盒自制了一個簡易眼睛模型,

模型上的凸透鏡相當于人眼的晶狀體,后面的塑料盒相當于視網(wǎng)膜,將蠟燭和模型放在光具座上。

(1)我們觀察物體時,物體在視網(wǎng)膜上能成實像;

(2)如圖甲所示,調(diào)節(jié)蠟燭到合適的高度后,移動蠟燭的位置,模型上成清晰的像,此時,像的位置在

___________之間;

(3)如圖乙所示,給模型換上一塊焦距小的凸透鏡,像變模糊了。移動蠟燭,直到成清晰的像,發(fā)現(xiàn)蠟燭

的位置離凸透鏡近了。這表明焦距小的凸透鏡厚度大,對光的作用強。此時,若蠟燭遠離凸透

鏡,像的位置會凸透鏡,模型上的像就不清晰了;

(4)小冰分析,當晶狀體變厚時,遠處物體成像在視網(wǎng)膜前方,所以就只能看清的物體;

(5)為了保護視力,你應(yīng)該o(寫出一點)

【答案】①.倒立縮小的②.一倍與二倍焦距③.會聚(或折射)④.靠近⑤.近

處⑥.注意保持看書寫字的距離

13.(2022撫順、葫蘆島)在“天宮課堂”的水球?qū)嶒炛?,小玉看到王亞平老師的倒立、縮小的像,如圖

甲所示。于是她利用實驗室的光學(xué)器材探究凸透鏡成像的規(guī)律。

(1)小玉找到了一個焦距未知的凸透鏡,用一束平行光正對凸透鏡照射,移動光屏,直到光屏上出現(xiàn)最小

最亮的光斑,如圖乙所示。則凸透鏡的焦距是cmo

(2)如圖丙所示,將蠟燭、凸透鏡、光屏依次安裝在光具座上。點燃蠟燭,調(diào)整它們的高度到合適的位置。

(3)將凸透鏡固定在50cm刻度線處,蠟燭移動到20cm刻度線處,向(填“靠近”或"遠離”)

凸透鏡的方向移動光屏,直到出現(xiàn)燭焰倒立、的實像。

(4)在(3)的基礎(chǔ)上,更換成另一個焦距為9cm的凸透鏡,光屏上的像變模糊了,此現(xiàn)象與

(填“近視眼”或“遠視眼”)成因相似。為了使光屏上的像恢復(fù)清晰,可向(填“靠近”或

“遠離”)凸透鏡的方向移動蠟燭。

(5)在實驗過程中,原來光屏中央的像“跑”到上方,為了使像回到中央,接下來的操作是

(填“①”“②”或“③

①向下調(diào)光屏

②向上調(diào)凸透鏡

③向上調(diào)蠟燭

【答案】①.10.0②.遠離③.縮?、?近視眼⑤.靠近⑥.③

14.(2022江漢油田、潛江、天門、仙桃)小紅和家人一起乘高鐵去旅行,進站時要進行身份驗證,她發(fā)

現(xiàn)屏幕上的頭像較小,不能完成人臉識別,后來在工作人員的指導(dǎo)下順利完成了識別。她了解到屏幕上的

頭像是通過攝像頭內(nèi)的凸透鏡形成的,于是帶著興趣進行了以下實驗。

(1)小紅將蠟燭、凸透鏡、光屏安裝在光具座上并靠在一起,點燃蠟燭,調(diào)整燭焰、透鏡和光屏的中心大

致在;

(2)如圖甲所示,燭焰恰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光屏上的像是(選填“鏡面反射”或“漫

反射”)形成的,保持凸透鏡位置不變,若將蠟燭向右移動少許,則應(yīng)將光屏向(選填“左”

或“右”)移動才能再次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此時的像變大;

(3)根據(jù)以上實驗,小紅進行人胎識別時,為使屏幕上的頭像變大,她應(yīng)該(選填“靠近”

或“遠離”)鏡頭;

(4)在圖乙所示位置時,燭焰也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這個像是倒立、(選填“放大”“縮

小”或“等大”)的實像,由此可知凸透鏡的焦距為cmo

【答案】①.同一高度②.漫反射③.右④.靠近⑤.等大⑥.10.0

15.(2022金昌)小明做“探究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實驗時,將蠟燭、凸透鏡、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并調(diào)

節(jié)它們的中心在同一高度。

(1)他調(diào)節(jié)蠟燭和凸透鏡的位置,如圖甲所示,在光屏上得到了清晰的等大的像,像應(yīng)該是

(選填“倒立”、“正立”)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zé)。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