診斷學血液一般檢查課件_第1頁
診斷學血液一般檢查課件_第2頁
診斷學血液一般檢查課件_第3頁
診斷學血液一般檢查課件_第4頁
診斷學血液一般檢查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7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血液一般檢查

BloodRoutineTest1血液一般檢查

BloodRoutineTest1紅細胞和血紅蛋白的測定紅細胞及血紅蛋白增多紅細胞及血紅蛋白減少紅細胞形態(tài)改變

白細胞的檢測:白細胞計數(shù)白細胞形態(tài)與分類計數(shù)檢查中性粒細胞,嗜酸性粒細胞,嗜堿性粒細胞淋巴細胞單核細胞

血小板的測定

2紅細胞和血紅蛋白的測定2血液的組成—抗凝劑(肝素)血液—

—血漿—白細胞、血小板—紅細胞

靜置/離心沉淀血液的組成3血液的組成—抗凝劑(肝素)血液——血漿—白細胞、血小板—紅一紅細胞和血紅蛋白測定雙凹圓盤狀,無核無細胞器,含血紅蛋白這種外形有利于完成極重要的生理功能,即柔韌性和變形性4一紅細胞和血紅蛋白測定雙凹圓盤狀,無核這種外形有利于完成極

紅細胞血紅蛋白男:4.0~5.5x1012個/L

120~160g/L女:3.5~5.0x1012個/L110~150g/L紅細胞參考值5紅細胞紅細胞及血紅蛋白減少 輕度 血紅蛋白 男低于120g/L 女低于110g/L 中度 低于90g/L 重度 低于60g/L 極重度 低于30g/L同時觀察紅細胞數(shù)及血紅蛋白量對診斷更有意義生理性減少:嬰幼兒及15歲以前的兒童,部分老年人,妊娠中晚期病理性減少:各種貧血紅細胞生成減少:紅細胞破壞增多:紅細胞丟失:再生障礙性貧血,巨幼細胞性貧血,缺鐵性貧血G6PD缺陷,PNH自免溶貧,脾功能亢進急慢性失血性貧血6紅細胞及血紅蛋白減少生理性減少:嬰幼兒及15歲以前的兒童,部臨床意義紅細胞及血紅蛋白增多:

單位容積血液中紅細胞數(shù)和血紅蛋白量高于參考范圍高限.相對性紅細胞增多血漿量減少,使紅細胞相對增多,多為暫時性,常見的脫水狀態(tài)見于劇烈嘔吐,嚴重腹瀉,大面積燒傷,多汗、多尿絕對性紅細胞增多 紅細胞生成素EPO

真性紅細胞增多癥PV7臨床意義紅細胞及血紅蛋白增多:7血涂片8血涂片8紅細胞形態(tài)改變

大小異常形態(tài)異常染色異常結(jié)構(gòu)異常9紅細胞形態(tài)改變9貧血的形態(tài)學分類

MCV(80-100fl)

MCH(27-34pg)MCHC(32%-36%)病因正常細胞性貧血80-10027-34

32-36再生障礙性貧血、急性失血性貧血、多數(shù)溶血性貧血、骨髓病性貧血如白血病大細胞性貧血>100>3432-36巨幼細胞貧血及惡性貧血小細胞低色素性貧血<80<27<32缺鐵性貧血、珠蛋白生成障礙貧血、鐵粒幼細胞性貧血單純小細胞性貧血<80<2732-36慢性感染、炎癥、肝病、尿毒癥、惡性腫瘤、風濕性疾病等所致的貧血MCV平均紅細胞容積(表示一個紅細胞的體積)

MCH平均紅細胞血紅蛋白量(表示一個紅細胞里的血紅蛋白)

MCHC平均紅細胞血紅蛋白濃度(表示單位體積里的血紅蛋白)10貧血的形態(tài)學分類MCVMCHMCHC病因正常細胞性貧血80參考值成人4~10×109個/L(4000~10000個/ul)白細胞增多白細胞減少分類中性粒細胞桿狀核分葉核嗜堿性粒細胞嗜酸性粒細胞淋巴細胞單核細胞二白細胞計數(shù)和分類11參考值成人4~10×109個/L(4000~10中性粒細胞50-75%

嗜堿性粒細胞0-1%

嗜酸性粒細胞0.5-5%12中性粒細胞嗜堿性粒細胞嗜酸性粒細胞12單核細胞3–8%淋巴細胞20-40%13單核細胞3–8%淋巴細胞20-40%13粒細胞減少癥:

中性粒細胞絕對值低于1.5×109

粒細胞缺乏癥:

中性粒細胞絕對值低于0.5×109異型淋巴細胞:

在傳染性單核細胞增多癥,病毒性肝炎、流行性出血熱、濕疹、過敏性疾病等病毒性感染或刺激下,可使淋巴細胞增生,并出現(xiàn)形態(tài)變化.14粒細胞減少癥:

中性粒細胞絕對值低于1.5×10中性粒細胞(neutrophilicgranulocyte,neutrophil): 數(shù)量最多形態(tài):直徑10~13μm,胞質(zhì)豐富,含許多細小均勻的淡粉紅色中性顆粒,核呈桿狀或分葉(2~5葉)

————桿狀核——分葉核15中性粒細胞(neutrophilicgranulocyte中性粒細胞(血涂片)16中性粒細胞(血涂片)16嗜酸性粒細胞(eosinophil)直徑10~15μm

,核多2葉,胞質(zhì)內(nèi)充滿粗大的鮮紅色嗜酸性顆粒,內(nèi)含組胺酶、芳基硫酸酯酶及四種陽離子蛋白———嗜酸性顆粒17嗜酸性粒細胞(eosinophil)———嗜酸性顆嗜酸性粒細胞(血涂片)18嗜酸性粒細胞(血涂片)18嗜堿性粒細胞(basophilicgranulocyte,basophil)數(shù)量最少直徑10~12μm

,核分葉或“S”形或不規(guī)則;胞質(zhì)內(nèi)含大小不等,分布不均的嗜堿性顆粒分泌物(同肥大細胞):嗜堿性顆粒含肝素、組胺、嗜酸性粒細胞趨化因子等,細胞基質(zhì)內(nèi)有白三烯功能:參與過敏反應的形成19嗜堿性粒細胞(basophilicgranulocyte,嗜堿性粒細胞(血涂片)20嗜堿性粒細胞(血涂片)20單核細胞(monocyte)形態(tài):直徑14~20μm

;核呈腎形、馬蹄鐵形或不規(guī)則,染色質(zhì)顆粒細而松散,著色淺;胞質(zhì)弱嗜堿性呈灰藍色,含許多嗜天青顆粒功能:在血中停留12~48小時后進入結(jié)締組織,分化成巨噬細胞21單核細胞(monocyte)21單核細胞(血涂片)22單核細胞(血涂片)22淋巴細胞(lymphocyte)小淋巴細胞:6~8μm

,胞質(zhì)少,強嗜堿性,核圓有側(cè)凹,染色質(zhì)塊狀著色深中淋巴細胞:9~12μm

,胞質(zhì)較多,含少量嗜天青顆粒,核染色質(zhì)略稀疏,著色略淺大淋巴細胞:13~20μm血液中以小淋巴細胞為主,有部分中淋巴細胞;大淋巴細胞存在于淋巴組織中23淋巴細胞(lymphocyte)血液中以小淋巴細胞為主,23淋巴細胞(血涂片)24淋巴細胞(血涂片)24巨核細胞——巨核細胞胞質(zhì)脫落的小塊血小板——三血小板計數(shù)和大小25巨核細胞——巨核細胞胞質(zhì)脫落的小塊血小板——三血小板計血小板正常值100~300

x109個/L<100x109個/L┅┅血小板減少

>400x109個/L┅┅血小板增多26血小板正常值100~300x109個/L<100x10血小板D≈2~4um雙凸扁盤狀,血片呈多角形——透明區(qū)27血小板D≈2~4um雙凸扁盤狀,血片呈多角血小板(血涂片)28血小板(血涂片)28四網(wǎng)織紅細胞檢測:晚幼紅細胞脫核后到完全成熟之間的過渡型細胞 由于胞質(zhì)內(nèi)還殘存多少不等核糖體、核糖核酸等堿性物質(zhì),用黃焦油或新亞藍染液進行活體染色,嗜堿性物質(zhì)凝聚成顆粒,其顆粒又連綴成線,構(gòu)成淺藍或深藍的網(wǎng)織狀結(jié)構(gòu).網(wǎng)織紅參考范圍手工計數(shù)0.5%-1.5%臨床意義直接反應骨髓紅細胞生成能力29四網(wǎng)織紅細胞檢測:晚幼紅細胞脫核后到完全成熟之間的過渡型細五紅細胞沉降率ESR紅細胞緡錢狀形成各種炎癥性反應:風濕熱及結(jié)核病,纖維蛋白原及免疫球蛋白含量增加組織損傷及壞死惡性腫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