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語文第一單元5人應(yīng)當堅持正義課件部編版選擇性必修中冊_第1頁
高中語文第一單元5人應(yīng)當堅持正義課件部編版選擇性必修中冊_第2頁
高中語文第一單元5人應(yīng)當堅持正義課件部編版選擇性必修中冊_第3頁
高中語文第一單元5人應(yīng)當堅持正義課件部編版選擇性必修中冊_第4頁
高中語文第一單元5人應(yīng)當堅持正義課件部編版選擇性必修中冊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0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第一單元

5*人應(yīng)當堅持正義課程目標學法指導1.了解蘇格拉底的人生軌跡和提問方式,掌握提問的技巧與能力。2.認識并概括蘇格拉底式的提問,并從中獲得感悟。3.通過學習這篇小短文,從中汲取對自己人生有益的啟示,并能運用到生活中。1.借助工具書和互聯(lián)網(wǎng)查找有關(guān)資料,知道作者情況和相關(guān)的文化背景,了解論著中涉及的主要問題,排除閱讀中遇到的障礙。2.在整體了解論著內(nèi)容的基礎(chǔ)上,選讀其中的重點章節(jié),了解蘇格拉底式的提問特點。3.聯(lián)系當代社會生活中的有關(guān)問題和中外文化現(xiàn)象,有意識地驗證、借鑒、運用所讀論著的觀點和方法,提高自己的思想認識水平。課前自主學習[資料助讀]作者簡介柏拉圖(前427—前347),古希臘唯心論哲學家和思想家,是西方哲學史上第一個使唯心論哲學體系化的人。他的著作和思想對后世有著十分重要的影響。對柏拉圖一生影響最大的是蘇格拉底。柏拉圖20歲拜蘇格拉底為師,直到蘇格拉底被雅典民主派處死。28歲至40歲,他都在海外漫游。柏拉圖留下了許多著作,多數(shù)以對話體的形式寫成,常被后人引用的有:《辯訴篇》《曼諾篇》《理想國》《智者篇》《法律篇》等?!独硐雵肥瞧渲械拇碜鳌@砟钫撌前乩瓐D哲學體系的核心。他認為現(xiàn)實世界之外還有一個非物質(zhì)的理念世界。理念世界是真實的,而現(xiàn)實世界是不真實的,是理念世界的模糊反映。寫作背景蘇格拉底喜歡在街頭與人辯論倫理道德等問題,公開反對奴隸主民主制,特別是雅典后期的激進民主派。后來因為有人控告他與克利提阿斯關(guān)系密切,反對民主政治,用邪說毒害青年,蘇格拉底因此被捕入獄。按照雅典的法律,在法庭對被告判決以前,被告有權(quán)提出一種不同于原告所要求的刑罰,以便法庭二者選其一。蘇格拉底借此機會發(fā)表了慷慨激昂的演說,他自稱無罪,認為自己的言行不僅無罪可言,而且是有利于社會進步的。結(jié)果,他被判了死刑。在監(jiān)獄關(guān)押期間,他的朋友們拼命勸他逃走,并買通了獄卒,制訂了越獄計劃,但他寧可死,也不肯違背自己的信仰。就這樣,這位70歲的老人平靜地離開了人間。知識鏈接蘇格拉底(前469—前399),出生于希臘雅典,古希臘的思想家、哲學家。蘇格拉底和其學生柏拉圖及柏拉圖的學生亞里士多德并稱為“希臘三賢”,被后人公認為是西方哲學的奠基者。據(jù)記載,蘇格拉底最后被雅典法庭以侮辱雅典神、引進新神論和腐蝕雅典青年思想的罪名判處死刑。盡管蘇格拉底曾獲得逃亡的機會,但他仍選擇死亡。[基礎(chǔ)梳理]字音識記(1)服膺(

) (2)恫嚇(

)(3)糊涂(

) (4)褒貶(

)(5)遭殃(

) (6)慎重(

)漢字拼寫yīnɡdònɡhètubāoyānɡshèn謹勤駁驅(qū)詞語積累(1)無可非議:沒有什么可以指摘的,表示言行合乎情理。(2)拳拳服膺:誠懇地信奉。拳拳,誠懇的樣子。服膺,牢牢記在心里、信服。膺,胸。(3)恫嚇:威嚇,嚇唬。恫,恐嚇。(4)枚舉:列舉。(5)誠惶誠恐:惶恐不安。原是君主時代臣下給君主奏章中的套語。(6)畢恭畢敬:形容十分恭敬。詞語辨析(1)考察考查①新的食用酒精質(zhì)量標準將正丙醇作為一項質(zhì)量指標來__________。②他們到各地__________水利工程。【答案】①考查②考察【解析】“考查”與“考察”都有“查看”的意思。考查:用一定的標準來檢查衡量(行為、活動)??疾欤簩嵉赜^察調(diào)查;細致深刻地觀察。“考查”的對象常是學員的學習現(xiàn)狀及某種業(yè)務(wù)進行的情況等。“考察”著重指觀察、了解,調(diào)查研究。(2)遵守遵從①伯德桑也__________了他的諾言。②班固在《漢書》中批評《史記》“其是非頗繆于圣人”,指責司馬遷不__________儒學道德標準。【答案】①遵守②遵從【解析】“遵守”與“遵從”均有“按照某種要求去做”之意。遵守:依照規(guī)定行動,不違背。遵從:遵照并服從。

遵守的對象往往是規(guī)定、法律等條文類的內(nèi)容;遵從則傾向于服從某人的意愿、要求等。(3)無可非議無可厚非①你們的盛情是可感的,動機是________的。②站在中國的立場上,提出這些疑慮__________?!敬鸢浮竣贌o可非議②無可厚非【解析】“無可非議”與“無可厚非”都含“指責”這一意思。無可非議:沒有什么可以指責的,表示言行合乎情理。無可厚非:不可過分指責,表示雖有缺點,但是可以理解或原諒?!盁o可非議”著重強調(diào)很正確,沒有什么可指責的?!盁o可厚非”著重強調(diào)對缺點、錯誤不能過分苛求,因為某些原因尚可原諒。課堂思考探究[整體感知]結(jié)構(gòu)圖解主旨探微這篇文章圍繞蘇格拉底和格黎東的對話,展現(xiàn)了蘇格拉底在朋友勸說他逃跑的時候一步步闡明“正道”“道理”“道義”“正當”等一系列他所堅守的正義理念,深入淺出地闡述了他唯正義是從的道德信念和堅守正義的人生準則。[任務(wù)探究]任務(wù)一理解1.蘇格拉底在這場提問中先后提出了哪些觀點?【答案】①即使面臨災(zāi)難,信服的道理也是要遵從的。②重視明白人的意見而不必理會眾人之見。③如果不聽從深知道義之人的意見,就會毀壞道義本身。④最重要的不是活著,而是活得體面和正派。⑤以壞報壞也是不正當?shù)?,無論別人對我們做什么事。2.蘇格拉底以“一個從事體育鍛煉并且以此為業(yè)的人”為例,意在說明什么觀點?【答案】蘇格拉底列舉體育運動員的例子,提出應(yīng)當聽從醫(yī)生或教練的褒貶意見的看法,自然而然地引出中心議題,“別的事情豈不也是這樣”,也就是說,如果不聽從內(nèi)行的看法和意見,就會損傷我們那個為道義所改善、為不義所毀滅的部分。任務(wù)二賞析3.通讀全文,總結(jié)蘇格拉底式的論辯有哪些特點?!敬鸢浮竣僖栽O(shè)問推動思維的發(fā)展。②總是以謙和的態(tài)度發(fā)問,語氣親切誠懇,語調(diào)相對平和沉穩(wěn)。③不輕易回答對方的問題,他通過讓對方不間斷地回答問題,使對方一步一步進入自己的邏輯軌道。④層層鋪墊,步步設(shè)問,深入淺出,既以理服人,又生動活潑,體現(xiàn)了高超的“勸說”藝術(shù)。任務(wù)三探究4.蘇格拉底拒絕越獄逃跑的態(tài)度及其所體現(xiàn)的精神歷來廣受贊賞,但也有人認為,雅典法庭判處蘇格拉底死刑的罪名是“不敬神明”,這種判決是不正義的,蘇格拉底欣然接受不正義的判決,這種態(tài)度不值得贊賞。你怎樣看?為什么?【答案】示例一:贊賞。①在蘇格拉底看來,他恪守的是一種正義,而正義就是守法。在這個案件里,無疑存在一個悖論:看似完美正義的制度卻處死了正義的公民。顯然,蘇格拉底是一個流行觀念的質(zhì)疑者,人生價值的省察者,德行智慧的提倡者,或是一個純粹的實證主義者。他堅定地認為法律是至上的、正義的、公平的,有良知的人首先便是遵守法律的人,服從法律是公民的天職和責任,更是公民對于城邦的義務(wù)。在他的心中,人民對于他的裁判是集體智慧和理性的產(chǎn)物,具有權(quán)威性,即使他自己明白這種裁決是不公正的,他依然不會選擇逃避懲罰。因此,身居其間的蘇格拉底做出了智慧的抉擇,使個人正義服從于制度正義,并為此付出了珍貴的生命代價。②從正義角度來看,蘇格拉底選擇了死亡,他通過承受不義的判決來堅持自己的正義,為后世樹立了一個良好的守法的榜樣,使遵守法律成為一種美德,并使其得以傳承和認可。蘇格拉底已經(jīng)七十歲了,他知道自己作為一個“不義”之人,如果流亡到他鄉(xiāng)去,將會怎樣茍活度日。他已經(jīng)不像年輕人那樣,還有“不怕沒柴燒”的希望。如果非法逃走,他的城邦、親人、朋友也會因為自己被迫的不義之舉而遭受傷害。所以,蘇格拉底決定奔赴死亡。死亡捍衛(wèi)了他的正義,保護了他的親朋,譴責了他的敵人,控訴了他的城邦。為正義而死,堅決不做不義之事,蘇格拉底用自己的實踐證明了他的哲學理論。示例二:不贊賞。從法律的角度看,雅典的政府之所以是民主的,是因為管轄權(quán)是操縱在多數(shù)人而不是少數(shù)人手中的,多數(shù)人的觀點只是在數(shù)量上占有優(yōu)勢,并非永遠正確,一旦將其奉為絕對的正義和法律的唯一來源,真理就會被扼殺。課后鞏固拓展[隨堂小練]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3題。古鎮(zhèn)這棵名叫“龍爪”的大榕樹,已有八百多年的壽數(shù),其高、其寬、其粗、其壯、其繁茂、其綿綿瓜瓞之狀……簡直不再是一棵樹,而已經(jīng)是一座城堡。此時此刻,大群大群的鎮(zhèn)民被摟抱在它的濃蔭里,婦女、老人、孩子,閑坐著聊天、打牌、擇菜、嬉戲……龍爪榕對他們而言,也已不是一棵樹,而是鄉(xiāng)村,是家園,是父母雙親,是丈夫妻子,是兒子閨女,是廚房的灶火,是鍋里的食物,是陽光雨露,是水和空氣,還是遠祖的氣息……古鎮(zhèn)的古樹還有不少,然而,全鎮(zhèn)子內(nèi)內(nèi)外外,哪一棵都沒有“龍爪榕”這么煌煌赫赫,它的“爪”大約已繁衍出十萬個了吧?多個“大爪”已熬成古樹級別,穩(wěn)穩(wěn)站立在屬于它們的家族祖廟里。更多的“中爪”如霹靂連發(fā),威威猛猛地伸向四面八方。難以計數(shù)的“小爪”則像滾滾而過的流云,從高天、半空和低處向你壓過來,蔓延著。于是乎,你的眼睛里已全部是龍子、龍孫、龍孫孫們的刀槍劍戟,或曰手臂連著手臂,氣勢頂著氣勢,山連著山。俯身向地下看,“龍爪榕”的布局也是一個合縱連橫的大戰(zhàn)場,數(shù)個大根凸起,在地面上盤起讓人不解其意的各種圖形。更多的中根、小根乃至小小根,則一直延伸過來,生長到深不可測、寬不可測、遠不可測的未知——也許整個古鎮(zhèn)的地下,都是它的根系在維系和支撐著吧?1.下列各句中的問號,和文段最后一句的問號作用相同的一項是

(

)A.怎樣閱讀《紅樓夢》這樣的長篇小說呢?可以從三個方面來把握。B.難道鬧鐘沒有響?他從床上明明是看見鬧鐘定在四點的,它肯定響過。C.祥林嫂,你們的阿毛如果還在,不是也就有這么大了么?D.可是問題卻在于:我們在古代的詩歌中為什么很少看見用“樹葉”呢?【答案】C【解析】文段最后一句的問號表示揣測和無疑而問的語氣。A.有問有答,為設(shè)問。B.為反問。C.表示無疑而問。D.表示語氣強烈的疑問。2.擬人是把物當作人來寫的修辭格。請據(jù)此對文中畫橫線的句子所用擬人進行簡要分析。【答案】①樹和人本來不會摟抱,使用擬人既賦予樹以動感,又使人感到親切。②“鎮(zhèn)民被摟抱在它的濃蔭里”形象地寫出了樹蔭范圍之大、之濃密,以及人們對樹與樹蔭的喜愛。(意思對即可)3.文中畫波浪線的句子可以改寫成:“難以計數(shù)的‘小爪’則像壓過來的滾滾而過的蔓延著的流云?!睆恼Z義上看二者基本相同,為什么說原文表達效果更好?【答案】①原文修飾成分單獨成句,起強調(diào)作用,突出了樹枝層層伸展的情狀,更具有空間感。②原文長短句結(jié)合,句式活潑,錯落有致,更加具有節(jié)奏感。③原文表達與上下文語體更加和諧一致,更符合具體語境。(意思對即可)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4~5題。何為鯨落?從字面含義來看,它描述的是逝去的鯨緩緩沉入海底,不斷被分解消耗的過程。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它指的是深海中依賴鯨魚尸體有機質(zhì)而生存的底棲生態(tài)系統(tǒng)。當這樣一個獨特的生態(tài)現(xiàn)象進入公眾視野時,人們驚嘆大自然的瑰麗奇幻,更為“一鯨落而萬物生”的故事打動。不少人將鯨落視作“獻給大海的浪漫”,賦予其溫柔而又詩意的內(nèi)涵。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攝食鯨的身體,僅僅是這場饕餮盛宴的開始。當大塊的鯨肉被掠食干凈,深海鯊魚、鼠尾魚等食腐動物就會心滿意足地散去。隨后,多毛類和甲殼類動物會躡手躡腳地聚攏過來,它們直接利用鯨骨及其附近營養(yǎng)豐富的沉積物生活,快速繁殖、擴張。慢慢地,鯨的身體在深海厭氧分解過程中悄悄釋放出硫化物,依賴硫化物生活的細菌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造就了依賴有機質(zhì)而存在的生物群落。最終,鯨骨的遺骸作為礁巖而成為生物歡騰的樂園。整個過程嚴絲合縫、環(huán)環(huán)相扣,長達數(shù)十年甚至上百年。4.請在文中橫線處補寫恰當?shù)恼Z句,使整段文字語意完整連貫,內(nèi)容貼切,邏輯嚴密,每處不超過10個字。【答案】①在生物學意義上②鯨落是一個漫長的過程③將其轉(zhuǎn)化為有機質(zhì)(意思對即可)5.請以“鯨落”為主語,概括文段的主要信息,不超過70個字。【答案】鯨落是逝去的鯨緩緩沉入海底,不斷被分解消耗的過程,也是深海中依賴鯨魚尸體有機質(zhì)而生存的底棲生態(tài)系統(tǒng),被人們賦予溫柔而又詩意的內(nèi)涵。[素材積累]課內(nèi)素材開辟了一個新時代的蘇格拉底,卻因觸怒最有權(quán)勢的人,被控犯有“敗壞青年人德行,否定神靈”之罪,他從容地飲鴆自亡。偉大的盲人先知荷馬,在流浪中靠誦讀自己的詩篇過日子。

偉大的天文學家伽利略,為人類做出了巨大貢獻,年邁的時候,在尖銳的苦痛和人間的蔑視中掙扎。古今中外,那些造福人類、推動歷史前進的“光榮者”,走的都是一條充滿坎坷和泥濘的“荊棘路”。正是“荊棘”磨礪了他們的信念之光、人格之光,使得他們超越時代,走向了永恒。由此可見,磨難只有與殉道獻身者相伴的時候,才能顯示它的美麗,其美麗在于造就了殉道者的輝煌與永恒。為理想與信念而戰(zhàn)者,永生![適用話題]“信念”“生命的韌勁”“堅守正道”“向死而生”等。課外素材柏拉圖的弓與各爾禪寺的樹大哲學家柏拉圖在路上放了一把松了弦的弓,問來去匆匆的路人,他這樣做是什么意思。路人答不上來,柏拉圖告訴他:“如果你老是把弦繃得緊緊的,弓很容易就會折斷;但如果你把它放松了,要使用時就能頂用?!蔽挥诟拭C北部的各爾禪寺,以前寺院里的樹木經(jīng)常被狂風摧折,有的居然被連根拔起。后來,僧人們想出了一個辦法,每當風暴來臨之際,他們就把預先準備好的沙袋全部擺放到樹杈、樹枝上,有的還在樹的根部堆上幾個大沙袋,把整個樹身穩(wěn)固起來。這樣一來,任憑再強烈的風暴,樹木也不會被摧折,更不會被連根拔起。[適用話題]“減壓”“加壓”“張弛之道”等。[聚焦高考]語言運用得體考點鏈接蘇格拉底運用自己高超的語言表達能力說服了格黎東,文本中的對話契合了高考語文語言表達“得體”這一方面的要求?!暗皿w”就是語言表達符合具體的情境、對象、語體,要求分清不同場合、不同時間、不同身份、不同對象、不同目的,選用恰當?shù)恼Z句來表情達意。語言得體的重點是分清文學類語體色彩、實用類語體色彩和口語類語體色彩,并且還要正確應(yīng)用日常交際中的謙辭、敬辭。表達得體要注意恰當?shù)剡x用褒義詞、貶義詞、中性詞。表達得體類題目考查包括用詞得體、分寸得當、身份相符、場合相配、角色轉(zhuǎn)換、語體轉(zhuǎn)換等。典題在線下面是日常生活中的三個口語交際情景,在語言表述方面有不得體的地方,請指出并加以改正。①[情景一]某訪談節(jié)目:當主持人得知對方的父親因病剛剛?cè)ナ溃⒓凑Z氣沉痛地說:“我代表觀眾對家父的過世表示哀悼,請節(jié)哀順變。”②[情景二]某高校學生去看望三年未見的高中班主任,一見面,這個學生緊緊握住老師的雙手,激動地說:“老師,久仰了。特別想念您,身體還好吧?”③[情景三]某當代著名作家的博客里有這樣一條留言:老師,拜讀了您的新作,受益匪淺,很多地方引起了我強烈的共鳴,您真不愧是散文的鼻祖??!【答案】①“家父”改為“令尊”。②“久仰”改為“久違”。③“鼻祖”改為“大家”。技法攻略怎樣使語言得體1.要考慮對象,即根據(jù)不同交際對象的社會背景、文化修養(yǎng)、語言習慣等采用相應(yīng)的語言形式。2.要考慮場合,在不同場合(如正式場合、工作場合、日常生活、娛樂場所等)采用不同的語言形式。3.要考慮目的,目的不同,語言表達自然有別。如廣播稿是念給人聽的,所以要多用短句、口語、不容易引起歧義的詞,避免使用生僻詞等。再如失物招領(lǐng)啟事語言要簡潔,尋物啟事語言要較詳細等。4.要考慮表達方式,表達方式的差異主要指不同語體所用的表達方式不同。語體分談話語體和書面語體兩大類。談話語體包括日常談話、演講、辯論等;書面語體分為文學語體、政論語體、科學語體、事務(wù)語體等。[群文閱讀]導讀:德國哲學家康德說過:“這個世界上唯有兩樣東西能讓我們的心靈感到深深的震撼:一是我們頭上燦爛的星空,二是我們內(nèi)心崇高的道德法則?!薄抖Y記·大學》中“所謂誠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惡惡臭,如好好色,此之謂自謙。故君子必慎其獨也”第一次出現(xiàn)了“慎獨”一詞,這話告訴我們,追求做人的基本價值,堅守正義,堅守良知,是我們從經(jīng)典中習得的立身處世的基本原則。正義的邊界鮑鵬山孔子不提倡以德報怨,因為這樣就等于取消了道德;但他也反對以怨報怨,因為這樣我們就會墮落得與對方一樣。所以,孔子的觀點是以直報怨——以公正來對待無良之人。可見,孔子既反對我們對壞人無原則地妥協(xié),也反對我們對壞人無約束地報復??鬃佑幸痪浞浅V匾脑挘骸叭硕蝗?,疾之已甚,亂也?!?《論語·泰伯》)對不仁的人,恨得太過分,就是禍亂。我們可以理解為:天下的很多禍亂,是由絕對道德主義者惹出來的。用不道德的手段去推行道德,就如同抱薪救火;用不道德的手段去懲罰不道德,又如同以暴易暴。舉一個例子。53歲的山東省威海市退休女教師李建華遭遇入室搶劫,她在身中數(shù)刀的情況下仍與搶劫者斗智斗勇。最終,那個19歲的搶劫者精神崩潰、癱倒在地,而李建華則撥打了120急救電話,讓他得到及時救治。這是很感人的事件。李建華老師在這樣一個特殊的時刻,表現(xiàn)了人性的高貴和美好。但是,在媒體報道這件事后,卻出現(xiàn)了爭議。有不少人認為,對于這樣的歹徒,根本不需要同情和幫助。一個網(wǎng)友在網(wǎng)上的留言是:“假如我碰到這樣的歹徒,我要……”這種極其殘暴的心態(tài),使我毛骨悚然。從來不在網(wǎng)上留言的我,忍不住留了一句話:“你更像歹徒??!”孔子做了魯國大司寇,攝行相事,堅決推行“墮三都”,他的學生子路被魯國執(zhí)政季桓子任命為家臣,負責具體執(zhí)行??梢哉f,墮三都的成敗,關(guān)乎孔子在魯國的政治生命。但在這樣的關(guān)鍵時刻,孔子的另一個學生公伯寮,竟然對季氏說子路的壞話,導致子路丟了職務(wù),公伯寮對墮三都的失敗,以及孔子最終離魯出走都負有相當大的責任。這樣一個學生,后人把他稱之為“圣門蟊螣”,意思是孔子門下的害蟲。當時,魯國一個叫子服景伯的大夫?qū)鬃诱f:“你的這個學生實在太不像話了,如果你允許的話,我有力量殺了他,讓他暴尸大街。”孔子說:“如果我的道能夠行得通,那是命;如果我的道行不通,那也是命。公伯寮能把我的命怎么樣呢?”(《論語·憲問》)孔子斷然拒絕子服景伯的殺人建議。對孔子及子路而言,公伯寮不好。但是,假如我們用殺掉他的方法來對待這樣的人,我們就更不好了。用極端的手段來清除異己,還有比這更壞的行為和更壞的人嗎?為什么孔子不贊成人們用極端的方式來履行道德?為什么孔子反對用極端的手段來實現(xiàn)正義、維護道德?因為一切極端手段必定隱含對某種價值的破壞。而且,極端手段所蘊含的破壞性,往往指向更原始、更基本的價值。(選自《讀者》2018年09期,有刪改)【賞析】文章圍繞中心論點“正義是有邊界的”論述了作者對正義所持的態(tài)度:反對用極端的手段來實現(xiàn)正義、維護道德。作者先由孔子的觀點“以直報怨”引出生活中人們常有的一個錯誤觀念:用不道德的手段去推行道德;然后用一個現(xiàn)代的例子——退休女教師打電話,讓搶劫者得到救治,一個古代的例子——孔子斷然拒絕子服景伯的殺人建議,論證這種觀點的錯誤和危害;最后歸納出“正義是有邊界的”中心論點。守望精神經(jīng)典的天空人類文明的浩瀚星空,一部部經(jīng)典宛如點點繁星,照亮世界各民族的精神世界,指引人們前行的航程。經(jīng)典承載歷史、支撐精神、傳承價值、引領(lǐng)未來。對于中國共產(chǎn)黨人而言,至高的經(jīng)典首推馬克思主義著作?;仡欬h史,不難發(fā)現(xiàn),中國共產(chǎn)黨之所以能夠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弱到強,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把馬克思主義當“真經(jīng)”來念,與“看家本領(lǐng)”來修。馬克思主義是真理,揭示了自然界、人類社會、人類思維發(fā)展的普遍規(guī)律;馬克思主義是方法,揭示了事物的本質(zhì)、內(nèi)在聯(lián)系及發(fā)展規(guī)律,是“偉大的認識工具”,指導人們觀察世界、分析問題。馬克思主義具有鮮明的實踐品格,面向現(xiàn)實,關(guān)切時代,不僅致力于“解釋世界”,而且致力于“改變世界”;馬克思主義具有深厚的人民情懷,以實現(xiàn)人民解放、維護人民利益為追求,以實現(xiàn)人的自由而全面的發(fā)展和全人類解放為己任。馬克思主義的生命力,來源于它的真理性、科學性、實踐性和人民性,無論時代如何變遷、科學如何進步,馬克思主義依然占據(jù)著真理和道義“兩個制高點”,既是“黃昏中起飛的貓頭鷹”,又是“黎明時鳴唱的雄雞”。這也是其著作能夠成為經(jīng)典的緣由。學經(jīng)典、用經(jīng)典,是我們黨的優(yōu)良傳統(tǒng)。一部《共產(chǎn)黨宣言》,毛澤東喜歡讀、用心讀、反復讀,閱讀次數(shù)超過100遍,對書中的許多精辟論斷幾乎全能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