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江蘇化學中考復習練習課件:專題十一-化學與能源_第1頁
2020年江蘇化學中考復習練習課件:專題十一-化學與能源_第2頁
2020年江蘇化學中考復習練習課件:專題十一-化學與能源_第3頁
2020年江蘇化學中考復習練習課件:專題十一-化學與能源_第4頁
2020年江蘇化學中考復習練習課件:專題十一-化學與能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1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中考化學

(江蘇專用)第四部分化學與社會發(fā)展專題十一化學與能源中考化學

(江蘇專用)第四部分化學與社會發(fā)展1A組2019年江蘇中考題組考點一燃燒與滅火1.(2019江蘇連云港,31,2分)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硬水經(jīng)蒸餾處理后可變?yōu)檐浰瓸.長期放置后不會分層的液體一定是溶液C.圖中紅磷不燃燒,說明紅磷不是可燃物D.在化學反應中只有燃燒反應才能放出熱量A組2019年江蘇中考題組考點一燃燒與滅火1.(20192答案

AA項,硬水經(jīng)蒸餾處理后可變?yōu)檎麴s水,屬于軟水,正確;B項,長期放置后不會分層的液體不一定

是溶液,如蒸餾水,錯誤;C項,圖中紅磷不燃燒,是因為溫度沒有達到紅磷的著火點,錯誤;D項,燃燒能放出一

定的熱量,有的反應不燃燒也會放出熱量,例如氧化鈣溶于水同樣會放出熱量,活潑金屬與酸反應也會放熱,

錯誤。答案

AA項,硬水經(jīng)蒸餾處理后可變?yōu)檎麴s水,屬于軟水32.(2019江蘇南京,10,2分)下列有關滅火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A.隔絕氧氣能達到滅火的目的B.清除可燃物能達到滅火的目的C.降低可燃物的著火點能達到滅火的目的D.圖書失火可用二氧化碳滅火器撲滅答案

CA項,隔絕氧氣使可燃物不再與氧氣接觸,能達到滅火的目的,正確;B項,清除可燃物,使可燃物遠

離火源,能達到滅火的目的,正確;C項,可燃物的著火點是可燃物的固有屬性,一般是不會改變的,應降低可燃

物的溫度,使溫度低于可燃物的著火點以達到滅火的目的,錯誤;D項,用二氧化碳滅火器滅火時不會留下任

何殘留物質(zhì),圖書失火可用二氧化碳滅火器撲滅,正確。2.(2019江蘇南京,10,2分)下列有關滅火的說法不正確4考點二能源與環(huán)境1.(2019江蘇常州,1,2分)“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下列做法與該主題不相符的是

()A.研制開發(fā)清潔能源B.工業(yè)廢水灌溉農(nóng)田C.分類回收生活垃圾D.積極推廣共享單車答案

B工業(yè)廢水灌溉農(nóng)田,會污染土壤,與主題不相符,故B符合題意??键c二能源與環(huán)境1.(2019江蘇常州,1,2分)“綠水青52.(2019江蘇揚州,2,2分)6月5日為世界環(huán)境日。下列行為有利于保護環(huán)境的是

()A.綠色低碳出行B.大量使用農(nóng)藥C.露天焚燒垃圾D.亂扔廢舊電池答案

AA項,綠色低碳出行,有利于保護環(huán)境;B項,大量使用農(nóng)藥會污染水源,不利于保護環(huán)境;C項,露天

焚燒垃圾會生成有害氣體和煙塵,不利于保護環(huán)境;D項,亂扔廢舊電池會污染水源,不利于保護環(huán)境。2.(2019江蘇揚州,2,2分)6月5日為世界環(huán)境日。下列63.(2019江蘇常州,30,6分)2019年春節(jié)起,常州大部分地區(qū)禁止燃放煙花爆竹,開啟了龍城環(huán)保新時代。

(1)“禁止燃放煙花爆竹”的安全標志是

。(2)禁止燃放煙花爆竹不僅可以減少噪聲污染、火災等,還能減少SO2和

等空氣污染物的排放,

提升空氣質(zhì)量。(3)爆竹中常含有硫、硝酸鉀和木炭的混合粉末,點燃后生成硫化鉀(K2S)、氮氣和二氧化碳,該反應的化學

方程式為

。含硫燃料燃燒產(chǎn)生的SO2會形成

型酸雨,酸雨的3.(2019江蘇常州,30,6分)2019年春節(jié)起,常州大7pH

(填序號)。A小于5.6B等于7C大于7答案(1)C(2)可吸入顆粒物(3)S+2KNO3+3C

K2S+N2↑+3CO2↑硫酸A解析(1)“禁止燃放煙花爆竹”的安全標志是C。(2)燃放煙花爆竹會生成二氧化硫和其他固體顆粒物,故

還能減少SO2和可吸入顆粒物等空氣污染物的排放,提升空氣質(zhì)量。(3)爆竹中常含有硫、硝酸鉀和木炭的

混合粉末,點燃后生成硫化鉀(K2S)、氮氣和二氧化碳,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S+2KNO3+3C

K2S+N2↑+3CO2↑。含硫燃料燃燒產(chǎn)生的SO2會形成硫酸型酸雨,酸雨的pH小于5.6。pH

(填序號)。答案(1)C(2)可吸入顆84.(2019江蘇淮安,14,4分)水是重要的自然資源,合理開發(fā)利用水資源,推進社會發(fā)展與進步。(1)自然界中的水含有較多雜質(zhì),凈化過程中加入活性炭,是利用

性。(2)天然水具有一定的硬度,日常區(qū)分硬水和軟水可選用的物質(zhì)是

。(3)水作為原料,可獲得多種產(chǎn)品。①工業(yè)上常用水制取水煤氣,原理為:H2O+C

CO+H2。該反應過程中,熱能轉(zhuǎn)化為

能。②利用CO和H2制取二甲醚的微觀過程如圖所示:

該變化過程中,參加反應的CO和H2的分子個數(shù)比為

。4.(2019江蘇淮安,14,4分)水是重要的自然資源,合理9答案(1)吸附(2)肥皂水(3)①化學②1∶2解析(1)活性炭疏松多孔,具有較強的吸附性;(2)將肥皂水加入水樣中,產(chǎn)生較多沉淀的是硬水,沒有沉淀

產(chǎn)生或沉淀較少的是軟水;(3)①水與碳在高溫下反應,吸收了大量熱能,轉(zhuǎn)化為化學能儲存在氫氣和一氧化

碳中;②根據(jù)圖示配平化學方程式:2CO+4H2

C2H6O+H2O,故參加反應的CO與H2的分子個數(shù)比為1∶2。答案(1)吸附(2)肥皂水(3)①化學②1∶2解析10B組2015—2018年江蘇中考題組考點一燃燒與滅火1.(2018江蘇南京,2,2分)今年5月31日是第31個世界無煙日,下列圖標中表示禁止吸煙的是

()

答案

DA項是禁止煙火的標識;B項是禁止帶火種的標識;C項是禁止燃放鞭炮的標識;D項是禁止吸煙的

標識。故選D。B組2015—2018年江蘇中考題組考點一燃燒與滅火1112.(2017江蘇宿遷,7,2分)下列關于燃燒和滅火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A.將木柴架空燃燒,目的是增大可燃物與氧氣的接觸面積,促進燃燒B.逃離火災現(xiàn)場時,可用濕毛巾捂住口鼻,并盡量貼近地面逃離C.救火時,不要貿(mào)然打開所有門窗,以免空氣對流促進火勢蔓延D.油鍋著火,用鍋蓋蓋上,是為了降低可燃物的溫度2.(2017江蘇宿遷,7,2分)下列關于燃燒和滅火的說法,12答案

DA項,促進燃燒的方法有:提高氧氣的濃度、增大可燃物與氧氣的接觸面積,將木柴架空燃燒,可

增大可燃物與氧氣的接觸面積,促進燃燒,正確;B項,逃離火災現(xiàn)場時,可用濕毛巾捂住口鼻,并盡量貼近地面

逃離,以盡量少吸入有害氣體和煙塵,正確;C項,救火時,不要貿(mào)然打開所有門窗,以免空氣對流促進火勢蔓

延,正確;D項,油鍋著火,用鍋蓋蓋上,是為了隔絕氧氣,錯誤。思路分析燃燒的條件是物質(zhì)具有可燃性、與氧氣接觸、溫度達到著火點,三者缺一不可,故分析滅火原

理時,只要破壞其中的任意一個條件,即可達到滅火目的。易錯警示滅火方法中,用水澆滅火焰這一類的方法,不是降低了可燃物的著火點,而是降低了可燃物表面

的溫度到著火點以下,燃燒條件被破壞,火焰熄滅。答案

DA項,促進燃燒的方法有:提高氧氣的濃度、增大133.(2015江蘇蘇州,29,2分)通過下列圖示實驗得出的結論中正確的是

()

3.(2015江蘇蘇州,29,2分)通過下列圖示實驗得出的結14

A.圖1所示實驗既說明甲烷具有可燃性,又說明甲烷中含有碳、氫兩種元素B.圖2所示實驗既說明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氣大,又說明二氧化碳不能燃燒也不支持燃燒C.圖3所示實驗既說明電解水生成氫氣和氧氣,又說明水是由氫氣和氧氣組成的D.圖4所示實驗既可探究可燃物的燃燒條件,又說明紅磷不是可燃物

15答案

B圖1中甲烷燃燒,干冷燒杯的內(nèi)壁上出現(xiàn)水珠,說明甲烷燃燒的生成物中有水,根據(jù)質(zhì)量守恒定律,

反應前后元素種類不變,得出甲烷中含有氫元素,不能說明甲烷中含有碳元素,A結論錯誤;圖2中蠟燭自下而

上依次熄滅,既說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氣大,又說明二氧化碳不能燃燒也不支持燃燒,B結論正確;圖3中電

解水生成了氫氣和氧氣,說明水是由氫元素和氧元素組成的,C結論錯誤;圖4中銅片上的白磷燃燒而紅磷不

燃燒是因為溫度達到了白磷的著火點,沒有達到紅磷的著火點,并不能說明紅磷不是可燃物,D結論錯誤。易錯警示點燃甲烷后用干冷的燒杯罩在火焰的上方,能檢驗出反應生成了水,從而推出甲烷中含有氫元

素,但是甲烷燃燒生成的二氧化碳必須用澄清石灰水來檢驗,才能推出甲烷中還含有碳元素。知識拓展白磷的著火點為40℃,紅磷的著火點為240℃,故銅片上的紅磷不能燃燒,但不能說明紅磷不

是可燃物。答案

B圖1中甲烷燃燒,干冷燒杯的內(nèi)壁上出現(xiàn)水珠,說164.(2017江蘇淮安,17,6分)小文同學利用長柄W形玻璃管,完成了課本上多個化學實驗。(1)燃燒條件的探究與空氣中氧氣含量的粗略測定

①燃燒條件的探究:在上圖所示裝置(省略夾持儀器,下同)中,向W形玻璃管中放入足量紅磷和白磷,塞好橡

皮塞,關閉活塞,然后將其放入80℃的熱水中,觀察到紅磷不燃燒而白磷燃燒,說明可燃物發(fā)生燃燒應具備的

條件是

。4.(2017江蘇淮安,17,6分)小文同學利用長柄W形玻璃17②空氣中氧氣含量的粗略測定:為減小測量誤差,待火焰熄滅后,將玻璃管

,再打開活塞。(2)一氧化碳與氧化鐵反應

①甲酸(HCOOH)在熱濃硫酸的作用下,分解生成一氧化碳和水,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

。②實驗時,A處可以觀察到的現(xiàn)象是

。(3)探究微粒的性質(zhì)②空氣中氧氣含量的粗略測定:為減小測量誤差,待火焰熄滅后,將18

向玻璃管左端加入試劑X,觀察到無色酚酞試液變紅,濕潤的紅色石蕊試紙變藍,試劑X可能是

,

該裝置的優(yōu)點有

(答1點)。

19答案(1)①可燃物的溫度必須達到著火點②冷卻至室溫(2)①HCOOH

H2O+CO↑②紅色粉末變成黑色粉末(3)濃氨水裝置簡單或節(jié)約藥品或環(huán)保(其他合理答案均可)解析(1)①紅磷不燃燒而白磷燃燒,說明燃燒需要溫度達到可燃物的著火點;②為了減小實驗誤差,待火焰

熄滅后,將玻璃管冷卻至室溫后再打開活塞。(2)①由題意可知,甲酸分解的化學方程式為HCOOH

CO↑+H2O;②甲酸分解生成的CO有還原性,可還原氧化鐵得到鐵,所以A處會觀察到紅色粉末變成黑色粉末。(3)濃氨水具有揮發(fā)性,可以使無色酚酞試液變紅,使?jié)駶櫟募t色石蕊試紙變藍。答案(1)①可燃物的溫度必須達到著火點②冷卻至室溫解析205.(2016江蘇蘇州,31,9分)圖1是探究白磷在水中燃燒的實驗裝置。該裝置的不足之處有:①通入氧氣時,白

磷易被沖散而較難與氧氣接觸;②逸散的五氧化二磷會造成空氣污染。圖2是探究白磷在水中燃燒的改進

實驗裝置,由A、B、C三部分組成。請認真閱讀下列內(nèi)容并回答有關問題:資料卡:凡能與堿反應生成鹽和水的氧化物,稱為酸性氧化物。常見的酸性氧化物有CO2、SO2、SiO2、P2O5

等。

圖15.(2016江蘇蘇州,31,9分)圖1是探究白磷在水中燃燒21

圖2(1)在儀器①中加入1藥匙二氧化錳,用注射器吸入約40mL5%的過氧化氫溶液,然后將注射器的針頭刺入

橡皮塞中。儀器①的名稱為

。(2)在廣口瓶中加入氫氧化鈉溶液至其中上部,旋緊雙孔塞。加入氫氧化鈉溶液的目的是

22

。(3)取一塊綠豆大小的白磷放入小試管中,再加入少量約80℃的熱水(熱水的高度以小試管高度1/2為宜);將

大試管稍作傾斜,讓小試管沿大試管內(nèi)壁滑入大試管中;將雙孔塞的長導管伸到小試管中接近白磷正上方

的位置,旋緊雙孔塞;最后將大試管放入燒杯中。放白磷的試管必須要小,其原因是

。(4)按圖2連接好裝置。在燒杯中加入200mL約80℃熱水,若觀察到

,則

氣密性良好。燒杯中加約80℃熱水的目的是

。(5)緩慢推動注射器。儀器①中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裝置B小試管中

觀察到的現(xiàn)象為:①有氣泡產(chǎn)生,②

。

。23答案(9分)(1)錐形瓶(2)吸收逸散的五氧化二磷,減少環(huán)境污染(3)使白磷易于與氧氣接觸(4)C裝置中浸沒在氫氧化鈉溶液中的長導管末端有氣泡冒出保證小試管中的溫度達到白磷的著火點(5)2H2O2

2H2O+O2↑白磷燃燒,產(chǎn)生大量白煙答案(9分)(1)錐形瓶24解析(2)五氧化二磷屬于酸性氧化物,可以用氫氧化鈉溶液吸收,防止其逸散污染環(huán)境。(3)試管內(nèi)徑過大,

吹入氧氣后會將白磷沖散,不利于白磷與氧氣接觸。(4)白磷的著火點約為40℃,倒入80℃的熱水,是為了

保證小試管中水溫超過白磷的著火點。(5)當過氧化氫溶液與二氧化錳充分接觸后,迅速反應生成氧氣;白

磷燃燒會產(chǎn)生大量的白煙。思路分析該題設計的改進裝置,是圍繞著解決第一套裝置存在的問題進行的,故解題時,必須緊扣第一套

裝置的缺陷,進行第二套裝置的組裝和原理分析。易錯警示第(4)小題中,燒杯中加入約80℃熱水的目的令很多考生不知所措。在設計該實驗裝置時,為了

保證白磷不被氧氣吹散,選用了口徑很小的試管,其中能注入的熱水的量很少,這部分熱水的熱量很容易散

失;為了保證外界溫度超過白磷的著火點,需在燒杯中加入較多的熱水。解析(2)五氧化二磷屬于酸性氧化物,可以用氫氧化鈉溶液吸收25考點二能源與環(huán)境1.(2018江蘇揚州,1,2分)下列做法與低碳環(huán)保理念一致的是

()A.生活垃圾分類回收B.市區(qū)盡量開車出行C.工業(yè)廢氣直接排放D.化石燃料過度使用答案

AA項,生活垃圾分類回收,可以減少對環(huán)境的污染,符合題意;B項,市區(qū)盡量開車出行,增加了汽車

尾氣的排放,會加重環(huán)境污染,不符合題意;C項,工業(yè)廢氣直接排放會污染空氣,不符合題意;D項,化石燃料過

度使用會產(chǎn)生大量的空氣污染物,不符合題意??键c二能源與環(huán)境1.(2018江蘇揚州,1,2分)下列做法262.(2017江蘇揚州,6,2分)下列為“中國節(jié)能”標志的是

()

答案

B

A項圖標是當心爆炸標志;B項圖標是中國節(jié)能標志;C項圖標是禁止吸煙標志;D項圖標是禁止煙

火標志。故選B。2.(2017江蘇揚州,6,2分)下列為“中國節(jié)能”標志的是273.(2018江蘇揚州,21,14分)空氣是寶貴的自然資源,下圖是以空氣等為原料合成尿素[CO(NH2)2]的流程。請

按要求回答相關問題:

(1)空氣屬于

(填“純凈物”或“混合物”),X是空氣中含量最多的氣體,其分子式為

。(2)圖中分離空氣的過程屬于

變化(填“物理”或“化學”)。(3)空氣中含有的少量稀有氣體的化學性質(zhì)

(填“活潑”或“穩(wěn)定”)。(4)實驗室用大理石和稀鹽酸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學反應方程式為

;二氧化

碳的密度比空氣

(填“大”或“小”)。3.(2018江蘇揚州,21,14分)空氣是寶貴的自然資源,28(5)①天然氣的主要成分是CH4,天然氣屬于

再生資源(填“可”或“不可”)。②點燃CH4之前應

。8gCH4完全燃燒消耗32gO2,生成agCO2和18gH2O,則a=

。③由CH4在該流程中的作用表明:化學反應中發(fā)生物質(zhì)變化的同時也會伴隨有

變化(填“能量”或

“原子個數(shù)”)。(6)尿素屬于

(填“氮肥”“磷肥”或“鉀肥”);寫出NH3合成尿素的化學反應方程式

。答案(1)混合物N2(2)物理(3)穩(wěn)定(4)CaCO3+2HCl

CaCl2+H2O+CO2↑大(5)①不可②檢驗甲烷的純度22③能量(6)氮肥CO2+2NH3

CO(NH2)2+H2O(5)①天然氣的主要成分是CH4,天然氣屬于

再29解析(1)空氣中含有多種成分,屬于混合物;X是空氣中含量最多的氣體,該氣體是氮氣,其分子式為N2。(2)題圖中分離空氣的過程沒有生成新物質(zhì),屬于物理變化。(3)稀有氣體的化學性質(zhì)穩(wěn)定。(4)實驗室用大理石和稀鹽酸制取二氧化碳,大理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鈣,碳酸鈣和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鈣、

水和二氧化碳,化學方程式為CaCO3+2HCl

CaCl2+H2O+CO2↑;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氣大。(5)①天然氣屬于不可再生資源。②可燃性氣體不純時點燃或加熱可能發(fā)生爆炸,所以點燃CH4之前應檢驗甲烷的純度。8gCH4完全燃燒消

耗32gO2,生成agCO2和18gH2O,根據(jù)質(zhì)量守恒定律可知,a=8+32-18=22。③根據(jù)流程圖可知,化學反應中發(fā)生物質(zhì)變化的同時也會伴隨有能量變化。(6)尿素含有氮元素,屬于氮肥;根據(jù)流程圖可知,二氧化碳和NH3在低溫加壓條件下反應生成尿素和水,反應

的化學方程式為CO2+2NH3

CO(NH2)2+H2O。解析(1)空氣中含有多種成分,屬于混合物;X是空氣中含量最304.(2018江蘇連云港,36,6分)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是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基本方略之一,讓

“山更綠,水更清,空氣更清新”是我們共同的追求。(1)“山更綠”離不開綠色植物。①植物的光合作用需要吸收空氣中的水和

,可有效減緩溫室效應。②酸雨不利于植物生長。煤燃燒產(chǎn)生的

進入大氣后可形成“硫酸型”酸雨。(2)“水更清”就得保護好水資源。①下列關于水的說法正確的是

(填字母)。a.工業(yè)廢水需經(jīng)處理達標后才可排放b.為保護好水資源,禁止使用化肥和農(nóng)藥c.天然水只要通過處理后變清即可飲用d.為了改善水質(zhì),可向其中加入大量的凈水劑和消毒劑②“赤潮”或“水華”主要是由于水中某些營養(yǎng)元素含量過高,導致藻類大量繁殖,魚類等死亡。這里的

營養(yǎng)元素主要指

(寫出一種即可)。4.(2018江蘇連云港,36,6分)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31(3)“空氣更清新”需要監(jiān)測、防治大氣污染。①目前未計入空氣污染指數(shù)監(jiān)測項目的有

(填字母)。a.一氧化碳b.二氧化氮c.可吸入顆粒物d.稀有氣體②硝酸工廠排放的尾氣中常含有NO、NO2等有害氣體,可用氫氧化鈉溶液來吸收:NO+NO2+2NaOH

2X+H2O。X的化學式為

。(3)“空氣更清新”需要監(jiān)測、防治大氣污染。32答案(6分)(1)①CO2(二氧化碳)(1分)②SO2(二氧化硫)(1分)(2)①a(1分)②N(氮)或P(磷)(1分)(3)①d(1分)②NaNO2(1分)解析(1)①植物的光合作用需要吸收空氣中的水和CO2,可有效減緩溫室效應。②煤燃燒產(chǎn)生的SO2進入

大氣后可形成“硫酸型”酸雨。(2)①工業(yè)廢水處理達標后再排放,可以避免污染水資源,故a正確;為保護

好水資源,應合理使用化肥和農(nóng)藥,故b錯誤;天然水通過處理變清后不一定就能飲用,可能溶有一些雜質(zhì)或

細菌,故c錯誤;為了改善水質(zhì),可向其中加入適量的凈水劑和消毒劑,故d錯誤。②“赤潮”或“水華”主要

是由于水中氮、磷元素含量過高,導致藻類大量繁殖,魚類等死亡。(3)①目前計入空氣污染指數(shù)監(jiān)測項目

的有一氧化碳、二氧化氮、可吸入顆粒物、二氧化硫和臭氧,沒有稀有氣體。②根據(jù)質(zhì)量守恒定律知,X的

化學式為NaNO2。答案(6分)解析(1)①植物的光合作用需要吸收空氣中的水335.(2016江蘇南京,17,6分)資源、能源與環(huán)境已成為人們?nèi)找骊P注的問題。(1)化石燃料包括

、石油和天然氣,天然氣的主要成分是

(寫化學式)。(2)二氧化硫和一氧化氮是大氣污染物。請寫出這兩種氣體的化學式并標出元素的化合價:

、

。(3)下列實驗中,對應的現(xiàn)象以及結論都正確且兩者具有因果關系的是

。選項實驗現(xiàn)象結論A在空氣中點燃純凈的氫氣燃燒,火焰為淡藍色氫氣能支持燃燒B將鐵絲和銅絲分別放入稀鹽酸中鐵絲表面有氣泡產(chǎn)生,銅

絲表面無變化鐵的金屬活動性比銅強C將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溶液中紫色石蕊溶液變成紅色二氧化碳顯酸性D高溫下,將一氧化碳通過氧化鐵粉末黑色粉末變?yōu)榧t色一氧化碳具有還原性5.(2016江蘇南京,17,6分)資源、能源與環(huán)境已成為人34答案(本題共6分)(1)煤CH4(2)

(3)B解析(1)化石燃料包括煤、石油、天然氣,天然氣的主要成分為甲烷(CH4)。(2)首先根據(jù)化合物的名稱書寫化學式,然后根據(jù)化合物中各元素正、負化合價的代數(shù)和為零,標出元素的

化合價。(3)氫氣具有可燃性,A錯誤;二氧化碳與水反應生成的碳酸具有酸性,二氧化碳本身沒有酸性,C錯誤;氧化鐵

為紅色,與一氧化碳反應后生成的鐵粉為黑色,D錯誤。解題關鍵熟練掌握常見物質(zhì)的性質(zhì)、用途、組成及化學式的書寫是正確解答該題的關鍵。易錯警示物質(zhì)的可燃性和助燃性及對應的用途不能搞混,如該題中氫氣在空氣中燃燒,表明氫氣有可燃

性,而空氣中的氧氣才具有助燃性。答案(本題共6分)解析(1)化石燃料包括煤、石油、天然氣35C組教師專用題組考點一燃燒與滅火1.(2019北京,11,1分)用如圖裝置進行實驗。升溫至60℃的過程中,僅①燃燒;繼續(xù)升溫至260℃的過程中,僅

③燃燒。下列分析不正確的是

()

A.①燃燒,說明白磷是可燃物B.對比①③,可說明紅磷的著火點比白磷的高C.對比②③,可驗證燃燒需可燃物與氧氣接觸D.④未燃燒,說明無煙煤不是可燃物C組教師專用題組考點一燃燒與滅火1.(2019北京,1136答案

D①燃燒,說明白磷能和氧氣劇烈反應,具有可燃性,白磷是可燃物,A選項正確;對比①③,升溫至60℃時①處白磷燃燒,當溫度升至260℃時③處紅磷燃燒,可說明紅磷的著火點比白磷的高,B選項正確;對比

②③,升溫至260℃時,②處被沙子覆蓋的紅磷沒有與氧氣接觸,不燃燒,③處紅磷與氧氣接觸,燃燒,由此可驗

證燃燒需可燃物與氧氣接觸,C選項正確;④處是無煙煤,煤是可燃物,該實驗無煙煤與氧氣接觸,但溫度未達

到其著火點而未能燃燒,并不能說明無煙煤不是可燃物,D選項不正確。知識拓展

可燃物的著火點:物質(zhì)白磷紅磷木材木炭無煙煤著火點/℃40240250~330320~370700~750答案

D①燃燒,說明白磷能和氧氣劇烈反應,具有可燃性372.(2019安徽,8,2分)某同學用一系列實驗探究物質(zhì)的燃燒,得到下列結論,其中不正確的是

()A.鎂條在氧氣和二氧化碳中均能燃燒,說明二氧化碳分子中有氧氣B.玻璃棒不能燃燒而火柴棒可以燃燒,說明燃燒與物質(zhì)本身性質(zhì)有關C.蠟燭在氧氣中比在空氣中燃燒更旺,說明燃燒與氧氣的濃度有關D.燃燒是一種化學反應,需考慮兩方面因素:反應物(內(nèi)因)和反應條件(外因)答案

A鎂條在二氧化碳中能燃燒,說明二氧化碳在一定條件下能支持燃燒,二氧化碳分子中不含氧氣,

故A錯誤;玻璃棒不能燃燒而火柴棒可以燃燒,玻璃棒不是可燃物,火柴棒是可燃物,說明燃燒與物質(zhì)本身性

質(zhì)有關,故B正確;蠟燭在氧氣中比在空氣中燃燒更旺,說明燃燒與氧氣的濃度有關,故C正確;燃燒是一種化

學反應,需考慮兩方面因素:反應物本身的性質(zhì)和反應發(fā)生的條件,故D正確。2.(2019安徽,8,2分)某同學用一系列實驗探究物質(zhì)的燃383.(2018天津,5,2分)在汽車加油站見到的油罐車上,所貼的危險化學品圖標是

()

答案

C汽油具有可燃性,屬于易燃液體,故油罐車上應貼上“易燃液體”圖標,故選C。3.(2018天津,5,2分)在汽車加油站見到的油罐車上,所394.(2018遼寧沈陽,5,1分)利用“將可燃物與火源隔離”的原理,能將蠟燭火焰熄滅的方法是

()A.用水澆滅B.剪掉燭芯C.吹滅蠟燭D.罩上燒杯答案

B用水澆滅利用的滅火原理是降低溫度到著火點以下;剪掉燭芯利用的滅火原理是將可燃物與火

源隔離;吹滅蠟燭利用的滅火原理是降低溫度到著火點以下;罩上燒杯利用的滅火原理是隔絕氧氣,故

選B。4.(2018遼寧沈陽,5,1分)利用“將可燃物與火源隔離”405.(2017江蘇鹽城,13,2分)下列敘述與事實或?qū)嶒炓?guī)則不符的是

()A.房屋著火時用高壓水槍滅火B(yǎng).侯德榜聯(lián)合制堿法制得的“堿”是Na2CO3C.取用固體藥品,未說明用量的,只需蓋滿試管底部D.在電解水實驗中,玻璃管上方產(chǎn)生的H2和O2的體積比約為1∶2答案

DD項,在電解水實驗中,玻璃管上方產(chǎn)生的H2和O2的體積比約為2∶1,錯誤。5.(2017江蘇鹽城,13,2分)下列敘述與事實或?qū)嶒炓?guī)則416.(2017河北,14,2分)下圖所示實驗中得出的結果正確的是

()

A.甲:水不能從杯中流出,說明水和紙的分子之間存在引力B.乙:銅片上白磷燃燒,紅磷不燃燒,說明燃燒需要溫度達到著火點C.丙:溫度計示數(shù)減小,說明NH4NO3固體溶于水時放出熱量D.丁:敲擊音叉乒乓球被彈起,說明振幅越大音調(diào)越高6.(2017河北,14,2分)下圖所示實驗中得出的結果正確42答案

B將用紙蓋住的盛滿水的水杯倒置后水不能流出是大氣壓強的作用,A錯誤;白磷的著火點是40℃,紅磷的著火點是240℃,熱水的溫度達不到240℃,B正確;硝酸銨溶于水吸熱,導致溫度計示數(shù)減小,C錯

誤;敲擊音叉乒乓球被彈起,說明發(fā)聲的音叉在振動,D錯誤。答案

B將用紙蓋住的盛滿水的水杯倒置后水不能流出是大437.(2016江蘇泰州,10,1分)下列關于燃燒與滅火的說法,正確的是

()A.放在空氣中的木桌椅沒有燃燒,是因為木桌椅不是可燃物B.防止森林大火蔓延,開挖隔離帶,是為了將可燃物與火隔離C.油鍋著火,用鍋蓋蓋上,是為了降低可燃物的溫度D.住房失火,消防隊員用水撲滅,是為了降低可燃物的著火點答案

B放在空氣中的木桌椅沒有燃燒是因為溫度沒有達到其著火點,A錯誤;油鍋著火,蓋上鍋蓋滅火的

原理是隔絕空氣,C錯誤;能用水滅火是因為水能使可燃物的溫度低于其著火點,而不是降低可燃物的著火

點,D錯誤。思路分析燃燒的條件有三個:①物質(zhì)具有可燃性、②物質(zhì)與氧氣接觸、③溫度達到可燃物的著火點,三

者缺一不可,故滅火的原理是只要破壞了其中的任意一個條件即可。易錯警示著火點是物質(zhì)的一種固有屬性,一般不會隨外界溫度的改變而改變。在某些具體的滅火方法

中,只能降低外界的溫度,而不能降低可燃物的著火點,這是容易犯錯誤的地方。7.(2016江蘇泰州,10,1分)下列關于燃燒與滅火的說法448.(2015寧夏,7,2分)用化學原理解釋下列詞語,其中不合理的是

()A.火上澆油——隔絕空氣B.風助火威——為燃料提供足夠的氧氣C.釜底抽薪——清除可燃物D.鉆木取火——使溫度達到可燃物的著火點答案

A火上澆油,增加了可燃物,與隔絕空氣無關,A項不合理;風助火威,快速流動的空氣為燃料提供了

充足的氧氣,B項合理;釜底抽薪,原意指在鍋底撤掉柴草,即清除可燃物,C項合理;鉆木取火,摩擦生熱,使溫

度達到可燃物的著火點,D項合理。8.(2015寧夏,7,2分)用化學原理解釋下列詞語,其中不459.(2019河北,27,3分)下圖所示為粉塵爆炸的實驗裝置。用打氣筒向容器內(nèi)打氣吹散面粉,瞬間發(fā)生爆炸,軟

橡膠片被沖飛,蠟燭熄滅。

(1)吹散面粉的目的是增大

的接觸面積。(2)軟橡膠片被沖飛時內(nèi)能轉(zhuǎn)化為

。(3)蠟燭熄滅的原因是

。9.(2019河北,27,3分)下圖所示為粉塵爆炸的實驗裝置46答案(1)面粉與空氣(或面粉與氧氣)(2)機械能(3)氧氣不足評分說明:(3)意思表達合理即可給分。解析(1)吹散面粉可以增大面粉與空氣的接觸面積,能使面粉與空氣中的氧氣充分混合,遇到明火發(fā)生爆

炸;(2)面粉爆炸時將軟橡膠片沖開,內(nèi)能轉(zhuǎn)化為機械能。答案(1)面粉與空氣(或面粉與氧氣)(2)機械能(3)4710.(2018河南,16,3分)乙醇完全燃燒的化學方程式為

;高壓水槍滅火所依據(jù)的

滅火原理是

;氫氣作燃料的優(yōu)點是

(答出一條

即可)。答案C2H5OH+3O2

2CO2+3H2O將溫度降低到可燃物的著火點以下產(chǎn)物無污染(或燃燒放出熱量多等)解析乙醇完全燃燒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化學方程式為C2H5OH+3O2

2CO2+3H2O;高壓水槍滅火的原理是降低溫度到可燃物的著火點以下;氫氣作燃料的優(yōu)點是生成物是水、無污染、燃燒熱值高等。知識拓展小工業(yè)制取氫氣的方法:紅熱的碳與水蒸氣反應、天然氣和石油加工工業(yè)中的甲烷與水蒸氣反

應、高溫分解甲烷、電解水、電解食鹽水等。10.(2018河南,16,3分)乙醇完全燃燒的化學方程式為4811.(2018北京,22,3分)用下圖所示實驗驗證可燃物燃燒的條件。已知:白磷的著火點為40℃。

(1)設計B、D的目的是

。(2)能驗證可燃物燃燒需要O2的現(xiàn)象是

。(3)A~D中,可不做的實驗是

(填序號)。11.(2018北京,22,3分)用下圖所示實驗驗證可燃物燃49答案(1)驗證溫度達到著火點是可燃物燃燒的條件之一(2)C中白磷不燃燒,D中白磷燃燒(3)A解析(1)B、D中的白磷都與氧氣接觸,B中的水溫沒有達到白磷的著火點,白磷不燃燒;D中水溫達到了白

磷的著火點,白磷燃燒,所以設計實驗B、D的目的是研究可燃物燃燒的條件之一是溫度需要達到可燃物的

著火點。(2)驗證可燃物燃燒需要與氧氣接觸的實驗設計及現(xiàn)象為當溫度達到可燃物的著火點時,可燃物

未與氧氣接觸時不燃燒,與氧氣接觸時燃燒。答案(1)驗證溫度達到著火點是可燃物燃燒的條件之一解析(5012.(2016河北,28,3分)用下圖所示裝置探究可燃物的燃燒條件。實驗過程如下:①將白磷放在燃燒匙內(nèi),塞

好膠塞;②從長頸漏斗向瓶內(nèi)迅速注入60℃的水至剛剛浸沒白磷;③連接好注射器,向瓶內(nèi)推入空氣,瓶內(nèi)水

面下降,當白磷露出水面時立即燃燒,停止推入空氣;④白磷熄滅后,瓶內(nèi)水面上升,最后淹沒白磷。請回答下

列問題:

(1)白磷燃燒的化學方程式為

。(2)對比③中白磷露出水面前、后的現(xiàn)象,說明燃燒需要的條件是

。(3)④中瓶內(nèi)水面上升的原因是

。12.(2016河北,28,3分)用下圖所示裝置探究可燃物的51答案(1)4P+5O2

2P2O5(2)與氧氣(或空氣)接觸(3)瓶內(nèi)氣體壓強減小解析(1)白磷燃燒的化學方程式為4P+5O2

2P2O5。(2)白磷位于水面下不燃燒,白磷露出水面后燃燒,說明燃燒需要與氧氣接觸。(3)由于白磷燃燒消耗了氧氣,瓶內(nèi)壓強變小,故白磷熄滅后,水面上升。答案(1)4P+5O2?2P2O5解析(1)白磷燃燒的5213.(2016重慶B,17,4分)一氧化碳、氫氣、天然氣都是可燃性氣體。(1)其中屬于化石燃料的是

,可以作為未來發(fā)展最理想燃料的是

,有毒氣體是

。(2)上述有毒氣體在空氣中燃燒的化學方程式是

。答案(1)天然氣氫氣一氧化碳(填化學式也對)(2)2CO+O2

2CO2

解析(1)一氧化碳、氫氣、天然氣都是可燃性氣體,其中屬于化石燃料的是天然氣;可以作為未來發(fā)展最

理想燃料的是氫氣;有毒氣體是一氧化碳。(2)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在空氣中燃燒生成二氧化碳,反應的化

學方程式為:2CO+O2

2CO2。13.(2016重慶B,17,4分)一氧化碳、氫氣、天然氣都5314.(2015北京,34,3分)依據(jù)下圖進行實驗(夾持儀器略去)。實驗過程:①通入N2,點燃酒精燈,一段時間后,a、

b中均無明顯現(xiàn)象;②熄滅酒精燈,立即改通O2,a中無明顯現(xiàn)象,b中紅磷燃燒。

(1)實驗過程②中,紅磷燃燒的化學方程式為

。(2)實驗過程②中,對比a、b中的實驗現(xiàn)象,可知可燃物燃燒的條件之一是

。(3)實驗過程中,能說明可燃物燃燒需要氧氣的實驗現(xiàn)象是

。14.(2015北京,34,3分)依據(jù)下圖進行實驗(夾持儀器54答案(1)4P+5O2

2P2O5(2)溫度達到著火點(3)給b加熱,通N2時b中紅磷不燃燒,通O2時燃燒解析(1)紅磷和氧氣反應生成五氧化二磷;(2)實驗過程②中,a中紅磷沒有受熱,溫度不能達到其著火點,b中

紅磷用酒精燈加熱,溫度達到了著火點,因此對比a、b中的實驗現(xiàn)象,可探究的燃燒條件之一是燃燒需要溫

度達到可燃物的著火點;(3)利用對比實驗可得知,給b加熱,實驗過程①通入N2時紅磷不能燃燒,實驗過程②

通入氧氣時紅磷可以燃燒,說明燃燒需要有氧氣。答案(1)4P+5O2?2P2O5解析(1)紅磷和氧氣反5515.(2015福建龍巖,11,6分)化學源于生活,服務于生活。請從化學的角度回答下列問題:(1)炒菜時油鍋中的油不慎著火,可用鍋蓋蓋滅。其滅火的原理是

。(2)長期飲用硬水對人體健康不利。為了檢驗某水樣是硬水還是軟水,可往水樣中加入

。生

活中常用

方法降低水的硬度。(3)鐵在空氣中銹蝕,實際上是鐵跟氧氣、水等物質(zhì)作用,發(fā)生一系列復雜的化學反應。請舉一種防止鐵制

欄桿生銹的措施

。答案(6分)(1)隔絕氧氣(2分)(2)肥皂水煮沸(每空1分,共2分)(3)涂油漆(其他合理答案均給分)(2分)解析(1)油鍋著火時立即用鍋蓋蓋滅,其滅火原理是隔絕氧氣或空氣。(2)硬水和軟水可用肥皂水來鑒別,

泡沫多、浮渣少的為軟水,泡沫少、浮渣多的為硬水;生活中常用煮沸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3)防止鐵生

銹時,可保持鐵制品表面潔凈、干燥;也可在鐵制品表面涂油、刷漆、鍍其他金屬等,使其形成保護層從而

與空氣中的氧氣、水隔絕。15.(2015福建龍巖,11,6分)化學源于生活,服務于生56考點二能源與環(huán)境1.(2019內(nèi)蒙古呼和浩特,2,2分)為建設“美麗中國”,下列說法中錯誤的是

()A.電動汽車替代燃油汽車可減少大氣污染B.工業(yè)廢水直接灌溉農(nóng)田可節(jié)約用水C.推廣使用太陽能、風能,有利于緩解“溫室效應”D.新型化學電池取代干電池,可減少重金屬污染答案

BA項,電動汽車替代燃油汽車可減少大氣污染,正確;B項,工業(yè)廢水直接灌溉農(nóng)田不利于農(nóng)作物生

長,錯誤;C項,推廣使用太陽能、風能,有利于緩解“溫室效應”,正確;D項,新型化學電池取代干電池,可減

少重金屬污染,正確??键c二能源與環(huán)境1.(2019內(nèi)蒙古呼和浩特,2,2分)為572.(2018天津,1,2分)從環(huán)境保護的角度考慮,下列燃料中最理想的是

()A.天然氣B.氫氣C.酒精D.乙醇汽油答案

B天然氣的主要成分是甲烷,甲烷、酒精和乙醇汽油燃燒均會生成二氧化碳和水,二氧化碳排放過

多會導致溫室效應加劇,故A、C、D錯誤;氫氣燃燒生成水,對環(huán)境無污染,是最理想的燃料,故B正確。2.(2018天津,1,2分)從環(huán)境保護的角度考慮,下列燃料583.(2018重慶A,4,2分)我市擁有豐富的頁巖氣,它與天然氣的主要成分相同。下列關于頁巖氣的說法不正確

的是

()A.它是混合物B.它是不可再生能源C.它的主要成分是一種有機物D.加壓使它液化,其分子間的間距不變答案

D頁巖氣的主要成分是甲烷,還含有其他物質(zhì),屬于混合物,A正確;頁巖氣屬于不可再生能源,B正

確;頁巖氣的主要成分是甲烷,甲烷是含碳元素的化合物,屬于有機物,C正確;加壓使頁巖氣由氣態(tài)變成液態(tài)

(液化),其分子間的間距變小,D錯誤。3.(2018重慶A,4,2分)我市擁有豐富的頁巖氣,它與天594.(2018河南,3,1分)“建設美麗中國”是新時代的目標。下列做法不利于減少環(huán)境污染的是

()A.回收各種廢棄塑料B.開發(fā)和利用新能源C.工業(yè)廢水任意排放D.積極植樹、造林、種草答案

C工業(yè)廢水任意排放會造成水體污染、土壤污染等,應處理達標后再排放。4.(2018河南,3,1分)“建設美麗中國”是新時代的目標605.(2017黑龍江哈爾濱,10,2分)下列關于資源和能源的敘述中錯誤的是

()A.空氣中氧氣的體積分數(shù)約為21%,煉鋼、宇宙航行都要用到氧氣B.地球上的淡水資源有限,目前海水淡化已經(jīng)廣泛使用C.廢舊金屬的回收利用,不僅可以節(jié)約金屬資源,還可以減少對環(huán)境的污染D.可燃冰主要含有甲烷水合物,我國已經(jīng)在南海海域?qū)扇急M行試驗性開采答案

B空氣中氧氣的體積分數(shù)約為21%,煉鋼用氧氣助燃,宇宙航行要用氧氣供給呼吸,A正確;地球上的

淡水資源有限,目前海水淡化由于成本很高,還沒有廣泛使用,B錯誤;廢舊金屬的回收利用,不僅可以節(jié)約金

屬資源,還可以減少對環(huán)境的污染,C正確;可燃冰主要含有甲烷水合物,我國在南海海域?qū)扇急M行試驗

性開采已經(jīng)獲得成功,D正確。5.(2017黑龍江哈爾濱,10,2分)下列關于資源和能源的616.(2017江蘇淮安,8,2分)如圖是我國《可再生能源法》倡導的碳資源的轉(zhuǎn)化與循環(huán)利用示意圖。下列做法

與該圖體現(xiàn)的理念不符的是

()

A.將秸稈加工轉(zhuǎn)化為酒精燃料B.二氧化碳作為原料生產(chǎn)尿素C.過度開采煤、石油作為燃料D.將石油精煉,制備合成材料答案

CC項,過度開采煤、石油作為燃料會造成資源浪費、環(huán)境污染等。6.(2017江蘇淮安,8,2分)如圖是我國《可再生能源法》627.(2016江蘇連云港,24,2分)今年4月22日是第47個世界地球日,主題是“節(jié)約集約利用資源,倡導綠色簡約

生活”。下列做法不應該提倡的是

()A.少開私家車多步行B.對廢舊金屬進行回收利用C.經(jīng)常使用一次性筷子、塑料袋等D.開發(fā)太陽能、風能等,減少對化石能源的依賴答案

C少開私家車,可以減少車輛發(fā)動機產(chǎn)生的各種有毒氣體對空氣的污染,A項應該提倡;對廢舊金屬

進行回收利用,既可以節(jié)約資源,又可以防止某些金屬對環(huán)境造成污染,B項應該提倡;使用一次性筷子會消

耗大量木材,使用塑料袋會對環(huán)境造成污染,C項不應該提倡;化石燃料的直接燃燒會產(chǎn)生粉塵等多種污染

物,開發(fā)太陽能、風能等能源,可以減少環(huán)境污染,D項應該提倡。7.(2016江蘇連云港,24,2分)今年4月22日是第47638.(2015山東威海,7,2分)當代社會幾乎離不開化石燃料。關于人類使用化石燃料的“利”與“弊”,下列說

法正確的是

()A.只有“利”而無“弊”。因為人類的生活和生產(chǎn)根本就離不開化石燃料,也離不開以化石燃料為原料生

產(chǎn)的塑料、橡膠、纖維、藥物、化肥、農(nóng)藥等B.只有“弊”而無“利”。因為化石燃料燃燒產(chǎn)生很多有害物質(zhì),導致氣候變暖、酸雨、空氣中可吸入顆

粒物含量急劇上升C.“弊”大于“利”。雖然化石燃料為人類提供了能源和物質(zhì),但使用化石燃料帶來了嚴重的環(huán)境問題D.“利”大于“弊”。雖然使用化石燃料帶來了一定的環(huán)境問題,但化石燃料是當今社會重要的能源和物

質(zhì)資源,只要合理利用,可以趨利避害答案

D化石燃料有“利”的一面,就是人們的生活和生產(chǎn)離不開化石燃料;也有“弊”的一面,使用化

石燃料會造成一定的環(huán)境污染;雖然使用化石燃料會給環(huán)境帶來影響,但化石燃料是當今社會重要的能源

和物質(zhì)資源,只要合理利用,就能趨利避害。8.(2015山東威海,7,2分)當代社會幾乎離不開化石燃料649.(2015廣東廣州,5,2分)下圖表示廣州市家用燃料使用的發(fā)展歷程(括號內(nèi)表示主要成分),下列說法錯誤的

是()A.煤中主要含有碳元素,還含有氫、硫等元素,煤是清潔燃料B.液化石油氣是石油化工的一種產(chǎn)品C.家用燃料燃燒時均放出熱量D.煤、石油、天然氣都是化石燃料答案

A煤中主要含有碳元素,還含有氫、硫等元素,燃燒會放出二氧化硫等有害氣體,不是清潔燃料,故

A錯誤;液化石油氣是石油化工的一種產(chǎn)品,故B正確;家用燃料燃燒時均會放出熱量供人們使用,故C正確;

三大化石燃料包括煤、石油、天然氣,故D正確。9.(2015廣東廣州,5,2分)下圖表示廣州市家用燃料使用6510.(2019安徽,11,5分)能源與環(huán)境是社會關注的焦點。下圖是某太陽能電池示意圖,回答下列問題:

(1)圖中所標物質(zhì),含有的金屬元素是

(填1種即可),含有的有機合成材料是

。(2)太陽能電池中多處使用合金,合金與純金屬相比,有許多優(yōu)良性能,如:

(寫出1條即可)。(3)銅暴露在潮濕的空氣中會生銹,即生成銅綠[Cu2(OH)2CO3],這是銅與O2、H2O、

(填化學式)反應的10.(2019安徽,11,5分)能源與環(huán)境是社會關注的焦點66產(chǎn)物。(4)推廣使用太陽能電池的意義是

(寫出1點即可)。答案(5分)(1)鐵(鋁、銅等,寫元素符號亦可)塑料(2)耐腐蝕(合理即可)(3)CO2(4)減緩化石能源的消耗(合理即可)解析(1)銅、鋁、鐵等元素都屬于金屬元素;塑料屬于有機合成材料。(2)合金的強度和硬度一般比組成

它們的純金屬更高,抗腐蝕性能也更好。(3)根據(jù)質(zhì)量守恒定律可判斷反應物還包括空氣中的CO2。(4)推廣

使用太陽能電池可減少化石燃料的使用,減緩化石能源的消耗,減少對環(huán)境的污染。產(chǎn)物。答案(5分)(1)鐵(鋁、銅等,寫元素符號亦可)塑6711.(2018重慶A,18,4分)新能源汽車的研發(fā)和使用是時代發(fā)展的需要。(1)下列能源不屬于新能源的是

(填序號)。A.氫能B.核能C.石油D.風能(2)鋰電池可為新能源汽車提供動力,下列結構示意圖表示的粒子與鋰原子的化學性質(zhì)最為相似的是

(填序號)。

ABCD(3)鋰(Li)的金屬活動性強于鋁,它與稀硫酸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新能源汽車除

了節(jié)約化石能源外,其主要優(yōu)點是

。11.(2018重慶A,18,4分)新能源汽車的研發(fā)和使用是68答案(4分)(1)C(1分)(2)B(1分)(3)2Li+H2SO4

Li2SO4+H2↑(1分)降低污染物的排放(1分)解析(1)石油屬于化石燃料,故選C。(2)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shù)決定元素的化學性質(zhì),即原子的最外層電子

數(shù)相同,元素的化學性質(zhì)相似。鋰原子和鈉原子的最外層均只有1個電子,容易失去,化學性質(zhì)相似,故選B。

(3)鋰與稀硫酸反應生成硫酸鋰和氫氣,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2Li+H2SO4

Li2SO4+H2↑;新能源汽車除了節(jié)約化石能源外,還能降低污染物的排放。答案(4分)(1)C(1分)(2)B(1分)(3)2L6912.(2018北京,16,5分)閱讀下面科普短文。化石能源是目前應用最廣泛的能源,但其儲量有限,不可再生?!?050年世界與中國能源展望》中提出,全

球能源結構正在向多元、清潔、低碳轉(zhuǎn)型。

由上圖可見,太陽能、風能等其他可再生能源在能源結構中所占比例日益增大。太陽能的利用是熱門研究

方向之一。例如,通過光催化可將H2O、CO2轉(zhuǎn)化為H2、CO、CH4、CH3OH(甲醇)等太陽能燃料,示意如

圖。12.(2018北京,16,5分)閱讀下面科普短文。70

隨著科技的進步,能源將得到更充分的利用。例如,利用照明燈、人體散發(fā)的熱量等生活中隨處可見的廢

熱發(fā)電。我國研發(fā)的“柔性、可裁剪碲化鉍(Bi2Te3)/纖維素復合熱電薄膜電池”,能充分貼合人體體表,實

現(xiàn)利用體表散熱為藍牙耳機、手表、智能手環(huán)等可穿戴電子設備供電。

71在新能源的開發(fā)和利用中,化學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原文作者鄭秀珍、邰凱平等,有刪改)依據(jù)文章內(nèi)容回答下列問題。(1)比較2015、2030和2050年能源結構中的化石能源,所占比例降低的是

。(2)H2O、CO2轉(zhuǎn)化得到的太陽能燃料中,屬于氧化物的是

;該過程屬于

(填“物理”或

“化學”)變化。(3)復合熱電薄膜電池中的Bi2Te3由

種元素組成。(4)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填序號)。A.能源結構向多元、清潔、低碳轉(zhuǎn)型B.科技進步會促進能源的利用C.石油和太陽能屬于可再生能源D.生活中的廢熱可轉(zhuǎn)化為電能在新能源的開發(fā)和利用中,化學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72答案(1)石油、煤炭(2)CO化學(3)2(4)ABD解析(1)根據(jù)文中餅狀圖可知,2015、2030和2050年能源結構中的化石能源,所占比例降低的是石油和煤

炭。(2)氧化物是指由兩種元素組成且其中一種是氧元素的化合物,通過光催化可將H2O、CO2轉(zhuǎn)化得到的

太陽能燃料有H2、CO、CH4、CH3OH等,其中屬于氧化物的是CO;該過程中有新物質(zhì)生成,屬于化學變化。

(3)Bi2Te3由Bi、Te兩種元素組成。(4)根據(jù)“全球能源結構正在向多元、清潔、低碳轉(zhuǎn)型”,可知A正確。

根據(jù)“隨著科技的進步,能源將得到更充分的利用”,可知B正確。太陽能屬于可再生能源,但石油屬于化

石能源,屬于不可再生能源,故C錯誤。由文章第三段可知,生活中的廢熱可轉(zhuǎn)化為電能,故D正確。試題特點以能源的發(fā)展與利用為背景,體現(xiàn)出我國科研工作者在新材料研發(fā)、電池發(fā)展、廢熱利用等方

面的成果。該題目實現(xiàn)了對“科學態(tài)度與社會責任”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考查。答案(1)石油、煤炭(2)CO化學(3)2(4)A7313.(2017江蘇揚州,23,8分)能源和環(huán)境一直受到人們關注。(1)太陽能和天然氣中屬于可再生能源的是

,屬于不可再生能源的是

,天然氣的主要成分

是CH4,CH4中H的質(zhì)量分數(shù)為

,CH4燃燒主要是將化學能轉(zhuǎn)化為

能。(2)造成大氣中CO2含量增加的主要原因是

。(填序號)a.動植物的呼吸作用b.實驗室逸出CO2c.化石燃料的大量燃燒(3)汽車尾氣中的CO和NO,在催化劑作用下能轉(zhuǎn)化為CO2和N2,該反應中CO和NO的分子個數(shù)比為

。(4)下列可用來改良酸性土壤的是

。(填序號)a.熟石灰b.氯化鈉c.稀硫酸(5)下列做法會導致“白色污染”的是

。(填序號)a.丟棄廢舊電池b.隨意丟棄廢舊塑料c.使用含鉛汽油13.(2017江蘇揚州,23,8分)能源和環(huán)境一直受到人們74答案(1)太陽能天然氣25%熱(2)c(3)1∶1(4)a(5)b解析(1)太陽能屬于可再生能源,天然氣在短時間內(nèi)不能形成,屬于不可再生能源;甲烷中氫元素的質(zhì)量分

數(shù)為

×100%=25%;甲烷燃燒主要是將化學能轉(zhuǎn)化為熱能。(2)大量燃燒化石燃料,可產(chǎn)生大量的二氧化碳,這是大氣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加的主要原因。(3)在催化劑的作用下,汽車尾氣中的CO和NO轉(zhuǎn)化為N2和CO2,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2CO+2NO

N2+2CO2,該反應中CO和NO的分子個數(shù)比為1∶1。(4)熟石灰顯堿性,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5)“白色污染”是人們對難降解的塑料垃圾(多指塑料袋)污染環(huán)境現(xiàn)象的一種形象化稱謂。答案(1)太陽能天然氣25%熱解析(1)太陽能屬于7514.(2017江蘇蘇州,27,5分)化學與人類生活、生產(chǎn)息息相關。請回答下列問題:(1)可燃冰的主要成分是甲烷水合物,燃燒時化學能轉(zhuǎn)化為

能。(2)用燈帽蓋滅酒精燈火焰的原理是

。(3)用洗潔精除去餐具上的油污是因為洗潔精在水中對油污具有

作用。(4)家庭用凈水器利用活性炭的

性,除去有色有味的雜質(zhì)。(5)人體缺鈣易患的疾病是

(用序號填寫)。①骨質(zhì)疏松②貧血14.(2017江蘇蘇州,27,5分)化學與人類生活、生產(chǎn)息76答案(1)熱(2)隔絕氧氣

(3)乳化(4)吸附(5)①解析(1)可燃冰燃燒時化學能轉(zhuǎn)化為熱能。(2)燃燒需要同時滿足三個條件:一是要有可燃物,二是可燃物要與氧氣接觸,三是溫度要達到可燃物的著火

點。滅火的原理就是至少破壞三個條件中的一個,方法有:清除可燃物、隔絕氧氣、降低溫度至可燃物的

著火點以下。用燈帽蓋滅酒精燈火焰的原理是隔絕氧氣。(3)洗潔精具有乳化作用,能將大的油滴分散成無數(shù)的小液滴,并隨水流走。(4)活性炭有疏松多孔的結構,具有吸附性,能吸附色素和異味。(5)青少年缺鈣易患佝僂病,老年人缺鈣易導致骨質(zhì)疏松,故選①。答案(1)熱(2)隔絕氧氣

解析(1)可燃冰燃燒7715.(2017安徽,12,6分)實驗室常用如圖所示發(fā)生裝置制備氫氣。

(1)寫出試管中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2)儀器a的名稱是

。實驗室可用

方法收集氫氣。(3)氫氣作為新能源的優(yōu)點是

(寫出1點即可,下同)。目前氫能源的大量使用

仍存在一定困難,你認為針對氫能源的研究方向是

。15.(2017安徽,12,6分)實驗室常用如圖所示發(fā)生裝置78答案(6分)(1)Zn+H2SO4

ZnSO4+H2↑(2分)(2)鐵架臺(1分)向下排空氣(或排水)(1分)(3)氫氣是一種清潔能源,對環(huán)境無污染(其他合理答案均可)(1分)尋找新型催化劑,利用太陽光分解水制氫氣(其他合理答案均可)(1分)解析(1)實驗室常用鋅與稀硫酸反應制取氫氣,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H2SO4+Zn

ZnSO4+H2↑。(2)儀器a為鐵架臺。氫氣難溶于水,可以用排水法收集;氫氣的密度比空氣小,也可以用向下排空氣法收

集。(3)氫氣作為新能源有三大優(yōu)點:燃燒產(chǎn)物無污染、來源廣泛、熱值高。答案(6分)(1)Zn+H2SO4?ZnSO4+H2↑(27916.(2015廣東梅州,12,9分)能源是人類生存和發(fā)展的基礎,能源已成為人們?nèi)找骊P注的問題。(1)化石燃料包括煤、

、天然氣等,是重要的能源;目前正在利用和開發(fā)的新能源有核能、生物質(zhì)

能、

(填一種)等。(2)發(fā)射衛(wèi)星的火箭可使用液氫作燃料,液氫在液氧中燃燒的化學方程式為

,該

反應屬于基本反應類型中的

反應。(3)物質(zhì)R是一種可再生綠色能源,其燃燒的化學方程式為R+3O2

2CO2+3H2O,則R的化學式為

。16.(2015廣東梅州,12,9分)能源是人類生存和發(fā)展的80答案(1)石油(2分)太陽能(或風能等)(1分)(2)2H2+O2

2H2O(2分)化合(2分)(3)C2H5OH(或C2H6O)(2分)解析(1)化石燃料包括煤、石油和天然氣等;新能源有很多,如太陽能、風能、核能等。(2)氫氣燃燒的化學方程式為2H2+O2

2H2O,該反應屬于化合反應。(3)根據(jù)質(zhì)量守恒定律可知,物質(zhì)R的化學式為C2H5OH(或C2H6O)。答案(1)石油(2分)太陽能(或風能等)(1分)解析(8117.(2015廣西南寧,26,4分)廣西有較長的海岸線,海洋給我們提供了豐富的資源,包括化學資源、礦產(chǎn)資

源、生物資源和動力資源等。(1)從海水中提取氯化鎂時,經(jīng)歷了“海水

氫氧化鎂

氯化鎂”的轉(zhuǎn)化過程,此過程中將氫氧化鎂從海水中分離出來的操作名稱是

。(2)科學家發(fā)現(xiàn)海底埋藏著大量的“可燃冰”,其中主要含有甲烷水合物,它極易燃燒,是一種未來的新能

源。寫出甲烷在空氣中完全燃燒的化學方程式

。(3)下列做法有利于保護海洋環(huán)境的是

。A.漁民將生活垃圾倒入海中B.沿海居民將生活污水直接排入海中C.加強海洋環(huán)境監(jiān)測和提高消除污染的技術水平17.(2015廣西南寧,26,4分)廣西有較長的海岸線,海82答案(1)過濾(2)CH4+2O2

CO2+2H2O(3)C解析(1)氫氧化鎂是難溶物質(zhì),從海水中將其分離的操作是過濾。(2)甲烷燃燒的化學方程式是CH4+2O2

CO2+2H2O。(3)將生活垃圾和污水倒入海水中會污染海洋,不利于保護海洋。答案(1)過濾(2)CH4+2O2?CO2+2H2O83一、選擇題(每小題2分,共14分)32分鐘35分1.(2019南京玄武期末,3)“改善環(huán)境質(zhì)量,推動綠色發(fā)展”是當前環(huán)保工作的重點。下列做法不符合這一

要求的是

()A.燃放煙花爆竹,增添節(jié)日氣氛B.提倡公交出行,減少尾氣排放C.加強植樹造林,改善空氣質(zhì)量D.垃圾分類回收,增強節(jié)約意識答案

AA項,燃放煙花爆竹,會污染空氣,不利于改善環(huán)境質(zhì)量,符合題意。一、選擇題(每小題2分,共14分)32分鐘1.(2019南京842.(2019鹽城鹽都期末,6)下列滅火方式中,不正確的是

()A.白磷著火時用沙土蓋滅B.電器著火立即用棉被蓋滅C.酒精燈著火時用濕抹布蓋滅D.油鍋著火時立即蓋上鍋蓋停止加熱答案

BA項,白磷著火用沙土蓋滅,利用隔絕空氣的原理,故正確。B項,電器著火首先應切斷電源,不正

確。C項,酒精燈著火用濕抹布蓋滅,利用隔絕空氣的原理,故正確。D項,油鍋著火用鍋蓋蓋滅,利用隔絕氧

氣的原理,故正確。解題關鍵根據(jù)滅火的原理:(1)清除可燃物或使可燃物與其他物品隔離,(2)隔絕氧氣或空氣,(3)使溫度降到

可燃物的著火點以下,結合實際情況選擇滅火方法。2.(2019鹽城鹽都期末,6)下列滅火方式中,不正確的是?853.(2018南京聯(lián)合體一模,8)下列用化學知識解釋成語“火上澆油”的說法中合理的是

()A.增加可燃物,使燃燒更旺B.增大氧氣的濃度,可以使燃燒更旺C.清除可燃物,達到滅火的目的D.降低可燃物的著火點,達到滅火的目的答案

A燃燒需要同時滿足三個條件:一是要有可燃物,二是可燃物要與氧氣接觸,三是溫度要達到可燃

物的著火點;以上三個條件都能滿足時,可燃物才能發(fā)生燃燒?!盎鹕蠞灿汀痹黾恿丝扇嘉?會使燃燒更

旺。故選A。3.(2018南京聯(lián)合體一模,8)下列用化學知識解釋成語“火864.(2018淮安清江浦二模,3)現(xiàn)代社會對能量的需求量越來越大,下列不屬于新能源的是

()A.煤B.風能C.地熱能D.核能答案

A石油、煤、天然氣屬于化石燃料,不屬于新能源;太陽能、風能、地熱能、核能等屬于新能源。

故選A。4.(2018淮安清江浦二模,3)現(xiàn)代社會對能量的需求量越來875.(2019揚州邗江期末,20)“低碳”是實現(xiàn)“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重要方面。以下流程是通過控制化學反

應的條件來促進或抑制化學反應實現(xiàn)“低碳”,從而更好地通過化學反應為人類造福。從圖中分析得出的

下列結論中,正確的是(雙選)

()

A.水轉(zhuǎn)變成氫氣的過程實現(xiàn)了光能轉(zhuǎn)變?yōu)榛瘜W能B.二氧化碳與氫氣在復合催化劑的作用下反應的產(chǎn)物是混合物C.二氧化碳不是一種重要的資源D.上述流程可循環(huán)利用的物質(zhì)是二氧化碳、一氧化碳5.(2019揚州邗江期末,20)“低碳”是實現(xiàn)“人類命運共88答案

ABA項,水轉(zhuǎn)變成氫氣是在光照、催化劑的條件下發(fā)生的,實現(xiàn)了光能轉(zhuǎn)變?yōu)榛瘜W能,正確;B項,二

氧化碳與氫氣在復合催化劑的作用下反應的產(chǎn)物是液化石油氣、汽油、甲醇等物質(zhì),是混合物,正確;C項,

二氧化碳可用來滅火,是塑料大棚中的氣體肥料,是一種重要的資源,錯誤;D項,題述流程可循環(huán)利用的物質(zhì)

是二氧化碳,一氧化碳不是可循環(huán)利用的物質(zhì),錯誤。答案

ABA項,水轉(zhuǎn)變成氫氣是在光照、催化劑的條件下896.(2019常州二模,16)小林查閱資料獲得有關物質(zhì)燃燒的新信息:①2Na+Cl2

2NaCl②2Mg+CO2

2MgO+C,由此形成以下認識,其中錯誤的是

()A.燃燒不一定要有氧氣參加B.使用二氧化碳滅火有局限性C.反應①是化合反應D.反應①可用于工業(yè)生產(chǎn)大量食鹽答案

DA項,鈉能夠在氯氣中燃燒,鎂能夠在二氧化碳中燃燒,說明燃燒不一定要有氧氣參加,正確;B項,

鎂著火時,不能用二氧化碳滅火,因為鎂在二氧化碳中可以繼續(xù)燃燒,說明使用二氧化碳滅火有局限性,正確;

C項,反應①中兩種反應物生成一種生成物,屬于化合反應,正確;D項,鈉在氯氣中燃燒能夠生成氯化鈉,但是

不能用于生產(chǎn)食鹽,這是因為鈉有強烈的腐蝕性,氯氣有毒,并且生產(chǎn)成本很高,錯誤。6.(2019常州二模,16)小林查閱資料獲得有關物質(zhì)燃燒的907.(2017揚州寶應一模,8)下列關于煤、石油和天然氣的說法中錯誤的是

()A.都屬于混合物B.在地球上的儲量是有限的C.是人類能利用的唯一能源D.應合理開發(fā)和利用答案

C天然氣、煤、石油都是由多種物質(zhì)組成的混合物,在地球上的儲量是有限的,A、B均正確;C項,

人類利用的能源除了化石燃料外,還有生物質(zhì)能、太陽能、風能等,錯誤;D項,因為化石燃料在地球上的儲

量是有限的,且不可再生,所以應合理開發(fā)和利用,正確。7.(2017揚州寶應一模,8)下列關于煤、石油和天然氣的說91二、非選擇題(共21分)8.(2019連云港灌云期末,14)(8分)化學源于生活,服務于生活。一、研究“水”可從多角度展開。(1)水的電解

①宏觀現(xiàn)象:按如圖所示裝置,通電一段時間后,試管A、B中產(chǎn)生氣體的質(zhì)量比約為

,常在水中加

入氫氧化鈉的作用是

。②微觀分析:該反應中發(fā)生分解的微粒名稱是

。(2)水的性質(zhì)將黃豆大小的金屬鉀放入盛有水的燒杯中,生成H2和氫氧化鉀。寫出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二、非選擇題(共21分)8.(2019連云港灌云期末,14)92二、能源和環(huán)境與人類的生產(chǎn)、生活密切相關。(1)氫能是未來最理想的能源,從環(huán)保角度分析,氫能最突出的優(yōu)點是

。目前,氫氧燃料電池已

經(jīng)被應用,氫氧燃料電池是一種將化學能轉(zhuǎn)化為

能的裝置。(2)汽車尾氣是導致酸雨的重要原因。在汽油中加入適量乙醇作為汽車燃料,可減少汽車尾氣的污染。乙

醇汽油是

(填“混合物”或“純凈物”)。二、能源和環(huán)境與人類的生產(chǎn)、生活密切相關。93答案一、(1)①1∶8增強水的導電性②水分子(2)2K+2H2O

2KOH+H2↑二、(1)不污染環(huán)境(合理即可)電

(2)混合物解析一、(1)①水在通電的條件下生成氫氣和氧氣,“正氧負氫”,所以試管A、B中產(chǎn)生氣體的質(zhì)量比即

水中氫、氧元素的質(zhì)量比=(1×2)∶16=1∶8;在水中加入氫氧化鈉的作用是增強水的導電性;②在化學變化

中,分子分成原子,原子又結合成新的分子,所以該反應中發(fā)生分解的微粒名稱是水分子。(2)鉀和水反應生

成氫氧化鉀和氫氣,化學方程式為2K+2H2O

2KOH+H2↑。二、(1)氫能最突出的優(yōu)點是來源廣泛,資源豐富,燃燒時產(chǎn)生的熱量多,生成物是水,不污染環(huán)境;氫氧燃料

電池是一種將化學能轉(zhuǎn)化為電能的裝置。(2)乙醇汽油中含有乙醇和汽油,故屬于混合物。答案一、(1)①1∶8增強水的導電性②水分子解析一、949.(2019無錫濱湖二模,15)(6分)在廚房里蘊含著許多化學知識,請按要求回答下列問題:(1)為了全民的健康,我國推廣使用強化鐵醬油,這里的“鐵”指的是

(填“單質(zhì)”“元素”或

“原子”)。(2)牛奶中富含的營養(yǎng)素是

(填序號)。A.糖類B.蛋白質(zhì)C.油脂D.維生素(3)許多家庭做飯用罐裝的“煤氣”作燃料,罐中所裝的是液化石油氣(主要成分為C3H8)。①它是石油化工的一種產(chǎn)品,石油氣屬于

能源(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②若廚房失火時,移走“煤氣罐”,這是利用了

原理滅火(填序號)。A.清除可燃物B.使可燃物與氧氣隔絕C.降低可燃物的著火點③如果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