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林七賢與魏晉玄學_第1頁
竹林七賢與魏晉玄學_第2頁
竹林七賢與魏晉玄學_第3頁
竹林七賢與魏晉玄學_第4頁
竹林七賢與魏晉玄學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竹林七賢與魏晉玄學魏晉玄學是一種產(chǎn)生于特殊時代背景下的文化思潮。它以《老子》《莊子》和《周易》為宗,以有無、言意、才性、自然與名教等為主要辯題,以發(fā)言玄遠為標志,以清談為主要表現(xiàn)形式。自三國魏正始年間開始以迄東晉,當時名士無不競相參與,以至于波起云涌,頗具聲勢,成為魏晉時期思想文化的最顯著特色。作為一個時代的主流文化思潮,魏晉玄學雖然始于以何晏、王弼和夏侯玄為代表的正始名士,但與竹林七賢卻有不解之緣。由于竹林七賢的積極參與和刻意張揚,以及他們在當時社會的廣泛影響,魏晉玄學在開始階段就表現(xiàn)得極富聲色,而魏晉玄學的流行與勃興更是得力于竹林七賢的推波助瀾。一、竹林七賢的玄學活動以年齒而論,竹林七賢與正始名士何晏、王弼、夏侯玄屬于同一時代人。只是由于何晏等人在正始中就已享有盛名,聲譽遠在阮籍、嵇康等人之上,東晉袁宏撰寫《名士傳》,才把正始名士與竹林名士分別列為兩個名士團體,與所謂的“中朝名士”鼎足而三。魏晉玄學始于何晏、王弼、夏侯玄等人,是不爭的事實。但由于何晏正始十年(249)被司馬懿殺害,同年王弼病卒,夏侯玄正元元年(254)被司馬師殺害,所以,所謂的正始玄學不過是曇花一現(xiàn)。自正始末至景元三年(263)年嵇康被殺、景元四年(264)阮籍病逝的十多年間,曹魏朝政一直由司馬氏父子把持。這一時期,玄學思想雖然十分活躍,但大旗實際上卻是由竹林七賢扛起的,具體些說則是由嵇康和阮籍扛起的。正始末至景元年間,竹林七賢以其特殊身份活躍在當時的玄學論壇上。他們的玄學活動雖然不乏辯難駁議之類的事情,卻不像兩晉名土那樣常常為某一玄學命題爭執(zhí)不休,甚至一定要分個高下輸贏。他們通過竹林之游暢言玄理,縱酒昏酣,遺落世事,同時又在社會活動中不經(jīng)意地張揚著玄學思想,推動著玄學的流行。阮籍是竹林玄學的堅定鼓吹者。任尚書郎的時候,他與同為尚書郎的王渾是好朋友。王渾之子王戎當時才十幾歲,隨父在郎舍,因而與阮籍成了忘年之交。兩個年齒懸殊的人之所以能夠成為好朋友,重要的一點就在于他們都崇尚清談,在談玄方面有共同的興趣與愛好。孫盛《晉陽秋》載:戎年十五,隨父渾在郎舍。阮籍見而說焉,每適渾,俄頃輒(去),在戎室久之。乃謂渾:“濬沖清尚,非卿倫也。”戎嘗詣籍共飲,而劉昶在坐,不與焉。昶無恨色。既而戎問籍曰:“彼為誰也?”曰:“劉公榮也?!笨_曰:“勝公榮,故與酒;不如公榮,不可不與酒;惟公榮者,可不與酒?!比罴托∷?0多歲的王戎成為忘年交,是因為王戎小小年

紀就善于清談。一句“濬沖清尚,非卿倫也”,表明了阮籍對王戎長于清談的欣賞態(tài)度。而王戎則是能言之輩,他對阮籍的一番話,看似談?wù)擄嬀?,但實際上則充滿玄理意味。正是因此,阮籍對阮渾說:“與卿語,不如與阿戎語?!币灾劣谒看闻c王戎相聚,“必日夕而返”。除此之外,阮籍還著書立說,先后撰寫了《通易論》、《通老論》《達莊論》《樂論》和《大人先生傳》等充滿玄理意味的文章,來闡釋自己對“三玄”的認識與理解,張揚玄理,鼓吹玄學。嵇康是竹林玄學的代表人物,其玄學活動主要發(fā)生在移居山陽之后。作為竹林之游的主持者,嵇康常常在嵇公竹林里和阮籍等竹林名士談玄清議,飲酒唱和。談?wù)撔恚蔀橹窳种蔚闹匾獌?nèi)容。竹林之外,嵇康經(jīng)常和向秀、呂安等鍛鐵灌園,談?wù)撔??!段氖總鳌份d:涼,恒居其下傲戲,乃身自鍛。家雖貧,有人說鍛者,康不受直。惟親舊以雞酒往,與共飲啖,清言而已??敌越^巧,能鍛鐵。家有盛柳樹,乃激水以之,夏天甚清康性絕巧,能鍛鐵。家有盛柳樹,乃激水以之,夏天甚清此處所謂“清言”,與“玄言”同義,是指談玄清議,《世說新語》和《晉書》都有很多例證。嵇康與親舊共“清言”,是用一種特殊的方式來參與玄學活動。除此之外,嵇康還參與了一些重要玄學命題的辯難,如與向秀關(guān)于養(yǎng)生問題的爭論,與張叔遼關(guān)于自然好學的爭論,與阮德如關(guān)于宅無吉兇的爭論,以及聲無哀樂的爭論,等等,都表明了嵇康對玄學問題的關(guān)注和對當時玄學重要命題的思考。嵇康主張越名教而任自然,故而在玄學活動中對名教中人不理不睬。《世說新語?文學第四》載鐘會訪嵇康事云:鐘會撰《四本論》始畢,甚欲使嵇公一見,置懷中既定,畏其難,懷不敢出,于戶外遙擲,便回急走。此事發(fā)生在鐘會任中書侍郎時,時間大概在嘉平四年(252)前后,正是竹林之游最為熱絡(luò)的時候。鐘會是貴公子,熱衷玄理,不僅加入了當時以傅嘏、李豐等為首的關(guān)于才性同異合離的辯論,而且“集而論之”?!段褐尽吩疲簳摬判酝悅饔谑?。四本者,言才性同、才性異、才性合、才性離也。尚書傅嘏論同,中書令李豐論異,侍郎鐘會論合,屯騎校尉王廣論離。鐘會慕嵇康高名,撰成《四本論》之后,想得到嵇康的指教,懷揣《四本論》前來拜訪,卻因擔心嵇康不理會他,就遠遠地從門外把《四本論》扔進去,轉(zhuǎn)身往回跑了。鐘會之所以這樣做,是因為他曾經(jīng)在嵇康這里碰過軟釘子。《世說新語》載:鐘士季精有才理,先不識嵇康。鐘要于時賢俊之士,俱往尋康??捣酱髽湎洛懀蜃悠跒樽艄呐?,康揚錘不輟,旁若無人,移時不交一言。鐘起去,康曰:“何所聞而來,何所見而去?”鐘曰:“聞所聞而來,見所見而去?!薄段菏洗呵铩芬嘣疲虹姇榇髮④娦值芩牵効得煅?。會名公子,以才能貴幸,乘肥衣輕,賓從如云??捣交岫?,會至,不為之禮。嵇康性不偶物,與物多忤,對名教中人深惡痛絕。這樣一種性格在其玄學活動得到了充分體現(xiàn)。王戎以善于清談而廣為人知,并因此與阮籍成為忘年交。及參與竹林之游和進入仕途之后,王戎長于清談的特點得到了淋漓盡致的發(fā)揮。《世說新語?排調(diào)第二十五》載:“嵇、阮、山、劉在竹林酣飲,王戎后往。步兵曰:‘俗物已復(fù)來敗人意。'王笑曰:‘卿輩意亦復(fù)可敗邪?'”王戎的回答既充滿機智,又富有玄理。王戎回憶竹林之游的一段話,也很富玄理意味:“王浚沖為尚書令,著公服,乘軺車,經(jīng)黃公酒壚下過,顧謂后車客:‘吾昔與嵇叔夜、阮嗣宗共酣飲于此壚,竹林之游,亦預(yù)其末。自嵇生夭、阮公亡以來,便為時所羈紲。今日視此,雖近,邈若山河。'”王戎評價時人,多著眼于玄理,以能清言為原則。其評王祥:“太保居在正始中,不在能言之流。及與之言,理中清遠,將無以德掩其言?!痹u王衍:“太尉神姿高徹,如瑤林瓊樹,自然是風塵外物?!痹u阮武:“清倫有鑒識,漢元以來,未有此人?!彼^理中清遠、風塵外物、清倫鑒識,都是以玄理論人物,表明王戎在人物評價方面所持有的玄學標準。向秀的玄學活動,除參與竹林之游,與嵇康、呂安等人在鍛鐵灌園之時談?wù)撔硗?,主要則是注《莊子》和《周易》?!妒勒f新語?文學第四》載:初注《莊子》者數(shù)十家,莫能究其旨要。向秀于舊注外為《解義》,妙析奇致,大暢玄風。《竹林七賢論》云:秀為此《義》,讀之者無不超然,若已出塵埃,而窺絕冥,始了視聽之表,有神德玄哲,能遺天下外萬物,雖復(fù)使動競之人,顧觀所徇,皆悵然自有振拔之情矣。向秀還為《周易》作注,有《周易義》。《秀別傳》云:秀與嵇康、呂安為友,趣舍不同。嵇康傲世不羈,安放逸邁俗,秀雅好讀書。二子頗以此嗤之。后秀將注《莊子》,先以告康、安???、安咸曰:“此書詎復(fù)須注?徒棄人作樂事耳!”及成,以示二子??翟唬骸盃柟蕪?fù)勝不?”安乃驚曰:“莊周不死矣!”后注《周易》,大義可觀,而與漢世諸儒互有彼此,未若隱莊之絕倫也。向秀把自己對“三玄”的理解融入《莊子》注和《周易義》中,并通過這樣一種特殊的形式,為魏晉玄學的發(fā)展作出了特殊貢獻。山濤、劉伶和阮咸的玄學活動在其社會活動中亦偶爾可見。山濤主持吏部時草擬的《啟事》,有些則著眼于玄理。《世說新語?賞譽第八》載:“山公舉阮咸為吏部郎,目曰:‘清真寡欲,萬物不能移也。'”劉孝標注引山濤《啟事》云:“(咸)真素寡欲,深識清濁,萬物不能移也。若在官人之職,必妙絕于時。”在山濤看來,阮咸具有很高的玄學修養(yǎng),是非常合適的吏部郎人選。劉伶的玄學活動,文獻較少記載,但其日常生活則處處留下了玄學活動的影子。《世說新語?容止第十四》載:“劉伶身長六尺,貌甚丑顇,而悠悠忽忽,土木形骸?!薄段簢y(tǒng)》亦云:“劉伶字伯倫,形貌丑陋,身長六尺,然肆意放蕩,悠焉獨暢,自得一時,常以宇宙為狹?!眲⒘嫒吻樽匀唬聊拘魏?,已經(jīng)把老莊思想內(nèi)化為日常生活行動,故能“自得一時,常以宇宙為狹”,能豁達到“常乘鹿車,攜一壺酒,使人荷鍤隨之,云:‘死便掘地以埋。'”阮咸的玄學活動雖然很少見諸文獻記載,但其真素寡欲、皈依老莊,卻曾受山濤的稱贊?!睹總鳌芬喾Q其“任達不拘,當世皆怪其所為。及與之處,少嗜欲哀樂,至到過絕于人,然后皆忘其向議”。阮咸雖然較少參與社會玄學活動,但他卻用自己的實際行動時時處處在詮釋著玄學精神。二、竹林七賢的玄學思想自湯用彤先生把“本體之學,為本末有無之辨”的魏晉思想稱為“魏晉玄學”以來,魏晉玄學的說法逐漸為學界所接受。如今,談及魏晉思想,學界認為其主流就是以“三玄”為代表的玄學。竹林七賢作為這一時期有重要影響的名士群體,對魏晉玄學的形成和興盛發(fā)揮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正如劉大杰所說:魏晉的玄談,雖由何、王開其端,若非竹林名士在思想上建立玄學的基礎(chǔ),在文字上加以宣傳,那風氣決不會鬧到那種如日中天的樣子的。后來一般人,不過繼其余緒,在理論上加以發(fā)揮,在行為上更趨狂浪而已。的確,魏晉玄學在正始以后能夠逐步達至如日中天的勃興與繁盛,與竹林七賢尤其是嵇康、阮籍的玄學貢獻是密不可分的。竹林七賢以老莊思想為精神皈依,其性格和行為都鮮明地表現(xiàn)出老莊思想的深刻影響。阮籍尤好老莊,“行己寡欲,以莊周為模則”,鮮明地表現(xiàn)出皈依老莊的特色;嵇康“天質(zhì)自然,恬靜寡欲,含垢匿瑕,寬簡有大量。學不師受,博覽無不該通。長好老莊”,自言“老子莊周,吾之師也”,對老莊頂禮膜拜;山濤“少有器量,介然不群,性好莊老,每隱身自晦”。西晉王衍以為,“此人初不肯以談自居,然不讀老莊,時聞其詠,往往與其旨合”。向秀好老莊之學,更是廣為人知。他的《莊子》注,“發(fā)明奇趣,振起玄風,讀之者超然心悟,莫不自足一時也”,對魏晉玄學的興盛居功至偉;劉伶“放情肆志,常以細宇宙、齊萬物為心”,對老莊思想有深刻領(lǐng)悟;阮咸任達不拘,縱情越禮,所為與老莊精神暗合;至于王戎,更是清談名家,以善于清談為人所知,史家所謂“王戎談子房季札之間,超然玄著”。武陔贊其“尚約”,鐘會贊其“簡要”,都著眼于王戎的簡約之風,而“簡約”正是老莊思想的重要命題,表明王戎是地道的老莊信徒。從現(xiàn)存文獻來看,竹林七賢的玄學思想,唯嵇康和阮籍較為清晰。嵇康和阮籍是竹林玄學的代表人物。湯用彤先生認為,“嵇康、阮籍與何晏、王弼不同。王何較嚴肅,有精密之思想系統(tǒng),而嵇阮則表現(xiàn)了玄學的浪漫方面,其思想不精密,卻將玄學用文章與行為表達出來,故在社會上之影響,嵇阮反出王何之上,而常被認為是名士之楷模”。他從元氣說、自然三義和逍遙放任之人生觀三個方面,對嵇康、阮籍的玄學思想作了簡略論述,奠定了學界對嵇康、阮籍玄學思想的基本認識。其后有關(guān)嵇康、阮籍玄學思想的研究,大多是以上述觀點為基礎(chǔ)而進行的拓展。嵇阮玄學的核心是崇尚自然。阮籍以為,“天地生于自然,萬物生于天地。自然者無外,故天地名焉。天地者有內(nèi),故萬物生焉”;“天地合其德,日月順其光。自然一體,則萬物經(jīng)其常”。自然是萬物之本,遵循自然規(guī)律是天地和人之本性,故曰“循自然、性天地者,寥廓之談也”。如果不遵循自然規(guī)律,違背天地和人之本性,就會造成混亂,誠如阮籍指出的那樣:“自然之理不得作,天地不泰,而日月爭隨;朝夕失期,而晝夜無分;競逐趨利,舛倚橫馳,父子不合,君臣乖離?!憋嫡J為,人各有自然之性,而這種自然之性在“洪荒之世”保持得最好:“夫民之性,好安而惡危,好逸而惡勞。故不擾則其愿得,不逼則其志從。洪荒之世,大樸未虧,君無文于上,民無競于下,物全理順,莫不自得。飽則安寢,饑則求食,怡然鼓腹,不知為至德之世也。若此,則安知仁義之端,禮律之文?”正是因為崇尚自然,嵇康和阮籍的音樂思想都強調(diào)一個“和”字。在他們看來,“和”就是音樂的本質(zhì)。阮籍認為,“夫樂者,天地之體,萬物之性也。合其體、得其性則和,離其體、失其性則乖。昔者圣人之作樂也,將以順天地之體,成萬物之性也。故定天地八方之音,以迎陰陽八風之聲,均黃鐘中和之律,開群生萬物之情氣。故律呂協(xié)則陰陽和,音聲適而萬物類”。他視自然之樂為達至神人和諧的手段,認為“圣人之樂,和而已矣”。在《禮記》等典籍中,音樂是等級和禮儀的體現(xiàn),不同身份地位的人使用的音樂有嚴格限制,不能僭越,否則就是犯上,就是越禮。所以,當春秋末年季氏八佾舞于庭時,孔子大為憤怒,說:“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孔子之所以如此憤怒,是因為季氏用樂僭越,超出了他本應(yīng)使用的音樂規(guī)制。但在阮籍看來,音樂的功能就是“和”,通過“和”來感動人心,所謂“樂者,使人精神平和,衰氣不入,天地交泰,遠物來集,故謂之樂也”。嵇康的音樂思想雖然與阮籍有很大不同,但同樣強調(diào)“和”,他說:“五味萬殊,而大同于美;曲變雖眾,亦大同于和。美有甘,和有樂。然隨曲之情,盡于和域;應(yīng)美之口,絕于甘境?!币魳芬浴昂汀睘轶w,無關(guān)哀樂,所謂“聲音以平和為體,而感物無常;心志以所俟為主,應(yīng)感而發(fā)。然則聲之與心,殊涂異軌,不相經(jīng)緯焉。得染太和于歡戚、綴虛名于哀樂哉?”在阮籍和嵇康的思想中,“和”就是自然的一種狀態(tài),是自然規(guī)律的表現(xiàn)。嵇康玄學的主要特征是越名教而任自然。嵇康對此有明確表述:夫稱君子者,心無措乎是非,而行不違乎道者也。何以言之?夫氣靜神虛者,心不存于矜尚;體亮心達者,情不系于所欲。矜尚不存乎心,故能越名教而任自然;情不系于所欲,故能審貴賤而通物情。物情順通,故大道無違;越名任心,故是非無措也。他認為,“六經(jīng)以抑引為主,人性以從欲為歡。抑引則違其愿,從欲則得自然。然則自然之得,不由抑引之六經(jīng);全性之本,不須犯情之禮律。故仁義務(wù)于理偽,非養(yǎng)真之要術(shù);廉讓生于爭奪,非自然之所出也”。嵇康在《與山巨源絕交書》中說明的“必不堪者七”和“甚不可者二”,雖然是在說自己,實則都是對名教的控訴。阮籍對名教雖然有些不舍不棄,但他骨子里卻是抗拒名教,因而高舉“自然”之大旗與名教抗爭。他說:“圣人明于天人之理,達于自然之分,通于治化之體,審于大慎之訓。故君臣垂拱,完太素之樸;百姓熙怡,保性命之和?!彼J為,“道者,法自然而為化。侯王能守之,萬物將自化?!比罴P下的大人先生,是一個蔑視禮法的“超人”形象:夫大人者,乃與造物同體,天地并生,逍遙浮世,與道俱成,變化散聚,不常其形。天地制域于內(nèi),而浮明開達于外。天地之永固,非世俗之所及也。阮籍不僅把大人先生塑造為一個任情自然的人物,而且還借大人先生之口,對名教進行了抨擊:重賞以喜之,嚴刑以威之;財匱而賞不供,刑盡而罰不行,乃始有亡國戮君潰散之禍。此非汝君子之為乎?汝君子之禮法,誠天下殘賊亂危死亡之術(shù)耳。而乃目以為美行不易之道,不亦過乎?”魏晉時期,摒棄名教者眾,但像阮籍、嵇康這樣猛烈抨擊禮法和名教者,卻為數(shù)不多。竹林七賢玄學的主要表現(xiàn)是任情放達。嵇康的“必不堪者七”,就表現(xiàn)出一種任情放達之特色:臥喜晚起,而當關(guān)呼之不置,一不堪也;抱琴行吟,弋釣草野,而吏卒守之不得妄動,二不堪也;危坐一時,痹不得搖,性復(fù)多虱,把搔無已,而當裹以章服,揖拜上官,三不堪也;素不便書,又不喜作書,而人間多事,堆案盈幾,不相酬答,則犯教傷義,欲自勉強,則不能久,四不堪也;不喜吊喪,而人道以此為重,已為未見恕者所怨,至欲見中傷者,雖瞿然自責,然性不可化,欲一心順俗,則詭故不情,亦終不能獲無咎無譽。如此,五不堪也;不喜俗人,而當與之共事,或賓客盈坐,鳴聲聒耳,囂塵臭處,千變百伎,在人目前,六不堪也;心不耐煩,而官事鞅掌,機務(wù)纏其心,世故繁其慮,七不堪也。嵇康所謂“必不堪者七”,都是名教所熱衷的,而這些恰恰是主張“越名教而任自然”的嵇康所不屑為的。至于沉湎于酒的劉伶,其所著《酒德頌》亦表現(xiàn)出任情放達之特色:有貴介公子,縉紳處士,聞吾風聲,議其所以,乃奮袂攘襟,怒目切齒,陳說禮法,是非鋒起。先生于是方捧罌承槽,銜杯漱醪,奮髯箕踞,枕曲藉糟,無思無慮,其樂陶陶,兀然而醉,恍爾而醒。靜聽不聞雷霆之聲,熟視不見泰山之形。不覺寒暑之切肌,利欲之感情。俯觀萬物之擾擾,如江漢之載浮萍。劉伶對老莊思想的領(lǐng)悟,都蘊含在這篇《酒德頌》中。其對名教的蔑視,也在這篇千古奇文中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三、竹林七賢對魏晉玄學的影響在魏晉玄學的發(fā)展與勃興過程中,竹林七賢發(fā)揮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產(chǎn)生了極為深遠的影響。劉大杰先生指出,“玄學清談有他們這般人(指竹林七賢——筆者注)出來提倡,不怕它不變?yōu)榭癯贝罄肆恕保拇_說到了根子上。具體說來,竹林七賢的影響主要表現(xiàn)在思想觀念上的提倡和行為方式上的示范。在思想觀念方面,竹林七賢的影響雖然未必超過何晏、王弼等正始名士,但嵇康、阮籍和向秀的影響卻是不容忽視的。嵇康在《養(yǎng)生論》《難自然好學倫》《聲無哀樂論》《釋私論》和《與山巨源絕交書》等文章中表現(xiàn)出來的崇尚自然的思想,不僅是對老莊自然思想的張揚,而且挑起了魏晉時期的自然與名教之爭。他的“越名教而任自然”的主張,反映出當時社會的主流思想意識,在當時曾經(jīng)引起軒然大波。他公開表示“非湯武而薄周孔”,在當時社會產(chǎn)生了很大反響,招致了名教中人的反對,以至于為名教中人所不容。鐘會就把“非湯武而薄周孔”作為詆毀嵇康的一個重要理由,認為嵇康“言論放蕩,非毀典謨,帝王者所不宜容,宜因釁除之,以淳風俗”,并直接導(dǎo)致了嵇康被殺。嵇阮的“貴無”思想,在當時就引起激烈爭論。阮籍以為,“至人無宅,天地為客;至人無主,天地為所;至人無事,天地為故。無是非之別,無善惡之異,故天下被其澤,而萬物所以熾也”。阮籍“貴無”,認為無為則天下安,有為則天下相殘:“無貴則賤者不怨,無富則貧者不爭,各足于身而無所求也。恩澤無所歸,則死敗無所仇;奇聲不作,則耳不易聽;淫色不顯,則目不改視。耳目不相易改,則無以亂其神矣。此先世之所至止也。今汝尊賢以相高,競能以相尚,爭勢以相君,寵貴以相加,驅(qū)天下以趣之,此所以上下相殘也?!边@種觀點顯然脫胎于老子“無為而治”的思想。但是,嵇阮的崇尚自然和“貴無”,卻遭到了來自名教陣營的猛烈抨擊。裴頠著《崇有論》,公開指責阮籍等人?!稌x書?裴頠傳》云:頠深患時俗放蕩,不尊儒術(shù),何晏、阮籍素有高名于世,口談浮虛,不遵禮法,尸祿耽寵,仕不事事。至王衍之從,聲譽太盛,位高勢重,不以物務(wù)自嬰。遂相放效,風教陵遲,乃著《崇有》之論,以釋其蔽。在《崇有論》中,裴頠直斥何晏、阮籍“悠悠之徒,駭乎若茲之釁,而尋艱爭所緣。察夫偏質(zhì)有弊,而睹簡損之善,遂闡貴無之議,而建賤有之論。賤有則必外形,外形則必遺制,遺制則必忽防,忽防則必忘禮。禮制弗存,則無以為政矣”。盡管裴頠等人的“崇有”之論得到當權(quán)者司馬氏的支持,但由于自正始以來崇尚自然無為已經(jīng)漸成時代風氣,嵇阮等人的玄學思想在當時社會依然有廣闊市場,尤其是經(jīng)過西晉王衍樂廣等所謂“中朝名士”的推波助瀾,魏晉玄學在西晉時期愈加興盛。正如史家所言:“廣與王衍俱宅心事外,名重于時。故天下言風流者,謂王、樂為稱首焉。”與玄學思想的影響相比,竹林七賢任情自然、疏狂放達的行為方式,對當時的影響更為顯著。竹林七賢崇尚自然,張揚個性,蔑視禮教,把對老莊的領(lǐng)悟內(nèi)化為精神狀態(tài),外化為行為方式。他們游于竹林,縱酒昏酣,遺落世事,把老莊思想融入吟詠談笑之中;竹林之外,他們同樣疏狂任性,揮灑自由,不把名教放在眼里。阮籍“禮豈為我輩設(shè)耶”的質(zhì)問,把竹林七賢對禮法的蔑視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劉伶縱酒放達,脫衣裸形在屋中。有人見而嘲諷之,他說:“我以天地為棟宇,屋室為褌衣,諸君何為入吾褌中?”把老莊的任情自然發(fā)揮到了極致;王戎喪子,悲不自勝。山簡勸慰他:“孩抱中物,何至于此?”王戎回答說:“圣人忘情,最下不及情。情之所鐘,正在我輩?!蓖跞值幕卮穑婕拔簳x玄學的重要話題——圣人有情無情,這一問題在王戎不經(jīng)意的回答中已經(jīng)找到了答案。竹林七賢就是這樣用言語和行動來表現(xiàn)他們對玄學的理解和領(lǐng)悟,在不知不覺中影響著周圍的人,影響著整個魏晉社會,促進了魏晉玄學的流行和興盛。竹林七賢的任情自然和疏狂放達,對魏晉玄學的影響可以說是無所不及。《晉書?王衍傳》載:魏正始中,何晏、王弼等祖述老莊,立論以為天地萬物,皆以無為為本。無也者,開物成務(wù),無往不存者也。陰陽恃以化生,萬物恃以成形,賢者恃以成德,不肖恃以免身。故無之為用,無爵而貴矣。衍甚重之。惟裴頠以為非,著論以譏之,而衍處之自若。衍既有盛才美貌,明悟若神,常自比子貢,兼聲名籍甚,傾動當世。妙善玄言,唯談老莊為事。每捉玉柄麈尾,與手同色,義理有所不安,隨即改更,世號“口中雌黃”。朝野翕然,謂之一世龍門矣。累居顯職,后進之士,莫不景慕仿效;選舉登朝,皆以為稱首。矜高浮誕,遂成風俗焉。這雖然說的是何晏、王弼等正始名士對以西晉玄學的影響,但既“貴無”且能放達虛誕者,實則是指阮籍、嵇康等竹林七賢。在王隱《晉書》中,阮籍等人的影響比較消極:魏末阮籍,嗜酒荒放,露頭散發(fā),裸袒箕踞。其后貴游子弟,阮瞻、王澄、謝鯤、胡母輔之之徒,皆祖述于籍,謂得大道之本,故去巾幘,脫衣服,露丑惡,同禽獸,甚者名之為通,次者名之為達也。相較于西晉,東晉的玄學雖然更為興盛,但士人對魏晉玄學的反思也開始多起來,王隱并不是第一個。在王隱之前,桓溫已有“遂使神州陸沉,百年丘虛,王夷甫諸人不得不任其責”之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