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中國主要豬品種資源的調查與分析
在中國,幅員遼闊,不同地區(qū)的地形、氣候、社會經濟條件差異很大,生態(tài)環(huán)境復雜多樣。因此,當地豬品種資源也非常豐富。據1986年《中國豬品種志》和聯(lián)合國糧農組織(FAO)統(tǒng)計,中國現有48個地方豬種,占全球豬種資源的34%。這些豬種都具有繁殖力高、抗逆性強、肉質好、對周圍環(huán)境高度適應等優(yōu)良的種質特性。1中國當地豬的類型和特點1.1華北類型1.1.1脂肪沉積特點該類型的豬具有抗寒能力強、體質健壯、產仔能力強、脂肪沉積能力強、適于粗放管理等特點。該類型豬繁殖性能強,產仔數大多在12頭以上,一般在3~4月齡就可以發(fā)情并配種,仔豬成活率高,但增重率低。1.1.2豬種的數量由于母豬繁殖中心大多建在交通便利的平原與丘陵地區(qū),豬的流量大,因此豬種的數量就少。內蒙古河套大耳豬、東北民豬、西北八眉豬、山西馬身豬、山東萊蕪豬、河北深州豬、黃淮海黑豬、漢江黑豬、沂蒙黑豬都屬于該類型。1.1.3體瓣與國物質頭中等大、面直長、嘴筒直、耳大下垂。體軀扁平、臀部傾斜、骨骼發(fā)達、背腰狹窄、四肢粗壯、背毛黑且濃密、豬鬃多、冬季生長絨毛,乳頭數8對左右。1.1.4日齡斷重每胎可產仔11~15頭,初生重約為0.98kg,60日齡斷奶重約為12kg,屠宰率72%,在12月齡以上體重才能達到100kg。成年公豬體重在200kg,成年母豬在148kg。1.1.5肥育期日增重用民豬作母本分別與大約克夏豬、長白豬、蘇白豬、哈白公豬雜交,其雜交后代的肥育期日增重分別是560,544,499,575g。將該二元一代雜種母豬,再與第三品種公豬雜交所得三元雜交后代,其肥育效果比二元雜種豬又有所提高。1.2南方類型該類型豬主要分布在云南省的西南部、廣西壯族自治區(qū)和廣東省的南部地區(qū)、福建省東南部、臺灣省各地等。1.2.1豬或農民年生長該類型豬具有早期生長快、體質疏松、易肥、肉質細嫩等特點。該類型豬繁殖力低,每胎產仔8~10頭。3~4月齡開始發(fā)情,6月齡左右開始配種。1.2.2豬品種廣西的陸川豬、香豬、兩廣小花豬、滇南小耳豬、海南豬、五指山豬、福建槐豬等都屬該類型。1.2.3斑、耳、耳、腹大、腹大、背、腹大、腹大、背毛細疏、腹大、腹大、腹和尾、腹頭短小、額有橫紋、軀體矮短肥胖、面有白斑、耳小向外平伸、背腰寬而凹陷、腹大、背毛細疏且稀少,耳、背、臀和尾的毛為黑色,其他部位均為白色,乳頭數5~7對。1.2.4日齡斷裂帶6.每胎產仔數11頭,初生重0.56kg,60日齡斷奶重8kg,屠宰率68%。成年公豬體重在87kg,成年母豬在79kg。1.3華翔類型該類型豬主要分布在湖北省和浙江省南部、廣東省和廣西壯族自治區(qū)北部、江西省和湖南省全省、安徽省和貴州省也有局部分布。1.3.1豬品種特點該類型豬具有生長快、早熟、肉質細嫩、品質優(yōu)良等特點。該類型豬繁殖力中等偏高,每胎可產仔10~12頭。1.3.2地方豬種多樣性華中地區(qū)丘陵地帶較多,易形成多個隔離的母豬繁育中心,育成了較多的地方豬種,包括湘西黑豬、大花白豬、皖浙花豬、樂平豬、南陽黑豬、武夷黑豬、福州黑豬、清平豬、金華豬、玉江黑豬。1.3.3體長小、普、黑白花及熱色行為特征第一花該類型豬比華南豬體型大,耳大而下垂,頭小,背毛稀疏,背較寬且下陷,腹部下垂,四肢較短,毛色多為黑白花或兩頭黑,少數為全黑色,乳頭6~8對。1.3.4體重、生肉質量每胎產仔12頭,初生重0.73kg,60日齡斷奶重10kg,8~9月齡肉豬體重63~76kg,屠宰率72%。成年公豬體重在140kg,母豬體重在110kg。1.3.5金豬業(yè)金豬雜干的養(yǎng)殖用丹麥長白豬作父本,與約×金(約克夏公豬配金華母豬)雜種母豬雜交,其三元雜交后代在中等營養(yǎng)水平下飼養(yǎng),體重在18~75kg階段,日增重可達381g,胴體瘦肉率58%。1.4無海類型1.4.1豬品種特點該類型豬具有成熟早、發(fā)情明顯、受胎率高、肌間脂肪較多、肉質較好等特點。該類型豬繁殖能力較強,每胎可產仔16頭。1.4.2豬品種1.4.3耳、耳、腹大生長完整的患者該類型豬皮厚且松軟,體型中等,頭大,額部寬且有多而深的皺褶,耳特大且下垂,背腰稍寬,腹大下垂,骨骼粗壯,全身背毛呈黑色或灰色,毛稀疏,乳頭一般在8~9對。1.4.4豬體重、生肉品質成熟早,每胎產仔13頭左右,有些豬1胎可產仔20頭左右。初生重0.72kg,60日齡斷奶重13kg,6~10月齡肉豬體重65~90kg,屠宰率67%左右。成年公豬體重140kg,成年母豬體重114kg。1.4.5湖豬雜交日增重用長白豬、蘇白豬和約克夏豬作父本與太湖豬雜交,其雜交后代日增重分別是481,506,477g。三元雜交后代的日增重和瘦肉率較二元豬均有所提高。1.5湘、鄂西部該類型豬主要分布在四川盆地和云貴高原的大部分地區(qū)以及湘、鄂西部。包括湖南省的西北部、湖北省的西南部、四川省東部、貴州省西北部和云南省的大部分地區(qū)。1.5.1反應前后的豬云貴高原的豬種由于放牧性好,因此肌肉結實。四川盆地的豬種早熟、易肥。該類型豬繁殖力低,每胎產仔數平均為8~10頭,初生重低,平均只有0.6kg。該類型豬育肥能力強,背膘厚,脂肪沉積多,屠宰率低。1.5.2豬品種內江豬、榮昌豬、關嶺豬、成華豬、雅南豬、烏金豬、湖川山地豬、撒壩豬、云南富源大河豬等都屬于該類型。1.5.3黑白花粉豬該類型豬體型較大,頭中等大小,頸粗短,額面皺紋橫行且有旋毛,背腰寬,腹大略下垂,四肢細致結實,被毛以黑色為主,并有相當數量豬是黑白花和少量紅毛豬與白毛豬,乳頭一般在6~7對。1.5.4齡肥豬體重產仔數在12頭左右,斷奶重11.9kg,12月齡肥豬體重能達100~125kg。成年公豬體重在158kg,成年母豬體重在144kg。1.6高原型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包括西藏自治區(qū)、青海省日月以西廣大地區(qū)、甘肅省的甘南、四川省的阿壩等地。1.6.1豬品種特點1.6.2豬品種1.6.3壓力大、形狀明顯體型矮小,機警靈敏,形似野豬。頭呈錐形,嘴筒尖而且直長,耳小直立,體軀短,胸狹窄,背腰微弓,四肢強健屬于短而有力型,毛色大多為黑色,少數為黑白相間,乳頭一般在5對。1.6.4肥育豬增重慢產仔數5~6頭,初生重0.4~0.6kg,斷奶體重2~5kg,常放牧的肥育豬增重慢,12月齡體重20~25kg,24月齡體重35~40kg。屠宰率低,皮薄,瘦肉率高。2中國地方豬品種的分類到2000年8月,我國已有21個優(yōu)良地方豬種(系)被農業(yè)部確定為國家級畜禽品種資源保護品種。2.1食性能較強,宜在室內不同的氣候條件下生長分布于天氣較寒冷的東北三省及河北省、內蒙古自治區(qū)的部分地區(qū),所以民豬的抗寒能力是很強的。民豬還具有體質強壯、繁殖能力強、脂肪沉積能力強、耐粗飼、肉質好等優(yōu)點。根據測定,在-28℃寒冷的氣候條件下,民豬在室內12min內不表現顫抖現象;在-15℃環(huán)境溫度下,能正常地產仔和哺育。民豬的產仔數多,母豬頭胎產仔數在11頭,四胎以上產仔數在13頭以上。哈白豬、新金豬、東北花豬和三江豬是民豬分別與約克夏、巴克夏、蘇白、克米洛夫和長白豬雜交培育而成的。2.2固原地區(qū)和甘肅省的分布八眉豬是一個歷史悠久的古老品種,原產于陜西省涇河流域、寧夏回族自治區(qū)的固原地區(qū)和甘肅省隴東,現分布在陜西、青海、甘肅和寧夏等省(自治區(qū))。八眉豬比較適應西北地區(qū)特定的生態(tài)環(huán)境,繁殖性能中等偏上,在飼養(yǎng)條件好的情況,母豬每胎可產仔12頭左右。2.3般繁殖特性馬身豬原產于山西省神池、五寨和靈丘等縣,現分布于太原以北的山區(qū)。它又分為大馬身豬、二馬身豬、缽盂豬,現在以大馬身豬為主。馬身豬的繁殖性能強,抗逆性強,產仔數多,母豬平均每胎可產13頭,母性強,護仔意識強。由于長期生長在華北地區(qū)低溫少雨的山區(qū),再加當地農作物的產量不穩(wěn)定,但馬身豬在這樣高溫和低營養(yǎng)的生活條件下仍能有正常的繁殖特性。以馬身豬為母本,相繼培育出了山西黑豬與山西瘦肉型母本專門化品系SD-Ⅰ、SD-Ⅱ和SD-Ⅲ系、內蒙古黑豬等。2.4淮豬、三胎及產仔淮豬主要分布在淮河流域,包括產于江蘇省的淮北豬、山豬和灶豬,產于安徽省的皖北豬和定遠豬以及河南省的淮南豬等?;簇i母豬三胎及三胎以上平均產仔12頭。生長速度較慢,胴體瘦肉率較高,淮北豬在體重80kg屠宰時,胴體瘦肉率達45%。2.5優(yōu)良種質特性分析里岔黑豬主要產于山東省膠縣里岔鄉(xiāng),分布在膠縣、膠南、諸城三縣交界的膠河流域。里岔黑豬有體軀長、胸腰椎總數多的獨特種質特性。通過對57頭里岔黑豬成年母豬的測定,結果發(fā)現體長在169~176cm,胸腰椎總數平均達21.70枚,在我國地方豬種中屬少見的寶貴種質資源。里岔黑豬繁殖性能中等偏上,三胎以上經產母豬平均產仔12頭。生長育肥性能較好,20~95kg育肥期平均日增重586g。胴體瘦肉率在地方豬種中相對較高,達47%左右。2.6短豬的形態(tài)陸川豬原產于廣西壯族自治區(qū)陸川縣,自1982年起,陸川豬與分布于廣東省和廣西壯族自治區(qū)相鄰的潯江、西江流域的公館豬、福棉豬和廣東小耳花豬等地方類群統(tǒng)稱為兩廣小耳花豬。陸川豬體型較小,有頭短、頸短、耳短、身短、腳短和尾短的特點,故稱“六短豬”。被毛稀疏柔軟,毛色為黑白花,除頭、耳、背、腰、臀為黑色外,其余均為白色。陸川豬的特點是皮薄、肉嫩、早熟、易肥。在整個育肥階段都是肥胖狀態(tài),其不足之處在于體型較小,生長發(fā)育慢,飼料利用率和胴體瘦肉率低。據陸川種豬場對13頭8.5月齡陸川豬屠宰測定,體重75kg左右時,屠宰率為67.59%,皮厚0.38cm,膘厚5.9cm,胴體瘦肉率為37.2%。2.7熟易肥、脂肪沉積能力強槐豬主產于福建省漳平、上杭、平和和大田等縣,分布于福建省閩西南山區(qū)。槐豬有早熟易肥、脂肪沉積能力強、邊長邊肥的突出特點。根據對60日齡斷奶乳豬的測定,板油重高達91.0g。胴體中的脂肪含量隨年齡的增加而增長,4月齡時達14.5%,6月齡時達17.4%,8月齡時達21.82%,10月齡時達23.37%。2.8優(yōu)良的生長特性藍塘豬原產于廣東省紫金縣藍塘鄉(xiāng)。由于藍塘鄉(xiāng)過去交通極為不便利,形成地理上的自然隔絕,加之當地群眾長期采用“父老子繼,母死女代,代代相傳”的特殊選育方法,造成藍塘豬長期閉鎖繁殖,近親指數很高,形成了遺傳性能穩(wěn)定和體型、外貌、生產性能群體一致性較高以及耐近交、與外來豬種的雜交優(yōu)勢明顯等優(yōu)良特性。藍塘豬早熟易肥,26~68kg期間增重較快,70kg以后的絕對增重和相對生長明顯減慢,且脂肪沉積加快,飼料利用率下降。繁殖力較低,乳頭多為5對,平均產仔10頭左右,但母性好,哺乳性強,仔豬育成率較高。2.9南小耳豬的種類香豬、五指山豬和滇南小耳豬都屬于小體型的地方豬種。香豬產于貴州與廣西交界處的叢江縣、三都縣、環(huán)江縣和巴馬瑤族自治縣等地,包括叢江香豬、劍河白香豬、環(huán)江香豬和巴馬香豬等。五指山豬產于海南省五指山區(qū),因體型小,頭部尖長,臀部不發(fā)達,外形呈兩頭尖,故又稱為“老鼠豬”。滇南小耳豬主產于云南省西雙版納地區(qū),這些豬種都生活在交通不便、生態(tài)環(huán)境惡劣的山區(qū),飼養(yǎng)條件粗放,長期的近親繁殖使其基因純合程度較高,逐漸形成了獨具特色的寶貴的品種資源。它們有共同的種質特性就是體型小、發(fā)育緩慢、早熟易肥、抗逆性強、性成熟早、產仔數少。2.10環(huán)境好,容易生長大花白豬產于廣東省珠江三角洲地區(qū),主要分布在廣東省的北部和中部,對南方高溫多濕的生態(tài)環(huán)境有很好的適應性。大花白豬的性成熟早,產仔數多,三胎以上母豬平均每胎可產仔13頭。易肥,育肥后期脂肪沉積能力強。在屠宰前活重增大胴體瘦肉率就會減小,當活重在67.5kg,則胴體瘦肉率為42.10%;活重在87.5kg時,胴體瘦肉率會降至31.2%。2.11烏、中間白的發(fā)育主要產于湖北省的通城縣,后來與湖北監(jiān)利豬、江西贛西兩頭烏豬等地方類群統(tǒng)一命名為華中兩頭烏豬。通城豬兩頭烏,中間白,即頭、頸、臀、尾為黑色,其他部位呈白色。性成熟早,5~6月齡開始初配,產仔數中等,三胎及三胎以上每胎平均產仔11.12頭。在較高的飼養(yǎng)管理條件下,平均日增重可達500g以上。胴體瘦肉率高,以8頭通城豬測定,81.48kg體重屠宰時,胴體瘦肉率為43.64%。骨細,肉質鮮嫩。2.12養(yǎng)豬期及年齡結構情況主要產于湖北省當陽縣的清水河沿岸地區(qū),分布于當陽縣和附近的荊門、宜昌和遠安等地。繁殖性能好,妊娠期短,根據統(tǒng)計數據表明,平均妊娠期為111d左右,產仔數多,三胎及三胎以上母豬每胎平均產仔12頭。骨細,易肥,屠宰率和瘦肉率均不高。2.13金豬的制備主要產于浙江省金華地區(qū),毛色和“兩頭烏”相似。金華豬以肉質好、適宜腌制火腿和臘肉而著稱。金華豬的繁殖力較高,產仔多,母豬每胎產仔14頭左右,母性強,護仔性能強,仔豬育成率高。2.14太湖豬屬中國最大的產仔數主要分布在長江下游的太湖流域,包括產于江蘇江陰、常熟、武進等地的二花臉豬產于嘉興、平湖地區(qū)的嘉興黑豬,產于上海松江、金山的楓涇豬,產于江蘇吳縣的橫涇豬,產于江蘇啟東、海門和上海崇明等地的沙頭烏豬。太湖豬的繁殖力高,也是全球豬種中產仔數最高的豬種之一。母豬頭胎產仔數在12頭,經產母豬能達15頭,最高單胎產仔記錄為42頭。在太湖豬種中二花臉豬的繁殖力屬最強。乳頭一般在8~10對,乳汁分泌力強,哺育率高。2.15平均初始重為30%的日糧主要產于四川內江地區(qū),具有適應性強和配合力高的優(yōu)點。內江豬對不良飼養(yǎng)條件的耐受力也較強。據試驗,平均始重為30kg的內江豬和長白豬,分別供給維持正常體重需要能量2/3的日糧,30d內,測定每頭失重指標長白豬平均達3.6kg,而內江豬只有1.8kg,差異明顯。以內江豬作父本,與民豬、北京黑豬、新金豬等培育品種雜交,其后代都會有一定的優(yōu)勢,可見,內江豬的雜交配合力相當好。2.16昌昌豬3中國地方豬品種的品質特征3.1祖母繁殖能力強表現在母豬的初情期和性成熟早,排卵數和產仔數多、乳頭數多、泌乳力強、母性好、可利用年限長、發(fā)情明顯等方面。3.1.1國內外主要豬種的初情期中國地方豬種初情期平均在98~110日齡,其中二花臉和金華豬的初情期最早,分別在64日齡和74日齡,民豬和大圍子豬的初情期相對晚些,但還是早于國外的主要豬種。我國地方豬種的性成熟也早,平均初配日齡在128d,其中姜曲海豬的初配日齡在90d,國外的初配日齡卻在210d左右。3.1.2不同豬種的卵數我國地方豬種的排卵數,初產豬平均為17~20枚,經產豬平均為21~24枚,其中二花臉豬的排卵數最多,初產和經產母豬的排卵數分別在26枚和28枚。國外的豬種初產平均排卵數只有13.5枚,經產豬為21枚。排卵數多則對應的產仔數也多,華北型、華中型和江海型部分豬種的產仔數明顯的高于國外引進的豬種。3.1.3張量豬平均養(yǎng)殖一段數在我國多產型豬種中,二花臉、梅山、楓涇、金華豬的平均乳頭分別為18個、16個、17個和16個,大白、長白豬平均乳頭數在14個、12個。我國地方豬種性情溫和,母性好,平均每胎斷乳成活率在76.9%,每胎斷乳仔豬數為10.73頭。3.1.4使用期限一般在8~10年,金華豬在20胎時仍有平均產仔11~13頭的高產率。而國外豬種的利用年限卻短得多。3.1.5表現出明顯的傷害3.2公豬繁殖能力強3.2.1最佳工藝參數60~90日齡公豬睪丸,平均重量在28~33g。其中二花臉豬最為顯著,90日齡睪丸重40g左右,180日齡時睪丸重量為160左右g。3.2.2成熟之前二花臉豬在60~75日齡、大花臉豬在62日齡時精液中就會出現精子,而大約克夏豬在120日齡時,精液中才會出現精子。3.3抗逆性強我國地方豬種中,不同的豬種具有不同方面的較強抗逆性,主要表現在抗寒力強、耐粗飼、抗饑餓力、高海拔適應力和抗菌力等方面。3.3.1抗性強的豬群北方地區(qū)氣候寒冷,長期生活在北方,造就了豬群有很強的抗寒能力,該類豬群有皮厚、被毛濃密而長、代謝率低的優(yōu)勢。以民豬為例,在-27℃室外條件下,呈腹臥姿勢,沒有顫抖和鳴叫現象。3.3.2蛋白質情況下獲得增重我國大多豬種都有耐粗飼的特點,能在較低營養(yǎng)水平及低蛋白質情況下獲得增重。對金華豬和長白豬盲腸中的消化率研究結果表明,當粗纖維水平為8.8%~11.3%時,金華豬的粗纖維消化率明顯高于長白豬。3.3.3抗饑餓能力由于客觀和主觀的原因,我國各地方的豬種大多有較強的抗饑餓能力,在適應粗飼的情況下,對營養(yǎng)的要求低。3.3.4高度適應性我國藏豬、內江豬、八眉豬等都具有較強的高海拔適應能力,它們長期生活在高海拔地區(qū),對生活環(huán)境也慢慢地接受和適應。3.4肉質好3.4.1肉顏色3.4.2ph值3.4.3豬、黑豬失水力比較我國地方豬種的系水力強,失水率低。二花臉豬的失水力在(10.80±1.85)%、嘉興黑豬的失水力在(11.26±1.61)%,與對照豬種相比,平均低6.80%。3.4.4主要豬種類型肌肉纖維密度大、直徑小,結締組織含量低,肌肉含量豐富,因此肉質細嫩多汁。平均肌纖維直徑為28~42μm,比對照組平均高2.23個百分點。該類型豬主要分布長江中下游、東南沿海地區(qū)、臺灣省東部的沿海平原。姜曲海豬、虹橋豬、陽新豬、太湖豬、臺灣豬都屬于該類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婚前財產債務不動產約定協(xié)議
- 2025型鋼便橋租賃合同
- 2025供暖設備及配件供貨合同
- 2025集體土地使用權合同
- 公司合作解散協(xié)議書
- 不給補繳社保協(xié)議書
- 2025年03月國家應急管理部化學品登記中心擬聘人員筆試歷年典型考題(歷年真題考點)解題思路附帶答案詳解
- 宮斗片項目風險分析和評估報告
- 鎮(zhèn)江市高等專科學?!洞髷祿臁?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新疆大學《食品發(fā)酵與釀造工藝學實驗》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安全生產教育培訓制度管理辦法
- 抽油井檢泵作業(yè)課件
- 2022年06月2022年廣東肇慶廣寧縣司法局招考聘用政府雇員名師點撥卷V答案詳解版(3套版)
- 《HSK標準教程3》第5課課件
- HSK標準教程4上第1課課件
- 民俗學概論 第一章 概述課件
- 養(yǎng)老機構行政值班查房記錄表格
- 干粉滅火器點檢記錄表(樣表)
- 伍光和自然地理學4版知識點總結課后答案
- 110kv變電站電氣主接線設計資料全
- 華中科技大學版五年級信息技術教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