統(tǒng)編版高中語文必修上冊 念奴嬌 赤壁懷古_第1頁
統(tǒng)編版高中語文必修上冊 念奴嬌 赤壁懷古_第2頁
統(tǒng)編版高中語文必修上冊 念奴嬌 赤壁懷古_第3頁
統(tǒng)編版高中語文必修上冊 念奴嬌 赤壁懷古_第4頁
統(tǒng)編版高中語文必修上冊 念奴嬌 赤壁懷古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0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懷古詠史詩這類詩往往通過對古人、古事、古跡的描繪,或借古諷今,或懷古傷己,或發(fā)表某種感慨。(1)結構:臨古地——思古人——憶其事——抒己志。(2)內容:國家——國運衰微,統(tǒng)治者——荒淫奢侈,古地——昔盛今衰,古人——壯志難酬,憂國傷時,孤寂失意?!局R儲備】(3)手法:用典,今昔對比,借古諷今,吊古傷今。(4)語言:或雄渾壯闊,或含蓄沉郁。(5)意象:歷史人物,歷史事件,吳鉤,烏衣巷,柳營,后庭花……(6)思想感情:吊古傷今,昔盛今衰,懷才不遇。吳鉤:泛指寶刀、利劍,借指詩人報效祖國,建功立業(yè)的情懷。男兒何不帶吳鉤,收取關山五十州。(李賀《南園十三首·其五》)又如:少年別有贈,含笑看吳鉤。(杜甫《后出塞五首》)2.烏衣巷:原是東晉王謝兩大豪門的住宅地,借指極其繁華之所在。劉禹錫《烏衣巷》”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表現(xiàn)了詩人對盛衰興敗的深沉感慨。3.淮水:秦淮河是歷代王公貴族醉生夢死、徹夜笙歌的游樂場,常借指繁華之所。劉禹錫《石頭城》“山圍故國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此畺|邊舊時月,夜深還過女墻來?!?.后庭花:荒淫而亡國的陳后主所作的樂曲,借指統(tǒng)治者的荒淫無度。杜牧《泊秦淮》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后庭花。懷古詩緬懷、追慕古賢,渴望建功立業(yè);昔盛今衰的感慨,借古吟今;憂國傷時,揭露統(tǒng)治者的昏庸腐朽,同情人民疾苦;悲嘆年華消逝,壯志難酬。

素養(yǎng)目標1.了解蘇軾的生平和思想,了解這首詞的寫作背景。2.誦讀這首詞,體會詞作將寫景、詠史、抒情融為一體的寫法,品味詞的聲韻美。3.感受蘇軾曠達灑脫、豁達堅忍、積極樂觀地面對人生的情懷。4.了解豪放詞的風格特點,提高鑒賞古代詩詞的能力。蘇軾其人蘇軾(

1036

1101),字子瞻,號東坡居士,四川眉山人。22歲與弟弟蘇轍同中進士。文壇領袖歐陽修讀其文章后說:“不覺汗出

??煸眨煸?!老夫當避路,放他出人頭地也。可喜!可喜!”并預言未來文壇將屬于蘇軾。

作者簡介蘇軾(1037—1101),字子瞻,號東坡居士,北宋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人。著名文學家、書畫家。蘇軾少負才名,博通經史。宋嘉祐二年(1057)中進士,曾任翰林學士、禮部尚書等職。他一生坎坷,多次被貶官放逐。蘇軾與其父蘇洵、其弟蘇轍合稱“三蘇”,三人均被列入“唐宋八大家”之中。與黃庭堅并稱“蘇黃”。其詞開豪放一派,他與辛棄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兩人并稱“蘇辛”。散文方面,其文汪洋恣肆,明白暢達;詩歌方面,題材廣闊,清新豪健,善用夸張、比喻,獨具風格;書畫方面,蘇軾擅長行書、楷書,善畫枯木怪石,與黃庭堅、米芾、蔡襄并稱“宋四家”。主要作品有《東坡樂府》《東坡易傳》《東坡七集》等。被“放逐”的人生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

問汝平生功業(yè),黃州惠州儋州?;厥鬃约旱囊簧瑤灼饚茁?,失意坎坷,縱然有忠義填骨髓的浩瀚之氣,也不得不化為壯志未酬的長長嘆息。作者只能慷慨悲歌,自嘆飄零。接下來的“身如不系之舟”指自己晚年生活的飄泊不定,抒寫羈旅漂泊的憂傷情懷。以曠達來取代哀愁,自我解脫力是驚人的。蘇軾認為自己一生的功業(yè),不在做禮部尚書或祠部員外郎時,更不在閥州、徐州、密州(作者曾在此三地作過知府)。恰恰在被貶謫的三州。真是“滿紙荒唐言”,失意也罷,坎坷也罷,他卻絲毫不減豪放本色,真是不可救藥的浪漫。末兩句,語帶詼諧,有自我調侃的意味,卻也深刻地傳達了作者此刻的微妙心情。蘇軾簡介蘇軾,字_______號______,眉山人(今四川眉山縣),________時期文學家,_________之一。與父_____﹑弟______合稱為“三蘇”。詩歌方面和______并稱______”,詞方面和______并稱“______”。書法方面和________________并稱“宋四家”。誦讀題目解讀“念奴嬌”為詞牌名,念奴是唐代一個很著名的歌伎,因此而得名。前片四十九字;后片五十一字,共一百字。此篇宜于抒寫豪邁感情。題目是“赤壁懷古”,告訴我們這首詞的主要內容是蘇軾在赤壁這個地方游覽的時候,觸景生情,進行懷古,緬懷古人。寫作背景本詞作于宋神宗元豐五年(1082)七月,是蘇軾游覽黃州(今湖北黃岡)的赤鼻磯后所作。當時蘇軾因詩文諷刺新法(烏臺詩案),被新派官員誣陷論罪,貶至黃州任團練副使。蘇軾此時深感年歲漸老,事業(yè)功名未有所成,郁結于心。觀景頓生種種聯(lián)想,眼前浮現(xiàn)出赤壁古戰(zhàn)場鏖戰(zhàn)的場景和周瑜“雄姿英發(fā)”的形象,遂作詞贊頌其功業(yè),并借以抒發(fā)有志報國卻壯懷難酬的感慨。念奴嬌·赤壁懷古

蘇軾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亂石/穿空↗

,驚濤/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杰。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fā)。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故國/神游,多情/應笑我,早生/華發(fā)↘。人生如夢,一尊/還酹∕江月。聽錄音朗讀,思考問題1.在這首詞中,作者寫了怎樣的景,抒發(fā)了怎樣的情?2.在景和情之間,寫的又是誰的事?

經過剛才的朗讀,大家所感受到的這首詞的感情基調是怎樣的呢?

豪放從章法上說,詞的上闋大多側重寫景、敘事,下闋側重抒情。本詞上下闋分別寫了哪些內容?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感情?文章結構景:人:情:驚濤拍岸壯赤壁江東風流美丈夫人生如夢酹江月詩人是如何寫出宏偉景象的?寫景部分哪些字、詞、意象給你一種宏大的感受?念奴嬌·赤壁懷古蘇軾〔宋代〕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亂石穿空,驚濤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杰。亂:穿:驚:拍:卷:夸張比喻繪形繪聲繪色雄偉壯麗、氣勢恢宏江山如畫山崖的險怪山峰直插云霄的高聳巨浪的洶涌澎湃怒濤的力度波濤的強勁有力亂石穿空,驚濤拍岸,卷起千堆雪“亂石穿空,驚濤拍岸,卷起千堆雪”三句描繪了怎樣的畫面?明確:“亂石穿空”三句,是現(xiàn)場寫景,顯示赤壁一帶江景特點。寫山石用“穿”,寫浪濤用“驚”“拍”,用“雪”比喻波濤,“千堆”是數(shù)量上的夸張。幾種物象作用于視覺、聽覺,引發(fā)想象,呈現(xiàn)出一個有聲有色富有動感的畫面。從寫景角度上,由高到低,有動有靜,構成了一幅氣勢磅礴、雄偉壯麗的立體畫面。譯文:陡峭紛亂的石壁直插云霄,洶涌澎湃的巨浪拍打江岸,激起的浪花好似千萬堆白雪。將山壯美如畫,一時間涌現(xiàn)了多少英雄豪杰?!按蠼瓥|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這句在全詞中起什么作用?采用了什么手法?明確:開頭從滾滾東流的長江水入筆,用“浪淘盡”把永遠奔流的江水與已經消逝了的“千古風流人物”聯(lián)系起來,為全詞設置一個極為廣闊的空間和甚為悠遠的時間背景,讓讀者體會出詞人獨立于江岸披襟臨風、對景抒情的壯懷。譯文:滾滾長江水向東奔流而去,千百年來,奔騰不息的波浪淘盡了多少杰出的英雄人物。采用虛實結合的手法,在結構上為下文的展開埋下伏筆?!肮蕢疚鬟叄说朗?,三國周郎赤壁”寫了什么內容?有什么作用?明確:這句話由廣闊背景筆鋒一轉,聚焦到歷史古跡?!叭说朗恰?,點名這里并非是赤壁之戰(zhàn)的所在地,只是借此地懷古抒發(fā)感情?!爸芾沙啾凇睘楹笪膶懼荑ぢ裣路P。譯文:舊時營壘的西邊,有人說,那是三國時周郎大破曹軍的赤壁。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杰。在結構上有什么作用?過渡句,起承上啟下的作用?!敖饺绠嫛背薪由衔膶吧拿鑼?,“一時多少豪杰”既照應開頭“千古風流人物”,又為下闋贊寫周瑜作了鋪墊。從章法上說,詞的上闋大多側重寫景、敘事,下闋側重抒情。本詞上下闋分別寫了哪些內容?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感情?【提示】上闋詠赤壁,著重寫景,即景抒懷,引起對古代英雄人物的緬懷。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fā)。

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故國神游,多情應笑我,早生華發(fā)。

人生如夢,一尊還酹江月。課文探究在諸多的英雄中為什么單單來贊頌周瑜?課文探究①借小喬初嫁的事實,表明周瑜在指揮赤壁之戰(zhàn)時,年紀很輕,才華橫溢。②以美女襯英雄,更能襯托周瑜瀟灑的風姿。捕捉有關描寫周瑜的句子,并分析周瑜的形象。為何要插入“小喬初嫁了”的細節(jié)?“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三句描繪了周瑜怎樣的形象?有什么用意?明確:寫出了周瑜風流儒雅、從容破敵的英姿?!坝鹕染]巾”,儒將裝束,以形寫出人物的神?!罢勑﹂g,檣櫓灰飛煙滅”,以曹操水軍的慘敗寫出周瑜指揮若定、蔑視強敵的氣概。寫此,在于抒發(fā)詞人對英雄建功立業(yè)的仰慕之情,從而引發(fā)自己未能一展抱負的傷感。譯文:手持羽扇,頭戴綸巾,談笑之間,曹操的戰(zhàn)船便被燒得灰飛煙滅。課文探究

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fā)羽扇綸巾

談笑間

檣櫓灰飛煙滅韶華似錦年輕得志(側面)英俊瀟灑

儒雅斯文作戰(zhàn)指揮若定

足智多謀捕捉有關描寫周瑜的句子,并分析周瑜的形象。為何要插入“小喬初嫁了”的細節(jié)?⒈正面描寫。氣概風度,功績韜略。⒉側面襯托。英雄少年,春風得意。用什么手法描寫周瑜?塑造了怎樣的人物形象?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fā)。

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課文探究故國神游,多情應笑我,早生華發(fā)。(神游:在想象游歷)賓語前置:神游故國賓語前置:應笑我多情明確:這一句由遙想回到現(xiàn)實,江山依舊,物是人非。赤壁是周瑜建功立業(yè)的戰(zhàn)場,卻是蘇軾被貶謫后流放的去處。在歷史與現(xiàn)實、理想與實際的沖突之后,作者只能徒生感慨、自笑多情。蘇軾內心解讀周瑜蘇軾建功年齡34歲47歲職務東吳都督團練副使(虛職)際遇功成名就功業(yè)未成外貌英俊儒雅早生華發(fā)人生幸福美滿屢遭不幸懷古傷今

情場官場戰(zhàn)場,場場得意;黃州惠州儋州,州州失意。合作探究:有人認為“人生如夢,一尊還酹江月?!焙邢麡O情緒,你怎么看?

蘇軾此時已經47歲了,他被貶到黃州,游覽赤壁美景,如畫江山,肯定有一種深深的失落感,年華老大,功業(yè)少成,想想人家周瑜,年輕有為、名垂青史。而自己還可能如周瑜那樣嗎?想到這,蒼涼、消沉之情是難免的。但是蘇軾畢竟是蘇軾,他并沒有真正消沉。

人生如夢,自己一生算得了什么,在千古人物都被淘盡的大江之畔,英雄人物,豐功偉績,全都是過眼煙云,稍縱即逝,人生如此短暫,又何苦讓種種“閑愁”縈繞我心呢?只有江月是永恒的,就把這杯酒敬給了千古不變的江月。應該說他能迅速從惆悵失意中解脫出來,表達了蘇軾特有的曠達灑脫情懷。從章法上說,詞的上闋大多側重寫景、敘事,下闋側重抒情。本詞上下闋分別寫了哪些內容?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感情?上闋詠赤壁,著重寫景,即景抒懷,引起對古代英雄人物的緬懷。下闋著重寫人,寫周瑜的豐功偉績,借對周瑜的仰慕抒發(fā)建功立業(yè)的豪情,表達自己功業(yè)無成壯志難酬的感慨。《念奴嬌·赤壁懷古》是公認的豪放派代表作,其“豪放”表現(xiàn)在哪些方面?①描繪壯麗之景。不僅寫出了長江氣勢非凡,而且融合概括了千古英雄的非凡業(yè)績。②刻畫豪邁之人。下闋中著力寫周瑜的才華和功勛,塑造了一個指揮若定而從容儒雅的形象。③抒發(fā)壯志豪情。借稱頌周瑜抒發(fā)渴望建功立業(yè)的壯志豪情。課文結構

念奴嬌赤壁懷古詠赤壁懷周瑜感人生亂石穿空驚濤拍岸卷起千堆雪雄姿英發(fā)羽扇綸巾多情應笑我早生華發(fā)寫景抒懷人生如夢詠史江山如畫

縱觀蘇軾的一生,可以說是歷盡艱辛,大起大落的一生。但蘇軾的一生,又始終是樂觀的一生,積極進取的一生。這種身處逆境之中,既保持一種超然物外,隨遇而安的曠達胸懷;又始終不放棄對人生的熱愛,對美好事物追求的態(tài)度,就是蘇軾的人格魅力所在。定風波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料峭春風吹酒醒,微冷,山頭斜照卻相迎。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思考:這首詞寫了什么景?抒發(fā)了作者什么樣的感情?【拓展欣賞】不用注意那穿林打葉的雨聲,何妨放開喉嚨吟詠長嘯從容而行。拄竹杖、穿芒鞋,走得比騎馬還輕便,一身蓑衣任憑風吹雨打,照樣過我的一生!

春風微涼吹醒我的酒意,微微有些冷,山頭初晴的斜陽卻應時相迎?;仡^望一眼走過來的風雨蕭瑟的地方,我信步歸去,不管它是風雨還是放晴。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料峭春風吹酒醒,微冷,山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