統(tǒng)編版 中外歷史綱要(上) 2023-2024學年高中歷史 第二單元 第7課 隋唐制度的變化與創(chuàng)新 教學設計_第1頁
統(tǒng)編版 中外歷史綱要(上) 2023-2024學年高中歷史 第二單元 第7課 隋唐制度的變化與創(chuàng)新 教學設計_第2頁
統(tǒng)編版 中外歷史綱要(上) 2023-2024學年高中歷史 第二單元 第7課 隋唐制度的變化與創(chuàng)新 教學設計_第3頁
統(tǒng)編版 中外歷史綱要(上) 2023-2024學年高中歷史 第二單元 第7課 隋唐制度的變化與創(chuàng)新 教學設計_第4頁
統(tǒng)編版 中外歷史綱要(上) 2023-2024學年高中歷史 第二單元 第7課 隋唐制度的變化與創(chuàng)新 教學設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7課隋唐制度的變化與創(chuàng)新教學設計一、教學目標1.運用時空定位,梳理魏晉至唐在選官制度、三省六部制和賦稅制度上的變化與創(chuàng)新,認識科舉制和三省六部制的特點、租(庸)調制與兩稅法的差異。2.通過史料分析,理解選官制度、三省六部制、賦稅制度發(fā)展變化的原因,探析制度變化在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發(fā)展過程中發(fā)揮的作用及其反映的歷史發(fā)展趨勢,培養(yǎng)對歷史現(xiàn)象、歷史事件之間關聯(lián)性和邏輯性的解釋能力,提高史料實證的能力。3.通過對統(tǒng)治者制度變革本質目的的分析,運用唯物史觀,理解君主專制的實質,反思專制的弊病。二、教學重難點重點:理解科舉制的特點、三省六部制的實質和賦稅制度演變的趨勢。難點:理解制度演變發(fā)展的趨勢及實質。三、課前準備1.教師利用教科書及其他相關備課資料進行前期課前準備。2.學生課前預習,查閱相關背景資料,搜集有關資料。四、新課講授【導入新課】材料一后頗仁愛,每聞大理決囚,未嘗不流涕。然性尤妒忌,后宮莫敢進御。尉遲迥女孫有美色,先在宮中。上于仁壽宮見而悅之,因此得幸。后伺上聽朝,陰殺之。上由是大怒,單騎從苑中而出,不由徑路,人山谷間二十余里。高穎、楊素等追及上,扣馬苦諫。上太息曰:“吾貴為天子,而不得自由!”——[唐]魏征:《隋書》卷三十六《后妃列傳》材料二盡管有著這次悲劇性的大災難以及隨之而來的內戰(zhàn)期,但在經(jīng)歷了最漫長的大分裂時期之后隋終于重新統(tǒng)一了中國,這就是一個了不起的成就。隋朝消滅了其前人的過時的和無效率的制度,創(chuàng)造了一個中央集權帝國的結構,在長期政治分裂的各地區(qū)發(fā)展了共同的文化意識,這一切同樣了不起。——[英]崔瑞德:《劍橋中國隋唐史(589-906年)》【教師活動】上述材料中哪段更符合你對隋文帝的印象?【教師講述】材料一里的“上”與“后”分別指的是隋文帝和他的皇后獨孤伽羅。這個故事既讓我們看到了獨孤皇后的蠻橫,也從一個側面表現(xiàn)出了文帝對獨孤皇后的包容。甚至有人說如果要在男尊女卑的古代中國設一個“怕老婆協(xié)會”,那隋文帝必定會位列其中。然而,能夠北御突厥、南平陳朝、一統(tǒng)華夏的隋文帝很顯然并不能簡單地用“妻管嚴”來形容。他致力于改革,在前代基礎上從政治、經(jīng)濟、文化教育等諸多方面改造甚至廢除舊制度、創(chuàng)設新制度,使得社會安定、國家富強,創(chuàng)造了一個中央集權帝國的結構,在長期分裂的各地區(qū)發(fā)展了共同的文化意識,開創(chuàng)了輝煌的“開皇之治”?!拘抡n講授】一、選官制度1.曹魏時期——九品中正制材料三為改變東漢中期以后世家大族控制察舉、把持鄉(xiāng)間評議選舉之弊,魏初創(chuàng)九品中正制,即選擇“賢有識賞”的中央官吏兼任原籍地的州、郡、縣的大小中正官,以“唯才是舉”為原則,負責察訪本州、郡、縣各地的士人,綜合其德才、門第定出“品”和“狀”,供吏部選官參考?!钅局?《科舉制興起的深層邏輯》載《福建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教師活動】漢代推行的察舉制存在什么問題?曹魏政府是如何應對的?(參考答案:問題:一方面易出現(xiàn)所舉人才“德高才薄”和“虛偽浮薄”的問題,無法選拔到真正的人才;另一方面世家大族控制察舉、把持鄉(xiāng)間評議選舉,選拔人才的權力被地方世家大族掌握。應對:實施九品中正制,以“德才”“門第”選拔人才)(1)背景:漢末社會動蕩,察舉制所依賴的鄉(xiāng)里清議失去了社會基礎。(2)內容①選官方式:中央委任中正官為各地人才評定等級,共分九等,朝廷依此授以相應的官職。②選官內容:從初創(chuàng)時期的重視家世、道德和才能,演變?yōu)槲鲿x時期主要看重家世。材料四西晉時期是門閥勢力高度發(fā)展和極度膨脹的時期,也是曹魏以來的九品中正制日益被高門世族控制和壟斷的時期。當九品中正制最終蛻變?yōu)槭兰掖笞宓恼喂ぞ咧?它遂不可避免地拋棄了先前注重德行、才能的好傳統(tǒng),沾染上選舉注重家世、閥閱的門閥色彩?!S著中正權力日益膨脹,中央集權統(tǒng)治勢必遭到嚴重削弱?!獜埿袢A:《試論西晉九品中正制的弊病及其作用》,載《鄭州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教師活動】通過九品中正制內容的學習回答九品中正制的選官標準是什么?學生活動:由曹魏初期的看重家世、道德和才能到西晉時期轉變?yōu)橹饕粗丶沂馈!窘處熁顒印繚h末選舉事實上已被大族操縱,但名士與大族還不一定一致,制度上也沒有將家世列入應舉條件。而九品中正制綜合德才、家世二者定品,這是將漢末鄉(xiāng)國評定習慣制度化。結果,九品中正制被門閥大族所控制、利用,不但沒有如創(chuàng)立之初設想的將選舉權收歸到中央,反而事實上加重了世家大族在地方上的威權,鞏固了門閥的統(tǒng)治?!窘處熁顒印空埻瑢W們通過教材學習九品中正制的影響。學生活動:(3)影響:①既繼承了兩漢鄉(xiāng)里評議人物的傳統(tǒng),又將評議全收歸中央,在一定時期內加強了中央集權。②九品中正制逐漸成為維護士族特權的工具?!窘處熁顒印侩S著士族的沒落,九品中正制也無法繼續(xù)。隋朝建立后創(chuàng)立了什么新的選官制度?學生活動:科舉制材料五隋文帝為了建立、壯大自己的政治統(tǒng)治,加強中央集權,以達到削弱門閥士族中的異已力量的需要,不得不團結各地中小地主階層,吸引他們到政治舞臺上來,從而擴大封建國家的統(tǒng)治基礎。為此,必須變革以往歷史上的各種選官制度,并結合現(xiàn)實政治的需要,創(chuàng)造出適合自己要求的新型的選官制度,這種新型的選官制度就是科舉制度。所謂科舉,就是分科選舉。——胡平:《試論科舉對中國古代政治制度的影響》,載《南京大學學報(哲學·人文·社會科學)》2.隋唐時期——科舉制的形成與完善【教師活動】PPT展示科舉制的圖片并講解科舉制的含義:科舉是通過考試選拔官吏。由于采用分科取士的辦法,所以叫做科舉?!窘處熁顒印空埻瑢W們閱讀課本,結合材料找出科舉制形成與完善的過程。材料六隨著門閥世族的衰落,九品中正制在開皇年間被隋文帝廢除…唐人楊綰云:“近煬帝始置進士之科,當時猶試策而已?!薄翱N紳雖位極人臣,不由進士者,終不為美,其艱難謂之‘三十老明經(jīng),五十少進士,”。其有老死于文場者,亦所無恨。故有詩云:“太宗皇帝真長策,賺得英雄盡白頭。(1)隋朝——科舉制的形成①隋朝建立后,廢除九品中正制,開始采用分科考試的方式選拔官員。②隋煬帝時,始建進士科,科舉制度形成。(2)唐朝——科舉制的完善①唐太宗增加了考試科目,以進士和明經(jīng)兩科為主。②武則天擴大科舉取士的人數(shù),首創(chuàng)了武舉和殿試。③唐玄宗任用高官主持考試,提高了科舉考試的地位。材料七在唐代,考試的科目分??坪椭瓶苾深悺C磕攴制谂e行的稱???由皇帝下詔臨時舉行的考試稱制科。長入??频目颇坑行悴拧⒚鹘?jīng)、進士、俊士、明法、明字、明算等五十多種?!鹘?jīng)、進士兩科,最初都只是試策,考試內容為經(jīng)義或時務。后來兩種考試的科目雖有變化,但基本精神是進士重詩賦,明經(jīng)重帖經(jīng)、墨義。……帖經(jīng)與墨義,只要熟讀經(jīng)傳和注釋就可中試,詩賦則需要具有文學才能。進士科及第很難,所以當時流傳有“三十老明經(jīng),五十少進士”的說法?!⒀?《唐朝科舉制度的完善》載《蘭臺世界》2009年第17期材料八隋唐全面推行科舉制,且應試者的門第、流品限制不嚴,廣大的社會中下層人員都可以通過考試中舉。科舉成了社會成員獲取功名、地位與權利的重要途徑,社會成員要想實現(xiàn)這一目的,就必須進學讀書,學習文化知識,參加科舉考試,這在客觀上推動了文化的普及,促進了學校教育的發(fā)展。——吳莉:《科舉制對中國古代教育的影響》材料九科舉制擴大了皇權的統(tǒng)治基礎??婆e取士不講門第,為庶族地主開辟了入仕之途,大批寒士得以進入官僚集團,改變了政權被少數(shù)世族壟斷的局面。促使舉子身份發(fā)生根本改變的是皇帝頒行的科舉考試制度,官學和州縣地方官所貢之士能否及第授官,取決于中央??婆e制把用人權、任命權收歸中央,打破了座主與門生、故吏間的私人關系,有效防止私人小集團的產(chǎn)生,也限制了地方封建割據(jù)的發(fā)展?!藕1?《論唐代科舉考試的功能》,載《唐都學刊》2003年第1期【教師活動】閱讀材料,思考科舉制的主要功能是什么?(科舉制)用意在用一個客觀的考試標準,來不斷地挑選社會上優(yōu)秀分子,使之參與國家的政治。此項標準,一則求其公平,不容舞弊營私。二則求其預備之單純與統(tǒng)一,減免經(jīng)濟上之限制,使貧民亦有出身。又間接助成國內風俗教化之統(tǒng)整,以輔成大一統(tǒng)政府之團結與鞏固。學生活動:(1)選官(2)備考的經(jīng)濟成本低,根據(jù)考試成績公平錄取?!窘處熁顒印靠婆e制的實行有哪些影響?(3)影響:①科舉制使出身社會中下層的讀書人通過相對公平的考試參與政權,擴大了統(tǒng)治的基礎,提高了官員的文化素質,加強了中央集權。②科舉制使官員選拔變得更加公開和公平,中國古代選官制度逐漸走向成熱與完善。▲西安大雁塔唐朝進士題名帖大雁塔位于陜西西安的慈恩寺中,為唐玄奘主持所建?!把闼}名”成為進士及第的代稱?!窘處熁顒印刻釂枺汗糯袊倪x官方式是如何演變的?請同學們思考,并進行小組討論。學生活動:小組討論,回答問題。選官方式盛行時期選官標準世官制夏商周血緣軍功爵制秦國、秦朝軍功察舉制漢朝德才九品中正制魏晉南北朝出身門第科舉制隋唐至明清考試成績【教師活動】通過分析,古代中國選官、用官制度的發(fā)展趨勢是什么樣的?學生活動:結合所學,思考問題。選拔方式日趨嚴密、科學;選拔標準漸趨公平、公正;選官的基礎日益擴大,官員素質不斷提高,由注重門第到注重才能。二、三省六部制材料十魏晉南北朝時期中央政治體制進一步發(fā)生變化,尚書、中書、門下三省的體制在這一時期形成。引起這一變化的根本原因是魏晉南北朝時期權臣對皇帝的威脅很大,權臣篡奪皇位的現(xiàn)象時有發(fā)生,為防止大臣特別是丞相的權力過重,最高統(tǒng)治者便將相權分散,逐步形成了三省制?!R永波:《中國古代的三公九卿制是如何向三省六部制演變的》材料十一隋文帝取得政權后“改周之六官,其所制名,多依前代之法”。為了加強專制主義的中央集權統(tǒng)治,在兩漢魏晉南北朝官制演變和發(fā)展的基礎上,制定了三省六部制,三省長官均為宰相,三省便是職掌封建中央樞機的政權機關?!獥钣淹ィ骸度×恐频男纬杉捌湓谔拼淖兓?載《廈門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教師活動】三省體制如何確立?其形成的實質是什么?三省六部制何時確立?三省地位如何?(參考答案:時間:魏晉南北朝。實質:相權分散,君主集權加強。確立:隋文帝時期。地位:三省是中樞政務機關,三省長官都是宰相)材料十二唐代的三省,仍是中央最高行政機關,三省的首長,均為宰相之職。隋時,三省的職掌尚沒有明確的劃分。直到太宗時,始告確定,以中書省制定法令,門下省審查法令,尚書省執(zhí)行法令。但因權力的徹底分化,中書與門下,又是不免因成見的關系發(fā)生公務上的爭執(zhí)。太宗為補救這個流弊,因而設“政事堂”,作為三省首長聯(lián)席議政的機關。最初政事堂設在門下省,后來移到中書省,改稱為“中書門下”。三省長官雖為宰相,但其他官吏也可由皇帝指派,參決大政。這個制度也承自隋朝。太宗時,命杜淹以吏部尚書參議朝政。此后任何官吏,只要在他的原有官街之下加上一個“參議朝政”或“平章政事”之類的名號,便是實際的宰相。這類名號最初甚為繁多,后來逐漸確定為“同中書門下三品”及“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兩個名稱?!禈烦?《中國通史》【教師活動】三省六部制由哪幾個部分組成?它們的職能分別是什么?這種模式出現(xiàn)了什么問題?唐太宗是如何解決這一問題的?(參考答案:組成部分及職能:中書省制定法令,門下省審查法令,尚書省執(zhí)行法令。問題:權力的徹底分化,導致中書與門下不免因成見的關系發(fā)生公務上的爭執(zhí)。解決辦法:創(chuàng)設政事堂,作為三省首長聯(lián)席會議的地方;除三省長官外,其他品級較低的官員也同樣可以擔任相職,形成宰相集體議政的局面)【教師活動】通過教材進行總結歸納。1.初步形成(1)時間:魏晉南北朝時期(2)概況:尚書臺改稱尚書省,與中書省和門下省共同輔助決策,行使權力。2.確立與完善(1)確立:隋文帝時,中央正式確立了三省六部制。(2)完善:①三省的職權分工明確,又彼此制約。內容作用三省中書?。翰輸M皇帝詔令三省的職權分工明確,又彼此制約;三省長官共議國事,執(zhí)宰相之職門下?。簩徍嗽t令,有不妥者駁回尚書?。贺撠焾?zhí)行,下設六部六部吏、戶、禮、兵、刑、工六部,分工處理各項具體政務②給品位較低的官員以宰相名號,擴大任用宰相的范圍。③設置政事堂,提高工作效率,三省出現(xiàn)一體化趨勢?!窘處熁顒印客ㄟ^圖片了解唐朝三省位置。通過教材和材料總結三省六部制的影響。材料十三“三省六部”制的正式確立,是我國古代封建社會官制的一次重大的變革,對歷史發(fā)展產(chǎn)生了深遠影響。一是形成了較為完整的中央政府官僚機構,提高了行政效率,加強了中央的統(tǒng)治力量。二是使宰相的權力一分為三,就削弱了相權,加之“三省”長官的品級又較低,這就進一步加強了皇權?!歉鞑柯氊熡忻鞔_的分工,有利于中央集權與政令的貫徹執(zhí)行,提高了國家機構的行政效能。因此,“三省六部”制的建立,不僅標志著中國封建社會政治制度的成熟,也標志著專制皇權的進一步發(fā)展?!蠋?《從我國封建社會中央官制的變化看專制皇權的發(fā)展軌跡》,載《黨史博采(理論)》2013年第2期(3)影響:三省六部制的確立和完善,是中國政治制度的重大變革,對此后歷朝產(chǎn)生了深遠影響。形成了完整的中央政府官僚機構,提高了行政效率,加強了中央的統(tǒng)治力量;相權一分為三,削弱了相權,進一步加強了皇權;有利于中央集權與政令的貫徹執(zhí)行,提高了國家機構的行政效能?!窘處熁顒印繌拇蠓至训娜龂鴥蓵x南北朝到大一統(tǒng)的隋唐,君主專制中央集權制不斷發(fā)展,但經(jīng)歷長期分裂和戰(zhàn)爭的侵擾,社會經(jīng)濟破壞嚴重,國窮民困。政府優(yōu)勢如何迅速恢復凋敝的國民經(jīng)濟,保證國家對財政資金的需要呢?三、賦稅制度【教師活動】賦稅制度的變化,反映出國家對農(nóng)民的人身控制逐漸放松,直到兩稅法實行,征稅的主要標準從人丁轉為財產(chǎn)。通過教材了解隋唐時期賦稅制度的變化與發(fā)展。材料十四北魏太和九年(485),頒布了均田制,規(guī)定男子年15歲以上,受種植谷物的露田40畝,婦女20畝,如果是二年休耕一次的地,則加倍受田,三年休耕一次的加兩倍受田。奴隸和平民一樣受露田……在均田制的基礎上,次年頒布實行了新的租調制;規(guī)定一夫一婦為納稅單位,租額相對減輕,即一對夫婦年納粟2石,帛1匹……以后相繼建立的北齊、北周、隋、唐都曾頒布過此令,唯辦法略有變更?!獏谓ㄖ?《中國古代賦稅制度述略》材料十五唐代的賦役令規(guī)定:每丁每年向國家繳納租粟二石。調隨鄉(xiāng)土所出,每年繳納(或綾)二丈,綿三兩;不產(chǎn)絲綿的地方,則納布二丈五尺,麻二斤。此外,每丁每年還要服徭役二十日,閏月加二日;如無德役,則納絹或布替代,每天折合絹三尺或布三尺七寸五分,叫做庸。——翦伯贊主編:《中國史綱要》【教師活動】根據(jù)材料,結合課本第40頁文字和插圖指出北魏至唐先后推行了哪些賦稅制度?它們在征稅依據(jù)上有何異同?(參考答案:賦稅制度:北魏實行租調制,唐前期推行租庸調制。共同之處:都是按丁征稅。不同之處:租調制是在均田制基礎上推行的,租額相對減輕。租庸調制規(guī)定了役期的最高限度和以庸代役)1.租調制【教師活動】通過教材學習租調制實行的時間、內容。(1)時間:魏晉時期(2)內容:按戶征收糧和絹帛;北魏孝文帝改革,頒布均田令,規(guī)定一夫一婦每年納粟為租,納帛或布為調,受田農(nóng)民承擔定額租調。成年男子負擔一定的徭役。2.租庸調制【教師活動】通過教材學習租庸調制實行是時間、內容、影響。(1)時間:唐初【教師活動】講解“租”、“庸”、“調”各自的含義,幫助學生進行理解。租:唐人十八歲時,朝廷撥一頃土地給其耕種,到六十歲時交還朝廷,這期間每年向朝廷交兩石糧食稱之為“租”;庸:二十歲時每年為朝廷勞動二十天稱之為“庸”;調:同時每戶每年向朝廷交綾、絹、綞各兩仗稱之“調”。(2)內容:將賦稅征收對象定為21至59歲的成年男子。除租、調外,男子不去服徭役的可以納絹或布代役,稱為庸。(3)影響:以庸代役保證農(nóng)民有較充分的生產(chǎn)時間,政府的賦稅收入也有了保障。3.兩稅法【教師活動】天寶年間,土地買賣和兼并之風盛行,政府直接支配的土地日益減少,均田制無法推行,租庸調制也無法維持,政府財政收入銳降。租庸調制面臨什么問題?唐政府是如何應對的?史書這樣概括兩稅法的實行背景:唐初賦斂之法曰租庸調……玄宗之末,版籍浸壞,多非其實。及至德兵起,所在賦斂,迫趣取辦,無復常準。賦斂之司增數(shù)而莫相統(tǒng)攝,各隨意增科,自立色目,新故相仍,不知紀極。民富者丁多,率為官為僧以免課役,而貧者丁多無所伏匿,故上戶優(yōu)而下戶勞。吏因緣蠶食,旬輸月送,不勝困弊,率皆逃徙為浮戶,其土著百無四五。至是,炎建議作兩稅法。先計州縣每歲所應費用及上供之數(shù)而賦于人,量出以制入。戶無主客,以現(xiàn)居為簿,人無丁中,以貧富為差。為行商者,在所州縣稅三十之一,使與居者均,無僥利。居人之稅,秋、夏兩征之。其租庸調、雜徭悉省。——《資治通鑒》卷學生活動:(1)原因:①主要原因:天寶年間,土地買賣和兼并之風盛行,政府直接支配的土地日益減少,均田制和租庸調制也無法維持,政府財政收入銳降。②直接原因:解決財政困難。(2)時間:780年(3)內容:每戶按人丁和資產(chǎn)繳納戶稅,按田畝繳納地稅,取消租庸調和一切雜稅、雜役;一年分夏季和秋季兩次納稅。(4)影響:①兩稅法簡化稅收名目,擴大收稅對象,保證國家的財政收入。②改變了自戰(zhàn)國以來以人丁為主的賦稅制度,減輕了政府對農(nóng)民的人身控制。③局限性:由于官吏貪腐,在實行過程中,稅外加征,增加了人民的賦稅負擔?!窘處熁顒印客ㄟ^教材“探究與拓展”欄目談談你對兩稅法利弊的認識。兩稅法推行后,有人批評說:每州各取大歷中一年科率錢谷數(shù)最多者,便為兩稅定額,此乃采非法之權令以為經(jīng)制,總無名之暴賦以立恒規(guī)。——陸贄《翰苑集》卷22《中書奏議·均節(jié)賦稅恤百姓第一條》詩人白居易則寫出如下詩句:國家定兩稅,本意在憂人。厥初防其淫,明敕內外臣:稅外加一物,皆以枉法論。奈何歲月久,貪吏得因循??N乙郧髮?,斂索無冬春??椊佄闯善ィ壗z未盈斤。里胥迫我納,不許暫逡巡……昨日輸殘稅,因窺官庫門。繒帛如山積,絲絮似云屯。號為羨余物,隨月獻至尊。奪我身上暖,買爾眼前恩。進入瓊林庫,歲久化為塵?!栋拙右准肪?《重賦》答案提示:利:分夏秋兩次征稅,明確納稅時間;擴大納稅主體,擴大了納稅面,確保了封建王朝的稅收,解決了唐朝政府財政危機;明確各階層稅率,推進稅收公平,兩稅法是以財產(chǎn)征稅,不再以丁戶來征稅,照顧了人民的負擔能力,體現(xiàn)了合理負擔原則,符合社會發(fā)展趨勢;兩稅法實施后,中央財政實力得到加強,起到了鞏固和加強中央集權的作用;戶稅納錢,地稅交實物,適應了商品經(jīng)濟的發(fā)展,同時也加速了封建社會商品經(jīng)濟的發(fā)展;否定了以“人丁”為基礎的賦役制度,開創(chuàng)了我國封建歷史上以土地和財產(chǎn)為基本計稅依據(jù)的先例。弊:稅外加征,稅外又出臺許多苛雜,人負擔逐漸加強;配賦不均,兩稅法以大歷四年的早田數(shù)為準,各州各道按照所掌握的舊有數(shù)額進行攤派,但由于戰(zhàn)亂,田畝數(shù)量變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