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橋梁預應力智能張拉施工控制_第1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b51fe1b129553b46165eb4721635d6ac/b51fe1b129553b46165eb4721635d6ac1.gif)
![橋梁預應力智能張拉施工控制_第2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b51fe1b129553b46165eb4721635d6ac/b51fe1b129553b46165eb4721635d6ac2.gif)
![橋梁預應力智能張拉施工控制_第3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b51fe1b129553b46165eb4721635d6ac/b51fe1b129553b46165eb4721635d6ac3.gif)
![橋梁預應力智能張拉施工控制_第4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b51fe1b129553b46165eb4721635d6ac/b51fe1b129553b46165eb4721635d6ac4.gif)
![橋梁預應力智能張拉施工控制_第5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b51fe1b129553b46165eb4721635d6ac/b51fe1b129553b46165eb4721635d6ac5.gif)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T梁預應力智能張拉精細化施工工藝及施工控制大量在役的預應力橋梁調查和檢測結果表明,相當部分的預應力橋梁質量隱患來源于預應力張拉施工不規(guī)范和缺乏有效的質量控制手段。如何改進和細化施工技術使預應力張拉能有效地完成,如何對整個橋梁解決當前因施工不當而造成橋梁預應力病害問題的最有效、最直接的方張拉精細化施工技術,對預應力張拉實時全程跟蹤、智能控制、及時40全事故存在的問題,減少環(huán)境與人為等因素的影響,切實有效的控制錨保證了橋梁結構安全和耐久性,降低了橋梁全壽命周期成本。VI9VI9后結構連續(xù),按全預應力構件設計。主梁采用C50混凝土,采用高強低松弛預應力鋼絞線,其抗拉強度標準值fpk=1860MPa,直徑為圓形金屬波紋管;預制梁在墩頂處的負彎矩鋼束采用BM15-4型扁錨及2、智能張拉系統(tǒng)及工作原理1414AMgA*I3智能張拉系統(tǒng)操作簡單,界面人性化,適應各種施工場地環(huán)境。借助智能張拉系統(tǒng),可以自動讀取梁板參數(shù),智能計算張拉過程的壓力值,無線控制油泵的進退油,實時無線采集油壓與位移信息,自動生成預應力張拉記錄表等功能。全程無需人工干預,且具有錯誤糾正、數(shù)據(jù)同步、張拉申核等張拉過程控制,核心是在預應力張拉控制和施工技術總結的基礎上,通過計算機來控制張拉施工過程,完全改變了傳統(tǒng)的通過人工來操縱油泵進行張拉操作,真正地實現(xiàn)了張拉的同步性控制。在填寫相關信息之后,提交張拉申請,系統(tǒng)將通過計算系統(tǒng)自動計算張拉統(tǒng)平臺界面。由LZ-5901智能張拉系統(tǒng)輸出液壓油量控制信息,通過專主可以根據(jù)預先設定的用戶權限登錄平臺系統(tǒng),對整個張拉進度、延伸率、起拱度等過程進行全面控制了解。如有不符合質量要求,系統(tǒng)將及時預警,并提供預應力張拉控制“平均張拉力”和“理論伸長量”分析指4該智能張拉系統(tǒng)與傳統(tǒng)張拉方式相比,能夠使業(yè)主、監(jiān)理、施工單位、檢測單位在同一個平臺上進行交互,而交互的媒介是通過互聯(lián)網(wǎng),因而突破了地域的限制,實現(xiàn)質量管理的嚴密性。張拉過程中產(chǎn)生的數(shù)據(jù)都能夠通過無線網(wǎng)絡反映到業(yè)主面前,便于業(yè)主進行施工質量控制。在張拉作業(yè)之前,相關技術人員和監(jiān)理人員對構件進行檢驗,其檢驗結果符合質量標準要求方可進行張拉。經(jīng)平臺系統(tǒng)監(jiān)理單位審核批準后,張拉控制系統(tǒng)才能啟動。根據(jù)此設備的使用說明及要求,現(xiàn)場施工作業(yè)人員開始收編穿索、穿索、安裝千斤頂(工作錨及夾片)等施工程序,具體裝專用千斤頂,千斤頂止口應對準限位板,如圖4;53.1.3安裝工具錨,應與前端張拉端錨具對正,使孔位排列一致,不得使鋼絞線在千斤頂?shù)拇┬目装l(fā)生交叉,以免張拉時出現(xiàn)失錨事故,工3.1.5開動油泵,將千斤頂活塞來回打出幾次,以排出可能殘存于千3.2.1啟動張拉智能平臺系統(tǒng)后,現(xiàn)場操作人員、監(jiān)理員現(xiàn)場攝像,由現(xiàn)場操作人員啟動張拉程序如智能張拉平臺系統(tǒng)發(fā)出信號,傳遞給LZ-5901智儀張拉系統(tǒng),通過張拉系統(tǒng)控制專用千斤頂按預先系統(tǒng)編制的3.2.2油泵供油給千斤頂張拉油缸,按五級加載過程依次上升油3.2.3張拉過程中智能張拉平臺系統(tǒng)對每一級進行測量和記錄,測6量每一級張拉后的活塞伸長值的讀數(shù),并隨時檢查伸長值與計算值的偏3.2.4張拉時,通過智能張拉系統(tǒng)平臺和LZ-5901智能張拉系統(tǒng)3.2.5張拉過程中,系統(tǒng)將自動校核測量數(shù)據(jù),當實際伸長值與理4、智能張拉精細化施工控制由于預應力混凝土結構施工工藝較復雜、技術難度大,預應力施工無法直觀地檢查其質量,在質量認證中屬于很難檢查其結果的特殊控制過程。只有通過控制其過程包括控制預應力材料、設備、施工人員、施工工藝等來控制施工質量。關于這方面的預應力張拉質量控制方法在許多技術規(guī)范、操作規(guī)程、施工手則中有很詳細的要求,這里就不贅述了,現(xiàn)就結合項目實際張拉情況簡要總結幾點質量安全控制要點。4.1.1張拉順序遵循均勻對稱,偏心荷載小的原則,以確保結構及構件受力均勻,張拉過程中不產(chǎn)生扭轉、側彎,防止混凝土產(chǎn)生超應力、過大的附加應力與變形。此外,安排張拉順序還應考慮到盡量減少張拉設備4.1.2對于T梁橫向兩束并排,其中一束只張拉50%設計應力。另一束張拉至100%設計應力,再回過頭來將先張拉的力補張拉至100%設計力,盡量做到橫向對稱,避免橫向產(chǎn)生偏心造成平彎開裂現(xiàn)象。74.1.3對于同一束扁錨如采用分索張拉應從中心孔開始張拉,再對稱4.2.2限位板應將寫有對應使用規(guī)格數(shù)字的面對準工作錨板安裝,安4.2.4張拉控制力達到穩(wěn)定后方可錨固,夾片相互間錯位不宜大于2mm,露出錨具外高度不應大于4mm。4.3.3專用千斤頂支架必須與梁端墊板接觸良好,位置正直對稱,嚴4.3.4已張拉完,而未壓漿的梁,嚴禁劇烈震動。以防止預應力筋斷相差不到1毫米?;径沤^了人工對張拉施工的影響,保證了橋梁預應8張拉力以及張拉長度進行實時監(jiān)控。智能張拉系統(tǒng)自動讀取梁板參數(shù),智能計算張拉過程的壓力值,無線控制油泵的進退油,實時無線采集油壓與位移信息,自動生成預應力張拉記錄表等。全程無需人工干預,且對錯誤糾正、數(shù)據(jù)同步、張拉申核等張拉過程實行控制。操作簡單,界面人性T梁預應力智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三農政策扶持項目實施方案匯編
- 辦公裝修保潔合同范本
- 出售蜂蛹養(yǎng)殖合同范本
- 代理意向合同范本
- 債權抵房款合同范本
- 出地修路合同范本
- 興業(yè)銀行還款合同范例
- 人力外包招聘合同范本
- 勞動合同范例 博客
- 2025年度鍋爐銷售人員銷售團隊激勵合同
- 服裝廠安全生產(chǎn)培訓
- 城市隧道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guī)范
- 2025年湖南高速鐵路職業(yè)技術學院高職單招高職單招英語2016-2024年參考題庫含答案解析
- 五 100以內的筆算加、減法2.筆算減法 第1課時 筆算減法課件2024-2025人教版一年級數(shù)學下冊
- 2025年八省聯(lián)考陜西高考生物試卷真題答案詳解(精校打印)
- 2025脫貧攻堅工作計劃
- 借款人解除合同通知書(2024年版)
- 《血小板及其功能》課件
- 沐足店長合同范例
- 《既有軌道交通盾構隧道結構安全保護技術規(guī)程》
- 初中物理22-23人大附中初三物理寒假作業(yè)及答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