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費試讀

版權使用警告:本內(nèi)容由圣才電子書提供,付費購買閱讀后,僅供個人或單位內(nèi)部學習、參考,不能作為商業(yè)用途使用

文檔簡介

第一部分考研真題精選一、概念題1國際習慣[中國政法大學2016年研;浙江工商大學2010年研]相關試題:(1)Internationalcustom[上海對外貿(mào)易學院2008年研](2)Customaryinternationallaw[上海對外貿(mào)易學院2005年研]答:國際習慣是國際法淵源之一,按照國際法院規(guī)約,是指經(jīng)接受為法律的一般實踐、慣例或做法(ageneralpractice)。其形成需要具備“物質因素”和“心理因素”兩大條件。國際習慣作為國際法的淵源,在19世紀和20世紀初以前是很重要的,甚至是主要的?,F(xiàn)在,習慣法作為國際法形成的一種機制、方法或過程,仍然是不容忽視的。在一些重要的所謂造法性條約的序言中往往重申,凡未經(jīng)本公約明文規(guī)定之問題應繼續(xù)適用習慣國際法規(guī)則和原則。2國際法的基本原則與強行法[浙江工商大學2007年研]答:國際法基本原則是指那些各國公認的、具有普遍意義的、貫徹到國際法各領域的,構成現(xiàn)代國際法基礎而具有強行法性質的國際法原則。國際強行法是指國際社會作為整體所接受和承認而不能為各國依其自由意志予以更動或加以損抑的法律規(guī)則。(1)國際法基本原則和國際強行法的聯(lián)系①國際法基本原則和國際強行法本質上都與國際公共秩序或公共利益有關,它們都是國際公共秩序的組成部分。②國際法基本原則完全符合國際強行法的特征,國際法基本原則同樣是國際社會全體接受并公認為不得損抑,且僅有同等性質的原則方可對其更改的原則。③國際法基本原則和國際強行法一樣,其法律拘束力優(yōu)于其他國際法原則和規(guī)則。④違反國際法基本原則會產(chǎn)生與違反國際強行法相同的法律后果,如導致有關條約或其他國際行為無效,甚至使有關行為構成國際犯罪??傊瑖H法基本原則具有國際強行法的性質。(2)國際法基本原則與國際強行法的區(qū)別①國際法基本原則的特征之一是其具有普遍意義,而國際強行法并不以具有普遍意義為特征。②在內(nèi)容上,國際法基本原則和國際強行法可能會有重疊,但大多數(shù)規(guī)則并非國際法基本原則。總的來說,國際強行法的內(nèi)容較國際法基本原則更為廣泛,其數(shù)量也比后者更多。3屬地管轄權與屬人管轄權[浙江工商大學2007年研]答:(1)屬地管轄權,又稱領域管轄權、屬地優(yōu)越權或屬地最高權,是指國家對本國領域內(nèi)的一切人、物和所發(fā)生的事件,除國際法公認的豁免者(如享有外交特權與豁免的人士)外,有行使管轄的權利。依領土內(nèi)的一切屬于領土的規(guī)則,國家對其領土內(nèi)的一切人、物(包括領土本身)和事有管理和支配的權力。屬人管轄權又稱國籍管轄權,是指國家對具有本國國籍的人的管轄,不論本國人的行為發(fā)生在何處。此外,這種管轄還擴大到國家對具有本國國籍的法人、航空器、船舶和外空發(fā)射物及其所載人員的管轄。(2)二者的區(qū)別:管轄權依據(jù)不同。屬地管轄權以領土主權為依據(jù),屬人管轄權以國籍為依據(jù),屬人管轄權與屬地管轄相比為次要的或派生的。(3)二者的聯(lián)系:屬人管轄以屬地管轄為基礎,是為維護這種管轄而產(chǎn)生或存在的,并且其行使要受這種管轄的限制。4限制豁免主義[蘇州大學2010年研]相關試題:(1)RestrictiveImmunity[武漢大學2015年研](2)簡述不得援引豁免。[簡答題,人大2012年研]答:限制豁免主義是針對國家豁免的范圍提出的一種主張,指國家豁免是相對的或應受限制的,只有國家主權行為和用于政府事務的國家財產(chǎn)才享有豁免,國家的非統(tǒng)治權行為和用于商業(yè)目的國家財產(chǎn)不應享有豁免。該學說產(chǎn)生于19世紀至20世紀前半葉,在20世紀后半葉得到美國、英國等越來越多國家的支持,2004年聯(lián)大通過的《國家及其財產(chǎn)豁免公約》、1972年《歐洲國家豁免公約》均采用了限制豁免主義的主張。5permanentneutralizedstate[武漢大學2012年研]答:permanentneutralizedstate即永久中立國,是指在國際關系中保持長久的中立地位的國家。國家選擇永久中立,并承擔由此而產(chǎn)生的國際義務完全出于自愿,但這種中立地位是由國際條約作保證的,通常由大國強國締結條約保證永久中立國的中立地位不受侵犯。永久中立制度的內(nèi)容包括永久中立國的義務和中立條約締約國的保證義務。永久中立國的主權要受以下義務的限制:(1)除本身自衛(wèi)外,不得參加其他國際戰(zhàn)爭和武裝沖突。(2)不得締結與其中立地位不相符合的條約。(3)不得采取任何可能使其卷入戰(zhàn)爭或武裝沖突的行動,或承擔這方面的義務。中立條約締約國的義務,是保證中立國的中立地位不受侵犯。6國家主權豁免[中國政法大學2020年研]相關試題:國家管轄豁免[中山大學2003年研]答:“國家主權豁免”,又稱國家豁免(stateimmunity)或“主權豁免”(sovereignimmunity)或“國家管轄豁免”(stateimmunitiesfromjurisdiction),是指國家根據(jù)國家平等原則不受他國管轄的特權。具體地說,就是國家及其機構和財產(chǎn)在外國法院享有管轄豁免權(jurisdictionalimmunities)。換言之,一國對外國的國家元首、政府首腦和外交代表以及外國的國家行為和國家財產(chǎn)不能行使管轄權。7國家的承認[南京財大2010年研]答:國家的承認是指既存國家對新產(chǎn)生的國家給予的認可并接受由此而產(chǎn)生的法律后果,與新國家建立關系的行為。新國家獲得既存國家的承認就是它與承認國家進行交往的開端。對新國家的承認是既存國家單方面的政治行為,一國是否承認新國家是其主權范圍內(nèi)的事,由其根據(jù)國際關系和外交政策的需要自由決定。但是,既存國家一旦表示承認新國家,它的這種行為就是一種具有法律意義的行為,就會產(chǎn)生法律效果。8外交保護[中國政法大學2020年研;中財2008年研;南京大學2008年研;鄭州大學2007、2005年研;蘇州大學2006、2005年研]相關試題:外交保護權[中國政法大學2016年研]答:外交保護是指國家對其在外國的國民(包括法人)之合法權益遭到所在國家違反國際法的侵害而得不到救濟時,采取外交或其他方法向加害國求償?shù)男袨椤M饨槐Wo是國家基于屬人管轄而享有的權利,但也必須滿足三個條件:①保護國的國民或受其保護的其他人遭到所在國的非法侵害;②受害人持續(xù)具有保護國的實際國籍或經(jīng)常居住在該國;③用盡當?shù)鼐葷?國家邊界[中國政法大學2018年研;鄭州大學2007、2006年研]答:國家邊界簡稱國界或邊界,是劃分國家領土范圍的界線,也是國家行使領土主權的界限。由于國家領土包括領陸、領水及領空和底土,邊界具體來說是分隔一國領土與他國領土、一國領海和公?;驅俳?jīng)濟區(qū)以及一國領空和外層空間的界線,即陸地邊界、水域邊界和空中邊界。10領?;€[中國政法大學2016年研;中山大學2010年研]答:領?;€是國家內(nèi)水與領海的分界線,又稱領海的內(nèi)部界限,是沿海國測算其領海、毗連區(qū)、專屬經(jīng)濟區(qū)和大陸架寬度的起算線。在早期國際實踐中,一般都以低潮線作為領海基線,這種基線稱為正?;€或自然基線。1935年,挪威采用將其海岸外各島礁上的48個點用直線連接的辦法來劃定其領?;€,這一基線稱為直線基線?!堵?lián)合國海洋法公約》確認劃定領海基線有兩種方法:正?;€和直線基線,并指出沿海國為適應不同情況可交替使用這兩種方法以確定基線。11Exclusiveeconomiczone[復旦大學2013年研;上交2006年研]答:Exclusiveeconomiczone,即專屬經(jīng)濟區(qū),是指領海以外并鄰接領海、自領?;€量起寬度不超過200海里的海洋區(qū)域。這一區(qū)域的法律地位既不同于領海,也不同于公海,而是自成一類的國家管轄海域。根據(jù)《聯(lián)合國海洋法公約》,沿海國在專屬經(jīng)濟區(qū)內(nèi)主要享有如下權利和管轄權:①以勘探和開發(fā)、養(yǎng)護和管理海床上覆水域和海床及其底土的自然資源為目的的主權權利,以及從事利用海水、海流和風力生產(chǎn)能等經(jīng)濟性開發(fā)和勘探活動的主權權利;②對人工島嶼、設施和結構的建造和使用的專屬權利和管轄權;③對海洋科學研究的管轄權;④對海洋環(huán)境的保護和保全的管轄權;沿海國關于專屬經(jīng)濟區(qū)海床和底土的權利應依照關于大陸架的第六部分的規(guī)定行使。其他國家在專屬經(jīng)濟區(qū)內(nèi)的權利和義務有:航行和飛越自由,鋪設海底電纜和管道的自由,以及與這些自由有關的海洋其他合法用途。12《京都議定書》[中財2010年研]答:《京都議定書》又譯《京都協(xié)議書》《京都條約》,全稱《聯(lián)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的京都議定書》,是《聯(lián)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的補充條款。是1997年12月在日本京都由聯(lián)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參加國三次會議制定的。其目標是“將大氣中的溫室氣體含量穩(wěn)定在一個適當?shù)乃剑M而防止劇烈的氣候改變對人類造成傷害”?!蹲h定書》的附件A明確列出了溫室氣體名錄、產(chǎn)生溫室氣體的能源部門和類別;附件B則列出了承諾排放量限制或削減的39個工業(yè)化締約方的名錄;以1990年的排放水平為基準,《議定書》為《公約》附件一的締約方確定了具體的、有差別的減排指標?!毒┒甲h定書》還規(guī)定了聯(lián)合履約機制、清潔發(fā)展機制及排放貿(mào)易機制等靈活機制,讓《公約》附件一締約方可以靈活運用以較低廉的成本完成減排指標。13否決權[浙江工商大學2011年研]相關試題:五大國一致原則[首都經(jīng)貿(mào)2009年研]答:否決權又稱“五大國一致原則”,是指在聯(lián)合國安全理事會的表決程序中,通過程序性以外的一切事項的決議,應以9個理事國的可決票包括全體常任理事國的同意票通過,任一常任理事國的反對票都可否決非程序性問題的決議,但常任理事國不參加投票或者棄權,不構成否決。在有必要決定某一事項“是否屬于程序性這一先決問題”時,常任理事國也可以行使否決權,從而形成“雙重否決”。為防止否決權的濫用,憲章規(guī)定:關于和平解決爭端及區(qū)域辦法或區(qū)域機關提交解決的爭端的決議,爭端當事國不得投票。14最惠國待遇[武漢大學2013年研;鄭州大學2005年研]相關試題:(1)WTO的最惠國待遇與雙邊條約中最惠國待遇的區(qū)別。[簡答題,中財2016年研](2)世界貿(mào)易組織的最惠國待遇原則[中財2012年研]答:最惠國待遇是外國人待遇的基本原則之一,由聯(lián)合國國際法委員會1978年擬定的《關于最惠國條款的條文草案》規(guī)定,它是指在相同條件下和特定范圍內(nèi),一國給予另一國國民的待遇不低于它現(xiàn)在或將來給予任何第三國國民的待遇,包括特權、優(yōu)惠、免除、不禁止或不限制等。最惠國待遇的根據(jù)是國家間締結多邊或雙邊條約中載有的最惠國待遇條款,實施的結果是使受惠國國民享有在同等條件下和相同事項上任何外國人享有的權利(或優(yōu)惠)和義務,避免歧視待遇,這對促進國際通商、貿(mào)易和投資等方面的經(jīng)濟交流與合作具有重要意義。15不受歡迎的人[中國政法大學2018年研;鄭州大學2005年研;上海對外貿(mào)易學院2004年研]答:“不受歡迎的人”是為了保障接受國利益,防止外交特權和豁免被濫用,維也納公約根據(jù)大多數(shù)國家的做法規(guī)定的一國對別國派駐或將派駐的外交官表示不滿和不能接受而要求派遣國收回任命或召回該外交官的程序。公約規(guī)定,接受國可以隨時不加解釋,通知派遣國,宣告使館館長或使館任何外交人員為不受歡迎的人。遇這種情形,派遣國就應斟酌情況召回該人員,或者在他是接受國國民的場合終止其在使館中的職務。如果派遣國拒絕或者不在合理期間內(nèi)履行上述義務,接受國可以拒絕承認該人員為使館人員。16先占[中國政法大學2016年研;南京財大2008、2007年研]相關試題:國際法上的先占及其條件。[武漢大學2013年研]答:先占是傳統(tǒng)國際法中領土取得的方式之一,指國家占有無主地并取得對它的領土主權。其要件是:①主體是國家;②客體是無主地;③在客觀要件上,先占國必須對無主地實施有效占有;④在主觀要件上,先占國必須明確作出對無主地占領的意思表示。以先占方式取得領土主權在殖民主義時代占有重要地位。但依據(jù)現(xiàn)代國際法,可以依先占而取得領土主權的無主地已為罕見,南極洲、國際海底、外層空間等雖是不屬于任何國家領土的無人居住地,但已有相應的國際公約來規(guī)定其法律地位。所以,國家以先占的方式取得領土主權已成為歷史概念。17國家責任[國際關系學院2012年研;人大2007年研]答:國家責任是指一國對其違反國際法、構成國際不法行為所應承擔的法律責任。國家不能以主權為理由而拒絕承擔這種責任。國家的不法行為在國際法上產(chǎn)生一定的后果,行為國與受害國之間由此產(chǎn)生一定的法律關系。國家責任制度就是確定這些法律關系,規(guī)定國際不法行為的法律后果,以及承擔國際責任形式的規(guī)則。國家責任制度的作用主要表現(xiàn)在以下三個方面:①通過追究國家責任以限制國家的不法行為;②維持正常的國際關系秩序;③追究行為國的國家責任,使受害國的損害得到合理賠償。18國際人權憲章[浙江工商大學2010年研]答:國際人權憲章是指1948年《世界人權宣言》與1966年《經(jīng)濟、社會及文化權利國際公約》及《公民權利和政治權利國際公約》。國際人權憲章所確立的國際人權保護機制,在當前國際人權領域也最具有影響力,是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結束以后普遍性人權國際保護機制的核心。19條約的保留[中國政法大學2020年研;中山大學2011年研]相關試題:Reservation[武漢大學2015年研]答:條約的保留是指一國于簽署、批準、接受、贊同或加入條約時所作之片面聲明,不論措辭或名稱為何,其目的在于排除或更改條約中若干規(guī)定對該國適用時之法律效果。一般地說,雙邊條約不發(fā)生保留問題,因為雙邊條約的所有條款都是締約雙方通過談判達成的,若一方不同意某一條款,條約就不能成立;多邊條約因參加國較多,參加時間不一致,締約國之間關系復雜,各國的政策與利益不盡相同,因此,有的國家在參加條約時不能接受某些條款,于是引起保留問題。20Internationallegalliability相關試題:InternationalLegalResponsibility[武漢大學2014年研]答:Internationallegalliability即國際法律責任。國際法律責任是國際責任的一種,主要是因國家違反國際義務的行為即國際不當行為而引起的法律后果。但是隨著國際法的發(fā)展,不僅國際不當行為導致國家責任,國際法不加禁止的某些行為也可以導致國家責任。這主要適用于一些無過錯原則的場合,如環(huán)境污染方面。21法庭之友[南京財大2011年研]答:法庭之友(afriendofthecourt)是指在國際爭端的司法解決過程中,該事件或該國際、區(qū)域司法機構或國際組織管轄權的性質,為非當事方的任何個人、國家、團體或組織,基于中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