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時期淮安府水利空間的演變_第1頁
明清時期淮安府水利空間的演變_第2頁
明清時期淮安府水利空間的演變_第3頁
明清時期淮安府水利空間的演變_第4頁
明清時期淮安府水利空間的演變_第5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明清時期淮安府水利空間的演變

中國古代社會以農(nóng)業(yè)為基礎,水資源保護一直是地方政府的重要議題之一。中國水利史的研究以往多關注農(nóng)田水利開發(fā)與治理等問題。從城市的起源與發(fā)展來看,水資源的作用亦是不容忽視的?;窗哺鞘冀ㄓ跂|晉義熙年間,隋朝開鑿山陽瀆運河,成為因漕糧轉運而商業(yè)發(fā)達的區(qū)域中心城市。唐宋以后,歷為州、府治所駐地。明清時期,淮安府城位于黃、淮、運河交匯地區(qū),這種地理形勢提供了便捷的交通條件,造就了城市發(fā)展的豐水環(huán)境,不過受黃淮水患等影響,城內(nèi)外水道常出現(xiàn)淤塞不通、積水難泄的困境。森田明分明末與清代兩個階段,考察了明清時期淮安城內(nèi)水道系統(tǒng)的管理運營體制。以上兩項研究對于明清時期淮安城市水利的研究,旨在討論漕運總督、府縣官員及士民紳商等群體在城內(nèi)外水道管理體制中所扮演的角色問題。另一值得關注的重要問題是城市水利中隱含的地方風水觀念。即城內(nèi)外渠道的浚通與否,不僅關系到淮安城內(nèi)的積水宣泄與城外的農(nóng)田灌溉,同時也是淮安城市文風與氣運的表征,而巽亥合秀是前人對淮安城市水系與風水較精準的表達。對此,本文首先梳理以市河、文渠及巽關水為主體的城市水系,并以龍光閣與龍光閘、文通塔與羅柳河為中心,闡釋淮安城巽亥合秀風水觀念是如何被提出的,它與淮安城市水系的聯(lián)系。巽、亥若能合局,淮安城必然呈現(xiàn)民眾安居、科第昌盛的景象,不過隨著黃淮水患帶來大量泥沙,城市河道淤塞問題逐漸嚴重,造成巽、亥不能合局的后果,淮安城文風與士氣趨向衰敗。在這種現(xiàn)實利弊下,風水觀念被進一步重申和強化,由此解釋漕督、郡守尤其是地方士紳組織與歷次呼吁修浚工程背后的深層動因。不當之處,尚祈方家指正。一宏觀方面:國家之下溪明清時期,淮安府城由舊城、新城與夾城聯(lián)結而成。舊城始建于東晉義熙年間,至遲于唐代開始出現(xiàn)城內(nèi)水利設施。據(jù)城西北隅的龍興寺碑記載,唐景龍二年(708)僧伽大士將豐登橋改稱為北市橋,正德《淮安府志》卷5《規(guī)制一·津梁》記載宋代南、北“二橋分跨市河”,可見市河之名出現(xiàn)較早,且在城內(nèi)水道體系中扮演重要角色,“城中橋梁悉跨于上”?;窗渤俏那艰徲诿骷尉改觊g,“在府學前,嘉靖間,知府王鳳靈開創(chuàng)”,巽關,舊城東南隅水門也。明天啟中知府宋祖舜、知縣孫肇興采士民公議,鑿巽關引寶帶河水入城。一支由真武橋匯于府學泮池,曲折入文渠,繞中察院后至八字橋;一支由白虎橋穿漕撫譙樓前橋,過縣大門下橋,與真武橋水會于八字橋,總過縣學前,由大圣橋、高公橋至北門章馬橋;一支由小教場經(jīng)東岳廟小橋,穿東門大街磚橋,環(huán)繞道府署后,出北門大街章馬橋,會八字橋南來之水,總出北水關。至聯(lián)城會城外之水入新城、下澗河,與前市河同。明代后期,“市河水量不足的問題愈加凸顯,地方政府官員與士民開始尋找新的水源”,從城南寶帶河引水入城,分三條支脈,向西北、正北兩個方向流貫于淮安三城,更重要的是,“巽關來水經(jīng)流之河道與市河河道大體重復,但流向相反”,市河向東南、巽關水向西北流,呈對流的狀態(tài)。清代前期,這一城市水利格局仍然未變。乾隆八年(1743),地方官員在“澗河之北別開一河,引三城市河之水出聯(lián)城東北阜城關,以達此河”,漕署東有大溝巷,曲折迤北至報恩寺對過,止系文渠中支。由白虎橋向北過青龍橋,匯城隍廟東大汪,向西經(jīng)六合橋分兩枝,一向南入大溝巷之大溝,出巷向西經(jīng)漕署、縣學,下大八字橋、城河;一向北入本溝出巷尾,經(jīng)報恩寺前空口下城河,會同北行。既然說“文渠中支”,則必有上支、下支或南支、北支。又據(jù)丁晏說:“巽關有三支,其前開通者為南支。戊子三月,余與同鄉(xiāng)諸君重浚市河,復檢邑志,并疏城內(nèi)文渠,中支折而西流,開鑿湮渠凡二百余丈?!倍I海:淮安阜城的風水概念1.具體的龍光閣具體明置風水觀念在中國古代城市的建設與發(fā)展中有極為廣泛的運用與實踐,淮安府城亦是如此。清康熙年間,劉超宗談及城市空間構造的風水時指出:“聞之故老云,淮安郡城為靈龜顧海形,龜必有蛇,城東蛟龍岡迤邐蜿蜒,首起東南,尾纏東北,成北方元武之象。”明清之際的軍事騷亂,對淮安城造成一定程度的破壞。順治十六年(1659),蔡士英再度到淮任職,其間有重修龍光閣之舉。夫堪輿玄機全在明乎五行之局,淮郡乃巳酉丑合成金局,則巽巳方乃長生也,長生官祿秀方,故前人于此建龍光閣、文昌樓,所以使文峰聳秀也。又兼引巽方秀水入府學泮池,瀠洄停蓄,所以使文瀾鐘匯,科第悠長也。這段文字寫就之時,巽關湮塞已久,此乃任瑗為倡導地方官員修浚巽關而作。這里將巽位的龍光閣與淮安城市水利聯(lián)系起來,從而賦予龍光閣文化意義。任瑗認為通過鑿渠引城南門外的寶帶河水入城,淮安城獲得活水的來源,并建議山陽縣學的大門應改為向南,以迎接從巽關注入的活水。因此,假若巽關水能暢流如注的話,必然昭示淮安城科舉文教事業(yè)的興盛與繁榮。吊詭的是,巽關與龍光閣建成之后,確實出現(xiàn)了科第蔚起的人文氣象,龍光閣成為地方文化興盛的重要象征。2.文通塔與羅柳河與城東南隅的龍光閣形成呼應的,是城西北隅的文通塔。據(jù)史料記載,該塔始建于唐代。唐景龍二年,詔僧伽大士入宮,“僧伽以久晏息楚州法華禪院奏帝,帝遣中使繕治,更龍興萬壽禪寺額,立尊圣塔,賜常住田千畝,此寺塔之始”,此材料提供一則重要信息,可能重修尊勝塔之時,將之改名為文通塔。文峰塔與龍光閣相應而建,“以壯文峰”,則其功能已由佛門修行向文運指征過渡,寓示科第昌盛之象,重修之舉彰顯出明末地方官員對文教事業(yè)的關注與訴求。至清代,龍興寺與文通塔或文峰塔,仍是淮安城文運昌隆的象征,曹鑣記龍興寺時說:“淮城系乾巽龍脈,自解阜洞起抵龍光閣舊址,中間節(jié)節(jié)相應,此處于城內(nèi)為龍首,故楊清恪公重加扶植,一時文運民生稱鼎盛焉。”相傳淮郡水法,巽亥合秀。南城外澗河,巽水也。北城外羅柳河,亥水也。巽水雖通,而亥水不流,無以合局。由是可知,亥水指河下關廂的羅柳河,其來水源自山子湖、邱家湖,經(jīng)烏沙河,穿過解阜洞繼而入城內(nèi)文渠,達至巽關以成巽亥合秀之局。李元庚說,亥位水系中的羅柳河,“非獨河下攸關也”,“實為淮地風水之河”,三城市水利功能的發(fā)揮明清時期,淮安府城為黃、淮、運河交匯之地,黃淮水患對城市安全與水利設施的威脅、破壞不可謂不大。明代前期,淮安城市水患已有記載,不過總體上發(fā)生頻次較低。明代中期黃河兩岸筑堤,黃河水道固定南趨,以淮河受納黃河等西來之水,“淮安一郡實當兩河之尾閭”,清代初期,淮安府城的水災趨于緩和,可能跟這一時段的偏旱氣候呈正相關性,為了抗洪救災采取的修堤等措施亦會產(chǎn)生負面影響。萬歷年間,王宗沐修筑的王公堤,在短期內(nèi)顯現(xiàn)抵御洪水的效果,但是也造成城市積水難以宣泄,“郡城外滿浦諸坊,自漕撫王公宗沐筑堤成,各坊潴水不能,民居作苦”。如此嚴重的黃淮水災,勢必帶來大量泥沙淤積停滯。乾隆甲午水災后,大量泥沙灌入淮安城,巽關內(nèi)外已被填為平地,而且沙土逐漸隆起堆高,造成了澗河上的水閘基本已被埋沒,鐵保號召并組織人力挑浚巽關水道。受此影響,淮安城的局部地勢被抬升,“東門地勢比北門高六尺,南門又高三尺”。黃水倒灌帶來的沙土,淤積在城內(nèi)外的河道中,“渾水建瓴直下,最易淤墊。放閘三日,則坦步橋東平沙漲滿”,就城市水利功能而言,市河在服務民生家計、發(fā)展商品經(jīng)濟、美化城市環(huán)境等方面,均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文渠同樣具有以上功能,但是文化功能更為突出。起初文渠的修造與疏浚,可能正與王鳳靈振興學政、發(fā)展教育有關。此前葛木任淮安知府,亦“重學校”,并以“尼寺槖奸,毀為書院以造士”。但是受黃淮水患的影響,不僅城市水利的基本功能難以正常運作,地方人士更認為城市風水遭到破壞。胡應恩曾說,淮安舊城與新城,倚賴市河為主要水上通道,實現(xiàn)彼此之間的商業(yè)貿(mào)易與社會生活的聯(lián)系。受到洪水漫城的影響,因為水閘不堅,不得不用土堵塞水關抵御水災,由此造成舊城與新城氣脈不通,士子舉業(yè)與民眾生計日趨凋敝。所以他建議重修水閘,按時啟閉,不僅可以滿足兩城的舟貨貿(mào)易與日常交往,地方氣運也可以恢復。數(shù)十年來,河漸湮淤,水與岸平,河身愈高,水反內(nèi)灌。三城堅塞水門以拒之,積潦霪霖涓滴不能外泄,東水關既閉,西水關絕不敢啟,生方吉秀之水不得內(nèi)通,內(nèi)水不出,外水不入,遂成否膈之病,此淮安風氣之所以日壞也。黃淮水患造成河道湮塞,河身逐漸抬高,甚至形成水流與堤岸持平的局面,這必定會造成洪水劇烈地沖擊城墻及其他設施。洪水來臨之時,以堵塞水門抵御之,東、西水關均已關閉,洪水確實進入不了城內(nèi),同時城內(nèi)積水也難以排泄出去,就造成城市的氣脈出現(xiàn)不暢,“成否膈之病”,淮安城的風氣遂日趨敗壞。乾隆年間的洪水災害更加劇了城市風氣的惡化程度,鐵保在《重開巽關河道碑記》中說:“乾隆丙戌,前督漕楊清恪公銳意興復,活水通流,民情悅懌。但官吏督役工程浮漫,未久復滯。甲午水災后竟湮塞矣,吾民生計日困,氣象因以萎苶,科名亦稍不逮?!笨偨Y來說,淮安城市水利布局中,蘊含著濃厚的風水觀念,龍光閣與文通塔為重要的風水建筑,很大程度上影響著地方社會的發(fā)展軌跡。明末清初這兩座建筑均得到較好的興修與完善,有趣的是,這段時間恰是淮安城人文鼎盛的時期。乾嘉時期,淮安城復遭受幾次黃淮水災的破壞,城市渠道湮塞不通?!百惴烬埞忾w頹敝不修,閣下交龍岡掘土幾斷”。四主要代表人物就淮安城歷次水利工程的興修與建設而言,較長時期內(nèi)政府官員是主要組織者?!霸趥鹘y(tǒng)社會,也只有政府官員才能動員足夠多的資源,才能有足夠的號召力,來保證工程組織的合法性和有效性”,清代,風水觀念仍主導城市水利的興修與治理,甚至有些官員深諳風水之道。乾隆年間任漕運總督的楊錫紱,即是代表性人物,“公深于形家言,駐淮城久,多所建造,修兩學宮,疏通文渠,新龍興寺,是其鉅工”。嘉、道以后,地方士紳逐漸成為水利治理的主力,風水觀念以其固有的文化內(nèi)核,被他們反復申稱和強調(diào),汪廷珍、李超玠、張廷杰、曹鑣、丁晏、李元庚等人,積極投身于以文渠為中心的水利建設中。嘉慶四年(1799),汪廷珍謀劃全局,主持疏浚巽關,其他淮安士紳自籌資金,且親自督理工程進度,漕督鐵保記載此次工程“通費白金二千五百余兩,皆出自紳士之好義者,始終不假官帑,不張胥吏,不苦人以所難,不動人之浮議”,李超玠、曹鑣、張廷杰等士紳為工程興筑的主導力量。羅柳河為城外河下關廂的主要水道,因為黃河決溢,羅柳河身淤淺,加上“下游居民稠密,頗有侵占,瓦礫堆積,日以墊隘,暑濕郁蒸,夾河居民咸受其病”。嘉慶年間,疏鑿巽關與浚治羅柳河后,“壬戌會試,李芝齡先生聯(lián)捷大魁,文風振興”。文渠、巽關、文通寺:城市水系結構的形成淮安府城位于黃、淮、運河交匯的地區(qū),這種水道地理格局造就了它的豐水環(huán)境,城市賴以生存與發(fā)展的水系也應運而生。市河在城市水系中出現(xiàn)最早,明代前期仍是城內(nèi)核心水道。嘉靖年間,文渠開鑿,起初它僅為市河水系的支線,經(jīng)行區(qū)域圈定在淮安府學周邊。明代后期,地方政府與士民開鑿巽關,引城南寶帶河水入城。整個明代淮安城市水利,主要圍繞市河與巽關水展開,文渠所占的水利空間較為有限。清代文渠經(jīng)歷了空間與內(nèi)涵逐漸擴展的過程,形成了由文渠與巽關主導的城市水系結構?;窗哺歉窬种?蘊含濃厚的風水觀念,即巽亥合秀,這一觀念對城市建筑、水利設施的修造具有重要影響。在淮安地方士人看來,巽位龍光閣與亥位文通塔是地方文化興盛的重要象征,共同寓示士子科第昌盛之象。因此,文通塔尤其是龍光閣得以重修,巽亥合秀的風水觀念逐漸得到強調(diào)和認可,并與城市水利興廢聯(lián)系起來,巽關水與羅柳河合則文風興盛,反之則頹敗。受黃淮水患的威脅與侵擾,勢必造成大量的泥沙淤積,不僅城市水利的基本功能難以正常運作,更重要的是地方人士認為城市風水遭到破壞,巽亥合秀的格局不能較好地發(fā)揮作用。圍繞這一點他們積極倡議修建城市水利設施、挑浚淤塞河道,希圖恢復正常的生活秩序與地方氣運。在城市水利治理與科第功名博取的相互作用與驗證之下,風水觀念以其固有的文化內(nèi)核,在地方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