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學(xué)年下學(xué)期湖北省黃石市部分重點中學(xué)高一期末考試語文測試卷(解析版)_第1頁
2022-2023學(xué)年下學(xué)期湖北省黃石市部分重點中學(xué)高一期末考試語文測試卷(解析版)_第2頁
2022-2023學(xué)年下學(xué)期湖北省黃石市部分重點中學(xué)高一期末考試語文測試卷(解析版)_第3頁
2022-2023學(xué)年下學(xué)期湖北省黃石市部分重點中學(xué)高一期末考試語文測試卷(解析版)_第4頁
2022-2023學(xué)年下學(xué)期湖北省黃石市部分重點中學(xué)高一期末考試語文測試卷(解析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2023學(xué)年下學(xué)期湖北省黃石市部分重點中學(xué)高一期末考試語文測試卷(解析版)(時間:150分鐘滿分:150分)一、現(xiàn)代文閱讀(一)現(xiàn)代文閱讀Ⅰ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奧爾巴赫的巨著《摹仿論》談到荷馬史詩與《舊約》故事在文體上的差異。他說荷馬的敘述完整而周到,各種事件都發(fā)生在前景,連接緊密,表述從容,什么都不隱瞞;《舊約》故事則朝著一個目標發(fā)展,只突出對人物行動有用的部分,其余則任其模糊不清。這跟兩者所描寫的人物的身份有關(guān):荷馬寫的是上層社會的生活,《舊約》的對象則不分階級。這不正是《紅樓夢》與《水滸傳》在寫法上的區(qū)別嗎?《紅樓夢》像荷馬史詩,事無巨細,皆刻畫無遺,工筆細描,筆筆都勾連開去;《水滸傳》像《舊約》故事,刪繁就簡,一氣呵成,朝一個目標進發(fā),只突出聚光燈下的行動,其余都模糊成背景。這是因為兩者所反映的社會生活形態(tài)有顯著不同。大觀園是歲月靜好,現(xiàn)世安穩(wěn),作者乃耽于文字的聲色,講究細節(jié)的豐縟與感官的華美;而梁山泊則險象環(huán)生,殺機四伏,說話人線條比較粗放,常有“說時遲,那時快”的強烈動感。舉兩個例子說明。《水滸傳》寫端王趙佶赴駙馬王詵的府上宴飲,《紅樓夢》寫賈寶玉到馮紫英家中飲宴,都涉及皇親國戚,都是宴飲時上洗手間,也都有贈人禮物的事,正好可以對參?!都t樓夢》里,寶玉出席解手,蔣玉菡隨了出來。寶玉見蔣玉菡嫵媚溫柔,心中十分留戀,問他戲班中有一個叫琪官的在哪,可惜無緣得見。蔣玉菡笑道,就是我的小名兒。寶玉連稱幸會——將一個玉玦扇墜解下來,遞與琪官……琪官接了,笑道:“……我這里得了一件奇物,今日早起方系上,還是簇新的,聊可表我一點親熱之意。”說畢撩衣,將系小衣兒一條大紅汗巾子解了下來,遞與寶玉,道:“這汗巾子是茜香國女國王所貢之物,夏天系著,肌膚生香,不生汗?jié)n。昨日北靜王給我的,今日才上身。若是別人,我斷不肯相贈。二爺請把自己系的解下來,給我系著?!睂氂衤犝f,喜不自禁,連忙接了,將自己一條松花汗巾解了下來,遞與琪官?!都t樓夢》里的禮物,從來就沒有簡簡單單送出去和收進來的,比如這兩條汗巾。寶玉送琪官的松花汗巾,原來是襲人送給自己的。而琪官送給寶玉的大紅汗巾,本來自己系小衣兒的,解下來送給寶玉,當晚就被寶玉偷偷系在襲人腰里了。寶玉無意間成了中介,做了媒,這兩條汗巾也無形中化作信物,為琪官最后娶了襲人埋下了伏線。這是后話,作者還前有導(dǎo)引,側(cè)有映射。剛剛在酒席上,琪官念的一句詩,偏巧是“花氣襲人知晝暖”。薛蟠便嚷著襲人是寶貝。到了《水滸傳》里,一切都簡單了,那是囫圇的吃喝、直接的饋贈:端王起身凈手,偶來書院里少歇,猛見書案上一對兒羊脂玉碾成的鎮(zhèn)紙獅子,極是做得好,細巧玲瓏。端王拿起獅子,不落手看了一回道:“好!”王都尉見端王心愛,便說道:“再有一個玉龍筆架,也是這個匠人一手做的,卻不在手頭,明日取來,一并相送。”端王大喜道:“深謝厚意,想那筆架,必是更妙?!蓖醵嘉镜溃骸懊魅杖〕鰜?,送至宮中便見?!边@一對玉獅鎮(zhèn)紙,一個玉龍筆架,王駙馬隔日就差親隨高俅送去,恰遇見端王在踢球,高俅一不小心露了一腳,從此發(fā)跡。由此可見在施耐庵筆下,這兩樣?xùn)|西只是作為道具,起了黏合情節(jié)的功能,不像曹雪芹筆下,每一物事總是勾連起故事的發(fā)展,穿織起人物的命運。所以,曹雪芹會把汗巾的來歷和特點一一交代,是北靜王送的茜香國女國王所貢之物,“夏天系著,肌膚生香,不生汗?jié)n”。施耐庵則一筆帶過,“極是做得好,細巧玲瓏”“也是這個匠人一手做的”。要問怎樣的玲瓏,哪一個匠人?不提。施耐庵是線型的敘事,一切都懸空在目前,只一束光打在上面。曹雪芹的敘事卻是網(wǎng)狀的,拿奧爾巴赫的話說,是像荷馬一樣光照均勻,所以處處都能顯影。如此看來,《紅樓夢》在感官、語言上的品位是不是比《水滸傳》要高出許多呢?不能這么說。奧爾巴赫認為,荷馬史詩與《舊約》故事這兩種文體,事實上無分高下,它們只是不同風(fēng)格的基本類型而已。文字的繁簡都是服務(wù)于總體需要的?!端疂G》是行動中的詩,好漢們走的都像是一條空蕩蕩的路。不是從作者看來,而是從人物看來,途中沒有什么好瞧的,安全走到就不容易了。作者不會僭越到人物前頭去發(fā)話。顧隨也極贊施耐庵的文筆之妙:“若《紅樓》算‘能品’,則《水滸》可曰‘神品’?!钡?,若換了另一個角度,曹雪芹的境界似乎又更高了,因為如馬鳴《大乘起信論》所說的,粗中之細,菩薩境界;細中之細,是佛境界。因此,同為對人類現(xiàn)實的再現(xiàn)與復(fù)敘,《紅樓夢》的世界更接近于我們今天絕大多數(shù)人所認知的那一個:人物牽扯在各種各樣的關(guān)系之中,說話和行動都得注意他人的感受,不能由著自己的性子??傊?,大觀園里都是規(guī)訓(xùn)了的社會人,不像山寨水泊中人,只憑自然驅(qū)使。(摘編自江弱水《<紅樓夢><水滸傳>的繁與簡》)1.

下列對原文內(nèi)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確的一項是(

)A.

《紅樓夢》采用網(wǎng)狀敘事結(jié)構(gòu),注重作品整體的觀照,每一物事都推動故事情節(jié)發(fā)展。B.

《水滸傳》追求一氣呵成的效果,常有“說時遲,那時快”的強烈動感,是行動中的詩。C.

作品的寫法是工筆細描、刻畫無遺,還是大筆勾勒、刪繁就簡,取決于作者的創(chuàng)作風(fēng)格。D.

用荷馬史詩和《舊約》,來說明《紅樓夢》和《水滸傳》在寫法上的區(qū)別,是對比論證。2.

根據(jù)原文內(nèi)容,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

)A.

荷馬史詩的敘述完整而周到,各種事件都發(fā)生在前景,連接緊密?!都t樓夢》也有相似特點。B.

同樣是宴飲贈物,《紅樓夢》里的禮物不會簡單地收送,《水滸傳》則會一筆帶過,表述簡略。C.

《水滸傳》采用線型敘事結(jié)構(gòu),注重朝一個目標進發(fā),作者不會僭越到人物前頭去發(fā)話D.

文中引用顧隨的話,稱贊《水滸》是“神品”,可見作者認為《水滸傳》的文筆更勝一籌。3.

下列選項,不能支持原文觀點的一項是(

)A.

《紅樓夢》第六十二回中寶釵借通靈寶玉射覆,寶玉引“敲斷玉釵紅燭冷”一詩,詩意頹喪,實是兩人婚姻不諧之讖。B.

《紅樓夢》第五回對太虛幻境環(huán)境和用具的細膩描寫和鋪陳,對后文的情節(jié)有暗示作用,比如“萬艷同杯”“千紅一窟”。C.

《林教頭風(fēng)雪山神廟》中,自然天氣的“雪”與草料場的“火”,既是自然環(huán)境的呈現(xiàn),又暗示林沖生活環(huán)境的冷酷和兇險。D.

《水滸傳》往往集中幾回寫一個或一組主要人物,展現(xiàn)其上梁山前的業(yè)績,然后引出另一組人物,而上一組人物退居次要地位。4.

文中畫橫線的句子引用了馬鳴的觀點有何作用?請結(jié)合文本簡要分析。5.

請簡要分析文章論證的嚴密性。(二)現(xiàn)代文閱讀Ⅱ閱讀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題。苦惱契訶夫我向誰去訴說我的悲傷?大片的濕雪繞著剛點亮的街燈懶洋洋地飄飛,落在房頂,馬背,肩膀,帽子上。車夫姚納周身雪白,像是一個幽靈。他在趕車座位上坐著,一動也不動,身子往前傴著,傴到了活人的身子所能傴到的最大限度。即使有一個大雪堆倒在他的身上,仿佛他也會覺得不必把身上的雪抖掉似的……他那匹小馬也是一身白,也是一動都不動?!摆s車的,到維堡區(qū)去!”姚納聽見了喊聲,“趕車的!”姚納猛地哆嗦一下,從粘著雪花的睫毛里望出去,看見一個軍人,穿一件帶風(fēng)帽的軍大衣?!暗骄S堡區(qū)去!”軍人又喊了一遍。為了表示同意。姚納就抖動一下韁繩,于是從馬背上和他肩膀上就有大片的雪掉下來……姚納回過頭去瞧著乘客,努動他的嘴唇……他分明想要說話,然而從他的喉嚨里卻沒有吐出一個字來,只發(fā)出咝咝的聲音?!笆裁矗俊避娙藛?。姚納撇著嘴苦笑一下,嗓子眼用一下勁,這才沙啞地說出口:“老爺,那個,我的兒子……這個星期死了?!薄芭?!……他是害什么病死的?”姚納掉轉(zhuǎn)整個身子朝著乘客說:“誰知道呢!多半是得了熱病吧……他在醫(yī)院里躺了三天就死了……”“趕你的車吧……”乘客說,“照這樣走下去,明天也到不了??禳c走!”車夫就又伸長脖子,用一種穩(wěn)重的優(yōu)雅姿勢揮動他的鞭子。后來他有好幾次回過頭去看他的乘客,可是乘客閉上眼睛,分明不愿意再聽了。他把乘客拉到維堡區(qū)以后,就把雪撬趕到一家飯館旁邊停下來,坐在趕車座位上又不動了……濕雪又把他和他的瘦馬涂得滿身是白。一個鐘頭過去,又一個鐘頭過去了……人行道上有三個年輕人路過,其中兩個人又高又瘦。第三個卻矮而駝背?!摆s車的,到警察橋去!”那個駝子用破鑼般的聲音說:“一共三個人……二十戈比!”二十戈比的價錢是不公道的,然而他顧不上講價了……如今在他都是一樣,只要有乘客就行……“好,走吧!”駝子用破鑼般的嗓音說,“快點跑!”姚納感到他背后駝子的扭動的身子和顫動的聲音。他聽見那些罵他的話,看到這幾個人,孤單的感覺就逐漸從他的胸中消散了。姚納不住地回過頭去看他們。正好他們的談話短暫地停頓一下,他就再次回過頭去,嘟嘟噥噥說“我的……那個……我的兒子這個星期死了!”“大家都要死的……”駝子嘆口氣說,“得了,你趕車吧!”姚納回轉(zhuǎn)身,想講一講他兒子是怎樣死的。可是這時候駝子輕松地呼出一口氣,聲明說,謝天謝地,他們終于到了。姚納收下二十戈比以后,久久地看著那幾個人的背形。后來他們走進一個黑暗的大門口,不見了。他又孤身一人,寂寞又向他侵襲過來……他的苦惱剛淡忘了不久,如今重又出現(xiàn),更有力地撕扯他的胸膛。姚納的眼睛不安而痛苦地打量街道兩旁川流不息的人群:在這成千上萬的人當中有沒有個人愿意聽他傾訴衷曲呢?然而人群奔走不停。誰都沒有注意到他,更沒有注意到他的苦惱……那種苦惱是廣大無垠的。如果姚納的胸腔裂開,那種苦惱瀼滾地涌出來,那它仿佛就會淹沒全世界,可是話雖如此,它卻是人們看不見的。這種苦惱竟包藏在這么一個渺小的軀殼里,就連白天打著火把也看不見……大約過了一個半鐘頭,姚納已經(jīng)回到大車店。在一個骯臟的大火爐旁邊坐著了。爐臺上,地板上,長凳上,人們新聲四起。姚納瞧著那些睡熟的人,后悔不該這么早就回來……“連買燕麥的錢都還沒掙到呢?!彼?,“這就是我會這么苦惱的緣故了。一個人要是會料理自己的事……讓自己吃得飽飽的,自己的馬也吃得飽飽的。那他就會永遠心平氣和……”墻角上有一個年輕的車夫站起來,帶著睡意,往水桶那邊走去?!澳闶窍牒人桑俊币{問“是啊。想喝水!”“那就痛痛快快地喝吧……我呢。老弟,我的兒子死了……”姚納看一下他的話產(chǎn)生了什么影響,可是一點影響也沒看見。那個青年人蓋好被子,頭蒙上,睡著了。如同那個青年人渴望喝水一樣,他渴望說話,他的兒子去世快滿一個星期了。他卻至今還沒有跟任何人好好地談一下這件事……應(yīng)當有條有理、詳詳細地講一講才是……應(yīng)當講一講他的兒子怎樣生病,怎樣痛苦,臨終說過些什么話,怎樣死掉……是啊,他現(xiàn)在可以講的還會少嗎?聽的人應(yīng)當驚叫,嘆息,掉淚……“去看一看馬吧?!币{想。他穿上衣服,走到馬房里。他想起燕麥、草料、天氣……關(guān)于他的兒子,他獨自一人的時候是不能想的……跟別人談一談倒還可以;至于想他,描摹他的模樣,那太可怕,他受不了……“你在吃草嗎?”姚納問他的馬說,“好,吃吧……既然買燕麥的錢沒有掙到,那咱們就吃草好了……是啊……我已經(jīng)太老,不能趕車了……該由我的兒子來趕車才對,我不行了……他才是個地道的馬車夫……只要他活看就好了……”姚納沉默了一會兒,繼續(xù)說:“就是這樣嘛,我的小母馬……庫茲馬不在了……他下世了……他無緣無故死了……比方說,你現(xiàn)在有個小駒子,你就是這個小駒子的親娘……忽然,比方說,這個小駒子下世了……你不是要傷心嗎?”那匹瘦馬嚼著草料,聽著,向它主人的手上呵氣。姚納講得入了迷,就把他心里的話統(tǒng)統(tǒng)對它講了……(文本有刪改)6.

下列對小說思想內(nèi)容的分析與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

)A.

主人公姚納是一個勤勞善良、生活窘迫、孤苦伶仃,悲愴傷痛、無人同情的俄國下層勞動人民的典型,是當時俄國社會生活中下層勞動人民悲慘處境的寫照。B.

馬車夫姚納剛死了兒子,想向別人傾訴心中的痛苦。這個低得不能再低的愿望竟成了無法實現(xiàn)的“奢望”。這和魯迅《祝?!返南榱稚┲v述她阿毛被狼吃掉時的遭遇是一致的。C.

作者選取日常生活中的平凡事體為素材,以社會下層的小人物作主角,反映的卻是重大社會問題,收到以小見大、見微知著的效果。D.

《苦惱》就是在講訴一個悲傷的故事。悲傷的談話意味著,不但所謂的上層社會和下層社會不能溝通,即使同為下層社會,溝通同樣是不可能的。7.

下列對小說藝術(shù)特點的理解與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

)A.

小說開篇用白描的方式來描寫環(huán)境和刻畫人物,雪花紛飛渲染沉重凄涼的氛圍,一動不動的車夫,雖然不發(fā)一言,卻足以使讀者窺探到他內(nèi)心的焦躁。B.

小說的第二自然段第三句話連續(xù)出現(xiàn)“傴”字,契訶夫沒有直接描寫姚納的內(nèi)心世界,但通過身體語言明白無誤地傳達了他的悲苦心境。C.

小說在寫姚納等待乘客的過程中,出現(xiàn)了姚納和他的小馬的姿勢對應(yīng),意味深長。這其實為小說結(jié)尾姚納向馬傾訴埋下了伏筆。D.

當年輕人到達目的地后,姚納還“久久地看著那幾個游蕩的人的背影”,從細節(jié)描寫中,我們可以得知姚納是多么孤寂,只要有人和他說話,就是罵他他也覺得舒服。8.

有人說《苦惱》這篇小說是以冷靜的筆調(diào)來表現(xiàn)小人物在冷漠環(huán)境中生活的無聲悲哀,請結(jié)合文本進行分析。9.

小說的結(jié)尾,作者給姚納安排了一個傾訴苦惱的對象,于是“姚納講得入了迷,就把他心里的話統(tǒng)統(tǒng)對它講了……”這樣的結(jié)尾安排有什么樣的作用。二、古代詩文閱讀(一)文言文閱讀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一)魏征諫太宗十思疏臣聞求木之長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遠者,必浚其泉源;思國之安者,必積其德義。源不深而望流之遠,根不固而求木之長,德不厚而思國之理,臣雖下愚,知其不可,而況于明哲乎!人君當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將崇極天之峻,永保無疆之休。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儉,德不處其厚,情不勝其欲,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長者也。凡百元首,承天景命,莫不殷憂而道著,功成而德衰。有善始者實繁,能克終者蓋寡,豈取之易而守之難乎?昔取之而有余,今守之而不足,何也?夫在殷憂,必竭誠以待下;既得志,則縱情以傲物。竭誠則胡越為一體,傲物則骨肉為行路。雖董之以嚴刑,振之以威怒,終茍免而不懷仁,貌恭而不心服。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載舟覆舟,所宜深慎;奔車朽索,其可忽乎!君人者,誠能見可欲則思知足以自戒,將有作則思知止以安人,念高危則思謙沖而自牧,懼滿溢則思江海下百川,樂盤游則思三驅(qū)以為度,憂懈怠則思慎始而敬終,慮壅蔽則思虛心以納下,想讒邪則思正身以黜惡,恩所加則思無因喜以謬賞,罰所及則思無因怒而濫刑??偞耸?,弘茲九德,簡能而任之,擇善而從之,則智者盡其謀,勇者竭其力,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文武爭馳,在君無事,可以盡豫游之樂,可以養(yǎng)松、喬之壽,鳴琴垂拱,不言而化。何必勞神苦思,代下司職,役聰明之耳目,虧無為之大道哉?。ǘ┨诖鹞赫魇☆l抗表,誠極忠款,言窮切至。披覽忘倦,每達宵分。非公體國情深,啟沃義重,豈能示以良圖,匡其不及!朕聞晉武帝自平吳已后,務(wù)在驕奢,不復(fù)留心治政。何曾退朝謂其子劭曰:“吾每見主上不論經(jīng)國遠圖,但說平生常語,此非貽厥子孫者,爾身猶可以免?!敝钢T孫曰:“此等必遇亂死?!奔皩O綏,果為淫刑所戮。前史美之,以為明于先見。朕意不然,謂曾之不忠,其罪大矣。夫為人臣當進思盡忠退思補過將順其美匡救其惡所以共為治也。曾位極臺司,名器崇重,當直辭正諫,論道佐時。今乃退有后言,進無廷諍,以為明智,不亦謬乎!危而不持,焉用彼相?公之所陳,朕聞過矣。當置之幾案,事等弦、韋(注),必望收彼桑榆,期之歲暮,不使“康哉良哉”,獨美于往日,若魚若水,遂爽于當今。遲復(fù)嘉謀,犯而無隱。朕將虛襟靜志,敬佇德音?!咀ⅰ宽f、弦:韋,柔軟的皮;弦,弓弦。當年西門豹曾身佩軟皮,董安于佩戴強弓。在這里韋、弦代指有益的規(guī)勸。10.

下列對文中語句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A.

夫為人臣/當進思盡忠/退思補過/將順其美/匡救其惡/所以共為治也B.

夫為人/臣當進思盡忠/退思補過/將順其美匡/救其惡/所以共為治也C.

夫為人臣/當進思盡/忠退思補/過將順其美/匡救其惡所/以共為治也D.

夫為人/臣當進思盡/忠退思補/過將順其美/匡救其惡/所以共為治也11.

下列對課文中有關(guān)詞語的相關(guān)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A.

“人君當神器之重”中的“神器”指的是帝位。B.

“居域中之大”中的“域中”指天地間?!独献印氛J為“域中有四大,而王居其一焉”。C.

“凡百元首”中的“元首”指的是帝王。D.

“竭誠則胡越為一體”中的“胡越”指春秋時兩個彼此敵對的諸侯國,這里代指唐朝的敵對國。12.

下列對選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

《諫太宗十思疏》的上奏,正值繁榮的貞觀之治時期;作者以其敏銳的眼光洞察到唐太宗逐漸滋長的貪圖享樂、喜好驕奢的思想,并且敢于犯顏直諫。B.

《諫太宗十思疏》先譬喻論證“積德義”之重要;后數(shù)“竭誠”之善,明“傲物”之惡,彰“載舟覆舟”之力,強調(diào)“積德義”之必要;再分條列出“十思”之內(nèi)容。C.

《諫太宗十思疏》以“居安思?!睘榭偫K,以勸諫太宗“十思”為目的;內(nèi)容如高山流水,勢貫始終;論證環(huán)環(huán)相連,無懈可擊;通篇駢儷工整,華美流暢。D.

從《太宗答魏征》可見唐太宗從諫如流,這成就了“貞觀之治”的美政,也證明了魏征奏疏的成功。13.

將下面的句子譯為現(xiàn)代漢語。(1)文武爭馳,在君無事,可以盡豫游之樂,可以養(yǎng)松、喬之壽,鳴琴垂拱,不言而化。(2)及孫綏,果為淫刑所戮。前史美之,以為明于先見。14.

唐太宗在回答魏征的詔書中認為晉朝的何曾“不忠”“罪大”,唐太宗這樣說的理由是什么?請根據(jù)原文用自己的話概括。(二)古代詩歌閱讀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小題。別匡山①李白曉峰如畫參差碧,藤影風(fēng)搖拂檻垂。野徑來多將犬伴,人間歸晚帶樵隨??丛瓶鸵刑湓硺洌蠢徤R失鶴池。莫怪無心戀清境,已將書劍許明時?!咀ⅰ竣倏锷?;指四川彭明縣(今江油縣)境內(nèi)的大匡山,李白早年曾在此讀書學(xué)道。15.

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

詩人遠望色彩斑斕的匡山,近看隨風(fēng)搖曳的藤蔓,內(nèi)心沉浸在美好的景色之中。B.

“來多”即“多來”,“歸晚”即“晚歸”,因詩歌的平仄與對仗需要而倒裝。C.

詩人倚樹聽猿啼陣陣,看僧人洗缽,以靜襯動,表現(xiàn)出匡山中濃郁的生活氣息。D.

本詩語言風(fēng)格清新雋永、靈動自然,與《蜀道難》的大氣磅礴、雄奇浪漫不同。16.

有人認為,這首詩表現(xiàn)了李白隱逸與入世的矛盾,你是否同意?請簡要分析。(三)名篇名句默寫17.

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魏征的《諫太宗十思疏》開篇用“木”“泉”作比喻,得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結(jié)論,并以此為中心展開論述。(2)《阿房宮賦》中作者用“_________,_________”兩句既表現(xiàn)了一些宮人渴望見秦皇一面而不能的悲慘,更是夸張地寫出阿房宮宮人之多。(3)《桂枝香·金陵懷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兩句,化用杜牧《臺城曲》“門外韓擒虎,樓頭張麗華”詩句,感嘆統(tǒng)治者不以歷史為鑒,覆滅相繼。三、語言文字運用(一)語言文字運用Ⅰ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每年三月,草長鶯飛桃花開,四面八方的上海人云集而來,到書院看桃花。燦爛的桃花,含笑怒放,一大片一大片的桃樹,形成一個(

)的世界,一張張笑臉沉浸其中。家家戶戶的小花園、小果園里,白玉蘭、粉玉蘭謝了櫻花開,

,杜鵑謝了月季、玫瑰、扶桑熱熱鬧鬧地次第開放。小河邊、道路旁、瓜田地角、庭院前后,目力所及之處,都是(

)的花朵,處處惹人眼。各種花兒開得太茂盛了,以至人們分辨不清,空氣里(

)著的好聞的味道,

。海風(fēng)吹來,暖洋洋的,有一股獨特的清新氣息。海鷗的鳴叫聲透著喜氣;跳跳魚在淺海灘歡呼雀躍,迎接著書院的春天;蟶子張開嘴巴,在春水中吐著泡泡;螃蟹也出來感受春日的陽光,在海灘上爬來爬去。海灘邊,一片綠色的蘆葦一天一個樣兒地使勁兒拔節(jié),日漸茂盛起來,很多人前來采摘鮮嫩的葉子回家包粽子。18.

請在文中括號處依次填入恰當?shù)脑~語或成語。19.

文中畫波浪線的句子使用的修辭手法是什么,簡要分析其表達效果。20.

請在文中畫橫線處補寫恰當?shù)恼Z句,使整段文字語意完整連貫,內(nèi)容貼切,邏輯嚴密。每處不超過10個字。(二)語言文字運用Ⅱ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筷子,古稱“箸”,被看作中國特有的文化符號,已經(jīng)有幾千年的歷史。在中晚期新石器時代出現(xiàn)的箸,與當時熱食、粒食、羹食的出現(xiàn)及陶制碗形盛食器的使用密切相關(guān)。明清時,民間將箸“呼為筷子”,筷子這個名稱沿用到現(xiàn)在。今天,筷子是中國人的日常餐具之一,我們每天都要使用它。(

)筷子通常方首圓足,既方便使用,也體現(xiàn)了古人天圓地方的樸素宇宙觀。它多次出現(xiàn)在歷代文人的文學(xué)作品中。元代周馳《詠箸》詩云:“正使遭讒口,何嘗廢直躬?!痹娙送形镅灾?,抒發(fā)了即使遭受讒毀也不舍棄正直品質(zhì)的情懷??曜釉诿袼?、禮儀活動中的應(yīng)用也很普遍。一些地方在舉行婚禮時,長輩會以紅繩系一雙紅筷送給新人,寓意是成雙成對,生活快樂。21.

下列填入文中括號內(nèi)的語句,銜接最恰當?shù)囊豁検牵?/p>

)A.

筷子不僅僅是尋常之物,更蘊藏著豐富的文化內(nèi)涵。B.

筷子不僅僅是尋常之物,卻蘊藏著豐富的文化內(nèi)涵。C.

筷子雖為尋常之物,更蘊藏著豐富的文化內(nèi)涵。D.

筷子雖為尋常之物,卻蘊藏著豐富的文化內(nèi)涵。22.

文中畫橫線的語句有語病,請修改。要求寫出修改后的語句。四、寫作23.

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jù)要求寫作。在互聯(lián)網(wǎng)時代,“無濾鏡不自拍”成了大部分人的日常,大家會在修圖上花費很多的時間,以便讓照片在發(fā)布到網(wǎng)絡(luò)之前變得完美無暇,比如用修圖軟件使臉頰變得更瘦、更勻稱,使鼻子變得更高、更挺,使膚色變得更白……在2017年的一項調(diào)查中,67%的人承認會編輯自己在社交媒體上的照片,以提升個人形象。讀了上面材料,引起你怎樣的感觸與思考?要求:圍繞材料內(nèi)容及含意,選好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少于800字。參考答案與解析一、現(xiàn)代文閱讀(一)現(xiàn)代文閱讀Ⅰ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奧爾巴赫的巨著《摹仿論》談到荷馬史詩與《舊約》故事在文體上的差異。他說荷馬的敘述完整而周到,各種事件都發(fā)生在前景,連接緊密,表述從容,什么都不隱瞞;《舊約》故事則朝著一個目標發(fā)展,只突出對人物行動有用的部分,其余則任其模糊不清。這跟兩者所描寫的人物的身份有關(guān):荷馬寫的是上層社會的生活,《舊約》的對象則不分階級。這不正是《紅樓夢》與《水滸傳》在寫法上的區(qū)別嗎?《紅樓夢》像荷馬史詩,事無巨細,皆刻畫無遺,工筆細描,筆筆都勾連開去;《水滸傳》像《舊約》故事,刪繁就簡,一氣呵成,朝一個目標進發(fā),只突出聚光燈下的行動,其余都模糊成背景。這是因為兩者所反映的社會生活形態(tài)有顯著不同。大觀園是歲月靜好,現(xiàn)世安穩(wěn),作者乃耽于文字的聲色,講究細節(jié)的豐縟與感官的華美;而梁山泊則險象環(huán)生,殺機四伏,說話人線條比較粗放,常有“說時遲,那時快”的強烈動感。舉兩個例子說明?!端疂G傳》寫端王趙佶赴駙馬王詵的府上宴飲,《紅樓夢》寫賈寶玉到馮紫英家中飲宴,都涉及皇親國戚,都是宴飲時上洗手間,也都有贈人禮物的事,正好可以對參?!都t樓夢》里,寶玉出席解手,蔣玉菡隨了出來。寶玉見蔣玉菡嫵媚溫柔,心中十分留戀,問他戲班中有一個叫琪官的在哪,可惜無緣得見。蔣玉菡笑道,就是我的小名兒。寶玉連稱幸會——將一個玉玦扇墜解下來,遞與琪官……琪官接了,笑道:“……我這里得了一件奇物,今日早起方系上,還是簇新的,聊可表我一點親熱之意?!闭f畢撩衣,將系小衣兒一條大紅汗巾子解了下來,遞與寶玉,道:“這汗巾子是茜香國女國王所貢之物,夏天系著,肌膚生香,不生汗?jié)n。昨日北靜王給我的,今日才上身。若是別人,我斷不肯相贈。二爺請把自己系的解下來,給我系著?!睂氂衤犝f,喜不自禁,連忙接了,將自己一條松花汗巾解了下來,遞與琪官?!都t樓夢》里的禮物,從來就沒有簡簡單單送出去和收進來的,比如這兩條汗巾。寶玉送琪官的松花汗巾,原來是襲人送給自己的。而琪官送給寶玉的大紅汗巾,本來自己系小衣兒的,解下來送給寶玉,當晚就被寶玉偷偷系在襲人腰里了。寶玉無意間成了中介,做了媒,這兩條汗巾也無形中化作信物,為琪官最后娶了襲人埋下了伏線。這是后話,作者還前有導(dǎo)引,側(cè)有映射。剛剛在酒席上,琪官念的一句詩,偏巧是“花氣襲人知晝暖”。薛蟠便嚷著襲人是寶貝。到了《水滸傳》里,一切都簡單了,那是囫圇的吃喝、直接的饋贈:端王起身凈手,偶來書院里少歇,猛見書案上一對兒羊脂玉碾成的鎮(zhèn)紙獅子,極是做得好,細巧玲瓏。端王拿起獅子,不落手看了一回道:“好!”王都尉見端王心愛,便說道:“再有一個玉龍筆架,也是這個匠人一手做的,卻不在手頭,明日取來,一并相送。”端王大喜道:“深謝厚意,想那筆架,必是更妙?!蓖醵嘉镜溃骸懊魅杖〕鰜?,送至宮中便見?!边@一對玉獅鎮(zhèn)紙,一個玉龍筆架,王駙馬隔日就差親隨高俅送去,恰遇見端王在踢球,高俅一不小心露了一腳,從此發(fā)跡。由此可見在施耐庵筆下,這兩樣?xùn)|西只是作為道具,起了黏合情節(jié)的功能,不像曹雪芹筆下,每一物事總是勾連起故事的發(fā)展,穿織起人物的命運。所以,曹雪芹會把汗巾的來歷和特點一一交代,是北靜王送的茜香國女國王所貢之物,“夏天系著,肌膚生香,不生汗?jié)n”。施耐庵則一筆帶過,“極是做得好,細巧玲瓏”“也是這個匠人一手做的”。要問怎樣的玲瓏,哪一個匠人?不提。施耐庵是線型的敘事,一切都懸空在目前,只一束光打在上面。曹雪芹的敘事卻是網(wǎng)狀的,拿奧爾巴赫的話說,是像荷馬一樣光照均勻,所以處處都能顯影。如此看來,《紅樓夢》在感官、語言上的品位是不是比《水滸傳》要高出許多呢?不能這么說。奧爾巴赫認為,荷馬史詩與《舊約》故事這兩種文體,事實上無分高下,它們只是不同風(fēng)格的基本類型而已。文字的繁簡都是服務(wù)于總體需要的。《水滸》是行動中的詩,好漢們走的都像是一條空蕩蕩的路。不是從作者看來,而是從人物看來,途中沒有什么好瞧的,安全走到就不容易了。作者不會僭越到人物前頭去發(fā)話。顧隨也極贊施耐庵的文筆之妙:“若《紅樓》算‘能品’,則《水滸》可曰‘神品’?!钡?,若換了另一個角度,曹雪芹的境界似乎又更高了,因為如馬鳴《大乘起信論》所說的,粗中之細,菩薩境界;細中之細,是佛境界。因此,同為對人類現(xiàn)實的再現(xiàn)與復(fù)敘,《紅樓夢》的世界更接近于我們今天絕大多數(shù)人所認知的那一個:人物牽扯在各種各樣的關(guān)系之中,說話和行動都得注意他人的感受,不能由著自己的性子??傊?,大觀園里都是規(guī)訓(xùn)了的社會人,不像山寨水泊中人,只憑自然驅(qū)使。(摘編自江弱水《<紅樓夢><水滸傳>的繁與簡》)1.

下列對原文內(nèi)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確的一項是(

)A.

《紅樓夢》采用網(wǎng)狀敘事結(jié)構(gòu),注重作品整體的觀照,每一物事都推動故事情節(jié)發(fā)展。B.

《水滸傳》追求一氣呵成的效果,常有“說時遲,那時快”的強烈動感,是行動中的詩。C.

作品的寫法是工筆細描、刻畫無遺,還是大筆勾勒、刪繁就簡,取決于作者的創(chuàng)作風(fēng)格。D.

用荷馬史詩和《舊約》,來說明《紅樓夢》和《水滸傳》在寫法上的區(qū)別,是對比論證。2.

根據(jù)原文內(nèi)容,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

)A.

荷馬史詩的敘述完整而周到,各種事件都發(fā)生在前景,連接緊密。《紅樓夢》也有相似特點。B.

同樣是宴飲贈物,《紅樓夢》里的禮物不會簡單地收送,《水滸傳》則會一筆帶過,表述簡略。C.

《水滸傳》采用線型敘事結(jié)構(gòu),注重朝一個目標進發(fā),作者不會僭越到人物前頭去發(fā)話D.

文中引用顧隨的話,稱贊《水滸》是“神品”,可見作者認為《水滸傳》的文筆更勝一籌。3.

下列選項,不能支持原文觀點的一項是(

)A.

《紅樓夢》第六十二回中寶釵借通靈寶玉射覆,寶玉引“敲斷玉釵紅燭冷”一詩,詩意頹喪,實是兩人婚姻不諧之讖。B.

《紅樓夢》第五回對太虛幻境環(huán)境和用具的細膩描寫和鋪陳,對后文的情節(jié)有暗示作用,比如“萬艷同杯”“千紅一窟”。C.

《林教頭風(fēng)雪山神廟》中,自然天氣的“雪”與草料場的“火”,既是自然環(huán)境的呈現(xiàn),又暗示林沖生活環(huán)境的冷酷和兇險。D.

《水滸傳》往往集中幾回寫一個或一組主要人物,展現(xiàn)其上梁山前的業(yè)績,然后引出另一組人物,而上一組人物退居次要地位。4.

文中畫橫線的句子引用了馬鳴的觀點有何作用?請結(jié)合文本簡要分析。5.

請簡要分析文章論證的嚴密性?!敬鸢浮?.B

2.D

3.C

4.

①內(nèi)容:以“粗中之細,菩薩境界”來闡明《水滸傳》的寫作特點,以“細中之細,是佛境界”來闡明《紅樓夢》的寫作特點。以菩薩和佛的比較來突出“細中之細”更難能可貴,從而有力的證明了上文“曹雪芹的境界似乎又更高了”的觀點。②效果:引用他人觀點,豐富文章內(nèi)容,使文中論證客觀、真實,更具有說服力。

5.

(1)論證結(jié)構(gòu):采用對照式結(jié)構(gòu),《紅樓夢》的繁和《水滸傳》的簡形成對比,荷馬史詩、《舊約》與《紅樓夢》《水滸傳》形成相關(guān)比較。文章論證既全面嚴謹,又重點突出。(2)論證方法:文中運用多種論證方法,舉例論證、對比論證、引用論證、類比論證、比喻論證,使論證更加嚴密,更有說服力。(3)論據(jù)與觀點高度統(tǒng)一:選取《紅樓夢》與《水滸傳》中宴飲片段,證明繁與簡的觀點,體現(xiàn)了論證的嚴密性。(4)論證語言:本文語言準確嚴密,使用修飾限定性詞語,使論證客觀準確。如“說話人線條比較粗放”“每一物事總是勾連起故事的發(fā)展”等。【解析】【1題詳解】本題考查學(xué)生對文章相關(guān)內(nèi)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A.“每一物事都推動故事情節(jié)發(fā)展”有誤。文中是“每一物事總是勾連起故事的發(fā)展”可見,“勾連起”而不是“推動”。C.“取決于作者的創(chuàng)作風(fēng)格”有誤。文中是“文字的繁簡都是服務(wù)于總體需要的”,可見,文字的繁簡不取決于作者的創(chuàng)作風(fēng)格,而是服務(wù)于總體需要。D.“對比論證”有誤,應(yīng)為類比論證。故選B。【2題詳解】本題考查學(xué)生對原文相關(guān)內(nèi)容的推理和判斷的能力。D.“可見作者認為”有誤。文中引用顧隨的話,表明的是顧隨對《水滸傳》文筆的贊嘆,進而引出作者對《紅樓夢》境界的贊美。故選D?!?題詳解】本題考查學(xué)生分析論點、論據(jù)和論證方法的能力。C.是用自然環(huán)境描寫暗示社會環(huán)境,不符合本文“繁與簡”觀點。故選C【4題詳解】本題考查學(xué)生分析文中重要句子的作用的能力。根據(jù)“若換了另一個角度,曹雪芹的境界似乎又更高了”“《紅樓夢》的世界更接近于我們今天絕大多數(shù)人所認知的那一個:人物牽扯在各種各樣的關(guān)系之中,說話和行動都得注意他人的感受,不能由著自己的性子”“大觀園里都是規(guī)訓(xùn)了的社會人,不像山寨水泊中人,只憑自然驅(qū)使”可知,馬鳴以“粗中之細,菩薩境界”來闡明《水滸傳》的寫作特點,以“細中之細,是佛境界”來闡明《紅樓夢》的寫作特點?!按种兄?,菩薩境界;細中之細,是佛境界”運用對比手法,以菩薩和佛的比較來突出“細中之細”更難能可貴;結(jié)合“若換了另一個角度,曹雪芹的境界似乎又更高了”分析,作者引用馬鳴的評價,是為了證明上文“曹雪芹的境界似乎又更高了”的觀點。另外,在表達效果上,作者引用他人觀點,既豐富文章內(nèi)容,又使文中論證客觀、真實,更具有說服力?!?題詳解】本題考查學(xué)生分析文章論證的嚴密性的能力。(1)論證結(jié)構(gòu)上根據(jù)“《紅樓夢》像荷馬史詩,事無巨細,皆刻畫無遺,工筆細描,筆筆都勾連開去;《水滸傳》像《舊約》故事,刪繁就簡,一氣呵成,朝一個目標進發(fā),只突出聚光燈下的行動,其余都模糊成背景”可知,作者把《紅樓夢》的繁和《水滸傳》的簡作對比;根據(jù)“荷馬史詩與《舊約》故事這兩種文體,事實上無分高下,它們只是不同風(fēng)格的基本類型而已”分析,作者把荷馬史詩、《舊約》與《紅樓夢》《水滸傳》進行相關(guān)比較,這些對照式結(jié)構(gòu),使文章論證既全面嚴謹,又重點突出。(2)論證方法上文中運用多種論證方法,如“舉兩個例子說明?!端疂G傳》寫端王趙佶赴駙馬王詵的府上宴飲,《紅樓夢》寫賈寶玉到馮紫英家中飲宴,都涉及皇親國戚,都是宴飲時上洗手間,也都有贈人禮物的事,正好可以對參”“《紅樓夢》里的禮物,從來就沒有簡簡單單送出去和收進來的,比如這兩條汗巾……”,運用舉例論證;“《紅樓夢》像荷馬史詩,事無巨細,皆刻畫無遺,工筆細描,筆筆都勾連開去;《水滸傳》像《舊約》故事,刪繁就簡,一氣呵成,朝一個目標進發(fā),只突出聚光燈下的行動,其余都模糊成背景”運用對比論證,“馬鳴《大乘起信論》所說的,粗中之細,菩薩境界;細中之細,是佛境界”運用引用論證,“《舊約》故事則朝著一個目標發(fā)展,只突出對人物行動有用的部分,其余則任其模糊不清”和“《水滸傳》像《舊約》故事,刪繁就簡,一氣呵成,朝一個目標進發(fā),只突出聚光燈下的行動,其余都模糊成背景”運用類比論證,“馬鳴《大乘起信論》所說的,粗中之細,菩薩境界;細中之細,是佛境界”運用比喻論證,多種論證方法使論證更加嚴密,更有說服力。(3)論據(jù)與觀點高度統(tǒng)一根據(jù)“舉兩個例子說明?!端疂G傳》寫端王趙佶赴駙馬王詵的府上宴飲,《紅樓夢》寫賈寶玉到馮紫英家中飲宴,都涉及皇親國戚,都是宴飲時上洗手間,也都有贈人禮物的事,正好可以對參”“《紅樓夢》里的禮物,從來就沒有簡簡單單送出去和收進來的,比如這兩條汗巾……”,“到了《水滸傳》里,一切都簡單了,那是囫圇的吃喝、直接的饋贈”,選取《紅樓夢》與《水滸傳》中宴飲和贈送禮物等片段,證明繁與簡的觀點,體現(xiàn)了論證的嚴密性。(4)論證語言上“說話人線條比較粗放”“每一物事總是勾連起故事的發(fā)展”“文字的繁簡都是服務(wù)于總體需要的”“曹雪芹的境界似乎又更高了”“《紅樓夢》的世界更接近于我們今天絕大多數(shù)人所認知的那一個”中,依次使用“比較”“總是”“都是”“似乎”等修飾限定性詞語,使論證客觀準確。體現(xiàn)了本文語言準確嚴密的特點。(二)現(xiàn)代文閱讀Ⅱ閱讀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題。苦惱契訶夫我向誰去訴說我的悲傷?大片的濕雪繞著剛點亮的街燈懶洋洋地飄飛,落在房頂,馬背,肩膀,帽子上。車夫姚納周身雪白,像是一個幽靈。他在趕車座位上坐著,一動也不動,身子往前傴著,傴到了活人的身子所能傴到的最大限度。即使有一個大雪堆倒在他的身上,仿佛他也會覺得不必把身上的雪抖掉似的……他那匹小馬也是一身白,也是一動都不動。“趕車的,到維堡區(qū)去!”姚納聽見了喊聲,“趕車的!”姚納猛地哆嗦一下,從粘著雪花的睫毛里望出去,看見一個軍人,穿一件帶風(fēng)帽的軍大衣?!暗骄S堡區(qū)去!”軍人又喊了一遍。為了表示同意。姚納就抖動一下韁繩,于是從馬背上和他肩膀上就有大片的雪掉下來……姚納回過頭去瞧著乘客,努動他的嘴唇……他分明想要說話,然而從他的喉嚨里卻沒有吐出一個字來,只發(fā)出咝咝的聲音?!笆裁矗俊避娙藛?。姚納撇著嘴苦笑一下,嗓子眼用一下勁,這才沙啞地說出口:“老爺,那個,我的兒子……這個星期死了。”“哦!……他是害什么病死的?”姚納掉轉(zhuǎn)整個身子朝著乘客說:“誰知道呢!多半是得了熱病吧……他在醫(yī)院里躺了三天就死了……”“趕你的車吧……”乘客說,“照這樣走下去,明天也到不了??禳c走!”車夫就又伸長脖子,用一種穩(wěn)重的優(yōu)雅姿勢揮動他的鞭子。后來他有好幾次回過頭去看他的乘客,可是乘客閉上眼睛,分明不愿意再聽了。他把乘客拉到維堡區(qū)以后,就把雪撬趕到一家飯館旁邊停下來,坐在趕車座位上又不動了……濕雪又把他和他的瘦馬涂得滿身是白。一個鐘頭過去,又一個鐘頭過去了……人行道上有三個年輕人路過,其中兩個人又高又瘦。第三個卻矮而駝背。“趕車的,到警察橋去!”那個駝子用破鑼般的聲音說:“一共三個人……二十戈比!”二十戈比的價錢是不公道的,然而他顧不上講價了……如今在他都是一樣,只要有乘客就行……“好,走吧!”駝子用破鑼般的嗓音說,“快點跑!”姚納感到他背后駝子的扭動的身子和顫動的聲音。他聽見那些罵他的話,看到這幾個人,孤單的感覺就逐漸從他的胸中消散了。姚納不住地回過頭去看他們。正好他們的談話短暫地停頓一下,他就再次回過頭去,嘟嘟噥噥說“我的……那個……我的兒子這個星期死了!”“大家都要死的……”駝子嘆口氣說,“得了,你趕車吧!”姚納回轉(zhuǎn)身,想講一講他兒子是怎樣死的。可是這時候駝子輕松地呼出一口氣,聲明說,謝天謝地,他們終于到了。姚納收下二十戈比以后,久久地看著那幾個人的背形。后來他們走進一個黑暗的大門口,不見了。他又孤身一人,寂寞又向他侵襲過來……他的苦惱剛淡忘了不久,如今重又出現(xiàn),更有力地撕扯他的胸膛。姚納的眼睛不安而痛苦地打量街道兩旁川流不息的人群:在這成千上萬的人當中有沒有個人愿意聽他傾訴衷曲呢?然而人群奔走不停。誰都沒有注意到他,更沒有注意到他的苦惱……那種苦惱是廣大無垠的。如果姚納的胸腔裂開,那種苦惱瀼滾地涌出來,那它仿佛就會淹沒全世界,可是話雖如此,它卻是人們看不見的。這種苦惱竟包藏在這么一個渺小的軀殼里,就連白天打著火把也看不見……大約過了一個半鐘頭,姚納已經(jīng)回到大車店。在一個骯臟的大火爐旁邊坐著了。爐臺上,地板上,長凳上,人們新聲四起。姚納瞧著那些睡熟的人,后悔不該這么早就回來……“連買燕麥的錢都還沒掙到呢?!彼?,“這就是我會這么苦惱的緣故了。一個人要是會料理自己的事……讓自己吃得飽飽的,自己的馬也吃得飽飽的。那他就會永遠心平氣和……”墻角上有一個年輕的車夫站起來,帶著睡意,往水桶那邊走去?!澳闶窍牒人桑俊币{問“是啊。想喝水!”“那就痛痛快快地喝吧……我呢。老弟,我的兒子死了……”姚納看一下他的話產(chǎn)生了什么影響,可是一點影響也沒看見。那個青年人蓋好被子,頭蒙上,睡著了。如同那個青年人渴望喝水一樣,他渴望說話,他的兒子去世快滿一個星期了。他卻至今還沒有跟任何人好好地談一下這件事……應(yīng)當有條有理、詳詳細地講一講才是……應(yīng)當講一講他的兒子怎樣生病,怎樣痛苦,臨終說過些什么話,怎樣死掉……是啊,他現(xiàn)在可以講的還會少嗎?聽的人應(yīng)當驚叫,嘆息,掉淚……“去看一看馬吧?!币{想。他穿上衣服,走到馬房里。他想起燕麥、草料、天氣……關(guān)于他的兒子,他獨自一人的時候是不能想的……跟別人談一談倒還可以;至于想他,描摹他的模樣,那太可怕,他受不了……“你在吃草嗎?”姚納問他的馬說,“好,吃吧……既然買燕麥的錢沒有掙到,那咱們就吃草好了……是啊……我已經(jīng)太老,不能趕車了……該由我的兒子來趕車才對,我不行了……他才是個地道的馬車夫……只要他活看就好了……”姚納沉默了一會兒,繼續(xù)說:“就是這樣嘛,我的小母馬……庫茲馬不在了……他下世了……他無緣無故死了……比方說,你現(xiàn)在有個小駒子,你就是這個小駒子的親娘……忽然,比方說,這個小駒子下世了……你不是要傷心嗎?”那匹瘦馬嚼著草料,聽著,向它主人的手上呵氣。姚納講得入了迷,就把他心里的話統(tǒng)統(tǒng)對它講了……(文本有刪改)6.

下列對小說思想內(nèi)容的分析與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

)A.

主人公姚納是一個勤勞善良、生活窘迫、孤苦伶仃,悲愴傷痛、無人同情的俄國下層勞動人民的典型,是當時俄國社會生活中下層勞動人民悲慘處境的寫照。B.

馬車夫姚納剛死了兒子,想向別人傾訴心中的痛苦。這個低得不能再低的愿望竟成了無法實現(xiàn)的“奢望”。這和魯迅《祝?!返南榱稚┲v述她阿毛被狼吃掉時的遭遇是一致的。C.

作者選取日常生活中的平凡事體為素材,以社會下層的小人物作主角,反映的卻是重大社會問題,收到以小見大、見微知著的效果。D.

《苦惱》就是在講訴一個悲傷的故事。悲傷的談話意味著,不但所謂的上層社會和下層社會不能溝通,即使同為下層社會,溝通同樣是不可能的。7.

下列對小說藝術(shù)特點的理解與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

)A.

小說開篇用白描的方式來描寫環(huán)境和刻畫人物,雪花紛飛渲染沉重凄涼的氛圍,一動不動的車夫,雖然不發(fā)一言,卻足以使讀者窺探到他內(nèi)心的焦躁。B.

小說的第二自然段第三句話連續(xù)出現(xiàn)“傴”字,契訶夫沒有直接描寫姚納的內(nèi)心世界,但通過身體語言明白無誤地傳達了他的悲苦心境。C.

小說在寫姚納等待乘客的過程中,出現(xiàn)了姚納和他的小馬的姿勢對應(yīng),意味深長。這其實為小說結(jié)尾姚納向馬傾訴埋下了伏筆。D.

當年輕人到達目的地后,姚納還“久久地看著那幾個游蕩的人的背影”,從細節(jié)描寫中,我們可以得知姚納是多么孤寂,只要有人和他說話,就是罵他他也覺得舒服。8.

有人說《苦惱》這篇小說是以冷靜的筆調(diào)來表現(xiàn)小人物在冷漠環(huán)境中生活的無聲悲哀,請結(jié)合文本進行分析。9.

小說的結(jié)尾,作者給姚納安排了一個傾訴苦惱的對象,于是“姚納講得入了迷,就把他心里的話統(tǒng)統(tǒng)對它講了……”這樣的結(jié)尾安排有什么樣的作用?!敬鸢浮?.B

7.A

8.

①冷靜的筆調(diào)。小說以第三人稱來寫作,運用現(xiàn)實客觀的寫作方法,去展現(xiàn)馬車夫有苦無處訴的遭遇,筆調(diào)客觀冷靜,引人深思。②表現(xiàn)主題深刻。作者通過表現(xiàn)馬車夫姚納不斷想向人傾訴喪子之痛,卻屢屢受挫,來表現(xiàn)底層人民的無聲悲哀和社會環(huán)境的冷酷無情。

9.

①與之前的遭遇進行對比。他嘗試對軍人、三個乘客、大車店的青年人進行傾訴,卻沒有人愿意聽他傾訴,只有陪伴他的老馬似乎可以讓他傾吐苦惱,凸顯了人的麻木冷漠,人與人溝通的不可能。②深化主題,平平淡淡卻意味深長。寫出主人公的多重苦惱,生活艱辛之苦惱,孩子去世之苦惱,以及無人傾聽開解之苦惱。③這樣的結(jié)尾意味深長,引人深思。通計這場只有傾聽卻沒有回復(fù)的傾訴,讓人讀來更感心酸傷感。【解析】【6題詳解】本題考查學(xué)生對文章思想內(nèi)容的分析與概括的能力。B.“這和魯迅《祝?!返南榱稚┲v述她阿毛被狼吃掉時的遭遇是一致的”錯誤。《祝?!返南榱稚┲v述她阿毛被狼吃掉時,周圍人一開始看起來熱心,“有些老女人沒有在街頭聽到她的話,便特意尋來”,把祥林嫂的悲慘遭遇當做好奇的故事,但時間長了人們就冷漠麻木,不愿再聽了。故本文和《祝?!分邢榱稚┑脑庥霾灰恢隆9蔬xB。【7題詳解】本題考查學(xué)生對文章藝術(shù)特點的理解與鑒賞的能力。A.“卻足以使讀者窺探到他內(nèi)心的焦躁”錯誤。車夫的一動不動,讓讀者感到他內(nèi)心的苦悶壓抑。故選A?!?題詳解】本題考查學(xué)生賞析文章敘事特色和情感主題的能力。題干中“以冷靜的筆調(diào)來表現(xiàn)小人物在冷漠環(huán)境中生活的無聲悲哀”可分兩部分來理解:一是“以冷靜的筆調(diào)來表現(xiàn)”,考生要分析小說寫約納時除了一部分心理描寫,大部分是“他在趕車座位上坐著,一動也不動,身子往前傴著”“他又孤身一人,寂寞又向他侵襲過來”這樣的第三人稱敘事,冷靜客觀地展現(xiàn)他的遭遇,筆調(diào)客觀冷靜,引人深思。二是“小人物在冷漠環(huán)境中生活的無聲悲哀”這一主題,考生可從“他聽見那些罵他的話,看到這幾個人,孤單的感覺就逐漸從他的胸中消散了”“在這成千上萬的人當中有沒有一個人愿意聽他傾訴衷曲呢?然而人群奔走不停。誰都沒有注意到他,更沒有注意到他的苦惱”“他渴望說話,他的兒子去世快滿一個星期了。他卻至今還沒有跟任何人好好地談一下這件事”等句子里,分析出約納作為小人物,連個訴苦的人都找不到,這就顯出環(huán)境的冷漠和主人公命運的苦楚悲涼?!?題詳解】本題考查學(xué)生分析文章重要語段的作用的能力。姚納一致找不到訴苦的人,在最后卻以馬為傾訴苦惱的對象,這就與之前碰到的幾個人,比如“趕你的車吧……”“照這樣走下去,明天也到不了??禳c走!”的軍官、比如“大家都要死的……”“得了,你趕車吧!”的駝青年輕人、比如“蓋好被子,連頭蒙上,睡著了”的大車店青年,構(gòu)成鮮明對比,說明人還不如馬溫情,說明周圍人的冷漠麻木。姚納一遇到可訴苦的對象,“姚納講得入了迷。就把他心里的話統(tǒng)統(tǒng)對它講了……”,表現(xiàn)了姚納的苦悶之深之濃,聯(lián)系到“連買燕麥的錢都還沒掙到呢”“他的兒子去世快滿一個星期了。他卻至今還沒有跟任何人好好地談一下這件事”等句子,可看出姚納經(jīng)濟困頓、孩子死去、無人訴苦等苦悶,深化了人物悲劇命運,突出主題。這樣的結(jié)尾意味深長,引人深思。結(jié)合“姚納沉默了一會兒,繼續(xù)說:‘就是這樣嘛,我的小母馬……庫茲馬不在了……他下世了……他無緣無故死了……比方說,你現(xiàn)在有個小駒子,你就是這個小駒子的親娘……忽然,比方說,這個小駒子下世了……你不是要傷心嗎?’那匹瘦馬嚼著草料,聽著,向它主人的手上呵氣。姚納講得入了迷,就把他心里的話統(tǒng)統(tǒng)對它講了……”可知,那匹瘦馬嚼著草料,聽著,向它主人的手上呵氣,而姚納講得入了迷。又通計這場只有傾聽卻沒有回復(fù)的傾訴,讓人讀來更感心酸傷感。二、古代詩文閱讀(一)文言文閱讀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一)魏征諫太宗十思疏臣聞求木之長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遠者,必浚其泉源;思國之安者,必積其德義。源不深而望流之遠,根不固而求木之長,德不厚而思國之理,臣雖下愚,知其不可,而況于明哲乎!人君當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將崇極天之峻,永保無疆之休。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儉,德不處其厚,情不勝其欲,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長者也。凡百元首,承天景命,莫不殷憂而道著,功成而德衰。有善始者實繁,能克終者蓋寡,豈取之易而守之難乎?昔取之而有余,今守之而不足,何也?夫在殷憂,必竭誠以待下;既得志,則縱情以傲物。竭誠則胡越為一體,傲物則骨肉為行路。雖董之以嚴刑,振之以威怒,終茍免而不懷仁,貌恭而不心服。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載舟覆舟,所宜深慎;奔車朽索,其可忽乎!君人者,誠能見可欲則思知足以自戒,將有作則思知止以安人,念高危則思謙沖而自牧,懼滿溢則思江海下百川,樂盤游則思三驅(qū)以為度,憂懈怠則思慎始而敬終,慮壅蔽則思虛心以納下,想讒邪則思正身以黜惡,恩所加則思無因喜以謬賞,罰所及則思無因怒而濫刑??偞耸迹肫澗诺?,簡能而任之,擇善而從之,則智者盡其謀,勇者竭其力,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文武爭馳,在君無事,可以盡豫游之樂,可以養(yǎng)松、喬之壽,鳴琴垂拱,不言而化。何必勞神苦思,代下司職,役聰明之耳目,虧無為之大道哉?。ǘ┨诖鹞赫魇☆l抗表,誠極忠款,言窮切至。披覽忘倦,每達宵分。非公體國情深,啟沃義重,豈能示以良圖,匡其不及!朕聞晉武帝自平吳已后,務(wù)在驕奢,不復(fù)留心治政。何曾退朝謂其子劭曰:“吾每見主上不論經(jīng)國遠圖,但說平生常語,此非貽厥子孫者,爾身猶可以免?!敝钢T孫曰:“此等必遇亂死。”及孫綏,果為淫刑所戮。前史美之,以為明于先見。朕意不然,謂曾之不忠,其罪大矣。夫為人臣當進思盡忠退思補過將順其美匡救其惡所以共為治也。曾位極臺司,名器崇重,當直辭正諫,論道佐時。今乃退有后言,進無廷諍,以為明智,不亦謬乎!危而不持,焉用彼相?公之所陳,朕聞過矣。當置之幾案,事等弦、韋(注),必望收彼桑榆,期之歲暮,不使“康哉良哉”,獨美于往日,若魚若水,遂爽于當今。遲復(fù)嘉謀,犯而無隱。朕將虛襟靜志,敬佇德音?!咀ⅰ宽f、弦:韋,柔軟的皮;弦,弓弦。當年西門豹曾身佩軟皮,董安于佩戴強弓。在這里韋、弦代指有益的規(guī)勸。10.

下列對文中語句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A.

夫為人臣/當進思盡忠/退思補過/將順其美/匡救其惡/所以共為治也B.

夫為人/臣當進思盡忠/退思補過/將順其美匡/救其惡/所以共為治也C.

夫為人臣/當進思盡/忠退思補/過將順其美/匡救其惡所/以共為治也D.

夫為人/臣當進思盡/忠退思補/過將順其美/匡救其惡/所以共為治也11.

下列對課文中有關(guān)詞語的相關(guān)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A.

“人君當神器之重”中的“神器”指的是帝位。B.

“居域中之大”中的“域中”指天地間。《老子》認為“域中有四大,而王居其一焉”。C.

“凡百元首”中的“元首”指的是帝王。D.

“竭誠則胡越為一體”中的“胡越”指春秋時兩個彼此敵對的諸侯國,這里代指唐朝的敵對國。12.

下列對選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

《諫太宗十思疏》的上奏,正值繁榮的貞觀之治時期;作者以其敏銳的眼光洞察到唐太宗逐漸滋長的貪圖享樂、喜好驕奢的思想,并且敢于犯顏直諫。B.

《諫太宗十思疏》先譬喻論證“積德義”之重要;后數(shù)“竭誠”之善,明“傲物”之惡,彰“載舟覆舟”之力,強調(diào)“積德義”之必要;再分條列出“十思”之內(nèi)容。C.

《諫太宗十思疏》以“居安思?!睘榭偫K,以勸諫太宗“十思”為目的;內(nèi)容如高山流水,勢貫始終;論證環(huán)環(huán)相連,無懈可擊;通篇駢儷工整,華美流暢。D.

從《太宗答魏征》可見唐太宗從諫如流,這成就了“貞觀之治”的美政,也證明了魏征奏疏的成功。13.

將下面的句子譯為現(xiàn)代漢語。(1)文武爭馳,在君無事,可以盡豫游之樂,可以養(yǎng)松、喬之壽,鳴琴垂拱,不言而化。(2)及孫綏,果為淫刑所戮。前史美之,以為明于先見。14.

唐太宗在回答魏征的詔書中認為晉朝的何曾“不忠”“罪大”,唐太宗這樣說的理由是什么?請根據(jù)原文用自己的話概括?!敬鸢浮?0.A

11.D

12.C

13.

(1)文臣武將爭先恐后前來效力,對國君來說便沒有大事煩擾,可以盡情享受出游的快樂,可以頤養(yǎng)得像赤松子與王子喬那樣長壽,皇上彈著琴、垂衣拱手就能治理好天下,不用再說什么,天下人就會被教化了。(2)到了何曾的孫子何綏為官時,果然被濫施酷刑的司馬越所殺。以前的史書稱贊何曾有先見之明。

14.

作為人臣,看到國家的弊病,應(yīng)該當面直言皇帝的過失,以有利于朝局;而不應(yīng)該上朝不說,退朝亂說:這樣的臣子不能為國家清除隱患,是嚴重失職?!窘馕觥俊?0題詳解】本題考查學(xué)生文言文斷句的能力。句意:作為一名朝廷的官員,上朝時當為國家建言獻策以盡忠義的本分,退朝時應(yīng)當修身以彌補過失。國君有好的政令時要順勢助成,國君有缺失時要糾正補救,這樣才能共同治理好國家。“為”的賓語是“人臣”,“人臣”為偏正結(jié)構(gòu)的詞語,之間不斷開,所以在“臣”后斷開,排除BD?!斑M思盡忠”和“退思補過”結(jié)構(gòu)一致,“將順其美”和“匡救其惡”結(jié)構(gòu)一致,應(yīng)分別斷開,排除C。故選A【11題詳解】本題考查學(xué)生掌握古代文化常識的能力。D.“代指唐朝的敵對國”錯誤?!昂健?,這里指古代分別居于我國北方和南方的兩個民族。故選D?!?2題詳解】本題考查學(xué)生理解文意,分析手法技巧的能力。C.“通篇駢儷工整,華美流暢”錯誤,應(yīng)該是駢散結(jié)合,并非全是“駢儷工整”。故選C?!?3題詳解】本題考查學(xué)生理解并翻譯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爭馳”,爭先恐后效力;“盡”,盡情享受;“豫游之樂”,出游的快樂;“垂拱”,垂衣拱手,形容輕而易舉;“化”,教化。(2)“及”,等到;“為……所”,被動句;“戮”,殺;“美”,稱贊;“以為”,認為;“明于先見”,狀語后置?!?4題詳解】本題考查學(xué)生篩選概括文章信息的能力。由“曾位極臺司,名器崇重,當直辭正諫,論道佐時。今乃退有后言,進無廷諍,以為明智,不亦謬乎!危而不持,焉用彼相”可知,太宗認為“何曾官居三公之位,地位高而名望重,(既然發(fā)覺君主有缺點)應(yīng)該當面直說和勸誡,討論治國的正道來輔佐時政。而如今他是退朝后才發(fā)表議論,上朝時卻不直言勸諫,還認為自己很明智,這不是很荒謬嗎!站立不穩(wěn)時不來相扶,要這種人做什么”,由此可知,太宗認為作為臣子,看到國家的問題應(yīng)該當面和皇帝說,不能當面不說,背后亂說,認為何曾是失職。參考譯文:(一)魏征諫太宗十思疏我聽說想要樹木生長,一定要穩(wěn)固它的根;想要泉水流得遠,一定要疏通它的源泉;想要國家安定,一定要厚積道德仁義。源泉不深卻希望泉水流得遠,根系不牢固卻想要樹木生長,道德不深厚卻想要國家安定,我雖然地位低見識淺,(也)知道這是不可能的,更何況(您這)聰明睿智(的人)呢!國君處于皇帝的重要位置,在天地間尊大,就要推崇皇權(quán)的高峻,永遠保持政權(quán)的和平美好。如果不在安逸的環(huán)境中想著危難,戒奢侈,行節(jié)儉,道德不能保持寬厚,性情不能克服欲望,這也(如同)挖斷樹根來求得樹木茂盛,堵塞源泉而想要泉水流得遠啊。(古代)所有的帝王,承受了上天賦予的重大使命,他們沒有一個不為國家深切地憂慮而且治理成效顯著的,但大功告成之后國君的品德就開始衰微了。國君開頭做得好的確實很多,能夠堅持到底的大概不多,難道是取得天下容易守住天下困難嗎?過去奪取天下時力量有余,現(xiàn)在守衛(wèi)天下卻力量不足,這是為什么呢?通常處在深重的憂慮之中一定能竭盡誠心來對待臣民;已經(jīng)成功,就放縱自己的性情來傲視別人。竭盡誠心,雖然一在北方,一在南方,也能結(jié)成一家,傲視別人,就會使親人成為陌路之人。即使用嚴酷的刑罰來督責(zé)(人們),用威風(fēng)怒氣來嚇唬(人們),(臣民)只求茍且免于刑罰而不懷念感激國君的仁德,表面上恭敬而在內(nèi)心里卻不服氣。(臣民)對國君的怨恨不在大小,可怕的只是百姓;(他們像水一樣)能夠負載船只,也能顛覆船只,這是應(yīng)當深切謹慎的;疾馳的馬車卻用腐爛的繩索駕馭,怎么可以疏忽大意呢?做國君的人,如果真的能夠做到一見到能引起(自己)喜好的東西就要想到用知足來自我克制,將要興建什么就要想到適可而止來使百姓安定,想到帝位高高在上就想到要謙虛并加強自我約束,害怕驕傲自滿就想到要像江海那樣能夠(處于)眾多河流的下游,喜愛狩獵就想到網(wǎng)三面留一面,擔(dān)心意志松懈就想到(做事)要慎始慎終,擔(dān)心(言路)不通受蒙蔽就想到虛心采納臣下的意見,考慮到(朝中可能會出現(xiàn))讒佞奸邪就想到使自身端正(才能)罷黜奸邪,施加恩澤就要考慮到不要因為一時高興而獎賞不當,動用刑罰就要想到不要因為一時發(fā)怒而濫用刑罰。全面做到這十件應(yīng)該深思的事,弘揚這九種美德,選拔有才能的人而任用他,挑選好的意見而聽從它。那么有智慧的人就能充分獻出他的謀略,勇敢的人就能完全使出他的力量,仁愛的人就能散播他的恩惠,誠信的人就能獻出他的忠誠。文臣武將爭先恐后前來效力,國君和大臣沒有大事煩擾,可以盡情享受出游的快樂,可以頤養(yǎng)得像赤松子與王子喬那樣長壽,皇上彈著琴垂衣拱手就能治理好天下,不用再說什么,天下人就已經(jīng)都有教化了。為什么一定要(自己)勞神費思,代替臣下管理職事,役使自己靈敏、明亮的耳、眼,減損順其自然就能治理好天下的大道理呢?。ǘ┨诖鹞赫鏖喿x了你的多次奏章,感覺到你的態(tài)度非常誠懇,你的意見言無不盡,懇切備至。我常常讀到深夜而忘了疲倦。如果不是你憂國情深,竭誠忠告并曉以大義,又怎能把這些治國良策寫出來,彌補我的不足之處呢。我聽說晉武帝平定東吳之后,追求驕奢淫逸的生活,不再關(guān)心朝政。司徒何曾退朝后對他的兒子何劭說:“我每次上朝看到皇上不談?wù)撝卫韲业暮陥D大略,只談?wù)撘恍┤粘I畹默嵤?。這不是貽害子孫的事情嗎?只是你還可以免除殺身之禍?!倍卧钢哪切O子說:“你們將會死于非命?!钡搅撕卧膶O子何綏為官時,果然被濫施酷刑的司馬越所殺。以前的史書稱贊何曾有先見之明。我卻不這樣認為,我說何曾不忠的罪太大了,作為一名朝廷的官員,上朝時當為國家建言獻策以盡忠義的本分,退朝時應(yīng)當修身以彌補過失。國君有好的政令時要順勢助成,國君有缺失時要糾正補救,這樣才能共同治理好國家。何曾官居三公之位,地位高而名望重,(既然發(fā)覺君主有缺點)應(yīng)該當面直說和勸誡,討論治國的正道來輔佐時政。而如今他是退朝后才發(fā)表議論,上朝時卻不直言勸諫,還認為自己很明智,這不是很荒謬嗎!站立不穩(wěn)時不來相扶,要這種人做什么?你所提出的意見和建議,讓我看到了自己的過失。我將把你的奏章放在桌子上,把它當成柔皮和弓弦,經(jīng)常提醒自己。期望在年底時收到好的效果,把國家治理的更好,不讓“康哉良哉”這樣的歌曲只在堯舜的時代才流行。也讓我們君臣之間魚水相得的關(guān)系,更明顯地出現(xiàn)在當今。未能早日回復(fù)你的好諍諫,只希望你能夠犯顏直諫而無須隱瞞。我將會虛懷若谷、心平氣和、恭敬地等待你的善言。(二)古代詩歌閱讀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小題。別匡山①李白曉峰如畫參差碧,藤影風(fēng)搖拂檻垂。野徑來多將犬伴,人間歸晚帶樵隨??丛瓶鸵刑湓硺?,洗缽僧臨失鶴池。莫怪無心戀清境,已將書劍許明時。【注】①匡山;指四川彭明縣(今江油縣)境內(nèi)的大匡山,李白早年曾在此讀書學(xué)道。15.

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

詩人遠望色彩斑斕的匡山,近看隨風(fēng)搖曳的藤蔓,內(nèi)心沉浸在美好的景色之中。B.

“來多”即“多來”,“歸晚”即“晚歸”,因詩歌的平仄與對仗需要而倒裝。C.

詩人倚樹聽猿啼陣陣,看僧人洗缽,以靜襯動,表現(xiàn)出匡山中濃郁的生活氣息。D.

本詩語言風(fēng)格清新雋永、靈動自然,與《蜀道難》的大氣磅礴、雄奇浪漫不同。16.

有人認為,這首詩表現(xiàn)了李白隱逸與入世的矛盾,你是否同意?請簡要分析。【答案】15.C

16.

答案示例一:同意。

①匡山優(yōu)美的風(fēng)景和閑適的生活讓詩人無比留戀,表現(xiàn)出詩人的隱逸情懷。

②詩人想把自己的文韜武略奉獻給清明的時代,體現(xiàn)出詩人入世的志向。因此這首詩表現(xiàn)了李白隱逸與入世的矛盾。答案示例二:不同意。①雖然匡山風(fēng)景優(yōu)美,生活閑適,但作者已無心留戀,決心離開匡山施展抱負,在隱逸和入世之間做出了選擇。②寫匡山美景和閑適生活是為了襯托作者遠大的志向和入世的決心。因此這首詩沒有表現(xiàn)出李白隱逸與入世的矛盾?!窘馕觥俊?5題詳解】本題考查學(xué)生對詩歌內(nèi)容的理解和賞析能力。C.“以靜襯動”分析錯誤,此處是以猿啼的聲音,洗缽的動作來襯托此地的寧靜,應(yīng)為以動襯靜,寫出山中生活的寧靜閑適。故選C。【16題詳解】本題考查學(xué)生評價詩歌中作者的思想情感的能力。對于“你是否同意”的解答,學(xué)生可以根據(jù)自己對詩歌的理解選擇一種答案,言之成理即可。如果同意,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分析:首聯(lián)“曉峰如畫參差碧,藤影風(fēng)搖拂檻垂”,天色初曉,作者走出門外遠望匡山,只看到曙光中美景如畫,山色斑斕,不禁心情舒暢。近處,藤蔓從樹上垂下,隨風(fēng)搖曳,枝條輕輕拂過欄桿,令人心曠神怡。頷聯(lián)“野徑來多將犬伴,人間歸晚帶樵隨”,山上野徑交錯,人們常常帶著家犬一起走過。每逢夕陽西下,晚歸的農(nóng)人就背著柴薪走下山來。這一幅有濃郁生活氣息的畫面,給人平靜而悠遠的感覺。此兩聯(lián)寫出了匡山的美景,讓詩人流連忘返,表現(xiàn)出詩人的隱逸情懷。但尾聯(lián)“莫怪無心戀清境,已將書劍許明時”,則是筆鋒一轉(zhuǎn),描繪出一幅匡山雖美、無心留戀、決心奉獻文才武藝的雄心壯志圖??锷诫m美,我卻要離開了。不是我不喜愛這里的美景,而是我已經(jīng)決心走出大山,憑自己的文武才藝,開創(chuàng)一番偉大事業(yè)。此詩的前兩聯(lián)描寫了匡山的自然美景,雄奇、秀麗、清幽,可見其對家鄉(xiāng)的深情與依戀。尾聯(lián)則抒發(fā)了他欲為大唐盛世奉獻出文才武藝的宏偉抱負。因此這首詩表現(xiàn)了李白隱逸與入世的矛盾。如果不同意,可以從以下幾點進行分析:詩的前兩聯(lián)雖然寫了匡山的美景,但作者寫景并非為了表達自己隱逸的想法,而是為襯托后文做出入世抉擇。表現(xiàn)出作者遠大的志向和入世的決心。其次,作者正處于大唐盛世,好男兒志在四方,立志報國,所以最終“無心戀清境”,離開家鄉(xiāng),“已將書劍許明時”,決心離開匡山施展抱負,展現(xiàn)出作者入世的決心。所以作者已經(jīng)在隱逸和入世之間做出了選擇。并不矛盾。(三)名篇名句默寫17.

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魏征的《諫太宗十思疏》開篇用“木”“泉”作比喻,得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結(jié)論,并以此為中心展開論述。(2)《阿房宮賦》中作者用“_________,_________”兩句既表現(xiàn)了一些宮人渴望見秦皇一面而不能的悲慘,更是夸張地寫出阿房宮宮人之多。(3)《桂枝香·金陵懷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兩句,化用杜牧《臺城曲》“門外韓擒虎,樓頭張麗華”詩句,感嘆統(tǒng)治者不以歷史為鑒,覆滅相繼?!敬鸢浮?/p>

①.

思國之安者

②.

必積其德義

③.

有不見者

④.

三十六年

⑤.

嘆門外樓頭

⑥.

悲恨相續(xù)【解析】【詳解】本題考查學(xué)生默寫常見的名句名篇的能力。易錯字:德,續(xù)。三、語言文字運用(一)語言文字運用Ⅰ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每年三月,草長鶯飛桃花開,四面八方的上海人云集而來,到書院看桃花。燦爛的桃花,含笑怒放,一大片一大片的桃樹,形成一個(

)的世界,一張張笑臉沉浸其中。家家戶戶的小花園、小果園里,白玉蘭、粉玉蘭謝了櫻花開,

,杜鵑謝了月季、玫瑰、扶桑熱熱鬧鬧地次第開放。小河邊、道路旁、瓜田地角、庭院前后,目力所及之處,都是(

)的花朵,處處惹人眼。各種花兒開得太茂盛了,以至人們分辨不清,空氣里(

)著的好聞的味道,

。海風(fēng)吹來,暖洋洋的,有一股獨特的清新氣息。海鷗的鳴叫聲透著喜氣;跳跳魚在淺海灘歡呼雀躍,迎接著書院的春天;蟶子張開嘴巴,在春水中吐著泡泡;螃蟹也出來感受春日的陽光,在海灘上爬來爬去。海灘邊,一片綠色的蘆葦一天一個樣兒地使勁兒拔節(jié),日漸茂盛起來,很多人前來采摘鮮嫩的葉子回家包粽子。18.

請在文中括號處依次填入恰當?shù)脑~語或成語。19.

文中畫波浪線的句子使用的修辭手法是什么,簡要分析其表達效果。20.

請在文中畫橫線處補寫恰當?shù)恼Z句,使整段文字語意完整連貫,內(nèi)容貼切,邏輯嚴密。每處不超過10個字?!敬鸢浮?8.

迷離

姹紫嫣紅

彌漫

19.

文中畫波浪線的句子使用了擬人的修辭手法,“歡呼雀躍”“迎接”賦予跳跳魚以人的情態(tài),形象的描繪了沙灘上生機勃勃的場景。

20.

①櫻花謝了杜鵑開

②究竟是哪種花兒的芳香【解析】【18題詳解】本題考查學(xué)生正確使用詞語(包括成語)的能力。第一空,語境是大片桃樹讓景色變成難以辨認的世界,應(yīng)選“迷離”;迷離:模糊而難以分辨清楚;迷糊。第二空,語境是修飾花朵的,應(yīng)選“姹紫嫣紅”;姹紫嫣紅:形容各種花朵嬌艷美麗。第三空,語境形容味道在空氣中的狀態(tài),應(yīng)選“彌漫”;彌漫:(煙塵、霧氣、水等)充滿;布滿?!?9題詳解】本題考查學(xué)生賞析修辭手法表達效果的能力?!疤~在淺海灘歡呼雀躍,迎接著書院的春天”,用“歡呼雀躍”和“迎接”來修飾跳魚,是擬人手法,賦予跳跳魚以人的情態(tài),形象的描繪了沙灘上生機勃勃的場景?!?0題詳解】本題考查學(xué)生語言表達連貫的能力。第一空,聯(lián)系前句“白玉蘭、粉玉蘭謝了櫻花開”和后句“杜鵑謝了月季、玫瑰、扶桑、牡丹熱熱鬧鬧地次第開放”,可知中間應(yīng)寫到櫻花和杜鵑,句式是“……謝了……開”,因此可以寫“櫻花謝了杜鵑開”;第二空,前句“各種花兒開得太茂盛了,以至人們分辨不清,空氣里彌漫著的好聞的味道”,可知各種花散發(fā)出好聞的香味,人們很難分辨哪一種花味道更香,因此可以寫“究竟是哪種花兒的芳香”。(二)語言文字運用Ⅱ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曜?,古稱“箸”,被看作中國特有的文化符號,已經(jīng)有幾千年的歷史。在中晚期新石器時代出現(xiàn)的箸,與當時熱食、粒食、羹食的出現(xiàn)及陶制碗形盛食器的使用密切相關(guān)。明清時,民間將箸“呼為筷子”,筷子這個名稱沿用到現(xiàn)在。今天,筷子是中國人的日常餐具之一,我們每天都要使用它。(

)筷子通常方首圓足,既方便使用,也體現(xiàn)了古人天圓地方的樸素宇宙觀。它多次出現(xiàn)在歷代文人的文學(xué)作品中。元代周馳《詠箸》詩云:“正使遭讒口,何嘗廢直躬?!痹娙送形镅灾?,抒發(fā)了即使遭受讒毀也不舍棄正直品質(zhì)的情懷。筷子在民俗、禮儀活動中的應(yīng)用也很普遍。一些地方在舉行婚禮時,長輩會以紅繩系一雙紅筷送給新人,寓意是成雙成對,生活快樂。21.

下列填入文中括號內(nèi)的語句,銜接最恰當?shù)囊豁検牵?/p>

)A.

筷子不僅僅是尋常之物,更蘊藏著豐富的文化內(nèi)涵。B.

筷子不僅僅是尋常之物,卻蘊藏著豐富的文化內(nèi)涵。C.

筷子雖為尋常之物,更蘊藏著豐富的文化內(nèi)涵。D.

筷子雖為尋常之物,卻蘊藏著豐富的文化內(nèi)涵。22.

文中畫橫線的語句有語病,請修改。要求寫出修改后的語句。【答案】21.D

22.

(示例1)箸出現(xiàn)在新石器時代中晚期,與當時熱食、粒食、羹食的出現(xiàn)及陶制碗形盛食器的使用密切相關(guān)。(示例2)新石器時代中晚期箸的出現(xiàn),與當時熱食、粒食、羹食的出現(xiàn)及陶制碗形盛食器的使用密切相關(guān)?!窘馕觥俊?1題詳解】本題考查學(xué)生語言表達之語句復(fù)位的能力。根據(jù)“筷子通常方首圓足,既方便使用,也體現(xiàn)了古人天圓地方的樸素宇宙觀”可知括號要表達的是:筷子很普通,但是蘊含深意,再來看四個選項的關(guān)聯(lián)詞。A.“不僅僅……更……”為遞進關(guān)系,連接的應(yīng)該是同一性質(zhì)的詞語。而“尋常之物”和“豐富的文化內(nèi)涵”應(yīng)該存在轉(zhuǎn)折的關(guān)系,排除A。B.“不僅僅……卻……”語句不通順,排除B。C.“雖……更……”在這里,“雖”表示讓步,而“更”表示遞進,不符合語境,排除C。D.“雖……卻……”表示一種轉(zhuǎn)折的關(guān)系,符合“尋常之物”和“豐富的文化內(nèi)涵”的關(guān)系。故選D?!?2題詳解】本題考查學(xué)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原句語病有:不合邏輯,搭配不當,原句“箸……與……密切相關(guān)”不能搭配,應(yīng)當是“箸出現(xiàn)在新石器時代中晚期”或“箸的出現(xiàn)”與……密切相關(guān)??尚薷臑椋后绯霈F(xiàn)在新石器時代的中晚期,與當時熱食、粒食、羹食的出現(xiàn)及陶制碗形盛食器的使用密切相關(guān)。或:新石器時代中晚期箸的出現(xiàn),與當時熱食、粒食、羹食的出現(xiàn)及陶制碗形盛食器的使用密切相關(guān)。四、寫作23.

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jù)要求寫作。在互聯(lián)網(wǎng)時代,“無濾鏡不自拍”成了大部分人的日常,大家會在修圖上花費很多的時間,以便讓照片在發(fā)布到網(wǎng)絡(luò)之前變得完美無暇,比如用修圖軟件使臉頰變得更瘦、更勻稱,使鼻子變得更高、更挺,使膚色變得更白……在2017年的一項調(diào)查中,67%的人承認會編輯自己在社交媒體上的照片,以提升個人形象。讀了上面材料,引起你怎樣的感觸與思考?要求:圍繞材料內(nèi)容及含意,選好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少于800字。【答案】例文:美麗生活不可欺驚鴻一瞥,顧盼生光,唇紅欲滴,笑靨如花,如此“佳人”,原無非出自“美顏神效”,這讓多少人感嘆,浮華年代,真實不再!其實,真實,也是一種美。紀伯倫曾說:“真實,也是一種美?!闭鎸?,恰恰美在它的坦誠,美在它的自信。當人們樂于用各種美圖軟件修改五官,便淪入自欺欺人的虛偽之中,而恰恰正是這種虛偽淹沒了真實,讓社會陷入千篇一律的“人造美人”的審美之中。缺乏真實的美,是淺顯而缺乏內(nèi)涵的,不能算上是美好的東西。談起真實之美,我不禁聯(lián)想到楊絳在《我們仨》中描述一個家庭的喜怒哀樂,真情實感,美得讓人動容。同樣,生活的真實不應(yīng)掩蓋在各種虛假中,應(yīng)當讓真實之花自在綻放。再深一層來說,各種美顏工具的“橫空于世”,正源于人們內(nèi)心對美的膚淺認識。人們對美的認識越來越多地停留在外貌、身材等外在形態(tài),以致讓他們忘記了真實的樣子恰恰是最美最自然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zé)。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dān)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